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故事片是《橋》,編劇於敏,導演王濱,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攝制。
⑵ 新中國的第一部長故事片是什麼影片
新 中 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東 北 電 影 制 片 廠 攝制的電影《橋》
《橋》是東 北 電 影 制 片 廠拍攝的劇情片,由王濱執導,王家乙、呂班、江浩、陳強等出演,於1949年上映。
⑶ 新中國電影中第一部故事片的名字
新中國電影第一部故事片是《橋》(1949年,長影出品),也是新中國電影第一部長故事片
新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是《留下他打老蔣》(1949年長影出品)。
⑷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哪一部電影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橋。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
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
(4)新中國第一部長電影片是擴展閱讀:
《橋》的劇本大約一半是在膝蓋上完成的。1947年冬初,主持東影的袁牧之和陳波兒提出試拍故事片。於敏來到哈爾濱機車車輛廠體驗生活,3個月後,退出來寫劇本。
於敏生前回憶,「當時招待所已住滿,所內大廳中有圓柱,圓柱周圍是環形的椅子。我佔領了一個圓柱和環形椅。膝蓋是我的寫字台,環椅是我的寶榻。
夜裡,我屈身而卧,如蝦米狀,好處是不受干擾,翻身時,要站起來,轉一個方向,再抱柱而眠。《橋》的初稿大約有一半是在膝蓋上完成的。」
⑸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哪部電影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橋》。《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
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
(5)新中國第一部長電影片是擴展閱讀
主要劇情:1947年冬,東北某鐵路工廠為支援解放戰爭,接受了搶修松花江鐵橋的任務。開始,總工程師看不到群眾的力量,對完成任務持懷疑態度。
有的工人群眾也存在僱傭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廠長主動深入工區,深入群眾,啟發動員大家為修復大橋出謀獻策,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為製造修復鐵橋需要的橋座和鉚釘,他們先修復了煉鋼爐。
第一次煉鋼失敗受挫,工人梁日升又想出了用耐火磚代替白雲石的辦法,並獲成功。此後,工人們也克服一系列困難,造出了橋座和鉚釘。為按時完成修復鐵橋的任務,鐵路工廠的工人們群策群力,響應上級號召,投身修橋工作,終於在松花江解凍之前,將大橋修復。
⑹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
1921年7月1日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轟動上海灘
1921年7月l日,一部根據1920年洋行買辦閻瑞生勒死妓女的時事新聞改編而成的長故事片轟動了上海灘。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部由中國人拍攝的長故事片。該片由洋行買辦陳壽芝、施彬元、邵鵬等人組織的中國影戲研究社製作完成。
1920年,閻瑞生勒斃妓女王蓮英的謀殺案件,一時成為轟動上海的社會新聞。上海新舞台把它改編成文明新戲,演出半年之久,賣座始終不衰,引起了這幾個洋行買辦想把它編成電影的念頭。他們請商務印書館的楊小仲來改編劇本,任彭年來擔任導演,演員則由幾個洋行買辦自己分別擔任。主角閻瑞生由陳壽芝扮演。閻原來也是一個洋行買辦,和陳是至友,面貌也非常相像,陳的一些動作,也很能摹擬閻的神情。王蓮英也是由一個妓女出身但已經從良的小姊妹扮演。《閻瑞生》拷貝共長10本。
⑺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
2、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戲」,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國人經營的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中國第一部有故事情節的短片《難夫難妻》。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拍攝時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動影戲部,此後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閻瑞生》和《紅粉骷髏》。
1922年 ,張石川與鄭正秋 、周劍雲等組織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影片嚴肅地涉及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技自然、親切、樸素。與此同時,出現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較具規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於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於民間故事,拍攝一批古裝片,並在上海掀起拍攝古裝片的熱潮 ,還以此立足於南洋市場。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⑻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嗎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橋》,由王濱執導,王家乙、呂班、江浩、陳強等人主演。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
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
(8)新中國第一部長電影片是擴展閱讀:
在於敏訪談錄中,講述了《橋》的寫作經歷。為創作該劇,於敏於1947年冬到哈爾濱機車車輛廠體驗生活,下廠呆了兩個月,寫一個月,共三個月就交上了劇本。
劇本很快通過了。《橋》拍出以後,反映很強烈,第一部影片,又是寫工人的,不管寫得怎樣,它是個新的東西,所以當時起的作用不小,到處是掌聲,上海工人看了電影之後還遊行慶祝。
⑼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哪部電影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橋》,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編劇於敏,導演王濱。
這部影片以飽滿的熱情,塑造了梁日升、老侯頭這樣的新中國工人形象,和以廠長為代表的領導幹部形象。第一次以工人階級為主角出現在銀幕上,這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9)新中國第一部長電影片是擴展閱讀:
內容梗概
1947年冬,東北某鐵路工廠為支持前線,接受了製造搶修松花江鐵橋橋座和鉚釘的任務。當時工廠條件很差,總工程師對完成任務缺乏信心,少數工人也存在著僱傭思想。
工人梁日升在修復煉鋼爐時試驗成功用耐火磚代替白雲石的辦法。之後,經充分發動群眾,克服了一系列困難,終於完成了生產任務。工人們又響應了上級的號召,參加了修橋工作,使大橋及時修復通車。
劇本反映了成為國家主人的工人階級在管理工廠中的聰明才智和積極性,說明了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是解放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⑽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和電視劇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王濱導演的《橋》是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麵塑造中國工人階級崇高形象。
我國第一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現為中央電視台),建於1958年5月1日,同年6月15日,該台播出了我國第一部直播電視劇《一口菜餅子》,這是中國電視劇的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