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功夫》出現了哪些高手
《功夫》其實建立的是一個江湖高手序列
最先出場的是鱷魚幫老大(馮小剛飾),他在警察局的大鬧只是鋪墊斧頭幫的出場。斧頭幫集體可算是倒數第二大高手,斧頭幫是大反派,他們的招只有兇殘。豬籠城寨里的苦力強、裁縫和點心師傅是倒數第三大高手序列,他們三人之間功力最弱的是苦力強,扮演者是少林寺的入室弟子,在片中使的是十二路潭腿。
火雲邪神的人物設計是大反差效果,穿最簡朴的衣服,塑料拖鞋,喜劇效果也很棒。他用陰招勝了楊過小龍女,是片中的第二大高手,僅次於阿星。只是他一心戀戰,勝之不武,心術不正。
❷ 世界七大武術高手分別是誰
世界七大武術高手
1、 李小龍:中國功夫之王。
2、 羅禮士:美式空手道冠軍。
3、 史提芬-施告:武術巨星、合氣道高手。
4、 尚格-雲頓:電影《搏擊之王》巨星、踢拳好手。
5、 山口剛玄:剛柔流空手道宗師。
6、 植芝盛平:合氣道宗師。
7、 嘉納治五郎:講道館柔道宗師。
8、 大山倍達:極真空手道宗師
李小龍詳細介紹:
1·李小龍不到33年的一生獲得了許多極具份量的榮譽,而死後的他還不斷被授予各種殊榮,李小龍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認、愛戴和景仰。他是一條真正的蛟龍,遨遊於滄海,飛行於蒼天。李小龍——世界人們懷念你!
●1957年,奪得香港校際西洋拳大賽冠軍。
●1958年,奪得全港恰恰舞公開賽冠軍。
●1964年,參加全美空手道大賽,擊敗蟬聯三屆冠軍的羅禮士榮獲桂冠。
●1964年,作為嘉賓參加美國長堤空手道錦標賽,也拿了個冠軍。
●1972年,《精武門》獲金馬獎「最佳技藝獎」,同時獲最佳劇情片殊榮。
●1972年,世界權威武術刊物《黑帶》雜志「黑帶群英殿」入選七位武術家,李小龍是其中之一。盛行的說法是「世界七大武術家」,這是香港媒體的譯法,此事證實為真。
●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將《死亡游戲》的開映日,即7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1980年,獲日本《朝日新聞》選為「七十年代代表人物」。
●(時間未知)富士山樹立起一尊李小龍塑像,人們尊他為"武之聖者"。
●1986年,獲德國漢堡大學選為「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
●1993年,美國好萊塢星光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
●199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為李小龍頒發「終身成就獎」。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二十周年紀念鈔票,見下圖。
●1998年,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同年被《時代雜志》評為「二十世紀的英雄與偶像」,是唯一入選的華人,獲美國演藝同業公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1999年,獲《時代》雜志評為「20世紀的英雄與偶像」,是惟一入選的華人。
●2000年,美國政府宣布發行一套《李小龍誕辰六十周年紀念郵票》,這是繼瑪麗蓮.夢露和007之後的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藝人,也是華人中的第一人。
●2002年英國第四台舉辦了一個全球100位最偉大影星的選舉活動,李小龍、成龍及周潤發入圍角逐100位最偉大的影星。誰知道後事如何請告訴我。
●2004年05月25日,在「英國年度種族傳媒大獎」頒獎禮上,英國傳媒協會特別為已故的武打巨星李小龍頒發「傳奇大獎」,以紀念他在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發展上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李小龍逝世後,世界各國發行了許多李小龍紀念郵票。但是好像並沒有看到中國的行動,這算什麼?!
●李小龍幾次成為《黑帶》雜志封面人物,英國、日本還有不少專門的李小龍雜志漫畫。
●李小龍一拳能打出400磅的力量,與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體重是260磅,李小龍的體重只有130多磅。此事已載入2000年版金氏世界紀錄。
❸ 中國近代十大武術高手
一、董海川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董海川生於清代嘉慶年間(1797-1882),河北省文安縣米家塢人,幼年喜學各家拳術,及長訪師江南,在桃花山上見一年幼和尚不斷向樹擊掌,並盤樹繞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結果大敗。於是他請見老和尚,虛心求教,歷經幾個寒暑,盡得其藝;臨別時師傅叮囑:技藝已有成就,切忌少年氣盛惹事生非,董唯唯應諾。然而回家之後偶與人爭,以致出手傷人,官方緝拿甚緊,董遂凈身為閹,隱於京師肅王府中,做了一名司菜太監。
一日,太極拳名師楊露蟬奉召在肅王府與府中拳師比武,連戰連勝,最後竟將一拳師擲於園網之上。是時董海川手托菜盤由此經過,立即飛身上網救起拳師。董海川遂與楊露蟬相鬥,雙雄對峙,勝負難分。從此太極拳與八卦掌各立門戶,桃李盈門,流傳後世。董海川壽享高齡,監歿昏惘,仰卧床上,兩手仍作換掌式,直至氣絕。八卦掌流傳國內外,迄今不衰。董氏傳人層出不窮,其墓已遷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二、王五
大刀王五,可算是近代武林響當當的巨頭。王五是北京人,他本姓白,八歲時就成了孤兒.他和弟弟沿街討飯,討到了北京順興鏢局,鏢局的王掌櫃看他長得相貌不凡,就收留了他,認為養子,改姓王。十一年後,王掌櫃死了,他就繼承了鏢局。由於他行俠仗義、為人直爽、武功又高,就被人叫做「大刀王五」,他的本名,是王正誼。
王五是地道的綠林豪客,不但武功好,而且結交廣泛,上到王公顯貴,下到街頭混混。而且他廣泛的社會關系使他與當時的許多名人大事聯系起來。
譚嗣同「去流肝膽兩昆侖」,據說「兩昆侖」就是說康有為和王五。最後沒於八國聯軍,不愧熱血豪俠本色。王五武功與事跡傳說最廣,傳奇色彩濃厚,他本人也是一個傳奇。一些後代作者也以把自己的故事附會上王五為興趣,茲略舉一處——光緒二十六年(元年一九○○年),新年初六,大刀王五忽然來訪,鐵雲以為他是來拜年的,高興地迎入客廳,笑道:『惶恐得很,遷居之後多時不曾拜見五哥和嫂夫人了,本來是應該兄弟前來府上拜年的。』王五冷笑道:『咱可不是來給你拜年的,你現在是和洋人打得火熱的大貴人了,還敢勞你的駕?』啊呀,五哥言重了!』鐵雲正詫異今天王五言語異常,不料王五忽然颼地從腰間銅釘護腰皮帶上拔出一把寒嗖嗖明晃晃的匕首,猛地一把插在方桌上,怒瞪雙目大喝道:『姓劉的,有人說你是賣國的漢奸,你今天可得和咱說清楚,若是說不清楚,休怪咱王正誼無情!』鐵雲吃了一驚,立刻鎮靜下來,拱手道:『小弟雖然做了英商福公司的買辦,其實也是為地方為國家振興實業,造福百姓。所經手的山西、河南兩省礦務,山西的事是省里商務局專函懇請我為他們向洋人借款開礦,我才答應下來,河南的事還剛剛開頭。既說是漢奸,必然賣國,可是山西的事,由山西撫台作主,中國的事由中國皇上批准,借債還錢,礦山的主權仍屬中國,不知小弟賣了什麼給洋人了?請五哥明示,也叫鐵雲死得明明白白。』王五沉吟了一下,又厲聲道:『口說無憑,拿證據來!』鐵雲道:『證據在書房中,請五哥隨我去看』王五拔出匕首,隨鐵雲來到書房。鐵雲取出山西省商務局的來信,和他寫給山西撫台的稟啟,以及山西省與福公司所訂礦務章程,還有他與福公司的往來信函,王五粗通文字,坐下來一一讀了,這才收下匕首,大笑道:『好一個劉鐵雲,人家罵你漢奸,咱原不信,今天特地來考查考查你,若你真是漢奸,定殺無疑,那就不管舊日的交情了,幸而你不是,免得咱下手。』鐵雲笑道:『五哥,幸虧我問心無愧,不然可被你嚇壞了。』——這個劉鍔也是個交際狂,絲毫不遜王五,兩個人確實有交情。
三、黃飛鴻
黃飛鴻(1847-1924),南海西樵祿舟村人,他是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飛鴻五歲從父習武,12歲隨父鬻技街衢,盡得家傳功夫。後遇鐵橋三之愛徒林福成授其鐵線拳、飛砣絕技,並在宋輝鏜處學得無影腳,武藝日臻精進,稍後,飛鴻隨父於廣州樂善山房設館授徒。麒英謝世,飛鴻子承父業成為一代宗師,是當時南派武林中最年輕的武術教練。一生中,曾先後被提督吳全美、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等聘為軍中技擊教練。
相傳其平生絕技有雙飛砣、子母刀、羅漢袍、無影腳、鐵線拳、單雙虎爪、工字伏虎拳、羅漢金錢鏢、四象標龍棍和瑤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諸勢,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號。1924年8月,廣州商團總長陳廉伯在英帝國主義支持下,乘孫中山北伐,在廣州發動武裝暴亂,縱火劫掠。黃飛鴻與其繼室莫桂蘭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寶芝林連同劉永福寫給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毀於戰火。黃飛鴻經不起沉重打擊,因而憂郁成疾,是年冬天不治去世,終年77歲。黃飛鴻身後蕭條,貧無以殮,幸弟子鄧秀瓊為他料理後事,葬於白雲山麓。莫桂蘭在林世榮、鄧秀瓊的幫助下,偕黃的兩名兒子移居香港設館授徒,傳授黃飛鴻遺技。1983年在香港去世。黃飛鴻一生以弘揚國粹,振興嶺南武術為已任,經其門人林世榮等整理的鐵線拳、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結構新穎,動作輕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滯狹隘、動作重復之弊病。虎鶴雙形,虎形練氣與力,動作沉雄,聲威叱吒,有推山倒海,龍騰虎躍之勢;鶴形練精與神,身手敏捷,動作迅速,有靜如處女,動如脫兔,氣靜神閑之妙。剛柔並用,長短兼施,偏正配合進退中規,成為飛鴻一脈之代表拳法,為武術界獨樹一幟。一時風行全省,並遠傳至港澳、南洋甚至北美等地,迄今歷久不衰。在新中國成立後,被列為我國高等體育院校教材內容之一。黃飛鴻不僅武功超群,醫術亦相當精湛,其駁骨療傷之技,時稱一絕。光緒年中,在廣州仁安里設「寶芝林」醫葯館,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上至將軍,下至百姓,功效顯著。福軍首領劉永福親為寶芝林題寫「技藝皆精」的匾額,並聘飛鴻為福軍技擊總教練,後隨劉到台灣英勇殺倭。
黃飛鴻縱橫江湖數十年,憑著過人的勇敢、智慧和絕技,身經百戰,顯赫輝煌。成為中外聞名的武術大師。他武藝高強且崇尚武德,推尚「習武德為先」,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他歷主摒除門派之閡,能者為師,更是力排重男輕女之見,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組織女子獅隊的武師之一。其眾多弟子中,以男弟子梁寬和林世榮,女徒弟莫桂蘭、鄧秀瓊等最負盛名。其餘的門人,亦頗有聲譽,遍布粵港澳台、東南亞各地。他生前弘揚國粹、匡扶正義、見義勇為、扶弱助貧、濟世為懷的風范,在武術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軼事,被世人廣為傳誦。
四、霍元甲
霍元甲(1869-1910),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屬滄州地區),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霍元甲幼時體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顯一時的秘宗拳師。他擔心元甲習武日後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於他。但元甲志存高遠,他日日留心,處處參察,偷藝於父傳兄弟之機。苦練於舍外棗林之僻。後為父知,受責。元甲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面,方准父兄一起習武。
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功藝長兄亢進,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群。
父見此,一改舊念,悉心傳藝於他。後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傳「秘宗拳」發展為「迷宗藝」,使祖傳拳藝達到了新的高峰。光緒22年(1896),山東大俠劉振聲慕名來津,求拜於元甲門下。霍察其正直,遂收為弟子。從此破了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先例。元甲俠肝義膽。光緒24年(1898),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難津門,與元甲一見如故,遂成至交。後王子斌在京遇難,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元甲與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並取得《老殘游記》作者劉鶚協助,將義士身首合葬,盡了朋友之義。宣統元年(1909),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登廣告,辱我「東亞病夫」。霍應友人邀赴上海約期比武。懾於霍元甲拳威,對方以萬金作押要挾,元甲在友人支持下,答應願出萬金作押。對方一再拖延,元甲在報上刊登廣告,文曰:「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並聲言「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霍公之聲威使奧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膽而逃,連公證人,操辦者也逃之夭夭。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先生贊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較藝,敗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於9月14日身亡。終年42歲。後上海精武會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東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分起。
五、王子平
王子平,回族人,生於一八八一年,卒於一九七三年,生前任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他生於武術之鄉河北滄洲的一個武術世家,和佟忠義並稱「滄洲二傑「,有「神力千斤王」之稱。從學於魯人楊洪修,精查拳、八極拳、龍泉劍,早歲行商關東,後投身軍伍,以武術教練將士。一九一九年,俄國大力士康泰兒在北京中央公園獻技,勢甚囂張,王激於義憤,當眾挫敗之。後又挫敗西方力士馬志尼、阿拉曼、柯芝麥、沙力文。在青島時,曾遭日帝憲警圍攻,王子平把他們一一擲至樓下,表現了我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的精神和魄力。
他熱愛武術運動,畢生不渝,在舊社會,為維持生計,他曾走南闖北,顛沛流離,但他對中國武術的深摯熱愛絲毫不減,刻苦練功的意志愈來愈堅。他從六歲開始習武,直至晚年,八十多年練功不錣。他早年研習查拳、子午劍,遍行大江南北,看到了許多名家的各種優秀劍術以後,就博採各家之長,推陳出新。他的「青龍劍」就是集各家之長,並吸取了西歐擊劍和日本劍道的優點,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而創造的。他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制度,使自己的愛國主義思想升華到更高的境界。為抗美援朝捐獻大炮,他率領全家參加義演。他以八旬高齡出國參加表演,向世界人民介紹中國武術。
王子平十分注重挖掘祖國武術寶庫和普及武術,當他八十歲高齡的時候,著名導演謝晉請他在《大李小李和老李》中做配角,拍攝打太極拳的鏡頭。他作為少林門門長,在全國來說是為德高望重的武術家,竟毫無彝議,不取分文,高高興興的去客串拍片。他認為,在電影中表演「簡化太極拳」,對開展武術有利。他說,只要對黨對國家有利我都干。王子平又是一個著名的傷科醫生,在晚年,他以高超的醫術解除了許許多多患者的病痛,還創編、出版了《祛病延年二十勢》,深受群眾歡迎。王子平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閃耀著愛國主義精神,他的年輕時代,是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瓜分中國的年代。有一年,為了應付青洲車站德國鬼子的挑戰,他一氣之下舉起了一個大磨盤,從此贏得了「神力千斤王」的稱號。他的威名,也隨著他不斷打敗列強拳師而震動武壇。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九一八年在北京打擂擊敗俄國大力士康泰爾一戰。
六、杜心武
號稱南北大俠,其資料及故事比較紛雜,信史難見,他是自然拳創始人,當過孫中山的保鏢。在此聊錄一點:馳名中外的武術家杜心武,出生於武風極盛的湖南慈利縣,他從小拜武林怪傑為師,學得一身驚人的功夫,早年做過鏢師,威震四方,被譽為「南北大師」。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組織同盟會,宋教仁是同盟會的骨幹,經宋教仁介紹,杜心武也參加了同盟會,並做了孫中山的保鏢。
杜心武擔任保鏢,並不是每天跟隨孫中山,主要是遇有重要會議時,由杜心武組織幾個人在會場內外負責保衛工作。
有一次,孫中山、黃興和宋教仁等,在日本東京共商革命大計,清廷對孫、黃等革命黨人恨之入骨,暗中派人盯梢,伺機刺殺。那天,杜心武在門外發現三個中國人行蹤詭秘,開口說道:「我知道你們三個人身上都有鐵器,能夠拿出來讓我見識見識嗎?」那三個打手說:「對不起,沒有值得一看的!」杜心武說:「你們不借,我會自己取出來!」話音剛落,杜心武一個轉身,用手在他們三個人身上一摸,動作快如閃電,等到三個打手清醒過來時,身上的手槍,全到了杜心武的手中。那三個打手惱羞成怒,揮拳向杜心武打來。杜心武不慌不忙,只在中間走圓圈,一邊走一邊用手招架,身子像泥鰍一般滑溜,令那三個人只是看得見,卻又摸不著。最後,杜心武使出他的神腿絕招,飛起右腿橫掃一周,那三人應聲倒地,爬起來後,拔腿就逃。一天,宋教仁住宅前面,來了個可疑的磨剪人,坐在板凳上吆喝。此人身材高大,虎背熊腰,年齡大約50多歲,貌似門神。杜心武一見,便知此人絕非善類。他不聲不響,悄悄走到磨剪人身邊,輕輕用「雙龍捧珠」的招式,將磨剪人懸空舉起。磨剪人大為震怒,對准杜的頭部用「五雷掌」劈去,杜心武將頭一扭,以右腿來了個「橫掃千鉤」,把磨剪人踢出一丈多遠,隨即一個跳步,跳到磨剪人的身後,將其雙手反扣,問道:「你要說實話,來此有何目的?」磨剪人吞吞吐吐地說:「聽說宋總長家裡有能人,想來見識見識!」杜說:「宋總長身邊的能人很多,你心服了嗎?」磨剪人的雙手被杜反扣著,痛得流出了眼淚,連連說:「我見著能人了,求你開恩吧!」後來宋教仁在上海遇刺,可惜那次杜心武沒有同去,如果杜心武去了,也許能事先發現刺客。
——當時所謂大俠,除了武功高強,結交廣泛,一般還有一個特色,就是門人多,勢力大,有豪強的味道。
七、韓慕俠
這是當年和霍元甲同鄉並齊名的大師,武林大師張占奎弟子,解放前黃埔軍校首席國術教官,擊敗無數外籍高手,打死天津擂台俄國大力士。其孫韓建中現任中國公安大學格鬥教授。
電影《武林志》里東方旭的原形就是他(北京的六國飯店與一位俄國大力士康泰爾交手);在天津開武館,1916年前後,周恩來在天津南開中學讀書,並投身革命事業。為了強身健體,他拜名揚京津的拳師韓慕俠為師,學拳練武。韓慕俠當時以教武為生,最擅長「形意八卦」,除在南開任教外,還在家裡設武館授徒傳藝。周恩來學習之餘,常穿一件長布大褂,去韓慕俠家裡學拳練武。
因為學拳,使周恩來與韓慕俠建立起誠摯的友誼。周恩來曾提筆為韓慕俠的武館,寫下「韓九師堂」四字。1917年周恩來東渡日本後,還將他學拳期間與韓慕俠等人在武館的合影寄給拳師,以示思念之情。韓慕俠曾感慨地說:「翔宇(周恩來)年少志高,深謀遠慮┄┄我教他怎樣強身,他卻教我怎樣做人。」——此人是八卦掌高手,武功是真的
八、李三
燕子李三,從窮人和俠客淪落為竊賊和淫賊,雖然他的武功和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但是當他被擒並處死,人少憐之者。關於李三的傳說也極其紛雜,以其名氣之大相信,相信是有真功夫的。——請大家提供關於他的真實資料,謝謝。與李三齊名的一個竊賊叫?雲鵬(?),後被國民黨培養為特務,建國後潛入大陸被抓,據說從廣東運往北京的時候,為了防止他搗亂,就把他綁在一個擔架上抬進飛機。到北京後被裝在一個大鐵籠子里,他說,這個籠子我認識,當年李三就是被這個籠子關的。——注意,這時候他已經五六十歲了。
九、許世友
許世友(1905-1985),他的功夫是正宗的少林功夫,老師為雲游武僧林子金。賀龍雖然是黑社會的世家,但武功似乎不如他。下面引一段最平常的段子——將軍宴請的幾位老朋友當然也都是善飲者。因此,將軍在宴席開始時宣布席規:「三杯之內不許耍滑、耍賴,發現耍滑耍賴,一杯罰一碗;三杯之後,各盡所能,盡興方休。」話講完,你一杯我一盞便歡飲起來。
有一位身材魁梧的將軍果真沒按他的宴規行事,把第三杯茅台酒悄悄地倒給了別人。
許將軍看在眼裡,嘿嘿一笑,把事先准備好的白瓷碗放在桌上,汩汩地往碗里倒酒,那位將軍雖然聽說過許世友將軍武功超群,但他自恃身強力壯,想必許將軍在酒桌上也奈何他不得,於是漫不經心地笑著說道:「你盡管倒吧,反正我是不喝的,看你敢把我怎麼樣。」許世友將軍哈哈一笑,二話不說,只管把倒滿茅台酒的酒碗遞將上去,按倒那位將軍就灌。開始那位將軍奮力掙扎,不讓灌著,豈料許將軍非一般強壯漢所能抗衡!特別是他那手上的功夫,更其了得。據說將軍從十來歲上少林寺當和尚學拳腳開始直到當將軍,他都從未中斷過武功操練,每天早晨起來,他的兩只手指便往裝滿砂子的缸里戳,一戳便將整個手掌都入砂子中,練完功才去洗朝臉盆里的水拍去一掌,說也奇怪,那一盆水便活了起來,在盆里連轉幾個圈兒,忽地一下騰空而起,跳出盆外。瞧那手指的功夫,可真能把人的五臟六腑抓出來,為此,這時在宴會席上的他,雖然是輕輕的捏著那將軍的手腕子,可那位將軍卻直喊:「哎喲!哎喲!不得不張開大口讓許將軍灌,灌得那位將軍大聲嚷嚷醉倒才甘心!看來下次我赴你的鴻門宴,至少得帶一個營的兵才成。」說罷樂得大家大笑不止,都說是「好久沒喝這么痛快的茅台酒啦!」
十、海燈
海燈法師本來應該算是一個武林高手吧?但是近年名聲不大好,說是欺世盜名,「布帶拴腳表演「二指禪」「是最大的丑聞,究竟是得到高僧還是無恥騙子,這里不敢妄自評判,請有知者指教吧。
❹ 十大武術界名人都是誰
我告訴你。
晚清以來的10大武術家排名:
一、三大宗師:
1、孫祿堂,以易經為立論,首次創立了系統的武學理論和技術體系,並以自身實踐證明其有效性,技擊獨步於時,並培養了一大批技擊高手,史稱「精技藝者皆望風傾倒」,開天闢地,影響至今。孫祿堂絕對是古今武林第一人。
2、董海川,創立了以轉掌為特徵的新拳種,造就了一大學派,培養了一大批武術名家,影響了一個時代。
3、武禹襄,太極拳理論的探索者和開拓人,最早總結出太極拳理論的雛形,建立理論來自實踐的學風,為太極拳的發展做出劃時代的貢獻。
二、七大名家:
4、郭雲深,奠定形意拳理論雛形,培養了一大批技擊高手,與當時各派高手進行了廣泛交流,史稱「半步崩拳打遍七省。」於是從實踐中總結出形意拳的理論與技術體系的雛形。
5、楊露蟬,太極拳的重要傳播者和實踐者,以自身的實踐樹立起太極拳的社會價值,是太極拳發展史上承上啟下的人物。並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了太極拳的技術。
6、孫存周,道藝武學體系的重要傳播者和實踐者,以自身無匹的技擊造詣和獨到高效的教學效果,樹立起以三拳合一為標志的道藝武學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
7、朱國福,最先進行中外武技綜合的探索者,是現代散打技術訓練理念的開山宗師。他在中央國術館推行的技擊訓練實踐,是今天散打能作為一項體育運動的源頭。
8、張之江,國術走向科學化、專業化、統一化的推動者和組織者,是近代國術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9、李小龍,通過電影宣傳武術,並成功走向世界的開拓者,同時又是恢復傳統武術精神理念的實踐者。
10、馬鳳圖,通備武術理念的創立者,形成了當代除太極拳之外的,並且與太極拳理念不同的影響最廣的武術學派
❺ 誰知道2000年左右的一部國外動作影片片名,關於世界頂尖高手武術大會
拳霸天下/ 尚格雲頓主演 那是個很大的金龍 有人試圖掉走 對吧
❻ 影視圈真功夫十大高手
動作片無疑是電影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尤其是咱們的功夫片,在全球都是聞名的。
若是給咱們的武打明星排名,大家會怎麼排名嗯?
第10:甄子丹
甄子丹出生在武術世家,進入影視圈後也參演過很多動作片,其中張藝謀的《英雄》,還有系列電影《葉問》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而且甄子丹本身在武術上涉獵廣泛,母親麥寶嬋女士是國際武術家和太極拳師,甄子丹本人自幼同時接觸太極等傳統中國功夫和西洋拳術。長大後喜歡上自由搏擊,還獲得了跆拳道黑帶六段。
這些經歷讓他在電影中有了很好的基礎。
第9:成龍
成龍成名很早,在國際上也有很高的影響力了。早年剛剛出道的時候,成龍還曾經在動作片《猛龍過江》中擔任李小龍的替身。
無疑成龍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電影可以說是開創了動作片電影的一個新時代。
但是在很多影迷的心中,成龍的武打實力並沒有得到認證。
很多人認為成龍只是滑稽戲,說到真功夫,還是不行。
第8 :吳京
吳京可以說是武打明星中長相比較俊朗的了,他主演的《太極宗師》,小時候也是看過很多遍的。
同樣的吳京也是從小就練習武術,曾獲得全國武術比賽槍術、對練冠軍。
近幾年吳京的發展勢頭也是不錯,而手腳上的真功夫,吳京在一眾武打明星中也算是不錯的了。
第7:趙文卓
趙文卓也是出生在武術世家,8歲父親就送他從師學武,在武術方面獲得過很多全國武術冠軍。
趙文卓拍攝的很多影視劇都是武俠劇,利落的身手配上趙文卓俊朗的外表,可以說是吸粉不少的。
第6:元華
和成龍師出同門,但是元華就沒有成龍那麼好的星運和成就了。
但是因為他的一身好功夫,元華曾經在電影《精武門》《龍爭虎鬥》中都擔任過李小龍的替身。
周星馳電影《功夫》也曾有過元華的精彩表現,單論功夫,元華絕對是上乘。
第5:洪金寶
洪金寶年輕時和成龍還有過很多合作,成龍元華都是洪金寶的師弟。
洪金寶也是手上有真功夫的,出生武術世家,祖母錢似鶯更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代女打星。
第4:李連傑
比起以上幾位,李連傑家世並不突出,他出生於普通的公認家庭,但也是從小學習武術,得過許多全國冠軍和金牌。
李連傑的《少林寺》《黃飛鴻》都曾取得過很高成就,甚至說起黃飛鴻,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李連傑。
第3:林正英
說起林正英,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他的僵屍片,可以說是開啟了一個時代。
除了僵屍片,林正英其實本身功夫也是極其厲害的,與李小龍合作了幾部電影,據說李小龍沒有林正英在旁寧可不開機拍攝,由此可以看出林正英功夫有多厲害,連李小龍都對他如此贊賞。
第:2:梁小龍
周星馳電影《功夫》里的火雲邪神就是梁小龍了,梁小龍不但學習了北派腿法,還練詠春拳學習空手道,拿過全港搏擊比賽,兩次冠軍、一次亞軍。
梁小龍的陳真當年也是紅遍大江南北的,而且論實戰功夫,梁小龍絕對是其中佼佼者,據說他曾遭十多名持利器男子伏擊,最終將對方全部打倒,他手無寸鐵只受輕傷。
第1:李小龍
動作片不能忘記的一位巨星就是李小龍啦,他的稱號有很多: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等等。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
李小龍的電影,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范圍都是影響廣大的,說起動作片,李小龍被封第一絕對毫無異議吧!
對於網友的排名,大家有別的想法嗎?
❼ 中國武術十大高手是誰
大刀王五,霍元甲,黃飛鴻,楊露禪,杜心武,董海川,李書文,郭雲深,蔡龍雲,李小龍。湊滿10個了
❽ 找一部老電影,武術類的。
你好,您找得的電影是《武林志》。
參考鏈接:http://v..com/movie_intro/?id=20221&page=1
主演:李俊峰李德玉張雲溪戈春艷愛哈提龐萬林
導演: 張華勛
簡介: 清末民初的天津,一個初秋的上午,流落到天津的東方旭一家在破廟前賣藝。神州武術館館長何大海帶領徒弟鐵柱等前來搗亂,東方旭被迫交手,並佯裝敗陣。在一旁觀看的行醫郎中神拳李,發現東方旭武藝不凡,是故賣破綻,敗於何大海手下;何大海對東方旭的高深武功和一忍再忍的做法頗有所感。靜海大財主趙閻王,通過警察廳向神州武術館索人保鏢。何大海向眾徒嚴正申述了武術館不為財主看家護院的規矩,卻推薦東方旭去頂這門差使。東方旭為避此差,乃斷臂自殘以拒之。何大海得知後,對東方旭頓生敬佩之意。在一個集市上,神拳李與東方旭相認。原來,神拳李是東方旭岳父郜海民的師弟--滄州八卦掌名師。神拳李把東方旭全家接到自己家中居住,並把郜海民與八國聯軍作戰時留下的寶刀,交還東方旭和郜蓮芝。東方旭拜神拳李為師,請授八卦掌功夫。在名師指教下,他日夜苦練,功夫日臻成熟。一個自稱周遊四十六國未敗一場的俄國大力士達德洛夫到天津打擂比武,綠寶石洋行的保鏢牛武帶領樂隊,抬著大力士擊敗另拳師的巨幅廣告畫,招搖過市。何大海砸爛了廣告畫,痛打牛武,並宣稱要上擂台與大力士較量。這一切使東方旭對何大海有了新的認識。第一次打擂,何大海大勝達德洛夫的助手畢契卡。但何大海在返回武館的路上,被牛武暗算。東方旭得知後,趕到醫院探望何大海,他們互吐敬佩之情盡釋前嫌。何大海主動讓賢,請東方旭擔任神州武術館館長,東方旭慨然應允。東方旭來到武館,勸阻了去砸洋行的眾徒們,把牛武抓送警察廳。但在廳長段耀宗與買辦梁守仁相互勾結之下,牛武被釋放了。他再到武館叫戰,東方旭毅然應戰,簽訂了打擂的生死文書。洋行經理圖拉也夫與達德洛夫策劃陰謀,搶走了東方旭的女兒玉蓉。東方旭忍愛著傷臂失女的痛苦,用八卦掌戰勝了達德洛夫。圖拉也夫、梁守仁企圖暗害東方旭,何大海為保護東方旭遇刺身死。東方旭在富有正義感的警官宋卿掩護下,最終逃脫了虎口。
❾ 電影<<功夫>>
片名:《功夫》
監制/導演/編劇:周星馳
主演:周星馳、黃聖依、梁小龍、元華、田啟文、元秋
客串:馮小剛
類型:喜劇、動作
投資:哥倫比亞電影製作(亞洲)
上映日期:2004年12月23日
◆劇情簡介:故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周星馳飾演一個一事無成、小偷小摸的古惑仔,立志加入當時勢力最大、手段殘忍的黑幫「斧頭幫」。星仔試圖在一個叫「豬籠城寨」的地方對居民敲詐,卻不知道他們個個身懷絕技,結果在這里栽了跟頭。星仔與居民的沖突不經意地將「斧頭幫」戲劇性地捲入其中,正反兩派之間的斗爭正式展開。從「豬籠城寨」居民為生存而戰發展到兩派武術高手間的交鋒,星仔漸漸地放棄了從前的思想和志向,開始領悟功夫的真諦。
◆演員陣容:
元華 飾演 包租公
元華是港片中常見的大反派,他從70年代入行以來曾演出超過一百部電影,曾經合作過的導演包括徐克、吳宇森、洪金寶及劉鎮偉,曾經合作過的演員則有李小龍、成龍、周潤發、、李連傑及楊紫瓊等。
他和洪金寶及成龍同是"七小福"之一,他曾與70年代當過李小龍的替身,並在《精武門》一片中扮演被李小龍踢倒的日本人。他於1987年的《東方禿鷹》一片中飾演的大反派首次受到矚目。他較知名的的作品有《急凍奇俠》《摩登如來神掌》以及《太極張三豐》等。
他曾和周星馳合作多部作品,包括《逃學威龍》、《情聖》、《龍的傳人》等片。
元秋 飾演 包租婆
生於京劇世家,自幼在父親熏陶下學習京劇,奠下習武根基。10歲時拜於占元門下為徒,為元家班七小福成員之一。曾參與本地及外國電影之演出,其後淡出影圈,成為全職家庭主婦。2003年陪同朋友參與《功夫》選角活動時,為周星馳先生發掘,並邀請參與拍攝,為該片女主角之一。該片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及東京國際電影節放映後,其表現即受到各界注目。
早年拜在於占元師傅門下學戲的元秋,跟成龍一樣是山東人,按輩分算還是洪金寶的師姐。年輕時,元秋同其他武行一樣擔任過替身演員,80年代中期,元秋退出銀幕。03年被周星馳重新挖掘出來,出演《功夫》中包租婆一角,獲得了第4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梁小龍 飾演 火雲邪神
梁小龍是70及80年代功夫紅星,他曾經和李小龍與成龍齊名,並被稱為"三小龍"。他從1973年主演電影《生龍活虎》開始,短短十幾年,就拍了《白鶴拳》、《迷魂拳》等70多部電影。後來他進軍電視界,又陸續拍了《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霍元甲》、《陳真》、《再向虎山行》、《大內群英》、《四大名捕》等1000多集電視劇,成為80年代初香港最負盛名的武打明星之一。
80年代中期梁小龍剛拍完《四大名捕》便被邀請前往中國大陸進行文化交流和訪問,這次訪問卻害他遭到台灣當局封殺,由於台灣是香港影視的主要市場,因此他便被迫息影。
《功夫》是梁小龍自80年代之後第一次重返大銀幕。
黃聖依 飾演 芳
《功夫》是黃聖依首度參加電影演出。上海出生長大的黃聖依五歲就開始學舞,她於2000年贏得上海主持新秀獎,並開始受到影藝圈注意。於2002年首次參與電視影集演出。目前仍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讀。
馮小剛 飾演 鱷魚幫老大
馮小剛是大陸知名編劇和導演,他在一年前擔任大受歡迎的電視影集《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因而一炮而紅。他後來又自編自導姜文主演的電視影集《北京人在紐約》。他並於1994年首次執導電影《永失我愛》一片。
他於1995及1996年重返電視界,並執導電視影集《月亮背面》。
他近年來則以一連串喜劇片打破大陸的票房記錄,包括1997年的《甲方乙方》、1998年的賣座巨片《不見不散》等。他於2000年執導的作品《一聲嘆息》改編自知名作家王朔小說,該片在開羅影展勇奪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大獎。他的作品還有《沒完沒了》、《萬事如意》以及超級賣座的《手機》。
◆幕後精英:
周星馳 - 監制/導演/編劇/主角
周星馳是亞洲的喜劇天王,也是最受歡迎的藝人之一。他曾演過超過五十部電影,《大話西遊》被時代雜志評論為世界十大電影之一,而且並以2001年的《少林足球》一片成為亞洲少見的國際巨星。《少林足球》一片跟《功夫》一樣,都是由他自編字導自演,這部港片在亞洲各國上映時都打破當地的票房記錄,包括非中文國家日本和南韓。
劉鎮偉 - 監制
除了擔任電影監制之外,劉鎮偉也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導演,《南華早報》影評人方保羅曾形容他是「香港最有原創性的導演之一」。他擔任編劇和導演的作品包括周潤發主演的《花旗少林》;梁家輝主演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以及張國榮、梁家輝、梁朝偉、林青霞和張曼玉主演的《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以及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等。
曾瑾昌 - 編劇
曾瑾昌編寫過十五部港片,第一部作品是張曼玉主演的《聖誕奇遇結良緣》,他的作品還有楊紫瓊主演的《皇家師姐》和《中華戰士》;梁朝偉主演的《殺手蝴蝶夢》及《沙灘仔與周師奶》。他於1996年首次和周星馳合作《食神》之後便和周星馳合作他的每一部作品,包括《喜劇之王》和《少林足球》。
❿ 尋找通曉武俠經典電影的大牛,有一部電影,在電影末尾的大概是一個武術高手拿著大刀和一個腐敗官員打鬥
《神州第一刀》???還有其它信息沒?
又名:一刀傾城、大刀王五,
主演:狄龍、楊凡、楊麗菁、關芝琳、趙長軍、洪金寶
主角額頭光光,最後一幕跟袁世凱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