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著名的十大侦探是
1、奥古斯特·杜宾 作者:(美)埃德加·爱伦·坡
代表作:《莫格街谋杀案》 《失窃的信》
当选理由:埃德加·爱伦·坡所创作的杜宾士世界侦探文学史上第一个侦探形象,即是侦探小说的鼻祖。
2、理查德·卡夫 作者:(英)威廉·威尔基·柯林斯
代表作:《月亮宝石案》《白衣女人》
当选理由:和著名文学家狄更斯是好友,其《月亮宝石案》是侦探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首次树立了以硬朗的警探为主人公以及创作了分头叙述的结构。
3、歇洛克·福尔摩斯 作者:(英)阿瑟·柯南道尔
代表作:《血字的研究》 《四签名》《巴斯克威尔庄园的猎犬》
当选理由:开创了第一个侦探小说辉煌的时代,被称为“侦探小说之父”。福尔摩斯形象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4、亚森·罗宾 作者:(法)莫里斯·勒布朗
代表作:《蓝宝石疑案》 《犹太古灯案》《钟敲八下》
当选理由:勒布朗所创作的罗宾有三个身份。一:侦探二:怪盗三:富家子弟 在当时可以与福尔摩斯相媲美。现在,在法国依旧是人们心中的英雄。
5、赫尔克里· 波洛 作者:(英)阿加沙·克里斯蒂·米勒
代表作:《东方列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ABC谋杀案》
当选理由:阿加沙被誉为“侦探小说女皇”,她的风格颇像柯南道尔,但加了心理学、伦理学、法医学等科学探案方法,其开创了第二个侦探小说时代。没有看过的读者应弥补此遗憾。
6、菲洛· 万斯 作者:(美)范达因
代表作:《主教杀人事件》《金丝雀杀人事件》
当选理由:说实话,我一直想把他放在第一名,但最终还是选在了第六位。本人非常欣赏《菲洛万斯》侦探系列,虽然在大陆只出了12本中的4本(《班森杀人事件》《金丝雀杀人事件》《格林家杀人事件》《主教杀人事件》),但是这4本都是经典之作。范达因被誉为“美国推理小说之父”。他所写的《推理小说二十条守则》被奉为经典。我认为这个系列是每个侦探爱好者的必需品。
7、布朗神父 作者:(英)G.K. 切斯特顿
代表作:《蓝宝石十字架》 《布朗神父的秘密》
当选理由:大量运用心理探案,他说的:“我不注重观察人的外表,而注重观察人的内心世界,我力图站在凶手的立场按照他的思路来思考问题,抱着与杀人凶手同样激昂的情绪同他们斗智斗勇!”被侦探小说界的人们津津乐道。他的形象疑似波洛,头脑能与波洛并驾齐驱。
8、明智小五郎 作者:(日)江户川乱步
代表作:《怪盗十二面相》
当选理由:开创了第三个侦探小说时代,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富有很大的影响力。
9、江户川柯南 作者:(日)青山刚昌
代表作:《侦探们的镇魂歌》
当选理由:本人认为其开创了第四个侦探小说时代,虽然只是普通的漫画,但后来有了小说、动画片、剧集、电影等。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他的作品有的模仿了前辈的作品也有自己的创作。
10、霍桑 作者:(中)程小青
代表作:《白衣怪》
当选理由:中国现代福尔摩斯,国内唯一的一位比较出众的侦探小说人物。
⑵ 求《 图兰朵》———— 张艺谋(介绍)
1.1997年张艺谋接到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邀请他前去导演歌
剧《图兰多》;
2.此番,张艺谋在意大利的演出版本大获成功
之后,1998年又回师祖国,在故事的发生地北京紫禁城真刀真枪地搞起实景
歌剧《图兰多》;当年在太庙的演出,张艺谋版的《图兰朵》就是一个多国部队。除了中国的主创和舞蹈之外,意大利的合唱队和乐队,歌手来自各个国家,灯光是德国的,音响是法国的。
3.2003年韩国版《图兰多》30日在汉城蚕室市内体育馆演出,汉城《图兰多》要比1998年在北京故宫举行的演出大两倍多。此次投资竟然高达60亿元韩元(相当于4000万元人民币),而这些费用全部是由韩方出资,手笔之大堪称“世界纪录”,而且这60亿韩元还仅仅是一个下限。这次演出120人的交响乐队和120人的合唱队将会由韩国和俄罗斯组成,主要歌手是来自意大利、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顶级歌唱家,指挥是意大利著名指挥,音响依旧是法国人来设计。不过,这次的灯光是由我国著名灯光设计师沙晓岚设计。加上导演、舞蹈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都是中国人去完成,所以演出的主要班底依旧是以中国人为主。
4.2008年12月18日,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图兰朵》即将在2009年8月7日、8日、9日在鸟巢上演的消息在第三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正式发布。《图兰朵》在韩城、法国、德国大型体育场馆都进行过演出,鸟巢作为目前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奥运的主场馆,世界闻名的体育场建筑,《图兰朵》可以在里面演出当然是很好的事情。至于这次会有什么新的设计,现在还不够清晰,艺术家们还在探讨过程中间。但想把鸟巢这样独特的建筑和西方歌剧图兰朵人物很好的交融在一块,相得益彰的话,这需要很艰苦的创意。
相关链接:面对记者提出的张艺谋能否导演歌剧的问题,指挥大师祖宾·梅
塔的回答是:“没有问题,而且他把这部歌剧提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意大利歌剧专家们的回答也是肯定的。在张艺谋告知他对歌剧完全外
行以后,意方还坚持启用张艺谋担任导演,显然并非出于一时冲动。
瑞士实景歌剧公司总裁麦克尔·艾克说:“我认为,有了张艺谋担任
导演,这个项目就成功了一半。”
《图兰多》是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绝笔之作,他还没有
完成这部作品,就撒手人寰,由他的弟子阿尔法诺续写完成。1926年,
《图兰多》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由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执棒。
自那以后,《图兰多》有过100多个演出版本,有不少导演都曾试图在
舞台上运用中国文化的因素和符号,但他们毕竟不是中国人,整体结
构仍然是西方的。70余年后,张艺谋成为了第一个在西方执导这部歌
剧的导演。
张艺谋导演的《图兰
多》于1997年6月5日在佛罗伦萨节日歌剧院首演时,意大利观众为之
疯狂了,《意大利时报》评论说:“一般认为,当电影导演来导演歌
剧时,总是沉闷刻板,充满无知,常常将歌剧歪曲成可笑的闹剧,但
这次是个例外。非凡的中国导演张艺谋,将《图兰多》导演得充满迷
人色彩和诗意,这真是一个伟大的盛典。意大利的歌剧观众,第一次
不仅仅是听,而且看。”
张艺谋透露,一个希腊歌剧院有意请他导演另一部普契尼的关于
日本的歌剧《蝴蝶夫人》,要在2000年时在奥林匹亚山上演出,他说
除非你们把故事情节改成中国的唐代,否则日本的故事我导不了。
把《图兰多》这部经典歌剧,放到它的发生地中国紫禁城来演,
是著名指挥大师卡拉扬生前多年的梦想,他的那张多年前为DG公司录
制的《图兰多》经典录音,封面就选取的是故宫。遗憾的是,他并没
有看到这梦想成真,而在20世纪末,使这一切成为现实的,是印度裔
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和中国年轻艺术家张艺谋。
关于“图兰朵”的历史:
Turandot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歌剧。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图兰朵的故事始见于17世纪波斯无名氏的东方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图兰朵》,意大利剧作家卡罗·哥兹(CarloGozzi)于1762年把它写成剧本。之后德国诗人席勒在歌兹剧本上翻译并加以改编的图兰朵是其名作。该剧本最著名的改编版本是由普契尼(GiacomoPuccini)于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剧。普契尼在世时未能完成全剧的创作。在普契尼去世后,法兰高·阿法奴(FrancoAlfano)根据普契尼的草稿将全剧完成。该剧于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TeatroallaScala)首演,由托斯卡尼尼(ArturoToscanini)担任指挥。
其他一些剧作家和作曲家也曾改编该剧或为其创作音乐,其中包括作曲家韦伯(CarlMariavonWeber)、布索尼(FerruccioBusoni)和中国当代剧作家魏明伦。歌剧吸收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
歌剧《图兰朵》内容介绍:
一个中国元朝时的公主图兰朵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三年下来,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流亡中国的鞑靼王子卡拉富(Calaf)与父亲帖木儿和侍女柳儿在北京城重逢后,即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图兰朵。卡拉富王子被图兰多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答对了所有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希望”、“鲜血”和“图兰多”。但图兰多拒绝认输,向父皇撒赖,不愿嫁给卡拉富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富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柳儿,并且严刑逼供。柳儿自尽以示保守秘密。卡拉富借此指责图兰多十分无情。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Amora)”。
歌剧详细情况:
第一幕第二幕
序曲很短。铜管阴森的声音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作曲家普契尼告诉我们,这里不是一个祥和的国家,而是充满了杀气的地方。你看,舞台上的景象多么可怕:高高耸立的皇宫城墙,戒备森严手持大刀的卫士。舞台的一侧是一面闪着寒光的大铜锣,迎面是一排木桩,上面悬挂着十几个面目扭曲的人头。一群百姓簇拥在这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终于,一位大臣走出来了,他庄严地宣告:“京城里的百姓们,仔细听好:尊贵的公主图兰多特为召驸马,颁布了谜语三条。凡有意应征者都可前来猜谜,不过,假如他猜不着,那就要把命丧!”人群里发出一片惊恐的声音。可下面的话才更让人害怕呢:“从波斯来的王子,已经败在公主的谜语下,即刻就要绑赴刑场。”人群里一下子乱了,有人吵嚷着要去看杀头,有人惊慌失措,带着孩子赶紧往家跑,还有人为可怜的波斯王子叹息。卫兵们用力将人们推开,打算让开一条道。一个老人被推倒了,他身边的一个年轻姑娘一边拼命扶他起来,一边恳求周围的人不要再挤过来,可人们就像是没听见似的,仍然乱挤乱涌。只见一个小伙子冲过来,帮助了老人和姑娘,当他们的目光相遇时,三个人都惊喜地喊了起来,原来,这是逃亡在外的鞑靼国王和王子,那姑娘是宫廷侍女柳儿。他们在异乡走到了一起,这真是太巧了。王子卡拉夫一把抱住父亲,激动地说:“亲爱的爸爸,这不是做梦吧?那可恶的篡夺王位的小人,逼得我们有家不能回,可是,感谢上天,让我们能在这里相会。”老国王用手捂住了儿子的嘴:“这里并不安全,不该暴露身份。”站在一旁的姑娘热泪盈眶,苍白消瘦的脸上浮起了红晕。老人对儿子说,这是忠实的柳儿,一路上若不是她照顾着,自己恐怕早已不在人间了。王子卡拉夫感激地握住柳儿的手,那姑娘羞涩地说:“请不要……我只是一个卑微的家奴……”“你为什么这么勇敢地照顾我的父亲,和他一起担惊受怕?”“因为……在皇宫里,你曾经对我微笑……”人群又喧闹起来,他们吵吵嚷嚷地唱道:“铜锣敲响,刀剑磨光,又一个痴心人要上刑场!我们的公主美貌天下无双,可她的心冷若冰霜。三条谜语实在难猜,却总是有人为她疯狂!锣敲响,刀剑磨光,又一个痴心人要上刑场!”月亮升上来了,它显得那样凄惨,好像很不情愿看见人世间的残酷似的,总往云后面躲。就在这惨淡的月光下,一队小和尚从远处的山坡走近,又渐渐走远,他们的歌声从那边飘了过来:(谱例1):“东边小山岗上,鸟儿啼声凄凉,春天看不见花和草,冬天盖满了雪和霜。四面八方的王孙才郎,人人向往图兰多特公主,她的美貌就像天仙一个样。春天的花儿只为她开,秋天的明月只为她亮。”这首歌的旋律是作曲家普契尼用中国民歌《茉莉花》改编而成的,它本来的妩媚、柔婉全然不见了,听上去是那样的凄凉悲伤。就在这远远传来的歌声里,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被绑缚着,由士兵们押上了场。他就是年轻的波斯王子。人群中发出一片同情的唏嘘声,有人还试着为他向大臣说情,可是,一切都是不可挽回的,这是他自己选择的死亡之路。他只能为这个可怕的地方再增添一颗人头。公主图兰多特出现在高台上。她的面庞是那样美丽,高贵,使所有的星星都显得暗淡无光了。可是,她的冷酷也是同样惊人:面对将要被处死的波斯王子和跪下来求情的人们她竟然毫不为之所动。在一片恳求和咒骂声中,她举起了宣布行刑的手。被押下舞台一侧的波斯王子向公主发出了凄惨的呼救声,随后,他年轻的生命在令人毛骨悚然的铜管咆哮中结束了。此时,只有一个人直直地站着,面对着公主,他就是鞑靼王子卡拉夫。他被公主的美貌深深吸引住了,已经难以自拔。老父亲拉了拉他的衣服,让他赶快离开这个地方,谁知卡拉夫对父亲宣布说,他要去猜那三个迷,要去当驸马!这可真吓坏了老人了,他惊呼道:“孩子,你这是羊落虎口啊!”可是卡拉夫不顾父亲的劝阻,他推开人群,想走过去敲响那面应征的大锣。周围的人都劝他不要冒险,甚至站在公主身旁的三位大臣平、庞和彭(叫这么奇怪的名字,也许是剧本作者想为过于严肃的剧情增添一点幽默)也都劝他打消这念头,一个说,他不愿意再看见新的冤魂,另一个说,为什么要白白牺牲自己宝贵的性命;还有一个小声嘀咕:这个女人摘下凤冠,和民女又有什么两样。柳儿眼含泪水走到王子卡拉夫跟前,苦苦哀求地唱起了一首咏叹调(谱例2):“主人,您听我说,我真受不了,心如刀割!在流放的路上,你的名字是希望,你的名字是力量,它驻留在我的心上。可明天就要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我们将要死在流放的路途上!他失去爱子多悲伤,我不见你的笑容痛断肠。啊,重任再难担当,多么悲伤!”作曲家为柳儿写的这段咏叹调实在是感人肺腑,他把一个柔弱而又深情的姑娘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王子卡拉夫也被她打动了,但是,他应征的决心却没丝毫没有改变。他走到柳儿面前,安慰地唱道(谱例3《柳儿,你别哭泣》):“柳儿,你别悲伤。如果我曾向你微笑,在那过去的时光,就为了这一笑,可爱的姑娘请你听我讲:或许老国王,他将在明天独自留在这世上,请别把他遗忘,请伴他一起流浪!在放逐的路上减少他的悲伤,可怜的柳儿,请你一定记牢。你的心是多么坚贞,不屈不挠,我向你恳求,替我照顾年老的父王!”一曲唱完,卡拉夫推开周围的人们,迈着大步走向那面巨大的铜锣,重重地敲响了它。一切都不可挽回了,在高踞于宝座上的公主图兰多特和坚定自信的卡拉夫面前,在目瞪口呆的众人面前,大幕落下了。现在的场景是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王位上坐着中国国王,他是一位长着白胡子的面容慈善的老人。周围是一些大臣和卫兵。其中有我们在第一幕中见到过的平、庞、彭,还有不少百姓也聚集在这里,(其实百姓是不可能进皇宫看热闹的,作者分明是为了营造戏剧气氛才这么安排)他们在等着看一场新的考试。平、庞、彭小声议论着:图兰多特公主实在是狠毒,人头纷纷落地,国家怎能安宁!与其在这里当个无可奈何的官,不如回老家去过安生日子。作曲家在全剧中为这三个人写了不少带有幽默趣味的三重唱,这对过于沉闷的气氛是十分有效的调节。大鼓擂响了。公主图兰多特和卡拉夫都来到了宫殿里,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人人都为这个勇敢的异乡小伙子捏了一把汗。老国王很怜惜卡拉夫,他深知女儿的冷酷,不愿意看到又一个年轻人死在她手里,便劝卡拉夫放弃猜谜,可是卡拉夫坚决不肯。图兰多特公主面容冷峻,她看了卡拉夫一眼,唱起了下面这首咏叹调(谱例4):“多年以前的深仇大恨,牢牢扎根在我的心中。我祖上一位不幸的公主,是爱情使她成为男人的俘虏。来自远方的侵略者掠夺了京城,带走了她,却留下了永久的耻辱,她惨死在异邦,香消玉殒。现在,报仇的时机来到,看那些异邦公子王孙涌向京城,妄想当驸马与我成亲,我要他们的生命来祭祀我祖先的亡灵!来吧,看下一个是什么人,竟敢馋涎我的金枝玉叶之身?法场的刀光血影,已在我胸中沸腾,三条谜语定叫你遁入鬼门!”充满了仇恨的这番话并没有让卡拉夫退却,相反,他更加坚定了,他确信自己一定能赢,能改变公主冷酷的心。于是,严酷的考试开始了。在一片寂静中,公主图兰多特问道:“是什么在每天白昼死去,却在夜晚重新诞生?”卡拉夫几乎不假思索,就回答道:“是希望!是我对图兰多特公主的希望!”两位大臣打开写着答案的黄绸,那上面的两个大字就是“希望”。图兰多特公主有些恼怒,她走近卡拉夫,逼视着他提出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有如火焰般燃烧,但当你死去,它就变得冰冷?”卡拉夫犹豫了,周围的人们甚至包括老国王和大臣们也都为他着急,鼓励他拿出勇气,一定要镇静。卡拉夫抬起眼睛,直视公主:“是热血!它将温暖你那冷酷的心!”公主这下有点慌神了——在又一次打开的黄绸上,分明写着“热血”两个字。周围的人们兴奋了,图兰多特气恼地命令卫兵用皮鞭抽打那些百姓,不许他们出声。然后,她狠狠地说出了第三个谜:“让你燃起烈火的冰块是什么?”卡拉夫没有回答,他低下了头,苦苦地思索着。周围静得可怕。图兰多特幸灾乐祸地说:“怎么?异邦人?恐惧已占据了你的心,看吧,你的希望化成了灰烬!”卡拉夫抬起头来,看着公主那冷酷的面容,略略沉吟了一会儿,突然,他大声地回答道:“这最后的谜语我已猜出,答案就是你——图兰多特公主!”负责打开答案的两个大臣迅速地展开了长长的黄绸:图兰多特的名字赫赫在目。在场的人们都欢呼起来了,他们纷纷向卡拉夫祝贺。坐在王位上的老国王也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人攻破了女儿的防线,不会再无休止地杀人了!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之中,公主图兰多特惊惶失措,她跪倒在国王面前:“救救我,父亲,别让你的掌上明珠落入这陌生的异邦人手中!”可是,王法是不能更改的,老国王要女儿信守诺言。图兰多特满脸哀愁,当她看到卡拉夫热情的目光时,愤怒的火焰一下子升腾起来:“你竟敢这样看着我!该死的异邦人,你休想得到我!”卡拉夫回答说:“我不会强迫你,我只要你真心爱我!”图兰多特恼怒得几乎支撑不住了,可是谁也不同情她。为她解围的倒是获胜者卡拉夫。只见他从容地走向图兰多特,温和地说:“你给我的三个谜,我都已猜中,现在我也给你一个谜,这才算公正。请猜一猜,我的名和姓!若在太阳升起之前,你知道了我是谁,我愿引颈受死刑!”这真是一个宽宏的决定!众大臣和百姓们都被卡拉夫感动了。老国王对公主说:“愿菩萨保佑你,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万事太平!”人们唱起赞颂的歌,在辉煌的音乐声中,大幕徐徐合上。夜色深沉,但京城里并不安宁。宫廷里的大小官员们都在为卡拉夫的谜奔忙,他们四处召唤着:“公主有令——今晚百姓不能安眠!一定要查出异邦人的姓名!”这疲倦的传令声响遍了这个京城。鞑靼王子卡拉夫在哪里?他就在皇宫高墙外。望着满天的星斗,他深情地唱道(谱例5《今夜无人入睡》):“不得睡觉!不得睡觉!公主你也是一样,要在冰冷的闺房,焦急地观望那因爱情和希望而闪烁的星光!但秘密藏在我的心里,没人知道我的姓名。等到太阳照亮大地,亲吻你时我才对你说分明!我会用亲吻解开这个秘密,你将会爱上我,获得爱的甜蜜。黑夜啊,快快消逝,星星啊,别再闪烁,让黎明的曙光带给我胜利!”这段咏叹调是全剧最动人的一个唱段,不仅热情明朗,而且极好地发挥了男高音的魅力,因此歌唱家们都十分喜欢它,常常在音乐会上将它作为压轴节目。自然,在这部歌剧中它是抒情的高潮。黑暗里走来了三个大臣:平、庞、彭。他们被卡拉夫的这个谜搞得精疲力竭,怨声载道。现在,他们带来了一群妙龄少女和许多金银财宝,想劝说卡拉夫放弃所谓的“爱情”,远走高飞。可是,卡拉夫宁可丢掉脑袋,也不肯离开京城半步,他坚信自己能够取得胜利,娶公主为妻。三个大臣看美色和财宝的诱惑不管用,又向他苦苦哀求,希望卡拉夫不要让他们这些无法向公主交差的人遭殃。最后,他们威逼起卡拉夫来,大声喊叫说:“你想要她,决不可能!她只会要你的命!快说吧,你这糊涂的人,到底姓甚名谁?!”突然有人在远处答道:“这里有人知道他的姓名!”三个大臣和卡拉夫向那边望去,卡拉夫惊呆了:探子们抓来了他的父亲和柳儿!只见他们已经被拷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卡拉夫大声叫道:“我根本不认识这两个人!快放他们走!”可是旁边有人证明说:“我们在白天亲眼看见他们三人在一起,看上去是老相识。不管卡拉夫怎样否认,官员们是不可能放走那两个人的,他们准备继续拷问。正在这时,公主图兰多特驾到,虽然她带着面纱,谁也看不清她的面容,但可以感觉出来她非常焦虑不安。现在听说抓到了知情人,就仿佛找到了救星似的,她示意手下的大臣赶紧问讯。老人铁木尔被一个侍从按倒在地上,他一声不吭,侍从高举起手里的鞭子,这时,柳儿挣扎着冲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老人,大声说:“不要打他,问我好了,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他的姓名!”卡拉夫和老人都大吃一惊,那几个大臣则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们有救了!只见柳儿艰难地站起身来,面对着图兰多特冷酷的脸,一字一顿的说:“我确实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我宁死也不会讲出来!”这话激怒了公主,她大声命令侍从们严厉拷打她。柳儿满怀深情的看了一眼卡拉夫,然后对公主说:“打死我吧,我愿意了此残生,但决不吐露半分!”公主十分不解:“是什么使你如此坚定?为什么你愿意替他人去死?”“是爱情!”“爱情?”“是的,是爱情,甜美的爱情。我愿为它付出一切代价,公主啊,请你赐我一死,我将感激不尽!”公主图兰多特简直不能相信会有人为了爱情宁肯丢掉性命。卡拉夫在一旁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他十分怜惜柳儿,可眼看着柳儿的生命危在旦夕却无力相救。这时,柳儿唱起了令人痛彻肺腑的咏叹调(谱例6):“公主啊,你虽然冷若冰霜,也将被他的热情溶化,你会爱上他!……当东方出现朝霞,我将闭上疲惫的眼睛,长眠在那九泉之下,再也看不见他!”一曲唱毕,柳儿突然冲向一个士兵,夺过他手中的利剑,猛地刺向自己的咽喉,然后,她向卡拉夫投去最后的深情的一眼,倒在地上咽气了。众人哗然。卡拉夫扑倒在柳儿的身上,大声呼喊道:“你为什么要饮恨轻生,我可爱的柳儿!”铁木尔老泪纵横,几乎难以自持。他握住柳儿余温尚存的手,神志恍惚地唱道:“柳儿,柳儿,快快起来,看天色已亮,让我们打起精神。我们还要赶路,旅程还远得很。”一位大臣走上前去,劝慰他说:“老人啊,请起身吧,她已经死了,不会再复生。”老人痛苦地继续唱道:“柳儿,我温顺的孩子,在这漫漫的逃亡旅程,是你给了我安慰和关心。现在他们害死了你,一定会遭报应!”周围的人们都被柳儿的壮举震撼了,他们小心地抬起柳儿的尸体,走下场去。铁木尔叫着柳儿的名字,跟随着也走远了。现在,天已大亮,朝霞辉映在皇宫大殿的顶上和高高的城墙上。这里只剩下卡拉夫和公主图兰多特两个人了。卡拉夫痛苦万分,他向着一动不动的公主唱道:“你的心残酷冰冷,简直就是顽石的化身。我要看看你的内心,究竟还有没有一丝人的感情!”他走过去,一下子撕掉了公主的面纱,这使图兰多特大吃一惊:“你怎敢如此放肆,对待我公主图兰多特?告诉你,休想改变我一丝一毫!”“你已经失去了灵魂,空有美丽的面容!我要把你的凤冠霞帔用脚踩进尘埃之中,我要用我火热的亲吻,狠狠地给你一个教训!”冷不防,图兰多特被卡拉夫一把揽在怀里,让他使劲儿吻了一下。她气愤得大叫,但卡拉夫紧紧地抱住她不松手,就在挣扎中,公主的心起了变化——她第一次流下了眼泪,第一次受到了感动,这连她自己都感到不可理解:“我这是怎么了?我该如何是好?天啊,我输给他了!”在她柔弱的哭泣声中,卡拉夫喜悦地唱道:“我就像那春天的阳光,哪怕你冷若冰霜!你的眼睛就像花木逢春,水波盈盈闪耀着爱的光明!啊,多么美丽,多么动人,我终于获得了爱情!”此时的图兰多特完全变了样:往日的骄横、冷酷都不见了踪影,是柳儿为爱情的献身和卡拉夫的不懈的热情深深震撼了她,使她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她眼含着热泪,她轻声唱道(为她的歌声伴唱的,是幕后女声合唱队动人的《茉莉花》旋律):“啊,异邦人,自从你第一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就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惶恐。曾有多少人为我丧生,我从来都是无动于衷。可是你的眼睛却夺走了我的灵魂,我的心!我胸中有如小鹿在狂奔,我已被你的热情征服,一切骄傲都荡然无存。请告诉我你的姓名吧,异邦人!”卡拉夫大声地宣布:“卡拉夫,鞑靼王子。这就是我的秘密,我骄傲的姓名!”公主紧紧地和卡拉夫拥抱在一起,古老的仇恨在瞬间消逝了,他们只感觉到爱,感到全身心的幸福。最后的场景是在色彩明亮的皇宫里。老国王高高地坐在王位上,文武百官站立两旁,还有许多百姓聚集在这儿。作曲家用音乐营造了庄重而热烈的气氛,他让嘹亮的铜管演奏《茉莉花》旋律的变体,听上去这亲切的旋律显得极其壮丽辉煌。身穿华丽盛装公主图兰多特来了,她的身后是昂首挺胸的卡拉夫。公主款款走向父亲,向他朗声宣布说:“尊贵的父王,这异乡人的姓名我已经知道——”在众人的注视下,图兰多特转过身来,指着卡拉夫说:“他的名字,就是爱!”整个宫殿里一下子欢腾起来,众人齐声歌唱,他们赞颂爱情的伟大力量,祝愿他们永远幸福美满,祝愿国家永远详和富强。作曲家让合唱队和乐队发出响亮饱满的声音,达到了全剧最辉煌的高潮。共四场五幕。
⑶ 福尔摩斯 主要内容
1、关于许多福尔摩斯经典案件的调查。血字的研究 、四签名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失去的世界 、恐怖谷、 最后致意、银色马 、黄面人 、格洛里亚斯科特号、三桅帆船 、赖盖特之谜 、马斯格雷夫礼典、 驼背人 、证券经纪人的书记、 住院的病人 、 最后一案 、希腊译员、海军协定 、波希米亚丑闻、 红发会 、身分案、斑点带子案 、工程师大拇指案 、贵族单身汉案、绿玉皇冠案、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 等等。
2、简介
夏洛克·福尔摩斯,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是由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所塑造的一个才华横溢的虚构侦探。福尔摩斯自称是一名“咨询侦探(Consulting Detective)”,即当其他私人侦探或警察遇到困难时,为他们提供咨询和援助的侦探。福尔摩斯擅长观察与演绎法推理,并结合司法科学来解决疑难案件。他能察觉他人不会留意的细节,并从中推断出大量的信息,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最终破解案件谜团,他的司法科学及演绎法推理,在现代犯罪侦查中有广泛应用,他也对后世的侦探形象和作品——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赫尔克里·波洛、多萝西·L·塞耶斯的彼得·温西——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福尔摩斯的形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颇受读者喜爱,在无数读者心中,他是私人侦探当中的第一名,也是无数侦探心中的偶像。
3、作者简介
阿瑟·柯南·道尔(1859~1930),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中文完整译音是柯南·德伊鲁,简化为柯南·道尔。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福尔摩斯探案集》(《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失落的世界》等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其作品涉及科幻、悬疑、 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名侦探柯南》中的江户川柯南由他的名字化名。
⑷ 为了爱情犯罪的电影
亲,下面的推荐里很多都是为爱犯罪的,你参考一下!
1、《十二怒汉》12 Angry Men (1957):西德尼·鲁迈特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个人认为在法律电影中排名第一,在imdb的排名也相当靠前。2007年俄罗斯导演米哈尔科夫翻拍了这部经典,重拍版亦获得很多的好评。
2、《大审判》The Verdict (1982) :西德尼·鲁迈特导演作品,保罗•纽曼演一个穷困于酒的律师办一个重振雄风的案子。本片能反映出在美国“小律师”与“大律师”法庭如何搏弈,富有信息,很能给人各种启发。好片啊。
3、《判我有罪》Find Me Guilty(2006):西德尼•鲁迈特导演作品。影片根据美国司法历史上最长的一次黑帮刑事审判改编而成,主人公为上世纪80年代的传奇帮派头目杰基•迪诺西奥(Jackie DiNorscio),故事情节与台词片段均采自18年前入档的庭审记录。由于案情复杂,且牵涉人物众多,审判持续21个月之久,并创下多项纪录:创下了多项庭审纪录:20名被告配备了20名辩护律师、8个陪审团轮番上阵以及史无前例的超长结案陈词(其中一位辩护律师的结案陈词居然宣读了5天)。
4、《在魔鬼知道你死前》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2008):西德尼•鲁迈特导演作品。片名出自于一句爱尔兰当地谚语:“在魔鬼知道你死之前,希望你已经在天堂待了半个小时。”(May you be in heaven half an hour 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导演通过对一个犯罪惊悚的故事描述,揭示人性罪恶及黑暗的一面。
5、《性书大亨》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1997):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影片,曾执导过《飞跃疯人院》《莫扎特传》的著名导演米洛斯•福曼作品,一个激荡人心的故事,一切关于言论自由,一切关乎宪政理想。
6、《公民行动》 A Civil Action (1998) :又名“禁止的真相”、“民事诉讼”,是由畅销作家强纳森·哈尔的名作《民事诉讼》改编,真实事件,环保题材。本片也常为国内法学老师提起,比如其中的睡醒后第一句是“我反对”情节。一部对美国现实法律的有很集中很细腻表现的优秀电影。
7、《纽伦堡审判》Judgement at Nuremberg (1961):这部电影是社会派制作人斯坦利•克雷默根据赫鲁特审判长的回忆录拍摄的,先前有一个相同题材的电视剧。影片的主题:当整个社会实施暴行时,个人负有什么责任。影片除了题材突出,演技也无可挑剔,两位女星更是精彩绝伦。
8、《因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1993):影片的故事来源于格里•康伦感人至深的回忆录《证明无罪》,讲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一位北爱尔兰青年因莫须有的罪名遭到英国警察当局的逮捕。警方利用逼供的方式逼迫他写下了认罪书,于一年后被判处终身监禁。格里的父亲更是受到无端牵连,最后含冤屈死在狱中。直到八十年代,在女律师皮尔斯的帮助下,格里才重获自由……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获得1994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9、《惊爆内幕》The Insider (1999) :又名“烟草诉讼之证人”。阿尔•帕西诺、拉塞尔•克罗主演。题材涉及新闻自由,著名导演迈克尔•曼经典作品。
10、《费城故事》 Philadelphia (1993):汤姆•汉克斯主演,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丹泽尔•华盛顿也是主演,那时他没现在这么有名。被经常提起的法律电影,一个同性恋律师控告其事务所的“劳动争议”案件。信息丰富。好电影啊,犹记被告方女律师在一次短陈述中连用八个“fact”的排比句,生动非常,尽现律师功力。
11、《死囚168小时》Dead Man Walking (1995) :苏珊•萨兰登奥斯卡奖作品。西恩•潘演一个死囚,死前获得了宁静。而凶杀事实是渐渐呈现出来的,也并非重要,重要的是死囚的心理变化。
12、《永不妥协》Erin Brockovich (2000):茱莉亚·罗伯茨凭此片获得当年奥斯卡影后,由真人真事改变。法律工作者(无牌律师),中年妇女文化不高,只本着公平信念,在律师的配合下,打赢一个巨额赔偿的官司。
13、《刺杀肯尼迪》JFK (1991):检察官调查肯尼迪案。奥利弗•斯通导演,美国有人说他在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而另有一个我国网友曾说凯文•科斯特纳最后陈词的20分钟长镜头让他激动流泪。很好的法庭演讲,被很多人赞为经典。
14、《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2):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经典法律电影。美国电影学会评选出电影史100年来的50个英雄和50个恶人。这部影片中,他扮演的律师被选为影史第一大银幕英雄。
15、《桃色血案》Anatomy of a Murder(1959):又名“对一场谋杀案的分析”,影片涉及到了很多法律概念,不仅对案情,也对刑事诉讼的程序做了精细的介绍。从司法鉴定到证据提交,从陪审团审查到交叉盘问。对于想了解美国刑事司法程序的朋友,是很有帮助的。
16、《裁判结束》Justice est faite(1950):又名“刑事法庭”。这部影片是法国导演Andre Cayatte 1950年之力作,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为1950年法国电影空洞时期填补了一定的空白。电影讲的是法国的司法改革,为了显示司法的公正性,法国政府改革了开庭形式。20个从法国各地各行业邀请来的人成了新式法庭的临时法官,审判的是一个没有犯罪的罪人,为了爱情她甘愿受到惩罚。在审判期间,每个临时法官的生活都起了很大的变化,最后对“罪犯埃尔莎”的判决更是难上加难。
17、《角色》Karakter (1997):奥斯卡外语片奖,荷兰电影。节奏如同一部歌剧,酣畅淋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为法院执行法官的父亲,仿佛是法律冷酷一面的人格化身,对法律执行工作忠实到烈士的级别,虽千万人而往矣,佩服啊。本片故事精彩、结构恢宏,好电影啊。
18、《一级恐惧》Primal Fear (1996) :里查•基尔饰演律师,爱德华•诺顿的处女作已经尽显高度,本片的题材可以联想到前几年我国著名的“邱兴华案”,关于精神病人犯罪的探讨。
19、《死囚之舞》 Monster's Ball (2001):哈里·贝瑞获得当年奥斯卡影后。死囚妻子与狱警的故事,算是法律与心理电影。and,作为一个男人,不得不提到其中贝瑞非常性感的演出。
20、《失眠症》Insomnia(2002):又名“白夜追凶”。蝙蝠侠前传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早期作品。讲述一位英雄警长(阿尔•帕西诺饰)因受质于人,动摇于名誉与正义之间,最后以牺牲证明了他一生坚持的信念与抉择。
21、《密西西比的鬼魂》Ghosts of Mississippi(1996):又名“密西西比谋杀案”,美国真实题材法律电影。影片可能有这样一种表达:有再多的人权法案,也无法规定人们的思想;正义的伸张即使在“自由的国度”也需要如此艰难。
22、《谜一样的双眼》El secreto de sus ojos(2009):阿根廷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5年前的一桩强奸杀人案,银行职员痛失爱妻,司法机构敷衍了事,联邦法院职员顶住压力冲破阻挠明察暗访,一举擒获真凶,却因政府包庇而使得凶手逍遥法外?25年后旧案重提,真相到底是什么?
23、《风的传人》 Inherit the wind (1960):本片改编自真人真事。一名乡下老师在1925年遭警方拘捕,因为他违反了当时的法律禁令,在课堂上公开讲授达尔文的“进化论"。此事在平静的南方小镇此起轰动,两位顶尖的律师各据一方代表正反两面互相抗辩,等于人类直接向上帝的权威挑战。
24、《伸张正义》 And Justice for All (1979) :又名义勇急先锋,阿尔·帕西诺主演。北大一老师作文举例称此片主角是一个三流律师。是三流吗?不是,只不过确实是一个在生活中挣扎的律师,为公正与恶法官作鱼死网破式的斗争。说他是三流,太市井味了。本片对律师在公正与职业义务之间的挣扎也有很好的表现。
25、《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1979):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得主。多重主题下的情感故事,法律方面主要涉及子女抚养权。感人至深,经典程度毋庸置疑。
26、《无休无止》 Bez konca(1985):波兰大师级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可以看一看波兰的律师、法官与法庭。本片由几个初看起来并无关系的线索汇聚而成,关于夫妻之爱,关于工会和法律。
27、《左拉传》The Life of Emile Zola(1937):威廉•狄特尔(William Dieterle)执导的这部影片获得了第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三个奖项。故事描述法国文坛巨匠左拉的一生经历,以及他为了正义而不屈不挠的精神。重点讲述他为军官德雷福克斯平反冤案时的遭遇和他不畏强权势力的正义感。保罗•茂尼和约瑟夫•史屈克劳的演出精彩令人难忘,就几场法庭辩论戏这部分而言,本片也可视为法庭电影的先锋。
28、《破绽》Fracture(2007):《一级恐惧》的美国导演格里高利·霍布里特 Gregory Hoblit在2007年的新作,由老将安东尼·霍普金斯和新锐瑞恩·高林斯主演。
29、《焦点新闻》Z(1969):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作品,并开启了政治黑幕片的新风暴。本片讲述在军事政权创独裁体制的南欧某国(影射希腊),反对政府的在野党领袖Z先生在一次演讲中遭人暗杀,政府当局公布是意外车祸而死,对这理由不能置信的人们强烈要求查明真相……
30、《立体谎言》 City Hall (1996) :阿尔·帕西诺和约翰·库萨克主演。市长助理调查一起法官受贿案。在感情与仕途之前,选择说真话。
31、《芝加哥》 Chicago (2002) :歌舞类犯罪题材,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里查·基尔演一个擅长于操作的律师。
32、《魔鬼代言人》The Devil's Advocate (1997):阿尔•帕西诺和基诺•里维斯主演,探讨律师的原罪,有相当的深度。
33、《热泪伤痕》 Dolores Claiborne (1995):史蒂芬•金小说改编的作品,《魔鬼代言人》导演泰勒•海克福德(Taylor Hackford)作品,内容是关于多年前的一场凶杀案的审理。这是史蒂芬•金小说改编的电影中最被忽视的一部,经典程度丝毫不逊于知名度更高的《魔鬼代言人》。
34、《落在香杉树的雪花》Snow Falling on Cedars(1999):又名“爱在冰雪纷飞时”,导演斯科特•希克斯 (Scott Hicks)在《闪亮的风采》之后的作品,改编自大卫•古特森(David Guterson)的同名畅销小说。影片的风格柔缓写意,但讲述的却是关于杀人的犯罪故事。
35、《M就是凶手》M(1931):影史上最伟大的犯罪电影之一、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弗烈兹•朗的第一部有声片、电影史上第一部连环变态杀手电影。
36、《黑罪风云》The Hurricane (1999):又名“飓风”。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真人真事改编,拳王冤狱入罪,不断上诉、申诉的故事。
37、《叛舰凯恩号》The Caine Mutiny(1954):本片根据获普利兹奖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位陆军上尉的军事法庭审理事件。法庭戏堪称全片高潮,另外关键的台风袭舰剧情,也十分震撼。好莱坞传奇硬汉亨弗莱·鲍嘉出演患有偏执狂的舰长奇格,显示了非凡的角色驾驭能力。
38、《无罪的罪人》Presumed Innocent(1990):《塘鹅暗杀令》《苏菲的选择》的导演艾伦·帕库拉(Alan J. Pakula)作品,美国著名演员哈里森·福特主演。一部很不错的法庭片,带有感情、悬疑等元素,编剧在细节的铺垫方面很老道。
39、《细细的蓝线》 the thin blue line (1988):纪录片,这宗案件发生在1976年美国德州达拉斯市,一名公路警察被车子撞死,警方苦无破案线索。16岁少年惯犯大卫指证并无犯罪前科的路人蓝道为嫌疑犯,以至蓝道被判有罪而终身监禁。导演埃罗尔·莫里斯采用一种重现事实的半纪录片手法来追踪一件杀警冤案,结果成功地发掘出事件真相。让被冤枉的疑凶坐牢十一年之后讨回清白。
40、《被告》 The Accused (1988):朱迪·福斯特凭此片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影后,在影片中她饰演的被强奸的妇女入木三分。
41、《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1939) :确实挺好看,如果要讲议会的制度、民主与新闻等等比较“大”的法律问题,真是一部很可示例的片子。
42、《伊芙琳》 Evelyn (2002):爱尔兰影片,布鲁斯南演一个诉争子女抚养权的工人的电影。很好的法律电影。
43、《铁律柔情》Suspect (1987):美国法律援助律师的故事。女导演彼得·耶茨执导的又一部反映美国司法体制的电影。导演在处理这部影片的功力方面十分老到,无论惊吓气氛的酝酿和法庭辩论的波涛起伏都掌握得准确而有效,整个戏剧高潮一气喝成,令人看后非常过瘾。
44、《一级谋杀》Murder in the First (1995):刚入行的年青律师坚持信念,与强大的国家机器对抗,勇且有谋,维护人权。建议我国律协不如免去如皇帝新衣似的新律师入行宣誓活动,多搞些这样的电影放放,学学人家的法律信仰精神啊。
45、《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史蒂芬•金同名小说改编,太过出名,不予介绍。
46、《绿里奇迹》The Green Mile(1999):根据史蒂芬•金小说改编,《肖申克救赎》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导演。延续了前作的经典气质和对人性的挖掘。影片的一些情节对死刑进行了深入刻画,发人深省。
47、《义海雄风》A Few Good Men (1992):又名“好人廖廖”,据约翰·格里森姆律师小说改编,美国军事法庭故事。汤姆·克鲁斯,黛米·摩尔,杰克·尼克尔森主演。
48、《律师事务所》 the firm (1993):又名“黑色豪门企业”。改编自约翰·格里森姆的同名法律小说,汤姆·克鲁斯主演,讲了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律师进入一家黑色豪门企业,发现高层的阴谋与之搏斗的故事。
49、《塘鹅暗杀令》The Pelican Brief (1993):改编自约翰•格里森姆的同名法律小说,茱莉亚•罗伯兹与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环保诉讼后面的大阴谋。
50、《终极证人》The Client (1994):又名“致命内幕”,苏珊·萨兰登主演。改编自约翰·格里森姆的同名法律小说,故事讲了一个女律师义务帮助小孩子逃避黑帮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