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山東農民開三輪車去抗震救災是什麼電影

山東農民開三輪車去抗震救災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07 19:45:51

㈠ 《日照好人》原型是什麼

《日照好人》以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十位農民工自駕農用三輪車赴汶川抗震救災的真實故事為原型,再現了山東人民以及其他全國各地區人民的抗震救災義舉,該片由楊真執導,邵峰、范雷、於月仙、李勤勤主演。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日照市莒縣東皂湖村的十位農民,第一時間自發地駕駛自家農用三輪車,經歷三天四夜奔赴救災前線。

他們大多數第一次出遠門,經歷了三輪車不允許上高速公路、管閑事被毆打、違反交通規則被罰款、順子爺爺突然去世、山高路陡處險些喪命等一系列困難,他們最終知難而上,順利到達了目的地。

影片評價

《日照好人》以詼諧幽默的表演,鮮活的人物刻畫,再現了山東人民以及其他全國各地區人民的抗震救災義舉。它鮮活地反映了中國的面貌,它不是概念的、不是口號的、是很真誠的,為中國電影畫廊里增加了一個新形象,該片因取材獨特。

作為一部弘揚主旋律的電影,《日照好人》用微小的細節感染觀眾,它弘揚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塑造了中國當代農民的新形象,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大仁、大義、大愛。

影片希望能藉助更多人性的力量,點燃觀眾心中的溫情(國家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王人殷評)。

《日照好人》題材上屬於災難片,但並未刻意重現地震造成的災難場面,只是截取了十位農民從家鄉出發直到災區的那段經歷。影片從主題來看,無疑是主旋律的,呈現形式其實「很商業」。

真實故事經過一定藝術加工,具有了趣味盎然的張力,更多的是愛和溫暖,而不是想像中的壓抑和感傷(大眾網評)。

以上內容來自 網路-日照好人

㈡ 日照好人的相關評價

《日照好人》題材上屬於災難片,但並未刻意重現地震造成的災難場面,只是截取了十位農民從家鄉出發直到災區的那段經歷。楊真導演表示:「我們的定位,是描述災難之後人們從心底里涌現出的那種溫情與大愛,而不是和以往的同類影片那樣展現災難對人精神和肉體的折磨。」 電影開場,捕捉的是十位農民最普通的日常生活鏡頭,他們與往常一樣打漁,忙著農活,之後又要排演節目參加鄉里的文藝匯演。但了解到汶川發生地震消息後,他們第一時間作出決定,自發地駕駛自家農用三輪車,千里奔波,終於到達救災一線,投入到抗震救災的隊伍中,救助災民,幫助他們重建家園。
觀眾最直接的感覺是真實。看完影片後,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王人殷說:「它不是概念的,不是口號的,是很真誠的。」楊真導演表示,這些農民自願前往災區抗震救災,並沒把這種行為看成什麼壯舉,是樸素感情的本真流露,「像影片名字取得一樣,樸素而真實。」
影片從主題來看,無疑是主旋律的,呈現形式其實「很商業」。真實故事經過一定藝術加工,具有了趣味盎然的張力,更多的是愛和溫暖,而不是想像中的壓抑和感傷。影片描述了十位農民四天三夜的經歷,共行程四千公里。「第一次出遠門」的他們,一路上經歷了三輪車不允許上高速公路、管閑事被毆打、違反交通規則被罰款、順子爺爺突然去世、山高路陡處險些喪命等一系列困難;也獲得了數不清的真情幫助,比如在經過河南一家小餐館里時,店主聽說他們是抗震救災的農民志願者,看著節儉捨不得點菜的他們,免費送上了幾個美味炒菜;當他們迷路時,一位收費帶路的小夥子,得知他們是前往災區抗震救災的之後,免費把他們帶到了高速路口。

㈢ 汶川大地震

512大地震中涌現的動人事跡不可勝數,也許這一則你還沒用看到:

一則網戀和5.12大地震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貴,四川映秀人;女友小文是廣西人,兩人在網上相識,相戀了。這段戀情卻遭到了小文媽媽的強烈反對。最終愛情戰勝了一切,小文離開媽媽去了映秀。小文在汶川地震中去世後,李貴特地從汶川來到廣西,主動承擔起照顧女友父母的責任,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使李貴被評為2008廣西十大孝心人物。

•揚子晚報5月6日報道當親情、愛情和愛情的結晶都被地震毀滅,生者,還有何情可依?一位汶川的青年,他的父母、未過門的女友以及她肚子里的生命一起震亡後,他走向女友遠方父母的身邊,去盡自己的孝心。一場地震,遠方的爸爸媽媽失去了女兒,卻多了一位汶川的兒子……

永失我愛女友避難的時候橋塌了

時光閃回到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李貴所有的悲傷,都從那一刻開始,所有的思念,都從那一刻回溯。

家住汶川縣銀杏鄉的李貴,在大姐夫的叫喚下,當天上午才從鄉里來到縣里幫著辦點事。一陣猛烈的地動山搖之後,縣城威州鎮成為孤城。同一時刻的銀杏鄉,李貴家開在國道邊上的小店裡,家人們正一邊搓著麻將一邊照看生意。從都江堰經映秀去往阿壩州、九寨溝的車必經此路,小店的生意好,家人們沒什麼事都守在店裡。劇烈的震動讓他們猛地全奔出了屋子,路兩邊的山體也都在崩塌,唯有前方岷江上的公路橋面,是個較空曠的去處。鄉里有16個人跑到了橋上避難,可是,橋突然間就斷了,橋上的人全部掉入岷江激流,被沖得無影無蹤。李貴家的父母、大姐、表姐、女友小文等一共6人遇難。

李貴和小文,是在網上相識的,「五年前無意中在QQ上加了她。當時也沒怎麼聊,只知道她是個遠在廣西的16歲女孩」,一年多後,一次心情不好酒醉後他給小文打了電話。小文那會已經在東莞混藝術團了,她跟李貴開玩笑說「想嫁人了」,李也半開玩笑地告訴她:「你過來,我找個人家把你嫁了!」

2006年離婚後,李貴和小文在2007年6月確立了戀愛關系,但他們仍然從未見面。那年8月,李貴前往南寧接小文回汶川,「在南寧火車站,我們第一眼都認出了對方,網上的交流,早就太熟太熟了」。回想網戀的美好時光,李貴至今仍然覺得網路見證並保存著他們的這段戀情。李貴家震後成了廢墟,所有的東西包括手機都在裡面,「好在當時手機啊、攝像頭啊,拍了不少照片都保存在了網路空間里」。

那次到南寧,李貴沒敢再到鄉下去見小文的父母親,因為他從小文那兒知道,他們反對這樣遙遠的交往,「四川太遠了,哪成呢」。

兩人在汶川的日子快樂無比。在汶川鄉下,女人多不工作。小文到家後,原來不常來串門的表姐們成天往李貴家跑,「親戚們都喜歡找她玩」。李貴跟小文學普通話,小文就跟他學四川話,「她人聰明,學東西特別快」。李貴自己,也是個敢想敢試的人,承包過電站、沙場,在村裡第一個買電腦、裝網線。

2008年初南方冰雪災害,小文回家過年。正月十二要回汶川時,她騙媽媽說再去廣東打工,路上手機沒電了,著急的小文媽媽第一次打電話給了李貴:「小文是不是又跑你那去了,其實,我不是瞧不起你,真的是太遠了我不放心。文文既然選擇你,你要照顧好她」。

春節後,李貴就在317國道銀杏段岷江橋頭開了小賣部,也讓小文有點事忙。那時他倆已經在計劃結婚了。4月10日,小文家新房落成,她最後一次踏上還鄉路。此時,小文肚子里已經有一個月的身孕了。她特別高興地沖著李貴拍拍肚子,開心地叫:「知道這里有什麼,有寶寶咯」。

10天之後,小文返回汶川,直至「5.12」,從此長眠異鄉。

遠赴廣西做「爸爸媽媽」的兒子

「大姐夫喊我到縣城去,救了我一命。可我答應過小文的媽媽,卻沒能保護她。」李貴震後消瘦得非常厲害,顴骨明顯地突起。

地震發生後,身在廣西的小文父母聯系不上李貴,小文媽媽就動身前往四川尋女。而李貴因為手機沒了,通訊錄也沒了,小文家的電話同樣沒法打。李貴在小文姨媽的網路空間里留言相告,終於,姨媽來電告知小文媽媽快到都江堰了,「在都江堰和媽媽見第一面時,她就暈倒了」,那時都江堰到汶川一線正處於救災最緊急之時,道路中斷,尋親無望。媽媽醒來後問了李貴一句話,「我女兒都不在了,你為什麼還會來通知我」。李貴只是默默地給倒在床上的小文媽媽喂飯送水,「媽媽第一次跟我見面,知道我身上只有200元錢了,就讓我去辦張卡,說她回廣西後給我打錢。她是一個很善良很善良的人。」

「媽媽只在都江堰待了兩天,走的時候她說,你爸爸媽媽沒了,我女兒也沒了,你去廣西吧,我們沒了女兒,但還撿了個兒子」,處於極度傷痛之中的李貴,還沒有想好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只是覺得「媽媽真好」。

相隔兩地的日子裡,李貴每天都給「爸爸媽媽」發一條簡訊:

「你們要保重身體,我這邊忙完事情就過去看你們。」

「我會堅強起來,請爸爸媽媽放心。」……

這些簡訊,媽媽都留在手機里。

李貴覺得,小文走了,他跟「爸爸媽媽」的心,牽得越來越近,越來越親了。

2008年6月,李貴第一次去了小文廣西的家裡。兩個多月前蓋好的新房子里,還掛著不少小文的照片。物是人非,他越發擔心小文父母沒了女兒以後的日子怎麼過。「種甘蔗太辛苦了,我想著要拿到三萬多元的遇難者補償金,和兩萬多的政府貸款後,再借點錢,為爸媽在廣西開家玉器店謀生」,李貴知道小文的姨媽就在中越邊境的東興口岸開設玉器店,頗有頭腦的他覺得當地的玉器市場雖然店多,可多是無品牌的低端銷售。他去了一趟北京,找上了專做玉石飾品的「女媧本紀」加盟經營,交了近三萬元的貨款和加盟費後,對方才知道他是震中的受災群眾,免除了他1.5萬元的合同保證金。

小文家蓋新房時,17萬元的建房款中有7萬就是借的。小文還在時,就和李貴商量好,兩人以後一起回家探親時拿出2萬元彩禮,算是幫家裡承擔一點建房的債務。可是媽媽當時就表示「彩禮的確是風俗,但你們創業還要用,不要給了」。

和沒有血緣關系的「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李貴在廣西已經小有知名度,今年初,他入選成為「2008廣西十大孝星」之一。

生死相依沒有墓碑的愛情放進心裡

2009年4月26日中午,李貴回鄉經過映秀鎮。在映秀鎮路邊的板房飯店裡,他跟記者一起吃了頓中飯,「那邊的店本來計劃五一開張的,可是裝修款還差一萬多元,回來就是想辦法再籌點錢過去的」。

板房飯店的一側正是激流轟鳴的岷江,逆流而上十多公里,就是小文遇難的地方。吃飯時,李貴接了一個電話,「媽媽打來的,問我到哪了,吃飯了沒」。這樣的電話,一天至少一個。李貴抬眼望著近處的岷江水,告訴記者:「遺體找不到,墓也沒有做」,如果豎墓碑,「那上面應該是:黃文球,生於1989年5月12日,卒於2008年5月12日」。原來,小文的忌日,就是她的生日。

讓李貴更覺得是「天意」的,是小文遇難前4月7日在都江堰買的新手機的號碼,末三位正是512。直到現在,李貴有時還會撥打小文生前用過的兩個手機號碼,「512這個號可能裡面還有話費,一直沒有停機,只是關機狀態。另外一個她以前在廣東用過的號,後來停機了。有一天我突然打通了,我掛了機,給機主發了條簡訊,向他表示抱歉打擾,還告訴他,這個號,曾經見證了一段愛情的開始。」

記者手記

重生就是尋求生活新的意義

又是一個自我心理重建的故事,這一次它表現為盡孝的方式。

和大規模外部力量的對口援建相比,災區人們的心理重建,絕大部分人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自救、自療。對於李貴盡孝的故事,起初我只是留意到李貴失去愛侶後的心理,女友不在了,還能去向沒有血緣關系的女友父母盡孝,確是難能可貴的美德。但觀察李貴的全部創痛,他同時痛失雙親,家破財空,背負債務,生活的意義何在。去遠方盡孝,另外一個層面亦是李貴開始新生活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支撐,既牽掛過往,更面向將來,去尋求生活新的意義。

盡孝是一個情感的出口,對李貴來說,他找到了新的生活意義。李貴的孝心,和「爸爸媽媽」對他的愛,不涉利益交換,沒有深思熟慮,我更願意將它視作是一種本能,愛的本能,超越血緣,質朴單純。

㈣ 請問關於2008年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的那些電影叫什麼

驚天動地

㈤ 日照好人的故事原型

山東日照的10位普通農民——劉中明、劉光波、劉中富、劉中停、劉中彩、劉守華、劉守秋、劉守欣、劉守貴、劉光瑞,因為他們用自己的純朴和真摯演繹出了人間大愛。
2008年5月13日,四川地震的消息震動著全體中國人的心。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洛河鎮東皂湖村村民劉中明等十幾個人立即拿出地圖,用一根紅線比劃著山東莒縣到四川成都的距離,然後根據比例簡單地換算成公里,當即拍板:到四川去救人!14日凌晨,經過簡單一天准備的他們,開著劉中停家的農用三輪車上路了。這一走就是3000公里。他們用湊出來的5000塊錢購買了50箱方便麵、30件礦泉水捐給了災區,自己卻吃自帶的煎餅和榨菜,為了盡快趕到四川救人,他們規定除了加油一律不得停車,三個人輪流駕駛,七個人坐在擁擠狹窄的車廂里。渴了喝水、餓了就啃煎餅,困了就坐著打盹,經過四天三夜的顛簸,走了3000餘公里,抵達四川參加抗震救災。
日照的10名農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渲染炒作,他們默默地出發了,用一輛農用三輪車的3000餘公里顛簸書寫了人性的俠義壯美,他們用朴實無華的義舉展示出了博愛無私,從而映射出人與人之間那份朴實而自然的情感。該10名農民,有的在家務農,有的在外打工。正值農忙時間,田裡種的西瓜、小麥需要護理。他們把農活舍給了親朋,放棄打工賺錢的機會,在他們眼裡災區更需要他們的幫助和支援。10名農民,生活並不富裕,他們僅僅湊出了的5000塊錢購買食品捐給了災區。這些食品對災區老百姓來說是杯水車薪。但他們在去災區的路上自己卻吃自帶的煎餅和榨菜。他們先人後己的行動或許也不轟轟烈烈,這10個人的力量也許微不足道,綿薄有限,但10顆滾燙的心幻化出的一片熱忱足以溫暖災區人民受傷的心靈。他們用自己的平凡中折射出的偉大代言了全社會普通民眾對災區的真情。
廣元、綿陽、安縣都留下了10名農民的足跡,卸物資、搬貨物、搭帳篷,哪裡最累最苦,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到災區的前四天,靠吃自己帶去的煎餅和榨菜,但是過了幾天,煎餅就長毛了。他們早上就喝點稀飯,中午到指揮部領方便麵。當時沒水沒電,他們就一直住在三輪車里。後來,五個人住三輪車,五個人住帳篷。他們在災區每天早上一般五點半就起床,晚上不一定什麼時候才睡,只要有物資他們就得起來卸貨,工作是論天不論小時。而他們中年齡最大的劉光瑞已是年過花甲了。正是他們依靠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品質,在兩天內搭了200頂帳篷,讓災區百姓居有定所。
2008年6月2日,「史上最牛救援隊」返回家鄉,全體成員毅然提出了入黨的強烈要求。他們飽含深情地說:「以前在家種地,沒有經歷這樣的事情,所以沒有這種感動。現在經歷了大地震,大家萬眾一心,全靠黨的領導,我們感到黨的力量和吸引力。」他們在災區感受到了黨的偉大,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共產黨,廣大黨員就會挺身而出。他們被網民稱為「史上最牛救援隊」。

㈥ 山東莒縣農民最牛的抗震救災隊

據《成都晚報》報道 5月14日凌晨1時許,山東莒縣洛河鎮東皂湖村的10位村民,共湊了3000元錢,購買了38件礦泉水、50箱方便麵、50公斤山東大煎餅,開著一輛車身上貼著用毛筆歪歪扭扭地寫著「山東莒縣農民救災志願者」11個字的農用三輪車,由3位村民坐駕駛室輪流開車,其餘7人全擠在車廂內,路上除了加油一律不停,渴了喝水、餓了就啃煎餅,困了就坐著打盹,經過四天三夜的顛簸,走了3000餘公里,抵達四川參加抗震救災。網友們將這支農民志願隊取名位「史上最牛的志願救援隊」,更有不少網友提議,推薦他們為本年度「感動中國」候選人物,認為他們的義舉足以感動13億中國人。

看了這則報道,被這10位農民兄弟千里支援災區的故事深深感動,心靈又受到了一次強烈的震撼和洗禮。這10位農民兄弟只不過是齊魯大地上普普通通的農民漢子,他們或許沒有太高的文化,更不懂得太深的道理,但他們知道,普天下的人民都是一家人,都是華夏兒女,龍的傳人。看到那麼多的農民兄弟受災,痛失親人,流離失所,他們很惦記、很著急,他們知道眾人拾柴火焰高,覺得自己有義務、有責任該琢磨著為災區農民去干點啥;看到那麼多人被埋著,他們沒有想到眼下正是西瓜上市、麥子豐收的季節,他們去支援災區,將會給家裡莊稼和收入帶來影響,而是想到趕快去救人;當60歲老漢劉光瑞想去災區時,25歲的女兒擔心他身體吃不消,說這邊危險,不讓他去時,他激動地指著電視畫面說「你看看,你自己看」;當有人問起他們為什麼報名當志願者時,他們只是說「我們來就是想出點力,沒有什麼其他想法」;當記者向他們表示謝意「你們辛苦了,他們他卻回答:「我們是農民,有的是力氣,這點活算什麼」。

平凡中孕育著偉大,危難時刻顯現著真誠。農民兄弟朴實無華的話語,真實地折射出他們的憨厚、質朴、無私與博愛,折射出他們對災區素不相識的難兄難妹的關心和關懷,折射出他們人性的寬廣、友善與偉大。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嬌柔造作,他們只是知道默默的為災區做點什麼。他們以實際行動塑造了新時期農民的形象,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在危難時刻的團結與和諧,映射出人與人之間那份最朴實、最真實、最自然的情感。他們清其所有湊3000元錢為災區農民所購買的生活物資,或許對解決災區人民生活杯水車薪,但卻是他們能力范圍內的真實表達,其價值對災區人民來說,已不是用金錢可以來衡量的。這份大愛足以溫暖所有災區的人民,感動所有災區的人民,撫慰他們沉重創傷的心靈,讓他們欣喜地看到,不僅黨和政府在全力支持幫助著他們,全國還有無數素不相識的人們特別是一些農民兄弟也在關注著他們,支持著他們。這對幫助災區人民擺脫心理陰影、恢復重建家園的信心,必將起到潛移默化的激勵作用。

看到這十位農民兄弟的英雄壯舉,聯想到地震災情發生後,我們的一些大型企業,在對待災區人民苦難問題上的冷漠,真的讓人很心寒,與這些農民兄弟相比,他們是多麼的渺小與自私。在我們這個充滿愛心的社會主義國度里,在眾多四川同胞遭遇如此大災大難、舉國上下大獻愛心的情況下,他們的自私與冷漠,他們的超常「冷靜」,是與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相悖離的。他們雖然留下了更多的金錢,但他們已經丟失了愛心,丟失了做人的良知和根本,必將遭到愛心國民的一致唾棄和漫罵。他們的做法無疑給國民熱血沸騰的愛心澆了一碗冷水,給災區人民本以傷痕累累的心靈撒上了一把咸鹽,真的讓人心痛啊!哀大莫過於心死。希望這些企業能夠從農民兄弟的善舉中有所感悟、有所覺醒,別在用自己的漠視挑戰國民的愛心,踐踏自己的良心。你們這樣做,國民不買帳,也不會答應的。

我們農民兄弟的真情舉動,在為災區人民送去暖暖愛心的同時,也給我們的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心教育課:愛心無界,愛心與素質多高、金錢多少無關,良心決定愛心,好的善的良心,必然會有大的愛心;人可以貧窮、可以無知,但不能沒有愛心,災難無情人要有情。我們不能控制自然災難,但我們可以攜起手來,來共同克服災難、戰勝災難;我們不能左右災難的發生,但我們可以左右我們的良心,為患難同胞盡一份責任,獻一份愛心,使他們少一份痛苦,多一份幫助!

最後借用很多網友的話,對山東的十位農民兄弟真切的說一句,好哥們,夠義氣!你們辛苦了!淳樸的農民兄弟,你們才是民族的脊樑!向你們的英雄壯舉致敬!

讓我們記住這10位朴實無華的農民兄弟的名字:劉中明、劉光波、劉中富、劉中停、劉中彩、劉守華、劉守秋、劉守欣、劉守貴、劉光瑞。讓我們記住這個救援隊的名字:「山東莒縣農民救災志願者」。

㈦ 四川地震日照10人開著三輪去四川抗震的電影名字是什麼

《日照好人》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於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特大地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紛紛到達前線救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助受災群眾。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東皂湖村的十位農民,第一時間自發地駕駛自家農用三輪車,經歷三天四夜,行程三千公里奔赴救災前線。

他們在大災面前顯現出來的人類所獨有的團結和溫情特質讓我們感動,他們用自己純真質朴的行動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史上最牛救援隊」。

汶川地震後,他們又積極參與到汶川災後重建和玉樹地震的救災隊伍中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演繹了山東人民的仗義豪情。大愛無言,在北川災後抗震救災、災後援建中,三萬多名山東人民與北川人民一道,共同創造了鳳凰涅盤、浴火重生的人間奇跡。

(7)山東農民開三輪車去抗震救災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影片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被人們稱為「最牛救援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十位農民工自駕農用三輪車赴汶川抗震救災的真實故事為原型,再現了山東人民以及其他全國各地區人民的抗震救災義舉。

因為題材獨特,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該片吸引了邵峰、李玉峰、李勤勤、於月仙、高川等眾多實力派演員出演,演員范雷也加盟其中,並擔綱主演。

㈧ 來自山東莒縣洛的10位村民開著一輛農用三輪車,帶著3000元錢,38箱礦泉水,50箱方便麵,50公斤山東大煎餅

1、A 2、B 3、B

閱讀全文

與山東農民開三輪車去抗震救災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