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外大片 > 法国马克思电影学院院长

法国马克思电影学院院长

发布时间:2023-02-06 07:06:51

A. 玛丽和马克思

昨晚看完《玛丽和马克思》,就得知了歌手陈琳自杀的消息。在《玛丽和马克思》中也有自杀的情节,在玛丽的父亲去世后,终生与雪利酒为伴的母亲选择了自杀,当然马克思被父亲抛弃的妈妈也是自杀的。而当玛丽的爱人弃她而去,玛丽也曾试图用自缢来逃避,当时的背景音乐就是这首《Que Sera Sera》,这是一首在西方被传唱了几代的歌曲:“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问我妈妈,我将来会怎样,是否会美丽?是否会富有?……”我想每一个人在童年时都会对自己未来的美丽人生抱有一种神秘的向往,幻想着总有一天会摆脱现实中的一切不如意,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甚至是世界的焦点。没有人去设想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失败者,自己会被爱人抛弃,自己会孤独一生,甚至有一天可能会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即使自己如玛丽一样的看上去一无是处,也可以幻想自己有一天会嫁给“灰色伯爵”,快乐地生活在苏格兰城堡中……

一个是沐浴在澳洲阳光下的小女孩,一个是生活在纽约阴冷公寓中的老宅男,本来他们的生命没有产生交集的可能,但当他们意外地成为笔友,彼此的每一次倾诉与倾听,就成为他们生命之河的航标,这种淳朴的依恋温暖了玛丽的前半生和马克思的后半生。这就是《玛丽和马克思》这部粘土动画片的情节,这里面没有故事,只有人生。
马克思的心理医生告诉他,人要学会在孤岛上生存,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一切。其实人生的一种本质就是学习和适应这样的孤岛生存,玛丽的爸爸靠的是仓库里的鸟类标本,玛丽的妈妈靠的是雪利酒和香烟,马克思幻想出了一个虚拟的拉维奥利先生来作为自己的朋友,实际上影片中每一个出现的人都在忍受着孤独的考验,即使是玛丽的丈夫,也因为忍受不了玛丽的不切实际而逃离了她的生活,有趣的是他逃跑的目的地也是一个笔友,这让孤独的生命如天命轮回一般无奈。其实比离群索居更让人绝望是因为人心的隔膜而产生的孤独,就像玛丽那患了广场恐惧症的邻居,他总有一天能够积攒冲出藩篱的勇气,但即使是有肉体生命以爱情的名义与你相伴,内心的孤独也是人类摆脱不掉的烙印。 既然孤独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你所能做的只有去适应和享受它,即使是现在这样的让沟通变得轻而易举的网络时代,即时聊天工具和泛滥的短信也不可能让我们摆脱那种孤独的空虚感,特别是当每个人都浓缩为一个手机号或QQ号时,心与心的距离实际上是更加被放大了的,我们甚至连玛丽和马克思之间用书信维系的那种期待和专注都丧失了,当我们不停地变幻着个性化签名以表明自己的网络存在的时候,玛丽滴在信纸上的泪水则显得如钻石般稀有而弥足珍贵。马克思让我想起了《飞屋环游记》中的老卡尔,那种洞彻人生的悲剧宿命感让我感到心悸。想起了美剧《外科医生格蕾》中的一集,那里有一个患病的老者这样描述自己倒计时的人生:“所有的里程碑都过去了,毕业典礼、结婚、生子、退休……剩余的生命中再没有新的里程碑,只有一步步逼近的死亡了。”总有一天,每个人都将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再改善自己的将来,人生已再无悬念可言,这时人才真正会明白自己挥霍和错过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希望那时候有人和我说或者我对他(或她)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就想马克思说的那样。

B.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整理的《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1

马克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虽然熟,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感觉还是深奥的,不太懂。在多数人眼中马克思是远离世俗小民的高大上人物。假如被问到马克思的初心是什么,相信许多人会两眼茫然。

最近电影院在热映《青年马克思》。这是一部译制片,法国、德国、比利时联合拍摄的。这部电影没有对观众讲大道理,进行空洞说教,而是通过场景再现,还原了19世纪欧洲当时的社会背景、马克思的爱情、马克思生活的窘迫、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识相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追求、马克思流亡、《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过程等等。它是一部贴近观众心灵、情感的剧情片,用生活片段和细节反映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信仰及奋斗历程,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来感动观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春故事穿越百年时空,依然让观众热血沸腾、为他们的信仰和初心感动不已。

19世纪中叶,资本家用种种手段攫取财富,如设法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压低工人的工资、大量使用廉价的女工和童工等,无产阶级饱受剥削,生活贫困潦倒。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是产业工人,但他们十分同情受到严酷剥削的工人阶级,毅然绝然地与资产阶级分道扬镳,有觉悟地超越了自己所出生的阶级,努力为所有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担任《莱茵报》主编兼自由撰稿人的马克思凭着犀利的笔杆子,不遗余力地为弱势群体仗义执言。1843年,进步的《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开始了流亡者的生活,他失去了国籍,失去了职业。马克思一生纵使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劳动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

《青年马克思》通过重现马克思的生活场景告诉观众他的价值观是什么。马克思奋斗的出发点就是维护被剥削阶级的利益,让劳动者不被剥削,不受压迫,能充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马克思的初心。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成了无产阶级追求解放和幸福的代言书。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践行初心的实际行动和生动反映。

时间过了2个世纪,马克思一直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当前的我国社会与19世纪的欧洲社会有截然不同的发展背景和社会矛盾,马克思的有些理论可能已经不适用当前的社会了,可我们的初心还是一样的,有着共同的愿望和理想,都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幸福。马克思的初心仍是指导我们前行的领航灯。

安逸的日子过久了,有些痛苦就会淡忘,有些信仰就会漂浮。我们一直奉行马克思主义,可有些地方还是与初心有点距离。比如说贫富差距,在有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与一线员工的工资差距不是三五倍,而是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贫富差距有点大了。

在“七一”前夕,再接受马克思主义初心教育是有必要的。去观看《青年马克思》吧,与伟人的灵魂来一次亲密接触,让马克思主义初心引领我们朝着信仰的方向前进。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2

今年正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了向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致敬,有幸参加了党支部的《青年马克思》的观影活动。115分钟的电影,节选了1843年至1848年间马克思的生活片段,这5年多时间,是马克思主义日臻完善成型的重要阶段,也是整个欧洲矛盾四起、学说林立和迷茫困顿的特殊时期。

影片还原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艰辛过程,同时描绘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动人友谊,以及马克思与燕妮之间的理想爱情。

十九世纪君主专制下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影片开始为我们讲诉了一宗林木盗窃案,一群为了生计的穷人前往森林捡拾枯树枝,而法律规定森林属于资本家,捡拾树枝的行为属于盗窃,从而导致了一场屠杀,老人妇女儿童就这样死在了资本家爪牙们的屠刀之下,死在了资本家的权利之手,铺垫出后文的背景。

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陆续成立。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将颠覆这些组织的乌托邦思想,改造他们的斗争及全世界的未来。

恩格斯的出现,于金钱、于学识,都大大支持了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尔后,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一同完成了经典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一位困苦拮据仍不改其志,一位含着金汤匙又满怀抱负。时代青年的聚首,将让全世界风云变色!

作为一名共产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在这个日新月异而又暗流涌动的国际形势之下,我们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认清形势,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我们更应该像马克思那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世界奉献微薄之力。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3

不知道最后放的纪录片什么意思,是为了平衡一下吗?

不过其他部分还是不错的。

我是不懂电影,单纯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说一下。

早期的马克思是一个哲人,自由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但是当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我们知道,一切问题的焦点都在所有制结构和生产关系。电影正是展现了这个过程。

开篇是非常棒的,林木盗窃案,它好就好在一下子就暴露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视角。林木盗窃案问题在于,习惯了中世纪传统的农民并不知道他们现在面对的不再是只关心政治统治,战争和荣誉的封建领主,而是资产阶级化了的地主。罗马法赋予资产阶级明晰的,绝对的财产观念。产权既然归我,你就不能动分毫。既然我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权力,王朝也需要为我说话。

紧接着是欧门-恩格斯工厂,工人阶级破坏机器的反抗和资本对他们生杀予夺的权力。私有制当然不是资本主义的特产,但是私有制依然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私有制决定了无产者-私有制的局外人,只在纯粹理论上拥有和私有者同样的权利-随时有可能被从生产资料旁边拉开,抛到街上去。

私有制是一切商品交换的基础。

私有制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如果不谈这个,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毫无意义。

因此,电影一开始就击中了全部问题的核心,只是不清楚这是有心还是无意。

接下去就是一段在多数人看起来可能很平淡乏味,但的确可以看到马克思思想轨迹转移的过程,从一个批评家转为革命家,从一个哲学转变为经济学家(但绝不是研究大家该怎么赚钱的那种经济学家,直到今天,资产阶级经济学依然在按自己的庸俗标准去衡量马克思)。

电影在细节上力图充填更多内容,燕妮和恩格斯的女伴,一个是有伟大精神的贵族,一个是觉醒的无产阶级。鲍威尔,巴枯宁,魏特林,蒲鲁东。一整幅历史画卷,同时马克思在与这些人决裂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旧思想的告别。不过遗憾的是对每一种思想电影介绍都很不到位。

最重要的当然是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友谊,就我个人看来,恩格斯的确缺乏马克思那种卓越的天才,但是在1845-1848年这段时间,恩格斯却由于自身经历具有比马克思更高的认识,可以说这时候,他是马克思的引路人,当然,同时也是互补。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4

前几天,跟我的一位同学去看了这部《青年马克思》的电影,因为我本科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隶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学马克思的,所以,对于马克思算是比一般人了解一点了。

但是,去到电影院,却发现除了我跟我同学之外,就只有一个人在电影院坐着,我们三个人包场了。在我看来,马克思真的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好多人好像对他不是蛮感兴趣,也不是蛮了解他的。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是1818年5月5日生的呀。所以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德国及法国的电影制片公司联合创作了这部影片。

电影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从相遇开始一直到他们最终创立《共产党宣言》,推动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主要写的是马克思24岁之后一段时间的故事。

马克思24岁时,由于没有当成大学教授,只能去《莱茵报》当主编,可是他的观点才激烈了,受到当朝政府的抵押,最终《莱茵报》各个成员都解散了。

恩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其父亲是大资本家,使用的管理工人的方式就是去剥削、压榨工人。恩格斯非常不同意他父亲的这种管理工人的方式,并与一位很有个性的在其父亲工厂工作的反动派女性相恋了。恩格斯会经常去探访工人的情况。

没有工作的马克思境况非常窘迫。他的妻子燕妮与他非常相爱。燕妮出身于大户人家,长得非常漂亮,比马克思大四岁。不过在她的骨子里不喜欢大户人家中被束缚的生活,还是非常崇拜马克思的,觉得他是位非常有思想的人。燕妮为马克思生了几个女儿,这位马克思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后来,他遇到了恩格斯。恩格斯可以说是位非常好的朋友。他本来是不喜欢从事他父亲给他的所谓资本家的工作的。但是为了支持马克思的工作,他竟然还是当了很多年的资本家,只是帮助马克思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在他们为工人发言的过程中,当然遇到了非常多的阻力。当时工人运动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两个战线都认为把工人组织起来,只要他们力量足够大,就足以推翻当时的反动政府,然后建立工人阶级的世界。而马克思、恩格斯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必须要为工人树立一个纲领,让他们能够内心非常服从地去参与到工人运动中去,这个纲领自然就是《共产党宣言》。

整个影片看下来,可能就是觉得在很平淡的描写马克思的传记。但是这部影片也能够引发我们当代青年人的一些思考。马克思、恩格斯这些人物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有自己的思想,其实马克思的很多著作的思想在其三十岁之前都已经基本形成了,无疑他们都很聪明。但是他们为工人阶级发声,写出了非常多的在哲学界、经济界、社会界都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他们的思想是颠覆性的,这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人去学习的。就像马克思的墓志铭所写的,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都是在解决怎么认识世界的问题,而马克思则解决了如何改造世界的问题,这无疑是非常具有创见性的。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5

通过观看《青年马克思》,让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体会。马克思主义我认为就是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的'改变了世界,也深刻的改变了中国,是我们立党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们青年一代最鲜亮的底色。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一生纵使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马克思为我们留下了具有非常价值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如果给每个人都贴上标签,马克思一定是多彩的一个。他立足当时所处时代,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放眼整个人类发展规律,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不断在实践与思考中形成马克思主义,这推动了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丰富自己的思想,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取得的成就,从“两半”社会到近代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发展的,新时代面对新情况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我国重大问题,最终实现我国伟大梦想!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宣誓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信念。

身为当代青年,我们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与期许,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但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新时代,我们仍然要学习并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6

《青年马克思》讲述伟人卡尔·马克思在过去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艰苦奋斗经历的电影在影院播出。为深度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精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院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校学生会组织干部,干事作为代表参与观影。

首先这部电影中的青年马克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坚持不放弃,对事业、生活、朋友的热情,看准目标,砥砺前行,锲而不舍。其次这部电影十分真实,不是将马克思恩格斯推上神坛,而且从一个近乎平凡人的视角去讲述了最朴实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片中的青年马克思积极奋斗,与资本主义势力对抗到底即使受到资本阶级的迫害,也不改初心。马克思也曾叛逆过、迷惘过、苦恼过,但他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坚持梦想、敢于批评、勇于实践、不畏苦难,一步一步朝着那个最初的梦想靠近。我想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更需要这种为幸福努力奋斗的精神。

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更可以提高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

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有自己想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前方尽管布满荆棘,但我们也要勇往直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合格的青年大学生。为了真理付出自己的一切。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7

看完电影《青年马克思》有三个突出的感受,一是马克思的人格魅力,二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与实际结合创造中国奇迹的实践魅力。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一生纵使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马克思为我们留下了具有非常价值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精选6篇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精选6篇。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如果给每个人都贴上标签,马克思一定是多彩的一个,是千年最伟大思想家。他立足当时所处时代,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放眼整个人类发展规律,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不断在实践与思考中形成马克思主义,这推动了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精选6篇文章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精选6篇出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丰富自己的思想,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取得的成就,从“两半”社会到近代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发展的,新时代面对新情况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我国重大问题,最终实现我国伟大梦想!

纪念马克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是多么强大,道路的选择是多么重要,崇高的事业是多么值得奋斗,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多么紧密相关。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地展现出来!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8

正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观看了《青年马克思》影片,115分钟,为我们能讲诉了1843年《莱茵报》被查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的短暂青春故事。

影片开始为我们讲诉了莱茵省的林木盗窃案。莱茵省的穷人为了生计不得已前往森林捡拾树枝,而莱茵省议会认定树枝属于国有财产,颁布了相关议会法令,穷人捡拾树枝的行为被判定为偷窃。众多老人妇女儿童死在贵族的权利下,铺垫出后文的背景。紧接着《莱茵报》在科隆被查封,言论自由被普鲁士君主钳制,马克思被驱逐出境,被卢格带往巴黎,创办了《德法年鉴》;恩格斯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纺织厂目睹了工人的反抗,为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现状,深入贫民窟,并爱上了女工玛丽,开始了解的贫富双重状态,完成了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调查。

影片刚开始是双线叙述,从马克思恩格斯见面开始并线。在卢格的家中,恩格斯与马克思再次相逢,被生活所困、脾气暴躁的马克思与贵族出生、沉静如水的恩格斯在争锋相对后志趣相投,畅饮到深夜,并对蒲鲁东的青年黑格尔派进行了批判,燕妮取名为《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可以看出这位出身于德国贵族"特里尔舞会皇后"的非凡之处。电影中后续的点滴也说明马克思的成功,与背后妻子的支持和理解是分不开的。

恩格斯的另一半玛丽,是工人活动家,刚开始做为恩格斯家的纺织工人抗议资本主义,后续帮助恩格斯了解工人阶级状况,引荐恩格斯和马克思与正义者联盟的领袖见面,对后续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取代"人人皆兄弟"的口号的实现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布鲁塞尔,作为比利时的首都,欧盟的主要行政机构所在地,是马克思驱逐出巴黎的逃难地,在这里因为自己潦草无法获得工作时的失落,体现出贫困无法支撑妻儿生活的无奈,在收到恩格斯的救济时对付完上门讨债的人后的喜悦,使恩格斯的形象更加普通化、立体化。

知识界永远都会有争论,魏特林、蒲鲁东和巴枯宁,这些角色各自代表的政治流派和立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激烈争执,《贫穷的哲学》和《哲学的贫穷》,透漏着唯物主义辩证思维,以及对于自我观点的勇敢表达。在恩格斯在酒吧中提议马克思去读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如李嘉图等,也是为最终《资本论》在1968年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影片最终以1848年油灯下创作《共产党宣言》为结尾,整个影片讲述了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爱情和伟大友情,他们的革命友情创造了历史,启发了人类的思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C. 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表达了职业事业和人生之间一种怎么样的关系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句名言表达了职业事业和人生之间的敬业,不是为了赚钱而工作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工作。

类似名言: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卡尔·马克思

(3)法国马克思电影学院院长扩展阅读:

其他名言赏析:

1、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

2、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 鲁 迅

3、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 鲁迅

4、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 鲁迅

5、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 鲁迅

6、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 鲁迅

7、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8、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 鲁迅

D. 有谁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后代在干什么

卡尔·马克思的后代

卡尔·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使整个世界的工人运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思一生共有过6个孩子,但他却经受过3个孩子过早夭折的丧子之痛。1858年,他在一封给挚友恩格斯的信中写道:“对于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来说,最愚蠢的莫过于结婚生子,使自己被家庭琐碎的小事束缚起来。”

马克思先后遭到德国、比利时及法国政府的驱逐。最后,他来到了伦敦,在一套只有两间狭窄房间的公寓内,进行他那伟大的工作,抚育他的孩子。长子海涅出生不久便夭折了,马克思把孩子的死视为“资本主义罪恶制度下,穷人悲惨境遇的牺牲品”。可不幸的是,两年后,又遭次子弗朗西斯卡夭折。1852年,马克思在他的书中写道:“我的妻子病了,女儿珍妮病了,我无法而且从来无法请医生为她们诊治,更无钱买药。上周,我还能为孩子们买土豆和面包,可今天,我又能为他们买什么呢?”

几年后,马克思的境遇有所好转。法国共产主义者保罗·拉法格向他的女儿劳拉求婚,不久,两人结为伉俪。马克思给他的女婿写了封信,信中写道:“我将一生奉献给了革命斗争。为此,我并不后悔。如果有来世,我还会这么做的,但是我不会再结婚了。但是,今生我非常想将我女儿从困苦生活的境遇中解脱出来,而不要像她母亲那样,为了生计而身心疲惫。”

马克思的3个女儿都参加了社会主义革命活动,为此受到了政府的迫害。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劳拉的丈夫保罗逃离法国,马克思的长女珍妮和小女儿埃莱诺在去看望劳拉的途中,遭到了法国警察野蛮的裸体搜查。后来,珍妮在父亲的帮助下,向一些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投稿。几年后,她与法国记者查尔斯·朗吉特结婚。由于朗吉特也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所以同劳拉与保罗一样,珍妮结婚后绝大部分日子是在流亡中度过的。

马克思对3个女儿在贫困生活中成长,一直深感内疚。其中,他觉得最对不住的是长女珍妮。1862年,他在书中写道:“珍妮的年龄不小了。在她这个年龄,已经能够感受到全家生活的重担以及贫困的境遇。我想这就是她生病的主要原因。”珍妮的确非常不幸,她的一生几乎受尽了病痛的折磨。1883年1月,她死于肺结核,年仅39岁。她的去世,给了马克思沉重的打击。两个月后,马克思,这位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也与世长逝了。

至于马克思的小女儿埃莱诺,有着十分幸福的童年时光。在她的记忆中,马克思会经常和孩子们嬉笑玩耍,给他们讲故事,星期天带她们外出游玩。她常说,她的父亲是无以伦比的故事天才。在劳拉和珍妮结婚后,埃莱诺一直留在马克思的身边,当他的私人秘书。1881年,马克思的妻子燕妮去世了,埃莱诺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职责。虽然长久以来,她一直梦想当一名演员,而且偶尔也在业余剧团参加演出,但她还是将一生奉献给了父亲。1874年,她不幸患上了神经官能症。在马克思拒绝了她与一位法国革命家的婚事后,她的神经官能症又一次复发。马克思在给劳拉的信中,提到了埃莱诺,他说:“埃莱诺实际上一直是在忍受和我在一起生活,她没有离开我,完全是为了照顾我。”

马克思去世后,埃莱诺写信给她的好友道:“如果你在我家里生活过,见过我的父母,了解他们是如何对待我的,就会理解我多么渴望爱与同情。”不久,埃莱诺和戏剧家兼评论家爱德华·埃夫林同居。为了在事业上支持爱德华,埃莱诺不断地向他提供多年积累下来的马克思作品的出版版税,以维持生活。1897年,爱德华病重期间,埃莱诺像照顾她父亲那样细心地护理爱德华。

1898年春,由于爱德华久治不愈,埃莱诺极度消沉、抑郁,两人决定一起服毒自杀。3月13日,埃莱诺身着白裙,先服下毒药。但是爱德华却未追随她而去,他乘火车去了伦敦,4个月后,他死于肾脏病。

劳拉是马克思3个女儿中,活得最年长的。然而,她的结局也非常不幸。她和保罗生育的3个孩子都先后夭折了。1911年,劳拉和保罗饱受着贫困的煎熬,而且对于长期的斗争生活产生了厌倦,在寓所双双自杀。

但是,马克思的家庭轶事并未因此结束,尽管鲜为人知。马克思和其忠实的管家海伦·德穆恩曾有过一个私生子腓特烈。1851年,腓特烈·德穆恩出生不久,就被托付给一对工人夫妇收养。腓特烈的学费由恩格斯提供。虽然恩格斯一直自称是腓特烈的父亲,1895年,在他去世之前,还是将真相告诉了腓特烈。恩格斯还告诉埃莱诺,她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埃莱诺和腓特烈后来成了挚友。

腓特烈后来当上了一名技术熟练的机械师,在伦敦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一生。他于1929年去世,享年78岁。他是惟一活着看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马克思的孩子。

马克思后代开“的士”
2004-06-17 文章来源:知音杂志社 文章作者:名裔 责任编 辑:嘟嘟鱼

《俄罗斯报》记者切尔卡希在伦敦大街上乘坐一辆出租车,发现司机的相貌很有特点,一脸又浓又密的黑络腮胡。最让记者吃惊的是车上挂的卡尔·马克思的小幅画像,镶在精致的铜框里。记者问道:“你是马克思主义者?”司机没有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递过一张名片。记者看到安东尼·马克思的名字,于是问道:“你们同姓?”司机笑着说:“您不觉得我们长得很像吗?”记者仔细端详起来,他与无产阶级学说奠基人的相貌的确有相似之处。司机淡淡地说:“他是我的高祖。他的女儿是我的曾祖母……”

记者提问:“您从他那里继承了什么?”

安东尼笑着摸了摸大胡子说:“就继承了这个。”他拿出一本夹有许多书签的《资本论》。

记者边翻书边问:“你还记得对马克思的一个调查表吗?在回答‘您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的问题时,他说是‘读书’,大概您也喜欢读书吧?”

他回答道:“不太喜欢。我喜欢收拾园子和汽车。我们俩只一点一样,那就是爱喝啤酒。”

“卡尔·马克思还有多少后人?”

“说不准,有很多……听说过卡塔琳娜·马克思吧?是个著名电影演员,参加了戛纳电影节,她喜欢穿红裙子,这是无产阶级旗帜的颜色。我们马上要路过海格特公墓,我的高祖埋在那里,想去看看吗?”

“不,我还有急事。”

“几年前凡是从俄罗斯来的人,都会去瞻仰卡尔·马克思的墓,现在大概只有我还带去鲜花……”

“在德国,卡尔·马克思的纪念像都还在,即使在柏林也是这样。”记者安慰道。

“那就好,砸掉纪念像就是毁掉历史,历史无论怎样都应当保留……”安东尼似乎陷入了沉思。

记者付过钱准备下车,安东尼递过一张名片,背面印有卡尔·马克思的肖像,他说道:“一天24小时都可以打电话叫车,随叫随到。”

E. 安哲罗普洛斯丨一生都在执迷地在拍着同一部电影

文 / 东方早报

希腊诗人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安哲罗普洛斯:如果可以选择自己的死亡,我愿死在电影的拍摄中。

“希腊电影泰斗”安哲罗普洛斯在拍摄最后一部电影时遭遇车祸身亡,留下未完成的“希腊三部曲”。

“我就在这里,在旅程的途中。我的大半虚度的年月,介于战争狂乱的年月依旧试着学会使用影像语言。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全新的开始,也是一次性质不同的失败。”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雾中风景》剧照,片尾姐弟俩终于超越生死,获得重生。

《养蜂人》剧照,习惯漂泊的孤独养蜂人在暮年与爱情相遇。

《永恒和一日》剧照,年迈诗人在生命中最后一天追忆似水流年。

1995年,台北金马影展举行了一次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回顾展,西奥·安哲罗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与台湾诗人、导演鸿鸿做了一次访谈。谈话最后鸿鸿问及:你喜欢作为一个导演的生活么?这位希腊导演这么回答:“有首诗说,上帝给予人各自的死亡,每个死亡都有其必然性,有其节奏,有其感觉。如果有幸能选择自己的死亡,我愿意死在电影拍摄的过程当中。”

谁也不会料到,这句对电影炽热的告白会一语成谶地成为一个充满宿命感的预言。2012年1月25日,正值中国的农历新年,人们沉浸在热闹的团聚氛围中,或许还漫不经心地开着关于“末世”的玩笑。一大早,遥远的巴尔干半岛却传来安哲罗普洛斯意外去世的噩耗。当地时间上周二(1月24日),在靠近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口城市,安哲罗普洛斯被一名下班的警察骑摩托车撞倒,导致脑部大量出血,送往医院的几个小时后宣告不治离世。而就在事故发生地的不远处,便是他正在拍摄的电影《另一片海洋》的取景地。彼时,他正兴冲冲地赶往电影制作的旅途中……

这一天,无疑成为当代电影界的“日全食”日,这种戏剧性的、略带荒诞甚至讽刺的离开方式,对于全世界正期待着安哲罗普洛斯即将完成“希腊三部曲”的影迷来说,显然很难接受。

在不幸发生的第二天,为国家救助中心工作的急诊工作人员透露这样一个消息给一私立电视台,表示车祸后赶往事发现场的急救车刹车出了问题,被迫当场更换,因此耽误了送病人去医院的时间;但随即希腊健康署发布的公告驳斥道,当时安哲罗普洛斯根据自己的意愿找的私人救护车送院,救助中心的救护车只是到现场提供急救而已。这蹊跷的质疑与苍白的解释无疑又为大师的死蒙上了一层迷雾。

1月27日下午,雅典的天空阴沉,希腊人为安哲罗普洛斯举行了国葬。数千人自发前来为这位伟大的导演送行,其中大部分是崇敬他的影迷,以及来自文艺界和政界的重要人士。希腊国有电视网出资对葬礼进行了直播,曾出演《永恒和一日》的女演员Helene Gérassimidou在现场致辞:“他是一位时间与历史的诗人”。在传统的希腊东正教仪式中,安哲罗普洛斯下葬,从此真的“一日永恒”地与时间长眠。

“我是战争的儿童”

在安哲罗普洛斯76年的生命和40多年的电影生涯里,除去早期一部未完成的故事片和最后拍摄了一半的遗作之外,一共创作了13部剧情长片和2部纪录片。行云流水般的长镜头、迷人的场面调度、希腊北部阴霾的冬日、浓得化不开的雾中风景、永远处在旅途中的主人公、静如止水的时间和诗画叠加的空间、沉重的希腊历史与深邃的自我放逐,甚至一段空白的胶片、一只从海上升起的巨大雕塑的手、轰隆向前的火车,这些都可以成为解读安氏电影的关键词。

然而,了解这位导演的成长经历始终是解开他电影之谜的最有效的密钥。正如安哲罗普洛斯本人所言:“一个人不可能不受到生长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在成长时期尤其如此。”深受古希腊哲学、神话、诗歌与文学熏陶的安哲罗普洛斯,始终将他的电影美学根基深埋在这片生养他的广袤土地里。他的忧悒、痛苦、沉思与希冀都源于构建“另一个希腊”的乌托邦式的愿景。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1935年4月27日生于希腊雅典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商人,母亲则是一个尽职的家庭主妇,一心只想照顾好他们兄弟姐妹。童年时期,家庭并没有给安哲罗普洛斯太多的文艺启蒙。同那一代希腊人的命运一样,动荡的战争岁月成为他儿时挥之不去的梦魇,而这些关于苦难的支离破碎的回忆,也成为日后电影创作中随处可见的魅影。

安哲罗普洛斯出生的第二年,梅达萨斯将军发动政变,建立独裁专政。安哲罗普洛斯曾经自称是“战争的孩子,记忆中的第一个声音就是战争警报声,而第一个画面则是纳粹军队侵占雅典的场景”。1940年,墨索里尼的爪牙深入希腊境内;1941年,德军开始了对希腊的疯狂侵袭。这一幕后来成为《塞瑟岛之旅》(1984)的开场戏:在哈德良拱门边指挥交通的年轻德国士兵,被一个路过的孩子碰了一下肩膀,这个小孩随即跑入纵横交错的窄道深处,士兵在后面追赶……“从某种角度说,我们总是陷入残存的回忆之中,试图挖掘与重温我们亲身经历的某些特定时刻。我的作品中尽是童年与青年时的生活片段,还有我那时的情感与梦想。我相信这唯一的源泉,我们的全部所作所为都在这里。”

1944年希腊内战爆发,许多家庭因党派纷争而分崩离析,安哲罗普洛斯一家也难以幸免。在被称为“红色十二月”的某一天,极左激进组织“解放希腊人民军”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安哲罗普洛斯的父亲,而举报者即是他父亲的堂兄弟。安哲罗普洛斯在后来诸多的作品中对这种政治斗争而导致的家庭悲剧进行了反思:《猎人》(1977)里的激进分子伊亚尼斯与身为企业家的同名表兄因为不同阵营而反目;《哭泣的草原》中的双胞胎兄弟因隶属不同军队,竟在同一个战壕里互相厮杀。《流浪艺人》中的剧团和《塞瑟岛之旅》中的村民亦因为类似的缘由而分裂。

重建“另一个希腊”

父亲被带走之后,绝望的母亲甚至一度带着孩子们在尸横遍野中寻找丈夫的尸体。对于安哲罗普洛斯来说,9岁那年失去至亲的恐慌是童年时期内心深处最深刻的烙印。父亲失踪几个月后,又突然回归。安哲罗普洛斯这样描述和父亲的重聚:“我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在街上玩耍,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们走来。我知道那是父亲,于是立刻跑去家里通知母亲。她走出去迎接他,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我们一起回家,我母亲对父亲开口说的几句话让我震惊,她问他是不是想吃点东西。于是大家围桌而坐,父亲在静默中缓缓地喝着汤,我们互相对视,强忍着眼泪,什么话也没说。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被关在希腊中部的某处。当他被释放后,徒步穿越了半个国家的旅程才回到家里。”这段难以磨灭的记忆后来成为了安哲罗普洛斯第一部长片《重建》的第一幕。父亲斯皮罗的名字也成为多部作品男主人公的名字。

《重建》用冷峻的黑白影调讲述了发生在位于希腊北部最贫穷、落后的伊庇鲁斯地区的一件情杀案。故事来自于真实的新闻报道:一个村妇伙同她的情人,谋杀了从联邦德国回乡探亲的丈夫。不同于好莱坞20世纪四五十年代常见的犯罪类型片的表现手法,安哲罗普洛斯并没有停留在制造悬念的表面,而是把它看做阿伽门农悲剧的现代版本,凶手是谁一开始便十分明了,但是在情节的推动中,观众和主人公一起接受着内心焦灼的拷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谋杀,背后的动机到底是什么?为了深入故事背后剖析整个事件的社会起因,安哲罗普洛斯曾经亲自到事发地和村民交谈,与嫌犯的家属交谈,甚至在开庭前和被告的律师交谈。

《重建》里这个军事专制土地上被遗忘的角落,成为“迷失的希腊”所有村庄的缩影。北方浓密的云和阴冷的雨,古老的民谣,这些影像好像嵌入了作者的潜意识,奠定了安哲罗普洛斯日后所有影像的基调。这部片子里初见端倪的对于现实问题和历史背景的关切与沉思,也从此埋下了一颗追问的种子:琐碎的小故事反映出宏大的历史,同时历史也决定了这些故事的命运。安哲罗普洛斯自己也曾表示:“《重建》囊括了日后所深化的所有题材,后来所有一切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奏。”像他钟爱的瑞典大师伯格曼一样,安哲罗普洛斯一生都在执迷地在拍着同一部电影。

文艺实践始于诗歌

安哲罗普洛斯最早的文艺实践始于9岁那年,父亲被带走之后,他第一次开始写诗。16岁时就已经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作品。希腊诗人赛菲里斯和卡瓦菲的诗歌都对他有莫大(博客,微博)的影响。除此之外,他几乎看遍了当时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翻译过来的国外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最钟爱的作家,年少时的安哲罗普洛斯曾经谎称生病逃学在家,就是为了读《卡拉马佐夫兄弟》。同时,他也喜爱法国作家司汤达,即便成年后,《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仍然是他最爱的小说之选。后来,他也深受萨特和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

音乐方面,和许多爱乐者一样,从莫扎特开始入门,最后钟情于巴赫和维瓦尔第。古典乐之外,希腊的民族音乐也是他的心之所系,手风琴则是最爱的乐器。安哲罗普洛斯的音乐修养体现在他对电影配乐的把控,在与御用配乐师艾连妮·卡兰德若长达22年的合作中,音乐的重要性从不亚于影片的任何环节。两个人从电影拍摄初期便开始配乐的创作,卡兰德若不看剧本,而是用录音机录下安哲罗普洛斯对故事的想法,根据导演讲话时选用的词汇、停顿的方式、沉默的空间来体会安哲罗普洛斯本人对主题的理解。

在电影《雾中风景》原声带的前言中有这么几句希腊田园诗:“你在水边恸哭,低吟着悲歌苦调。蔚蓝海面上的海鸟呻吟,也没有你悲凉。”因此,凝练了巴尔干民谣曲风而显得更为内敛深沉的慢板式的挽歌,几乎成为安氏电影原声的主要风格,好像他的电影一样承载着历史的沧桑。然而,并非所有的创作都只有悲情的涌动,在《永恒和一日》的合作中,卡兰德若刚刚经历了丧父之痛,因此创作显得尤为忧悒。安哲罗普洛斯说:你的曲子很美,但不是我想要的。这部电影完全是对生活的邀请。随后,卡兰德若开始弹奏一些原先准备放弃的曲子,安哲罗普洛斯立刻决定就要那首,这也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安慰了无数观众的影片的主题曲。在《尤利西斯的凝视》中,安哲罗普洛斯选用了他最热爱的手风琴作为主要的乐器,即是片中“当巨大的列宁石像在多瑙河上驶去时听到的音乐”。

曾因“过于成熟”被劝退

虽然安哲罗普洛斯8岁时第一次看了迈克尔·柯蒂斯的《一世之雄》,但是真正对电影产生兴趣是高中毕业之后,他开始经常流连于电影院里,看了大量当时风靡一时的侦探电影。1953年到1957年间,他遵循父母的意志在雅典大学学习法律,全家都期望他毕业后能接管律师叔叔的家族公司。大学期间的安哲罗普洛斯接触了当时朝气蓬勃的法国新浪潮运动,听到了阿伦·雷乃和戈达尔的名字。在一家只有男性观众的商业影院,他观看了戈达尔的新浪潮开山之作《精疲力尽》,并且为之深深着迷。同时他也开始阅读大量电影书籍,包括电影史家萨杜尔的电影辞典。

但即便如此,大学毕业后的安哲罗普洛斯仍在前程的选择中徘徊犹豫,直到11岁的妹妹乌拉突然患病去世,这个来自家庭的打击让他真正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决定:毅然放弃了法律,投身电影。为了纪念早夭的妹妹,《雾中风景》里的主人公小女孩便取名为乌拉。

1959到1961年,安哲罗普洛斯从大学退学,开始两年的兵役生活。在此期间,一方面他利用空闲准备出国求学;一方面,他参加了一个为训练新兵而环游希腊的流动任务,借此机会第一次走出雅典,从祖国的一头行走到了那一头。退伍后,“拍电影”的念头已经迫不及待,朋友们左拼右凑地捐赠了他一张火车票,这个除了满腔热情其他一无所有的青年就此踏上了寻梦之旅。

到达法国之后,安哲罗普洛斯做过夜间搬运工,卖过地毯,甚至在希腊人夜总会里做过歌手。他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学习法语,先后学习了人类学和文学研究。之后,他报考了世界著名的法国高等电影学院,虽然物理、化学成绩都不及格,但是却以历史、文学和艺术学科的最高分被录取。在学校里,安哲罗普洛斯也认识了任教的萨杜尔,并且深受其赏识。凭借多年对电影的积累,很快,安哲罗普洛斯在学生中出了名,被同伴赞誉为“新的雷乃”或“罗西里尼第二” 。

不过,这位锋芒毕露的青年人和因循守旧的传统电影教学却始终格格不入,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教授让学生交一个短片的镜头脚本,迟到的安哲罗普洛斯走进教室,问同学要了一根烟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教授问:这是什么?安哲罗普洛斯答:这就是我的脚本,一个360°的全景镜头。教授极为不满地说:你不是来学习这个的。安哲罗普洛斯回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实验,如果学校里都不能实验,那还要去哪里?教授最后怒不可歇:滚回你的希腊去贩卖你的才华吧。这场冲突后,安哲罗普洛斯被学校以“过于成熟,无法适应教学”而劝退。虽然萨杜尔和欣赏他的同学为此抗议,仍然没有改变学校的决定。

1995年《尤利西斯的凝视》在巴黎上映时,当年的那群老同学一起回来与安哲罗普洛斯重聚,一群人一起喝酒,去戏院重温当年年轻时看过的电影。“不幸的是,在那么多同学当中,只有我成为一直坚持拍电影的人。”安哲罗普洛斯回忆道。

独树一帜的长镜头美学

1962年,安哲罗普洛斯参加了法国“真实电影”鼻祖让·鲁什在夏约宫人类学博物馆的电影课程,学会了如何手持摄像机,拍摄时如何调整呼吸,并且创作了一系列纪录片。其间,他还和原来高等电影学院的朋友们一起拍摄了一部16毫米的黑白短片,讲述一个被追杀的男子四处逃逸的故事,名字就叫《黑与白》,但因资金问题并没冲洗。多年后,他从当初合作的摄影师朋友那里得知,电影底片后来得到了冲洗和修复,一直存放在法国LTC研究室里。类似的“寻找底片”的情节多次出现在安氏电影里,《尤利西斯的凝视》中,哈维·凯特尔扮演的主人公导演长途跋涉寻找丢失的马纳基兄弟拍摄的电影底片;《雾中风景》里,小男孩从暗夜的雪地里捡到一段不知名的胶片;《时间微尘》中, 威廉·达福扮演的导演同样是从资料馆里保存的斯大林时期的旧电影底片中探寻历史的真相。

在法国的日子里,安哲罗普洛斯一边打工一边继续海量地观看电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浏览了众多风格流派的电影之后,很早就在内心自动形成自己的风格偏爱,他并没有沿着爱森斯坦那套蒙太奇理论走下去,而是一头陷入对长镜头运动的美学里。安哲罗普洛斯深受沟口健二、安东尼奥尼、茂瑙的影响。对横移镜头,固定镜头和360°全景镜头,及镜头内切、景深手法和平行叙事极为迷恋。

与古典好莱坞传统里将电影高潮依赖于与时钟的竞赛不同,安哲罗普洛斯反对将真实的时间压缩成一堆碎片,仅仅关注每块碎片的高潮,将每个镜头开始与结束时的呼吸消除。他讲究在完美的场面调度中获得迷人的叙事效果:“我喜欢安东尼奥尼对长镜头的控制,比预期稍长一点的长镜头攫住了呼吸。我所拍摄的第一个镜头就已经是全景镜头了。” 1975年执导的第三部电影《流浪艺人》标志着安氏独树一帜的长镜头美学的成熟,片长230分钟的《流浪艺人》全片只用了80多个镜头。长镜头由此成为安氏影像的标志之一,也为其在国际上赢得了大师级的赞誉。

1976年,美国影评人皮特·帕帕斯评价:希腊电影史将以它作为分水岭划分为“前《流浪艺人》”和“后《流浪艺人》”两个时代。安哲罗普洛斯本人曾表示:在头两部的《重建》和《36年的岁月》中,自己深受“布莱希特间离化”叙事风格的表达技巧,学着用一种带有距离感的审视、低吟甚至迂回的方式来讲述军事专制下的政治化题材。而《流浪艺人》带来了他个人“布莱希特时代”的终结。

踏上心灵放逐之旅

早期的“希腊近代史三部曲”(《36年的岁月》、《流浪艺人》和《猎人》)回望了从1935年梅达萨斯专政前后混乱无序的社会动荡,到1952年内战结束,右翼凯旋,以及1970年代末,右派势力专制,民主却仍未实现的一段希腊近代史。在此之前,人们几乎都认为安哲罗普洛斯的政治倾向无疑站在左翼的阵营,即便安哲罗普洛斯自己也说过《流浪艺人》是他个人“最马克思主义”的作品。

然而,1980年的《亚历山大大帝》上映后,正式宣告了安哲罗普洛斯早期明显左倾立场以及革命怀旧情绪的结束。在这部史诗电影里,安哲罗普洛斯以冷静的理智反思和解析了左翼的政治实践,仿佛预见了苏联共产主义的瓦解。在完成了对斯大林主义的清算之后,怀着一颗正视人类苦难的良心,艺术家重新踏上了心灵的放逐之旅。1980年代,他接连拍摄了“沉默三部曲”:《塞瑟岛之旅》、《养蜂人》 、《雾中风景》,将目光落在了历史风雨下的个人际遇上。“漂泊、寻父”成为旅途的关键词。其中尤以讲述两个小孩寻找父亲的《雾中风景》承上启下地开启了对于“边界”的探讨。这篇影片是安哲罗普洛斯为自己孩子拍摄的电影,因此尽显温情,甚至因为女儿的建议而改动了原定的故事结局:旅途终点,两个孩子穿过迷雾看到了一棵葱郁的树,超越了死亡获得重生。如果说,之前的安氏电影因为复杂的政治历史背景而多少显得晦涩难解,那《雾中风景》则无疑是把观众带进他内心世界的桥梁之作。

进入1990年代后,安哲罗普洛斯拍摄了《鹳鸟踟蹰》、《尤里西斯的凝视》和《永恒和一日》(被称为巴尔干三部曲)从探讨国土意义上的边界问题过度到对生死界限的追思。最后一部《永恒和一日》讲述年迈的诗人在生命最后一天里的“追忆似水年华”。该片被看做是安哲罗普洛斯一生电影生涯的总结。影片中主人公不停在追问:明天是什么?妻子给出了一个简洁而隽永的回答:是永远再加一天。

不肯消失的电影幽灵

《永恒和一日》之后,安哲罗普洛斯一度宣布息影。这段时间,他忙于接受来世界各地的“终身成就”的嘉奖,他曾自嘲说这些荣誉是给死者的安慰。正当人们以为他就此告别影坛时,暌违四年,安哲罗普洛斯又带着“希腊三部曲”的宏伟构图回归。接受采访时他说:“这几年来,我逐渐成为展示自己的博物馆,到处是我的回顾展和各种锦上添花的荣誉。电影在我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失去了重要性。但我希望提醒新一代人重新发掘电影,我要像一个不肯消失的灵魂,站在电影院不肯消失的银幕前面,呐喊着提醒人们:电影仍然存在。”

在已公映的三部曲之《哭泣的草原》、《时光之尘》两部影片中,安哲罗普洛斯将原定第三部的故事跨度也已讲完,他说,第三部《永恒回归》将是留给未来的一部电影。最终,安哲罗普洛斯仿佛以这种神秘的告别兑现了他的诺言。虽然没有陪伴我们走完旅程的最后,但我们仍要感谢他“将时间的流逝变得如此甜美”,他将对未来无限的沉思留给了我们。

在1月27日这位大师的葬礼上,影片《重建》里那首古老的民谣再次响起,令人想起安哲罗普洛斯生前改写艾略特的诗句描述自己的一生:“每一次在一团模糊的感觉中开始新的冒险,向无法言说的事物发动袭击,去寻找那已经失去的东西,一旦找到又重新失去,循环往复……结束,就是我的开始。”

《雾中风景》剧照

推荐书目: 《尤利西斯的凝视》,诸葛沂著; 《发现安哲罗普洛斯》 Michel Ciment/Helene Tierchant合著;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访谈》,Dan Fainaru编著

《时间的灰烬》海报

《雾中风景》电影海报

《永恒和一日》电影海报

安哲罗普洛斯作品年表

1965年 《福尔曼故事》

(Forminx Story)(未完成)

1970年 《重建》

(Reconstruction)(首部长片)

1972年 《1936年的岁月》

(Days of 36)

1974年 《流浪艺人》

(The Travelling Players)

1977年 《猎人》

(The Hunters)

1980年 《亚历山大大帝》

(Megaleksandros)

1981年 《一村,一村民》

(Chorio ena, katikos enas)(纪录片)

1983年 《雅典,重返卫城》

(Athens, Return to the Acropolis )(纪录片)

1984年 《塞瑟岛之旅》

(Voyage to Cythera)

1986年 《养蜂人》

(The Beekeeper)

1988年 《雾中风景》

(Landscape in the Mist)

1991年 《鹳鸟踟躇》

(The Suspended Step of the Stork)

1995年 《尤里西斯的凝视》

(Ulysses" Gaze)

1995年 《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Lumière and Company)中的一段(短片)

1998年 《一日永恒》

(Eternity and a Day)

2004年 《哭泣的草原》

(Trilogy: The Weeping Meadow)

2007年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To Each His Cinema) 中的一段 (短片)

2008年 《时间微尘》

(The Dust of Time)

2012年 《另一片海洋》

(The Other Sea)(未完成)

F. 一个黑夹克的男人手一辉身后喷出一团火变成的翅膀是什么电影

马克思佩恩
这个世界上最难以平复的痛苦,无疑是被迫与亲人至爱阴阳两隔的愤怒……马克思·佩恩是一个严肃至极的警察,虽然独来独往惯了的他还有点蔑视规章制度的小毛病,却仍然不啻为一个尽职尽责的优秀执法者。像警察这个行当,是最容易树敌的职业之一,马克思也不例外,每一个被他亲手抓住扔进监牢的罪犯,都对他恨这入骨,欲除之而后快。马克思了解自己职业所带来的危险,可是他也乐于接受这种刺激的挑战。然而让他想象不到的是,罪恶的魔爪竟然伸向了他的老婆和孩子,在家人被残忍地杀害后,几近疯狂的马克思开始在崩溃的边缘游走,为了给老婆孩子报仇,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马克思所实施的一系列过于充满强迫性的调查,最终将他引导至黑暗的地下世界,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对他穷追猛打的杀手,马克思从这个杀手身上感受到了和自己一样的愤怒的火花……杀手名叫莫娜·塞克斯,她误以为强暴了她的姐姐之后又将她杀死的那个人就是马克思,所以才会将他当成一生的仇敌,然而经过一番调查,莫娜却惊讶的发现,原来她和马克思所寻找的仇家,竟然是同一个人。两个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暂时结成同盟的人,开始了一场有如噩梦般的旅程,随着他们越来越接近谋杀案的真相,马克思发现自己不仅需要面对一些超自然的力量,还将经历一次想象不到的背叛与抉择。

G. 麦乐迪马克斯是干什么的

是个演员。
麦乐迪马克斯MelodyMarks,2000年2月29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演员,2010年参演电影《少女忠诚》。
麦乐迪马克斯星座:双鱼座。

阅读全文

与法国马克思电影学院院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香港粤语电影动作系列 浏览:943
大蛇放过女孩电影名字 浏览:780
电影超人片段视频大全 浏览:896
短篇恐怖电影解说大全 浏览:597
电影就是小视频图片小说 浏览:492
许愿神龙电影院片段 浏览:286
电影下载网站绿色无广告 浏览:951
米老鼠唐老鸭圣诞大电影 浏览:523
电影昼颜英文插曲 浏览:308
延吉市伊斯特电影院有哪些 浏览:264
学生励志音乐电影有哪些 浏览:34
金牌律师之生死劫电影所有演员 浏览:893
踏血寻梅粤语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144
香港电影大全国语 浏览:392
亦子成龙电影 浏览:97
巧克力电影法国剧情 浏览:648
经典英文电影经典台词五句 浏览:232
泰国搞笑恐怖的电影排行榜 浏览:28
妈妈在电影院哭了 浏览:70
四重人格电影完整版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