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风声》观后感 苏航
[《风声》观后感 苏航]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2班
苏 航
入党积极分子
20080420216
电影《风声》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潜伏在汪伪政权伪军司令部的中共地下党员与日本军官武田和王处长的较量,《风声》观后感 苏航。《风声》作为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谍战大片,特别突出了民族精神和不屈不饶的战斗意志的重要性,因此对我们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风声所讲的故事发生于我们祖父辈所生活的艰苦时代。人们在兵荒马乱之中苟生容易,而要保持一颗赤诚的忠心却难。尚且不说汪伪政权的建立是以多少的白骨冤魂为代价,投降叛变的成为人民的公敌,而委身于敌人之中探取情报,暗中为人类的正义事业献计献策的便是这些默默的地下党员。电影里潜伏于伪军司令部的吴志国和顾晓梦冒着一旦被查出便随时都有献身之危的风险硬是为刺杀卖国贼和日本侵略者的共产党员提供关键的情报。我想正是有无数这样的人的存在才完整地构成了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抗战的精彩画面。也正是有这些人的存在才足以令敌人胆寒畏惧!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民族遭受险难时,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摆在首位的,而政治信仰是我们坚持战斗的强大精神支柱。片中吴志国和顾晓梦为了把真实的情报送出不惜做出自我牺牲的生死抉择,而受尽侮辱的李宁玉出于情感最终选择站在他们一边,通过“举报”顾晓梦配合着把情报送出,让受尽严刑奄奄一息的吴志国脱身……情报送出了,敌人的阴谋最终没能得逞。
剧情内容的梗概:1940年春,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与日本政府媾和,在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自此,对日抗战进入新的“三国”时期——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的重庆国民政府,毛泽东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势成三足鼎立,各自为政,互为掣肘。汪精卫上任后展开三大政策:在势力范围内展开建军,清乡剿共,同时诱招失意蒋派军政要员入阁……在一次暗杀行动失手后,被捕的女同志在日军严酷的刑拷下不得已说出了情报来源,即为一个代号“老鬼”的共产党所提供,由此使武田判断,情报泄露的部门是伪军司令部,而所谓的“老鬼”就潜伏在司令部里。此时司令部的主要成员:伪军军事参谋部部长吴志国,伪军总司令侍从官白小年,伪军军机处译电科科长李宁玉,伪军军机处译电科科员顾晓梦,伪军军机处处长金生火自然成为了重点的调查对象。五人被骗到与外界隔绝封闭的裘庄进行秘密的审问。王处长充当武田手下的侩子手,武田假传圣旨对五人进行秘密审问。武田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因殴打长官,即将戴罪回国,武田这次假传自己被授权展开调查完全是想在回日本前立功,以免戴罪回国,因此在短暂的五天时间里,武田瞒过了司令本人,用尽了一切的调查手段急于查出真正的“老鬼”:通过鉴定五人的笔迹冤死了阴柔的白小年,用极具侮辱的身体丈量刑排除了对李宁玉的嫌疑,最终将怀疑锁定在金生火、吴志国、顾晓梦身上,观后感《《风声》观后感 苏航》。在金生火被排除嫌疑之时,胆小的金生火因为畏惧严刑当场开枪自尽,使剧情急转直下,最终受怀疑的只剩吴志国和顾晓梦。斗争进行到白热化,生死抉择就在眼前,阴险的武田最终没失去真正的“老鬼”。……顾晓梦死了,吴志国洗脱怀疑送去抢救,这时司令和武田决定让王处长来承担所有罪名,王处长在与剿匪司令厮打时,被武田枪杀。在司令与武田都以为假消息已经封锁,所有中共地下组织即将被摧毁的情况下,准备依照原计划实行逮捕方案。
终了影片才发现原来吴志国和顾晓梦便是潜伏在司令部的中共地下党员,在生死之间,两人选择了供出一人保一人出去的对策。最终顾晓梦牺牲了自己,在牺牲前还将情报绣在了内衣里,而保出去的吴志国同时也将情报通过空城计传出,两人送出情报的目的达到。敌人的阴谋终没能得逞,百草堂的刺杀计划也最终没有实施,因此避免了更多的牺牲。
以前看过许多的谍战题材影视,曾经感觉谍战就是敌我双方在时间与空间上所展开的生死残酷较量,但《风声》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般的震撼!尽管这场较量发生于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却处处充满了智斗和权谋的较量,面对情报处王处长的严刑威逼,地下党员机智地寻找送出情报的机会,虽然牺牲了一人,却送出情报,避免了更多的流血牺牲。因此从这方面看,这场谍战也是一场高水平的情报与反情报的争锋较量。
看罢影片,不禁为当时的谍战钦佩。在极为艰苦的时代,当人们看不见光明,在黑暗里找寻光芒时,能有一群拥有正义感和坚定信仰的战士为人类的正义事业付出青春甚至生命,真可谓真正的猛士和勇者。吴志国和顾晓梦就是如此的勇士!我想故事也正是发生过的真实事件的反映,历史上如此的猛士和勇士数不胜数。当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要是一个有志之士必会挺身而出,在本民族遭受外来民族的蹂躏时,任何利益都已经不重要,这时正义的一方谋求自由和解放,正义的力量将无处不在,潜伏于敌人存在的任何角落,成为更多令敌人畏惧的老鬼老枪。
风声的确震撼着人们。风声趟过人们的心底,激起无尽反响。
风声吹过裘庄,使我们不得不叹服这些优秀的谍战人员的智慧与勇气,没有他们,革命事业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我们的生活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安宁。风声吹过万物,犹如咆哮般的呐喊,是对自由的呼唤,同时也是令敌人胆颤的号角!
……
一部《风声》足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恐怖,有无数的仁人志士探求光明,反衬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安定,而过于安定的生活似乎让有些人忽视了眼前一切的来之不易。他们不会意识到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以一个强大坚定的国家政权为后盾依托,而国家政权又是靠着多少的先辈前仆后继地战斗而来;一部《风声》足以给人以深刻的爱国爱民族思想教育,一个不爱国的人是不会有祖国在我心的强烈意识,一个没有民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区分敌人的善恶的,而当代社会,知识青年越来越多,观于其中,爱国爱民族的人显得少了,人们为物质生活忙于奔波,痴心于享乐之中,精神生活日渐荒芜……一部《风声》也足以给世人以警觉,当今的世界和平之中并不太平,中国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蹂躏了几十年,现在中国强大了却仍然存在着一个强大且有着不灭野心的邻国日本的觊觎,人弱被人欺,这句话应用于国家显然是成立的。
生在当代,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虽早已远离了战争硝烟,但强烈的民族精神不可磨灭,同样应当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历史不能忘却,伤痛必须牢记,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努力!
〔《风声》观后感 苏航〕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Ⅱ 《风声》电影读后感
同学,莫非你是嘉源影评社的?
哟呵~世界小的很。:)
我在群里说过了
不要向我“推荐”网友们好的作品了~
先把自己的写了吧~烂点就烂点。
那啥,如果不是的话。误会,巧合。当我没说 哈哈
不过这样做不好~恩哼~
Ⅲ 急求一篇电影《风声》的观后感,字数大约在1000至1200字左右,不要影评。要有启发之类的,谢谢...
这电影真正的力量在于影片谜底全部揭开之后的回味,当明知道自己所面临的一切还要做出如此选择的话,牺牲的意义更加被凸显出来,前面所经历的磨难也才更加值得人去尊敬。
一部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的群星戏。其中感觉发挥最出色的是周迅,她是天生的演员,一张灿烂的笑脸背后藏着无数种表情,我们真庆幸能看到她的表演。太自然太没有作戏的痕迹了。从去年的画皮,李米的猜想到现在的这个角色,她一直带给我们不断的惊喜。最温吞是黄晓明,虽然是男主角,但他的角色可发挥余地实在不大,连猥亵李冰冰的戏都演的那么没激情。应该说演一个变态他太在意自己的形象,观众是否能接受吧。演的时候很有保留,我看的时候觉得他不够变态,不够深沉,换个演员来演可能效果更好。李冰冰在电影中全裸上阵,任由黄晓明全身抚摸作研究。这场全裸被研究的戏份,在培养情绪方面比起拍强奸戏更困难,“这场戏需要表达屈辱、无奈及不情愿,但又不能反抗,比强奸更难受!对演员也是极大的挑战,她把一个女人受虐时的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状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英达的角色应该算是发挥正常,太出彩反而抢戏了。张涵予的表演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的,我知道他是配音演员出生,所以他的声音非常有磁性,很有辨识度。即使是做旁白也能让人过耳不忘。唐山皮影戏唱的味道十足,肯定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苏有朋敢接这样的戏,也算是演艺道路上的一次华丽转身吧。他的娘娘腔有做作,娇情的成份。不过影片中为数不多的笑点还是集中在他的身上,看到当年看上去很青葱的五阿哥如今杀鸡般地哀号,有点恶搞式的快感。客串阵容还是比较强大的,最好看的是吴刚扮演的六爷,他对张涵予用刑之前的那一段话简直太有戏了,他对待酷刑的科学精神让他的笑容显得毛骨悚然,在他的眼里,他面对的不是一个生命,而只是等待着他去摧毁的一段肢体。当他说:张涵予不是个凡人的时候,其实他已经说了实话。老枪在哪?他答就在这里。只是当时我们都不知道,他就是老枪。
敌人永远不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种精神。看了这部电影,我总想着我们祖辈们太了不起,经受太多我们无法想象的苦难。而现在的我们,动不动无病呻吟,不关心国家大事,总为自己的小事郁郁寡欢。我们就是缺少了一种精神,人活着能留下的也就是这点精神力量了。如果把我放进戏里的年代,我又将扮演哪一类型的角色呢。这部戏从头到尾我没有哭,只看到了希望。我喜欢这部戏,比起南京南京来,喜欢的太多。同样是历史,却带给我们可以承受可以思考的东西。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英达的角色,扛不住的时候就自己了结了自己的生命。他永远不知道谁是老枪谁是老鬼。中国人是如何把日本打回老家的。张涵予所扮演的角色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又有几个人可以承受呢。李冰冰的角色倒是比较接近平凡。大多数女人在遇到变态时的反应,估计就是她表演的那样吧。周迅的角色更觉得伟大,她单薄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考验。如果那个日本人用对李冰冰同样的方法对待她,她又会如何表现呢?我想她还是会用无比灿烂的笑容演出视死如归的气魄吧。当生死都变得不重要了,哪还有什么更重要呢?她是在用她的身体传递信息,她成功了。影片也结束了。
Ⅳ 电影《风声》的观后感
有情义、有骨气的间谍故事。
Ⅳ 电影风声观后感300字
看片子的预告和推测那些导演编剧的话,3小时所剩下的那部分内容应该大部分都是演员们受刑的场面,包括苏有朋被爆菊花李冰冰全裸之类的,真怀疑导演和编剧是不是在日本待过,研究SM挺专业的。这个片子的故事梗概是挺精彩的,但是我觉得表现角色心理还是太少了,这个片子属于谍战片,不像宁浩的疯狂系列,那都是喜剧,要靠演员和场面设计和台词达到搞笑效果,谍战片主要还是心理斗争,可是风声描述各个角色心理战和相互猜忌自我保护的戏太少了,这一点让我看过电影后很失望,可能是导演自己水平还是达不到能驾驭和设计所有角色心理的这个高度,只能用种种残忍的刑罚场面来博取观众的感官刺激。而目前影院版的已经能够把故事说清楚了,剩下那一个多小时的内容大家可以具体参照满清十大酷刑来想象,当然了,这些明星演受刑戏也是很多人喜欢看到的。。
都是我自己打的啊,给分吧。
Ⅵ 电影《风声》观后感!
[电影《风声》观后感!]电影《风声》观后感!2011-01-03 17:52昨天抽空往看首映,也良久没有写电影的观后感,因为这部片是我一直等待看的影片,所以千方百计地去弄首映门票,务求领先欣赏.意识高群书导演已经有一段时光,对高导的才干,三国演义小说,我是始终欣赏的,他的电视剧,电影《东京审讯》,都是我爱好的作品.因为《风声》这部片子的题材,更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急不迭待的想看,当然,这部片子并没有让我绝望,更让我有痛的感到,所以才想写这篇观后感.当初晓得这部片子的题材(谁是凶手)类型,便联想到《十分嫌疑犯》,再看到演员阵容,天然是引颈以待.固然早让我猜到谁是凶手,韩剧在线观看,但也让我觉得这部片子的盘算精细,无论在制作、殊效、剧本、演员、导演功力,都是上佳之作,因为在建国六十周年,良多题材和意识,都会有一些局限,所以能看到这部片子的成品,并没有受到大幅删剪,是较为开心的事件.《风声》打着旗帜是六十周年第一部谍战片,SINGAPORE电影.割爱,从卖点上已经很有看头,加上在国庆期间公映,观众在《建国大业》下的公映抉择,就只有《风声》了.因为太多片子要让路,构成《建国大业》雄霸院线,当大部份的观众看罢《建国大业》后,大雨《变形金刚2》,做作想转转口味,只有《风声》的水准到位,是不愁没有观众的,我信任在内地的票房,应当能有好成就.论戏来说,确切是一部好片,仙剑奇侠传灵儿续传,但好片也有他不足的处所,有人说某些情节烦闷,有人说黄晓明的角色表示没有其它演员好等等,这些都是小问题,要害在于整体的后果如何.没有一部影片是所有人都喜欢的,更不一部片,是所有演员都让人喜欢的,韩国风情,但观众喜欢就够了!让某些观众有看法,有话题,也是一种策略,总比没有人看来的切实!那么h是否我完整一点意见也没有吗?当然不是!确实的,用香港人的节奏真的是长了点(片长120分钟),布局确实是有破绽,而且凶手早已跃然纸上,然而h局中局不是所有人都能猜到,更不是每个人都会想到有局中局.这些我都早已猜到(用制造人跟创作人的角度自会猜到构造和布局),但无阻我爱好这部片子,由于我观赏的是整体,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假如想动脑的,想斗智的,想看严刑的,这电影不会让你扫兴的.〔电影《风声》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Ⅶ 风声观后感
同学你是长春大学的吧 呵呵呵 要是有人些的话 我也顶啊 呵呵呵
Ⅷ 《风声》观后感,1000字左右!急~
事先声明:如果阁下还未观看此电影,且有意观看此电影,建议您勿阅读以下内容,原因很简单,作为一部悬疑题材的电影,如果您什么都知道了,再看还会有什么意义呢??
先总结一下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因:如果您有一个心爱的人,请带她来看这出电影,因为那些惊悚的审讯场面会让她扑到你的怀里,如果您有一个憎恨的人,也请带他来看这出电影,因为你可以在电影开始前一秒钟就把情节全部告诉他……
本来一个星期前就和同学约好今天来看《建国大业》,结果到了电影院才发现最近的场次都要等两个钟头,恰逢今天又是《风声》的首映,就委屈一下看看这部宣传力度仅次于《建国》的片片吧~看完以后还是有点感觉的,当然还是有不少缺陷的~
从哪里开始呢?就先聊聊剧情吧~
谍战这个题材在中国还是很新颖的,但我个人认为它更符合一般的悬疑电影,对间谍内心中的你争我斗的描写不多。这种从多个嫌疑人中揪出间谍的创意其实真的难登大雅之堂,电影本身也确实没有什么深度,我想只能吸引一些年轻观众的注意吧~但作为一部悬疑电影,其结果让我挺失望的,比我想象中要简单~还有一些情节没交代清楚,像苏有朋的笔迹仿造问题,像周迅要求打电话给家人送东西的目的。电影的基调很压抑,但是情节布置还是挺合理的,在一些惊悚的场景之间穿插一点喜剧的成分,放松观众绷紧的神经,这点《南京南京》应该要好好学习,那种从头到尾的强烈压抑感真是太难熬了~
从拍摄的角度看,还是离不开中国新电影的熟悉套路,开头就是震撼的特技,画面基本都是快速的大角度旋转拉近镜头来加快电影的节奏。总体来说电影的成本不是很高,都花在了请大牌演员身上,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房间,如果不是剪辑对电影节奏的把握,观众一定会看得直打瞌睡。成功的地方还是在于对压抑气氛的制造上,电影的色调很鲜明,对主题很有帮助~~
接下来说说大牌们的表演吧~
黄晓明:★★★。这一次演大反派,虽然看在他粉丝多,对他的宣传刻意加大力度,但我却没对他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只是觉得他的内心戏演得很烂,从头到尾就在装酷装严肃,但回头想想他也确实是最适合这个角色的人选,只是发挥不佳,勉强给他个及格。
王志文:★★★★。对他的印象,比对黄晓明深刻多了,也是演反派,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对于敌人心狠手辣,对自己的上司又阿谀奉承,角色的特点还是很鲜明的,而且内心戏很丰富,仅次于李冰冰,一开始我还以为他是间谍呢~如果结果是这样那确实会意外不少~
苏有朋:★★★★。确实令我无语了!!!当初帅气的五阿哥,如今沦落为电影中的红花绿叶,虽说也是主打明星之一,但他演这种丑角形象真的让人大跌眼镜。但我觉得他演得很到位,感觉的确是出来了,突破自我成功,给你个四星吧~
英达:★★★☆。英达演这种丑角也属于小菜一碟了,我留意到他对一些细节的处理还是很有大师风范的,像是拿枪时的浑身颤抖,听到消息时吃惊地掉下手中的棋子。他的表演没什么大的突破,也没什么瑕疵,就给个中等吧~
张涵予:★★★☆。我还真就没想到他竟然是特务老大,看看这五个嫌疑人,就他最像共(和)产(和)party,一般这种悬疑电影中,身份最值得怀疑的人和那种性格最鲜明的人首先就被我剔除掉了,所以在电影开头性格张扬的苏有朋和周迅、丑角英达和背景最值得怀疑的张涵予就都被剔除掉了,电影似乎刻意引导观众把目标放在李冰冰,然而我想似乎没那么简单,所以就困惑了。这次他是绝对的本色演出,同样没什么突破,就是演得太有性格了,的确出乎大家的意料,可能中国的悬疑电影也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了~
李冰冰:★★★★☆。这次内心戏最多的就是她了,还有多场和周迅同台飙戏,丝毫没有落后的感觉,如果周迅是通过前后角色的性格反差获胜,她就是通过感人的内心戏震引起观众共鸣获胜,她虽然结局没有苏有朋和英达那么悲惨,但也是被黑白两道利用,身份也从名牌大学高材生沦落为织布工人,使人不禁对其可怜,这个角色的塑造些许增加了电影的深度。
周迅:★★★★☆。无话可说了,电影大牌中的大牌,一看就知道她的戏码肯定是最精彩的,果然不出所料,她也是特务之一。角色前后反差很大,这是她获胜的原因,一开始是风尘女子,到后来她身份暴露后那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又令观众动容,对比起来完全不像同一个人,她毫无疑问就是电影中最耀眼的主角,给个后冠她戴戴~~
终于点评完了,有些过激言论,各位不喜勿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