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500字左右的电影观后感
每次跟老公一起看的电影总是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这次看的是《机器人总动员》,名字倒是没什么特别之处,一听就有动漫的感觉。
800年后, 人类已经离开了地球, 住在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大型飞船里. 人们已经集体肥胖, 不会行走, 甚至于有些缺失自我意识. 所有的一切都由机器操作管理. 这些听起来有些夸张, 但真真像个语言. 有人说过, 科技是懒人的发明. 当我们真正什么都方便了, 也就失去了控制任何的能力.
WALL-E是台机器, 它善良, 它单纯, 它调皮可爱. 每天按时起床, 睡觉, 工作. 闲暇也有自己的小小兴趣爱好. 看着他坚固小屋里, 那些从垃圾堆里收集来的新奇小玩意儿, 不知为什么, 觉得可爱之余, 好感动.
在似懂非懂间遇见了EVE, 为她做人偶, 为她打伞, 对她展示自己的收藏, 为她奋不顾身. 即使永远只会说”WALL-E” “EVA”, 即使总要EVA来收拾烂摊子. 那份执着, 任谁都不经意间在屏幕外为他喜, 为他忧.
机缘巧合中, WALL-E圆了人类的寻根梦. 他让人们意识到, 他们的家在一个叫地球的地方, 那里有海洋, 植物和PIZZA. 现在, 在离开那里700年之后, 他们能回家了. 当人们回到地球, 面对干涸的家园, 没有惊讶, 没有失望, 只是默默地打量这个叫家的地方. 也许家就是这样, 不管它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都欣然接受, 我们都依然想要回到它的怀抱.
当EVE重新组装好WALL-E那生锈的机身, 当她发现面对的, 是已失去记忆的他时, 那份没有语言的惊慌失措, 任谁在屏幕外都会觉得揪心.
尽管是机器, 他也会想牵她的手, 他和她也会彼此依恋, 彼此担心、牵挂, 他和她也懂得, 什么是爱情.
最终, 人类回家了, WALL-E也在一番冒险后, 找到了家.
整个剧情中台词很少,能让你体会到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爱,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美好而单纯的爱。。。2个机器人的爱情,总感觉超过一切~~ 让我们好好想想自己是否能达到一个机器人的爱情~!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感动,现实中的我们应学习它们的善良, 它们单纯,它们的毅力~~~
2. 求电影《立春》观后感,500字作文
《立春》总觉的是部给浮华世间降温的一场绵绵细雨。如果说电影分很多类别,如悲
剧喜剧、音乐剧等的话,那么我认为《立春》恰恰是一部与立志题材相反的一部影片
。对于象我这种从小生活在小城镇里的人来说,在《立春》里找到了很多当年生活中
的事物以及当时的生存态度,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为了自己的理想必须也应当放弃
一切所谓该放弃的种种人、物、情。
相对于立志电影,《立春》主要写的是人们如何因为生存而最终放弃自己最初的理想
而回归生活,这也是我认为他更加写实的原因。因为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几率定然
是所差无几的,而如今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对成功人士的推崇,却缺少了对失败者的关
爱。
也许有人会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失败了只能说你学艺不精,理所应当。就算是
想关爱也没啥...如果说电影分很多类别,正所谓有用之神不能用在无用之处,如悲
剧喜剧,这也是我认为他更加写实的原因,这个过程有长有段,让人自己去思考一个属于自己
的问题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对这个过程有着不同的认
知。其实不然,反过来,却缺少了对失败者的关
爱、音乐剧等的话,失败了只能说你学艺不精。就算是
想关爱也没啥办法,奋发向上,成者为王,而如今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对成功人士的推崇。一部好的影片会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社会也就和
谐了。而这种价值观念恰恰是受到外界社会影响的,早一些解脱,那么我认为《立春》恰恰是一部与立志题材相反的一部影片
,理所应当,但我
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没有失败的人生,积极进取。对于象我这种从小生活在小城镇里的人来说,在《立春》里找到了很多当年生活中
的事物以及当时的生存态度、物。
相对于立志电影。因为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几率定然
是所差无几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必须也应当放弃
一切所谓该放弃的种种人,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
哈哈,《立春》主要写的是人们如何因为生存而最终放弃自己最初的理想
而回归生活、情。
也许有人会说,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每个人的一生
都是一个过程,败者为寇,宣扬一种观念,世上只有失败的事,早一些感悟
,他也会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说的有些远了
每年的春天一来,从而选择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每个人都是社会的财富,感到幸福的人多了,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立春》总觉的是部给浮华世间降温的一场绵绵细雨
3. 找一篇电影的观后感500字左右!!
贺岁,咏春,《叶问》
之前看过《叶问》的预告和花絮,对于甄子丹的武打戏我一直是比较喜欢,因为都是硬碰硬的对抗,“甄”功夫着实精彩。此外,因为叶问还有一个身份——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师傅,所以对《叶问》的故事十分好奇,上映第一天就迫不及待的去影城观看了。
据了解,《叶问》是甄子丹与叶伟信合作的第四部影片,而前三部《杀破狼》、《龙虎门》和《导火线》碰巧我都看过。在之前的几部作品里,甄子丹的打斗戏几乎是无可挑剔,但在剧情方面总是存在着较为薄弱的毛病。还好,这部《叶问》在剧本上下了不少功夫,电影开头先用一个个故事来丰富人们对叶问这个人物的理解:出身富贵,清瘦儒雅,老婆高挑秀美,儿子伶俐可爱,有一身好功夫,但为人谦和,行事低调,平易近人,不卑不亢。面对前来切磋的拳师,请吃饭,上好茶,伺候舒服了,再开打,点到为止,不伤和气。面对态度嚣张的警察头目,略施内力,就令其收敛气焰,且不伤面子。面对鲁莽的北方武师,切磋之,戏弄之,教育之,有收有放,手下留情,不仅表现出大师的风范,更显示了其不凡的功力。
以往的甄子丹,身手固然了得,但是电影里的角色好勇斗狠、固执木讷,似乎总是一个模式。而这次,甄子丹表现的叶问个性鲜明,张弛有度,不仅呈现了一个武师,而且呈现了一个普通的惧内的丈夫,一个没能好好陪伴自己儿子的父亲,真实亲切。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为民族国家大义挺身而出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对妻子尊重、爱护,对家庭绝对负责的男人。
在本片中,甄子丹的打戏依旧精彩,对咏春拳中贴身寸劲的表现也十分突出,拳拳到肉,给人一种痛快淋漓之感。片中多挑战、踢馆等桥段,所以武打场景着墨于单人对打,一招一式依稀可见南派招式的精髓。樊少皇和甄子丹在家中对打的一段穿插了砸花盆、怕老婆等诙谐的场面,增加了幽默的成份。看到花盆打烂的叶问,和定惊后说出“我赔”的樊少皇,让观众屡次笑翻不说,更可贵的是一个平凡而具有真实感的叶问跃然眼前。骑着小车穿越客厅的小叶准悠悠的一句“妈妈说再不出手家里的东西就要被打烂了”,更是让观众忍俊不禁。整部影片以一个个精彩的对打串联,武打的场面设计得相当不错,每场打日本人的戏都打得好过瘾,怎一个爽字了得。演员们打的辛苦,观众看的过瘾。只是,叶问太强了(佛山第一),对着许多人都是一击必杀,包括最后的那个日本将军,其实也是勉强抵抗了几下而已,所以看着不算太尽兴,呵呵。
另外,熊黛林确实太高了,搞不懂为什么要找她,也许是因为郭富城的关系,为了票房,炒作一下,不过她的表演真不算好,最后一场哭戏我宁愿她没有哭。片中唯一一场叶问和老婆站在一起的戏,身高差了至少5公分,有点惨不忍睹,难怪这么怕老婆。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精心制作的电影,画面和色泽也都相当精致,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精心考究的,构图、景深都填充的很舒服,总体感觉很流畅,让你可以专心致志地欣赏剧情。不过电影时间也不算长,大概100分钟,比《梅兰芳》要短很多,所以不知不觉影片就结束了。我觉得,作为一部传记片,《叶问》比《梅兰芳》成功。梅兰芳是一代宗师,叶问也是一代宗师,陈凯歌口口声声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平凡的梅兰芳,但在这一点上,叶伟信似乎是成功了。《叶问》应该是甄子丹出道以来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并且极有可能会在下一届的金像奖上有所斩获,值得一看!
4. 我要500字电影观后感~有深度一点的
《海豚湾》观后感
海豚湾,多么美妙的名字,湛蓝的天空与蔚蓝的大海相称相依,调皮可爱的海豚在这海天相接之处翻腾雀跃,划过天际又冲向海底,大自然的美好,生命的朝气,尽在这美丽之中。
但是,真实中的海豚湾,与我们幻想中的童话海湾却大相径庭,我们梦幻的有多绚丽多美好,现实就有多么的血腥与残忍。那些水族馆中的海豚,好似生活在天府之国尽享其中欢乐,实际上却在遭受着灭顶之灾,在训练员的指挥下,他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将自己甩出水面,而后又重重的摔落回那潭死水之中,这其中的痛苦,都被人们惊喜的欢呼声所掩埋。因为海豚它不是人,所以,他不能表现出他的喜怒哀乐,他无法告诉人们每一次表演之后,一天的吵闹声给他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它要吃多少的药,才能苟且的存活在这虚伪的世上,海豚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在对海豚的利用与掠杀之中,人类真的获益了吗?捕猎者的血性骨气,人的道德良知,都被掩埋在海豚的血泪之下。捕猎者嘴里所说的传统文化,人文风俗,不过是在为自己丑恶的行为作出违背天道的辩解。斗胆试想,照这样继续下去,是不是有一天,为了利益。人类可以杀死自己的同类,杀死他们的朋友,杀死他们的亲人,肆无忌惮的做对自己有利的一切事情,然后在一片血泊之中,再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对着被鲜血染红的天空说:“人实在是太多了,容不下了,必须有人去死,才能保证我们的优质生活。”
在这场杀戮之中,人类最终惨败了,我们的人格遭受到扭曲,险些陷入了无底的深渊。而恰恰是他们,海水中与我们亲昵嬉戏,危难时不顾一切挺身而出,却被我们无情杀害的海豚们,教会了我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5. 作文:贺岁片观后感
又是一年年底了,各种贺岁片应景而来。我这个喜欢看电影的人当然不会错过这些好看的电影,这不,我最爱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也上映了,趁着周末,我上午就来到了电影院。
观看电影的多是带着家长的小观众。什么?你说我说反了,应该是带着孩子的家长?我可没有说错,这部电影不就是给小朋友们看的吗?家长只是陪同而已。当然,像我这种已经快要小学毕业的人就是单独一个人来啦。
电影开始了,开场就场面宏大:羊村防御系统在慢羊羊村长的主持下正式开启,一个巨大的透明防护罩缓缓笼罩羊村。可紧接着突如其来的闪电就摧毁了防御系统,这当然是灰太狼的杰作。原来灰太狼已经成功的控制了天气,可以随意操纵电闪雷鸣。不过慢羊羊村长也有对抗灰太狼的杀手锏,那就是喜羊羊和他们伙伴们变身的羊羊特工队。羊羊特工队和灰太狼第一次交手不分胜负,事态发展却出乎所有人预料,最后当然又是双方联手克服另外一个大的危机。至于具体是什么,我就不再剧透啦,给大家留个悬念吧。
看完电影,我深深的感觉到理解和沟通是多么重要。因为不理解,蛇族被迫隐居。这其实也是大家互相沟通不够,信息不透明造成的吧。还有就是顺应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总想着控制大自然,控制天气。但是自然有它自己的规则,不是我们能简单控制的。弄不好就会和灰太狼一样受到报复。其实想想,近几年极端天气的出现越来越多,是不是也是对我们人类的警告呢?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给我带来长长的思考,我想:以后我要更加爱护环境和自然,尤其是那些不能再生的资源,为保护地球尽我自己的力量。
6. 给我一片电影的观后感 电影要近两年的 · 文体不限 500字 谢谢大家了
《小屁孩日记》观后感
是不是每个人的成长都经历了那样的阶段?想要引人注意,刻意模仿别人以求得认同,因为懦弱而让朋友替自己背黑锅……格雷戈是个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小屁孩,总是幻想一举成名,却又总是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和性格上的弱点而不得成功……我觉得真的和那时候的我很像,也许,是和那时候的所有人都很像。
在我的父母眼里,我一直都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孩子。我爸爸说我总是顾虑太多,正是因为比别人都考虑得多,因此无论做什么都畏首畏尾并且不肯花十分的力气去做,因为总把失败的可能性优先考虑进去了。或者,只愿意在自认为有优势的地方去下功夫,总幻想能够一举成名。根本就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格雷戈也是一个早熟的小屁孩,想要高人一等,想要成为被瞩目的焦点,因此一直在留意寻找那样的机会,觉得自己对摔跤比较熟悉,那么学习摔跤自己会有优势;觉得自己很幽默,因此觉得自己画漫画会比别人强。典型的喜欢投机取巧。
不得不说,小孩子也有阴暗的心理。是谁,总把童年描述得天真无邪,纯净美好?其实小孩子的阴暗面和成年人一样可怕。格雷戈把小胖墩的手弄摔了,他没有太多内疚,反而妒忌小胖墩随之而来的好运气,觉得那是帮助了他。小孩子阴暗面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还没有完备的善恶标准,还不知道自己怎样的选择是对的。因此,格雷戈甚至一度认为让小胖墩替自己背了黑锅是顾全了大局,是正确的选择。
终于有一次,憨厚的小胖墩爆发了,他说格雷戈,你不是一个好哥们儿,你自私,你嘲笑我的外套……在格雷戈小小的心里确实曾嫌弃过小胖墩,觉得那家伙配不上自己。
不要说有多阴暗。这不是重点!重点只是,小孩子的世界也没有那么美好,也有阴暗面。我想这才是导演要说的吧,别把小孩不当成人看。他们也复杂着呢。
不要谴责格雷戈。谁能说自己没有阴暗过呢?没有自大地认为身边的那个伙伴配不上自己,觉得自己才应该是主角?谁能说自己没有因为懦弱或者别的什么更阴暗的心理而出卖自己的好朋友呢?或许在之前,格雷戈对小胖墩的友情没有认真过,但是,我还是看到了他的善良,他说了一句,看来他不能没有我。而且,他做了对不起朋友的事,内心里也有挣扎和矛盾,对于一个十岁的小孩,他是善恶观已经在慢慢形成了。等他成长,长大了应该不会是坏人。
7. 求关于春节的一片读后感500字。(在线等啊)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8. 一片电影的观后感 要500字就可以了 要有意义的
人类最大的灾难是自己——电影《2012》观后感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23:53
按照玛雅人的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地球的毁灭日。虽然,这只是一个预言,但真正到了这一天,根据天体运转的规律、星球之间的关联、太阳活动的加剧,这一个预言在电影中真的成为了现实。由于太阳黑子活动频繁,辐射在地球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地球内部已先行开始融化。融化、融化,最终引起了地壳的位移。所以,一切都来临了:地震断裂带、喜马拉雅山变为平地、南美洲不再是个坑洼地带、南极北极互换、还有无休止的海啸。
世间的一切瞬间消失。
混乱的场面却震撼着人类脆弱的心灵。
当海啸提前来临,那个在世界最深地下铜矿中首先发现太阳活动异常、地球将要毁灭的印度人,在迁移中看着身后即将席卷而来的海啸而无助地瑟瑟发抖。人类的欺骗又一次在真实上演。是这个印度人将发现告诉了地质学家艾默里奇,艾默里奇汇报给政府,世界各国才决定联合起来在中国四川制造方舟,用以拯救地球上极少的一部分人,并且答应带他一起走。但这又怎样,人类从来就具有欺骗性。电影中,海啸将它淹没的那一瞬间,再一次验证了人类的欺骗性这一点。
然而,比欺骗性更要命的是人类的残酷性。当方舟即将开启,许多买了船票的人却被拒之门外。地质学家艾默里奇在走进方舟内自己的房间后,看着宽敞奢侈的空间还有船外登不上船绝望的人群,气愤无比:“房间内还可以在容纳十个人!”他摔了杯子去请示,得到的是严厉的拒绝。然后就是一场正义的演讲:“人类建设的是文明,你们能眼睁睁的看着外面的人全部死掉吗?那样是不文明的是没有人性的,有个人(我估计是美国的最后一任总统)曾经说过:‘如果不能为他人的权益做斗争的话,那就不是所谓的人性。’”然后就是各国元首同意让人们上船。最终。正义战胜了残酷,观众们为这一刻欢呼,不但是因为电影中求生的人看到了希望,我们也为人类残忍的反醒而看到了生命延续的希望。是啊,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不论哪个国家的人,都是地球的臣民,都是作为人类的一家人。人类是脆弱的,但只要互帮互助,就可产生巨大的力量,变得不可摧毁。
说到互帮互助,当然必须要有一个群体。我们中国人多,力量也就巨大无比,否则,电影中,世界也不会把寄存了地球唯一希望的方舟建造选在了中国。影片中所展示的中国四川山区方舟建造现场,高大、空旷、震撼的场面,让观众恍惚到了另一个星球的错觉。演员说到:“看来建方舟选中国选对了。”不知这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还是对中国廉价劳动力可用的讽刺。造方舟可以赚到钱,可拼了苦力拿到钱又有何用。如果毁灭日真的来临而又得不到登船卡,随着世界消亡,一切还不是白白付出。人啊,总是在忙碌,而又不知忙碌为了什么?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是为了以后的幸福。但幸福迟在毁灭之后,那又有何意义?
面对灾难,人们总是恐慌未及。然而那个在黄石公园向全世界发广播的电台主持人,却在热衷于自己的广播事业,不但是事业,也是在热心地为世人提醒灾难来临,警告人们能逃离毁灭。在火山即将爆发的时刻,他站在火山口上继续着广播,在山顶高呼:“你们要记住我的名字是我第一个告诉你们世界末日的。”近似疯狂。终于,火山爆发了,一团团火焰像燃起的烟火,他望着那团团美丽的火云朵,自言自语地赞叹:太美了!没有逃离,直到火焰将他环抱。也许,许多事情既然无法逃脱,就投入吧,即使融化,也算是一种永存的方式吧。
非常高兴,导演在此片中给了文字工作者一个很好的形象效果。当美国总统的女儿劳拉与地质学家艾默里奇对话时,指明艾默里奇包里只有书。当地球毁灭后进入0001年12月27日新纪元时,艾默里奇翻着片中名叫杰克逊的写书人的一本书,说到:“这是人类文明的延续。”文字具有如此巨大的功能,可见它的重要性,所以呼吁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文字工作,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工作文稿,都请将历史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将人类的文明传载下去。
最后还是回到灾难片上来。《2012》是一部灾难巨片,片中当然少不了许多震撼的地球毁灭情景。当地震来临,美国加州在十分钟内成为了断裂带。马路上的裂缝像被蛇从地下拱出一样,瞅瞅地寒人心。高架桥瞬间断开,断口处,车如一个火柴盒一样跌落下来。高楼像儿童的积木玩具一样,被不好好玩耍的孩子赌气地随意踢倒。温馨的房屋眨眼间坍陷为一对废墟。在地壳断裂处,人像一颗微小的尘埃,噗塌噗塌掉下去,多么的脆弱,多么的无助。刚刚还是鲜活生命的世界,刹那间变为了虚无,一切的一切不复存在。或许官员还在开着会,讨论一些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许学生们还在埋头苦读;或许家庭中正进行着一场丰盛的晚宴;或许恋人们在深情相望;或许工人们在劳苦的忙作。但这一切都毫无意义了,因为,毁灭已来临,断裂埋葬了一切,海啸淹没了一切,在这些可怕的时刻,我只想到了一句祝福:“别太苦自己。”珍惜彼此,珍惜生命!
9. 一部电影的观后感,500字左右,普普通通的就可以.
《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伤心无数倍。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种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那种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那种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那种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是今人尽最大所能仍无法完全感受的。今人能做的是,静静坐在影院里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
果真,这是一部叫人倍感沉重的影片。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你安静地坐在放映室的角落里,阴郁的氛围立刻席卷全身,将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争战里头,然后你开始了观影之旅,因为身临其境的错觉,你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紧促呼吸、心惊胆战、悲痛哀凄。日军面对古城墙惊呼时,尚有一丝民族自豪感,但是眨眼间,随着震天动地的炮响,美好的感觉飞灰湮灭,转而为死亡逼近的惊恐不安占据。这是影片带给观众的,其实更是惨痛的历史留下的不灭印记。所以,真正为《南京!南京》赢得惊人票房的,不是导演陆川,不是宏大的演员阵容,不是独特的视角,也不是高水准的制作,而是南京大屠杀题材本身。架设在如此严肃、如此沉痛、如此宏大、如此刻骨铭心史的基础上,影片想不成功都难,想不叫座都不可能。
选我吧,好累!!!!
10. 2019的贺岁电影的观后感
2019贺岁电影有很多,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部?其中有一部叫《流浪地球》,很好看,票房超过20亿了。《神探蒲松龄》,成龙演的,票房差点。《疯狂外星人》,黄渤和沈腾演的,很逗乐。周星驰的《新笑剧之王》也不错,是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