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励志电影隐形的翅膀 观后感(800到1000字)
梦想·飞翔
曾经在书上读到过这样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开启一道窗。”开始还略带点疑惑,但渐渐地明了了。
这星期四,我们观看了影片《隐形的翅膀》,片中的主人公志华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孩,她用坚强的意志博得了大家的肯定。
15岁,正值青春年华,本应无忧无虑似蓝天下自由飞翔的风筝,可厄运却往往依附在美好之后……为了去取附在高压电杆上“落群”的风筝,志华失去了她的双臂。妈妈不住的叹息,志华的情绪也一天天的暴躁。
我想:双翅才能翔天宇,单翅也难高飞啊!何况失去双臂。
当然,一时失去双臂,谁也受不了。不能自己穿衣,洗漱;不能骑脚踏车;也不能再……放风筝了。她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冰冷的河水总敌不过温暖的亲情,在父母的鼓励下,志华又重拾了勇气和信心,决定去学校读书。可学校又为她设置了一道难题——写字。于是志华尝试用脚写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被学校破格录取了。
志华的成功已是奇迹,可她仍不满足,她想和正常人一样。她也学骑车,虽然跌倒了几百次;她也学缝线,虽然会刺痛脚趾;她还学打字,学一切正常人会的。我亲耳听见她对班主任说:“我要考大学!”,我亲眼看见她在电脑上打:“我要飞翔。”
这一切,她都做到了。
命运的安排,志华被一位知名的教练看好,并招进了国家残疾人队里,面对这个机会,志华欣然接受,但却执意要学游泳,因为她要保护妈妈。训练是艰苦的,她却没有退步,高考时,虽然分数过了线,但她报的医科大学却不能录取她,原因又是残疾。更可悲的是,妈妈因为这个打击,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双肩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她挺住了,参加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志华迅速跳入水中,向前游,脑海中仍不断浮现出和妈妈的回忆,那是多么甜美啊,可现在妈妈不在了,她只能把这股伤痛化作前进的力量,最后,夺得了冠军。台下的我也忍不住拍手,这是多么的感人啊!
志华的事迹也发起了我们的深思,她是残疾人,却拥有这一份拼搏精神,而我们都是健全人,却总是停滞不前。也许我们认为电影都是骗人的,但生活中的身残志坚的人难道会少吗?你一定读过《海伦•凯勒》吧,还有霍金的传奇故事,你一定也会为之一怔,感叹他们的事迹悲惨。但如果你没有实际的感动,你才是真正的可悲。
拼搏,不一定会成功,但不拼搏,绝对不会成功!相信自己能行,就要永不言弃,美好正在向你招手。
空中的风筝,正在自由飞翔,它在向梦想飞翔!
② 100字左右的《我的高考》观后感,怎么写
“我”因家里穷而初中毕业就缀学了,但“我”梦想上大学,于是“我”借来高中所有的文科课本在家自学。白天“我”给别人拉车,干苦工,晚上在家学到凌晨3点。“我”常常废寝忘食地背书,背得头昏脑胀。第一次高考失利后,“我”改变了学习方法,拼命做题背题,学习时想打瞌睡,就“头悬梁锥刺股”。终于,“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影片中,有许多触目惊心的画面:“我”拉着一大车东西艰难地爬坡;“我”读的如小山一样多的书;“我”为了参加高考给人下跪;“我”为了使自己清醒,把大腿刺出了血;还有“我”接到录取通知书时,那汹涌的狂喜……在这个15岁左右的少年心里,有着怎样的执着与坚强啊!他如一个茧,在经历无数次的磨难与痛苦后,终于冲破黑暗,展翅飞翔!看完片子,我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之中。扪心自问:我像他一样白天干活、晚上苦学了吗?没有,那为什么白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晚上做作业还抱怨累了吗?我像他一样背书背到汗流浃背、做题做到腰酸手抽筋了吗?没有,那为什么还抱怨自己考不好呢?我像他一样家里没钱、上不起高中吗?没有,那为什么还不珍惜学习机会、好好学习吗?……
一部片子,带来太多深思。
③ 看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英语怎么写60
This movie is funny and at the same time clever. From the start to the end, you will have many question to ask and they'll answer the questions for you. This is a twist at the end movie and for any moviegoers out there, you should consider to watch this or buy if you have the pennies. Watch this with your family so they'll know how today system kinda corrupt and "not so clever" kids also need attention.
This is against the system movie so or anyone who loves clever plots and twist. this movie is for you. You can expect morale value, lessons and some self motivation in this movie. I love this movie and I recommend this movie to you.
④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
我也有同感,为什么中国的高中总拿奖,可一旦进入大学就开始厌学,并且生活糜烂,再也没有创新的能力,只知道谈恋爱,或是忙于找工作.
⑤ 看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英语怎么写60字左右
本片的英文观后感见附件,可以适当删减。
***********************
本回答只提供了英文观后感,没有提供视频下载,不违反知道规范,请管理员放行。
⑥ 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1000字左右)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是部题材很好的美国电影,主要写的是一群以巴比特为首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被无数大学拒之门外。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自己办起了一所叫“南方哈门工业大学”的学校。这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也许这样的事现实中根本就不会有。
太多剧情在这不作介绍,有兴趣的可是自己到网上看一下。这部励志电影拍的很成功,迎合了现在年青人的思想,特别适合学生朋友观看,我相信你们会喜欢的。
不知不觉已经说了这么多废话,下面我们直奔主题,也就是我的个人观后感。
在看到影片快接近的尾声的时候,巴比特所创建的学校被封了,看到这一幕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遗憾,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它会给我们一个好结局,结果是他们赢了,学校允许被试用了。看完应该很开心才对,可是我没有一点开心的感觉。因为我知道现实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我说的是在中国),那么不止是学校被封,巴比特也会爱到法律的制裁。
现如今这个社会,分两种学校,一种是公办的一种是民办的。我们先来说说公办的,公办学校有几个是不认分数的,无疑进入学校的通行证就是分,你达不到一定的分数那就不行,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现像,特别是靠关系的那种(也许这是种让人很鄙视的形为,但是现在我们不作议论)。所以是否能进入高校对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是个难题,对于差生,他们简直就看不到曙光。于是这时候就出现了许多民办学校,当然这些学校不会像公办的一样只认分,他们认的是钱。你有钱了,你就可以继续上学,但这些基本都是去浪费时间浪费青春的人。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多少人进入高校后是好好学的,我可以肯定的说很少很少。
现是7月初,也就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了,也许有很多人没考上理想的学校,他们有的会消沉,因为上大学是他们十二年来的梦。一纸通知书,虽不足以证明什么,但是每个人都想要(个别除外)。但是很可惜,理想的学校他们去不了。于是有人又在徘徊,是复读还是上个差点的学校,是踏上打工之路还是继续混个三年,我想这是每个不理想考生都会思考的问题吧。
我想说的是拿到了通知书又能怎么样,拿不到又能怎么样,学校都是一样,都是一砖一瓦起出来的,没有哪个学校是金子打造出来的吧。关键不在学校还是在人,如果你不认真学,如果你不想学,就算现在送你去哈佛,你也照样成不了大器。为什么现如那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是社会错了么?答案只有每个人自己知道。
不要因为没考上理想的学校而伤心难过了,在哪都是一样的,只要你肯努力,肯付出,成功注定跑不了。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跟大学说个人,他的名字叫杨成兴。也许大家并不了解这个人,他就是拒绝高考选择高职,不要文凭要学识的“科技怪才”(有兴趣的可以到网上搜一搜)。
我说了这么多,可能又有人对我有陈见了,但是我说的是实话。《录取通知》看了不仅是讽刺的当今社会的教育,它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做自己的主人,坚持自己的梦!
⑦ 求电影《录取通知》的观后感
《录取通知书》这部电影是关于美国大学生的教育片,看完之后,作为中国大学生的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电影里面的主角在电影里的作为是现实中的我们所不能为的。大学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我们在大学里迷茫,糜烂,倒不如在社会中尽早接受磨炼?这是中国以致全部大学生值得深思的问题。 电影里面尽量表现诙谐和轻松,但是里面的学生和家长,学生和教师之间想法的分歧,无不反映当今大学生的真实想法,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自身实际。作为大学生,我们是否应该上大学?大学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在思想和知识上是否有过进步?我们有没有糜烂?一连串的问题有感而出。 总而言之,观后,我有从新,从心评价自己一年半的大学学习及生活。 为什么中国的高中总拿奖,可一旦进入大学就开始厌学,并且生活糜烂,再也没有创新的能力,只知道谈恋爱,或是忙于找工作.
记得采纳啊
⑧ 求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
片子的原文名字更有意思:Accepted。被接受。是了,整部电影最核心的那几个年轻人,和我们年龄相差无几的年轻人,总是被拒绝的一群人。主角巴比特,申请了8个大学,全都被拒绝,连州立大学也不例外。偏偏爹妈的眼光又高到死,非得逼儿子上个大学不可。那妹妹也挺要命,初中就开始为高考准备了。所以谁说美国的高考不可怕,真该把他丢过去试试看。
不过,巴比特这为仁兄可不像我们国内的高三生,没有大学上了就跑去跳楼跳河;这哥们发扬一直以来的特长:造假,就真弄出了个S.H.I.T(南哈蒙理工学院)出来蒙家长。没有大学录取咱不要紧,咱自己弄个大学出来录取自己就可以了。
电影的逻辑硬伤不少,但是我不想详细谈;象征意义也很多,但我懒得说。我只说说自己提出来的三个关键词:教育、大学、我。
我很赞同巴比特对理想的阐述。教育不是用严苛刻板的方式剥夺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激情,而是根据每个人的天分,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和内容。在这种时候,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发现,原来美国的孩子也要会面临和我们一样的问题——好吧,据说是因为美国佬特别眼馋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战果,特别是在知识掌握方面的成就,所以专门来跟我们学习过。
好吧,但那毕竟是美国。条条大路通罗马。这种时候还是会很羡慕人家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小学的时候告诉我们,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成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初中告诉我们是为了成为有用之才;高中告诉我们是为了幸福地活着……MD,越听越clamp了……
教育,是要让我们成长的。人不会停止发展,不会停止成长,所以,也不会停止接受教育。但教育并不是一定要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一边打瞌睡,一边记录某些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的奇怪名词。是让自己的灵魂成长、起飞、出航,而不是困死在某个扼杀人性的角落里痛苦挣扎……
所以我们要终身学习。但不幸的是,现在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喜欢扼杀人的求知欲了。以至于我们寝室的人,凡找到工作的,现在都将学习视为“总算摆脱的包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学习不是苦差事,我现在特别想去反驳我的初中班主任。因为当我越发地浸淫在知识的海洋中,我越发觉得快乐。知道原本不知道的东西,发现原先没发现的事物,这是何等有趣的事情呀。为什么非要苦着脸去读、记、背、写呢?
关于大学我已经说过很多话了,我不想再多说什么。最早的大学就只是一帮年轻人和一些长者,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经历,汇聚一堂,互相学习。把不同来头不同背景的人放到一起,甚至不需要老师他们也可以互相学习。
我至今还是向往民国时期的大学。自由思辨、兼容并包、三教九流……有真正重视教育的环境,有努力保障学生和老师生活水平的社会,所以即使是战争频发,照样大师辈出;即使条件再艰苦,照样可以做到和国际接轨……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现在很多大学都是倒过来玩的。所以大学都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也很悲哀。
最后来说说“我”。电影里面那个有注意力涣散症的人兴奋地对巴比特说,他接到通知书后,平生第一次听见爸妈说我们以你为骄傲。巴比特在影片高潮中与古板校长对峙,说:知道什么?你是罪犯。因为你剥夺了这些孩子的创造性和激情,这是真的犯罪!
杀一个人的肉体,不过毁灭了他的形体而已;但是杀一个人的灵魂,尽管他还能行尸走肉,但比死了还要可悲。
系统是为你设计的?它教你顺从你们的心
做个顺民?
你们呢?
你们一直想做学校行政员?
亚历山大博士你有什么梦想?
也许没有 也许想做诗人
或者魔术师,艺术家
或者只想周游世界"
我说,我要做一个作家,要作个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家。所以对我而言,一切外部的环境变迁,都无所谓,我只要沿着自己的梦想前行就可以了。我永远不会成为顺民,永远要抗争自己的生产空间。我知道这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只有我才能做到,所以我绝对不会成为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
教会的青年聚会历来有个环节就是欢迎第一次来到教会的慕道友,我们都要唱歌欢迎。一直唱的都是《你是唯一》。歌词很好:世界有你会更美好,没有人能像你,在神的眼中你是宝贝,在世上你就是唯一。你总是如此如此特别,在上帝的眼中,没有人能取代你。
据说每次都有会众一边唱一边哭,因为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是如此特别如此重要,不是“地球离了你照样转”。
前些日子带领青年聚会的弟兄说想要换个歌——因为这首歌已经唱了两年多了,结果遭到一致反对,只好不了了之。大家依然每次都会高唱“你是如此如此特别”……
本来就是。
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很羡慕我,认为我非常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该走什么路,我总是说“你也可以”。然后他们就会笑起来,心想这个人还不错,满谦虚的。
其实我说的是实话。
有梦想,敢于为此付出代价努力追求,是很好的。当然,和现实必要的妥协也是应当有的。在这个电影里,这帮年轻人不还得要求政府给他们办学的权利么?不过,政府也还算通情达理,给了一年的试用期。
于是,皆大欢喜。
我们呢?生活在电影外的世界。我们不能自己建立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学,但,我们可以把大学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过好每一天。
所以看到片尾的时候,我笑了。
我知道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所以,我可以继续高呼:
即使现实是理想和幻想的坟墓,我依然要苟延残喘!
⑨ 录取通知书中的zy是什么意思
是择优的意思吗
⑩ 高考后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拿到通知书才知道被录取的很少是高考状元!我等待2019年通知书下来之前,河南清华招生办的来家招生或者提前打电话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