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流浪电影观后感150字

流浪电影观后感150字

发布时间:2021-08-08 06:35:22

❶ 流浪地球观后感150字

流浪地球观看后我觉得人要有使命感有大局观,所谓正义的事即使困难也得有人站出来。不计较,舍得成全大局的人才值得人尊敬

❷ 《流浪星球》观后感两百字

1.太阳氦闪
二十一世纪,天体物理学家发现太阳将会产生一次名为氦闪的剧烈爆炸。
太阳约四分之三的质量是氢,剩下绝大部分是氦,太阳的光和热来自其内部不间断进行的氢核聚变,当氢元素消耗殆尽,太阳内部的高温高压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激发氦元素的聚变,巨量的氦元素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被激发,氦闪就会发生,并向外释放出足以毁灭地球的热浪。
爆炸之后的太阳体积将变得更为巨大,大得足以触及地球的轨道,将地球吞噬。

不过不用等太阳膨胀吞噬地球,因为在氦闪发生约一百小时后,地球就将被完全汽化。
氦闪发生时地球表面的一切都将被瞬间蒸发,地面上的人会像泡泡一样,“啪”地一声在爆响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2.逃跑计划
面临灭顶之灾的人类自然不会选择坐以待毙,原著中人们便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逃跑方案:
一是宇宙飞船方案,建造拥有微型生态圈的宇宙飞船,抛弃地球驶向宇宙;二是流浪地球方案,在地球表面上建造行星发动机,让地球与一起人类一同奔向星海。原著中甚至因为对方案的分歧,人类内部分裂出了两种派系:主张宇宙飞船方案的飞船派,以及联合政府主张流浪地球方案的地球派。派系双方斗争不断,小到孩子们之间的日常斗殴,大到反联合政府的暴动,应有尽有。

但最终胜出的还是流浪地球方案——因为宇宙飞船成本低,更灵活,但它的体积实在是太小了,体积最大的飞船只能达到“上海或纽约那么大”,体量不足的生态圈是无法支撑到人类完成航行计划的。地球虽然“笨重”,但人类就可以直接利用地球本身的生态圈以维持生存。
而且比起地球,飞船实在太脆弱了,在莫测的宇宙空间随时有损坏的危险。
3.引力弹弓效应
想要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首要任务是摆脱太阳的引力。人类建造的行星发动机能够为地球提供的速度及其有限,为了能够达到足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速度,人类必须借助引力弹弓效应为地球加速。
引力弹弓的原理,是通过行星引力加速飞行器,想象一个滑冰者A斜角度快速冲向另一相向而来的滑冰者B,在两者相会时,B拉着A将他横甩半周后,分开时A就会获得比来时更高的速度。

旅行者2号借助引力弹弓效应加速示意图
地球想要逃离太阳系的引力束缚,首先需要借助太阳的引力加速15次,直到第15次加速完成后,地球将会被太阳甩向木星,借助木星的引力完成最后的加速,逃离太阳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影片中地球会被木星的引力捕捉。

地球绕太阳加速的过程就像嫦娥卫星绕地球加速一样
4.流浪地球计划

❸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字数400字左右。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科幻电影”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❹ 求150字左右的电影观后感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 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生活更应该珍惜。因为这是用鲜血换来的。 祝伟大的祖国60岁生日快乐!!!祖国,我爱你!!! 您正浏览的文章《作文:《建国大业》观后感3篇》由第一范文网( www.DiYiFanWen.com )整理,访问地址为: http://www.diyifanwen.com/zuowen/yingyongwen/ghg/200909921152856531197596.htm

记得采纳啊

❺ 抗日影片观后感150字左右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抗日影片爱国主义影片,片名叫《鸡毛信》。 这部影片讲的是:有一位儿童团团长叫海娃,他一边放羊,一边放哨。有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封插有鸡毛的信,让他赶快送给八路军张连长,并说这封信非常重要,千万不能丢。海娃让爸爸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他把信揣好,就赶着羊去送信了。 海娃刚一出村,就遇见了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藏在了领头羊的尾巴下,终于躲过了鬼子的搜察。谁知鬼子饿了偏偏要吃羊肉,把海娃和羊赶进了羊圈里,到了半夜,海娃趁鬼子们睡着了,悄悄地把鸡毛信一揣逃了出来,他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把鸡毛信安全地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可海娃却昏倒了,他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张连长按照信上的地图,带着部队,成功的将鬼子的炮楼端掉了。
看了这部影片,我感觉海娃很勇敢,遇到事情会随机应变,
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躲过鬼子的严密搜查,机智的把鸡毛信安全的送到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真是不简单。
影片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在越危险的情况下,越要冷静,不
能冲动,不能逃跑,要随机应变。我要向海娃学习,热爱祖国,热爱党。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

❻ 三毛流浪记(木)观后感150字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

在这个美好的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三毛流浪记》.我觉得三毛很可怜,他没有家,也没有爸爸妈妈,他伤心极了.
一天三毛终于有了一个家,他和小男孩去捡木头,他们看见一根粗木头在河里,他们想用竹子把木头拖到岸上,没有成功,他们就走了.突然,三毛跳了下去把木头捡了上来.
三毛很珍惜东西,不浪费东西,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❼ 电影《老师,您别走》观后感150字

电影《老师,您别走》观后感
电影《老师,您别走》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周歆瑶是古溪村的大学生,其父是山村里唯一的老师,因家父病逝回家,看到山里的孩子没了老师,她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成了小学的自愿者老师,她把青春年华和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山村小学和孩子们的记忆里。她向我们真实地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是爱!
老师,您别走,我们的学习需要您,我们还有许多知识没学,我们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不懂。电影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暗暗发誓长大后,我也要做一个富有爱心,关爱别人的人民教师。

❽ 写一篇观看奇迹森林电影的观后感150字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阿甘母亲的这一理解,向我们阐明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存在,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阿甘,正是听着这样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属于自己的生活的奇迹。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你都会看到: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从天而降,缓缓地降落在阿甘的脚下。这其实是影片在暗示: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纯洁,平淡而美丽,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阿甘。阿甘天生就注定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公平,往往,它会令起点不高的人比天生优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真实。幼年的阿甘腿有残疾,阿甘的母亲不得不为儿子套上一个笨重的铁架子,以辅助行走。放学后,同伴们在路上讥笑他,玩弄他,追赶着扔石头。女同学珍妮喊道:“阿甘,快跑。”阿甘惊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挣扎着爬起。渐渐地,铁架子不在束缚着他,他奔跑如飞。同伴们追不上他,眼睁睁的束手无策。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个奇迹。跑得快真是好世界。凭着惊人的奔跑速度,阿甘进了橄榄球队,以后又进了大学并最终顺利毕业。不久,他参加了越战。在越南战场上,阿甘的部队中了埋伏,一声撤退令下,阿甘记起珍妮的嘱咐:“打不过,就跑。”阿甘于是转头就跑。他成了唯一幸免的人。看到这里,观众大概都会发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后来返回去救出负伤的战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战友,那么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阿甘因战功显赫而受到总统接见。这是导演为我们准备的一幕喜剧,但我们却不会为此而觉得夸张,可笑。有的人常感觉生活负担过重,面前困难重重,因此整天垂头丧气,郁郁不欢。阿甘的信念这样的单纯,目标这样的清晰,即便先天不足,前有穷山恶水,他也以平常心视之,并最终一一跨过,这并不是说愚人之福,保持这种态度和意志的人,信念能减轻他许多关于生命的重负,而使他达到生命之巅。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珍妮,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可以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布巴,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仅仅是由于布巴的一句话)。。。。。。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目标的完成,新的目标的出现。没有单纯的抉择就不会没有心灵的杂念;而没有心灵杂念的人,大概才能够在人生中举重苦轻。阿甘的一生中出现了许多奇迹,但这些奇迹没有、也绝不会引导你去羡慕他,你只会欣赏和阿甘一起的那些岁月、生命和历史,体味个中的苦甜,以期“跨越缺陷,完美人生”……

❾ 励志电影观后感150字

然而这一切告诉我们,幸福在艰难的过程里也是要有动力的。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他可以被妻子抛弃,可以被房东赶出家门,可以被所有的公司拒之门外,但他却拥有着唯一属于他的财富——他的儿子。
他可以在球场上很严肃的对儿子说:“假如你有梦想,那么请保护好它。”在那一刻,他都未必能坚持住自己的梦想,但是他却鼓励儿子能够坚信。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告诉我们:在漫长的人生,幸福永远是短暂的,幸福是当苦难经过努力转变为成功时那一瞬间的感觉。所以,当幸福来敲门时,请你一定要好好的招待它,紧紧的抓住他,别让它在你的指缝中溜走。因为只有你自己才可以让自己感觉幸福!

阅读全文

与流浪电影观后感15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耿市长电影大全 浏览:204
一富豪进监狱学功夫什么电影 浏览:219
厦门金鸡奖电影节去哪里看 浏览:104
鬼哭神嚎电影完整版迅雷下载 浏览:445
电影音乐声音大主角声音小 浏览:626
便当电影中文字幕 浏览:862
电影大全江生 浏览:587
大陆色情女鬼电影大全 浏览:594
为了女一号给导演服务电影 浏览:243
电影院网吧情侣包间图片 浏览:682
电影解说脑洞大 浏览:646
卧底的电影有什么 浏览:22
乡村爱情13在线爱看电影 浏览:719
金刚电影国语版完整版下载 浏览:201
韩国电影后宫最后结局 浏览:329
台湾电影观看等级 浏览:770
3d机器人动漫电影大全集 浏览:465
外国电影为什么不请中国演员 浏览:444
悲惨世界2019法国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862
戒毒大尺度电影 浏览: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