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游園驚夢》 的評價
劇情簡介 ······
保守的年代,一段不為人接受的女女戀情,王祖賢、宮澤理惠主演,宮澤理惠因本片獲得莫斯科影展影後。
故事發生在三十年代蘇州美麗的庭院中。翠花是「得月樓」名妓,風華絕代,萬人景仰,最後卻納入豪門為妾,受盡冷落,卻又遇到痴情的二管家暗戀……蘭姨家道中落,卻立志做個時代女性,自力更生,一心報國,卻遇上性感的邢志剛,令自己意志毀於一旦………
兩個女人的愛情都沒有結果,最後二人只有相濡以沬,彼此依靠。宮澤里惠是已婚婦人,擁有一個女兒,其與丈夫的關系,只是表面上合乎規范的紙板情緣,沒有情感與言語上的交流。
保守社會只接受異性戀,同性戀被視為大逆不道,宮的同性愛只能存在於狹隘床位上,她未能取得其置之於口的合法性,同性戀與異性戀享有同等地位的目標是她一廂情願的夢想,固有的社會規范是扼殺個人自由的元兇....
本片屬近期香港文藝片中的大型製作,耗資約壹仟捌百萬港元,由構思、籌備到拍攝總共花了十八個月時間。導演楊凡由於深受昆劇〈牡丹亭〉的典雅凄美所感動而萌起拍攝本片之念頭。故事亦是根據京劇名伶 顧正秋女士小時候從她眼中看母親與阿姨的一切遭遇而改編而成。全片音樂取材於崑曲「牡丹亭」之「游園」與「驚夢」。而本片之崑曲亦為留傳三百餘年之古典,並由浙江崑曲團負責演奏,中國一級崑曲演員王奉梅及楊娟主唱。其中「皂羅袍」及「懶畫眉」二曲為國際人士嘆為「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本片美術超越一般地域性的慨念,服裝布料由中國傳流古董刺綉以至三十年代祺袍服飾,雖經嚴謹考據,卻也大膽啟用印度,泰國之色彩,混合而成一獨有的美學觀。片中的首飾,更向蘇富比拍賣行借得價值連城的珠寶,以達到奢華頹廢的目的。
服裝方面,全片服裝共做二百五十九件,花費超過兩百萬港圓,拍攝期間,更有兩名裁縫師父跟場,隨時替臨時演員度身裁衣。片中道具多由香港運往拍攝場地,其中陶瓷水晶燈飾器皿就達四十四箱之多,其中多款紅木傢俱,更屬博物館級別之古董,亦由私人收藏家借出。而片中Tiffany台燈及仇英名畫真跡,更增添本片奢華的色彩。
希望能幫助你!
⑵ 誰知道宮澤里惠主演的電影《游園驚夢》網上哪裡可以下載到
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6%B8%B8%E5%9B%AD%E6%83%8A%E6%A2%A6&id=1
⑶ 卡奇社的《游園驚夢》是哪部電影主題曲
mv里有寫:笛聲何處
英文片名:A Promise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類型:愛情
導演:崔軼 製片:韓軼 編劇:楊曉冬、劉晨笛、王策
主演:謝君豪(金馬獎影帝、香港),殷碩
上映日期:2007年12月20日
參展情況:2007年第十六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電影
劇情簡介
香港編劇歐陽晨笛為了十年前和台灣初戀女友的約定,來到崑曲之源、江南古鎮——千燈。小鎮的風俗、水鄉的景色、古樸的庭院、精緻的戲台……讓歐陽產生了游園驚夢之感。移步換景的風光背後卻是一個個痴情的故事。旅館里聰慧的小荷和神秘的阿婆給了歐陽新的靈感。一個沒有署名的包裹寄來一支竹笛,激起歐陽萬千思緒。古鎮上的老人說,莫要去看那扮相,莫要去聽那幽曲,那是聲出如絲,裂石穿雲,串度抑揚,心血為枯。怕是被勾了魂去,一生都陷在思念之中……笛聲響起,早有約定的女友能否如期到來?更讓歐陽充滿期待……
背景資料 故事是以崑曲作為背景,並融入海峽兩岸血濃於水的親情與愛情。這部電影把崑曲的意境之美、扮相之美、唱腔之美,通過影像用一段感人動情的故事串連起來,展現給全世界,它的影響力不可估量。 作為第十七屆金雞獎百花電影節的開幕影片,該片邀請香港電影明星、金馬影帝謝君豪和中國戲曲學院女孩殷碩擔綱主演。由北京韓露影視公司投資,聯合蘇州廣電總台、千燈鎮人民政府共同拍攝。 在崑曲誕生600周年之際,《笛聲何處》把崑曲搬上了銀幕,用電影這種新文化載體更好地向全世界傳揚了崑曲之美,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對崑曲與電影進行結合表示贊賞,並欣然為該片題寫片名。 導演崔軼今年29歲,獲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學士,上海戲劇學院碩士。是新一代的年輕導演,這部處女作以其唯美的電影風格得到專家們的一致好評。 據悉,已經有多名國際電影節選片人看好《笛聲何處》,金雞節後電影將有作為優秀華語影片角逐國際電影節。
感言評價 由於謝君豪在香港演出舞台劇不能趕來參加新聞發布會,因此通過一段VCR深有感觸地表示: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片中的歐陽與我有著相似的經歷,世間的真善美,笛聲處處,只不過低調地隱藏於尋常陌巷;只要用心,生活中處處能尋找到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我看過粗剪版的影片,我很高興參加了《笛聲何處》的拍攝。 殷碩說:我的指導——石老師年輕的時候是飾演杜麗娘的崑曲名旦,老師一直耐心輔導我練習。崑曲的意境之美、扮相之美、唱腔之美是我所嚮往的。作為北京女孩的我劇中飾演喜歡唱曲的江南女孩小荷。 製片人韓軼說:《笛聲何處》通過影像把一段感人動情的故事串連起來,同時把崑曲展現給全世界,這種傳播不需要舞台、不限時間、不限場所,它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 生於蘇州的導演崔軼說:這次金雞獎在蘇州舉行,我們又有機會為蘇州拍一部蘇州人自己的電影,用蘇州的「土特產」去參加金雞湖邊的金雞獎,我認為非常有意義,也非常榮幸。 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上海電影節評委張仲年說:蘇州人很美,蘇州景也很美,蘇州出去的電影人也很多,不過細說起來,蘇州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屬於自己的電影了,《笛聲何處》它把蘇州最令人嚮往的東西全部集中了起來,尤其是片子當中崑曲元素的運用,這是蘇州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
⑷ 游園驚夢觀後感
[游園驚夢觀後感]《牡丹亭》是中國戲曲的經典之作,湯顯祖在這本唱本中最出名的一段無疑就是《游園驚夢》中的《皂羅袍》和《山桃紅》,耳邊依稀響起那段觸動了林黛玉的唱詞: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游園驚夢觀後感。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轉過這芍葯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和你把領扣兒松,衣帶寬袖梢兒搵著牙兒沾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這些唱詞也是出現在楊凡導演的電影《游園驚夢》中頻率較高的唱段,不過因為電影中的唱腔加入了新元素,倒比原唱段更多了韻味,因為我從前沒聽過崑曲,所以覺得電影中的唱腔特別好聽,還引起了我對崑曲的喜愛。 我是北方人,從小聽的都是晉劇、豫劇、京劇或者是上黨梆子,不過我卻從對江南的東西有著特殊的感情,一直很喜歡越劇和黃梅戲,雖然聽得不多,如果不看唱詞的話,也許根本就聽不懂,不過還是喜歡聽。後來因為聽過粵劇《帝女花》,所以還喜歡上了粵劇。 現在的年輕人幾乎已經沒有喜歡聽戲的了,大多都是聽著流行歌曲,可能都認識很多港台甚至好萊塢明星,卻不見得認識一個戲曲藝術家,哪怕是每年上春晚的京劇大家。我雖然對戲曲有著好感,但是聽得也很少,有些附庸風雅之嫌。 還是說說這部電影吧。我已經很久沒看這種文藝電影了,因為一直在寫靈異愛情小說,所以一直看恐怖電影找靈感。昨天就看了一天電影,今天打算好好碼字的,可是卻忍不住看了《游園驚夢》,這樣的好電影,剛一開始就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欲罷不能,整整兩個小時,我幾乎都快要入戲了,不過在最後結尾的時候,卻被太過現代化的片尾曲《明明》破壞了美感。本來我還是沉浸在故事中的,懷念著裡面的情節的,可是突然聽得這樣的歌曲,真是有些無奈。 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20世紀30年代,那個時候正是許多大家族日漸敗落的時候,可是那些所謂的貴族卻不肯放下架子,即使是早已成了一個空殼子,卻依然是三妻四妾,家僕成群的。他們整日生活在鴉片的味道中,他們花錢如流水,他們逛戲院,養戲子。他們從妓院買回來那些風塵女子,不過幾日,她們就被冷落了,她們不得不在冷清森嚴的府邸過著年復一年的單調生活,可是她們不過是剛剛二十歲的年輕女子,青春年華便荒廢著,漸漸成了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 所以她們才會出現亂倫或者出格的事,她們也是無奈,畢竟年輕的歲月就這樣被蹉跎著,不管是誰都不甘心,更何況她們原本都是風月場中的最閃耀的明星。 榮府的故事也不例外,榮老爺娶回了得月樓最紅的歌妓古翠花,可是老爺只管躺在床上抽鴉片,除了需要聽戲的時候,古翠花才能見得他一面,她在家裡不過是個擺設,空有一副好的皮相,也沒人欣賞,即使她打扮得再美,也沒人注意到。 她古翠花可是得月樓最紅的戲子,榮老爺花了三千兩銀子不過買回來一個擺設,這讓她情何以堪。她原本以為逃離了風塵,嫁到了大家族,也算是找到好歸宿了,誰知這樣的大家族給她的只有無限的寂寞和荒涼。 幸好他還有女兒惠兒陪伴,她在榮府幾乎是被忽略的,盡管她是美麗的高貴的優雅的,可是卻沒人能夠懂得欣賞,她身邊的老媽子曾說她真高貴,二管家似乎對她也有些若有若無的情意,可是這又能怎麼樣呢?她需要的是一個真正愛她懂她的人。 其實她身邊是有這樣一個人的,那就是榮老爺的表妹榮蘭,她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女子,雖然家族敗落,可是她受過教育,是進步青年,觀後感《游園驚夢觀後感》。她和翠花之間曖昧的病態的關系,讓她一直有著負罪感。她是翠花在榮府唯一溫暖的依靠,所以她的整顆心都是放在榮蘭身上的。 很難想像翠花這樣美麗優雅的女子是由一個日本女子宮澤理惠飾演的,而且她表演的也很到位,雖然說她的表情不算很豐富,略微有些僵硬,不過能演出民國時期大家族閨中幽怨的少婦那種哀怨的味道也算是很不錯了,畢竟她是日本人,我們對她要求也不能太苛責了。 王祖賢就不用說了,她那雙迷離的霧蒙蒙的眼睛真是醉人,把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沒落貴族小姐的掙扎和病態表演的很到位,也許這樣的故事很老套,不過在現代人看來卻還是很新鮮,畢竟她們身上有一種我們很難有的頹敗的感覺。 吳彥祖是我最喜歡的男明星之一,他幾乎是所有女人的夢中情人吧。他雖然戲份不多,而且和王祖賢的幾段戲幾乎都是激情戲,他的演技也沒有太過凸顯,不過這部電影本來就是突出落魄大家族的兩個女子的曖昧情愫的。他不過只是用來洗去榮蘭心裡深重的罪惡感的一個籌碼而已。 翠花看到榮府日漸敗落,大管家已經把容家的東西賣得七七八八的了,可是榮老爺一味躺在床上吸鴉片,對此事不管不問,翠花有些心驚,她很擔心在不久的將來,她和女兒會流落街頭。 一直默默喜歡她的二管家也要去從軍了,她的心幾乎已死去了大半,不過幸好身邊一直有榮蘭在關心她,愛護她,讓她生活得很快樂,她們有很多美好的回憶,因為榮蘭也很會唱戲,經常和翠花搭戲的,不管在舞台上還是在舞台下,她們看起來都是絕配,可是她們之間的感情本來就是錯誤的,所以榮蘭也一直很糾結。 翠花借著一次堂會上和一個小生的曖昧,終於被容家逐出了容家,於是她便和榮蘭住在了一起。可是翠花卻因為吸鴉片染上了肺病,開始咳血,她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誰知榮蘭竟然在學校遇到邢志剛,這是一個帥氣完美的男人,所以她無法抑制地愛上了他,她一味沉浸在與他的愛戀中,卻一直瞞著翠花。 可是那天翠花收到二管家陣亡的消息,而且還經過一番輾轉,二管家的日記本才交到她手上,裡面寫到的都是她。可是女兒偏偏要拉著她去外面玩,她碰巧就在外面碰到了榮蘭和邢志剛在一起。 翠花傷心欲絕,一個深愛她的男人死去了,身邊愛她的這個女子變心了,她一時間無法接受,她痛哭流涕著,為了愛她的人,也為了她愛的人。 榮蘭知道愧對翠花,可是兩個人還是覺得別扭,暫時冷戰著,脆弱繼續吸食鴉片,這讓榮蘭心裡更加愧疚。 可是邢志剛只是榮蘭生命中一閃而過的煙花而已,他終於離去了。榮蘭和翠花也和好了,可是翠花的生命卻已經到了盡頭。 這是一個哀傷的故事,兩個女子相愛的故事,誰說同性之間的愛情就不美好了?我有時候覺得同性之間的愛情比異性之間更多了一份純粹和真摯,他們都是無欲無求地為對方付出著,沒有雜念,更沒有過多世俗的牽絆。 我已經很久沒有寫文章了,可是這部電影卻讓我有了寫作的沖動,因為這實在是一部好電影,下午看完後,我仍然回味著裡面的情節,而且我還是一邊聽崑曲一邊寫的。這樣美妙的音樂,讓我的心整個都變得清爽了。 文藝片,才是我的最愛,看來以後不能只看恐怖片了,還是要多看看愛情文藝片才好,不然我的品位會越來越低的。
⑸ 游園驚夢的其二
【專 輯】:日光傾城
【歌 手】:卡奇社
【語 言】:國語
【公 司】:易石大橙
【日 期】:2007年4月
【簡介】:
2007年最驚艷的一道電音光芒——《日光傾城》
最唯美的電音綻放,最純粹的輕靈之音
來自優質創造組合—卡奇社(Carrchy)
一陣風、一抹陽光、一次邂逅、一種顏色……都有可能成為我們歌唱的主角,這就是卡奇社《日光傾城》不同凡響的音樂才華。
2005年3月卡奇社樂隊正式成立,2005年10月正式簽約易石大橙,為該公司的主推藝人,2006年9月舉辦全國校園巡演,2006年11月月代言藍魔MP3/MP4,2007年奪得多家電台以及網路音樂排行榜冠軍,2007年4月京文唱片全國發行卡奇社首張專輯《日光傾城》。
首張專輯《日光傾城》以清馨的電子樂加以純美的嗓音表達,個性且不失流行。專輯大膽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中國情調的多元化曲風,並沒有影響音樂強烈的整體感,音樂與詞曲渾然一體,清馨而純凈,簡單卻不乏內涵,優雅且不浮躁。大概是樂團長期生活在青島這座美麗的海濱半島小城的緣故,聆聽他們,有一種「詞曲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感覺。也許是淳樸自然的氣息總能給人以簡單卻震撼心靈的力量,所以盡管作品專注於成人內心世界的游吟淺唱,卻難得地滲透著童話式的純真。專輯《日光傾城》所有的詞曲和製作由卡奇社獨立完成。
在去年年底《卡奇社》推出單曲——《日光傾城》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在口水歌橫行的時代,卡奇社的音樂無疑是給流行歌壇帶來一縷新鮮空氣,首張專輯《日光傾城》用清馨的電子純美的嗓音打造這張極具個性且多元化的唱片。音樂清馨而純凈,簡單卻不乏內涵,優雅且不浮躁。淳樸自然的氣息給予我們簡單卻震撼心靈的力量。
在《日光傾城》這張專輯中共收錄了卡奇社9首全新創作的歌曲,其中包括唯美的電音佳作《日光傾城》,在舒緩愜意的節奏中帶你進入無限暢想的旅途中。卡奇社的兩位年輕人在他們的音樂中尋找著最根本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會出現在冰冷的鋼筋水泥間,只會留在記憶的最深處,就像歌中唱道的那顆墜毀的流星。穿梭的畫面感帶給我們的不是城市生活的浮躁,反而是堅持自我的那份淡定和從容。
《唯蟲》這首歌是唱給青春的,旋律簡單上口,充滿了童真的單純,顆粒用她隨性的唱腔向我們輕輕訴說著心中那份美好的憧憬。
中國古典與時尚電音的完美結合的《游園驚夢》,一首根據《牡丹亭》寫的歌,將我們帶進了滿園春色的古典世界,愛是美好的,但往往因為害怕失去讓這份美好多了一些猶豫。
《假面舞會》中的顆粒,向我們展示了她作為小女生俏皮的一面。「不擇手段、無中生有、小題大做、反復無常」這些看起來有些「邪邪」的詞語被她唱出來卻那麼輕松,就好像一場盛大的舞會里,她像個局外人一樣靜靜地看著眼前快樂的人群,只在心底和他們一起快樂。整首歌背景中的電子旋律讓我們聽起來那麼熟悉,好像小時候玩過的8位游戲機里的音樂。
《Didadi》與專輯中其他歌曲顯得有些不一樣,盡管電子樂的元素仍被大量運用,但這首歌卻有著 indie pop 式的框架,以清澈乾脆的吉他做底,帶出顆粒婉轉隨性的唱腔,這聲音還帶著一絲庸懶,年輕人總會有些小情緒,卡奇社從來不去刻意掩蓋什麼。他們用音樂張揚著他們的青春宣言,那些生活中和同齡人一樣的不快樂,在音樂中變成了一粒粒糖果,和大家一起細細品味。
《讓我睡著吧》,相信這首歌在一段時間里會成為很多人的催眠曲,悠閑自在的旋律讓人格外的舒服、放鬆。都市的繁忙與壓力常常讓人喘不過氣,葯物的麻痹並不能解決問題,在這一刻將所有的煩心事先都拋到一邊,讓我們隨著卡奇社的音樂,去夢里開始一段遠行吧!
與其他歌相比,《吸血鬼》像是卡奇社音樂旅途中偶然在路邊電影院里看到的一部電影。像探戈式厚重的節奏,帶有迷幻色彩的旋律,卡奇社帶我們進入了一個紙醉金迷的世界,虛偽,浮躁讓人開始互相傷害與不信任,嗜血成了一種尋找快感的方式。在音樂中卡奇社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直接,看到了他們的真實,但這「吸血鬼」並不邪惡,只是毫不掩飾的在表達。
《壞唇味》整首歌曲運用了多種樂器的音色采樣,開頭的管弦樂甚至有百老匯的味道,整首歌的旋律被他把握地張弛有度,復古味道十足,簡單的歌詞將愛清游戲中的游離描寫得淋漓盡致。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著一種慾望,紅色無疑是慾望最合適的代表顏色,熱情,強烈。《紅色》是整張專輯中,節奏最有沖擊力的一首歌,主唱顆粒的嗓音干凈利落,我們沒有聽到任何無病呻吟和虛假做作,復古的律動藏著東方的神韻。
有人說聽卡奇社的專輯就像一次奇妙的音樂旅行,每一首歌都是這次旅行中流連忘返的獨特風景,給我們驚喜連連。卡奇社用心底最純凈的願望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夢想,沒有浮躁的宣洩,沒有盲目的追逐,只有真誠的傾訴,用聲音傳遞著青春道路上最真實的共鳴,用音符記錄著音樂道路上的種種奇遇。奇社的世界沒有邊界,在這片音樂的土壤中,他們正在自由的生長。
歌曲 :
01 日光傾城
02 唯蟲
03 游園驚夢
04 假面舞會
05 Didadi
06 讓我睡著吧
07 吸血鬼
08 壞唇味
09 紅色
10 日光傾城(伴奏)
11 游園驚夢(伴奏)
歌詞:
歌曲:游園驚夢
歌手:卡奇社
原來是奼紫嫣紅
氤氳朦朧
如沐春風
分明是良辰美景
在我口中
一說成空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
煙波畫船
滿園春色關不住
冥冥之中
卻隨去路中
剪不斷
理還亂
悶無端
宿妝殘
似這般
都付
奈何天
剪不斷
理還亂
悶無端
宿妝殘
似這般
都付
奈何天
原來是吒紫嫣紅
氤氳朦朧
如沐春風
分明是良辰美景
在我口中
一說成空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
煙波畫船
滿園春色關不住
冥冥之中
卻隨去路中
⑹ 游園驚夢的《游園驚夢》賞析
《游園驚夢》小說的主題與賞析作者在這篇小說里,苦心經營製造「夢」的意象。夢境和仙境,十分相像,只有一點大異:仙境是永恆的,夢境是短暫的。人類往往不願面對「人生有限」「世事無常」的悲苦事實,卻躲藏入「一切如故」的自欺幻想里。然而,俗語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今晚竇夫人這棟「上上下下燈火通明,亮得好像燒著了一般」的大樓公館,哪裡持得了多久,轉眼間就會燈火熄滅,燒成灰燼。 今晚的竇夫人,就是明天的錢夫人。
小說的主人公藍田玉由一位崑曲藝人一躍成為錢將軍夫人,也曾經風華蹁躚,烜赫一時,「筵席之間,十有八九的主位,倒是她佔先的。」然而這一切都是「從前錢鵬志在的時候」,現在她不過是一個落魄夫人,王謝堂前的燕子,落入了百姓人家。
烜赫與沒落,構成刺激性的對照。對於沒落,是無奈的現實,錢夫人無力去改變,於是就只剩下追憶與懷戀,自己並不能超脫出來,把這一切視若浮雲。竇公館門前兩旁的汽車,大多是公家的黑色小汽車,「錢夫人坐的計程車開到門口她便命令司機停了下來」。這一細節動作,表現錢夫人還很在意自己的面子,遮掩自己沒落的現實。在筵會中,錢夫人幾次有意識地或潛意識地回憶起自己風華蹁躚時候的場景,與現實的筵會做比照,折射出錢夫人對過去的懷戀。
作者對過去生活的追憶更多的是在心理情感上對故國的眷戀。在這里,故國不僅僅是祖國大陸、舊時家園,而是一種情感,一種對舊時在心理上的認同感、歸屬感。故國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情感,而祖國大陸、舊時家園只是承載這種情愫的載體。這種情愫,以鄉愁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錢夫人總覺得「台灣的衣料粗糙,光澤扎眼,尤其是絲綢,哪裡及得上大陸貨那麼細致,那麼柔熟?」
「台灣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陸的那麼醇厚,飲下去終究有點割喉的。」這種對台灣的不認同感,並不僅僅得自於錢夫人自己,而是敗走台灣的人的普遍的心理情緒。比如來台幾十年,竇公館請客仍用上海的廚子,劉副官仍頑固地操著蘇北的口音。這些都是去國之人的鄉愁的整體表現,他們對台灣、對台灣的現狀並沒有認同感、歸屬感,而是頑固地堅持過去的生活(比如票友會),頑固地眷戀著大陸。這些人在白先勇認為都是一群「流浪的中國人」,他們退走大陸,在台灣又不能融入和歸屬,他們沒有自己的家園,在心理情感上處於漂泊狀態,所以對故國懷有強烈的眷念。
白先勇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有著深刻的認同感的,在《游園驚夢》這部小說里擇取崑曲票友聚會也是有象徵意義的。在六十年代,作為「中國表演藝術中最精緻最完美的一種形式」的崑曲也已經式微了,受到歐美電影等新興文化的強烈沖擊。小說中堅持喜愛和追憶崑曲這種傳統藝術的,都是一些從大陸敗走的遺民如錢夫人、竇夫人、余參軍等。他們既是政治上的遺民,也是傳統文化上的遺民。台灣本土的人脫離大陸本土文化的母體,對這些傳統文化並沒有多高的欣賞能力,也就沒有多少眷戀。人心不古作為一種現實,文化遺民們無力去改變,便只有承認,而他們對崑曲的堅持和喜愛,僅僅是對故舊文化的懷念,也是作者文化鄉愁的表現。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光輝燦爛的過去。可是就因為太講究純美、純粹精神,絲毫不肯接受現實俗世的污染,在今日的平民世界裡,已和一般人的生活幾乎完全脫節,再也無法受到欣賞和了解。於是人人遺棄古老優美的中國文化,趨奔迎接嶄新通俗的西洋文化,正如清乾隆年間,通俗的「花部」亂彈終於取代了優美的「雅部」崑曲。如此,小說里錢夫人的今昔感觸,以及往日悼念,就有了更深一層的含義,而《游園驚夢》也就變得好像是作者對我們五千年傳統文化的一闕輓歌。
如此,《游園驚夢》小說,從錢夫人個人身世的滄桑史,擴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貴族文化——的滄桑史。
同樣的暗示含義,亦可引申到社會型態問題上,那就是,影射貴族階級和農業社會的沒落,平民階級和工業社會的騰起,小說結尾,竇夫人問錢夫人:「你這么久沒來,可發覺台北變了些沒有?」錢夫人沉吟了半晌,側過頭來答道:「變多唆。」 走到房門口的時候,她又輕輕的加了一句:「變得我都快不認識了——起了好多新的高樓大廈。」「變」一字,就是這篇小說的中心主題。「起了好多新的高樓大廈」,即比喻工商業社會之興起。我們還注意到,今日宴會里唱《游園》的後起之秀,是徐「太太」,不是徐「夫人」。作者如此暗示:「上流社會」雖然還存在,「貴族階級」卻已隱逝無蹤。
作者復雜的情緒幾經解構和圖釋,最終匯為一條主旋律的精神內涵——懷舊,或者說鄉愁。這種懷舊包含幾個層次結構,一則是對過去生活的懷戀與追憶,一則是對故國心理情感的眷念,還有就是對故舊文化傳統的依戀。
⑺ 白先勇的《游園驚夢》讀後感
白先勇的《游園驚夢》讀後感
看過了,白先勇先生的《游園驚夢》,自是想起了很多年前拍的一部電影《游園驚夢》來,只可惜一直惦著,卻也未曾看來,於是小說看完後,找了來。才知道,這是唯美導演楊凡所拍的,卻並不是對小說的改編,而是另樣一種的「游園驚夢」的故事。
不過兩個「游園驚夢」故事的切入點都是崑曲中的那一出「游園驚夢」來,還是以「皂羅袍」這樣一節小曲作為靈魂與核心。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看來,一位名作家,一位名導演,都是衷情於崑曲,也衷情於這一折戲的。同時衷情於這一種莫莫須有的人生傷感。傷感自是浪漫的美,輕易的就把你內心深處最柔軟的一處溫柔地觸動了,血淚下落,卻是都看不見,它流在心裡最深的角落裡,落下來,就再也抽不去了。
這部電影延襲了楊凡一貫的風格,拍的很唯美,同時又一次讓我遠遠地在影像中再次看見了蘇州的美。蘇州美,蘇州怎能不美,小橋流水人家,園林香徑幽深。是一個薺子中納了須彌的世界。水映透了所有的美。想起來了,就映了滿眶的情思與想念。
電影拍的很漂亮,先後取景於蘇州的環秀山莊、藕園、留園、水鄉同里、孤山等地。
一開始,便是主人公略顯蒼老與低沉的嗓音獨白,伴隨著園林雲牆一角斜映在水面上的倒影,故事便伴隨著水面的輕微盪漾,搖曳開來。
鏡頭逐漸拉近高深的宅院內,像極了蘇童《妻妾成群》里所運用的陰郁氣氛,門牌坊立在那,一種候門深似海的感覺油然而生。大紅燈籠一個個亮的通紅,榮老爺正在過著大壽,院子里熱鬧非凡,一大堆子子孫孫聚在一起,磕著頭,向鏡頭里被虛化了的形容猥瑣抽著大煙的榮老爺說著祝壽詞。而另一邊則是崑曲上演,五姨太翠花與榮老爺的表妹榮蘭共唱著那出「游園驚夢」來,情意款款,兩相契合。
一直有影評說這部片子是女同的片子,看了以後,倒並不以為然。兩個女人在末世里,一點點相互取暖,雖然夾雜了曖昧的成分,但是更多的倒覺的兩人間是一種惺惺相契,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兩相契合。末世里,亂世里,誰能給她們以更多的安全感。她們未必相信男人是可以真給他們的,一是不能去求,二是不一定相信這是能夠長久的。所以多了一份這樣的曖昧和依賴。
與白先勇的《游園驚夢》里的藍田玉一樣,古翠花也只是一個南京得月樓里唱崑曲尤其《牡丹亭》「游園驚夢」唱得出彩的伶人戲子。並因為色藝俱佳,嫁入了榮府中,做了榮老爺的第五房姨太,在候門深似海的榮府里,過著在外人看來風光的日子,內心卻壓抑著自己的情慾與渴望。
影片一開始,便展現了幾個搬運工裸露的上身,看得見,身處深閨的翠花對他們的渴望,那眼神中欲遮還露地情慾,在羞澀與禁規面前,交相地掙扎與突顯;還有影片中部,翠花從姨太太們的牌局退下,一個人略帶醉熏之意地來到二管家的賬房,那些欲言又止的對話;以及她和榮蘭與一個小生玩的牌戲,小生輸的脫掉了上衣……
這樣看來,翠花未必是同性愛的傾向。不過,在這樣的候門中,庭院深深瑣住了她所有的渴望,那綿延的雲牆和高角樓台,是不可跨越的禁忌。她只能在對青春與情慾的壓抑中度日如年,每天過著看似平靜的刺綉生活,只是終不可忍的時候,用刀劃破了綉了一半的絹帕。想愛卻不能愛,那些壓抑去向誰訴說,只有榮蘭知道。只有榮蘭,這個女人,關心她,惦著她,記得她的生日,對她噓寒問暖。
榮蘭在影片的旁白中,說道:「我問翠花這輩子有什麼心願沒有,她說,她想有人關心她,惦著她」,「我又問她,那得月樓里的那些狂蜂浪蝶呢?她說,他們只是欣賞我,想佔有我。」只這樣一個願望,就顯現了翠花境遇的難堪,是否被人關心、惦著卻彷彿登天的難事,在愛情不可有的時候,這樣的簡單願望也不一定是可實現的。同時只這樣一個願望,就足夠要了一個女人的命,斷了她的一生,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命運嫁接在別人的身上呢,依著別人的關愛而生存呢。可對於那樣的時代的女子而言,又如何呢?
⑻ 郭富城游園驚夢的歌劇....我忘記那部名叫什麼了
游園驚夢--郭富城[CITIB...歌劇合唱以及女高音獨唱等多種音樂形式襯托出影片所需要的恢宏的場面,是近幾年來的難得的佳作.
⑼ 白先勇的《游園驚夢》賞析
小說《游園驚夢》的成功在於將意識流手法的完美應用,在今昔的交錯與對比之中突出往昔的可戀,現在的悲涼,從而將人生的無可奈何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藍田玉在眾人的勸說下臉紅心跳地坐上了主位時,她不禁回想到了錢鵬志當年對她的照顧,為她擺的大場面,那時確是享盡榮華富貴和氣派尊嚴,而如今風華已逝,自己無力鎮住場面,確是今非昔比,失落和惆悵已成必然。
當藍田玉目睹著蔣碧月蠻橫耍潑的姿態飲下一杯花雕時,由一句似曾相識的「到底是不賞妹子的臉」勾起,意識流入桂枝香生日酒的時空,那時妹妹月月紅明艷動人,仗著年輕氣盛,也是說著這般話為難著她。而昔日的情人鄭彥秋竟也順勢胡鬧,彎著身敬酒,柔柔地叫夫人,全然無所顧忌。
月月紅正如今日的蔣碧月,都搶了姐姐的男人,還要在姐姐面前耍盡威風,要足面子。她們也都喜歡穿的那樣鮮艷,洋溢著光華,想要吸走眾人的目光。竇夫人今日的宴會和當年她的生日宴又構成了一組對比。
小說以第三人稱藍田玉的人物視角敘事,彷彿在積蓄力量,當酒力上來,錢夫人的感情也蘊積到相當程度時,完全中斷竇公館宴請賓客唱崑曲的現實線索。
在錢夫人意識流動中回到當年在南京酒席清唱會的情境中去:時而是錢將軍充滿憐愛的話語,時而是鄭彥青的柔聲低喚,時而是瞎子師娘的無限嘆息,時而是妹妹的肆意嘲弄,時而是自己與情人的縱情交歡,時而是妹妹與情人的輕柔淺語。
由於聽到《游園驚夢》,觸景生情,心理上又重新經歷了一次她一生中最痛苦的經驗……以往經驗和眼前情境所形成的合力喚起並且推動了錢夫人的意識流動。
錢夫人意識流動使眼前的竇公館故事和當年錢夫人在南京酒筵清唱會上故事的重疊。兩個時間橫斷面上的兩個故事,在錢夫人意識流中重疊在一起。
錢夫人的意識流將情緒引向高潮,在文本中自然地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效應,一個圓熟、和諧並且具有波瀾之美的藝術品就這樣臻於完成了。蒙太奇、時空跳躍、自由聯想等意識流技巧的交替使用,使現實與幻覺相互交織,構成一個時空錯亂、斑駁離奇的世界。
(9)電影游園驚夢中音樂的影響擴展閱讀
《牡丹亭》是我國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扮演的是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悲喜劇。大家閨秀杜麗娘背父游園,看到「奼紫嫣紅開遍」的美景,發出「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的感嘆,激發了自身人性意識的覺醒。
南柯一夢,與柳夢梅相愛,夢醒後苦苦思念情人,抑鬱而亡。三年後復生,杜麗娘與柳夢梅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游園》是《牡丹亭》全劇的第十齣《驚夢》的前半部分。這部分由六支曲子組成,生動地唱出了顧影自憐的少女的懷春心情,把抒情、寫景和刻畫心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游園》只是一個小小的片斷,但它喊出了封建社會中被壓抑女子的心聲,在那世間只有情難訴的裡面,游園的主題就具有了強烈的社會意義了。也正因如此,才在那些呻吟於封建禮教重壓之下的廣大青年女性的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共鳴。
《驚夢》這一出戲通過長期幽居深閨的杜麗娘對美好春色的觀賞,以及對春光短暫的感嘆,表現出她對大自然的熱愛和青春意識的覺醒,以及對自己美好青春被耽誤的不滿。
反映了在宋明理學等封建禮教桎梏下青年女子的苦悶,揭露了扼殺人性的封建禮教對青年人的摧殘和造成的不幸,表現了鮮明的反封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