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经典电影丝路花语观后感

经典电影丝路花语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5-05 12:47:39

① 歌剧《丝路花雨》观后感

《丝路花雨》以雄伟深邃的敦煌莫高窟和无与伦比、美轮美奂的敦煌壁画为背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把一个反弹琵琶的佛国故事,演绎成人间的悲欢离合。

《丝路花雨》塑造的神笔张、英娘、伊努斯、窦虎等极富特色的艺术形象,感动了千千万万人,震撼了千千万万人。这种感动和震撼,是瞬间的,又是久远的,因为这是文化的感动,这是文化的震撼!

《丝路花雨》是当代中华文化奉献给世界的一首真善美赞歌。

《丝路花雨》表现的人情之真,是朴实而壮丽的,感人肺腑。

《丝路花雨》展现的人心之善,是壮丽而充沛的,动人心魄。

《丝路花雨》显现的人性之美,是充沛而崇高的,沁人心脾。

《丝路花雨》是现实的,又是浪漫的;是当代的,又是未来的;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丝路花雨》实现了真正的创造,真正的升华,真正的超越!《丝路花雨》创造了一部真正高品位的文化经典。

关于文化品位,我认为,大体可以区分为三种情形:一种情形,可以名之为情趣品位,简称为情趣品。多数文化艺术作品,属于这一种情形。另一种情形,可以名之为境界品位,简称为境界品。很大一部分作品,属于这一种情形。境界一词,本自佛语,经王国维《人间词话》拈出作学问三境界说,而广为普及。境界品作品,任何时代都少于情趣品作品。再一种情形,可以名之为气象品位,简称为气象品。只有为数不多的作品,属于这一种情形。

古今中外,情趣品、境界品、气象品作品,都不乏经典之作。情趣品,如汤显祖《牡丹亭》、王实甫《西厢记》、白居易《琵琶行》、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等;境界品,如陶渊明和屈原的大部分作品,李商隐和王维的作品等;气象品,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歌德《浮士德》、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屈原《离骚》、司马迁《史记》、曹雪芹《红楼梦》、李白《蜀道难》等,都堪称经典之作。毛泽东诗词所造成的宏大文化气象,成为气象品作品的最高典范。

《丝路花雨》就其达到的思想成就和艺术风格来说,无疑属于气象品的上乘之作。《丝路花雨》造成了一种愈通俗、愈高雅,愈纯粹、愈缤纷,愈精微、愈宏大的新的文化气象,一种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底蕴,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的文化气象。

这种新的文化气象让人振奋、给人启迪,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从《丝路花雨》想到中华文化,我记起了毛泽东同志一个振聋发聩的论断,他说,任何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大家仔细地想一想,深入地想一想,反复地想一想,难道不是么?我们应该建立起充分的文化自信。

② 贺燕云的《丝路花雨》背景

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由甘肃省歌舞团集体创作演出,1979年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庆祝新中国建国30周年进京汇演,在137台节目中脱颖而出,双获创作和表演一等奖,这是当时国家级文艺节目的最高奖项。1995年该剧又被评选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
该剧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唐代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敦煌莫高窟老画工和他的女儿英娘在沙漠中解救了一位遇险的波斯商人伊努斯,结为异国知己。他们战胜了贪官污吏为代表的邪恶势力,使丝绸之路上缤纷飘散的花雨,成为象征友谊和交流的不绝如缕的驼队。
由于《丝路花雨》的舞蹈“复活”了敦煌壁画上的古代乐舞形象,动作和韵律新颖独特,创立了有别于过去中国古典舞蹈的表演范式,因而开启了舞蹈界对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新思路,自此一种被称之为“敦煌舞”的舞蹈,成为中国古典舞蹈的一支奇葩。
《丝路花雨》已演出近1500场次,创中国舞剧演出之最。并先后代表国家艺术团赴国外演出,取得了辉煌的成功。1982年《丝路花雨》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舞剧艺术片,主演:贺燕云。

③ 《大梦敦煌》与《丝路花雨》的对比

对比:
两部舞剧都是同样是以敦煌文化背景创作。
首先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舞蹈本身。
《丝路花雨》的舞蹈是从敦煌壁画模仿而来,是把壁画中静态的人物画面拿到现实中来,再人为地把它串联起来;而《大梦敦煌》的舞蹈是为剧情创编出来的,是用舞蹈在讲述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大梦》的舞蹈是用来写人的。
当年的《丝路花雨》曾经为中国的民族舞蹈创造出一个流派――敦煌舞蹈学派,但在普通观众的心里,则留下了“反弹琵琶”和“飞天造型”的深刻印象。与《丝路花雨》较为单一的“壁画舞蹈”相比,《大梦敦煌》的舞蹈是不拘一格、多元丰富的,既有中国古典舞,也有民间舞,还有风格独特的少数民族舞蹈。

其次时代背景和环境的不同,主题也不同
很显然,不论是《丝路花雨》还是《大梦敦煌》,两个舞剧都依靠的是编出来的故事。但即便是“人造故事”,也因为时代背景和环境的不同,故事最基本的关注角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舞剧最终带给观众的“味道”也是迥然不同的。
《丝路花雨》首演于1979年的5月,刚刚从几十年的“阶级斗争”现实中走出来的人们,还不能放弃“这个世界是由好人和坏人组成的矛盾世界的观念”,所以,即便是在强调中外友谊交流的故事中,也难免要带上阶级斗争的色彩。而比《丝路花雨》“年轻了”整整20岁的《大梦敦煌》,则刻意把所有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人性的主题之上。陈维亚说:“我们一开始就已经确定是要写故事的,而且,一定要写最普通,哪怕是最底层的人的故事。每当我们走在沙漠上,我们都会想,也许就在我们的脚下正埋藏着一个美好的故事,一定是那个时代用生命孜孜以求创造敦煌文化辉煌的普通人,那些无名的画工。有故事就一定有情感,有情感就一定能产生戏剧的张力,最后,这些情感在艺术的加工后,能让所有观众达成共鸣。”

虽然时隔20年,但《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都分别依托敦煌文化的大背景,建立起了其自身在中国舞蹈史上里程碑的地位,并且以他们的存在,引出了中国民族舞蹈方向性的发展话题。与《丝路花雨》时代相比,现在中国的舞剧已经进入了真正多元化的时代。《大梦敦煌》中做到舞蹈或者舞剧表现的手段极大的丰富,能够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怎么让的舞蹈来表现人,怎么用舞蹈建立起真正的国际化语言,让世界通过舞蹈了解中国。用爱情这个世界通用的字眼,在敦煌的历史背景上构建起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用舞蹈讲故事锁定在敦煌和中国舞剧的版图上,最后,不仅仅中国观众喜欢,也是中国舞剧走向世界迈出的第一步。

④ 《丝路花雨》这部舞台剧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其实在观看演出的时候,我就在想,《丝路花雨》已经是常态化演出,就算以前是巡回演出,班底不会总换,尤其是主演们。那么经济那么多的演出,每次都把最高水平的演出献给观众,这种对舞蹈的热爱,崇高的职业精神值得我敬佩。

⑤ 一直听说《丝路花雨》这个演出,这个演出怎么样啊

1994年《《丝路花雨》》剧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 1999年《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上,《丝路花雨》作为唯一的一台演出,做了祝贺演出。 2004年10月,《《丝路花雨》》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

⑥ 《丝路花雨》曾经拍成电影

1982年的事,那可真是一代人眼中的经典,不止中国人,外国人也通过这个演出重新认识了敦煌,知道了敦煌这个符号。

⑦ 丝路花雨的大事记

《丝路花雨》中,著名的“反弹琵琶”舞姿1979年5月23日,《丝路花雨》剧正式立于舞台,丝路花雨并于同年10月1日为庆祝建国30周年,赴北京演出28场,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11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演出专场文艺晚会,受到在京各级领导的赞许。之后的11月至12月在广州演出30场,并与广州太平洋音像公司录制了《丝路花雨》选曲盒式磁带。
1979年底应新华社香港分社和联艺公司的邀请,赴香港商业演出15场,引起海内外极大反响,称其为“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
1980年《丝路花雨》在全国各地巡演193场,在中国文艺界刮起一股强劲的敦煌艺术旋风,继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轰动国内外,被誉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
《丝路花雨》剧照1981年6月《丝路花雨》剧应外国友人邀请,赴朝鲜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文化交流,演出23场,并受到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1982年3月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丝路花雨》彩色银幕艺术片。
同年,《丝路花雨》荣登世界第一大剧院——米兰斯卡拉大剧院,成为亚洲第一个进入世界最高艺术殿堂的演出团体,并由此拉开了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出访各国开展文化交流的序幕。1994年《丝路花雨》剧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1999年《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上,《丝路花雨》作为唯一的一台节目,做了祝贺演出。
《丝路花雨》自1979年首演至今,共演出1500余场,观众达310多万人次。2004年10月,《丝路花雨》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
2011年10月18日,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舞剧《丝路花雨》在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上成功签约,拿到了近50场的演出订单。
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是中国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交流活动最丰富的国际性演出交易会。经过12年的成功运作,已成为众多国内外演艺机构、表演团体以及艺术家们走进中国演出市场、结识中国和各国演艺界同行的重要平台。
在当天进行的签约仪式上,甘肃省歌舞剧院分别与上海文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歌乐视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了近50场的舞剧《丝路花雨》的演出协议。

⑧ 《敦煌盛典》、《丝路花雨》和《又见敦煌》哪个更值得看呢

《敦煌盛典》啊,它演绎的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折射出古敦煌的民俗风情,而且是实景演出,没有搭建虚假的舞台背景,都是以实景为背景的,还有可旋转并前后移动的观众席,场面非常震撼。《丝路花雨》》这场舞剧又完美的集合了丝绸之路、敦煌艺术、神秘的东方等元素,是一场文化盛宴。其中的很多经典元素包括但不限于舞姿、服饰沿用至今,在很多敦煌题材的舞蹈中都能体现到。《又见敦煌》的故事也是历史故事,但是场面的表现力没有《敦煌盛典》的震撼,感觉有点局限。

⑨ 《关不住的女儿》和《丝路花雨》的对比

《关不住的女儿》是遵循十八世纪著名的舞剧改革家诺维尔倡导的理论而编导的“情节芭蕾”,全剧妙趣横生、幽默诙谐、形象鲜明,重视情感、重视内容,有自己的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内容特点,可称之为启蒙芭蕾时期的代表。同时, 该剧一反古典芭蕾表现王子仙女的惯例,把平民的生活搬上舞台,开创了芭蕾的叙事性民间舞蹈,为芭蕾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也是流光溢彩的浪漫芭蕾,所以它至今还在剧院里上演是最古老的芭蕾剧目之一,也是至今最具代表作,见证历史重要时刻的剧目之一。

这个舞剧的音乐具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旋律优美,音色华丽通透,饱满流畅,诙谐夸张,充满丰富的戏剧色彩。配器丰富精致,蕴含着十分强烈的动态对比,鲜活明快,异常动听。闭上眼睛,仿佛一个活生生的舞台就呈现在你的眼前。如第一幕: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晨景,好像山村的晨雾还未散去,雀鸟已经开始欢唱起来,在甜甜的、柔柔的、丝绒般的弦乐映衬下,各种木管吹奏着,双簧管、长笛分别模拟公鸡与母鸡的啼叫,像是公鸡与母鸡在戏嬉、欢歌,展现出祥和、安谧的情景。突然音乐紧张并欢乐起来,女主角丽莎出现,带着少女对未来的幻想与憧憬,快乐地舞蹈起来。
剧中的舞蹈呈现出三种形式:1、情态化舞蹈。舞蹈倾向自然化形态,如描绘庆祝仪式和田间嬉戏的。2、情节性舞蹈用于描述某个特殊的情节片断。3、情感性舞蹈。在这里,双人舞的程式化结构初步形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即ABA的结构,男女双人慢伴舞、变奏的技巧炫示、合舞)《关不住的女儿》突破了古希腊神话占据芭蕾舞坛的局面,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作品体现的是由神向人的转变也是封建阶级的偏见、陈腐项新兴资产阶级争取自由、平等的情调转变。作品因拥有“健康、明朗、纯朴的感情思想”,以喜剧轻快的情调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并在多编导的修改、润色下具备了多个版本。融入作品中的诺维尔舞蹈思想,哑剧的描述手段,情节化的戏剧结构都对后世的芭蕾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让人回味无穷,剧中舞步惟妙惟肖,让人忍不住想模仿。

《丝路花雨》是一出近30年历史的经典舞剧。它以雄伟神秘的敦煌莫高窟和无与伦比的敦煌壁画为背景,把一个反弹琵琶的佛国故事,把美好动人的民族情谊,以美伦美幻的舞蹈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有人说,《丝路花雨》的最大看点是使敦煌壁画活了起来。那源于敦煌壁画的飞天造型、那反弹琵琶的“S”型优美舞姿、那变幻无穷的多臂菩萨……独特的舞台样式和人物造型使舞剧成为中国舞蹈史上的经典之作。

⑩ 说一下《丝路花雨》的创作故事。

主创者从敦煌莫高窟的2000多尊彩塑、4万多平方米壁画中寻找灵感创作出的,整场舞剧中融入了大量敦煌壁画元素,壁画中有许多舞姿通过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而真实再现,

阅读全文

与经典电影丝路花语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产动漫电影感人爱情电影 浏览:713
国外狗电影大全 浏览:176
拜见宫主大人电影免费完整 浏览:190
泰国恐怖电影妈妈 浏览:960
电影票房吧侍神令 浏览:417
2020台湾关于在监狱的电影 浏览:156
兴安岭猎人传说在电影院上映吗 浏览:422
农村电影大全宜春 浏览:174
情人节看电影爱情喜剧 浏览:874
找英文的电影网站 浏览:673
电影院一氧化碳中毒事情 浏览:192
一部甘肃电影女的叫阿依什么 浏览:428
异虫咒电影中文版 浏览:960
燃烧电影韩国女主角 浏览:879
记者大侦探电影 浏览:649
虎口脱险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 浏览:167
英文配音三人男生电影 浏览:365
电影毛大福 浏览:792
日本电影科幻爱情电影 浏览:354
台湾打真军电影导演 浏览: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