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评价电影《狂怒》(Fury),,
《狂怒》是一部分裂的电影。一方面想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异化,一方面又担心会吓到一群玻璃心的观众于是刻意地制造温情。
影片讲述了在1945年二战硝烟即将消散之时,同盟国军队准备在欧洲战场发动最后一轮猛烈攻击。在以寡敌众、弹尽粮绝的不利条件下,谢尔曼坦克的几名坦克手深入纳粹德国的中心地带执行一项死亡任务。
剧情简介: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盟军越是深入德国腹地,纳粹德军的抵抗就越加凶狠。盟军新兵诺曼初上战场,即奉命与以“战爸”为首的5人坦克小队驱战车“狂怒”开赴前线,冒着敌人强大火力为大军劏开纳粹防线。
4位经验老道的战狼阵上果断杀敌毫不犹豫,惟新兵诺曼难抵恐惧压力,他的迟疑与懦弱三番四次将战友置于生死边缘。
经过炮火洗礼和多次的血腥教训,诺曼有所成长,坦克“狂怒”亦顺利向前推进。谁料即将完成任务之际,纳粹军团竟空群出动,决意拔走“狂怒”这根眼中钉。面对敌人殊死围剿,“狂怒”5位兄弟手足能否全身而退。
❷ 电影《狂怒》中讲述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故事
由大卫·阿耶执导,布拉德·皮特、罗根·勒曼等主演的二战题材电影《狂怒》21日起在中国震撼上映。影片讲述了二战接近尾声时盟军几名坦克手深入纳粹德国的中心地带执行一项死亡任务的故事。
据引进方中影集团介绍,影片故事发生在1945年4月,盟军新兵诺曼初上战场,即奉命参加5人坦克小队驱战车“狂怒”开赴前线。他的迟疑与懦弱多次将战友置于生死边缘。经过炮火洗礼,诺曼有所成长,“狂怒”号也顺利推进,不料在即将完成任务之际,纳粹军团决意拔掉“狂怒”这根眼中钉……(新华社)
❸ 电影狂怒最后德国兵为什么没有杀掉诺曼,有什么含义
很明显这部影片突出了宗教信仰,或许那个德国士兵放过诺曼就是上帝的旨意呢,虽然他们都杀了人,但上帝让他们活着,给他们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
望采纳,谢谢
❹ 法国电影《狂怒》的故事内容是什么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影片导演应该是亚裔法国人,确切点说,就是东南亚一带的。无非是要表现亚裔人在国外的生活状态,故事弄得漏洞百出,剪辑也是毫无逻辑,表演更是不值一提,只有几个镜头调度还感觉有导演的存在。
余男展示了自己的身体,也展现了身体同样是演技的一部分。凭心而论,是符合(当时的)剧情需要的。只是同时出现的暴雨中车库被大火焚烧,就显得滑稽可笑了。然后法国情人的弟弟在打黑拳时正好被余男从泰国来法国讨生活的哥哥打死,引发了一段更无聊的天台“斗殴”。镜头几次给到从天台上俯瞰地面,我好期待,其中一个把另一个给扔到楼下去,或者同归于尽,好歹有个高潮或者不那么意外的意外结局啊。结果是什么都没有。
没有看到疯狂的怒火,只云集了诸多拙劣的桥段和表演。
好像只有影片看,没有说内容,你可以去网络视频那里查查看!
❺ 战争片都反战,狂怒说了什么(狂怒)影评
《狂怒》上线8.1分,不过其实我没抱特别特别大的期望,首先战争片就不容易特别特别出彩,特别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久远的故事,要真实还原战场还要让人觉得碉堡了,没几个亿美金下来似乎很难搞定。战争片肯定少不了场面,而讲场面,就只有讲钱,《僵尸国度》就告诉了我们,讲场面又吹小成本制作的,都是唬人,一戳就破。这个片子直到上映前几个月都不太有消息,说明不是那种超级预算砸下来的片,导演大卫阿耶,拍过几部7.5分左右的实力型片子,再看看阵容,布拉德皮特,希亚拉博夫,罗根勒曼,看样子虽然可能不是经典巨著,但应该也不差。
片子看完,下来还去做了不少功课,因为作为军迷,问题实在不少。总的来说,大多数问题还是能说得通讲的圆。
说起本片,最大的观影欲望当然非坦克莫属,鼎鼎大名的保时捷公司生产的”虎式“坦克,虽为法西斯一方但却有着无数“德迷拥簇”不是没有理由的,米歇尔·魏特曼这种1V25的“虎式”坦克传奇故事也许还将会被人们传阅很多年。本片的最大亮点就是一辆号称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开动的“虎式”坦克,以及四辆也是真家伙的“谢尔曼”坦克。片子看下来,这五辆坦克主角确实不负众望,基本表还原出“谢尔曼”打虎的九死一生惊险场面。毕竟真家伙,这样的片要不论为纯粹“抗X神剧”首先就对道具要求很高,1945年你给整出个用T54之类改装成的没有交叉负重轮的“虎式”,一看就很糟心。
但是说实在片子看完,还是稍微给人一点“抗德神剧”的感觉,原因就在于高潮的十字路口阻击战这里。
都说美军怕死,当然这都是误传,真上战场了,除了意大利人这种奇葩之外,大多数还是正常的,没有谁又比谁勇敢多了一个级别。十字路口阻击战这里从坦克中地雷就开始看出,刻画安排的痕迹稍微有点浓,那半个小时几乎没有任何悬念,都能让人预测到(除了两个木柄手榴弹闷在舱里后皮特大帅哥居然还发型保持完好这有点意外的2)。美军里肯定也有这种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的士兵,守住十字路口,才能保护住后面2000多手无寸铁的文职人员,但遗憾的是这种转变稍微仓促了一点。男主从一个一路从南非杀到欧洲的老兵,嘴里一直念叨着想活命就跟着我,要转变为铁血奔赴死亡的类型是肯定需要一些激烈变化才能自然过渡,这里堪称本片的一大缺失。
总的来说,编剧的整体故事情节把握上也没有太大问题,只是稍显平庸了一些。
一辆坦克五个人,硬扛一个娃娃党卫军营倒也不算神话,因为毕竟现实里有个美国队长原形的奥迪·墨菲,一人射杀240名德军这种事就曾经发生过...
战争片有一个天然属性叫做“反战”,最后说一下中间那个让一些人评论为“有些令人昏睡”的“爱情桥段”。
这个部分,我个人非常疑惑导演和编剧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给观众。
给一块巧克力就上床,这确实是当时打到德国后的历史还原,甚至在东线苏联人还不给巧克力就那啥。战争中是谈不上太多“道义”和“公理”的,《狂怒》的这一出男女戏,稍微让人有些费解。坦白说,年轻的机枪手和年轻的艾玛”表妹“这种事哪里算得上真正的爱情,因为这事从一开始本质上就是通过武力软胁迫搞的强奸行为。你以为看看手相就真花前月下了?你以为都是年轻人就不算强奸了?你问问那姑娘如果你没拿着枪,人家让你碰吗。所以这就让我感到很复杂,这一段在整部作品里表现出来的,至少不是反面的“厌恶”这样的情绪,那到底究竟是想说什么?难道也只是简单的历史还原,做一个独立客观第三方的电影片段?
这是一部值得观赏的战争片,这也是一部令人耐人寻味的“反战片”。
人类本质上,就是动物嘛。特殊时期非常时刻,大脑会忽然消失,身上只有血液、肾上腺素,和性器官。
❻ 《狂怒》讲了什么如何评价
个人英雄主义是最佳电影题材,不过呢,虽然战争中所有人都很努力,并不是所有部门都能出个人英雄主义。
战斗机驾驶员和狙击手是最容易出孤胆英雄的,坦克就不容易。除非你驾驶一只虎式。但你们最后败了,无论驾驶什么都不会拍成英雄电影,真不好意思。(不过仍然有《泥泞中的老虎》)
在胜者阵营,最常规的坦克谢尔曼和T34都无法单独作战。作为集团军的一部分,就不好拍电影了。除非你拍成《狂怒》这样,设计出一种不可能存在的情况,英雄主义才能出来。
虽然德国定义了坦克,美国定义了电影,但最终定义坦克电影的是网游《坦克世界》。
这部电影刚上映,赞助方《坦克世界》就推出一款“狂怒”谢尔曼。就是普通的M4A2炮管上刷“FURY”字样。普通谢尔曼是免费的,“狂怒”卖30美元。
当得知《坦克世界》是赞助商以后,我对这部电影的所有疑惑都迎刃而解。对它的评价从3分上升到5分。
这根本就不是装甲战电影!是坦克电影!
最正统、最纯粹的坦克电影,像《坦克世界》一样纯粹。
仅举一例,这部电影里主要坦克都是真的。用的虎式是英国当年缴获的,用的谢尔曼都是从博物馆里开出来的。但是,反坦克炮只是拖着走了一圈,根本没用上。
这个故事设定在1945年4月——这句话就交代清楚了一切,只要别做傻事,美国坦克在德国不会出现以少敌多的悲壮情况。这和设定在1944年夏的《拯救大兵瑞恩》不一样。
这时,盟军已渡过莱茵河,苏军在东边筹备柏林战役。希特勒已搬进地堡,正在为斯坦因那筹集不到部队发火(元首的愤怒),他将在月底自杀。美军在心理上想赶在苏联以前攻进柏林,但隐约知道赶不上了。
主角们所属的第二装甲师属于第12军,是先锋中的先锋,所以有很多孤军深入的描写。这时他们在汉诺威(Hannover——皮特车长的喝醉笑话),往易北河方向走。大任务是与苏联会师,把德军切断。
小任务是清扫战场,消灭残兵,巩固阵地。
作为指挥官,当然还有个更大的任务,他们从非洲打到意大利、诺曼底,最后打到德国本土,都到这个时候了,其实唯一的任务是把手下人安全带回家。
——皮特车长一开始说出这个目标的时候,是很有说服力的。为此他逼小机枪手杀战俘也能被原谅,观众也都希望他快锻炼出来,别影响大家活命回家。最后车长出尔反尔,是这个结局,真想掀桌。电影一开始皮特杀了纳粹,放走一匹马。从此马和女人和人性,就是电影中不可分割的符号。然后凑齐成员,坦克上路。电影前半部分是非常靠谱、非常精彩的。一辆坦克出门就被炸了,这是德国步兵针对坦克发动的唯一一次有效攻击,也是任何游击队在这种情况下的理性选择。
这可惜这是电影中德国人唯一一次展示智商。
剩下的四辆坦克占了三种谢尔曼型号,还有一辆装备了当时应该已经不用的M3短炮筒。这明显是放杀必死,小分队每一辆车型号都不一样,也太不方便了。
第一个任务开始,这些车突突突地在战场上收集散兵,很真实也很好玩。这是唯一一次展示坦克支援作战,也是最真实的一场戏。
这时我还想,开场半小时就出这么场大戏,后面的压轴得拍成什么样啊?难道今天将看到改变我人生观的那部电影吗?——结果,呵呵。
然后进入城镇,触发剧情,队伍道德值降3。
再上路,继续往前推进,遭遇一辆虎式!
发生了一虎战四谢的电影史奇迹。奇迹的点在于五辆车都是真实的,那辆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还能动的真实虎。
具体战斗过程是这样的:咚咚咚、突突突、英文通信、德文通信、突突突、突突突……
这里就比较网游了,双方都是光杆坦克,为了画面好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冲出掩体,在平原上对峙。美军的设计思路是,8-10辆谢尔曼可以对抗一辆虎。三辆谢尔曼排成一排,直线往前冲的精神,除了服务观众也没什么更好的理由。
虎式正面刀枪不入,没有主角光环的A1、A4三辆车秒毙。主角车超人化,在极近的距离绕到虎式后面,连开两炮灭了虎。
做人要知道好歹,这段坦克战设计得很卡通,是为了让你看个爽的,挑毛病就没意思了。
唯一一辆坦克继续去完成任务,给后续部队清理一条路。
还没提到,这辆车上没有通信兵。是不是因此叫不到支援,不清楚。
坦克踩到地雷,炸坏了履带——这部电影也没出现过机械师,小毛病由装填手随便修一修。真的是充满孤胆英雄气息的一辆坦克。
现在履带断了,他们也要自己修。相信观众也想看看,他们五个人打算怎么空手修履带,可惜没有这个机会,远处来了300多个希特勒青年团。
神一样的压轴大戏开始了,车长出于对纳粹的憎恨,拒绝躲进丛林,决定用一辆坦克战300步兵。
当然,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300个步兵,是缺乏战斗经验的、不知道往坦克下面扔炸弹的、喜欢在坦克狭窄的视角里走来走去的,最不可理喻的那种步兵。
那些少年兵打开坦克盖子一定要往里看一眼,然后被爆头。没人遵守标准作业程序扔个手雷什么的(除了最后)。而且都是面对机枪也不匍匐的好汉。
一辆虎守住一个阵地并非神话,不过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而且一定有支援步兵和维修人员。谢尔曼的设计不是用来防守的,在不能动的情况下,就是一个铁棺材。加上这时美军占绝对优势,死守一辆坦克孤军奋战真是莫名其妙。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个地方必须死守。条件是五个人、轻重两挺机枪、一门炮、其他武器若干,除了都蹲在不能动的坦克里,你能想出个别的战术吗?
不过那就不是拜坦克教了,这部电影就没意义了。
最后还有一个杀必死,是在少年兵中间有个资深狙击手。各种福利元素目不暇接,令人激动不已。
在这部崇拜圣坦克的电影中,演技绝对拯救了剧情。剧情线很弱,但是利用细节增加了人性深度。
故事基调是《大兵瑞恩》以后长盛不衰的“战争把人变成鬼”。闪耀人性光芒的三个年轻人:小机枪手、德国少女、最后打手电的年轻德国士兵,都是因涉世不深而单纯。在三个人在即将堕入战争炼狱的边缘,战争结束了,或者是人死了,三个人免于丧失人性,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
而其他人已经变成鬼了,延续了布拉德·皮特在《无耻混蛋》里,没有好人坏人之分的战争观,也算是最近战争电影的风气。
变成鬼的人死在战场上,不见得是坏事。
另有两件小事,布拉德·皮特已经老到可以演导师形象了,稍微有点意外。
还有这片子的烟火师,不知道在想什么,做些火树银花的爆炸效果。
❼ 电影《狂怒》结尾,为什么那个纳粹兵用手电筒发现了躲在车底的诺曼,却默默的走掉了
前不久才重新看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不是正面战场的大规模兵团作战,而是选取了一个比较小的部队,这支小队深入敌后执行任务,比如营救、比如拦截等等。
这无疑是这部电影一个非常出彩的镜头,对于这个德国小兵为何不将诺曼打死或揭发,我们只能猜测其中的原因:
1、这个德国小兵也很善良,不是自愿参军的,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卷入战争的。面对同样的年轻人,他无意伤害对方,于是决定放对方一码。他就像最初的诺曼一样,从来没有杀过人,也不敢杀人,对杀人充满了恐惧。
2、这是战争的最后阶段,德国战败已经成为定局,这个时候多杀一两个美军对战争已经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所以这个德国小兵干脆放诺曼一码。
3、这是导演有意安排的一个桥段,用以揭示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参与战争,来表达一种反战的思想。
❽ 狂怒的影片评价
在内地十分低调的实力女星余男,凭借获得柏林金熊奖的《图雅的婚事》,逐渐为大众所熟悉。她是内地少有的精通法语、英语的女演员,目前正在德国拍摄美国沃卓斯基兄弟(《黑客帝国》三部曲的导演)执导的英文片《极速赛车》,片中她还将和日本男星真田广之、韩国人气偶像Rain对戏。
2003年拍摄的《狂怒》,是余男引以为自豪的法语片。这是一个发生在巴黎中国城里的故事。托尼·谭和拉法是朋友,拉法爱上了托尼的未婚妻晶(余男饰),就在两人纠缠不清之时,拉法的弟弟因为需要钱,到非法拳场打拳,结果被余男的哥哥打死,拉法随后去找余男的哥哥报仇……片中着力刻画了余男和高大帅气的法国男主角的激情戏,余男更是全裸出镜,将白皙的肤色和不太丰满的胸部暴露人前。
据了解,当初余男为争取这个角色,可谓煞费苦心。2001年,余男在闲逛时遇到了法国片《狂怒》的选角导演。导演给了余男一大篇介绍主人公身世的法语稿说,如果你3天之内把它念下来,就一切OK。
为了完成任务,说不来一句法语的余男找了巴黎大学的一个朋友做老师,不分白天黑夜地念叨那些不知含意的字母,甚至上厕所也不放手。3天的死记硬背,余男过了关。
然而,网友们对她的献身和付出却并不买账。记者在某知名论坛中看到,网友普遍认为,这部影片既不商业也不艺术,演技方面没有多大发挥空间,完全不知余男为何要接拍这部电影。
❾ 狂怒 是讲什么的电影
《狂怒》是由大卫·阿耶执导,布拉德·皮特、希亚·拉博夫、罗根·勒曼、乔·博恩瑟等主演的二战题材电影。影片讲述了在1945年二战硝烟即将消散之时,同盟国军队准备在欧洲战场发动最后一轮猛烈攻击。在以寡敌众、弹尽粮绝的不利条件下,谢尔曼坦克的几名坦克手深入纳粹德国的中心地带执行一项死亡任务。 该片于2014年10月17日在美国上映,2014年11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❿ 电影狂怒剧情介绍
电影狂怒剧情介绍: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盟军越是深入德国腹地,纳粹德军的抵抗就越加凶狠。盟军新兵诺曼初上战场,即奉命与以“战爸”为首的5人坦克小队驱战车“狂怒”开赴前线,冒着敌人强大火力为大军劏开纳粹防线。
4位经验老到的战狼阵上果断杀敌毫不犹豫,惟新兵诺曼难抵恐惧压力,他的迟疑与懦弱三番四次将战友置于生死边缘。经过炮火洗礼和多次的血腥教训,诺曼有所成长,坦克“狂怒”亦顺利向前推进。谁料即将完成任务之际,纳粹军团竟空群出动,决意拔走“狂怒”这根眼中钉。
影片评价
《狂怒》恢弘大气的战斗场面果真是赚足了好评。首先开场干脆利落,竟然克制住了没作背景介绍,而是直接进入战场,完全不给准备时间。
几场坦克戏也是霸气十足:四辆坦克平行推进,猛烈的炮火压制的敌军毫无还手之力,子弹特效像激光一样,再配上在耳边不断轰鸣的炮火声,战争气息扑面而来,分分钟点燃荷尔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