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攝的《歌女紅牡丹》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
有聲電影有「臘盤發聲」和「片上發聲」兩種技術。前者是將聲音刻錄在唱盤上,放映時與影片同步播放,為電影配音;這也是世界上有聲電影最初問世時採用的方法。誕生於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美國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後者則是今天普遍應用的在膠片上錄制聲音的技術。由於成本和技術水平的原因,《歌女紅牡丹》採用的是成本低廉、製作簡單的臘盤發聲方法,因而,它實際上應該稱作是中國第一部「臘盤發聲」的有聲片。
《歌女紅牡丹》由洪深編劇,張石川導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寫女歌手紅牡丹嫁給生活墮落的丈夫後,不僅備受凌辱,藝術生涯也走向衰落。但當丈夫賣掉女兒,又因失手殺人入獄後,紅牡丹卻忍辱負重,恪盡婦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影片描述了戲曲藝人的生活悲歡,也揭露了封建禮教對婦女身心的迫害。除了對白之外,片中利用「有聲」的優勢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劇片段(由梅蘭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轟動效應。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以歌唱家生活為題材如出一轍。影片於1930年中旬開拍,前後經過5次試驗,至年底拍竣,耗資12萬元舊幣,1931年1月在明星大戲院試映,3月15日於新光大戲院正式公映。影片公映時盛況空前,並在全國各大城市引起了轟動,發行到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但嚴格地說,《歌女紅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聲片」,因其只注意了對話的有聲,而忽略了周圍環境的音響效果,所以看起來只有人說話或唱戲時有聲,其它周圍事物都是靜悄悄的。這當然也是初期有聲電影的通病。
② 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是
《爵士歌王》。
《爵士歌王》由艾倫·克羅斯蘭執導,艾爾·喬森、梅·麥卡沃伊等主演的愛情歌舞片,於1927年10月6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為百老匯明星,卻遭到家長的強烈反對。多年後,背井離鄉、更名改姓的他終於登上了舞台,在舊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
該片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部歌舞片;它標志著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也是電影走向成熟期的標志。它於1929年5月16日獲得了首屆奧斯卡金像獎特別獎以及入圍最佳改編劇本獎 。
(2)歷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1927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傑基(傑克·羅賓)
唱詩班的領唱人拉比諾維茲的兒子傑基,天生擁有一副好嗓子以及非常強的動感。傑基的爸爸希望他成為未來唱詩班的領唱人,但是傑基卻不肯,他想當明星。
傑基在業余時間常到他們街區最熱鬧的馬勒咖啡館的露天庭院唱流行歌曲。他爸爸發現後,拚命地抽打他。倔強的傑基沒有哭,他吻別淚流滿面的母親後離家出走了。
演員:
艾爾·喬森(Al Jolson,1886–1950年),出生於俄國,美國歌唱家、表演家。以扮演黑人著稱。
1893年赴美,在華盛頓長大。1909年參加L.多克斯服泰德里黑人游藝團。因在百老匯主演《美麗的佩莉》(1911)、《邦博》(1921)等音樂劇而大受歡迎。1927年主演了第一部將音樂、對白與畫面配合處理的影片《爵士樂歌星》。
③ 1927年攝制完畢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影片是什麼
1927年攝制完畢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影片是《爵士歌王》。
《爵士歌王》由艾倫·克羅斯蘭執導,艾爾·喬森、梅·麥卡沃伊等主演的愛情歌舞片,於1927年10月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部歌舞片。
它標志著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也是電影走向成熟期的標志 。它於1929年5月16日獲得了首屆奧斯卡金像獎特別獎以及入圍最佳改編劇本獎。
(3)歷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1927擴展閱讀:
但作為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採用了同期聲錄制技術的長篇敘事電影,。《爵士歌手》片長一個半小時,同期聲對話兩分鍾左右。
它還遠不是徹頭徹尾的「有聲電影」,默片中常見的字幕在影片里依然隨處可見。但正是這一點讓《爵士歌手》有了始祖鳥化石般的意義:你可以在一部電影里看到整個電影產業由「無聲」向「有聲」的過渡。
④ 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是什麼電影
《爵士歌王》,由艾倫·克羅斯蘭執導。
《爵士歌王》於1927年10月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劇情如下:
該片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為百老匯明星,卻遭到家長的強烈反對。多年後,背井離鄉、更名改姓的他終於登上了舞台,在舊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
(4)歷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1927擴展閱讀
角色簡介:
1、瑪麗婭:一名芭蕾舞演員。瑪麗婭覺得傑克是個難得的人才,就引薦他去了俄耳浦斯劇院。由於瑪麗婭地大力舉薦,傑克終於當上了專業演員,跟隨劇團去各地巡迴演出。
2、傑基:唱詩班的領唱人拉比諾維茲的兒子傑基,天生擁有一副好嗓子以及非常強的動感。傑基的爸爸希望他成為未來唱詩班的領唱人,但是傑基卻不肯,他想當明星。
⑤ 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片是
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片
1927年,美國著名的華納製片公司推出了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片,給世界電影帶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應該說,電影從來都不是無聲的。在聲音進入電影之前,人們藉助樂師給電影配樂;在日本,甚至有專門的說唱演員,當影片放映時,他們以說唱形式講解影片的內容。所配樂曲一般是由樂師根據銀幕展示的劇情即興演奏;但有些影片,例如1908年的法國影片《吉斯公爵被刺》,則由著名的作曲家聖-桑專門為它作曲。放映時,樂師根據作曲家提供的總譜演奏。不用說,演奏的規模視條件而定:大多數是由一位樂師獨奏(鋼琴或小提琴),有時由幾位樂師合奏,偶爾則出動交響樂隊。
當1927年美國出現有聲片之後,上述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伴音不再只是配樂;環境音響和對白的闖入銀幕,使已趨成熟的影像藝術面臨改型的危機。在此之前,電影是在「無聲無色」的條件下成為一種新型藝術的。它不僅沒有為「無聲無色」感到遺憾,相反,「無聲無色」恰恰是使電影成為藝術的一個基本條件。如今,聲音的闖入必然打破已經形成的「元素平衡」。所以,在有聲片出現的初期,一些藝術家和電影理論家對聲音抱有懷疑,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電影觀眾對聲音的態度卻是一致給予歡迎。
在默片時代形成的影像藝術面臨著自身被淹沒的危機。電影藝術家們對聲音的態度由懷疑、對立到採納的轉變,使這種「危機」轉變為發展的「契機」。愛森斯坦等人關於有聲片的宣言,他們的「音畫蒙大奇」的理論主張和藝術實踐,是上述轉變的典型代表。
到3O年代,聲音已成為電影藝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默片時代已經出現的類型片,由於聲音的出現而更趨成熟,更多樣化;至於音樂喜劇片、警匪片,如果沒有聲音就無法出現和發展。聲音也為電影表現提供了更具寫實效果的條件。在「音畫藝術」趨於成熟的30年代,寫實主義思潮幾乎波及各國電影作品。
⑥ 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27年上映的什麼
爵士歌手 The Jazz Singer (1927)
第一部有聲片,但其中只有很少幾段對白。
(第一部有聲電影在巴黎放映,十年之後可靠的同步聲音技術才逐漸成熟並可以商用。1923年4月,第一部同步有聲電影在紐約公映。1927年10月,第一部有聲故事片《爵士歌手》發行,這部影片使歌舞喜劇演員喬爾森大享盛名。)
⑦ 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27年上映的什麼電影
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27年上映的《爵士歌王》。
⑧ 1927年上映的有聲電影是什麼電影
1927年上映的有聲電影是《爵士歌王》,該片也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開創了有聲電影的先河。
最後,我覺得這部影片不僅僅具有開創有聲電影的意義,更加想要突出的是一個人要勇敢實現自己理想的故事,不管有多麼困難,努力就一定可以,也真正的啟發了很多人把主人公的經歷當做榜樣去學習,因為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可能我們一旦放棄或者猶豫的時候,機會就失去了,有夢想就要去實現它,這樣我們才能不悔此生,實現出我們的人生價值!
⑨ 1927年第一部有聲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1927年第一部有聲的電影叫《爵士歌王》由艾倫·克羅斯蘭執導,艾爾·喬森、梅·麥卡沃伊等主演的愛情歌舞片,於1927年10月6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為百老匯明星,卻遭到家長的強烈反對。多年後,背井離鄉、更名改姓的他終於登上了舞台,在舊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 。
(9)歷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1927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該片是一個發生在20年代美國紐約猶太區的故事。在奧查德大街的猶太教堂里,唱詩班的領唱人拉比諾維茲先生來到一大群孩子們中間。他被外來的流行樂曲搞得心煩意亂,可孩子們卻聽得津津有味,這使他更為氣惱。兒子—傑基天生一副好嗓子,樂感又十分強,這是他未來的希望。
傑基在業余時間常到該區最熱鬧的馬勒咖啡館的露天庭院的平台上唱流行歌曲。一日,被尤德爾森—猶太區商界和宗教界很有影響的人物看見了,並告訴了拉比諾維茲。
拉比諾維茲怒不可遏,他還在咖啡館里親眼看見兒子模仿黑人載歌載舞,便怒氣沖天地將兒子拉回家,並掄起皮帶死命地抽打。倔強的傑基沒有哭,他吻別了淚流滿面的母親,離家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