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外大片 > 法国新浪潮电影创新了

法国新浪潮电影创新了

发布时间:2022-06-25 15:06:07

法国电影新浪潮详细资料

“新浪潮”是指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影片﹐这批导演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做过多年导演助手及拍过短片﹑具有专业知识的电影工作者﹐包括雷乃﹐A.﹑马尔凯﹐C.﹑马勒﹐L.﹑P.卡斯特等。二是《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家们﹐即所谓“电影手册集团”﹐包括A.阿斯特吕克﹑戈达尔﹐J.-L. ﹑特吕弗﹐F.﹑夏布罗尔﹐C.﹑G.弗朗叙﹑罗梅尔﹐.﹑里维特﹐J.等。这些人没有共同的纲领﹐并不组成一个流派﹐唯一共同点是他们都反对传统电影的作法﹐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作﹐要求电影从传统艺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作法﹐不用摄影棚﹐不用电影明星﹐使用轻便摄影机﹐用非专业的或不出名的演员在实景中拍片。这种作法主要是由于拍片资金不足所决定的﹐在他们的影片获得成功后就被逐渐放弃。“新浪潮”电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主要是表现个性﹐有的是导演个人的经历﹐如特吕弗﹐F.描写他的童年的《四百下》(1959年)﹑成年后恋爱的《二十岁的爱情》(1962年)﹑服兵役生活的《装病躲差的士兵》(1961年)﹔有的是导演所熟悉或感兴趣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寄生者或歹徒的生活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如夏布罗尔﹐C.的《漂亮的塞尔日》(1958年)﹑《表兄弟》(1959年)﹐马勒﹐L.的《情人们》(1958年)﹐戈达尔﹐J.-L.的《精疲力尽》(1960年)。在表现方法上﹐他们抛弃传统的电影手法(倒叙﹑反打镜头﹑背景放映法﹑划入划出﹑叠化等)﹐打破传统的影片样式和戏剧演出概念﹐广泛使用短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和从人物背后拍摄﹐画面具有相当的真实感。他们也使用长时间的摇拍﹑长镜头﹑空格﹑镜头摇晃颤动等技巧。在剪接手法上﹐他们的影片节奏快﹐切割频繁﹐镜头直接跳接。出身于《电影手册》评论家的导演们信奉巴赞﹐A.的理论。
“新浪潮”历时不长﹐1962年后渐趋衰落﹐它的导演有的走上商业性电影的老路(如夏布罗尔)﹐有的转向“作家电影”或“真实电影”(如雷乃﹐A.﹑马尔凯﹐C.)﹐有的标新立异﹐企图全盘否定传统的电影﹐创造一种新电影(如戈达尔)。但总的说来﹐“新浪潮”对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都有很大影响。

Ⅱ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法国著名新浪潮导演埃里克·侯麦于2010年1月11日在巴黎去世,享年89岁。贾樟柯曾向记者表示,侯麦的离去让他感到很难过,侯麦的电影对他的影响很大,侯麦是当之无愧的电影大师。

Ⅲ 新浪潮电影的成果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二十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这场运动被公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它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 领。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电影《芳名卡门》
狂野的青春
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青年电影”反对“爸爸电影”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儿子反对老子的结果。
代表作家,作品
特吕弗《四百下》(1958)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

Ⅳ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新表现在哪里

1. Real setting & Local shooting 为了节省开支,使用真实布景。
2. Unknown or un professional actors. 没名气或者不是专业的演员。
3. Jump cuts. 跳接, 将影片中的不同场景接到一起。
4. Break the classic narrative apporach. 打破传统叙事方式。
5. Breaking with the illusion of cinema by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it was a film. 会出现演员对着镜头唱歌或说话式的表演。

Ⅳ 简述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

一切缘起一则社会新闻:一部“流氓”的跑车撞死了一位摩托车手。特吕弗和小兄弟夏布罗尔以此为蓝本写了个剧本,这时他们共同的朋友戈达尔正在为剧本发愁,发信求助。然后,就有了电影《精疲力尽》:导演戈达尔,编剧特吕弗,艺术指导夏布罗尔。

这群电影顽童合力拉开了法国电影狂飙年代的大幕——日后我们所知的法国新浪潮,始自1956年冬。尽管《四百下》的拍摄和上映是在1958年,《精疲力尽》的公映更要迟一年。

《精疲力尽》的三人组,还有陪特吕弗看了许多电影的里维特,那时他们年轻得不可一世,在电影资料馆里挥霍着寂寞又骚动的青春。

对于这群“电影馆的孩子”来说,电影是避难所和朝圣地,是他们对于生活所有认知的来源。他们供职于《电影手册》,个个野心勃勃,试图用文字搭建起一座万神殿,梦想有朝一日他们也可以带着自己拍摄的胶片进驻这神殿。

在某次回忆时,夏布罗尔说:这里没有浪潮,只有大海。作为过来人的他或许比旁人更明白,昨日的舞台曾何其热闹,纵然他们曾荣为主角,却从来不是全部。

(5)法国新浪潮电影创新了扩展阅读: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意义: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

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稍后至50年代末,新浪潮更明确的表达出另一种电影,更轻灵生动,用新摄影机在大街小巷拍摄,不再在设影棚中拍摄。新浪潮现象很快对全世界产生了影响。从巴西到波兰,自捷克斯洛伐克至美国,都有青年影人效仿新浪潮掀起新电影。

Ⅵ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表现手法

“新浪潮”的特吕弗等人都没上过专门的电影学校或受过专门的训练。他们对电影的认识和学习,是通过在法国电影资料馆里看片得来的。他们在还不懂得应该怎样拍片的时候,已经从那些坏电影中懂得了不应该怎么拍片。特别是他们所反抗的那种“优质电影”,那种靠巨额投资,靠有把握的明星,靠以导演资历为主的制片,靠大量采用布景等人工手段,靠故事情节吸引人以及影片制作周期长等等。在他们看来这与好莱坞在制作上毫无两样。“新浪潮”提出:“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要成为影片的制作者”。戈达尔大声疾呼:“拍电影,就是写作”。特吕弗宣称:“应当以另一种精神来拍另一种事物,应当抛开昂贵的摄影棚……应当到街头甚至真正的住宅中去拍摄……”。当他们自己拿到了摄影机之后,他们采取了与“优质电影”完全不同的制作方法:靠很少的经费、选择非职业演员、以导演个人风格为主的制片方式,大量采用实景拍摄,靠非情节化、非故事化,打破了以冲突律为基础的戏剧观念,影片制作周期短等。所以人们说:“新浪潮首先是一次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它沉重地打击了法国好莱坞式的“优质电影”。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是较早出现的代表作。他用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他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他信奉所谓“非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情节。戈达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著名的《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年作为法国新浪潮的终结,主要观点是,新浪潮电影的形式和风格,已广泛地渗入到各种电影制作之中。
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Ⅶ 法国的新浪潮是怎么回事

新浪潮是指六十年代初涌现的一种新型电影,它采用了新的叙事手法与影像处理方式。
六十年代初还在法国掀起一系列前卫运动,冲击着造形艺术世界。 不过电影艺术家们和艺术家们互相根本不了解,相反地,有几个著名例子可以为证。一方面让-吕克.戈达尔一直对绘画发生兴趣,在他著名的电影中直接或间接地把绘画作为参考,另一方面克里斯蒂昂·博尔坦斯基和达尼埃尔·比朗都在选择电影艺术家和艺术家生涯之间徘徊了一阵。动态形象(电影、录像)创作者与静态形象(绘画 、摄影)创作者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兴起于法国六十年代延续至今。

一系列的"新浪潮"改变着艺术形象(八十年代有作为视觉艺术的摄影"新浪潮",然后是九十年代的录像"新浪潮",最近又出现数字形象"新浪潮"),它丰富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使之成为法国当代艺术的核心。因此今天的每一种类型静态艺术形象(绘画、摄影、抽象派艺术或形象艺术)都深刻影响着动态艺术形象(录像、电影)。

本世纪60年代中期,英美科幻小说普遍受到所谓“新浪潮”运动的影响。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二十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1959年到1962年的短短4年时间里,百余位新导演拍出了处女作,而且当年的许多年轻导演后来成为了世界级的电影大师,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如六十年代的德国新电影、美国新电影、巴西新电影等等,这场运动被公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新浪潮”最直接的影响之一是迫使人们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电影的创造活动需要由年轻的电影人进行经常性的革新。
1959年是世人公认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诞生的年份,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引起轰动的两部法国影片分别代表着新浪潮运动的两种倾向:特吕弗的《四百下》代表着“作者电影”倾向,强调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主导地位,由于这类导演是出身于《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的影评家,故称“手册派”;雷乃的《广岛之恋》代表着“作家电影”倾向,强调电影导演与作家的联合,由于这类导演居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故称“左岸派”。
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青年电影”反对“爸爸电影”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儿子反对老子的结果。有很多反叛题材。

Ⅷ 法国新浪潮电影对于电影发展影响有多大呢

新浪潮的电影在宽泛意义上绝不会是好看的刺激的。因为这次电影运动即是对20年代先锋电影运动的继承同时也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任何灵光闪现的时刻都是在漫长积淀中的必然。新浪潮也是如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可以把题目缩小成“法国新浪潮对我国电影发展的影响”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为影视产业持续输送新鲜血液。这点听上去很空,但只要跟自媒体时代方兴未艾的网络原创视频联系起来,就很容易理解其价值。同样是背离传统,中国和法国的电影人以他们的年轻和热血给了我们同样感动和反思,但两者却在收尾处南辕北辙,引人深思扼腕。先锋电影运动在30年代归向了诗意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在传承着印象派和先锋派的创新精神的同时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Ⅸ 法国新浪潮电影为什么会取得辉煌成就

因为“法国新浪潮电影”是继法国先锋派电影,意大得新现实主义电影之后掀起的第三次电影运动。1962年《电影手册》杂志,在特刊上正式使用了“新浪潮”这一名词,从而“新浪潮”作为一次电影运动被载入史册。■■:能在详细一点吗,谢谢了补充:法国新浪潮电影指法国1952年代末、1960年代初的新电影制作及创作倾向,其中不少新导演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包括重要的导演如尚卢高达、法兰苏瓦楚浮、克劳德夏布洛、贾克希维特等人,他们大都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电影历史传统的高度自觉,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在主题上或技法上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

阅读全文

与法国新浪潮电影创新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鸭片战争电影完整版 浏览:975
票房能否支撑电影院 浏览:291
人工智能英文版电影 浏览:580
法国电影叫什么迷情 浏览:722
美国西部暴力血腥电影大全 浏览:592
独孤九剑电影的结局 浏览:968
特价电影票程序 浏览:61
漳州万达广场电影院吗 浏览:261
大叔和年轻女子登山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350
成龙刘德华少林寺电影 浏览:472
曼谷保镖电影泰国 浏览:63
吉林电影院的票 浏览:869
最新的恐龙大电影 浏览:465
毒液电影全集中文版免费观看 浏览:317
演员是哪部电影的插曲 浏览:933
任达华电影帅气图片 浏览:475
十大恐怖电影恶搞 浏览:650
姜涛备胎电影结局 浏览:434
吉林大学电影院 浏览:104
台湾西游记电影有哪些地方 浏览: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