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冷漠題材的電影是什麼定義

冷漠題材的電影是什麼定義

發布時間:2022-08-01 15:29:22

㈠ 電影:樹先生,到底想表達一種什麼意思啊

反映出編劇者以及主人公樹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電影的結局是樹先生瘋掉了,在最後,樹先生看到自己牽著老婆的手,一起奔向了美好的幸福生活,其實質是樹先生的幻想。

(1)冷漠題材的電影是什麼定義擴展閱讀:

影片花絮

王寶強他說幾個月前就開始學著抽煙了,因為必須得看起來像個「老煙民」,這種東西有時候演出來的不自然。據了解,酒量不佳的王寶強也開始每天喝起酒來,因為劇中的樹就是個愛喝酒的人,他希望自己能夠找到愛酗酒的人平時那種暈暈乎乎的狀態,所以幾乎每頓飯都要喝點白酒。

影片中大婚當晚需要有一場激情戲,對此,王寶強他說到這場戲,確實是女孩子佔主動,因為『樹』已經不在狀態,但就因為這樣,激情戲才好看。」女主角譚卓她說激情戲方面可能我比寶強多出點點經驗,但是當天我們也都喝酒壯膽了。

㈡ 電影《一個也不能少》揭示的主題是什麼

應該說,這是繼《媽媽再愛我一次》賺我淚水最多的一部電影。我盯著熒屏的雙眼被淚水模糊了多次。感人至深的真實情節、讓人憂慮的農村教育、冰冷淡漠的城市、僵化死板的國人思維······令人感動的、真的每一個國人思考的東西太多太多。
魏敏芝 水泉小學代課老師(臨時、民辦),年僅13歲。她是一個地道的山裡娃,很單純。可以說,她去代課的最初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那50塊代課費。這從她一到學校就和高老師提錢的事情,以及後來問村長要代課費抗議看出來。她一個純真質朴的山裡娃子,有著誠實守信的天性,時刻牢記高老師走的時候給她交待的每一件事情,要看好孩子,一個都不能少。她自己也只是個孩子,僅僅是小學畢業,如果是在條件好一點的地方,可能也正在享受著快樂童年。但是,她卻不得不為了生活,成為了28個孩子老師。因為年齡太小,開始的時候,她在孩子中也沒有威信,甚至不願意叫她老師。隨著和學生的朝夕相處,感情日益劇增,對高老師的「交待」已經轉化成了一種責任,雖然她自己可能也說不清。為找回貧苦學生張慧科,她之身一人去了城市,在身上僅有的9塊錢用完後,露宿街頭,仍不放棄。特別是為了找電視台台長一天一夜守在門口,見到戴眼鏡的就問,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找到自己的學生,怎不讓人心酸。
高老師 水泉小學一位鞠躬盡瘁,滿心熱摯的老師。他可以說是貧困地區教育的堅守者和執著者,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黑夜中的一線曙光。在數月也沒有發工資,沒有錢買粉筆,把僅有資源耗盡的情況下也對二十多個學生不離不棄;面對老母病危在床,不得不趕回家探望的情況下,仍然擔心學生的學習。就在准備出發的清晨,還放不下心頭大石,忐忑不安,不願把自己作為老師的身份放下,依然想過不回家探病。但現實卻不容許,唯有叮囑魏敏芝好好看管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即使在極度貧困皂情況下仍然願意付出五十塊作為魏敏芝的代課酬勞。高老師工作態度之認真,對學生就學的堅持,對山區教育的不離不棄,正是山區教育工作推行的可幸之處。
村長 資源短缺、經濟落後是基礎教育遲遲也未能在貧困山區中普及起來的最主要原因。自八十年代開始實行革開放,至今已有二十年,但貧富懸殊卻日益加劇。居於窮鄉僻壤的許多適齡兒童仍沒有入學讀書的機會,有幸入學的卻又每一刻也在求學和失學間作拉鋸式的取捨。除了因為資源短缺的緣故外,又有誰會關注到政策推行的問題上呢?近十年來,政府和不少慈善團體也紛紛籌集資金及物資,送往各貧困山區,興建希望小學,不斷推動山區的教育工作。但一批批的資金及物資有多少能送到貧苦學生的手中,又有多少資源是真真正正花在有需要的學生身上呢?正當魏敏芝嚷著要到城裡找回學生張慧科,到村長家中請求幫助,村長卻一面收起一碟碟大魚大肉,一面拒絕魏敏芝的請求,還說沒錢,想幫也幫不了。這是多麼的令人憤怒。由村長對魏敏芝的嚴厲態度,到賄賂張慧科說出擅跑學生的藏身之處,再到電視台把魏敏芝、張慧科送回水泉鎮,村長見到一大車文具及收到助學資金的眉飛色舞的樣子,都足見村長唯利是圖的作風。這不就是貧困地區教育工作推行中的可悲嗎?
《一個都不能少》以純真、朴實、自然的拍攝手法,帶出現今中國山區的基礎教育推行的實況和問題,流露出真摯的情感、動容的氣氛。片末只以學生用七彩繽紛的粉筆寫字的情景作結,並沒有交代水泉小學的及展及高老師的復職,給觀眾留下了想像的空間,這亦正是我們該對山區教育推行問題加以正視的地方。
電視台的接待員 城市人的市儈,按章辦事的迂腐以及對事物的短視更觸動人心靈的痛處。這也是電影想帶出的重要信息。電視台接待員只知道安規定辦事,不懂得絲毫變通,使主人公見台長之難不亞於過去進京面聖。如果人人都這樣,也許社會秩序井然,但是這個社會絕對不會發展,因為誰都是因循守舊,沒有絲毫的創造。當然,從另外一個側面,也讓我們看到了機關的衙門習氣。魏敏芝多次要求見台長,台長就在裡面,隔的僅僅是一個窗,但是卻不亞於一座山。接待員固守著辦事的規定,沒有證件就是不能見;其它工作人員即使看到了,也冷漠地走開了,沒有一個人幫忙帶她見台長。即便是台長的秘書,也是在魏敏芝等了一天一夜之後才告訴台長。見一個小小的電視台長都如此之難,要是見市長呢,省長呢?難度可想而知。也許編導正是考慮到見那些大官根本不可能才安排了個台長來解決。
冷漠的人心 說到這,就不得不再說一個問題。電影中魏敏芝的困難歷經重重,最終還是象徵政府權力的電視台長解決的。為什麼這個小小的事情,都要政府,都要電視台參與才能得到有效解決呢?為什麼城市裡就沒有多少熱心的人幫忙呢?難道城市的鋼筋混凝土也冷卻的城裡人的心?讓一個個都變的冷漠。
弊病的體制 事實上,中國又何止一個水泉小學,豈止一個張慧科?簡陋的校舍、輟學的兒童,遍布了中國各窮鄉之中,城市人看見的只是冰山的一角,為何他們只懂同情施予給一間水泉小學,一位小老師和一位輟學兒童,對其他卻漠不關心?只可說一句:當權為政著短視、思想表面化,對深層的問題不願思考,固守弊病的教育體制,不思變革。這故事不但說出貧村小學不幸,更是說出整個中國的不幸。中國發展的速度世界驚人,存在的重重問題更驚人。我想,導演開拍此電影的目的,可能就是想讓國人作一個反思,反思整個社會的前途方向,反思國家的發展和諧問題。

㈢ 冷漠是婚姻里最大的殺手,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

是的,因此雙方成為陌生人,溝通是感情的基礎。沒有溝通怎麼談結婚的事?因此,要想維持好婚姻關系,必須多溝通。如果男朋友對我漠不關心,我會毫不猶豫地分手。我認為我們關系中最無奈的是,你充滿了快樂,但對方不感興趣。你為什麼在這種感情中假裝欺騙自己?畢竟兩個人終究不能在一起,對方對你漠不關心。也許,我不夠愛你。如果你真的愛你,你不忍心讓你傷心。不會讓你感受到各種冷言冷語,不要再被這種伴侶糾纏了,快點分手吧。你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解放。那樣就不會再受這種委屈了。畢竟感情上的事是兩個人的事。

在整部電影中,人們都感到緊張和放鬆,使雷諾變得簡單聰明。加里奧德曼的超級反派、娜塔莉波特曼成熟表演超越成年人,令人膽戰心驚。我不敢相信這部電影上映已經二十多年了。這部電影沒有高級特效,也沒有高科技畫面。導演用鏡頭將場景和劇情緊密聯系在一起,總是在最緊張或最溫暖的時候反轉。奇怪的兇手和蘿莉的故事很感人。多麼驚人的組合,與以前在銀幕上看到的任何形式的感情不同,它的純潔、拒絕和悲傷是如此驚人。沒有故意惡心的情節,但有溫情和人性美麗浪漫的一面。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新鮮的感情故事。結局很虐,但他們的感情很完美。我這樣安慰自己。所以冷漠是婚姻里最大的殺手。

㈣ 有關冷漠的電影有什麼說名字

《超脫》,看心碎了(奧斯卡影帝《鋼琴師》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

㈤ 急!!關於類型電影「警匪片」的定義

警匪片:准確說是獵殺片。【評評好的警匪片】

十一部經典警匪片:准確說是獵殺片【原創】
-----十一部警察與匪徒的故事

很多人反對暴力,
但他們都死了,
死在暴力之下。
因為我們永遠不可能客觀的看待世界,
因為客觀的背景就是殘酷,
而殘酷是人類一直所逃避的,
雖然我們都在無意識的製造。

-----《千絕嘆》
何謂經典?
在一個最需要的時間,既不早一刻,也不晚一刻,出現一個最需要的震撼,這就是經典。
經典未必然好看,但是你絕對需要。就好像在你餓了三天後,突如其來的一個大饅頭一樣,雖然世界上有很多比之更好的東西,但是,很可惜,它卻沒有出現在你的面前。

一:緣起
《亂戰》【《CHAOS》】北美版上映後,我終於可以寫這個關於所謂警匪影片的排行榜,假如說警察代表的是正義而匪徒是邪惡的話。
我之所以強調北美版,只是因為廣電總局對此類影片例行的修改使得內地版沒有資格進入這個排行榜。
作為一名電影從業人員,我很少在所謂專業領域比如編劇,導演手法,攝影技巧,後期製作,剪輯等方面對一部影片評頭論足,而是轉向另一個方向:心理。
很簡單的原因:導演因為某種心理而做,觀眾因為某種心理而看。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幾年我們看警匪片的心理,眾所周知的就不說了,只說點少見的:
首先,我們看警匪片一定會先確定一個道義上的主角,而這絕對是本片的主角。
不可否認,我們很樂意看到警察吃癟。
這是為什麼?在我們的定義中,警察必須是伸張正義,保護人民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罷,在多數影片中也罷,他們卻讓我們非常的失望。內部腐敗這還是其次,畢竟老百姓不太在乎距離自己遙遠的事情,最可惡的是典型的「警匪一家」,甚至警察比黑幫還要黑,這就直接導致了我們的審視觀。而在現實中,作為合法暴力機關,我們敢對他們不敬嗎?答案是肯定不敢,於是我們只好在一個虛構的電影中實現我們的報復快感。
而且,我們必須承認,所謂的藝術,只是在國泰民安的狀態之下所存在的玩意兒而已,不可能以之安邦定國,當烽煙四起,天下戰亂,試問藝術如何生存?
不要不服氣,我們必須認清現實,才可以夾縫中求得生存。
經過這么多年的安定繁榮,觀眾對藝術的眼光越來越高闊刁鑽,這就註定了創作上必須求奇,求新,求變。
既然警察讓我們失望,那麼,誰來承載我們的希望?
這就源於人類自古就有的「俠客」心理。
所謂「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所以,俠客代表的是江湖人,而江湖到了這個時代,就是大大小小的黑幫。
但是,在內地,政府所控制的輿論導向已經決定了所有警匪片的結局都是超越現實的。
也就是說,最終代表正義的警察一定會勝利,匪類一定要完蛋。

但是,現在社會對藝術的高標准嚴要求下,這種千篇一律高大全難以滿足觀眾的心理,那麼,怎麼變化?
於是開始挖掘以前不注意的主線:匪類內心的掙扎與痛苦,他們為什麼要作姦犯科?
而往往在這方面挖掘夠深的影片都獲得好評,為什麼?
因為人們自以為自己寬宏大量悲天憫人,自以為自己清高不流俗套,所以,我們關注匪類的內心掙扎,因為他們有一段段不公正的悲慘遭遇,才促成了今日的違法行為。他們也想做個好人,於是情節和思想開始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於是大獲好評。
我一向追求的是客觀,而客觀的背景其實是殘酷。
比如,客觀來說,真正現實中,很多事件在一定的歷史范圍內都是沒有結局。警察不敢抓匪類,或者抓到了卻不敢追究不了了之的現象比比皆是,或者警察失敗匪類逍遙,這也不是沒有。
誰敢說沒有這種現象?
但是,這種題材能夠上映嗎?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是內地肯定不能。
所以,本篇要介紹的就是一些從客觀來說,在某個地方超越了超現實而回歸本來面目的影片。而不是那些一味的自以為深刻刻畫匪類內心世界就是非凡藝術的影片。

二:倒數開始:
第十名《火線戰將》 【Der Clown 】 2005年上映
又是一個老套的退役特種兵伸張正義的故事,又是一個為了復仇隱忍多年的人間兵器—馬克斯。
老套的情節架構使得我們已經可以做個未卜先知的孔明,既然在智商上沒有什麼挑戰性,那麼,就讓我們看看電影的本體吧---視聽效果。
第一:對於中國觀眾來說,30輛寶馬車在高速公路上被轟炸的場景可是第一次見到,或許寶馬在德國不算什麼,也或許在過去的2006年裡,寶馬在中國的名聲就是「撞人潛逃」的代言人,但毫不否認,在觀眾根深蒂固的心裡,它依舊是風度翩翩的紳士,一如詹姆斯邦德。
第二:影片中對直升機的飛行處理超過人們印象中的常規狀態,其中為躲避熱敏導彈的一系列飛行,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即使在空軍飛行表演中也不得一見。
第三:德國人特有的雷厲風行和干練氣質使得本片節奏乾脆緊湊,當然,這是剪輯師的妙手。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絲毫不遜色與好萊塢的特技場面,而這種場面製作卻絕少使用電腦,最大程度還原現實的真實火爆,這就不能不讓人佩服了,頗有點中國人「拚命三郎」的架勢,讓我們不得不想起昔日盛年時的成龍大哥。
單憑這四點,已足可占據一席之地。

第九名 暴力街區 【 Banlieue 13 】 2004年上映
2013年的巴黎,一堵牆隔開了人間與地獄,那裡沒有法律沒有制度,只有無惡不作的黑社會,「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被發揮的淋漓盡致,雖然殘酷,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現實就是如此。
我不由的想說一句話:「很多人反對暴力,但他們都死了,死在暴力之下。」
我很想知道,佛祖在這種情形之下會怎麼做?以佛法感化世人嗎?除非佛祖可以刀槍不入,導彈也轟不爛,否則他連說話的機會都不會有。
又是一個警界的精英---達米埃打入敵人內部,又是一個被冤枉的罪犯---雷伊托解救陷入魔爪的妹妹,兩人經歷了必然的由敵視到合作到生死之交的過程。
當然,經歷了重重難關後,不可避免的,真正的幕後黑手要出場了,又是一個自以為打破觀眾眼鏡的設計----真正的黑手原來是警察頭頭。
我實在是忍不住要再次感慨一下:難道自古龍仙逝後,這種結局已經成為時髦了嗎?
上榜理由:堪稱電影史上完美的動作,沒有一絲多餘的成分,最難得的是所有的動作都是那麼的行雲流水,配合上無懈可擊的剪輯,尤其影片開始那場狂風驟雨似的追逐戲,看過此片的觀眾絕對都被演員乾脆利落的身手所折服,哪怕是對動作最挑剔的中國觀眾。要知道他們可都是「極限運動」的高手。

第八名 的士速遞2 【TAXI 2】 2000年上映
達尼埃,一個狂熱的汽車高手,開著一輛改裝的毫不遜色於007座駕的標致,在法國大地上橫行無忌。
要上天嗎?沒問題,要體驗一把汽車滑雪嗎?沒問題。如此的飛揚跋扈,又如此的幽默可愛,連史泰龍都忍不住在裡面客串了一把。
當世界汽車拉力賽冠軍被達尼埃超的一無是處,以致於憤然改行,當起了交通警察,只是為了親手逮住超速的達尼埃。當標致超過了世界上最快的子彈頭列車,當整個城市的交警心甘情願淪為這個長相尷尬小夥子的配角並且樂此不疲,當笨頭笨腦但偶爾還有點機靈的哈伯都可以在警局局長的位置上高居不下時,我們是真要感慨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啊,出租司機都這么牛叉,白痴都能做馬賽城的治安總司令,這個世界還有什麼不能瘋狂的呢?
游俠,卻絕對不是浪子,只不過寶馬已經換成了香車,中古世紀換成了懶懶散散的凱旋門。
這是個系列電影,今年第四部已經洋洋得意的登陸了。當年導演呂克貝松揚言平生只拍十部作品,但《的士速遞》系列就佔了1/3的名額,真不知道他打算怎麼收場。
個人覺得其餘三集都遜色與第二集,尤其第三集,簡直就是「狗尾續貂」的完美演繹。
上榜理由:除了那輛魔鬼般的標致汽車之外,最大賣點就是法國人的幽默和從容,看過此片的觀眾,可能最大的感受就是: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無論什麼火燒眉毛的情況,法國人都是那麼的幽默和漫不經心。

第七名 劍魚行動 【Swordfish】 2001年上映
是恐怖分子還是激進的愛國者?對於無心人來說這都不重要。只要有一張天花亂墜的嘴,就可以自圓其說,八面玲瓏。約翰--特拉沃塔在開篇時那場精彩絕倫的演說已經把這篇文章的主題點明:在現實中,警察並不總是勝利者,正相反,往往是罪犯逍遙法外。
當360度慢鏡頭拍攝的子彈滿天飛,炸彈和人體橫沖直撞時,見慣了血腥場面的我們就應該滿足了,原來,殺戮還可以更加震撼。
上榜理由:約翰--特拉沃塔的完美演繹自不必言,場面的火爆更是老生常談,環環相扣的情節乃是必然要素。當約翰設計,史無前例空前絕後的脫逃計劃一點點展現,當一輛載滿人質和劫匪和炸彈的大巴被直升機橫空吊起,在城市上空縱橫囂張時,我們還能說什麼?大手筆啊。
當然,只要有錢,只要敢想,這點效果不算什麼,關鍵在於你能否想到。
可是,你想得到,最後竟然是劫匪成功脫逃嗎?一堆警察呼風喚雨的折騰了半天,終於吃了一次鱉,作為觀眾,你是不是有種痛快淋漓的感覺?
那麼,這就是答案了。

第六名 非常人販2 【Transporter 2】 2005年上映
到了此時,警匪的概念已經非常模糊,誰是警?如果警察是代表正義,誰是匪?如果匪類就是禍國殃民。
毋寧說是「獵殺」,誰技高一籌誰就是贏家。
所幸我們不必關心這類話題,因為我們無能為力。
保鏢做到傑森--斯坦森這個程度,絕對是該行業的權威了。
由第一部的老款寶馬到第二部的奧迪A8,甚至連奧迪旗下的堪稱世界第一跑車的藍寶堅尼都只是配角。我都快覺得汽車才是這類題材的主角了,尤其面對這幾年奧迪在電影行業中的如日中天。
廢話少說,上榜理由是什麼?
元奎的武打設計?天馬行空的追逐?這肯定必不可少。
但你有沒有細細觀察下傑森的身手?西方人魁梧的身材卻施展出東方人的靈活,這已經夠難度了,而那種大開大闔,剛猛霸道偏又敏捷乾脆的風格在動作片中絕對是個異數,我敢保證,絕對如此。
試比較下當今的動作明星,恐怕除了甄子丹大哥,無人能出其右了吧。
當然還有一個理由:飛車特技。
當奧迪從樓頂天台沖進對面施工中的大廈,錯綜旋轉,分毫不差的靜止在邊緣時,當奧迪在海面半空反轉,藉助起重機那巨大笨重的鋼筋鐵勾細膩巧妙的打掉底盤上的定時炸彈時,恐怕只有《007—黃金眼》和《007--擇日再死》中邦德的火爆脫逃才可相提並論吧!

第五名 警察故事系列 1985年上映
原因?
還用說嗎?只要你不是忘本之人。
想想我們的少年吧,從1985年開始,成龍大哥帶給我們多少震撼,多少歡樂。
是他開創了拍電影玩命的先河,在動作片歷史上,影響力可與李小龍分庭抗禮。
僅僅這兩個理由,就足夠牢牢占據一席之地了,何況,80年代的影片,現在拿來欣賞,有多少還能經得起時間的摧殘?
又有多少讓我們歡樂依舊?

第四名 暗戰 1999年上映
對於劉德華的演技很多人覺得此片是一個里程碑,因為該片為他獲得了第一個金像獎影帝。
我一直很想問問,那些所謂的專家,什麼是演技?怎樣算是好的演技?
是不是一定要或者喜怒哀樂行於顏色,或者深藏內斂流於眼梢眉角,或者憂郁哀怨凄婉驚恐?
是不是一定要把人物的情緒表達出來才算是演技?
那麼,我來告訴你,大錯特錯。
比如一個久經訓練的特工,一個殺人如麻的殺手,就絕對不會行諸於外。
而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心智經過千錘百煉之人,就可以做到心如古井不波,那種經歷世事滄桑,看透萬事本質的人,始終流露的都是那種淡淡的冷漠,一如此片中的華仔。
我想,這種境界,絕對不是梁朝偉那種靠眼梢眉角的憂郁風情所能表達的。
那是一種生死無畏的風輕雲淡。
而此片中的劉德華,再一次給了我這種感動。
這就是理由之一,劉德華的演技無疑達到了這種境界。
至於最近發生的楊麗娟事件,客觀來說,一個人如果活了二十九年,心態還是如此幼稚的話,那她算是白活了。
一個貧苦孩子通過自己幾十年的不懈努力,達到了劉德華今日的成就,我想,任何人只有佩服的份。可惜,紅眼病是人的先天劣根性。
至於那些怒斥劉德華並且讓他趕緊結婚的無知之人,在他們的心裡,或許認為男歡女愛結婚生子才是人生的最大,他們可知,在很多人的心裡,有很多超越了這種感覺的追求,他們看到了更加絢麗燦爛的境界,那是虛空的境界。所以,在他們看來,這些所謂的人間最大已經淡然如煙。
正如佛家:汝非佛,怎能體會到佛的心境?怎能體會他所看到的世界?
相較之下,我們只是碌碌凡塵中的一顆芥子。
有點扯遠了,回到本片,其實很大的一個上榜理由是因為:《暗戰》開創了一個令你絞盡腦汁的高智商影片的先河,令內地觀眾對電影的審美產生了一個質的飛躍。
想想第一次看到《暗戰》時的勾心鬥角吧,那種喘不過氣來的大腦高速運轉,你還記得嗎?
你還記得這么一部影片帶來的卻是自始至終的脈脈溫情嗎?沒有殺人,沒有流血,炸彈都是假的,只是兩個惺惺相惜的男人玩的一場生命游戲,雖然劉德華咳血的鏡頭是那麼令人心碎,雖然他是那麼的漫不經心,雖然我們如此感嘆生命的脆弱,但這兩個男人卻輕描淡寫的玩弄了它。
還記得那段曖昧的未果愛情嗎?還記得那終於遲來的心驚嗎?一個酒館,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杯清水,咳滿鮮血,剎那,暗戰生命。
第三名 殺破狼 2005年上映
不錯,情節沒有新穎,架構亦不驚心動魄,畫面沒有突破,這些重要嗎?
或許對於其他以此為生的電影,這些元素及其重要。
但是,對於該片,哪怕拿個DV來拍,一樣有充足的理由上榜。
甄子丹,洪金寶,吳京三人的首次銀幕對決,不用鋼絲,真人真打,拳拳到肉,全新的武打設計,Jujutu(柔道的前身),摔角等等混合格鬥的加入,單憑這個理由,已經足夠。
當你看到甄子丹那號稱最可媲美無影腳的腿功,那半空挺腰把龐大的洪金寶甩出去的鏡頭時,無論什麼票價,只有一個字:值。
多一個字就是:爽。
的確,打得酣暢淋漓,真***過癮,這才是男人間的戰斗。
【甄子丹大哥腿術之高,年輕時可以騰空連環五腳,看看《龍虎門》吧,以膝代腿都可以騰空連環三擊】

第二名 無間道 2002年上映
變幻無窮的節奏,不能再有的陣容,不能再有的盛事,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連克隆版的《無間行者》都拿下了奧斯卡的小金人,就不用多說了吧。
中國人,都知道。

第一名 變臉 【Face/Off】 1997年上映
吳宇森,尼古拉斯--凱奇,約翰--特拉沃塔,三個彪悍男人一台戲,還能說什麼?把你的期望值提到最高吧!把你的心臟磨練到最堅強吧!
心臟不好的建議准備硝化甘油,最好把救護車准備好。
整容?過時了。給你換上仇人的臉怎麼樣?當你每天早上對著鏡子看到的卻是恨不能挫骨揚灰的仇人,你會怎麼樣?
黑暗,詭異,暴力美學,白鴿聖殿,什麼是浪漫?
這才是浪漫:讓我們像男人一樣戰死沙場吧!
玫瑰?燭光晚餐?情人間的勾魂奪魄?拜託,這不是浪漫,這頂多算個情調,什麼是情調知道嗎?
就是調情啊!
真正的浪漫必定是悲劇,是男人間的宿命之戰,是兄弟間的無可奈何,是康熙要殺韋小寶時的心如刀絞,是凱奇面對妻子的笑著哭。

三 後記
排完這個單子,我才突然發覺不知道該把《亂戰》放在哪個位置。
北美版中,當作為道義的主角,昔日的警察今日的劫匪---傑森悠哉的踏上飛機時,嫵媚的空姐甜美的聲音響起:我去告訴機長,可以起飛了。
我笑了,我知道,終於,可以有人敢拍一個比較接近真實的片子了,導演Tony Giglio,向你致敬。
因為在現實中,很多時候我們必須承認,警察不一定可以戰勝匪徒的。
建議胸中積郁難抒的朋友去看看北美版,至於內地版,免了罷,誰都可以猜到結局。

㈥ 恐怖片分為幾種類型,各自代表作是什麼

1、中國道士類

道士類的電影代表是林正英的各種道士恐怖片,如《新僵屍先生》等。

道士是中國道教的神職人員。《太霄琅書經》稱:「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其中男性的道士稱為「乾道」,也稱羽士、黃冠等,尊稱為道長。女性曰「坤道」,別稱女冠。

他們依教奉行,履行入教的禮儀,接受各種戒律,過那種被世俗之人視為清苦寂寞而實際上高標清逸的宗教生活。因此,道士作為博大精深道教文化的主要傳播者和形象代言人,又要以一些帶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吸引教眾,佈道傳教,為其宗教盡職盡力,同時圓滿自己的修行。


2、連環殺手類

這是恐怖片的經典模式之一。著名的《萬聖節》(《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可以從1978年一直拍到2010年。


3、妖魔鬼怪類

這一類的最大特色就是做反派的不是人類。不管是妖怪、惡靈,還是什麼恐怖的外太空生物都可以歸到其中。大名鼎鼎的《異形》系列也許可以算是開創了「外星魔物」的先河吧。

靈異題材的恐怖片也缺乏新鮮佳作,翻拍片倒是拍了不少。比如《鬼屋》的翻拍就有兩個版本,還有《驅魔人》、《惡魔嬰兒》、《河童》等等。


4、僵屍喪屍類

國內最經典的是林正英先生主演的僵屍電影,國外則當數生化危機系列。其它如《鬼局》系列、《開心鬼》系列、《暮光之城》系列、《趕屍先生》、《猛鬼大廈》等。



(6)冷漠題材的電影是什麼定義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30年代的恐怖片出現嚴肅主題和哲理思想,如美國影片《化身博士》和中國影片《夜半歌聲》以及40年代期攝制的《十三號凶宅》等。

恐怖片發展的類型已經不是以特別恐怖的劇情來吸引觀眾的眼球。而是用直接的血漿和血腥來沖擊觀眾的視線而達到暢快的殺戮和變態的感覺。很大程度上恐怖的意味已經轉移到驚悚片上去了。

在許多其他類型的電影中,也會有不少讓人腎上腺速激增、呼吸變得急促的段落。有一篇影評在說到《鋼琴課》剁手指的那個場景時,都用了「深深的憂傷和恐懼」這樣的字眼。

在所有孤膽英雄的故事中,人多勢眾,貌似強大的反面勢力最後總是被不可思議地摧枯拉朽般一掃而光。英雄的智慧和力量實際上占據著壓倒性的優勢。

即使是像《終結者》這樣敵人看上去更厲害些的電影,還是給觀眾雙方大約勢均力敵的感覺,更何況影片大肆渲染的是正義方的威猛和強勁。


㈦ 道德題材影片有哪幾種類型其特點和代表作是什麼

理確實沒有什麼深刻而完整的了解,好象「倫理」二字與「道德」二字一起出現的次數比較多。關於「道德」,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那意思無非是說,「道」並非指的是一條具體的道路,而是一個抽象出來的概念,譬如幾何學上的「點,線,面」的概念,物理學上的「質點」的概念。那麼「道德」,就是指走路的德行,類似於約定俗成的交通秩序,引申為人在社會上為人處世的規則。那麼倫理與道德在內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處的。倫:次序之謂也,「倫理」似乎便是指長幼尊卑的道理,比如中國有「天地君親師」的古訓。倫理與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調節社會成員之間相互關系的規則的作用。規則是為現實的存在不被破壞服務的,它本身並不倡導創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創新,而規則與創新的矛盾無一不是以創新的成功和規則的被打破之後形成新的規則而結束的,可以說形成了一種社會的「微擾」機制。

但是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僅拿其所起的作用來定義一個詞是不充分的。況且「倫理」與「道德」似乎也是有著許多不同的。

除了「道德」所針對的客體遠較「倫理」所針對的客體寬泛之外,二者還有許多其他不同。比如「道德」是隨著社會所處的階段乃至文化環境的不同而有著不同規范的。舉三個例子:其一,在古代氏族部落里,財產是共有的,保留私有財產是不道德的,而拿走其他部落成員剛剛用過的工具也沒有什麼不道德。而在法律認可私有財產的現代社會,保留私有財產不再是不道德的,而拿走他人的工具則要徵求他人的意見。其二,在中國,問別人的年齡和薪水是很正常的,似乎還隱隱有點人文主義關懷的味道;而在西方某些國家,打聽年齡和薪水是不太道德的。其三:同性戀一般被認為是不道德的,而現在某些國家已通過法律承認其合法存在,似乎同性戀也在逐步擺脫其不道德的地位。

而「倫理」則似乎是有些不隨時間和空間漂移的東西在裡面。比如傳說中伏羲和女媧是兄妹通婚,雖說太古洪荒年代,兄妹通婚沒有太多道德非議,但終究是違背倫理的,在這里倫理似乎涉及到近親結婚導致後代基因缺陷幾率增大的問題。另外一對有意思的個案是瘋牛病和印尼一個島上某些部族成員患的一種奇怪的病,病人的腦組織會發生類似於瘋牛病的粥樣病變,盡管原因不詳,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些居民中保留了一種陋習-吃人肉。將兩種病聯系起來看,就會發現一些類似。瘋牛病的起因也未能確證,但是所謂的動物性飼料-即一些牛的皮,肉,內臟和血液加工成的飼料在瘋牛病的爆發過程中至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或許就是元兇。

是否我們可以作一個大膽的設想:一些物種以同類為食,其蛋白質或核酸的某些缺陷(或潛缺陷)通過累積機制或自誘導機制或二者的綜合導致了該缺陷的最終的顯性表達。從人類所謂的「倫理」觀點來看,人吃人是違背倫理的,那麼牛吃牛肉也是違背牛的倫理的。請注意,人吃人是人自己做出的決定,而牛吃牛是在人類的商品利潤機制下產生的非自願的怪現象。

如果大自然在暝暝之中規定了不準同類相食的禁條,並通過讓違反此禁令者腦部發病來表示懲罰,也許在漫長的無文字記錄的人類演變道路上,人類經歷了無數次的此種天譴才慢慢形成了這種倫理的觀念。這句話反過來說就是倫理曲折地反映了生物體的分子層面上的一些規則。鑒於大多數這些分子層面的問題相對於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仍是晦暗不明的,僅僅由模糊的恐懼感或者無確定依據的直覺出發的「倫理」概念只能是一個非科學的概念,充滿了大量的在將來可被證實或證偽的先驗論的甚至神秘主義的命題。

顯然,以這樣一個不完善的概念是無法說服並阻止人類進行諸如克隆人體和幹細胞研究這樣的科學實驗的。這些實驗,甚至可以廣泛地說,一切科學研究都象潘多拉的盒子,我們所認識的世界的邊緣就是由這些盒子組成的。在打開之前,是無法預言一個盒子比另一個盒子更危險的。盒子被打開了,飛出的是什麼永遠既無法預料,也無法收回。況且,面對著科學工作者這一好奇心最強的群體,不被打開簡直比不讓兒童打開糖果盒都難。

對於克隆人的指斥來自社會的許多方面,說法也是多種多樣。各種反對意見大致可歸於兩類:一類是堅持尊重生命,保持人的尊嚴論點的,簡稱之為社會學派;另一類是對克隆生命體的生理缺陷可能危及人類生存有懷疑的,簡稱之為生理學派。應當說,兩類論點各有其合理的成分,是不能被全盤否定的,只是兩派論點都採取的不是切合實際的態度。

生命是值得尊重的,人的尊嚴也應該保持,但是,這種理想化的狀態在過去,現在和將來是永遠不可能對於每個社會成員都得以實現的。比如某地區對礦工被埋的消息嚴加封鎖;某醫院對患者生命視同兒戲,等等。這些都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我並不認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相反,尊重生命,維護人的尊嚴始終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是,能實踐的程度是受各方面條件制約的。某患者家屬在求助無門後無奈給患者停掉了昂貴的進口葯劑,其斑斑血淚說明了一個問題,尊重生命是有成本的。同樣的,中國為什麼實行計劃生育,也是因為付不起人口過多的成本。

另外一個敏感的問題是安樂死和自殺。尊重生命和保持尊嚴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是會構成悖論的,觀眾們很容易為電影人物在忍辱偷生和殺身取義之間做出選擇,但是現實中的安樂死和自殺卻沉重和苦澀得多。很多問題是法律所顧及不到的,並且由於法律條文的剛性而或多或少造成局部細微的不合理,任何國家的法律都是一樣的,所以制訂和修改法律是永遠不能停止的舞蹈。所以,僅從理性上說,我們應該在褻瀆生命的事件中辨明無過錯方和過錯方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而不應該僅在結局處片面地下結論。比如年邁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為了自己的尊嚴,不堪忍受子女的冷漠而自殺,是不應該再背上不尊重生命的罪狀的。而社會卻應從中警醒,採取一系列措施,比如追究相關者責任,完善養老制度等等來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尊重生命也不應僵化到極端。絕對尊重生命就不應該給病人用葯,絕對維持尊嚴就不應該給病人動手術。因為第一次給病人用一種葯肯定冒了巨大風險,距離謀財害命也沒有多遠;第一次動手術之前如果沒有解剖經驗絕對談不上嚴肅,而解剖經驗不是來自於屍體就是來自於尊嚴不能自保者(戰俘,奴隸等)或是對於患者的蓄意的信息不披露。但是,正因了不尊重的第一次,才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另外,如果推開來講,人的尊嚴何以寶貴,其他生命體的尊嚴就可任意踐踏,恐怕誰也給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因為生物界環環相扣,相互依存,厚此薄彼似乎是沒有依據的。

故,社會學派的反對意見可以休矣。

關於生理學派的反對意見,其杞人憂天的態度亦不足取。無疑,現階段克隆動物有一些問題,表現為成活率低,壽命短。但是自然生育的個體也並非完美無缺,有些甚至有嚴重疾患,結局會怎樣?許多有問題的個體夭折了,存活的也並沒有給生物界帶來毀滅性災難。因為自然界有一種自完善的機制。

恐懼是多餘的。克隆研究和幹細胞研究肯定會帶來一些問題,但是也會帶來一些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社會也會做出應激性反應,從而實現由亂到治,並帶動文明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有了汽車後世界上有了高速公路;有了電才有了其後的電氣時代和信息時代;引入佛教也沒有導致中華文明的消滅;有了器官移植也沒聽說誰沒事了隨便換個肝玩玩。說起違反「倫理」的產物典型之一-騾子,大家覺得也沒什麼恐怖

㈧ 紀錄片與其他類型的影片有什麼不同

紀錄片的定義 界定"愛"或"文明"的含義並非易事,界定"紀錄片"也是一樣的.紀錄片的含義不可能像"溫度"或"食鹽"等詞那樣,簡化為詞典上的辭條.它的定義並非獨立存在,不像界定"食鹽"一樣,只要說明是由一個鈉原子和一個氯原子構成的一種化合物,就足以概括其內涵.紀錄片的定義總是相關的或者說是相對的.正如愛相對於冷漠或憎恨、文明相對於野蠻或混沌才具有意義,紀錄片的含義是在與劇情片或實驗電影、先鋒電影的比較中產生的.

㈨ 什麼是現實主義題材電影

現實主義電影,是30年代以義大利一批電影人為代表發起的電影運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社會生活各方面陷於崩潰,在民主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出現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以展現現實社會生活為標志,批判社會不良現象。

具體拍攝手法為採用自然光,運用簡單電影語言,還原最本真的世界· (註:當時歐洲處於經濟危機時,社會動盪不安,戰後經濟好轉,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興起,但現實主義電影仍佔一定地位)出現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9)冷漠題材的電影是什麼定義擴展閱讀

現實主義電影:

1,《我不是葯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的劇情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2,《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是由焦點電影公司製作的劇情片,由讓-馬克·瓦雷執導,馬修·麥康納、詹妮弗·迦納、傑瑞德·萊托等領銜主演。該片於2013年11月1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羅恩·伍德魯夫的真實經歷改編,主要講述了羅恩·伍德魯夫被診斷出感染上艾滋病毒之後,與病魔和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斗爭的故事。

㈩ 介紹人類的冷漠,狠,陰險的書或電影有哪些

斯蒂芬金的作品改編的電影
引用自 無聊老生 - 大學士 十六級
1 The Mangler Reborn 絞肉機復活人 【2005】

2 Riding the Bullet 騎彈飛行 【2004】

3 Secret Window (2004) 秘窗 【2004】

4 'Salem's Lot (2004) (TV) 【2004】

5 Dreamcatcher 捕夢網 【2003】

6 The Diary of Ellen Rimbauer 紅色玫瑰:日記之謎 【2003】

7 Rose Red (mini) 血色玫瑰 【2002】

8 Firestarter 2: Rekindled 凶火 2 【2002】

9 Carrie 【2002】

10 Hearts in Atlantis 亞特蘭蒂斯之心 【2001】

11 Children of the Corn: Revelation 鐮刀夢魘 7 【2001】

12 The Rage: Carrie 2 魔鬼嘉莉2 邪氣逼人 【1999】

13 The Green Mile 綠里奇跡 【1999】

14 Storm of the Century (mini) 世紀邪風暴 【1999】

15 Children of the Corn 666: Isaac's Return 鐮刀夢魘 6 【1999】

16 Apt Pupil 納粹追凶 【1998】

17 Sometimes They Come Back... For More 禁入鬼門關 【1998】

18 Children of the Corn V: Fields of Terror 鐮刀夢魘 5 【1998】

斯蒂芬金的作品一向以描繪人性的陰暗面與恐怖見長,是世界級的恐怖大師,他的書恐怖中深刻批露人性,無論是他的書籍還是改編自他寫的書的電影都很受歡迎。

閱讀全文

與冷漠題材的電影是什麼定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有一部電影叫幽什麼意思 瀏覽:186
永不妥協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 瀏覽:85
英文巨人有關的電影 瀏覽:801
何炅演的少兒電影大全 瀏覽:96
電影獵狐行動演員表全部演員 瀏覽:603
新電影分享 瀏覽:925
主演電影票房超150億 瀏覽:329
電影馬蘭花觀後感 瀏覽:264
野性的召喚巴克電影完整版 瀏覽:315
出無間道三部曲的另一部電影 瀏覽:516
大劫案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 瀏覽:90
好用的迅雷下載電影網站 瀏覽:748
日本古代電影森林唯美圖片 瀏覽:308
女主角特別帥的電影 瀏覽:168
魔女電影主角是誰演的 瀏覽:98
法國電影狼loup迅雷下載 瀏覽:756
良辰什麼電影 瀏覽:578
英語視頻電影下載 瀏覽:261
西瓜怎麼播電影網站大全 瀏覽:91
彩虹小馬小馬國女孩大電影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