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国读研,有没有招收电影学研究生的国立学校
您好!可以参考下面这几个院校:法国自由电影学院、巴黎八大、蒙彼利埃三大,同学们在申请法国研究生的时候需要注意下面这些问题:
第一,一定要注意选择好赴法留学的时段和专业。学生如果希望就读法国的公立大学,就尽量在选择专业时不要跨专业或者选择一些相关相近专业,以免造成申请阶段的降级或者是签证面签过程中拒签的情况。对中国学生而言,赴法留学的最佳阶段是大学毕业,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世界观已基本形成,有了很强的判断是非的能力,能较好地适应较大变化的社会生活。学生利用大学阶段可对中国社会和世界文化加深了解,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另外,从经济角度上讲,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较节省,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开销。因为在就读本科相关专业的情况下,在法国最短一年便可获得硕士文凭,三年可获得博士文凭,相比国内教学体制,这样节省了大量时间。
第二,全面了解法国教育体制。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基本分为两大类。一是大学(UNIVERSITIES) “大学”提供的教育属于“全民教育”体质,实行“宽进严出”的管理办法,淘汰率较高,有教学质量保证。对学生而言,真正的竞争是在进入大学以后,特别是大学前两年竞争尤为激烈,这与大多数欧美国家的教育体制是一样的。另一类是大学校(GRANDES ECOLES)。这类学校属“精英教育”性质,实行“严进宽出”,这类学校一般申请时条件相对苛刻,所以申请成功也很难的。但不论公立私立,对中国学生而言,选择学校最关键的是要判断其文凭是否被法国教育部认可,并且在学校期间能否真正的学习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第三,注意各院校的申请截止时间。法国每年分春秋两季招生,申请人一般需要至少提前半年开始着手准备,最好是提前一年半开始准备并按照专家指点的正确全面地准备各项材料。因为法国十分鼓励国外本科生来法攻读硕士或博士,他们认为本科毕业生心智成熟,职业方向基本明确,更容易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做出成绩。
Ⅱ 本人大三,明年要毕业。听说法国留学不错,法国艺术院校的种类有多少
赴法学习艺术主要有三大途径:法国的综合大学、高等艺术院校(Les écoles d'art)和高等专科院校(Les écoles spécialisées)。
高等艺术院校
法国的高等艺术院校(Les écoles d'art)主要指由法国文化部主管的以培养视觉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创作人员和专业人士为宗旨的学校,教学偏重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及多种媒体创造形式的试验。高等艺术院校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由法国文化部管辖并属于高等专业学院(grand école)性质的国立高等艺术学院 (Ecoles nationales supérieures d'art),学制4至5年,招生录取淘汰率高,具体程序因校而异,有的允许在学制中途插班录取,有的则不能。合格毕业生可获得由学校颁发的国家文凭。
这类学校中最著名的有: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国立高等工艺设计学院、国立高等图像与音响技术学院、国立路易?卢密耶高等电影学院、国立阿尔勒高等摄影学院等等。
第二类是高等应用艺术学院(Ecoles supérieures d'arts appliqués),属于国民教育部主管;它们享有盛誉,教学质量备受应用艺术专业行家的一致公认;入学选拔严格,可颁发两年制(Bac+2)至五年制 (Bac+5)的高等艺术教育国家文凭。
法国最著名的高等应用艺术学院有:高等应用艺术学院、家具与室内装饰工业高等应用艺术学院、国立高等应用艺术与技艺学院、高等平面设计艺术学院、国立高等戏剧艺术与技术学院、高等戏剧艺术学院等等。
第三类是由法国文化部主管的高等美术学院(Ecoles des beaux-arts)。高等美术学院分国立和区立(或市立)两类,美术学院的入学选拔也极为严格。无论国立还是区立,美术学院均可颁发三年制或五年制国家文凭。
高等专科院校
法国的专科院校(Les écoles spécialisées),主要是一些诸如艺术、实用设计、时装、旅游、建筑设计、附属医学、社会工作等专门领域的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它们与综合大学和高等专业学院互为补充、形成法国高等教育的完整格局。
其中,艺术类的专科学院可颁发的三种主要国家文凭为:“艺术与技术国家文凭(DNAT)”:职业性文凭,学制三年,设“产品设计”、“立体设计”与“平面设计”三个专业;“造型艺术国家文凭(DNAP)”:综合性文凭,学制三年,设“艺术”、“传播”与“实用设计”三个专业;
“高等造型表现国家文凭(DNSEP)”:学制五年,设“艺术”、“传播”与“实用设计”三个专业。
更多详情可以到"留学艺术家在线"查询。
Ⅲ 在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
La FEMIS,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是一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的精英电影学院,以其培养的诸多电影大师及其严格的录取门槛而闻名。学校是法国唯一的两所电影类公立精英大学院之一。其前身为法国高等电影研究院(IDHEC),1986年经过改组成为FEMIS,属于法国公立高等电影教育机构,隶属法国文化部托管,并提供技术和艺术的教育以培养专业的视听及电影专业人才。 学校每年在(制片、导演、剧作、剪辑、摄影、声音)六个方向仅招收最多6名学生(包括1-3名非欧盟学生)。对法国及欧盟国家学生La FEMIS不收取任何学习费用,对外国留学生则收取每年1万多欧学费(用于制作作品)。学校全法语授课。La FEMIS的毕业生几乎包揽了每年法国以及世界各国电影节大大小小的奖,是全世界赢得三大电影节(尤其是戛纳)大奖最多的学校。
La FEMIS,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Fondation européenne pour les métiers de l’image et son),是一个法国公立高等电影教育机构,隶属法国文化部托管,并提供技术和艺术的教育以培养专业的视听及电影专业人才。
La FEMIS的入学(concours)需要通过极其严格的入学考试,一般经过三次考试,历时四个月。每年学院招收学生约在40名,摄影,编剧,导演,美术,制片,剪辑各招6名(其中场记专业为两年一招,仅限女性)。极高的入学条件保证了La FEMIS的生源质量。报名考试的学生年龄须在27岁以下,并且需要有相当于法国bac+2以上文凭学历才可以报考。通常每年招收最多两名非欧盟国家外国留学生(有些年份没有招收任何外国学生)。对本国学生La FEMIS不收取任何学习费用,对外国留学生收取高额学费。全法语授课。
学校还设有L'université d'été(国际夏季课程)和L'atelier/Masterclass(大师班),前者专为25岁以下具有潜质的国际青年导演而设立,每年招收10位。有La FEMIS和国文化部以及法国大使馆1989年联合创办。后者专为欧盟国家国籍在国际影坛具有影响力的导演而设立创办。
Ⅳ 全球十大顶尖电影学院
全球十大顶尖电影学院:
1、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
南加州大学是美国第一所授予电影艺术学士学位的大学,在电视、电影、动画、纪录片领域都建树颇高。南加大校友获得奥斯卡奖数量同样居全美第一,包括电影行业的艺术家、技术人员、编剧、导演等。
2、美国电影学院
美国电影学院是一所非营利性质的学院,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创建,且独立运作。学校提供传媒科学与工程、编辑、制片等课程,教师都是来自相关行业的精英,被称为“电影人的摇篮”。
3、La FEMIS
La FEMIS,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是法国乃至世界享有极高声誉的精英电影学院。该学校入学需要跨越极高的门槛,摄影、编剧、导演、美术、制片、剪辑各招6名,且对外国留学生收取高额学费。
4、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
世界电影教育重要基地之一,是培养奥斯卡奖得主最多的院校——先后产生过19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华人导演李安、好莱坞导演之父马丁·斯科西斯、全能型导演伍迪·艾伦等著名导演和电影人都出自该校。
5、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是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之一,诞生过许多电影艺术人才,有“美国公立大学电影天堂”的美誉。因为坐落于洛杉矶,且毗邻好莱坞,对所有电影电视拍摄都十分便利。
6、加州艺术学院
作为世界艺术学排名前十的大学,加州艺术学院位于美国洛杉矶,由华特·迪士尼投资成立的非赢利性高等艺术学院,被称为“迪士尼背后的种子工厂”,从该校走出的学生大多都成为当今动画、电影产业的著名人士。
7、查普曼大学
查普曼大学以电影专业闻名全球,该校的道奇电影艺术学院位居世界前列。该学院不仅有世界电影学院中第一的硬件器材,而且利用与好莱坞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创意和实践机会。
8、伦敦电影学院
伦敦电影学院是欧洲极负盛名的一个非盈利慈善组织,只对希望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开放。全校仅有220名学生,其中60%来自英国以外国家及地区,这种分符合国际电影技术院校的办学风格。
9、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是一所世界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该学校的艺术学院电影系有相当高比例的优秀编剧和导演,如凯瑟琳·毕格罗、丽莎·查罗登科、詹姆斯·曼高德等。
10、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
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是英国唯一一家自有电影摄影棚和电视摄影棚的创意教育机构,专注于研究生培养。该校始终不懈挖掘全球顶尖创意人才,每年创意界至少100部电影出自该校在读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美国电影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La FEMIS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查普曼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
Ⅳ 俄罗斯玩偶的幕后制作
【关于导演】
本片导演塞德里克·克拉皮斯生于1961年,中学毕业后一心想考进法国高等电影学院(DHEC),可是接连两次都未能如愿。后来由于80年代初期曾有人指责当时的法国电影不够鲜明,23岁的塞德里克转道纽约大学,学了两年电影专业课程。在成为导演之前,他以摄影师的身份拍摄了数部短片,1984年,塞德里克正式拿起导桶。回到法国后,他执导的短片《Ce qui me meut》在多个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其中包括恺撒奖的提名,之后他作为导演和编剧为法国电视台拍摄娱乐影片和纪录片。1992年,塞德里克执导了他的首部长片《一无所有》(Riens tout),影片犀利的讽刺了公司职员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部动用了30多个演员的长片一经面世便为他赢得了赞誉。随后在1995年,他拍摄了反映70年代学生生活的喜剧影片《青春危机》(Le Péril jeune),演员罗曼·达瑞斯也凭借该片的成功而树立了自己鲜明的银幕形象。从90年代中期开始,塞德里克的佳片不断。1996年的《情寻猫脚印》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子寻找宠物猫的经历,影片从巴黎普通市民的社会层面描写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将影片女主角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变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刻画,该片在当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中获奖。同年,塞德里克执导的反映法国中产阶级家庭危机的《家庭气氛》赢得了恺撒最佳剧本奖,同时还获得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提名。2002年的《西班牙公寓》是他最成功的影片之一,雅俗共赏的喜剧氛围博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肯定,并成为多个国际奖项的得主。
塞德里克的影片以对社会题材的冷幽默而著称,除了揭露和表现种种社会现象的荒诞和可笑之外,还往往贯穿着对人际关系的审视和思考。这部《俄罗斯玩偶》也不例外,只是本片少去一些对社会的尖酸讽刺,多出对当今爱情错位的置疑。
【精彩延续】
想要理解这部《俄罗斯玩偶》,就不得不提到2002年大获褒奖的《西班牙公寓》。第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法国青年塞维尔虽抱有作家的理想,却在父亲的安排下学了经济,并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谋求到一个在政府里的职务,由于工作要求通晓西班牙语和西班牙经济形势,可怜的塞维尔只得离乡背井,撇下女友,动身前往巴塞罗那,他要在那里完成经济学硕士的学业。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混居在一所西班牙公寓,孤男寡女之间难免耐不住寂寞,于是一幕幕酸甜苦辣的青春故事随即上演。当年这部《西班牙公寓》获得恺撒奖5项提名,而扮演伊莎贝尔的塞希尔·德·弗朗斯也因在片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恺撒最具前途女演员奖。
虽然《西班牙公寓》上映后的反响非同小可,但导演塞德里克·克拉皮斯却曾一度表示不会再拍续集。后来随着时间流转,塞德里克先前的决定逐渐动摇,以至最后重新找回当年的激情和信心。与此同时,出演《西班牙公寓》的主要演员对续集都心存期待,而塞德里克也弥足怀念与罗曼·达瑞斯、奥黛丽·塔图和塞希尔·德·弗朗斯等优秀演员的愉快合作。不过可想而知,塞德里克最终决定拍摄《俄罗斯玩偶》,精神和心理都承受着源于上部的莫大压力。
之所以将故事发生的地点选定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是因为塞德里克对这个充满浪漫的城市早就心驰神往,先后3次的停留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圣彼得堡人的幽默滑稽也激发了他的灵感。塞德里克和制片人曾在一家餐馆遇见一对举行婚礼的夫妇,丈夫喝得酩酊大醉,到卫生间里翻江倒海,而穿着婚纱的新娘则在卫生间门口安然的等待,一切都那么自然而滑稽,以至促成了影片最初的构想。
影片中人物的年龄被设置在26-30岁之间,他们虽已成年,却仍在学习生活的阶段,生活的内容也被定义为赚钱、工作和求爱。影片中生活的态度存在两种:梦想和停止梦想。长大意味着停止梦想,而从另一种角度讲,放弃所有梦想,也意味着提前衰老。当然,爱情仍是影片的首要主题,正如导演所说,他想告诉大家爱情和恋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能相守的男女未必有爱情,而有爱情的恋人却未必能在一起。影片中恋人关系的线索也似乎在向观众提示,伟大的爱情根本就不存在。
Ⅵ 法国女影星有一个叫苏非什么的,谁知道
苏菲·玛索档案
英文姓名:Sophie Marceau
中文姓名:苏菲·玛索
生日:1966年11月17日(星期四)
星座:天蝎座
身高:173 厘米
体重:48 公斤
三围:B34-W24-H34
出生地:法国巴黎
主要作品年表 :
- 2005 - 逃之夭夭
- 2001 - 黑夜巫婆
- 2000 - 卢浮魅影
- 2000 - 情欲写真
- 1999 - 黑日危机
- 1999 - 仲夏夜之梦
- 1999 - 失去与得到
- 1997 - 心火
- 1997 - 路易十四的情妇
- 1997 - 安娜卡列尼娜
- 1995 - 勇敢的心
- 1994 - 豪情玫瑰
- 1993 - 留住有情人
- 1993 - 芳芳
- 1991 - 蓝色乐章
- 1991 - 情书战场
- 1990 - 来自巴黎的女孩
- 1989 -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
- 1988 - 雪琳娘
- 1988 - 中学生
- 1988 - 心动的感觉
- 1984 - 狂野的爱
- 1984 - 最后一次接触
- 1984 - 萨卡纳要塞
- 1983 - 警察
- 1982 - 沙岗堡
- 1982 - 初吻 2 (再一次接触)
- 1980 - 初吻 1 (第一次接触)
参考资料:ent.tom.com/Archive/1335/1370/2003/7/28-80725.html http://www.mm52.com/occidentalidols/sophie_marceau/cn_index.htm
很少有人不知道苏菲·玛索。很少有人不知道苏菲。玛索14岁拍的处女作《初吻》(La Boum)。很少有人不喜欢看苏菲。玛索的脸。这张脸,14岁时是那样,到了40岁了,竟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样。真的不容易。很多女演员年少时甚至比她更美,但后来长大了,脸跟着长大了,找不回昔时的少女扑扑朔朔的鲜活了。
可是,很少有人能够把安德瑞兹·祖劳斯基的名字念完全。很少有人愿意放开谈谈安德瑞兹·祖劳斯基,他的人或是他导演的电影。也很少有人肯从无到有地去了解这个安德瑞兹·祖劳斯基。不是因为不喜欢他,而是因为苏菲·玛索太喜欢他了,更是因为人们太喜欢苏菲·玛索一个人的时候了。
他们俩的故事很早就开始了,早到苏菲·玛索还没来得及遇见别的男人。
1984年
安德瑞兹·祖劳斯基是电影的科班出身,50年代毕业于著名的改制前的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作为电影导演,他和苏菲·玛索的认识途径虽会让许多女孩子向往,可实在不算浪漫的那种。
1984年,祖劳斯基要为新片《狂野的爱》寻找女主角,自然就找到了苏菲·玛索。那是一次平常的面试,就像任何一个导演面试任何一个演员:导演事先看了演员的电影,而演员也打听了导演的作风与倾向。结果是两人决定合作了。但这其中有两点是不同寻常的:
A.祖劳斯基历来倾向于使用有资历的明星,可这一次他选择了苏菲·玛索,即使她已经因《初吻》而家喻户晓了,但仍属稚嫩;
B.苏菲·玛索从一开始就以爱向导演提反对意见,而被人们称为“快人快语”和“富有个性”,而这回她却变得很顺从,她自己归纳的原因是,那时她已被祖劳斯基的智力和气势征服了;虽然她先前打听到这个导演很专制,可她仍渴望服从于这种有魅力的专制。
拍片的决定下得很快,就像他们决定爱上对方一样快。然而,中间的鸿沟看起来太大了些。苏菲·玛索生于1966年11月7日,祖劳斯基生于1940年11月22日,两人虽是同一星座———神秘的天蝎座,但年份要相差26年。26年,有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们两个丝毫不以为然,苏菲·玛索坚信找到了“真正的那一个”,而祖劳斯基并没有如此奋不顾身。他认为苏菲很漂亮、有想法,有些喜欢她,仅此而已。
就在他们准备投拍《狂野的爱》时,苏菲·玛索所属的电影公司提出了严历抗议,他们不希望玉女形象的苏菲出现在一部“狂野”的影片中。他们找来了一切材料,用以阻止苏菲的加入,其中包括对祖劳斯基的人身攻击。此举把苏菲彻底而完全地推向了安德瑞兹。祖劳斯基。她跟电影公司变成水火不容,不仅上了法庭,最后还不惜四处借钱,用一百万法郎的巨资把18岁的自己从电影公司赎了出来,自由地站到祖劳斯基的身边。这件事震惊了整个法国乃至欧洲,先前是苏菲。玛索的清新迷住了他们,如今又是苏菲·玛索的反抗精神直直地推搡了他们一下。
可是,从头至尾,都是苏菲·玛索在抵抗、在奔走,我们没看见祖劳斯基为此付出的努力。从那时起,他们就成了生活伴侣,始终没有结婚的生活伴侣。在欧洲,很多情侣都选择这种生活关系,它的好处在于:心在一起,但人是自由的;或者人在一起,但心是自由的。而一旦结了婚,人和心都不能完全是自己的了。
1991年以后
1991年,两人合拍了《蓝色乐章》。之后一直要等到2000年的《忠贞》才又重新合作。我们来关心一下他俩的10年。
先说祖劳斯基。他在这一阶段的创作履历简单到充满了神秘气息。10年,他只导演了三部影片:1991年的《蓝色乐章》、1996年的《莎曼卡》和2000年的《忠贞》。一头一尾都是苏菲·玛索主演的,也是由祖劳斯基自己编写剧本。而中间一部《莎曼卡》却被评为最有祖劳斯基风格的、会给人留下印象的电影,而其编剧却不是祖劳斯基本人。他在不拍片子的那许多年里都干些什么?难道只是思考和生活?
而1991年后的苏菲·玛索,过的却是真正的电影女演员的生涯。她把思考中的祖劳斯基放在家里,自己跑出去拍了一大堆电影,一大堆让人们能够记得住的电影。1991年的《芳芳》,如此煽情,如此法国,如此绝对。苏菲在影片中仍以从前的清丽形象出现,正是这种清丽让《芳芳》荣登当年法国票房冠军宝座,此后,每年的情人节,各国电视台都会重播这部影片,就是这部电影让苏菲的事业又向前进了一步。1994年的《达达尼昂的女儿》至少表现了苏菲极富个性的一面。接着到了1995年的《勇敢的心》,这一部好莱坞巨片让她与好莱坞相互收获了一大笔。而苏菲自己对好莱坞也有过很到位的讲法:“美国电影造成如此大的威胁是可以理解的。在法国,有太多电影导演的脑子里没有一点新思想。他们还不及美国导演。我喜欢美国电影业的直接。”
1995年还没有结束,另一部纯欧洲的电影,同时也被称为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而特制的影片《云上的日子》也在拍摄,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任编剧及总导演。影片分为四个小故事,苏菲·玛索战胜了众多的欧洲明星候选人,为自己在第三个故事中争取到一个角色:用13刀杀死了自己父亲的一个女孩。那是一个灵魂已经飘散了的角色,那13刀把她的眼神、她的身影和她的灵魂也不等地分成了13份。
然后,就在1995年的7月24日,苏菲生下了她跟祖劳斯基的儿子凡尚。那时候,苏菲29岁,祖劳斯基55岁。
从1995年的《云上的日子》直到2004年的《晚上见》,苏菲共拍摄了12部电影,当中有很出名的《安娜·卡列尼娜》、《心火》、《仲夏夜之梦》、《忠贞》和《卢浮魅影》,以及一部让她在全球更出名的007系列影片《末日危机》,她成了“20世纪最受瞩目的邦德女郎”,一个真正发光的花瓶。
此外,苏菲还在1995年和2002年自编自导了两部影片:8分钟片长的《翻转的黎明》和正片长度的《跟我说说爱情》。前者曾获选进入戛纳影展的“一种注目”单元放映;而后者,有评论这样写道,“影片讲述了一对老夫少妻从冷战到离婚,离了婚又互相思念,但最终不再见面。有些像苏菲的爱情自传。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极有意味。没想到,美女还是个才女。”
1996年5月15日清晨,巴黎街头都是匆匆上班的人群。很少有人注意到书店里的新书架上,放着一本32开的小说《说谎的女人》,作者是苏菲。玛索。不是苏菲的自传,而是她写的一本小说。此时,儿子凡尚只有10个月大,而祖劳斯基正在外景地拍摄五年来的第一部作品《莎曼卡》。苏菲表示,“这本书,是我迄今为止最个人化的东西。”这是必然的,写作与表演,一个最私人,一个最公开。
凡尚在父亲的思想力和母亲的美丽伴随下成长起来。苏菲对凡尚的溢美之词泛滥在每个采访过她的媒体上。她太喜欢做妈妈的感觉了,这让她总是爱讲那句任何有孩子的女人都爱讲的话,毫无诗意,却很真实———“有孩子的女人才是完整的女人”。而祖劳斯基对苏菲,就像他自己在《忠贞》的脚本里写过的一句台词,“为了做她的情人,他努力当她的丈夫。”
但是每一种爱都在经受着大小考验。尽管之前有好几次,苏菲。玛索只差一点点就红杏出墙,却都被祖劳斯基———这个让她付出了18岁以后的整个青春年岁的男人重新吸引回来。曾经的两度分手,让现在的第三次站在了最微妙的门槛前。因为俗话说过,“事不过三”。这第三次发生在2000年,就是那部讲老夫少妻离婚的自传电影《跟我说说爱情》正渐渐成型的日子里。
2002年6月13日,36岁的苏菲·玛索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孩子,女儿朱丽叶特。孩子的父亲当然不会是祖劳斯基,而个美国制片人———吉姆·莱姆利。毫无疑问,这第三次考验很可能演变成为苏菲和祖劳斯基真正的分手。因为一个女人可能很容易爱上一个男人,但她不会轻易为他生孩子———这就是危险性所在。所以,这对相差26岁的情侣在相爱了16年之后,才真的让故事开始有了悬念。
没有人知道结果会怎样,怎样都好。
Ⅶ 我想去法国留学学电影学,哪个学校好
1.法国国立电影学院
法国国立电影学院(Femis)创办于1986年, 其前身是“法国高等电影学院”(成立于1943)。该校重视学生艺术和技能的培训,旨在培育影视界的英才。该院校共设立7大专业,分别为制片、剧作、导演、摄影、录音、布景与剪辑。emis也为影视从业人员提供再教育培训,同时也接收国际学生。学院也不断与国际接轨,与世界知名影视学校互联。
20多年来,国立电影学院已经培养了600多名专业人才,他们在全球影视圈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科斯塔·加弗拉斯、阿伦雷奈、路易·马勒等著名 导演均毕业于此
2.国立高等路易卢米耶学院
国立高等路易卢米耶学院成立于1926年,与法国国立电影学院齐名,都是法国极富盛名影视学院。学院设立三个专业:电影、混音三大专业,同时加强学生理论、实践、文化的培训。该院校电影系提供影视专业全方位的培训(摄影、摄像师、导演),混音系致力培养电影、广播、舞台剧不同领域的混音师。摄影系的毕业生就业渠道也很多样,媒体、出版社、工业、甚至政府机构。
该校的毕业生中出过许多名人,值得一提的有雅克·德米、中国女摄影家文芳或者米歇尔·乌勒贝克。
3.法国自由电影学院
法国自由电影学院位于巴黎19区运河河畔(Canal de l'Ourcq),有两所校区分布在运河两岸。学院专长为摄影平台实践,其学生在奥斯卡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凯撒电影节、Clermont Ferrand电影节和FESPACO电影节等众多国际影展中都曾多次获得殊荣。法国自由电影学院(CLCF)由法国教育部授权成立于1963年,由马赛尔·卡尔内赞助。在教学方式与教育设施不断发展的同时,它也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私立电影学院。
4.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
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是一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的精英电影学院,以其培养的诸多电影大师及其严格的录取门槛而闻名。学校是法国唯一的两所电影类公立精英大学院之一。其前身为法国高等电影研究院(IDHEC),1986年经过改组成为FEMIS,属于法国公立高等电影教育机构,隶属法国文化部托管,并提供技术和艺术的教育以培养专业的视听及电影专业人才。
La FEMIS的毕业生几乎包揽了每年法国以及世界各国电影节大大小小的奖,是全世界赢得三大电影节(尤其是戛纳)大奖最多的学校。
5.国立视听研究院
国立视听研究院(Ina)创建于1975年,是巴黎东区大学(PRES Université Paris Est)的成员之一。学校开设有短期职业教育、本科和硕士阶段的课程,包括多媒体档案员、作品管理、音效、剪辑与后期制作、工程技术与团队开发、网络与通信、纪录影片与视听设计师、法律经济与视听管理、文学与艺术、历史、多媒体创作与制作、视听遗产管理、视听制作共13个专业。
Ⅷ 法国著名的电影学院
法国巴黎国际电影学院是一所享誉世界的专业电影学院,总部坐落在巴黎,校区位于美丽的瑟堡海边,由全球著名导演兼制片人VULIN先生创建,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是一所整合所有电影及电视专业的学校。它为法国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所专业的电影教育学院,它为法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电影人才,而法国悠久灿烂的电影文化则给这座学院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机遇。巴黎国际电影学院不仅是法国电影教育领域的骄傲,也日益成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最为著名的电影学院。
Ⅸ 法国高等电影学院 esra 招标是骗子吗
不是,确实存在采购中心,官网都已经公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