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毒诫电影完整版观后感

毒诫电影完整版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7-30 15:51:24

㈠ 戒毒电影观后心德

你好楼主。j今天下午,学校给我们播放了一部电影——《青春劫》。我看完后受益匪浅——这部电影主要写了一个叫姜霖的小伙子因为学习压力太重,与一位叫波仔的老同学一起吸起了毒,他开始只因好奇而开始了第一口,被自己的老同学陷入难以自拔的沼泽,最后被警察抓住,从而重视起了自己生命的重要性。这一部电影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禁不住而与波仔一起吸毒的片段,是那么得疯狂,里面看着那吸毒的感觉是非常安逸,如果闭着眼睛想着自己飞,那么就在飞,如果逼着眼睛想着抢银行,甚至是杀自己的父亲……令我感觉到万分的恐怖。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吸毒对社会的危害与对家庭的危害,对自己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困难……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吸毒对人体有着三大危害 :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吸毒时间久了,毒品带给你的回报是那种万箭穿心的痛。可以偷就偷,可以乞讨就乞讨,甚至去故意撞车骗来的……来之不易的那么一点点钱,还没放热,为了那一点点少的可怜的毒品,把钱送进了毒贩的钱包里……。
从这个事例中,我有可以知道:盲目的从众心理,不要因为别人做了而也要做,我们要有健康的生活,健康的业余爱好。毒品可以让我们失去宝贵的生命,可以让我们失去理性,远里毒品珍爱生命,才是正道!

㈡ 作为一个坏人 这样励志好吗(毒.诫)影评

记得在电影《功夫》里,包租婆对武学奇才阿星说过一句话“年轻人行差踏错一定会,能悬崖勒马还有得救。”浪子回头金不换,自古以来回头是岸这件事从来就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电影《毒。诫》就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并不能完全称其为故事,因为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一个曾经在60年代,人送外号“慈云山十三太保”的人物,他的堕落与觉醒的人生。
此人真名陈慎芝,许多香港黑帮电影,比如《跛豪》、著名的《雷洛传》、《卧虎》都聘请了他做顾问,可见其在当年的江湖地位。
不过,不管是利用其江湖经验为电影艺术做贡献也好,还是自己的人生本身就是传奇,惹得世人道也好,所长都相信,顾问过的电影再真实,自己的传记再精彩,也道不尽那些年的那些江湖事儿,所长相信真正的“慈云山十三太保”的江湖人生远比电影还要精彩。

㈢ 怎么评价电影《毒。诫》

《毒。诫》是由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出品,于2017年5月12日在中国上映的一部动作片;该片由刘国昌执导,古天乐、刘青云、江一燕、张晋合作出演的黑帮传奇电影 。






《毒。诫》以减少血腥暴力场面,增添剧情与金句方式,区别于以往讲述古惑仔故事的影片。再加上擅长纪实风格,为电影增添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江湖气质。

㈣ 微电影 毒戒 观后感450字

一朝吸毒,终生戒毒——谈戒毒所观后感学工信息员2010-11-05 09:38 迎着飒爽秋风,伴随着秋天的气息,有幸代表学院参观了无锡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知悉了在我们无锡地区吸毒与贩毒的事情,感到震惊、意外、和庆幸。
纵观“瘾君子”的落网,他们都有着共同点,每一位“瘾君子”并不是生来就吸毒的,他们也同样有着美好的曾经,幸福的过去,后来因为追求刺激,朋友的教唆,走上了无法回头的道路,一次又一次的违背道德良知,欺骗亲朋好友,沦落到妻离子散,为了吸毒,卖淫、骗、抢、偷,淡化了修养,扭曲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从“瘾君子”的轨迹我们不难看出,当走向魔鬼的闸门一但打开,欲望犹如洪水决堤一泻千里,无法停止。欲望来源于生理,由生理转变为心理,一但生理上得到满足必然会无止尽的去追求,就像一个气球,慢慢的膨胀。如果心存侥幸,道德上丧失信念,欲望上的贪得无厌,生活上的腐化堕落,那终将落马坠地。如果能在开始就耐的住诱惑,挡得住教唆,才能常到河边走永远不湿鞋。
我虽然是一个学生,但我深知道德的重要性,知道毒品的危害,必须敬而远之,在戒毒所的领导教育下,得知交友也是一个大学问,不是和每个人都能教朋友的。很多在戒毒所中劳教的人都是因为在朋友的教唆下走上了不归路。在外面,别人给的东西不能随便吃、随便喝,因为乱吃了别人给的东西而染上毒品的数不胜数,所以交友一定要慎重,谁也不会没事去吸毒的。
经过一番讲解,熟知了毒品的危害,而传统毒品经久不衰,新型毒品又接踵而至。毒品家族不断扩大自己的队伍,而我们国家对打击毒品也在加大力度。无锡强制隔离戒毒所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江苏省内乃至全国有着不错的影响力。在戒毒所里,次数多的已达十几年,年纪轻的则十六七岁也绝非罕见。看来毒品危害的范围是相当的广,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吸毒容易,戒毒难,在戒毒所几次“回访”的瘾君子们不计其数,刚进来的就几十个。为何戒了会又回来,绝大多数往往都是栽在“毒朋友”的身上,这是大家都有所了解的一个原因,而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则是:“身瘾好戒,心瘾难戒。”这一点在开头就提到过,心理往往比生理更恐怖,毒品万万不能碰,若要吃禁果。那你心瘾就永远戒不掉了。很多朋友都是抱着吸一口以后不吸了就没事的心理,其实则不然。经过这次教育深刻的体会到,吸毒是无法控制的,要是吸毒能靠自身的控制力去约束的,那都不叫吸毒,毒品是只要你沾上了,就不可能靠自身的控制去约束自己。在戒毒所治疗区的墙角,有着深邃清晰的划痕。那些都是戒毒者在夜晚寂寞、空虚、毒瘾与之纠缠时痛苦的挣扎。在戒毒所想自杀轻身的人也是有的。所以在每个房间都有很好的保护措施,摄像头是必不可少的。
在参观完戒毒所后,我们还与戒毒人员进行了互动,与他们交流感受,谈谈他们的遭遇,现在的他们,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站在街上已然与正常人无差别。在这些戒毒人员的心中最大的顾虑并不是出来后会不会再吸毒。而是出来后社会会重新接受他们吗?因为绝大多数企业是不会录用曾经有吸毒史的人的。他们出来后本来充满信心,但因为社会不接受,人们的排斥。从而使他们又堕落了下去,重返不归路,恶性循环。在此我也呼吁人们要试着去给别人一个机会,人都会犯错,何况他们已经勇于改正错误,我们应该去接受他们,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我要以铜镜为鉴,以人为鉴,以史为鉴,作为学生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抵制毒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抑制住欲望,把握有度,不断加强学习,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自律意识、道德意识。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一日吸毒,终生戒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戒毒所观后感
今天,我们去了戒毒所,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毒品的种类和危害。使我们明白了,毒品不但危害自己,也会危害到整个家庭和整个社会。大人的防范意识提高了,毒品的魔爪便伸向了我们这些青少年。有些人只为了面子,便吸食了第一次毒品,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因此我们要拒绝第一次。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毒品带给人类的只会是毁灭。旧中国,我们曾受鸦片的泛滥,而被称为“东亚病夫”,使民穷财尽、国势险危。吸毒于国、于民、于己有百害而无一利!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据联合国的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毒品蔓延的范围已扩展到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种毒品的人数已高达2亿多,其中17~35周岁的青壮年占78%!

然而,这些在之前只是听说,也总觉得离自己很远很远。但今天以后我便真正领会到它的恐怖了,才明白这些贩卖毒品的人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拒绝第一次。不要因为某些事而一时冲动而断送了自己以后的路。一些青年就是因为硬要面子而吸的毒。一些人在吸毒前,总想着只吸这一次,然而,毒品这东西是有瘾的,不是说停就停的。也因此,众多的人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尝试”,最后便走上了这条路,最后便可能是死亡。我们要珍惜生命,保护自己。不要掉到毒品这个深渊里,否则,最终伤害到得不止有自己,还有自己的亲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㈤ 禁毒片观后感300字

今天下午的班会课,老师给我们看了“禁毒片——大爱化春风”,我们的心情都很兴奋。

这个片子主要讲了在几十年前的中国,毒品的危害性,并把毒品烧掉,这才成为了“无毒国家”。可是在30年后,毒品又“死而复生”,不少人因上瘾毒品而一个个倒下。

当我看到许多人因好奇而服下了K粉、摇头丸……时,我不禁为他们感到可悲。他们因那时的一点好奇心,而服下了毒品,之所以上了瘾。并且他们的眼里只有钱和毒品,亲情和友情都从他们身边悄然而过。他们每天都被毒品折磨的不成样,每天都要打几针,他们的生活过的是多么痛苦啊。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燕阿姨给我讲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死角旁的吸毒者。

有一次,我燕阿姨下班回家,突然看见死角旁蹲着几个吸毒者,他们都用一个针头扎进自己的皮肤里。当时燕阿姨看了,非常惊吓,于是以后便不走那条路了。

镜头二:为社会奉献者。

有一个燕阿姨的同学,在当科学家。他在这几年里一直研究怎样戒毒的方法,终于,他研制出来了,于是就拿到店里去卖。这真是太好了!

通过了这几个镜头,让我获得了一个总结。我们一定要远离毒品,并且避开吸毒的人,还要提醒家人不要吸毒。这样才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让我们一起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㈥ 毒诫电影好看吗 毒诫豆瓣评分是多少 毒诫精彩影评

豆瓣评分
4.6
张咏轩Wayne 看过 2017-05-12
拍的很碎,时间线数次跳跃,人物情绪也跟着一直变化,这种凌乱的叙事让故事的完整性变成一盘散沙,不仅看的够累,连冲突矛盾也一并被弱化,爱情线和戒赌的决心也没有充分铺垫好,整部电影的剪辑和步调杂糅的生硬,非常不成熟的作品成色,电影就是禁毒宣传的大型广告,满屏的尴尬,平庸到抓狂。
24 有用乌鸦火堂 看过 2017-05-11
陈慎之与李兆基们的友情岁月。枭雄片好手刘国昌依旧拍出70年代九龙寨城的风貌,是电影最好看的地方。陈慎之自己监制,好处就是大量很有江湖生活的细节,缺点就是缺乏前后的转折,如何戒毒没体现。大佬不再,唯有江湖情义长存。是当年港式英雄片的风貌,这片跟《慈云山十三太保》一块看才更加完整
23 有用橡人叔叔 看过 2017-05-12
如此传奇一生的经历被刘国昌导演拍的,就像是在农村种了一辈子田一样,我觉得这都玷污了种田这个勤劳的职业。影片就单纯的把陈华的经历罗列出来,其他的什么都没做,结构混乱,人物关系浮于表面,没有什么情节转折。我并没有对陈华这个人有任何的了解,甚至觉得这个人的经历有必要拍出来嘛。
20 有用YY糖罐子 看过 2017-05-10
对这种又自恋又老派的电影我是无话可说的

㈦ 观《毒戒》有感作文

前几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关于毒品的宣传片,从开始的交友不慎、好奇心变成了吸毒成性、上瘾。家长忙于工作而疏忽对孩子的管制,才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毒品。毒品的价格非常昂贵,没有大量资源的人只能选择走向歧途,做一些犯法的事情。他不但危害着我们的生命,还断送了自己的美好未来。有人因吸毒而导致家破人亡,有人因吸毒而疯狂地杀害了自己的家人,足以说明吸毒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极大。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吸食过多会产生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以至于慢慢的开始了丧失人性。在迪吧、KTV、酒吧等容易吸引青少年的娱乐性场所,经常会看见贩卖这些药品的违法分子。
罂粟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它是毒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我曾为它的魅力所折服,今天却因她艳丽的背后而寒冷而惧怕。
春游的时候学校组织去戒毒所参观,沿着墙壁,我默默地看着、想着,当一幅幅因吸毒而残害自己的图片映入眼帘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偶然睁开眼时,倏地看见一个小女孩在灿烂的阳光下流泪。照片的上方,写着“流泪的呼唤”……看着看着,我仿佛听到了她在向毒品大声控诉,她在呼唤:还我的爸爸!还我的妈妈!还我快乐幸福的家!她的眼中本该充满稚气,流露出天真无邪,如今却满是伤心的泪水和绝望、愤怒的神情!到底是什么生成了如此多的悲剧?是毒品吗?不!是那些比毒品更可怕更可恨的贪婪的制毒、贩毒分子!
“1839年3月,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毒,林则徐立下誓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禁绝鸦片的决心。”从虎门硝烟到现在历经了100多年的时间,然而我们今天仍然为了禁毒在顽强的斗争,这是人类一项艰难而又艰巨的任务。毒品就像是一颗脑瘤随时都可以要吸毒人的性命。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活着的每一天都具有意义。不要虚度光阴,人一生真的很短暂。

㈧ 毒.诫电影精彩看点介绍 毒.诫电影评价怎么样好不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警察贪污,黑道横行,正是陈华(刘青云饰)与喇叭(林家楝饰)、猫仔(张晋饰)及一班兄弟最风光的日子。
陈华被视为「慈云山十三太保」之首,气焰高涨;还结识了一生至爱可柔(江一燕饰),共度人生最甜蜜的时光。可惜好景不常,陈华因私下贩毒而被帮会追杀,幸好在亦敌亦友的扫毒组组长哈雷(古天乐饰)帮助下,逃出生天,但却终究法网难逃。出狱后,遭逢父亲病逝及女友可柔失踪,无比自责的陈华,顿然觉悟前非,立志重新做人。他不但积极参与青少年戒毒工作,获得十大杰青荣誉;更把喇叭与猫仔拉回正途,又经常出手调停江湖纠纷,因而深受黑白两道所敬重。某次于日本出席戒毒讲座后,陈华与可柔在街头重遇。他一心再续前缘,但又能否轻易为自己的感情拆弹?
题材挺好。可惜剧本视角平庸平淡,人物戏剧都没那么突出,除了前面城寨部分还有点看头,后面从电影角度就真是没法看了。

㈨ 禁毒片的观后感

今天上午,我们四年级学生来到了学校报告厅,准备观看一场精彩的电影。
电影开始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幸的一幕发生了,一位成绩优异的中学生 ,因为同学的误导,走入了吸食毒品的精神监狱。这位中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走私了毒品,吸食了含毒品的香烟。渐渐的,这位中学生吸食毒品成瘾了,在毒品的诱惑和毒犯的威逼下,他由一位优秀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堕落的人,他的人生走入了另外一个天地。在仅仅两年的毒品吸食过程中,他花费的金钱大约三十八万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毒品不仅要花费大量的钱财,而且使人成为“魔鬼”。看着这位走上迷途的少年,我真想大喊一声——不要这样!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平日里,我们要注意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给予的食物、饮料……
今天,世界上吸食毒品的人大多是青少年,是因为青少年抵抗诱惑的能力不强,很容易被毒犯子利用,成为毒品贩子的赚钱工具。
毒品,是世纪之患,罪恶之渊,它严重摧残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害人们的生命。中国曾因它而蒙上“东亚病夫”之辱达150余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从我做起!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小学生禁毒片观后感2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四年级同学观看“禁毒”电影。放映开始了,我瞪大眼睛,全神贯注。毒品的类别和品种很多,有大麻、鸦片、摇头丸、冰毒等。长期吸食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有的严重损害肺、心脏等器官;有的影响脑,令人精神错乱,记忆力减退;有的减弱体质,使人丧失免疫力……银屏上出现的吸毒者骨瘦如柴、全身溃烂、精神委靡的可怕镜头,让我们触目惊心,也让我更深感地感受到了毒品的危害。目前全球吸毒者达1亿多人,且正以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再这样下去,那世界就会变得民不聊生、财竭力尽,人类自身造就的灾难远比自然灾害更可怕啊!
接着,我们又观看了一部影片,讲述了两位初中生因吸食毒品走上了邪路,从原来品学兼优的优秀少年到最终被送进禁毒所的经历。看完电影,我们更加增深了对毒品和贩毒者的痛恨:因为吸食毒品,他们耗尽钱财,变得一贫如洗;因为吸食毒品,他们妻离子散,走进了不覆的深渊;因为吸食毒品,他们心灵晦暗,放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多么惨痛的教训,毒品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让我们从小培养远离毒品的意识,敢于揭穿毒贩,勇于强制戒毒,共同努力,创建一个美好的无毒世界。

㈩ 禁毒片 明天 观后感1000字以上

其一: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禁形式,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的危害,

今年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禁毒日”,今年是开展禁毒斗争的第17个年头了,今年禁毒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向毒品宣战。

为了迎接“6.26禁毒日”我们学校专门开了一个报告会,特意邀请了戒毒所的一名教官和学员来为我们献身说法。

那名学员是一位正处在花季的少女,但她已经被毒品摧残的体无完肤了,她每天都在与可怕的毒魔作斗争,而她那双腿也在毒魔的侵袭之下变得千疮百孔。当她每次看见与她同龄的少女们穿着漂亮的裙子,自信的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她都感到非常难过,因为她那双被毒魔“亲吻”过的腿已经不可能示人了。而她自己也再也无法像正常的人们一样生活,当她自己走在大街上时,她都觉得自己是异类,而这一切一切的痛苦都是因为她接受了毒魔的邀请。

在她的自述中,我们知道了她是多么悔恨自己当初的无知,她希望可以用她的亲身经历来告诫我们,让我们知道毒品的危害,也让我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亲情之外所有其他的东西都要付出代价。

同学们想想,一位花季少女,远离学堂和亲人,第二次进了戒毒所,在四面高墙中独自忍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还失去了自由……,那是我们无法去想象的地狱生活,所以我们要远离这个可恶至极的毒魔,珍爱自己的生命。

而在最后,我真心的希望这位女孩可以戒掉毒瘾,能够重新开始,回到那个原本属于她的家庭和生活,我想她一定会迎来自由的那一天的。

让我们共同“抵制毒品,参与禁毒,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向毒品宣战”吧!

禁毒作文
在人生中,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善与恶包围着,我们必须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当坏人千方百计诱惑你时,不要被一时的假象蒙骗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840年,鸦片和大麻首先来到了中国。鸦片战争从此爆发。鸦片是由提炼缨素而成,可作药用,但含有大量麻醉性毒素,一抽上瘾,人就变得瘦柴如骨,精神萎缩。中国人吃了鸦片后,屡战屡败,使鸦片成为了洋鬼子一大功”。毒品害处多,吸毒就等于自毁前程。1985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勇夺两金一银的健将阿惠因吸毒变得骨瘦如柴,形如‘老妪’。硕士研究生江涛因吸毒倾家荡产,变成了社会上的一个废物……许多例子告诉我们毒品是可怕的,是一个害人的坏蛋。新中国成立后,海洛因又到来了,弄得走私案一桩又一桩,中国人民痛苦不堪。尽管中国建立了许多座戒毒所,但是吸毒者和贩毒分子就更聪明了,更隐秘了。
在这些信息中我们知道:吸毒是不好的,有些人也想戒毒,可沾染容易戒时难啊,大家都在电视里看过,只要毒瘾一来,如果没有在吸毒品,那种痛苦将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多少意志坚强的人都忍受不了。我在各种禁毒宣传画上看到,甚至有的人用各种方法来分散注意力,有的用刀割自己的,有用头撞墙的,有把牙刷望鼻孔里塞的等等。难道他们不痛吗?他们也是没办法的,有的人就索性不去忍受,去向父母或亲戚骗钱。骗不到了就去偷、抢、去杀人。有些人吸毒不是故意的而是在毒品贩子的煽风点火下,或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你就试一下而已,再说你意志力不是很强吗?没事的。”这样就会有人也这么想结果就去试一试。就是因为这么一试出大事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杜绝毒品。
其二:
150年前的英吉利人,带着贪婪的欲望,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既而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一页。一日数次,从不间断,不然涕泪齐下,浑身瘫软,最后在痛苦的煎熬中耗费掉所有的家财,落魄地死去。曾经以五千年的文明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居然在这东西的作用变得国弱民衰,任人宰割,落得个“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有识之士如林则徐者,禁烟,缴烟,销烟,终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应有的尊严。不亦快哉!不亦快哉!
曾经在新中国的建立后消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的毒品“贸易”,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如幽灵般地重新回来。成千上万倍的利润,令不少想快速致福而动了歪心的人趋之若骛,铤而走险,海洛因,大麻,摇头丸,越来越多的花款被走私进了中国;又有多少先福起来的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新鲜刺激,所谓的潮流,又或者过分相信自己的意志力,从而走上了家破人亡的不归路!?
灵魂在呐喊,耳边却只剩下魔鬼的声音在回响;意志在挣扎,身心却早被噩灵所摧残!多么可悲的现实!一旦被魔鬼所缠上,将灵魂交给了魔鬼,便几乎永无翻身之日;活生生的一个人,竟然成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身不由己,为了满足到自己一旦发作的欲望可以做到抛妻弃子,六亲不认,为了筹集昂贵的毒资,可以打家劫舍,偷讹拐骗,无恶不作。
呜呼!呜呼!前车可鉴!前车可鉴!君岂能在金钱的诱惑下忘记到历史的悲剧?君岂能为片刻的无尽欢愉而忽略长期的痛苦?禁毒之举,刻不容缓,宜重宜严啊!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但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重蹈覆辙。这可不是小问题,而是关乎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啊!在我们走在看得见曙光的光明大道上的时候,可不能被魔鬼的呼唤所吸引,走上亡家亡国的不归路啊!禁毒之举,利在当世,功在春秋啊!
魔鬼是会化了装出现的。当美好的外表,新奇的噱头吸引着我们的视线,鼓励着我们去尝试的时候,多一个心眼,自觉抵制魔鬼的诱惑,否则随时会为自己的好奇心付出惨重的代价啊!
在金三角,在哥伦比亚,有朝一日当一大片一大片靓丽的婴粟花被其他植物所取代,魔鬼不再着附其身,离我们而远去的时候,世界定必会变得更美好……

前一段,学校组织我们看禁毒宣传片,那一幅幅不堪入目,血淋淋的图片令人心惊胆战,毛骨耸然.从一幅幅图片里,我知道了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有人因吸毒而导致家破人亡,有人因吸毒而疯狂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为了有钱买毒品,他们偷,抢,甚至杀,严重地危害了社会治安。我看见吸毒的人个个在生死边缘挣扎,他们骨瘦如柴,像狗似的蜷缩在地上,生不如死,他们的惨象是多么可怕啊!

看了这些宣传片,我感触很大,有很多青少年因一时的无知、好奇,在所谓的“朋友”诱惑下,吸上了毒品,误入歧途,以至越陷越深,不可自拔。毒品,就像一只无形的魔手,甚至比任何猛兽更可怕。它不断摧残人们的身心、摧毁人们的意志,为了不受毒发之苦,他们去偷、去抢、甚至去杀人,走上犯罪道路,断送了美好的一生,这值得吗?毒品不但使吸毒者受到伤害,还令他身边的家人朋友为他伤心。难道毒品的危害还不够大吗?我知道的阿丽姐姐,她很美丽,但因为一次好奇,吸上了毒品,从此过着毒品赐给的行尸走肉的生活。父母的伤心、也没有使她回头。是社会的关怀使她毅然走入戒毒所,重新迎接她新的生活。误入歧途的朋友们,赶快离开这个可怕的旋涡吧,靠自己的坚强的意志,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
为了我们的明天,请珍惜生命,拒绝毒品,不要贪图一时痛快,毁掉终身幸福!

各位青少年朋友,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不要做罪恶的牺牲品,让我们斩断魔爪,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吧!这姹紫嫣红的,就是罂粟花。药学家从它的果实中提炼出吗啡、海洛因,是因为它们能为人类解除病痛。

阳光下也会有阴影。造福于人类的科学成果,在居心险恶者手中,也可能成为残害人类的祸种。正如这组从鲜花演变到骷髅的造型。

毒品,通常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前面提到的鸦片、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等,是毒品;而某些医疗应用药物,如吗啡、杜冷丁,当它们被非法滥用时,也成为毒品。请大家看展板和展柜里的实物。

毒品为什么能够害人呢?为什么一旦沾染上就难以戒掉呢?

任何人,只要沾染上毒品,都会产生双重依赖。

一是身体依赖。毒品,比如被滥用的阿片类药物,进入人体后,会使人的机体发生适应性改变,建立起新的药物作用下的平衡。一旦停止用药,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等症状,痛苦万分。吸毒者为了缓解痛苦,就必须定时摄取毒品,并不断加大剂量。吸毒者因此再也离不开毒品。

二是精神依赖。正常人脑内和体内的一些器官里,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当人体摄取毒品后,内源性阿片肽受到抑制,阿片受体只能靠不断摄取阿片类毒品才能调节精神平衡。毒品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还会出现一种精神效应,使人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

人体一旦出现身体和精神依赖,就是通常所说吸毒成瘾了。即使经过脱毒治疗,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功能,至少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更为严重的是,要消除对毒品的精神依赖十分困难。许多吸毒者经戒毒治疗后仍一而再、再而三地复吸,就是这个原因。这也是目前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毒品对人的摧残,触目惊心。它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损害。这是吸毒者大脑、肺部发生病变的情况;这是一组把吸毒者变成行尸走肉的真实写照。

静脉注射、肌肉或皮下注射的吸毒方式,最容易传染各种皮肤病、性病,甚至艾滋病。据统计,吸毒者因使用不洁注射器而被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感染率高达22%和68%;截至1998年3月,我国检测发现9970例艾滋病感染者,其中66%是使用不洁注射器的吸毒者。

大家看,这是一个感染艾滋病毒的吸毒者的双脚,他的皮肉一层层地脱落,眼睛里流出的是浑浊的脓液,小腿烂得像流淌的火山熔岩。

她叫张福娟,曾在电视片《中华之剑》中露过面的吸毒者。《中华之剑》拍摄时,她是惟一同意把自己毒瘾发作的惨状暴露在摄像机镜头前的人,目的是为警示他人,千万不可沾染毒品。这张图片是她注射毒品感染后,全身溃烂;那时,长春电影制片厂来昆明选演员,她是候选人之一。

一些吸毒成瘾又搞不到毒品的人,在“白色魔鬼”驱使下,用切手指、砍胳膊、烟头烫等自残方式来缓解毒瘾。这位姓郭的男青年,吸光了20万元存款及全部家产后,熬不过毒瘾,用切腹方式自杀,被发现后送医院缝了18针。这些是用上吊、撞墙、跳楼、牙刷插鼻孔等方式自杀的吸毒者。一个吸毒人员追悔道:“敲开了毒品的门,挖好了自己的坟!”

搞不到毒品是一条死路,搞到了毒品是死路一条。许多吸毒者不得不靠一次比一次大的剂量来缓解毒瘾发作带来的痛苦,哪还顾得上过量吸毒会导致死亡。

她叫梁蓓丽,染上毒瘾后,靠卖淫维持吸毒,终因吸毒过量而死于街头,死时才21岁。

看过电影《长大成人》的观众朋友一定认得出,她就是该片女主角之一的扮演者朱洁。朱洁与著名演员江珊、徐帆、陈小艺等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同班同学,她的血管里流淌着爱新觉罗氏的皇族血统。在《长大成人》中,朱洁扮演了一个有吸毒经历的人。谁也说不清,是为寻找角色的感觉,还是因为好奇,总之,她真的吸上毒了。结果没等到电影公映,她已因吸毒过量而死亡。据导演介绍,《长大成人》的本意,是抨击演艺圈内包括吸毒在内的颓废现象。朱洁本该对导演意图有更深的领悟,却莫名其妙地用自己的生命做了反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毒品则是毁灭家庭的炸药。

五十多年前,遭受鸦片祸害的武汉地区流传着一副对联:竹枪一枝,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辽宁省鞍山市王宝岩、高静夫妇,1991年开始吸毒,三年中,吸光了包括两幢楼房、一辆出租车在内的百万家财,为吸毒又借了80多万元的债。这是他们年迈的老母亲带着辍学的孙子流落街头。

图片中被烧毁的是湖南长沙市府后街的一处住宅,一家三口吸毒,因不堪忍受毒瘾发作,一起纵火自焚。

这是一只10岁女孩的眼睛,眼角垂挂着欲滴未滴的泪珠。透过这只泪眼,我们仿佛读出了这个女孩茫然的哀痛、悲悯和疑问。

仅仅几年前,她还生活在一个殷实富裕的家境中。父母经营饭馆、服装,腰缠万贯。作为掌上明珠的她,被父母呵护得无微不至。然而,暴富之后的失衡心态,使父母沾染上了毒品,几乎一夜之间,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在缕缕轻烟中化为乌有。父亲进了戒毒所,母亲为寻觅毒品不知去向,只剩下这个孤零零的女孩,不知所措地站在家徒四壁的房间里,一日三餐也要靠好心邻居的接济。面对摄像镜头和记者的询问,她茫然无语,许久许久,早已噙满泪水的眼里溢出了第一滴泪。

吸毒,不仅耗尽钱财,更扭曲人的天性。199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北京市公安局的民警根据110报警电话,在和平里地区一套公寓中抓获了两名毒品持有者。当民警们搜查堆满大量吸毒用的吸管、锡纸的一个角落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年仅3岁的男孩。他全身赤裸,双手被绑,遍体烫痕,已经奄奄一息了。民警马上把孩子送进医院。

据两名毒品持有者供称,孩子的母亲姓郭,外省人,在北京卖淫、吸毒多年。因没钱偿还欠下的毒品债,把亲生儿子“丢丢”送来作抵押。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只要这二人毒瘾上来,就把丢丢当作发泄对象,捆绑、踢打、烟头烫、打火机烧……

经医生检查,丢丢全身大面积1度至2度烧伤并感染,门牙掉了两颗,鼻子缺损,颅脑外伤,患有重度贫血和佝偻病,还伴有溃疡性口腔炎。

《法制日报》女记者居杨将她拍摄的一组照片发表在《南方周末》上,许多北京市民和青年学生闻讯后带着营养品和衣物赶来看望。

因非法吸毒和卖淫正被羁押的丢丢的母亲也被民警带到丢丢床前,看着遍身是伤的亲骨肉,她冷冷地说:“我不认识他。”

三岁的丢丢看在眼里,一声未吭。母亲离去后,他才对在一边的记者说,他想要那张有妈妈的照片。

在儿童医院特护病房里住了三个星期,丢丢开始康复了。但医院已经减半的5000元医药费却没有了着落。丢丢是民警送来的,住院卡上监护人填的也是民警,于是民警们又要为筹措医药费四处奔波。

丢丢出院时,来自民警及各地各界的捐助已近2万元。许多善心的家庭表示愿意收养这个失去母爱又饱受摧残的孩子,负责监护他的北京市公安局却无权对此作出决定。丢丢只好暂由北京一家敬老院里的爷爷奶奶们抱去。

民政部门终于作出决定,由丢丢母亲户口所在地民政局的一位干部领养了这个孩子,并安排他进了当地最好的幼儿园。

广西南宁市一位妇女,怀孕期间仍吸毒。孩子出世后忽而窒息,忽而痉挛。此后半年,母亲哺乳前,必须先吸毒婴儿才肯进食,否则孩子哭闹不止。

吸毒耗资巨大,许多吸毒者在毒瘾的驱使下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因吸毒而贪污,因吸毒而诈骗,因吸毒而盗窃,因吸毒而抢劫,因吸毒而敲诈,因吸毒而杀人……

刘澜斌,云南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染上毒瘾后,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74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

在他之前,“共和国第一大案”的主犯刘青山,也是因为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

这幅蒲松龄画像,是画家秦惠浪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时的作品,秦惠浪由此跨上个人事业的顶峰。然而,仅仅数十天后,1994年11月25日,他及他的一家四口,就被两名破门而入的吸毒者杀害了。

这两名吸毒者与秦家无冤无仇,甚至素不相识,他们深夜持刀闯入秦家,仅仅因为耐不住毒瘾煎熬才铤而走险。吸毒者在毒瘾的驱使下,可能做出任何疯狂的举动,制造出一个又一个飞来的横祸。

1995年4月11日,两名杀害秦惠浪一家的罪犯周西民、白俊杰被依法判处死刑。临刑前,这两名罪犯仿佛刚从“迷狂”中清醒过来,他们分别忏悔道:“但愿人们千万别学我这样”;“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黑龙江大学孙景军教授在银行取款后被害,就是另一例证。

重庆市的这位母亲,做梦也不会想到,在她头上连砍28刀并且刀刀致命的凶犯,竟是自己不到19岁的亲骨肉。19年来,母亲天天用这把菜刀给儿子做饭,其间融入了多少母亲的心血和期待?

是什么使这位曾被母亲百般呵护的儿子变得如此残忍?如此丧心病狂?是毒品。

这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农村,人,个个东倒西歪;地,片片荒芜贫瘠。导演这幕人间悲剧的,同样是毒品。

17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强行在中国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使无数中国人堕入苦难的毒海。鸦片战争以后,这些毫无廉耻的列强,竟依仗着洋枪洋炮,血淋淋地将中国瓜分,迫使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割地赔款。这样的奇耻大辱,我们民族背负了一百多年。

毒品不除,民不聊生;毒品不除,国无宁日

阅读全文

与毒诫电影完整版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乔杉演的电影是音乐人 浏览:747
2021台湾电影上映时间表 浏览:192
薇娅直播间电影票如何兑换 浏览:402
想做电影导演选什么专业好 浏览:779
巧克力工厂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205
正古宅惊魂电影演员 浏览:59
齐步走的灯谜猜一电影名字 浏览:477
千王1991电影完整版梁朝伟 浏览:773
海鲜大餐电影中文版 浏览:531
看动漫电影的app大全 浏览:284
电影院音响系统是什么 浏览:11
沙漠电影十大巅峰之作 浏览:74
有关蟒蛇的电影泰国 浏览:780
平遥电影节什么时候 浏览:611
韩国喜剧电影泰国 浏览:239
电影院英文意思 浏览:945
电影赌王大骗局优酷 浏览:826
花样年华戛纳电影节 浏览:300
抖音南京南京电影中配的音乐 浏览:699
三少爷的剑电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浏览: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