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王室的相關電影
《雄霸天下(Backet)》 1964
《冬之獅(The Lion in Winter)》 1968
《安妮的千日(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 1969
《白頭偵探(The Naked Gun)》 1988
《喬治王的瘋狂(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 1994
《布朗夫人(Mrs. Brown)》 1997
《伊麗莎白(Elizabeth)》 1998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女王(The Queen)》 2007
《伊麗莎白:黃金時代(Elizabeth:The Golden Age)》2007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The Other Boleyn Girl)》 2008
《年輕的維多利亞(The Young Victoria)》 2009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2010
2. 從《女王》到《王冠》,為何英國王室題材影視劇魅力不減
這類題材的影視劇首先非常的華貴,無論是從衣著還是談吐、還是布景都十分精緻,男女主人公也大都是美女帥哥,是一種非常極致的偶像劇。
英國王室歷史悠久,故事太多,戲劇開發潛力也大,一方面英國人本身就崇尚藍血貴族的生活,拍這種劇也算是有受眾基礎,第二這種類型的劇不論是從劇情還是服裝化妝造型上來說,一般製作水準都比較精良,「維多利亞」就是BBC做的,小的影視公司沒有這個財力、視野和編劇能力來駕馭這種題材。
3. 請問:誰知道有關英國皇室的電影,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都可以
片名:王室雙姝
其它譯名: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
上映日期:2008-2-29
國家地區:英國
影片介紹: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根據菲利帕.格里高利(Philippa Gregory)的同名歷史小說改編,故事圍繞蒂托王朝時著名的亨利八世與其第二任妻子展開。
波琳家族當時在宮廷內侍奉,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貪色的亨利八世(埃里克.巴納)某天看上了已婚的姐姐瑪麗,強行要求瑪麗與之同房。妹妹安妮則與宮中一公子哥兒混上,後被姐姐發現,遭家族唾棄而流放。瑪麗懷上亨利的小孩,待產期間妹妹回朝。報復心極重的安妮為了受寵於亨利不惜使勁各種卑下手段,把原本不喜歡亨利但懷小孩後對喬治漸生情愫的姐姐擠出了喬治的宮廷,還逼亨利與妻子卡瑟琳離婚及立她為後。只可惜,安妮懷男失敗,頭胎為女兒,即後來的伊麗莎白一世,第二胎流產,後來走投無路,在眼看要失寵之前,她要求與自己的哥哥結合以再獲生產的機會。結果又是流產。而且天機泄露,亨利八世處斬了波琳兄妹。瑪麗帶著她生下的男孩與一個馬夫長結合,過著無名但卻幸福的生活。
這段歷史曾經被拍攝成經典影片《亨利八世和他的六個妻子》,新版編劇是Peter Morgan,導演是Justin Chadwick,影片計劃今年秋季由BBC電影公司在倫敦開拍,索尼負責北美發行,焦點公司負責國際發行權。
◎譯名007系列之:皇家賭場
◎片名Casino Royale
◎年代2006
◎國家美國
詹姆士·邦德成為007之後的第一項任務,是到馬達加斯加島暗中監視一名叫做莫拉卡的恐怖分子。任務開始之後,邦德發現形勢的發展與預先的計劃有了很大的出入,於是他決定展開調查。調查必須獨立於M16軍情處進行,這樣才可能把剩餘的恐怖分子全部引出來,然後一網打盡。邦德根據找到的線索來到了巴哈馬,遇到了迪米特瑞斯和他的女朋友蘇蘭奇。他發現迪米特瑞斯與一個叫做勒·奇弗瑞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個奇弗瑞正是世界恐怖組織的頭目。秘密情報顯示,奇弗瑞即將在蒙特里格羅的皇家賭場進行一場賭注異常巨大的豪賭。M16軍情處指派邦德前去參加這場賭局,尋找擊敗奇弗瑞德機會。因為如果他輸了,在他領導下的世界恐怖組織也將被摧毀。與此同時「M」也給邦德派去了一位新的女助手琳德,用以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一開始邦德對琳德的作用持懷疑態度,但在他們一起出生入死,甚至共同經受了奇弗瑞的嚴刑拷打之後,邦德開始對她另眼相看。在蒙特里格羅,邦德得到了M16軍情處在當地的間諜成員馬西斯,以及費利克斯·雷特,一名聲稱對加入CIA非常有興趣的人的幫助。這場充滿著陰謀與暴力的馬拉松式追逐游戲,在賭注的不斷提升中達到了高潮……
4. 關於英國法國王室的電影
親,我覺得比較好看的也就這幾部了~~希望能滿意!❤
《鳩占鵲巢》
亨利八世(艾瑞克·巴納飾),也就是歷史上稱之的都鐸王朝統治下的英國,處處充滿了陰暗、背叛、霸權甚至是荒淫無度。尤其是在亨利八世的皇宮里,更是如此。
當外界傳聞,都鐸曾經的愛妻已經無法為其生育後代的時候,亨利八世便開始將其打入「冷宮」,另尋新歡去了。得知此事的托馬斯·波琳爵士(馬克·萊倫斯飾)也同時開始秘密謀劃著如何讓自己的家族成員重新回到英國最高的統治階層當中。性格外向的大女兒安妮·波琳(娜塔莉·波特曼飾)成了老頭子最大的籌碼。然而,老波琳的計劃並未能按部就班地實施。因為,此時的亨利·都鐸已然將愛慕的目光投向了波琳家族中另一位更為成熟柔美的女人身上——她就是安妮·波琳的妹妹——已經嫁為人婦的瑪麗·波琳(斯嘉麗·約翰遜飾)。 事實上,國王亨利八世對她的美色已然垂涎許久了。被逼無奈之下,瑪麗不得不作為國王的「地下情人」入宮服侍國王。然而當瑪麗懷上國王的骨肉時,她姐姐安妮(娜塔莉·波特曼)突然進入皇宮。與瑪麗不同,安妮的野心極大,主動勾引國王並得以國王的寵幸。不久,安妮如願被亨利八世冊封為皇後,而曾經得到國王恩寵的瑪麗,卻只能以皇後的同姓妹妹的身份居住宮內,被蔑稱為「另一位波琳家的女孩」。
安妮生下公主伊麗莎白(以後的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一世), 使她的處境尷尬且危險。不久,安妮又一次懷孕,可遭遇流產。安妮並沒有告訴亨利八世自己流產的消息,因為那意味著她再也無法生育。安妮為了自己的王後寶座,竟萌生了與其他男人發生關系的念頭。不幸的是她選擇了自己的弟弟,更加不幸的是被弟弟的夫人看到,告訴了亨利。可是實際上,安妮與弟弟並沒有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
最後,安妮與弟弟被砍頭,家族隨之敗落,只有瑪麗過著幸福的生活。
《女王》
1997年,黛安娜王妃在巴黎因為車禍意外身故的消息傳出後,舉世震驚,英國國內更是哀聲一片。悲痛欲絕的民眾對以伊麗莎白女王為首的英國王室表現出來的冷漠和迴避態度十分不滿,一時間群情激憤,反王室的情緒高漲不下,戴妃之死讓英國王室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中。而首相托尼·布萊爾剛剛走馬上任就面臨這樣一個棘手的局面,一面是哀痛憤怒的英國民眾,另一方面是竭力維護傳統、避而不出的英國王室。身處峰頭浪尖、壓力重重的「平民首相」布萊爾必須盡快找到解決辦法,撫平民眾的不滿與怨氣,讓女王與人民的關系恢復往日的和睦,同時確立起自己的聲望和威信。
《茜茜公主》
第一部《茜茜公主》Sissi - Kaiser Franz Joseph II (1955) 講的是美麗活潑的巴伐利亞伊麗莎白公主茜茜,在奧地利度假時邂逅年輕英俊的奧地利國王弗蘭茨·約瑟夫,兩人一見鍾情,而此時國王已經與茜茜的姐姐海倫公主定下婚約,海倫公主是專制的皇太後蘇菲指定的皇後人選,但國王已經無可救葯的愛上了天真的茜茜,並最終違背母親的旨意,在生日晚宴上宣布茜茜為自己未來的皇後,在維也納舉行了隆重的國家婚禮。
《年輕的皇後》
第二部《年輕的皇後》Sissi - Die junge Kaiserin (1956) 講述了茜茜開始了她的皇後生活,倔強的茜茜和專制的皇太後蘇菲之間的矛盾,在茜茜的女兒出生後到達了頂點。蘇菲援引皇家的傳統不讓茜茜撫養自己的女兒,而弗蘭茨卻順從了母親的旨意,茜茜一氣之下回到了娘家巴伐利亞,弗蘭茨也追隨而至,他們和好如初。回到奧地利以後發現蘇菲也改變了主意,同意茜茜撫養自己的女兒,之後,年輕的國王夫婦訪問了匈牙利,他們在匈牙利人民的歡呼聲中成為了奧匈帝國的國王與皇後。
《皇後的命運》
第三部《皇後的命運》Sissi - Schicksalsjahre einer Kaiserin (1957)講述的是茜茜證明了自己不僅能出色的處理國家大事,也能妥善處理與婆婆的關系。但是,當她和安德拉西伯爵前往匈牙利安撫不原俯首稱臣的貴族時,蘇菲卻在散布茜茜與伯爵關系不尋常的謠言。茜茜出遊時染上了嚴重的肺病。在母親的幫助下茜茜才得以康復,病癒後,她陪同弗蘭茨訪問奧地利統治下的義大利,盡管那裡的人民強烈的反對奧地利的統治,茜茜還是贏得了那裡人民的心
5. 關於英國王室的電影
《國王的演講》、《女王》、《伊麗莎白》、《失落的王子》、《王者之心》、《冬獅1969》、《九日皇後》、《火葯、背叛與陰謀》、《年輕的維多利亞》、《公爵夫人》。
6. 找關於英國皇室的電影
《冬獅》、《亨利五世》、《理查三世》、《亨利八世》、《伊麗莎白》、《瘋國王喬治》、《女王》。
7. 關於英國皇室的電影
《冬獅》、《亨利五世》、《理查三世》、《亨利八世》、《伊麗莎白》、《瘋國王喬治》、《女王》、《多鐸王朝》
8. 一個有關英國皇室的電影,其中還有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是一部喜劇
《女王》?還是《真愛至上》?
9. 有哪些關於英國王室的電影值得推薦
我比較喜歡看的電影,是亞瑟王亞瑟驍勇善戰和超凡的氣魄令一些非常優秀的騎士為之折服,他們紛紛加入亞瑟的隊伍之中,組織成著名的「圓桌騎士」,這些英勇的戰士在亞瑟的帶領下一路勢如破竹,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戰績。
10. 一部跟英國王室有關的電影
《公主日記》第一部
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xNzY1NjEy.html
劇情簡介
15歲的米婭是舊金山的一個普通女孩,和作藝術家的母親一起過著平靜的生活。有一天,她竟然得知自己原來是一個公主,原來,她的母親曾經和是一個歐洲小國吉諾維亞的國王有過一段短暫的戀情,並且生下了她。現在,她成了吉諾維亞唯一的王位繼承人,在她16歲的生日到來之前,她必須作出決定是繼續留在曼哈頓還是前往繼承王位。當她最終選擇來到吉諾維亞王宮的時候,在那裡見到了嚴厲的皇太後克拉麗莎,二個人不久就發生了沖突。米婭始終沒有把自己和一個國家的統治者的身份聯系起來,而皇太後克拉麗莎則認為這是米婭的職責。克拉麗莎決定要以王室的規矩把她改造成皇室的繼承人。於是,妙趣橫生的矛盾和笑料也就接踵而來。最後,米婭在他父親給他寫的日記中得到了啟示,她決心做吉諾維亞王國的繼承人,並且她還在她的生日舞會上尋到了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