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1942裡面童子軍舉旗的那個小女孩是誰
東莞某集團公司廖氏孫女在馮導《1942》扮演童子軍首領
『貳』 《八佰》這部電影主要是講了什麼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讓無數觀眾淚奔的電影《八佰》,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叄』 電影八百送旗子女子是誰扮演的
電影八百送旗子女子是唐藝昕飾演的。
在日軍大舉進攻之下,守衛上海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寧死不退,與日軍激戰數個日夜。8月25日深夜,上海潤州中學的一名年僅15歲的初二女學生冒著生命危險,沖破日軍和租借士兵的阻攔。
將國旗裹在身上獻給八百壯士。八百壯士熱淚盈眶,接下了這面意義非凡的旗幟。這名冒死送旗的小姑娘名叫楊慧敏,她也因為此舉被人們稱之為抗日英雄。
唐藝昕介紹:
唐藝昕,1987年10月9日出生於四川省遂寧市,畢業於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女演員。
2011年,唐藝昕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後宮·甄嬛傳》,並憑藉此劇而在演藝圈嶄露頭角。
2013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西遊·降魔篇》。
2015年,參演都市愛情片《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搭檔陳偉霆主演都市情感劇《因為愛情有幸福》。
2016年,主演古裝武俠劇《青雲志》;同年,出演古裝傳奇劇《軍師聯盟》。
『肆』 《父輩的旗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父輩的旗幟電影是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父輩的旗幟國語版1945年2月,被喻為「太平洋的絞肉機」的硫磺島戰爭結束。在戰斗的第五天時,五名美軍海軍士兵、一名軍醫、一名隨軍記者一起「締造」了一張英雄的照片,一張象徵國家勝利的照片:他們將美國國旗插在了硫磺島的制高點。
父輩的旗幟當照片登上美國各大報紙頭條的時候,當時的六名英雄中的三人甚至還不及知道自己成為英雄而英勇犧牲了。倖存下來的其餘三人戰後卻對那場戰爭隻字不提,彷彿他們未曾參與那場戰爭。
因為他們不是為了成為英雄才走上戰場,他們是為了國家而戰,當他們看到身邊的夥伴一個個倒下時,他們覺得生命的意義也在一點點流失……
劇情簡介:
硫磺島浴血戰的背後
1945年2月,歷經七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最後的決戰階段,
影視劇照
歐洲戰場上的硝煙已漸漸隱去,但在太平洋戰場之上,炮聲仍在升級,拚命頑抗的日本依然在廣闊的太平洋上與強大的盟軍做著最後的掙扎。其中最關鍵也極血腥慘烈的一場當屬硫磺島戰役,此役,美軍陣亡6812人。而23388名守島日軍在戰斗中陣亡22305人,在最後也只有1083人生還。甚至在某些陣地上都出現了殘酷之極的面對面的肉搏戰。 2月19號之後,海軍第五師開始試圖佔領高地,膠著到第五天,美軍嚴重死傷,而日方也被迫撤退到島嶼的岩洞中。
為了帶給士兵們希望,一天清晨,第五師收到了插旗指令。海軍士兵約翰·布拉德利(雷恩·菲力普)與戰友艾拉·海耶斯(亞當·比奇)、雷內·加儂(傑西·布拉德福德)以及另三位不知名的戰友共同沖上硫磺島的制高點蘇利班奇峰,並且六人合力將一面美國國旗插了上去。那一刻,美聯社戰地記者喬·羅森塔爾將六名士兵奮勇舉旗的場景拍攝下來,並將照片發回國內,18個小時後照片傳到紐約,大大鼓舞了美國士兵的士氣,最終為取得整個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從此,這六名士兵成為了舉國英雄!海報、圖片、巧克力、甚至連草莓蛋糕上都鋪天蓋地地有了這張照片的影子,可謂家喻戶曉、人人崇拜。
但其中三位很快便倒在了這塊被戰火燒得炙熱的黑土地
影視劇照
上,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將因此而不朽,而最終在勝利之後活著回家的三位,對自己被當成民族英雄般的偶像卻毫無興趣,也從不認為自己是英雄,他們只希望能夠跟那些沒有享受到絲毫榮耀、在戰火中壯烈犧牲的兄弟們呆在一起,希望可怕的戰爭永遠不要再有。
因為照片的轟動影響,在戰爭中倖存的3名插旗英雄被政府調回了美國。對於急切需要財政支援的政府而言,他們更該做的不是在戰爭中出生入死,而是頂著「英雄」頭銜來往巡迴於全國,推銷戰爭債券以籌集款項。扮演著「完美的英雄」,發表著感人至深的演講,這群並無意成為英雄且永遠也無法擺脫死難戰友陰影的十八九歲的孩子們,人生徹底改變......
『伍』 電影《戰狼》中,哪些情節是真的
電影《戰狼》中吳京手舉國旗,的情節是真實的,因為有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青島男子出國旅遊,在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被綁架,在驚慌失措中他想到了戰狼電影的情節,於是就拿出包里攜帶的國旗,並告訴他們,我來自中國,我是一名中國人,於是綁匪接過國旗,認真的疊好後,並對著國旗說了一通小伙聽不懂的話語,把他給放了,這才讓他的危險解除,可見我們國家現在有多麼強大。
通過這個小伙的故事,讓我們見識到了真實版的《戰狼》也被祖國的強大震懾住了,真的我們每個國人都應該慶幸自己是一名中國人,都應該懷揣著一顆愛國的心,因為我們的祖國很偉大,不管任何時候都能伸出臂膀保護著我們。
『陸』 電影八佰最後為什麼過橋時日本人開槍
在看《八佰》的時候,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細節,比如當時為什麼要義無反顧的沖橋?日本人為何要在那個時候開槍?
(一)撤離四行倉庫
和之前在四行倉庫的戰斗相比,在最後離開倉庫過橋的過程中,四行倉庫守軍遭到日軍機槍掃射,出現了部分人員傷亡,其中就包括實際的戰場指揮官楊瑞符營長,確實是比較憋屈的,可能很多觀眾都會覺得,與其如此,還不如繼續在四行倉庫堅持戰斗,像死守寶山的姚子青營一樣,戰斗到最後一個人,打死一個夠本兒,打死兩個賺一個。
所以說,和在四行倉庫的堅決戰斗相比,八百勇士真正的遭受的屈辱其實並不是日本人給予他們的,而是在撤離四行倉庫之後,進入租界才開始的,而且是當時中國的所謂的友邦給予他們的。這也是中國在當時的國際秩序中的地位的反映。中國人不怕死,尤其是為了抵抗侵略,都願意捐軀報國,但列強卻不允許中國抵抗,要制止中國人抵抗。這才是更大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