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抺大拉馬利亞電影

抺大拉馬利亞電影

發布時間:2021-07-28 20:27:18

A. 抹大拉的瑪麗亞的史載

死於:公元一世紀, Ephesus(以弗所), Asia Minor(小亞細亞)或Marseilles(馬賽)
很久以來這個女人一直以一個被耶穌拯救的妓女形象出現在基督教的傳說里:她用懺悔的眼淚為耶穌洗腳,用密軟的黑發來把它們擦乾; 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行刑的日日夜夜裡哀哭祈禱喂他喝水;耶穌死後她進入停屍的墓穴預備親自為其用油脂凈身,卻意外發現耶穌死而復活……這些故事確實非常動人,也很引人好奇。但是,研究聖經、基督教歷史的學究們不滿足於《聖經》上對抹大拉的瑪麗亞隻字片語的描述,孜孜不倦地搜索史記,欲臨摹出這個神秘女子的真面目。1896年,一位德國學者在開羅發現了《瑪麗亞福音書》,1943年《拿哈馬地文獻》在一個陶罐內被發現……
真相似乎重見天日。抹大拉的瑪麗亞並不是什麼妓女,相反的她可能是耶穌在世間最親密的信仰伴侶,或者說她是未被正史記載的最受耶穌教誨最得其神髓的門徒。耶穌曾與她一對一地傳授福音,這是著名的十二門徒所沒有受到過的待遇;也有猜測說《拿哈馬地文獻》上被螞蟻咬噬的那行片語,實際上是記載了耶穌在抹大拉的瑪麗亞唇上的那深情一吻,理解、信任和親密……盡管如此,抹大拉的瑪麗亞被基督教的正史所忽略也是事實。也許她不該離開抹大拉追隨自己的信仰離鄉背井而去,也許她不該在眾人面前對耶穌的旨意表現得那麼貫通領悟狂熱赤誠,也許她不應該毫不忌憚地與彼得為敵只為繼承耶穌基督的遺志廣播福音,也許她僅僅只是不該生為女人……
耶穌哭了
馬大說了這話就回去暗暗叫她的妹妹瑪利亞,說「拉比來了」。。。瑪利亞來到耶穌面前,一看到他,便撲到在耶穌的面前,對他說「主,如果您早些來,我的弟弟就不會死了」耶穌看著她和那些同來的猶太人都痛苦著,就心裡悲嘆,又甚憂愁,耶穌問道「你們把他安放在哪裡?」他們告訴他主,請您過來看。。耶穌哭了。(約翰福音11:19-37)
耶穌知道死亡並不算終結。生命也沒有這般脆弱。但是抹大拉的悲痛讓他留下了熱淚。不是為了拉撒路得死亡而是因為抹大拉的真摯。這個脆弱而善良的女人拋棄一切的真誠讓耶穌悲憫。她看起來脆弱但是西門彼得的信仰與她相比卻懦弱。他看起來無法支撐悲痛但手中的紅色彩蛋卻因為悲痛而更加艷麗。她善良而美麗。。。。
1969年,天主教會終於承認對抹大拉的瑪麗亞的誤解,解除了她的「懺悔」,千年的委屈似乎終被解脫。可是,我以為世人可能早已不在乎了呢。
順便說一下,那些學者說的話確實很妙。其中一個研究猶太人歷史的學者說:我們無法確定耶穌是真的復活站在她的面前,也有可能是瑪麗亞自以為看見了耶穌,但是無論如何,在那一刻,瑪麗亞的體驗將基督教的運動,推向了一個重要而嶄新的方向。
在《達·芬奇密碼》中,主人公羅伯特蘭登和索菲奈芙直至在尋求的那個聖杯--抹大拉的瑪麗亞,抹大拉的瑪麗亞有著王室血統(追溯至猶太人的便雅憫王),而且是有著大衛王王室血統的耶穌的妻子。她是妓女的說法是教會為隱匿他們之間的真實關系而編造的謊言。在基督受難時她懷著身孕。基督受難後她逃到高盧,在那裡受到馬賽的猶太人的保護。她生下一個女兒名叫薩拉。耶穌和抹大拉瑪利亞的血統後來演變為法國的墨洛溫王朝。
描述
在小說和電影《達·芬奇密碼》中,抹大拉的瑪麗亞是當時權傾朝野的便雅憫家族成員。她不僅是耶穌的追隨者,更是耶穌的妻子,她追隨耶穌修道,並成為有名的聖女之一,崇尚女權的耶穌甚至想讓她建立和接管基督教。耶穌受難後,為了逃避羅馬帝國的追殺、保全皇室血脈,抹大拉的瑪麗亞隱居法國南部,在那裡生下了耶穌的女兒薩拉。這位被誤解的聖潔女性是許多藝術家的珍愛,成為他們心中女神的化身。
新事跡
耶穌周遊各城各鄉傳道時,與他同行的除了十二個門徒以外,還有他所醫治的幾個婦女,抹大拉的瑪利亞就是其中的一位 (路加福音8章:1-2).
耶穌到處醫治趕鬼,治好了抹大拉的瑪利亞,趕出她身上的鬼.她信基督教後,奉獻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 (路加福音8章:2-3).
可見她有愛主之心. 所以在傳福音的救靈工作,除神力,人力外,還須財力協助.
當耶穌被帶往審判時,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 (馬太福音26章:55-56).
主釘十字架時,環境極其惡劣,但她跟耶穌到十字架下,看主受苦,斷氣,埋葬 (馬可福音15章:40-47).
足見她有純正的信仰與跟主到底的心志,故勇敢地在敵人面前與主親近. 主會說 「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 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 (馬太福音10章:32-33)。

B. 關於電影《達芬奇密碼》,結尾時,那個盧浮宮地下室里的抹大拉的瑪利亞的墳墓是真的嗎

當然是假的,整個故事只是編的

C. 試比較提香1533年的《懺悔的抹大拉的瑪麗亞》和1566年的《懺悔的抹大拉的瑪麗亞》。

作於1533年的油畫畫風細致,穩健有力,色彩明亮,瑪利亞性感美艷的眼中好像還含有懺悔的眼淚,1656年的畫色調單純,畫上雖描繪的是聖經上所說的一個棄邪歸正並篤信耶穌的妓女,但這里所體現的,卻是威尼斯在反宗教改革時期的觀念特徵。提香無意宣傳改惡從善的主題,他的再構思,目的在於借基督徒向上帝懺悔自己罪孽的激情,或者借妓女抹大拉在宗教迷幻中表現出的感恩與某種已經慵倦了的悔悟,來說明人們想突破肉體的監獄,去求取天國永恆的安寧的不可能。提香所塑造的抹大拉,是有血肉的青春少女,她對生活充滿嚮往,美麗而又健康。畫家著意表現了她那一對熱情的、對幸福抱有幻想的含淚的眼睛。少女被撕裂的上衣,披散在胸前的鬈發以及作為擱板用的聖經後面的骷髏頭骨,無不反映出畫家對少女美的贊頌和對死亡的憎惡。

D. 抹大拉的馬莉亞中的「抹大拉」是什麼意思

「抹大拉的瑪利亞」,抹大拉是地名,就是在抹大拉的瑪利亞

聖經中有好幾個瑪利亞,瑪利亞這個名字在猶太人女性當中很常見,好像我們中國人,女孩子的名字里常見「紅」「麗」等等。為了區分這些「瑪利亞」,聖經常常用地名或某人的什麼人來區分她們。

E. 抹大拉地瑪利亞

抹大拉的瑪麗亞生於:公元一世紀,Magdala ;死於:公元一世紀,Ephesus(以弗所), Asia Minor(小亞細亞)或Marseilles(馬賽) 很久以來這個女人一直以一個被耶穌拯救的妓女形象出現在基督教的傳說里:她用懺悔的眼淚為耶穌洗腳,用密軟的黑發來把它們擦乾; 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行刑的日日夜夜裡哀哭祈禱喂他喝水;耶穌死後她進入停屍的墓穴預備親自為其用油脂凈身,卻意外發現耶穌死而復活……這些故事確實非常動人,也很引人好奇。但是,研究聖經、基督教歷史的學究們不滿足於《聖經》上對抹大拉的瑪麗亞隻字片語的描述,孜孜不倦地搜索史記,欲臨摹出這個神秘女子的真面目。1896年,一位德國學者在開羅發現了《瑪麗亞福音書》,1943年《拿哈馬地文獻》在一個陶罐內被發現…… 真相似乎重見天日。抹大拉的瑪麗亞並不是什麼妓女,相反的她可能是耶穌在世間最親密的信仰伴侶,或者說她是未被正史記載的最受耶穌教誨最得其神髓的門徒。耶穌曾與她一對一地傳授福音,這是著名的十二門徒所沒有受到過的待遇;也有猜測說《拿哈馬地文獻》上被螞蟻咬噬的那行片語,實際上是記載了耶穌在抹大拉的瑪麗亞唇上的那深情一吻,理解、信任和親密…… 盡管如此,抹大拉的瑪麗亞被基督教的正史所忽略也是事實。也許她不該離開抹大拉追隨自己的信仰離鄉背井而去,也許她不該在眾人面前對耶穌的旨意表現得那麼貫通領悟狂熱赤誠,也許她不應該毫不忌憚地與彼得為敵只為繼承耶穌基督的遺志廣播福音,也許她僅僅只是不該生為女人…… 1969年,天主教會終於承認對抹大拉的瑪麗亞的誤解,解除了她的「懺悔」,千年的委屈似乎終被解脫。可是,我以為世人可能早已不在乎了呢。 順便說一下,那些學者說的話確實很妙。其中一個研究猶太人歷史的學者說:我們無法確定耶穌是真的復活站在她的面前,也有可能是瑪麗亞自以為看見了耶穌,但是無論如何,在那一刻,瑪麗亞的體驗將基督教的運動,推向了一個重要而嶄新的方向。新約中馬利亞的事跡:耶穌周遊各城各鄉傳道時,與他同行的除了十二個門徒以外,還有他所醫治的幾個婦女,抹大拉的馬利亞就是其中的一位 (路加福音8章:1-2). 耶穌到處醫治趕鬼,治好了抹大拉的馬利亞,趕出她身上的鬼.她信基督教後,奉獻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 (路加福音8章:2-3). 可見她有愛主之心. 所以在傳福音的救靈工作,除神力,人力外,還須財力協助. 當耶穌被帶往審判時,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 (馬太福音26章:55-56). 主釘十架時,環境極其惡劣,但她跟耶穌到十字架下,看主受苦,斷氣,埋葬 (馬可福音15章:40-47). 足見她有純正的信仰與跟主到底的心志,故勇敢地在敵人面前與主親近. 主會說 「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 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 (馬太福音10章:32-33)。

F. 想在線看抹大拉的瑪麗亞 Mary Magdalene百度雲高清資源,求免費分享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提取碼:8w61

的分享抹大拉的瑪麗亞(MaryMagdalene),一直以一個被耶穌拯救的形象出現在基督教的傳說里,後有說法她可能是耶穌在世間最親密的信仰伴侶,或者說她是未被正史記載的最受耶穌教誨最得其神髓的門徒。

G. 抹大拉的瑪利亞的詳細資料

,《聖經》中沒有一處說過抹大拉的瑪利亞是妓女。混淆發生的原因,是對她的敘述緊接在一個妓女的故事之後。對傳言的接受始於公元591年,因教皇大格里高利【即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604年在位。他是羅馬天主教所封的四大「經教博士」之一,還創制了公眾禮拜儀式和格里高利贊美詠唱。】在他的復活節佈道中聲言,抹大拉的瑪利亞和那娼妓是同一個女人。這番話在1969年受到梵蒂岡的糾正。格里高利一世還說過,伯大尼的瑪利亞和抹大拉的瑪利亞也是同一個女人。

《聖經》中沒有提到基督有過婚姻。但倘若他「沒結過婚」,幾乎可以肯定書中必然明述這一事實。對父親來說,確保兒子到了年齡就要結婚,與確保他出生後施行割禮同樣重要。而且,法律規定大衛家族的王位繼承人必行婚配。

耶穌理應體驗過的、那些主導王朝大婚的章法,自與普通猶太人履行的規范截然不同。兩性交歡可獲允準的惟一理由是傳宗接代。全部的婚姻/性愛慣例,都有嚴格規定。勞倫斯·加德諾在《聖杯血統》一書中對這個主題有過詳細論述。訂婚的時間長達三個月,「首次婚禮」要經過塗油儀式在九月份舉行。這標志著婚姻的開端。然而要同床共枕,須等到同年的十二月份。這是為了保證將孩子生在翌年九月,即猶太贖罪節之月。【贖罪復歡,是後日基督教的理念,即耶穌降世、受苦、殉難,來替人類贖罪,重新求得上帝諒恕與歡心。】同床後如能受孕懷胎,就會在下一個三月份舉行「二次婚禮」,合法確立婚姻地位。若是沒有懷孕,則要等到下一個十二月份才能再行房事。「二次婚禮」前,女方的身份被認作「阿爾瑪」(almah)——意為年輕女人,詞義中並未涵括性愛經歷。該詞還可譯作「處女」——顯然,在這里它並不是指「純貞室女」。三月份舉行「二次婚禮」之時,新娘照理已經懷胎三月。這三個月的延擱,是為了避免可能會發生的流產。它另外意味著,妻子如有不孕現象,丈夫可以解除婚約。除掉允許同房的十二月份,夫婦得分開來住。

假使婚姻不和導致分居,女方會被當作「寡婦」,地位在「阿爾瑪」之下。她必須要為自己的丈夫流淚,就像《路加福音》7:38中所說,她「站在他背後,挨著他的腳哭,眼淚濕了耶穌的腳」。如果耶穌是在這段「寡婦」時期懷入娘胎(此事的確像是發生在瑪利亞和約瑟夫的婚禮完結之前),那基督就真成了「寡婦之子」。當然,受到如此稱謂的還有共濟會中的希蘭·阿比夫【共濟會的傳奇人物。應所羅門王之求,友邦泰爾國國王(也叫西蘭),贈送了建造聖殿的黎巴嫩杉木和號稱「納夫塔利部寡婦之子的」希蘭·阿比夫。這位神工巧匠指揮監造了聖殿,但他的才藝和成就受到其他工匠首領們的妒嫉,並因此遭到謀殺。共濟會英文名稱的本意,就是「自由工匠會」。】;聖杯傳奇中的波西佛;以及埃及神話中的荷露絲【古埃及神話中的主神之一,母為自然女神伊希斯。他身為冥界之王的父親奧西里斯,在他降世前被害。荷露絲後來殺死了兇手——他的叔父地獄惡神賽特。】。

婚禮儀式中使用的香味油膏之一是甘松脂,伯大尼的瑪利亞——亦被他人稱作抹大拉的瑪利亞——就是用它為耶穌施行了塗油聖禮。她向耶穌頭上塗油行禮的地點是西蒙·澤洛特斯——他更常見的名字為拉撒路——的家中。公元30年6月,她在迦拿舉行的婚禮盛筵中為耶穌足上塗油施禮。

使徒約翰沒有論說迦拿婚禮的實況,談到的僅有筵席。客人中既有耶穌的門徒,也有「不潔凈」的異教徒。顯而易見,耶穌是婚宴中的新郎。當聖餐用酒出現不足時,耶穌的母親要求僕人們完全遵照他的吩咐去解決問題。這樣的權利,不可能賦予一位賓客。正式婚禮須在即將到來的九月份舉辦。公元33年,抹大拉的瑪利亞再次為耶穌腳上塗油,並用自己的秀發將油揩乾。惟有彌賽亞的新娘才能獲許使用甘松油膏施禮,允準的時間也只限於首次婚禮和二次婚禮之中。

埃及國王有自己的姐妹成婚的慣例。猶太國王們並不奉行這一習俗,但卻認為王族的繼嗣是靠母系來傳承。施洗者約翰的父系血統為扎多克家族,他們的妻子永遠使用伊麗西芭(即英文中的伊麗莎白)這個頭銜。大衛王族裔即耶穌先輩的妻子們,榮號則為瑪利亞。這就說明為何耶穌的母親和妻子都叫瑪利亞。

遭受教會壓制、但在《達·芬奇密碼》中卻被雷·提彬(他的名字戲出自《聖血和聖杯》兩位作者之姓——雷和拆組重編的白金特)說成「永遠都是好起點」的《諾斯替教派福音書》之「腓力福音書」,記敘了抹大拉的瑪利亞與耶穌之間的愛戀——對此丹·布朗所言如下:

救世主的同伴是抹大拉的瑪利亞。耶穌經常親吻她,愛她勝過其他門徒。其他的門徒很氣惱,表達了他們的不滿。他們問耶穌:「你為什麼愛她勝過愛我們所有人呢?」救世主向他們答道:「我為何不能像愛她一樣來愛你們……婚姻之謎高深玄妙——離開它世界就無法存在。世界的存在基於人類,而人類的存在依賴婚姻。」

對嘴親吻的舉動,專門保留給已婚之人。布朗先生未能提及的是《多馬福音書》的一段記述:聽到彼得抱怨,「女人不配享有生命」,耶穌回應道,「我將親自引導她改變成為男人……因為每一個能夠自變男人的女人都將進入天國」。

教會向來不遺餘力地封殺有關耶穌婚姻的信息。1958年,哥倫比亞大學古代史教授摩爾頓·史密斯,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一所修道院中,發現了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保藏的一份手稿。

在安蒂奧克的聖依納爵的一本文集中,史密斯發現了亞歷山大城主教克雷芒(公元150-215年)寫給教中同僚狄奧多爾的信件。信中包括了此前無人曾見的一段馬可福音書。他寫道,這部分福音書應該刪除,因為它不符合教會傳導的學說。馬可福音意義重大,因為它最先寫定,從而成為其他福音書的基礎!

刪除部分有關被基督施展神力使之起死回生的拉撒路,說他在墳墓中哭喊,這表明耶穌見到他時他並未死去。拉撒路實際是被逐出教外,這在當時看來與死並無兩樣。逐人出教需要四天時間生效。第三天,馬大和瑪利亞向基督傳訊,說拉撒路的靈魂將落入萬劫不復的詛咒。盡管嚴格而論,此事在耶穌的許可權之外,但他仍然前去幫他重獲新生。除此而外,刪除部分並沒提到復活,而以女人們哭喊著跑出空墓作為結局。我們今天讀到的馬可福音16章的版本中,最後的12章是後來添加的。

當耶穌趕到馬大和瑪利亞所居的宅中,約翰福音的描述讓人覺得瑪利亞猶豫彷徨、不想離宅。但被刪除的那段馬可福音倒解釋得明白:瑪利亞與馬大一道出門迎接耶穌,而信徒們卻告訴她要回到房內。理由是作為耶穌的妻子,她只有在丈夫的允許下才能離開住宅。

羅馬天主教會聲稱,聖彼得是天主教的創始人。彼得之名的希臘詞源「petros」意為石頭,取名人是基督。彼得以厭惡女性著稱,或用布朗的話說是個「歧視婦女的人」。這點如果屬實,我們就可以理解,他致力創建的天主教會為何始終漠視婦女。但如果我們相信抹大拉的瑪利亞不僅堪稱耶穌的最佳弟子、而且又是他妻子的話,就得捫心自問女人為何不能擔任羅馬教會神父。而且,我們更需要問的是,教會為何不肯承認耶穌的婚姻?依照手中的證據,我們只能做出丹·

閱讀全文

與抺大拉馬利亞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沒有和電影天堂類似的網站 瀏覽:960
周星馳電影里絕色名場面 瀏覽:934
日本動漫死神電影完整版 瀏覽:674
上映的電影在電影院播多久 瀏覽:525
平原槍聲電影演員表 瀏覽:945
古裝僵屍電影免費大全 瀏覽:882
關於越劇的電影大全 瀏覽:853
無聊的電影英文怎麼寫 瀏覽:721
武打片老電影大全國語 瀏覽:679
中影參股的電影院線 瀏覽:22
港劇酒吧電影大全 瀏覽:524
叫什麼人妻電影 瀏覽:460
音樂電影流浪漢 瀏覽:153
三大恐怖電影完整版 瀏覽:746
迪士尼電影開頭城堡音樂 瀏覽:234
狂野大陸大結局電影 瀏覽:969
成人手機免電影網站 瀏覽:768
電影你的婚禮戒指盒裡的字條是什麼 瀏覽:835
北京愛情故事微電影在線 瀏覽:665
好看英文電影治癒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