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柏林電影節最新狀況

柏林電影節最新狀況

發布時間:2021-07-20 21:25:33

⑴ 誰了解56屆柏林電影節的最新新聞

●競賽片

《大家來我家》APrairieHomeCompanion

導演:羅伯特·奧特曼 美國

《糖果》Candy

導演:尼爾·阿姆菲爾德 澳大利亞

《守護者》TheMinder

導演:羅德里戈·莫雷諾 阿根廷、西班牙、德國

《基本粒子》

TheElementaryParticles

導演:奧斯卡·羅勒 德國

《肥皂》ASoap

導演:佩妮萊·菲舍爾 丹麥、瑞典

《判我有罪》FindMeGuilty

導演:西德尼·呂美特 美國

《自由意志》TheFreeWill

導演:馬蒂亞斯·格拉斯納 德國

《格巴維察》Grbavica

導演:亞斯米拉·茲巴尼奇 奧地利、波黑、德國、克羅埃西亞

《無形海浪》InvisibleWaves

導演:彭力雲旦拿域安 泰國

《伊莎貝拉》Isabella

導演:彭浩翔 中國香港

《權力喜劇》ComedyOfPower

導演:克勞德·夏布羅爾 法國、德國

《越位》Offside

導演:賈法爾·帕納希 伊朗

《安魂曲》Requiem

導演:漢斯-克里斯蒂安·施密特 德國

《關塔納摩之路》TheRoadToGuantanamo

導演:邁克爾·溫特伯頓 英國

《犯罪小說》CrimeNovel

導演:邁克爾·普拉西多 義大利

《慾望》Longing

導演:瓦勒斯卡·格里澤巴赫 德國

《貧民窟》Slumming

導演:邁克爾·格拉沃格 奧地利、瑞士

《雪餅》SnowCake

導演:馬克·伊文斯 英國、加拿大

《冬天》It''''sWinter

導演:拉法·皮茨 伊朗

●非競賽片

《卡波特》Capote

導演:貝內特·米勒 美國

《新世界》TheNewWorld

導演:特倫斯·馬利克 美國

《比利小子》特別版PatGarrett&BillyThe Kid:TheSpecialEdition

導演:薩姆·派金帕 美國

《睡眠科學》TheScienceOfSleep

導演:米歇爾·貢德里 法國

《敘利亞》Syriana

導演:斯蒂芬·加干 美國

《V字仇殺隊》VforVendetta

導演:詹姆斯·麥克泰格 美國

《無極》ThePromise

導演:陳凱歌 中國

⑵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相關影響

到了21世紀初,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
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萊那·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羅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⑶ 世界四大電影節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我國電影《白日焰火》於2014年獲得金熊獎,男主角廖凡獲銀熊獎。

⑷ 柏林電影節反響怎麼樣

北京時間2月25日凌晨,第68屆柏林電影節舉行閉幕頒獎典禮,揭曉了主競賽單元各獎項歸屬者。湯姆·提克威領銜的主競賽評審團將最佳影片金熊獎授予了羅馬尼亞影片《不要碰我》,該片同時也獲得了最佳處女作獎;影帝影後分別花落《祈禱》男主角Anthony Bajon、《女繼承者》女主角Ana Brun;韋斯·安德森憑借為本屆柏林電影節揭幕的動畫片《犬之島》獲最佳導演獎。

新晉影帝影後都是生面孔,影帝之前只演過幾次小配角,影後更是第一次演電影。雖說今年主競賽單元好片子不多,但畢竟演員方面還是有於佩爾阿姨這樣大咖坐鎮的,但最終柏林還是大膽地將桂冠授予了兩位新人。

⑸ 柏林電影節將在線上舉行,線上舉行會不會比線下更好

柏林電影節將在線上舉行,毫無疑問這會讓電影節失去了很多的氣氛,甚至會讓群眾對電影節感到不滿意。

從原定的2月份線下舉行,到近日通知的3月初線上舉行,其實很多人對於柏林電影節的改變都是不滿意的;

要知道線上舉行柏林電影節真的失去了很多的味道,最重要是和部分電影檔次重疊,導致很多觀眾都不太滿意。

柏林電影節確實讓電影節失去了該有的味道,但也是逼於無奈的選擇。

⑹ 柏林國際電影節

1.柏林國際電影節,每年2~3 月間舉行,為期兩周。
2.今年是第59屆,當地時間2009年2月5日-15日舉行。第一屆是在1951年舉行的。
3.第59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片單:
《電光冷霧中》(導演:貝特朗-塔維涅)
《甜蜜的沖動》(導演:安傑依-瓦依達)
《瑞奇》(導演:弗朗索瓦-歐容)
《梅蘭芳》(導演:陳凱歌)
《朗讀者》(導演:史蒂夫-戴德利)
《謝利》(導演:斯蒂芬-弗雷斯)
《喜悅之淚》(導演:米切爾-利希藤斯坦)
《倫敦的河》(導演:拉契德-波查拉)
《長毛象》(導演:盧卡斯-穆迪森)
《斯圖姆》(導演:漢斯-克里斯蒂安-施米特)
《希甘特》(導演:阿德里安-貝尼茲)
《關於伊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
《卡塔琳-瓦爾加》(導演:彼得-斯特克蘭德)
《信使》(導演:歐容-莫維曼)
《傷心的奶水》(導演:克洛蒂亞-洛薩)
《小士兵》(導演:安妮特-歐森)
《其他人》(導演:瑪倫-阿德)
《皮帕-李的私人生活》(導演:麗貝卡-米勒)
《憤怒》(導演:薩利-波特)
《我的唯一》(導演:理查德-隆克瑞恩)

獲獎名單:
金熊獎:《傷心的奶水》
評審團銀熊獎:《暗戀》、《其他人》
最佳導演獎: 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 (《關於伊麗》)
最佳編劇獎:《信使》
最佳男演員:塞米·鮑亞吉拉 Sami Bouajila(《倫敦的河》)
最佳女演員:貝吉特-米妮克美爾Birgit Minichmayr(《其他人》)
最佳藝術成就:《卡塔琳-瓦爾加》
終身成就獎:莫里斯-雅爾
電影處女作:《暗戀》
阿爾弗萊德獎 《暗戀》

⑺ 柏林分治時期柏林電影節如何舉辦

柏林電影節始於1951年夏,1978年開始改為在每年的2月舉行。為了樹立柏林「世界自由窗口」的形象,在三國盟軍撤出柏林的同時,柏林電影節拉開帷幕了,當時的名字是「西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的柏林電影節由電影歷史學家Dr. Alfred Bauer發起,並於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宮舉行。第一屆的金熊獎並不是由評審團選出而是由觀眾決定的。1956年,柏林電影節與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A類電影節,從此獲獎名單改由評審團決定。選舉出的評審團來自世界各地,並設立了金熊獎和銀熊獎兩項大獎。
柏林電影節也是各大傳媒的盛事,每年大約有15,000名的專業參與人員,其中來自世界76個不同國家的記者多達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舉行的第54屆柏林電影節參展影片有3,117部。

⑻ 我國都有哪些電影入圍今年柏林電影節獲獎的幾率有多大

蔡明亮導演作品《日子》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單元。第70屆柏林電影節近日開幕,三部華語電影入圍。《日子》有幸入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該片由台灣導演蔡明亮指導,講述了痛苦與安慰之間的故事。該電影全片只有李康生、亞儂弘尚希兩位演員。李康生作為出道多年的演員,已與蔡明亮導演合作拍攝作品很多年,另一位主演亞儂弘尚希則是導演在曼谷街頭發現的新演員。此次入圍柏林電影節最核心的主競賽單元,導演表示自己年紀不小了,能夠入圍就非常開心,不奢望獲獎。

距離獎項公布還有一段時間,預祝入圍的電影都能結果圓滿。

⑼ 柏林電影節有什麼特點

柏林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 2~3 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
金熊獎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到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羅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標志物是一隻抬起手臂向人們致意的柏林熊。
到了21世紀初,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萊那·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羅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與柏林電影節最新狀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龍谷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342
男生電影院里為什麼會 瀏覽:126
一一電影音樂 瀏覽:186
神筆奇俠傳電影在線上粵語 瀏覽:388
電影主角叫蘭嶼 瀏覽:221
惡魔巢穴電影大結局 瀏覽:245
五頭鯊電影完整版國語 瀏覽:9
魏大勛和李易峰演的電影 瀏覽:98
美國電影韓國電影大全 瀏覽:748
玄幻電影免費完整 瀏覽:968
免費武大功夫片大全電影 瀏覽:353
有一部電影叫什麼南高 瀏覽:505
韓國魯濱孫電影完整版 瀏覽:124
結他愛情電影 瀏覽:88
中國經典變異電影大全 瀏覽:535
電影院觀影和在家觀影 瀏覽:52
海南電影節閉幕式 瀏覽:798
發哥燒錢是什麼電影 瀏覽:475
電影演員古月是屬什麼的 瀏覽:173
有一部電影在停屍房的 瀏覽: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