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溫州大眾電影院歷史圖片大全

溫州大眾電影院歷史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6-21 23:30:13

1. 溫州哪裡有就是一條街差不多都是吃的地方

溫州最有名當然是溫州五馬街嘍,有吃有玩 五馬街很不錯幾乎想到的品牌都有,小吃的話紗帽河一帶也很多.以下是五馬街的相關資料可供參考:馬街是溫州舊城古老的街道之一,也是著名的商業街。東起解放街與公園路相接,西至蟬街與府前街相交,長400米,寬12米。據唐時《古今風俗通》載:「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出守永嘉,庭列五馬,鄉鞍金勒,故永嘉有五馬坊焉。」宋紹聖二年(1095),溫州知州楊蟠改定溫州36坊,五馬坊列為其中之一。楊蟠《百詠五馬坊詩》雲,「相傳有五馬,曾此立躊躇。人愛使君好,換鵝非俗書。」清時改坊為街,街兩側擁有14條小巷。1934年,拆讓店屋,由6米拓寬為12米,改名中山路。舊時這里商賈雲集,綢布莊、百貨店、銅錫器皿行、中西葯店、錢庄等鱗次櫛比。 解放後,又恢復五馬街之名,1974年改為瀝青路面。1984年4月五馬街定為步行街,為溫州市標志性購物步行街。五馬街集購物、商貿、文化、娛樂、休閑為一體。1999年3月份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2000年,五馬街改造工程被市政府列入《溫州文化升位計劃》,並於當年改造完畢,五馬街西面入口處還設立了《五馬奔騰》雕塑。 五馬街是溫州舊城商業文化氛圍最為濃厚的地域,兩旁建築基本保持原有西洋風格,有五味和、金三益、老香山3家百年老店和百貨商店、溫州酒家等。 這些老店大都創辦於清代和民國期間,不少店鋪的歷史在百年以上。 甜酸苦辣皆調和 矗立在五馬街口的「五味和」是我市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副食品商店。它始建於清朝光緒六年(1880),系寧波商人楊正裕與同鄉馮伯禎等十來位寧商集資創辦。初為蜜餞店,址在饅頭巷西段,即現鼓樓街78號,兩側書有楹聯「蜜餞海味各種葯酒南北果品罐頭茶食」,門楣上橫書「五味和」店號,又以一方青石板刻上梅調鼎原筆「五味和」三個大字。馮伯禎與清末著名書法家梅調鼎有舊,遂請梅題寫店名招牌。經梅調鼎先生推敲再三,認為在原店名「五味」之後增一個「和」字為好,取甜、酸、苦、辣、咸五味調和之意,於是寫下了「五味和」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清光緒廿九年(1903),楊正裕之子楊直欽繼承父業,在五馬街口增設分店(即現在五味和店址),稱五味和新號。五味和在楊直欽經營期間迅速發展,尤以甌柑暢銷京津北方而獲利甚豐。民國廿一年(1932),溫籍股東林敏卿任新店經理,因經營有方,五味和經營業務不斷擴大。老店於1940年歇業,新號從此獨樹一幟。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時,有同仁和、元昌、福旭等附近南貨店並入,遂重建店房,擴大門面與規模。1966年轉為國有企業,改稱地方國營新風副食品店,1979年恢復原店名。 五味和十分注重經營特色,除了供應南北貨外,兼營糟、醉、臘、海味、鮮果,還自辦作坊,聘請名師製作蜜餞、腌臘貨、糕點、炒貨等食品,以選料考究、加工精細、貨真價實、風味別具而聞名,尤以糟制魚生、蝦醬、醉蟹、香螺、臘腸、醬油鴨、五味香糕、山楂糕與五加皮葯酒為特色。知名度最高的要數美味魚生(即白鰨生),製作工藝已有80餘年的歷史,獨具色鮮、條勻、不糊、味美、耐貯五大特色。除供應本地市場外,曾用龍泉青瓷罐精裝遠銷香港。旅居台灣的著名報人馬星野得到一罐鄉親們送的五味和美味魚生後,歡欣之餘,曾賦詩一首:「拜賜蒓鱸鄉味長,雁山甌海土生香。眼前點點思親淚,欲試魚生未忍嘗。」小小魚生勾起了遊子的無限鄉思。 「金三益的綢緞恁」 五馬街中段的金三益服裝商場原為金三益綢布店,始建於清朝咸豐九年(1859),由湖州吳興縣金緒寶三兄弟合資在鼓樓下開設專營蘇湖綢緞商號。初名金同益,後更名金三益,寓意金氏三兄弟都得益,以經營高中檔精粗紡呢絨、絲綢、純棉布料為主。幾年後遷五馬街現址,擴大店面,進貨渠道擴大到上海等地。 舊時綢布店門面是四間屋牆門,中間兩爿門進出,門台橫額上掛著「金三益」金字招牌,門旁有豎式招牌,上書「金三益綢緞局」。金氏兄弟家鄉湖州盛產優質綢緞、湖縐,他們便輪流往返於湖州、溫州兩地進銷貨物。由於鄉情關系,他們店綢緞、湖縐的進價比別人低。貨到溫州,因質量好、價格廉,能隨到隨銷,兩頭得利,因此收入豐厚。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到民國時期,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綢布號大戶,被譽為「金字招牌立地」的商店。湖州絲綢名聞全國,那時候,在溫州要買到正宗的綢緞,非金三益莫屬。 金三益店內的店員服務態度之好也是有口皆碑。只要你進得店來,保准你不會空著手回去。老溫州人說的「金三益的金字招牌」,用現代人的話,就是「誠信」品牌。過去溫州還有一句俗語,叫做「金三益的綢緞恁」,形容事物的完美無缺、稱心如意。當時溫州曾流傳這么一句順口溜:「頭頂東桂芳(帽),腳踏余順康(鞋),身著金三益綢布莊。」足見金三益的聲譽。 集百貨、戲院、餐飲為一體 現五馬街13號是原雲博商場舊址,1927年由溫州著名實業家許漱玉(1880—1967)創辦。許漱玉,名雲章,以字行,瑞安人,光緒十八年(1892)到溫州益大布店當學徒,二十七年(1898)便獨資在曹仙巷租賃房屋開設「許雲章綢布店」。稍有積蓄後,於1917年買下五馬街東段十餘間矮屋,仿照上海南京路上綢布店,改建成兩座毗連磚木結構三層樓店面,東首為「雲章洋貨行」,西首為「雲章綢緞局」。兩店貫通,門楣上寫著「許雲章」三個大字,儼然上海大商號氣派,曾轟動一時。經過苦心經營,資金積累頗為可觀,遂買下舊王家祠堂周邊一爿舊屋,偕建築師參觀上海各大商場建築造型,回溫後興建四層鋼筋混凝土樓房,開設商場。商場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以三、四層為主體,局部五層,平面布局充分利用街面,立面處理則利用大小凹凸面,採光效果良好,時為溫州近世最好之建築。1925年取名「博甌百貨商店」。 1933年,許漱玉先生在「雲章」、「博甌」二店後面買下30餘間舊房拆建,同時將原先磚木結構樓房換成鋼筋水泥建築,將幾座樓房聯成一體,部分樓層還加高為五層,水磨鋪面,裝潢一新,形成現今規模建築群。許漱玉以三、四層為劇院,取名「中央大戲院」,即後來的大眾電影院。座位近千個,分特別、正廳、包廂、花樓四等。舞台為半圓形,照明設備較為先進,外地來溫之名角均在此演出。抗戰時期之話劇與宣傳節目也大多假此對外公演。時為溫州結構、設備最佳之劇院。 二層及三層9間樓房出租給青田歸僑陳俊民開設餐館。陳善於烹飪,其妻系義大利人,會做西菜,取店名「義大利」。二樓供應中餐,三樓供應西餐、西點,聘請名廚徐岩池掌勺,是當時浙南第一餐館。二戰爆發後,陳偕妻離溫出國,將店面轉讓給徐岩池等三人,更名為「華大利」。他們將店堂餐廳大事裝修,布置得豪華氣派。華大利專做堂吃生意。由於經營有方,且特色鮮明,因此名噪一時,官紳富賈每有宴筵,必設華大利餐館舉行。老溫州有句話叫做「麵皮厚 華大利板砧恁」,雖屬戲謔之語,也可以想見華大利當時在溫州家喻戶曉的盛況。解放後,華大利餐館遷往四顧橋,再遷至道前橋,其餘部分全部辟為百貨商場,稱「雲博商場」,即今溫州一百的前身。 說到近代五馬街的開發,不能不提到溫州著名的愛國實業家吳百亨,他也是從五馬街起步發家致富。吳百亨(1894—1973),1921年在五馬街開設「百亨葯房」,自製肺樂霖、血之母、瘋痛露、千金丹等。有了一定積蓄後,於1926年在葯房店堂後面創辦「百好煉乳廠」,注冊商標為「擒雕」。稍後,他又創辦了西山造紙廠、西山窯業廠、遠東蛋粉廠及釀造廠、奶糖廠等。他的宅第也安在五馬街。 舊時五馬街除了上面提到的商鋪外,還有老香山、乾寧齋、元昌、葆大等參茸葯號及徐德昌、正豐和、同人和等大商鋪。 如今的五馬街,一些延續至今的老店仍很熱門,又集聚了康奈、奧康、吉爾達皮鞋;報喜鳥、庄吉服飾;大虎打火機等溫州眾多新興名牌輕工產品的專賣店。店肆毗連,商品琳琅,商業繁華,魅力不衰,五馬街依然是溫州最繁忙的商業街。

2. 溫州五馬街上的電影院什麼時候開業以前叫大眾電影院

現在已經開了,我最近經常去那裡看電影

3. 溫州有哪些電影院啊

新中國影都 溫州鹿城區, 溫州市人民中路32號影都大樓;安陽文化宮電影院 安陽北關區, 安陽市解放路路北文化宮;大眾電影院�6�0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五馬街9號;�6�0東南劇院�6�0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車站大道;鹿城電影院�6�0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飛霞北路�6�0海倫電影廳�6�0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飛霞北路134號

4. 溫州有幾家電影院 分別是那幾家

溫州市電影公司電影院
白鹿電影院
新中國
上陡門鹿城文化中心
五星
應該就這幾個吧

5. 溫州有幾個電影院

樓上的過時了,有些還不是市區的

新中國影都 溫州鹿城區, 溫州市人民中路32號影都大樓;

溫州新時代電影大世界

白鹿電影院

6. 五馬街有什麼傳統文化

五馬街,中國著名商業街,古稱五馬坊,五馬坊,地名,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始名於東晉,因王羲之出任永嘉太守時而得名,現為溫州舊城古街道之一,東起解放街與公園路相接,西至蟬街與府前街相交,街長四百米,寬十二米,街兩側擁有十四條小巷。

宋代詩人楊蟠寫過一首《五馬坊》,

相傳有五馬,

曾此立踟躇。

人愛使君好,

換鵝非俗書。
五馬街在溫州人的心目中,一直是「溫州第一街」。這條歷經千年文明孕育的繁華老街,還有著「浙南第一街」的美譽。五馬街上保留的近現代建築,不論是從歷史的視角或是現代的構建規模,均有其豐富的內涵。從溫州走出去的人,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五馬街上走一圈,因為,五馬街是溫州的魂和文化發源地。 在中華民居雜志社舉辦的「中華民居展評活動」中,溫州市五馬街被評為「中華民居開發與保護示範街」。2016年4月18日,中華民居展評活動組委會、中國步行商業街工作委員會專家組經過實地考察和座談交流,高度肯定了五馬街的歷史建築保存情況和商業街活化情況,對五馬街「歷史有根、文化有脈、商業有魂、經營有道、品牌有名」的現狀給予贊賞,並希望其進一步發揚傳統文化、擦亮地區名片。 韓健徽:中國步行商業街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商旅文產業聯盟主任、中華民居展評活動專家委員會主任。全國著名商業街專家,長期致力於推動我國商業街區行業、商旅文化產業、中華民居開發與保護科學、有序、創新地發展。 五馬街主街區現存的147幢民國時期中西合璧建築群,以巴洛克式和裝飾藝術派為主,如此大規模且特色鮮明、保留完好的歐式建築群,在全國都較為罕見。開發與保護的有機結合,讓年輕人到這里感到非常時尚,老年人到這里感到非常懷舊;外地人到這里感到「非常溫州」,外國人到這里感到「非常中國」。 ——韓健徽 千年文化街 行走在五馬街上,像是回到了民國時代。街道兩側始建於民國時期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像是標牌,無言提示著來往的行人,五馬街至少已經繁華富庶了數百年。而散布於街區各處的中式古建築,點綴其間,有著說不出的韻味,正如高雅華美樂章中古典悠揚的插曲。幽深的譙樓,布滿蒼苔的青磚路,青磚黛瓦的名人故居…… 在五馬街心位置,矗立著一座五匹駿馬拉著車帷的「五馬奔騰」銅雕,造型生動,古意盎然。這是五馬街的標志雕塑,也是街道名稱的由來。 五馬坊與王羲之 五馬街地名由來一說與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有關。相傳,王羲之出任永嘉(今溫州)郡守時,經常乘坐五匹馬拉的馬車從街上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柳河東集》中寫道:「庭列五馬,綉鞍金勒,出則控之,故今有五馬坊。」唐代溫州刺史張又新作詩《百里芳》:「時清游騎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開。民喜出行迎五馬,全家知是使君來。」詩歌寫的就是此事。現存北宋真宗年間(1008—1016年)古籍《祥符圖經》中,溫州五十七坊中五馬坊已然在列;明代神宗年間(1078—1085年),這條街正式被稱為五馬街。明嘉靖《溫州府志》記載:「王羲之,山陰人,為永嘉郡守,出乘五馬,老幼仰慕,為立五馬坊。」 五馬街名稱由來的另一說法與東晉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有關。相傳,謝靈運任永嘉太守時經常隨身帶著五匹馬出遊。也許正是因為不能確定五馬出行的主人是王羲之還是謝靈運,所以至今五馬街雕塑的車座上還是空著的,留下一個懸而未揭的謎底給後人。 五馬石傳說 而關於五馬街的民間傳說也瑰麗多彩。清代孫同元、徐希勉所著的《永嘉聞見錄補遺》中,記有五馬街有五馬石一事。相傳,東晉時期,這條街上的居民夜裡經常聽到馬蹄音,但開門不見馬的蹤影。街上住著一位打草鞋的老人,屋外放著一塊石頭。他每天打草鞋時,就在石頭上將草捶軟,日子一久,石頭被捶得光閃閃。有個過路人看到石頭後,想出錢買下來,但老人捨不得賣。老人擔心石頭被偷走,就將石頭搬進屋裡。三天後,過路人又來買石頭。他一看石頭不見了,急忙問老人,老人答道:「我把石頭搬進屋裡了。」「幾天了?」「三天三夜了。」過路人一聽,惋惜地對老人說:「你這塊石頭上面有五匹馬,石頭放在屋外馬天天有露水喝,又有你捶的草吃,所以長得油光健壯,如今你把石頭搬進屋裡,馬沒水喝,一定渴死了。」采寶客說罷,與老人進屋把石頭翻過來,果然有五匹馬的影子,只是僵立不動了。 正是王羲之、謝靈運等人的風采和逸事給五馬街留下了一抹千年未曾消散的文化香氣。 繁華富庶之街 文化是五馬街的根,商業則是五馬街的魂。自唐宋時期,到明代改「坊」為「街」,五馬街一直是溫州的鬧市區和城市商業中心。在此經商的不僅有本地商賈,還有「閩邦」「贛邦」「廣邦」及本省「蘭(溪)邦」「寧(波)邦」和「吳(興)邦」商人。自清朝末年溫州開埠,辟溫州為通商口岸。五馬街因為地理位置靠近「南市」,得地利之便,又是傳統的商業街,最先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陸續出現了外國商人開設的店鋪、公司、商行。街道兩旁店鋪排列,商品琳琅滿目,綢布莊、百貨店、銅錫器皿行、中西葯店、錢庄等鱗次櫛比。街面從早到晚熙熙攘攘,人氣旺盛,商業氛圍異常濃厚。 抗日戰爭期間,沿海地區大都淪陷,溫州成為東南地區重要的吐納口岸,外來輪船進出比任何時候都頻繁,內外客商都在選擇更適合自己發展的地點,地處溫州中心發展的五馬街自然成為首選。前所未有的溫州經濟的畸形發展,促進了五馬街的進一步繁榮。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人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創造了著名的「溫州模式」,引起全世界的矚目。如果說,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源地的話,那麼五馬街算得上是溫州模式的一個縮影。 中西合璧的巴洛克建築 徜徉在五馬街上,深刻體會到「建築是時代的烙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街道兩側的商業建築群主要為民國時期的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其主體風格為歐洲巴洛克風格,造型富麗堂皇,極具動感。而在建築細節方面,又非常接地氣地揉入了很多典型的中國元素,高大氣派的石拱門前卧著兩只精雕細刻的石獅子,拱形門楣與松鶴延年的精雅磚雕相配合,雖然風格絕然不同,但彼此卻相得益彰,無比熨帖。 這大概緣於溫州很早就形成的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 在溫州有一句話:「世界上只有鳥飛不到的地方,沒有溫州人到不了的地方。」敢為天下先的溫州人,有著「東方猶太人」的美稱。他們在世界各地辛苦打拚,葉落歸根之後帶回來大筆財富,也帶回了西方的審美觀和異域風情。他們僱傭能工巧匠,仿照歐美流行的建築風格建造新居。同時,他們對祖輩流傳下來的傳統民居也念念不忘,願取其精華融入新居。於是,就出現了很多中西合璧的建築。尤其是1876年,溫州開埠,西方近代物質文明傳入溫州後,這種現象更為明顯。 溫州最早出現的歐式高層建築始於19世紀末。1919年,名聞遐邇的溫州百貨業巨擘許漱玉在五馬街建造了一座極具特色的洋樓。當時,他買下五馬街的矮屋10餘間,拆建成兩座毗連磚木結構三層樓房(即今大眾電影院及市第一百貨商店位置),總面積7042平方米,規模宏大,是昔日五馬街口西式建築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商業大樓。 其後,五馬街陸續出現了一批歐式建築風格的樓房,形成了一片相對集中的歐式風格建築群景觀。如此規模的特色鮮明保留完好的歐式建築群在浙江省乃至全國都極為罕見。五馬街主街現存147幢近代商業建築,形式主要為巴洛克式和裝飾藝術派。 據不完全統計,歷史上在五馬街區出現的「老字型大小」共有303家,其中包括聞名遐邇的「金三益」「老香山」等「老字型大小」,這些商鋪至今仍沿用這種風格。 悠悠古譙樓 溫州有西式洋氣的一面,也有古老厚重的一面。古譙樓就是溫州古老厚重的印章,千百年來穩穩鈐在老城中心。 古時,有城多有譙樓,史載「世人鑄城必建譙樓,此乃漢之遺風」。有著兩千多年建城歷史的溫州,存留下來一座千年譙樓。譙樓高大雄偉,層甍反宇,飛檐拂雲,如威武的將軍,雄踞在城南口,鎮守著一方的太平。譙樓面闊五間,樓高兩層,重檐歇山頂,條石疊築城門,青磚砌成拱頂,花崗岩雕就護欄,樓高11.1米,通面寬19.5米,進深9.5米,飛檐雕梁,青瓦紅柱,頗顯雄偉壯麗。樓南北門楣上分別寫著四個篆書大字——「東甌名鎮」「民具爾瞻」,古樸庄嚴。 千年譙僂,曾經歷幾多變幻。譙樓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年,吳越國的都城設在杭州,吳越王錢鏐命令其子錢元瓘加固溫州郡城,並增築內城,史稱「錢氏子城」。四處城門上各築一座城樓,東為華蓋樓,南為譙樓,西為西樓,北為臨圃樓。 南宋時期,金兵渡過黃河,大舉伐宋。高宗趙構曾逃往溫州蹕於此31天,於建炎四年(1130年)農歷三月十八日乘御舟離溫奔杭州,正式定都臨安。至今,譙樓內還有高宗在溫州停留的壁畫和「建炎駐蹕」四個大字。 此後的元清年代,譙樓經歷了多次修繕、兵禍毀圮、幾度修復。最終如同一位老者,悠然立在五馬街中央位置,站成了一本溫州城歷史書。 名人故館情懷 在溫州深厚的文化家底中,五馬街上的名人舊居有著不能忽略的精彩。鄭振鐸、朱自清、胡炘……這些名人如同星星一樣閃耀在五馬街的上空,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傳說。 鄭振鐸紀念館 兩層古雅的民國建築,中西結合,開闊的天井中似乎充溢著書卷氣,一座宅院也有著自己的氣質。這座宅院的氣質屬於鄭振鐸。 鄭振鐸故居位於溫州市滄河巷,坐北朝南,臨街而建,由門屋、廂房、正屋等組成合院式建築。如今,已作為鄭振鐸紀念館對外開放,設置了「書生報國數十載」、「心懷溫州故鄉情」、「一代才華萬古傳」、「鞠躬盡瘁為文物」等展覽內容,分別介紹了鄭振鐸的生平、交友、著作、對文物考古事業的貢獻等情況。 朱自清故居 四營堂巷22號,高樓大廈包圍著的朱自清舊居,在現代都市的霓虹幻影中吟誦著林花春紅庭院深深;讓步履匆匆的人們在不經意的回眸間,輕輕地放慢自己的腳步——那古舊的青磚黛瓦、斗拱雕梁築就了鬧市中的一方靜地。 抬梁穿斗梁架、硬山屋頂、磚雕門台、灰塑照壁……這座五間三進合院木構建築,佔地602平方米、房屋整體結構和風貌保留了晚清民國時期溫州民居的風格,頗具江南建築特色。 七楓巷胡宅 與隔壁喧鬧的朔門街相比,曲徑通幽的七楓巷顯得較為寂寞,不過,小巷的滄桑歷史,照樣能透過粉飾過的牆壁顯露出斑駁的影跡。 在七楓巷60號,有一座名宅,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位叫胡炘的國民黨官僚的父輩擁有了這座靜廬。胡宅坐北朝南,為三間兩層樓房,一個由大片青磚鋪成的院子,院子里有大樹,蒼翠蔽日。建築面積約450平方米,通面闊15.5米,進深15.8米,設有前後廊,主次間貫通。建築面料相當講究、牆面清灰和磚紅相間,沒用塗料,直接以磚的本色表現色彩的變化,使得這幢宅子歷經秋霜冬雪,色彩如故。胡宅為巴洛克式建築,夾帶哥特式和中式裝飾風格,華麗而不失大氣,充分體現了巴洛克風格追求自由的內涵。 溫州老建築中的每一種外來風格,都代表著一種文化現象和一段歷史經歷。

7. 溫州市五馬街有什麼電影城

五馬街附近有兩個比較近的電影院,白鹿電影院和新中國影院。

8. 溫州電影院有哪幾家

溫州電影院有10家的,溫州全都國際影城、溫州電影大世界、溫州恆隆影城效果非常不錯,其他還有鑫樂影城、中環影城、白鹿影城、經典影城、新中國影都、新國光影都和大眾影城,這些影城觀影效果會差一些,很少去看。。。看4D我都是去溫州全都國際影城看,他們的4D效果是最先進的。。。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溫州大眾電影院歷史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和你的名字差不多的國產電影 瀏覽:206
香蜜這個電影的結束音樂 瀏覽:122
好看的動物電影大全 瀏覽:973
一部外國電影主角飛行員 瀏覽:608
電影藍什麼 瀏覽:310
中文版女巫電影 瀏覽:321
求個在線看電影的網站2019 瀏覽:81
泰國電影大象的電影 瀏覽:600
最佳兵王女婿完整版電影 瀏覽:671
在電影院NTR的番號 瀏覽:719
老電影飛來橫福演員 瀏覽:490
電影白毛女音樂賞析600字 瀏覽:675
投影愛情電影 瀏覽:301
切爾西完整版電影 瀏覽:523
大陸兒童電影大全 瀏覽:294
泰國恐怖電影我 瀏覽:942
劉德華電影全集賭城大亨粵語版 瀏覽:582
小沈陽的電影大全 瀏覽:185
老電影扮演過軍人的女演員 瀏覽:635
澤塔奧特曼超級大電影 瀏覽: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