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的專業性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的專業性

發布時間:2021-07-20 22:45:19

Ⅰ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的專業性

挺專業的。對比一下以下細節,你會發現電影里基本都提到了,且沒有故弄玄虛。

如果你還是不大明白,這里我再簡單介紹一下。買房貸款,都理解吧。單個貸款數額小,風險區間大,就有人想到了把一批住房貸款的債權捆綁在一起當成債券賣給別人,這樣規模化降低了交易成本,還分散了風險,這叫MBS。漸漸地,信用良好的貸款都打包賣掉了,只好打信用不好的貸款的主意了。不良貸款的MBS怎麼賣呢?聰明地銀行家們發明了CDO,就是把信用不好的貸款包裝成CDO,分成兩個tranche,A級tranche利息低,B級高,這整坨貸款中如有違約,B級先虧,B級虧完了再虧A級,然後分別賣給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B級的沒人要?我自己擔個保,然後找評級機構評個AAA,又是好產品開賣了!到後來不良貸款都用完了,那我們來賣CDO的CDO吧!就是把CDO當成貸款(本質的確是債券)來重組打包賣。子子孫孫無窮匱,五千萬的住房貸款,後面可能附著著20億的各種衍生品哦。這樣玩的問題是什麼呢,壓在好幾層下面的原始貸款里,有不良的會違約啊。當違約一多,最底層的債權錢收不回來,疊加在上面的所有債券就都完蛋了。當完蛋的那一刻到來,哪個倒霉蛋手裡捏著很多CDO,或者為CDO做了很多擔保,它就垮了,比如雷曼兄弟。另一方面,貸款違約,房子會被銀行沒收拍賣,增加了房市供給,壓低了房價。這樣的情況一多,本打算好好還貸的人一看,靠,我的房子的價值已經跌到還沒我未還貸款多,那我乾脆不還錢了,房子也不要啦。於是房子又被沒收進入房市,進一步壓低房價,最後房地產崩盤,很多人無家可歸。

幾位聰明地大空頭發現了這些問題,於是找上各投行買一個叫CDS的東西。這東西名義上是個保險,也就是當投保對象的CDO沒事時,空頭們要付給投行保費,而當CDO崩盤時,投行要賠付給空頭們CDO的損失。然而這東西名為保險,實為做空。為什麼呢?因為這幾位空頭根本沒持有CDO啊。做個比喻,你給你的房子投保,房子燒了,你索賠,收益和損失對沖了。但是這房子不是你的,你卻為它買保險(受益人是你),還買100份,這不就是賭這房子會燒么?這本質就是做空CDO啊。在房市蒸蒸日上的日子,沒人覺得CDO會垮,於是CDS就是個白給錢的東西,投行當然樂意賣。直到大限將至,除了高盛回過神來,在崩盤前火線甩賣CDO還買了一大堆CDS(就是電影Margin Call講的故事),其他大銀行都狠狠吃了一記,甚至垮台。而幾位大空頭呢,笑到最後啦。你說,他們只有聰明和敏銳,有什麼過錯呢?做空者就像金融系統的啄木鳥一樣,能最快的發現問題所在,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

之後的故事,就是政府出手救市了,因為幾個大銀行(加上發行了無數CDS的保險公司AIG)太大了,倒了美國經濟就全垮了,無奈只能出手。最後還是納稅人的錢兜底。Too big to fail這部電影詳細講了這一過程,可作為本片的續集欣賞。

你問:怎麼會把錢貸給還不起的人呢?因為在熱火朝天的時代,貸款的債權轉手就能賣給銀行(它們再打包賣給投資者),我當時就能收回款加利息,最後還不起錢關我啥事?說到底,問題就出現在委託鏈條太長,做出貸款決定的人(貸款給還不起的人的人)和承擔風險的人(最後捏著CDO的投資者)隔了十幾層,責任和風險的分裂是災難的根由。

你問:投行怎麼會接盤或擔保爛貸款的CDO呢,為了手續費昏頭了嗎?他們看的是數據。這么多貸款,雖然利息高,但違約率不高啊,好生意為什麼不做!為什麼違約率不高?因為貸款人為了貸出去錢,開創了浮動利率。借錢的人頭兩年付的利息很低,自然也不容易違約,然後利息再升高,就甩手走人了。隔了好幾層,沒人注意到這些了。而克里斯蒂安·貝爾的角色首先注意到了,並且發現浮動利率大規模上升會發生在2007年第二季度,他真的是很牛。而大公司(銀行)尾大不掉,要做出靈活的決策其實很困難。高盛在這一點上真是很牛。

你問:評級機構怎麼沒良心就評AAA呢?一是他們本質是盈利公司,收錢評級,評低了人家就找競爭對手(其他評級機構)去了。二是信息不對稱,他們手裡只有幾頁財務報告,只知道這銀行效益不錯,根本不知道CDO裡面是什麼玩意。

你問:政府監管哪裡去了?政府哪有投行腦子快啊。看不懂啊。你看片中的SEC員工還要給高盛投懷送抱呢。事實上,在這場全民的狂歡中,真正看出毛病的,只有片中的幾個聰明的大空頭。

你問:為什麼電影里很多住房貸款違約了,CDO價格還是居高不下,讓幾個大空頭抓狂?電影的解釋是投行們已經知道出問題了,只是死撐著想偷偷賣掉,同時買入CDS對沖甚至賺錢,這就構成欺詐了。現實情況未必如此,CDO的價格,都是由投行的數學模型決定的。模型太復雜有錯誤的時候,算出來的CDO價格就不能准確反映底下的貸款的情況。所以直到崩盤之前,CDO的價格也許都不會有大波動。

你問:那幾個大銀行是不是真該死?是他們玩脫了,但是他們也很慘啊(除了高盛),間接說明他們不是有意欺詐。但是他們玩脫了最後又得用納稅人的錢來救,是不爭的事實。

你問:那到底誰該負責,誰該坐牢?沒有人。這是計價模型失靈、委託鏈條過長、市場參與者非理性狂熱的共同結果,沒有人有明確的欺詐的證據。最關鍵的問題是too big to fail,那隻能救完再鼓勵分拆大銀行了。

那怎麼辦呢?加強監管咯。但加太強又會限制市場自由阻礙發展。發展緩慢,解除監管,玩脫崩盤,加強監管,這個循環一直沒斷,也是金融業的宿命。

這裡面的血雨腥風,我們小老百姓又怎麼知道呢?影片也在劇情發展的同時,有意穿插了當時同時發生的耳熟能詳的社會新聞,來反映普羅大眾對這個災難的發酵一無所知,卻要最後來埋單。

Ⅱ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大空頭》並沒有呈現出全部內容,影片太側重描寫按揭貸款,而沒有充分表現催生泡沫並令危機加劇的更為復雜的經濟因素。影片將金融危機主要歸咎於華爾街的貪婪,卻忽略了不那麼邪惡但更令人信服的原因,故事中包含很多枯燥的金融原理,這也是該類題材的電影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原因。
影片沒有回答更大的問題,次貸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堅信次貸泡沫永遠不會破滅的信念又是怎樣形成的。答案在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和社會力量中,但這些因素在電影中幾乎沒有提及。

Ⅲ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的專業性

這是一部具有美國情懷的電影,或者說更接近於一部紀錄片,整部片子都在闡述2008年的第二季度,美國房貸危機的事情,等下再說,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美國 情懷的紀錄片,它對主人公的表達少了資本家的冷血,多的是少數精英在看到美國房貸即將崩潰時的艱難抉擇,是錢or即將破滅的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當然最 後導演還是沒法改變既定的事實,資本家還是資本家,華爾街還是華爾街,美國還是美國,那些精英還是精英。

什麼是大空頭,那就是做空美國房 貸的人,這群人在沒有看到這個做空點之前,什麼都不是,與摩根大通銀行、房利美等經融大鱷比起來他們什麼都不是,但是在07年,這群人發現了一件叫做房屋 次級貸的東西,只是一個將別人的貸款產生的風險重新包裝,組合成一個金融產品賣給大眾,其實那個風險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只是銀行炒出來的概念,買的人相信 每個人都會房貸,所以這種金融產品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這僅僅是理論上的。因為有一種可能會讓這種東西一錢不值,那就是人們還不起銀行的貸款——斷供, 那麼這個次級貸將會一文不值。

Ⅳ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一群超級大牌來飾演華爾街的一些小角色,從商業價值上來說。這應該是這部電影的一大亮點。當然這些大牌雖然扮演的是小角色,不過小角色不能有小心思,因此,貝爾、布勞德皮特、史蒂夫卡瑞爾無一例外在電影最後都展現了他們悲天憫人甚至有點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美式的主旋律盪然回響。
講真,我有點不吃這一套了。
影片除了演員陣容強大外我一時還想不出來有什麼太多的亮點,影片對次貸危機的描述非常幼稚,雖然用了多處打破第四堵牆的說教鏡頭,但是也只是展現了一個又一個的經濟名詞,並且有些地方解釋的並不正確,比如影片把CDO,解釋為場外的兩個人針對牌局上的兩個人的輸贏進行的二次賭局,類似就是我們經常打牌時說的釣魚,這一點其實是完全不對的,更形象的解釋應該是這樣,賭徒A說:伙計,這把我肯定贏錢。你要是給我10塊錢,我就把這把肯定能贏100塊的牌讓給你,並且輸了算我的。賭徒B給了他10塊錢,回頭又告訴C:伙計怎麼樣給我100,我把這局能贏1000的牌讓給你。輸了算我的。然而沒有人知道,牌面究竟是多少,A手裡可能只拿了一個2、一個3。泡沫就是這樣產生的。

Ⅳ 大空頭的影片評價

《大空頭》並沒有呈現出全部內容,影片太側重描寫按揭貸款,而沒有充分表現催生泡沫並令危機加劇的更為復雜的經濟因素。影片將金融危機主要歸咎於華爾街的貪婪,卻忽略了不那麼邪惡但更令人信服的原因,故事中包含很多枯燥的金融原理,這也是該類題材的電影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原因。
影片沒有回答更大的問題,次貸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堅信次貸泡沫永遠不會破滅的信念又是怎樣形成的。答案在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和社會力量中,但這些因素在電影中幾乎沒有提及。 (《華爾街日報》評)
《大空頭》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將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發展直至演變為金融危機的過程融入有趣的故事當中,將次貸擔保債務權證、夾層擔保債務權證 、信用違約掉期等產品的操作技巧和手段娓娓道來,全景式地描繪了一個行業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與故事,形成了混亂的交易網,從一個角度揭示了危機的原因和真相。 (鄭州日報評)
該部金融喜劇把一堂信息量密集的課程變成一出後現代鬧劇,電影在講述上有種不容忽視的憤怒感,但導演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盡量把節奏放的非常快,就像是一邊讀著凱恩斯一邊騎著摩托車在跳火圈。 (《綜藝》評)

Ⅵ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根據由邁克爾·劉易斯寫的「大空頭」小說的改編,那本自枯燥乏味的金融題材,電影卻用黑色幽默,在嬉笑怒罵間將深奧的專業術語呈現的為人忍俊不禁,略帶浮誇凌厲的剪輯,群像出色的把控更使電影極具張力,三個看似獨立的故事的交替進行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近乎完美的呈現出這場金融之戰,以08年全球經融危機為背景的時代聚焦,電影對何為資本的詮釋淋漓盡致,這是一部堪為金融教科書的佳作。 ——夢里詩書

Ⅶ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大空頭》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的傳記劇情片,由亞當·麥凱執導, 克里斯蒂安·貝爾、史蒂夫·卡瑞爾、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聯合主演。

影片根據邁克爾·劉易斯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華爾街金融危機時四個性格怪異的男人抓住機會,從全球經濟衰退中撈取了利潤,同時他們還試圖阻止全球經濟的衰退的故事。

該片於2015年12月23日在美國上映,於2016年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大空頭》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將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發展直至演變為金融危機的過程融入有趣的故事當中,將次貸擔保債務權證、夾層擔保債務權證 、信用違約掉期等產品的操作技巧和手段娓娓道來,全景式地描繪了一個行業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與故事,形成了混亂的交易網,從一個角度揭示了危機的原因和真相。

該部金融喜劇把一堂信息量密集的課程變成一出後現代鬧劇,電影在講述上有種不容忽視的憤怒感,但導演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盡量把節奏放的非常快,就像是一邊讀著凱恩斯一邊騎著摩托車在跳火圈。

閱讀全文

與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的專業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什麼魚兒童電影 瀏覽:127
告白失敗的英文電影 瀏覽:754
法國電影小孩體檢 瀏覽:924
假日酒店電影院 瀏覽:290
電影黑邊框圖片大全圖片 瀏覽:701
法國靚裝電影 瀏覽:188
電影節有首歌星爺 瀏覽:649
美圖電影圖片 瀏覽:558
法國電影干預2019百度雲 瀏覽:676
推薦一部電影千與千尋作文 瀏覽:404
周星馳電影片段他好像一條狗 瀏覽:481
詭事奇談電影完整版 瀏覽:426
英文電影里經典抱歉鏡頭 瀏覽:594
經典電影英文推薦詞 瀏覽:771
妃子笑電影網站 瀏覽:543
電影宣傳片的背景音樂 瀏覽:648
劉德華盜竊電影完整版 瀏覽:596
什麼東什麼南的電影 瀏覽:660
小丑電影完整版高清版免費 瀏覽:406
什麼電影掏出心臟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