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影观后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5-02 22:34:40

①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角度

心灵的救赎——浅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现象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心理影视巨作,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在我们感慨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惊人意志的同时,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影片中心理细节。

影片一开始,当检察官在陈述自己的分析推理时,就提到了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安迪的犯罪动机当然就是不满于他妻子与情夫之间的关系。

紧接着,检察官分析中有一个证据性的细节:枪的一个弹匣只能装六颗子弹而受害者各中四枪,因此罪犯中间还停下来装子弹,以便再次开枪。这个过程中,如果是出于一时冲动。罪犯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停下自己的行为。于是,检察官据此判断这是一次复仇行为,这个推理充分运用了与犯罪动机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当安迪被判终身监禁送到肖申克监狱时,那里的罪犯有个习惯就是喜欢逗新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监狱里的人也希望找到自己的自尊,他们在监狱里受到狱警们的压制和管束,在新人来的时候,他们就想欺负别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也许是因为监狱里的生活太无聊,又或许像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那样,“性”是人的本能,所以在肖申克监狱里也会存在同性恋者——“姐妹花”。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指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监狱里的同性恋是境遇型同性恋,这种同性恋是因为环境或者遭遇而后天形成的。比如一个人总是呆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环境里面,身边总是同性,总是承受来自同性的刺激,就容易变成境遇型同性恋。“姐妹花”的同性恋关系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欲望,还让他们在监狱里结成一派,互相有了依靠,所以他们敢肆意妄为,遇到看不顺眼的人就暴打一顿,借以发泄。

在重修工厂屋顶时,安迪听到狱警们讨论缴税问题,便主动上前帮助看守长哈德利逃税,这一次冒险的经历让他差点丢掉性命,但最终却为狱友赢得每人3瓶啤酒的奖励,也许像瑞德说的那样,安迪这样做只是为了找到做人的感觉,哪怕只是一小会儿,而且这次和狱警打交道也让安迪赢得了友谊,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让一直以来总是被欺负的他终于得到了一些心灵上的补偿。这是第一次看安迪的脸上露出笑容,毕竟,自由总是最快乐的,同时也代表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个人都有这种需要,使自己有重要感。同时啤酒也让工友们感觉到就像在给自己家的的屋子重修屋顶一样,他们喝啤酒的时候,觉得自尊得到了满足,感觉到了自由。

影片最精彩的片段是安迪在狱警办公室放“费加罗的婚礼”。这次,我们看见他脸上的微笑是一种带有胜利感的微笑。他利用自己在狱警中的价值以及以此得到的信任再次给他的朋友带来了自由的感觉——哪怕只是一刹那。音乐让监狱里的人感觉到围墙都消失了,他们在监狱里整天面对的都是狱警们训斥的声音,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享受过这样美妙的音乐了,这突如其来的乐曲让他们忘了自己的处境,感受到了瞬间的轻松和自由。

以上都是影片中出现的一些折射出心理学知识的细节。然而,影片中最重要的心理学看点之一是:制度化——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是群体与组织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

老布鲁克斯假释通过时,他竟然想要通过伤害其他囚犯,从而使自己被继续留在监狱里。因为在监狱里他看管图书馆,是一个有知识的体面人,而到外面之后他什么也不是。可怜的布鲁克斯在获得自由之后终日惶惶不安,经常在噩梦中惊醒,最后不得不选择上吊了却残生。获得假释后的瑞德同样发现:40年来每次上厕所都要请示。他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永远无法适应监狱高墙之外的生活,每天只想着破坏假释条例,让周围的人再把他送回监狱去,只有在那个熟悉的地方,他才不必惶惶不可终日。

我们感到非常奇怪:自由难道不是每个人的理想吗?为什么会有人逃避这种自由呢?心理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就明确指出了一点——人类具有逃避自由的倾向。因为他认为,人类要想逃避孤独,就必然要放弃自我,逃避心灵的自由;要保持自我的独立性,追求自由,那么就必然会陷入孤苦伶仃的无援境地。相对于孤独的景况,大部分人都更倾向于选择逃避自由。因此人们需要秩序,需要法规,在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下,人们会获得起码的安全感,按部就班地活下去。

在监狱里已经被“制度化”了的布鲁克斯完全无法适应外面世界的自由生活,因为对规则的服从已经内化成他心理的权威,变成了一种生命的秩序,一旦失去它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安全感。所以,他宁可选择死亡,也无法忍受这种“自由”。就像瑞德说的那样,“这些围墙很有趣的,开始你恨他们,接着你适应了他们,日子久了,你开始依赖它们。”

监狱里的制度化可谓一种悲哀,然而安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却没有改变他坚定的信念,这也是影片的第二个心理学看点。着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曾经提出这样的理论:“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一个人极端痛苦无助的时候,他依然可以自行决定他的人生态度。

安迪·杜弗雷用了20年的时间挖了那条在瑞德看来600年也不可能挖好的隧道。

我们的意志总是一点一点地被各种事实消磨殆尽,我们的理想最后也会被自己所抛弃或者忘记,然后我们会像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们一样,懒散地接受命运给予我们的各种安排。这就是生活——大多数人的生活。但是安迪.杜弗雷,他并没有沿着这条绝大多数人都在走的路走下去,他从一开始就是个异类,在现实面前他选择了沉默,但这并不表示妥协,他看似弱不禁风。他坚强地接受着监狱里的种种现实:变成犯人的事实,心里的落差,被变态的同性恋不停的骚扰和殴打,身上常有的新伤……这就是他的生活,他默默地全盘接受,不说一句抗议的话,连其他的犯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在这种常人无法忍受的现实面前,他还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其实,从一开始,在获取图书馆经费问题上,我们已然看到了安迪的执着和乐观。他为了监狱的图书馆,一次次的给州长写信,他不知道写了多少封信,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这份执着和毅力,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瑞德曾经警告安迪说“希望是很危险的东西,希望让人疯狂”。安迪并没有反驳,但也没有放弃自己心里的坚定决心,他坚信他能够离开那里,他没有放弃过努力。并在最后给瑞德的信里写道:“有希望是件好事情,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两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们了解到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不仅拯救了他自己,也在精神上拯救了他的狱友瑞德。

这部电影,用普通人也普通的情节展示了一个伟大人物的伟大内心世界,也告诉生活中的每个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勇气和坚强才是最大的救赎。

② 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观后感

关于心理健康的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邓明珍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启发。

首先,
我要分析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上文化层次水平较高、
思维最为活
跃、最有朝气的群体之一。他们渴求知识、积极向上、胸怀博大,时刻关注国内外的风云变
幻,
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国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繁荣复兴融合在一起。
但是,
由于社会
转型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
使得正处于青春期、
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
了诸多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

54.4%
。有
28%
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
10%
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
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
16%
,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
30% [3]
。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

心理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
、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不能集中精神进行学习,适应困难。其中有些自控能力
较差的学生往往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上网聊天,
学习成绩不佳,
进而对学习产生厌倦、

考试感到焦虑。

2
、自我评价失调。许多大学生都是中学时的学习尖子,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而进入大
学后,
这种优势不再,这使得他们的优越感受到重创。这时一旦学习成绩稍有波动,就会降
低自信心,甚至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3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由于存在交际困难,同面对面的交流相比较,一些大学生更愿意在
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
迷恋于虚拟世界,
自我封闭,
与现实世界脱离。
长此下去,
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4
、就业心理困惑。这在大四学生当中尤为普遍。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
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一
日三变。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才,
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未来,
因而,
我们不能不关注大学
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我认为:

1
、大学生应当好好地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究竟想成为再怎样的人,自己想
要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
然后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为了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为了自己想
要的生活,
自己究竟要怎么做
2

大学生应当正确审视自己的能力水平,
然后坦然的接受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很差,
而是你目前的水平与他人有差距而已。
为了缩小这个差距,
你需
要付出心血与汗水,
好好努力,
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等到收获那一天,
相信你的笑容是
甜美的。

3
、大学生不应当自埋首于书本,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学生应当拥有开阔的心
胸与视野,多结交朋友,这对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非常有帮助。

4
、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大学四年应当积累一定的就业知识,着有助于看清就
业形势。同时大学生应当,对自我的能力进行正确的定位,切忌好高骛远。其实,刚刚出来
工作的大学生一般没有什么经验,你要想想,用人单位凭什么给你很高的待遇
?
所以,刚开
始的待遇不太好是正常的,但是,你要用实力去证明,你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得应得的待遇

③ 学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感言怎么写

写作思路及要点:先写自己在对课程回顾总结,再写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最后写该课程给自己带来的启发。

正文:

今天我学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康老师和蔼可亲,幽默风趣。课程内容生动形象,贴近现实生活,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调整心理的知识,感觉突然对过好大学新生活有了十足的信心。

正如康老师所说,我们学习心理学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自己快乐起来。对此,我十分认同!时时保持在快乐的状态中着实是一种大智慧,需要我们认真研习,来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康老师独特的教学模式——小组学习完成任务。而内容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我们保持对心理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使我们能更好地认知、运用心理学知识。总之,我通过这节课认识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意义。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影观后感扩展阅读:

写课程观后感的技巧:

观后感的写法比较灵活,我们可以先把看到内容进行一个大致的概括,同时要代入自己读书时候的感受,代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所写出来的观后感才会更加出彩,也可以列举自己认为课程中的比较好的地方,并且要着重表明到底是自己感觉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

还要懂得把课程中的内容跟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或者也可以把课程中的内容跟我们现在的生活做一个对比,这样我们的观后感才会显得更加真实,观后感是为了让我们总结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形成一个更加深刻的记忆,毕竟我们上过的课程都会成为我们成长过程当中的养料,让我们的精神境界变得更加有深度。

④ 心理健康观后感三百字

写作思路及要点:以听了心理健康讲座得到的观后感为例进行详细描写。

正文:

我听了韩学荣教授的心理健康讲座感觉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韩老师从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标准、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讲述,感觉老师讲的这些都很贴切实际,很实用,尤其对于我们老师工作压力大,听完讲座心里感觉轻松了很多,感觉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

并且在课上听的很轻松没有感觉累,一天时间觉着过得很快。并且在以后教育学生上和自己自我调节上受到很大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会有万能的、普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怎么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让孩子们喜欢你。学生在喜欢你的基础上,就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因为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二、在我的心里上,老师的讲座让我释放了很多压力。首先让我知道生活是五颜六色的,当我们工作和生活上有压力时,我们要学会把心思放下来把担子放下来,学会自我调节。另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码的独立性。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我们要试着适应环境。

总之,人无完人,金无足金,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该怎么过怎么过,高兴也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呢?

⑤ 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感受

写读后感、观后感之前,我们要仔细阅读或观看作品,理解作品写了或表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或表达了什么感情,然后从中挑选出最感动自己或最启发自己的内容,作为写作读后感的材料。

例文:今天是我第一次上线下的心理健康课。康老师和蔼可亲,幽默风趣。课程内容生动形象,贴近现实生活,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调整心理的知识,感觉突然对过好大学新生活有了十足的信心。

正如康老师所说,我们学习心理学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自己快乐起来。对此,我十分认同!时时保持在快乐的状态中着实是一种大智慧,需要我们认真研习,来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康老师独特的教学模式——小组学习完成任务。而内容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我们保持对心理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使我们能更好地认知、运用心理学知识。总之,我通过这节课认识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意义。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影观后感扩展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用

帮助适应大学生活能够解决问题,首先是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中学阶段,大家都有一个具体目标:考大学。

随着“上大学”这个直接、实在、确定的目标实现,便开始寻找新的目标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但是由于对大学生活缺乏了解,所以,确立目标时产生了许多心理冲突。首先,“理想的大学”同“现实的大学”之间的矛盾使人产生了深深的目标失落感。

⑥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

写作思路及要点:以听了心理健康讲座得到的观后感为例进行详细描写。

正文:

我听了韩学荣教授的心理健康讲座感觉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韩老师从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标准、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讲述,感觉老师讲的这些都很贴切实际,很实用,尤其对于我们老师工作压力大,听完讲座心里感觉轻松了很多,感觉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

并且在课上听的很轻松没有感觉累,一天时间觉着过得很快。并且在以后教育学生上和自己自我调节上受到很大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会有万能的、普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怎么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让孩子们喜欢你。学生在喜欢你的基础上,就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因为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二、在我的心里上,老师的讲座让我释放了很多压力。首先让我知道生活是五颜六色的,当我们工作和生活上有压力时,我们要学会把心思放下来把担子放下来,学会自我调节。另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码的独立性。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我们要试着适应环境。

总之,人无完人,金无足金,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该怎么过怎么过,高兴也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呢?

⑦ 我是大一学生,心理课有个实践任务,观看健康心理电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借鉴意义,并且写观后感。

励志电影都符合 阿甘正传 牛仔裤的夏天 三大宝大闹宝莱坞

⑧ 求一篇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后的心得体会和收获的文章

写作思路:直接阐述一下自己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感受即可,比如帮助自己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等等。

正文:

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地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它教会我要勇敢地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

这门课程帮助我规划人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人生的确需要规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准备做些什么样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踏实的人生目标靠近。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永远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有些时候,理想也等同于我们的目标,但只是有了理想却没有认真规划,在实现的路上歧路多多,看着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计划往往赶不上改变,到头来感叹行路难,安慰自己已经追求了过程就不要太在意结果。

这是理想与现实出入太大不得不给自己的安慰。而如果你的确认真规划了你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标,如果过程出现了偏差就及时改正,始终让自己的目标在现实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紧咬目标,你会发现你有战无不胜的力量,而且会努力为自己的最终理想而奋斗不已。

目标清晰与浑浑噩噩根本就是两种不同人生的选择,规划好你的人生,你会奋不顾身地为理想而努力,而你行动的动力,也是你每一个阶段不同的规划目标。所以一个好的人生规划太重要了,而这门课就很好的帮助了我。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为我的未来照亮了道路。

⑨ 心理讲座观后感怎么写500字

听了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阅读全文

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穿小丑衣服变成恶魔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935
关于变成龙动画电影 浏览:730
无问东西电影老师结局是什么 浏览:780
开心鬼电影全集国语完整版 浏览:323
关于弱点电影的英语作文 浏览:723
时空特警电影中文版 浏览:181
可可西里牧羊人电影完整版 浏览:289
日本12集禁播电影叫什么名字的 浏览:901
小沈阳和台湾女明星主演什么电影 浏览:350
当年情电影完整版 浏览:483
你喜欢看什么电影用英文翻译 浏览:71
适合小孩看的英文球类电影 浏览:475
一般演一部电影多少片酬 浏览:92
看电影的网址大全 浏览:480
大红包电影女主图片大全 浏览:62
英文版功夫熊猫2电影下载 浏览:185
爱情公寓大电影央视 浏览:405
现代亲吻电影大全 浏览:553
大鹏那个电影好看 浏览:169
有什么比较细思极恐的电影 浏览: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