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黎圣母院 主人公及人名 主要内容
主人公:卡西莫多,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巴黎圣母院》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有几何形的脸,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的嘴。上帝把一切丑陋都给了他。一个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畸形儿,被称为长相丑陋又聋的钟楼怪人。但他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是真善美的代表。
主要内容: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埃斯美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埃斯梅拉达,途中被福比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埃斯美拉达因而爱上了福比斯。
但福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杀,但没有死。并嫁祸于埃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西莫多将埃斯美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埃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埃斯美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西莫多抚着埃斯美拉达的尸体殉情。
(1)1870年法国电影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在法国,被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推翻的波旁王朝,在国外封建势力的支持下,于1815年复辟。直到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结束了波旁复辟王朝的封建统治。
在复辟王朝统治下,法国宫廷和教会狼狈为奸,欺压人民。当时的巴黎,宗教势力邪恶黑暗,封建等制度十分残酷,封建主义压抑下的人性扭曲堕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下层人民,处于令人深切同情的境地。
饱受压迫的人民群众奋起反抗,与两股势力展开英勇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雨果感受到了封建统治的黑暗与残忍,创作出《巴黎圣母院》,借15世纪的巴黎社会反映现实生活。
作品影响
《巴黎圣母院》的文学价值以及社会意义,影响深远。这部小说,打破了以往古典主义的桎梏,是浪漫主义作品中一座里程碑。《巴黎圣母院》面世之后,曾多次改编为电影、动画片、戏剧等。
『贰』 一部外国黑白老电影,一个女人做了一桌晚餐,用的用的全是顶级酒水,在一个教堂内招待一些贵人的,用餐
巴贝特之宴 Babettes gæstebud(1987)?
1870年代,与世隔绝的丹麦北部的小村庄。一对督信路德教的姐妹收留了一个由巴黎避乱而来的女子巴贝特。身世神秘的巴贝特原来是法国餐厅的名厨。巴贝特幸运地获得了法国巨额彩金一万法郎,为了回报这对好心的姐妹,巴贝特决定在两姐妹父亲的忌辰时亲自掌厨,为村民奉上一桌正宗丰盛的法国大餐。
『叁』 热爱古典音乐的请进(并看过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感觉和死亡诗社一样出色
上面很多贴子提到《放牛班的春天》原声大碟,但这首pierre所指挥的曲子很明显是一首古典圆舞曲,并非是本片的配音师所创,并没有收录在原声大碟之中
这是小约翰·斯特劳斯创作的圆舞曲,应该是那首《艺术家的生活》
Johann Strauss II - Künstlerleben; Walzer; op. 316 - 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
这里有片关于这个电影的影评,写得不错,其中就提到了这首圆舞曲
“镜头让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在那金色大厅的演奏中停留了一两分钟的时间,这让我想起了《巴顿将军》开始时巴顿演讲时所呈现的画面。而那被指挥着的音乐,则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几首圆舞曲之一——《艺术家的生活》”
http://www.mov99.com/blogtest/more.asp?name=zildjian&id=536
在199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演奏会上有这首曲目,不过需要电驴下载
Part B 的第13首
http://lib.verycd.com/2006/02/11/0000089374.html
作曲家小约翰·斯特劳斯的资料
小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家家庭,与父亲同名。
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希望能够帮到你
『肆』 谁知道这张图片出自哪一部电影谁能告诉我出处
绝对是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歌剧魅影》,2004年由乔·舒马赫导演,杰拉德·巴特勒、埃米·罗森、帕特里克·威尔森、米兰达·理查森等主演的一部影片。
剧情同舞台剧版基本一致,只在个别背景和细节上有所改动。电影的最后一幕,年迈的Raoul买下八音盒,献在已逝的Christine的墓前,而在墓前,他又发现了应该是由Phantom献上的系有黑缎带的玫瑰花,花茎上赫然套着当年Christine最后还给Phantom的戒指。玫瑰花在40年后,人们已忘却了那段往事的时候,绚烂又孤单的开放着,留给观众无限的感叹与遐想……
详细资料如下:
【导演】乔·舒马赫Joel Schumacher
【编剧】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 .....(stage musical)/(screenplay) &乔·舒马赫Joel Schumacher .....(screenplay)
Gaston Leroux .....(novel Le Fantôme de L'Opéra)
【演员】
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 .....The Phantom
艾米·罗萨姆Emmy Rossum .....Christine
帕特里克·威尔森Patrick Wilson .....Raoul
米兰达·理查森Miranda Richardson .....Madame Giry
明妮·德里弗 Minnie Driver ....Carlotta
【类型】爱情 / 奇幻 / 惊悚 / 剧情 / 歌舞
【片长】143 min
【国家/地区】美国 英国
【语言】英语 汉语 法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德语
【色彩】彩色 黑白
【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 DTS SDDS
【评级】Rated PG-13 for brief violent images.
【级别】
Australia:PG Singapore:PG Argentina:13 USA:PG-13 Brazil:14 Canada:PG Chile:14 Finland:K-11 UK:12 Norway:11 UK:12A Germany:6 Ireland:12 South Korea:12 Switzerland:12 Switzerland:14 Malaysia:U Greece:K Philippines:R-13 Czech Republic:12 Taiwan:PG-12
【版权所有】The Scion Films Phantom Proction Partnership
【拍摄日期】2003年9月15日 - 2004年1月15日
【简介】
本片描述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时值1870年,在歌剧院的地下深处,传说住着一名相貌丑陋、戴着面具、却学识渊博的音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鬼没,躲避世人惊惧鄙夷的目光,被众人称之为“魅影”(杰拉德·巴特勒饰)。他动辄以鬼魅之姿制造各种纷乱,赶走他讨厌的歌手,甚至还干涉歌剧院的主角人选和剧码安排。
幼年丧父的小克莉丝汀·戴伊被吉里夫人带到歌剧院接受舞蹈训练,成为一名芭蕾舞女。当深夜无法入睡时,小克莉丝汀总是期盼父亲向她许诺过的音乐天使会出现。同情于她的孤独,魅影假扮音乐天使,隔着墙对她说话,安慰她幼小的心灵,并教她歌唱的技巧。就这样九年过去了,年轻貌美的克莉丝汀(艾米·罗萨姆饰)在魅影的帮助下凭借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然而,最初发自于精神层面的音乐之爱,却逐渐转化成为强烈的占有欲。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实际行动,把所有妨碍克莉丝汀歌唱事业的人一一除掉。
后来,戏院的投资人劳尔(帕特里克·威尔森饰)认出克莉丝汀是他的儿时玩伴,两人坠入爱河。魅影发现后,自觉遭到背叛,怒而砍断舞台大吊灯的铁链,让整座华丽的水晶灯砰然粉碎在观众席上。随着魅影的破坏愈来愈血腥疯狂,克莉丝汀对他的感情也逐渐从迷恋转为恐惧、害怕和怜悯。
半年后,劳尔跟克莉丝汀秘密订婚,魅影突然现身于歌剧院的化装舞会,强迫歌剧院演出他亲手谱作的歌剧《唐璜》,并指名由克莉丝汀担任女主角。心烦意乱的克莉丝汀,半夜奔至父亲坟前哭诉,劳尔则誓言要与魅影周旋到底。
在《唐璜》首演当晚,歌剧院四周布满警察,孰料魅影竟然杀死男主角,亲身改扮上场,与克莉丝汀演对手戏。在戏演到最高潮时,克莉丝汀当众扯下他的面具,魅影羞愧心碎之际动手将克莉丝汀掳至他的地下密室。劳尔追踪至地下,和魅影展开对决,却被他用绳索勒住,魅影藉此要胁克莉丝汀答应求婚。
为了保护爱人劳尔,克莉丝汀毅然倾身,狠狠吻着魅影那张仿佛被地狱诅咒的脸。至此,这场爱情的胜负已定。绝望的魅影送走紧紧相拥的这对恋人,在警察和群众闯入地下密室前,悄然隐去,只留下一张似笑非笑的凄凉面具……
『伍』 电影是谁发明的
偶然的发明:由打赌诞生的电影 如今,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但是,你是否知道当初电影的发明是为了裁判一次打赌?也许,我们要感谢那次打赌,感谢它给我们带来的电影。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的快门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根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而判定科恩赢了。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生物学家马莱从这里得到启迪。他试图用照片来研究动物的动作形态。当然,首先得解决连续摄影的方法问题,因为麦布里奇的那种摄影方式太麻烦了,不够实用。马莱是个聪明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在1888年制造出一种轻便的“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这就是现代摄影机的鼻祖了。从此之后,许多发明家将眼光投向了电影摄影机的研制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当然,19世纪末电影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在电影诞生之前,许多发明家已经为电影的诞生做过艰苦的工作和基础性的贡献。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学发明家外,还有许多,如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等。而斯坦福与科恩的打赌事件如同使这些科学技术糅合在一起发生巨变的催化剂,迅速导致了电影综合技术的出现和产生,使电影这门伟大的艺术叩响了20世纪的大门。
『陆』 基督山伯爵电影有几个版本
好几个版本
1955年
外文名称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更多外文片名: Tesoro di Montecristo, Il.....(Italy)
导演: Robert Vernay
编剧:
亚历山大·仲马 Alexandre Dumas père ....novel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Daniel Ivernel
Georges Neveux
Robert Vernay
主演:
让·马莱 Jean Marais ....Edmond Dantès, Comte de MonteCristo
Lia Amanda ....Mercédès
Daniel Ivernel ....Caderousse
影片类型: 冒险
片长:France:183 min (2 parts)
国家/地区: 法国 / 意大利
对白语言: 法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单声道
级别:Finland:K-8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剧情
该片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描写的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发生的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法老号船的年轻大副唐泰斯受船长临终之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一封信,遭两个卑鄙小人和阴险检查官维尔福的陷害,被关入死牢。剥夺了本该属于他的美好阳光、爱情和前程。十八年后,他带着狱友法里亚教士临死前告诉他的秘密,越狱逃生,找到法里亚藏的匿的宝藏后成为巨富,从此他化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他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三个想置他于死地的仇人,并向恩人报了恩。
电影版·基督山伯爵
法文名称:La Counte de Monte-Cristo
英文别名: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基督山伯爵法国电影版剧照
资源类型:DVDRip
版本:中法双语(全4集)
发行时间:1999年
演员:热拉尔·德帕迪约 Gerard Depardieu
地区:法国
语言:普通话,法语
内容提要
该片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描写的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发生的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法老号船的年轻大副唐泰斯受船长临终之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一封信,遭两个卑鄙小人和阴险检查官维尔福的陷害,被关入死牢。剥夺了本该属于他的美好阳光、爱情和前程。十八年后,他带着狱友法里亚教士临死前告诉他的秘密,越狱逃生,找到法里亚藏的匿的宝藏后成为巨富,从此他化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他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三个想置他于死地的仇人。
版本说明
90年代末,法国电视四台邀德帕迪约主演了三部他们斥巨资拍摄的短篇电视剧集:《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巴尔扎克》。本碟就是D自法国TFI发行的本套电视剧的二区版本。中央一台曾多次播放过本片,中国国际广播公司发行了本片的VCD和DVD,这个D5版本中采用了这个央视版的配音,水平很不错,音轨质量也很好!但字幕不佳,有多处错误。
有声版:基督山伯爵
中文名: 基督山伯爵
[3]英文名: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资源格式: MP3
版本: 英语有声读物,包括BBC广播版本
发行时间: 2005年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by Alexandre Dumas
Narrated by Richard Matthews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France, Italy, and islands in the Mediterranean ring the historical events of 1815? (from just before the Hundred Days through the reign of Louis-Philippe of France). It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mes of justice, vengeance, mercy and forgiveness, and is told in the style of an adventure story.
Dumas got the idea for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from a true story, which he found in a memoir written by a man named Jacques Peuchet. Peuchet related the story of a shoemaker named Pierre Picaud, who was living in Paris in 1807. Picaud was engaged to marry a rich woman, but four jealous friends falsely accused him of being a spy for England. He was imprisoned for seven years. During his imprisonment a dying fellow prisoner bequeathed him a treasure hidden in Milan. When Picaud was released in 1814, he took possession of the treasure, returned under another name to Paris and spent ten years plotting his successful revenge against his former friends.
作者是法国作家大仲马(1802-1870),
《基督山伯爵》是一本极其优秀的小说,其主人公非常灿烂而优雅,其经历让人难忘。其中最著名的句子出现在小说的最后一章:世界上并无所谓的快乐 也无所谓的痛苦 唯有两种处境的比较罢了 唯有经历过最大厄运磨难的人 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的所在 尽情的享受生命的快乐吧 永远记住 在上帝揭开人类未来的图景前 人类的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内容介绍
法老号大副堂泰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狱友法里亚神甫向他传授了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堂泰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本书充满浪漫的传奇色彩,章章奇特新颖,引人入胜。
『柒』 跪求关于三个火枪手的电影
作者:亚历山大·仲马,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père, 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由于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种族主义的困扰。
17世纪的法国,政治者争权夺利,矛盾重重。主人公是一个法国乡下小子达达尼昂,他善良淳朴聪明,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朋友从危险中拯救出来,一次又一次打破红衣主教的阴谋。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达达尼昂的三个朋友――三个火枪手:阿多斯,波尔多斯,和阿拉米斯。阿多斯、波尔多斯、阿拉米斯是三位非常好的朋友,他们正直、勇敢,为了朋友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还有着绅士风度。说到怎么认识主人公达达尼昂,那可真是一段奇遇,真可谓是不打不相识。达达尼昂无意间分别冒犯了这三位火枪手,他们为了荣誉要和达达尼昂决斗,达达尼昂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本来达达尼昂准备去送死,谁知道来了红衣主教的禁卫队,他们人多势众,要和三个火枪手决斗。达达尼昂则加入了火枪手这一边,就这样大家同仇敌忔,一起战斗敌人。结果他们以胜利而告终,也正以为这次战斗化解了大家彼此的误会,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达达尼昂经过努力也加入了火枪队,这样三个火枪手认识了好友,达达尼昂,四个人从此形影不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家从此接受了反抗红衣主教的任务……… 故事也就此展开。作者生动的描写的以后的战斗,一起高超的写作水平烘托出了达达尼昂、阿多斯、波尔多斯、和阿拉米斯这四个个性迥然不同的四个人。看了这个小说我也受益匪浅,一个好汉三个帮,谁都需要帮助,朋友能给自己帮助,就像这四个朋友互相帮助,共渡难关,也正是这样他门才能从一个又一个危险与困难中走出来。而且,人要证明自己就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达达尼昂也正以为如此最终才变成了火枪队的队长。
『捌』 动画史上第一部具有记录性质的影片是什么
是《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
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摄技术使无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动错觉的影片:是1898年美国维太格拉夫电影公司制作的《矮胖子》 ,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他从小女儿的马戏玩具构思出杂技家和动物的形象,然后用逐格拍摄方法拍成。 第一部剪影电影:是1916年美国布雷画片公司制作的《裁缝英巴特》 ,由C.阿伦.吉尔伯特绘制。
第一部动画片:是1900年J.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制作的美国动画片《迷人的图画》 ,爱迪生公司1900年11月16日登记于出品目录。
第一部带故事性的动画片:是1908年爱米尔.科尔为法国电影实业家里昂.高蒙绘制的动画片《幻灯戏》 ,1908年8月17日在巴黎首映。
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是1922年美国动画片《三极管》 ,是一部物理动画片,用以表现三极真空管的制作过程,由西电公司的E.B.克拉夫特制作,1922年10月27日在耶鲁大学映出;采用的音响系统就是后来加以改进的维太风。
第一部向电影院发行的有声动画片:是1925(?)年马克斯.弗莱谢尔制作的《我的肯塔基老家》 ,由英克威尔制片公司出品。这部动画片里,皮博狗吹长号,说了一句话:"现在让大家一起跟着节拍唱起来。"它采用了德.福雷斯特的音响系统。
第一部全部对白动画片:是1928年华尔特.狄斯耐绘制的美国动画片《威利号汽艇》 。这部动画片于1928年11月18日在纽约首映,也是第一次向观众介绍米老鼠这一著名动画人物。 实际上,狄斯耐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声对白动画片《飞机迷》,不过它发行于《威利号汽艇》之后。
第一部彩色动画片:是1916年派拉蒙公司发行,布雷制作公司绘制的美国动画片《汤默斯.凯特首次露面》,采用布鲁斯制天然色工艺。此后无人再进行试验,直到1930年环球影片公司拍摄《爵士歌王》,片中才穿插了沃尔特.兰兹制作的彩色动画片段,采用的是二色法工艺。
第一部有声彩色动画片: 是1931年特德.埃斯鲍制作的美国动画片《戈夫山羊》 ,采用二色法工艺,1931年7月6日在洛杉矶首映。
第一部大型动画片:是1917年阿根廷的一部讽刺当时总统伊里戈耶恩的《背叛》 ,唐.弗.范里制作,映六十分钟。
第一部立体动画片:是1951年英国诺曼.麦克拉伦制作的抽象派电影《一圈又一圈》 。
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是Walt Disney在1956年制作的《贵夫人和流浪汉》 。
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是1940年Walt Disney摄制的影片《幻想曲》 。
第一部木偶电影:是1919年阿根廷弗.范里制作的政治讽刺木偶片《穿礼服者在科隆剧院的晚上》 。
第一部使用电子控制的木偶电影:是1950年英国和法国合拍的木偶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卢.布宁制作。
第一个动画电影制片厂:是1911年约翰.R.布雷和厄尔.赫德在纽约市第42号街建立的布雷-赫德制片厂。
第一个职业动画片制作家:被公认是法国人爱米尔.科尔,他在1908-1918年间,共绘制了大约一百部动画片。
第一部欧洲制作的大型剪影电影:是1926年洛特.莱因格尔制作的德国剪影片《阿赫默德王子历险记》。
第一部英国动画片:是1906年城市贸易公司的《艺术家之手》 ,前魔术家沃尔特.布思拍摄,内容表现一个画家画出一个小贩和他老婆在跳舞。
第一部英国制作的胶片录音有声影片:是德福雷斯特风诺电影公司1925年的英国喜剧短片《绅士》,由威廉.J.埃利奥特编写和导演,第二年,德福雷斯特风诺电影公司又在克拉彭制片厂拍摄了四部剧情短片。1927年,还拍了伊迪丝.西特韦尔朗诵她自己写的诗篇,以及西尔比.桑代克在肖伯纳的话剧《圣女贞德》一场中表演的影片。
英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是1946年绘制的一部供教学用的《船舶驾驶》,由约翰.哈拉斯和乔伊.巴切勒为英国海军部拍摄。
(8)1870年法国电影扩展阅读
说起近代动画的先驱者,不得不首先提到17世纪的耶稣会教士阿塔纳斯·珂雪(Athanasius kircher)。1640年,珂雪发明了“魔术幻灯”(The Magic Lantern)。这可以说是动画,也是所有电影的开始。所谓魔术幻灯是个铁箱,里面放一支蜡烛,铁箱两边各开一个小洞,洞上覆盖透镜。将一片绘有图案的玻璃放在透镜后面,经由灯光通过玻璃和透镜,图案便可以投射在墙上。
魔术幻灯经过不断改良,17世纪末,钟安斯·桑(Johannes Zahn)扩大了装置,把许多玻璃片放在旋转盘上,在墙上出现了一种运动的幻象。1799年,罗贝尔松(Robertson)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魔术幻灯(Fantascope)。
18世纪末19世纪初,魔术幻灯在法国风行起来。音乐会、杂耍戏院、综艺场中,魔术幻灯表演成为大家爱看的娱乐节目。1839年,希尔德(Henry Langdon childe)的魔术幻灯已有淡入淡出的效果。1870年,亨利·R·埃尔(Henry R.Heyl)发明可以投影彩色照片的幻灯机(Phasmartrope)。1870年,巴黎的蒙玛特高地的黑猫咖啡馆由Tenot和Carand‘Ache组织的歌舞表演中投影的效果已经相当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