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外大片 > 法国电影新浪潮王家卫

法国电影新浪潮王家卫

发布时间:2021-07-13 23:11:01

Ⅰ 看王家卫的电影对你有什么影响

王家卫受到的影响,不仅仅是电影,也有文学。

比如他说过他喜欢读刘以鬯,穆时英和村上春树的书,还有鲁迅和川端康成。《花样年华》和《2046》的灵感就分别来自于刘以鬯的两部小说:《对倒》和《酒徒》。大家一定记得《花样年华》 片尾感谢刘以鬯的字幕。
而王家卫在拍《东邪西毒》(还是《春光咋泄》?)之前,也试过像他拍《一代宗师》那样,专程到上海寻访,收集穆时英的资料。

而上海的文化、氛围、历史,也是对王家卫的影响非常深的。本身他的祖籍就是上海,一直以来他对上海也是念念不忘,情有独钟。
旗袍,麻将,那时候的收音机和电饭煲,还有潘迪华,都是他在电影中,对上海之情的 寄托。
拍《花样年华》时,又好像早在拍摄前,他就收藏了几十套旗袍,王家栋看到那些旗袍时,马上就知道这些一定是弟弟淘来的。王家卫还说过,他对旗袍最大的印象,就是他母亲和母亲的朋友身上穿着的旗袍。在拍《花样年华》时,摄影机的视线都压得很低,这源自王家卫童年的记忆。我还以为是学小津的。
我记得陈丹青好像说过,王家卫本来想拍个关于上海的电视剧,但王家卫一直没想好怎么拍,拍什么。不过在《2046》之后,王家卫说以后不会再拍上海题材的电影了,他觉得那里像 “一杯咖啡,始终会凉下来的。”

《春光乍泄》的片名来自于南美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的小说,也就是写《蜘蛛女之吻》的那位。

除了文学,还有音乐。王氏电影中的音乐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再多讲了。
王家卫深受黑人爵士乐的影响。有一次,他在北京的出租车里偶然听到约翰
• 克特兰的音乐,很受感动,后来在《花样年华》中就用到了他的歌。
还有别忘了《加州之梦》。
在后来的《蓝莓之夜》中,为什么王家卫要选中诺拉•琼斯——这个从来没拍过电影的歌手来演,也是因为他有次在美国的出租车中听到她的歌声,萌生了找她拍戏的念头。
我觉得王家卫用音乐用得最出神入化的就是《春光咋泄》。
王家卫曾说:“1996年6月22日我第一次来到阿根廷。在这趟行程之前,我听了许多南美音乐,也买了Caetano Veloso 的《Fima Estampa so Vice》专辑。Veloso深深的感动了我。专辑除了“Cucurrucucu Palomg”一曲外,其余均以葡萄牙文演唱。我知道这首歌,它在六十年代的香港相当流行,我决定以它来做为剧中主角黎耀辉(由梁朝伟饰)踏进布宣诺斯艾利斯之前的预兆。 ”王家卫有在一次采访中夸过新浪潮,说新浪潮多好多好。(可我不觉得,我觉得 波兰斯基说的很对,新浪潮就是一堆业余作品)
王家卫最崇拜的导演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后者曾经邀请王拍《爱神》。
在《蓝莓之夜》中,娜塔莉·波特曼这个角色是王家卫对《葛洛莉》的致敬,那部女版杀手里昂。

sorry,关于电影对王家卫的影响,应该有很多很多话要讲,但我所知甚少,只能帮题主到这里了,暂时只能写这么点。

Ⅱ 求一篇原创分析香港电影新浪潮的 可以主要写杜琪峰得一些电影 比如枪火 放逐。还有徐克。

rr,我是film 472的Li Hang。
有空自己好好写写,别尽想这些有的没的

Ⅲ 求几部看完后,给人心灵上震撼的电影

首推两部,都是“口水片”了,大家都说好的,必看的,理由简直不必说:
阿甘正传
肖申克的救赎

其它的:
幸福终点站:一个刚下飞机祖国就没了、只能生活在机场大厅的人,如何活下去?
海上钢琴师:一个一生没有下过船的钢琴家,这次会为爱下船吗?
黑暗中的舞者:一个被现实毒害的舞蹈家,等待她的结局是什么?
放牛班的春天:一个等级森严的教会学校,真的不能有春天吗?
当幸福来敲门:一个只能和孩子睡在公厕里的推销员,如何生活下去?

Ⅳ 昆汀塔伦蒂诺是王家卫的知音

首先,昆汀是一位香港电影的强力拥护者,李小龙,张彻,吴宇森。。。他都能说个如数家珍。所以说,作为当今香港电影艺术领域领头人的王家卫会很容易被昆汀所关注(因为好多欧美导演不太关注中国电影)。
其次,王家卫的电影有明显的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烙印,其主要是对前不久刚死的法国电影大师埃里克侯麦的学习,王家卫的电影注重对白,而侯麦也是注重对白的,还有就是对左岸派大师阿伦雷乃的学习,学习他的“时间与记忆”的永恒主题,你找一部侯麦或者雷乃的电影看看你就知道王家卫与新浪潮之间的关系了。而昆汀最崇拜的也正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另一位主将让吕克戈达尔,他的工作室都取自戈达尔电影的名字“另外一帮”,他个人因为曾出演戈达尔的《李尔王》中的群众演员而自以为荣。王家卫和昆汀都是对新浪潮电影有过很深研究的人,他们电影中对新浪潮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和借鉴。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
再次,他们对待电影的态度很相似,都是那种玩世不恭而又特别认真的。他们在戛纳应该是没见过面,但是两个人都很欣赏对方。昆汀很推崇王家卫,《无耻混蛋》就用了王家卫的御用演员张曼玉,也有一种可能是张曼玉那年戛纳影后就是昆汀授予的。
总之,两个人属于神交型的,但是昆汀看片很多,所以说王家卫的作品他会很关注。你会发现昆汀会经常录制一些视频推荐一些他认为不错的影片,因为他是从录像厅卖碟看碟起家的,经过自己的努力才成为大导演的。做了导演后,他会干些自己的老本行,比如说推荐几部电影。
以上完全是我所知道就写下来的。

Ⅳ 著名电影作家有哪些人

说到电影,如今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娱乐的一种日常的休闲方式,有人天天看电影,有人已经离不开电影,比如我!那么这十个世界著名电影导演你究竟认识几个?
蒂姆·波顿
1958年8月25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国男导演、编剧、制片人。这位好莱坞的另类天才,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怪诞的视觉风格,充满令人着迷的魔力,尤其是华丽而颓废的哥特元素,随处可见的象征和隐喻手法,构成了独特的奇幻影像世界。2007年,年仅49岁的她获得威尼斯终生成就奖。对此,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表示:“蒂姆·波顿是美国最勇敢、最有想象力和最具创新精神的电影人之一。”
代表作《蝙蝠侠》、《剪刀手爱德华》 、《爱丽丝梦游仙境2》、《小飞象》。
2.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出生于1899年8月13日,于1980年4月29日逝世,原籍英国。他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电影导演,人送“恐怖大师”。在他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她共拍摄了超过50部电影,尤其擅长拍摄惊悚悬疑片,正式她创造并完善了制造悬念的艺术。其中,由他指导的惊悚片《惊魂记》(1960)标志着心理惊悚片成为恐怖电影的一个亚类型。时至今日,“希区柯克”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种电影手法,成为悬疑惊悚的代名词。
代表作:《西北偏北》、《惊魂记》、《鸟》、《捉贼记》、《狂凶记》
3. 霍华德·霍克斯
1896年5月30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戈申城,1977年12月26日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棕榈泉城。美国电影导演,他几乎能在所有的类型片领域内游刃有余。这位“类型片大师”在他的几十年导演生涯中精品迭出,涉猎过几乎所有的电影类型(神经喜剧、黑色电影、传记片、冒险片、西部片、科幻片、歌舞片等),并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中《疤面人》(1932)被认为是最好的黑帮题材影片之一,可谓是黑帮犯罪题材电影的开山之作,影响了此后几乎所有该类影片。霍克斯也是法国新浪潮电影人热烈推崇的“电影作者”之一。
代表作:《星期五女郎》、《育婴奇谭》 、《红河》
4. 肯·洛奇
1936年6月17日生于英国,英国独立电影与电视导演编剧。这位“新现实主义大师”敏锐地捕捉社会现实,并对底层民众报以深切关注。在第64届柏林电影节获颁终身成就奖时,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称:“肯·洛奇是欧洲当代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在他长达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保持着非凡的持续性,并且能够始终坚持创新。他对人类命运有着深切的关注,一直坚持只拍底层人的故事。我们尊重他的导演身份,并对其影片中对社会不公的揭露与幽默感表示赞赏。”
代表作:《风吹麦浪》、《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没有过去的人》、《29棵棕榈》、《儿子的房间》、《爱情是狗娘》、《迷失东京》
5.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1941年6月27日生于波兰,逝世于1996年3月13日。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波兰电影导演、剧作家。因他的作品《三色》和《十诫》闻名世界。这位波兰伟大的“作家式”导演,他的影片被认为“既有伯格曼影片的诗情,又有希区柯克的叙事技巧”。在他的镜头里,当代波兰和欧洲的现实生活如画般展开,并通过富于哲思和诗意的电影语言,来探讨任性及生命的终极意义。
代表作:《三色:蓝色白色红色》、《十诫》 、《初恋》 、《生命的烙印》 、《杀人短片》
6. 费德里科·费里尼
1920年01月20日出生于意大利,逝世于 1993年10月31日。这位意大利国宝级导演,既是新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又以他个性强烈的“费里尼风格”成为无数后世导演的灵感启迪。童年时期对马戏团和小丑的情有独钟也贯穿了他的电影生涯,并投射在他的电影作品里。从新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到意识流式的奇幻世界,这位电影大师敢于推翻并重塑自我,却始终饱含深邃的人文关怀。
代表作:《卡比利亚之夜》 、《大路》 、《甜蜜的生活》、《阿玛柯德》、《费里尼自画像》
7. 让·吕克·戈达尔
1930年12月3日出生于法国巴黎。别名高达,法国著名电影导演、影评人,毕业于索邦大学。曾是《电影手册》的影评人。这位思想激进且多产的法国新浪潮导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她的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电影作品都有其鲜明的主观立场,并把自己的政治思想注入作品之中,比如常见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子。
代表作:《随心所欲》、《阿尔法城》、《狂人皮埃罗》、《芳名卡门》、《精疲力尽》
8. 宫崎骏
1941年1月5日出生于东京,日本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这位受全球影迷喜爱的动画大师,用动画拷问着良知。他是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半个世纪以来,他始终用丰富的想象和温暖的画风,传递着和平、环保、博爱的信念。回顾创作生涯,他曾说:“创作一部动画也就是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慰藉着那些失去勇气的、与残忍现实搏斗的灵魂”
代表作:《天空之城》 、《龙猫》 、《萤火虫之墓》 、《魔女宅急便》 、《红猪》、《千与千寻》
8. 英格玛·伯格曼
1918年7月14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逝世于2007年7月30日。他是宫廷牧师之子。先在业余剧团,后在哥特堡、赫尔辛堡以及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的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作为瑞典国宝级导演,伯格曼是是20世纪电影大师之一,他对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乃至整个欧洲的艺术电影都有着巨大影响。他是一位“哲学的电影家”,在他的电影中充满随处可见的奇艺构思和对人生意义的个性化沉思,是“作者电影”的典范代表。
代表作:《第七封印》、《女人的期待》 、《野草莓》 、《魔术师》
9. 李安
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屏东县潮州镇,编剧、导演。在华人导演中,李安无疑是一个标杆性人物。东西两种文明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视野和气质。他的电影含蓄细腻却又欲语还休,通过传统与现代、伦理与情欲、东方和西方等矛盾冲突,诉说着人性的普世价值。在题材上他也勇于探索,不拘一格,并取得了斐然的艺术成就。2001年,小行星64291以李安的名字命名。2009年,入选美国《娱乐周刊》评选的“当代最伟大的50位电影导演”。2016年,被授予“大不列颠奖”杰出导演奖。2017年,李安出任下届金马奖主席。
代表作:《卧虎藏龙》 、《断背山》 、《色戒》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喜宴》
10. 王家卫
1958年7月17日出生于上海,香港电影导演、监制及编剧。1988年,首次执导电影《旺角卡门》 。他的电影不多,但几乎每一部都耐人寻味。这位以“文艺”著称的风格化导演,通过斑驳陆离的光影奇景、随心所至的散漫情节和呓语般的特色独白,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别样情调,并塑造了一个令人见之难忘的角色。不惊天动地,却纠缠人心。1997年,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4年,拍摄电影《2046》。2006年,成为首位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代表作:《花样年华》、《春光乍泄》、《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

Ⅵ 法国新浪潮主义电影的艺术特色

http://www.mtime.com/news/2009/04/09/1407524.html
这个网页很详细

Ⅶ 法国人为什么喜欢王家卫

王家卫的旧片《东邪西毒》明天就要在法国上映了,这是此片第一次在大银幕上与欧洲观众见面。王墨镜在法国的票房号召力,发行力度,可以算所有华人导演里最强势的了,连张国师都无法与之相比,只有挟好莱坞之力的李安能够同台竞技。目前为止,华语影片在法国的历史票房前两名,正属于这两位的《花样年华》和《卧虎藏龙》,而杜琪峰有奋起直追的势头。
说来,王墨镜能在世界影坛红火起来,贵为准大师级的人物,靠的正是法国影评界的大力吹捧,法国观众的倾囊相助。李安是留学美国的,红在奥斯卡和威尼斯;王家卫只立足于香港,近年才到美国和日本发展,却最先成了法国戛纳的宠儿。
虽然Luc也很喜欢《东邪西毒》,以为是王作品中最和口味,风格最浓重的一部。但法国人的出发点肯定和我不一样,他们眼中的王家卫,几乎是和‘中国功夫’绝缘的,喜欢《花样年华》的人,几乎与沉迷B级功夫片的影迷不成交集。更别说金庸小说里建构的武侠世界,又有几个西方观众看的如痴如醉。
去年戛纳组委会给王家卫和张曼玉发了一个奖,最有影响的华裔影人(至少是欧洲范围内的),雅克布主席在台上大力吹捧,似乎对华语电影青睐有加。可私底下我们几个朋友都认为,自打他上台后这些年,华语电影在戛纳的表现并不好,基本没拿几个大奖,小贾和李安都走的是威尼斯路线,《24城》这次又成了陪练,并不意外。
对于王的一系列影片,法国影评人多少有些情结,把他的影片作为一种系列来欣赏。 比如这译名吧,东邪西毒成了《Les cendres temps》(时光的灰烬),听上去多像《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 爱的情绪)的姊妹篇。同样有梁朝伟和张曼玉,足够吸引法兰西的小资们了,这种似有若无的浪漫,和了他们骨子里的爱情寄托。再或许,他们要在王身上寻找新浪潮的影子。
王墨镜的几乎每一部影片,都能在法国受到追捧,这里成了他在香港之外的第二个基地。泽东公司也因此吸引到了欧洲的电影投资,顺利的打开了院线和DVD市场。 哪怕法国观众并不能完全理解《东邪西毒》里的背景和诉求(‘我们还是看不懂- 《首映》语’),但这不妨碍他们套用《花样年华》里的情调。梁朝伟没有树洞了,张曼玉也无法搬家了,所以这成了一个悲剧,一个提前到中世纪的茱丽叶式的殉情。
很早以前,我读过一篇《东邪西毒》的影评,可能是小白写得吧,记不清了,那种文字很适合阐释王的作品,比看法国影评人的考证舒服多了。这种私人的感触,也是普通法国人对王的最初印象(也是最后的印象)。这一次的版本,王显然是加大了视觉听觉上的冲击感。

Ⅷ 给我推荐几本好书,急用,最好少儿适合的

楼上很全啊,都是好书
我个人强烈推荐一本《小王子》,绝对经典,而且很适合少儿,是温暖人心的必看书。

Ⅸ 电影2046中的一段插曲...

你自己从下面看看有没有想要的吧,呵呵

2046 Main Theme (With Percussion)by Shigeru Umebayashi
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

王家卫在《花样年华》中曾拿过日本作曲家梅林茂(《梦二》导演铃木清顺)仿效探戈舞曲而做的Ryumeji's theme为之放大,随着张曼玉摇曳的旗袍在暗巷和梁朝伟不断邂逅,反复擦身而过。这次王请他为《2046》谱曲,此首主题曲还是颇见功底,小提琴
配上重节奏的擂鼓,昂扬且顿挫,未来世界的火车在飞快的奔驰,夜空下斑驳的色彩,2046的大门开启。

Siboney – Instrumental by Xavier Cugat

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老相识?还记得阿飞吗?那只无脚的,一直一直飞……

不羁的阿飞孤身去菲律宾寻找亲身母亲,没曾想满腔的希望却换来一个冷清的背景,他无所畏忌的走入火车站,没钱买假护照还吊儿郎当。在《2046》里刘嘉玲还是那个叫“露露”的舞女,只是《春光乍泻》里的“小张”(张震)变成了她的新欢,男欢女爱,在烟花灿烂地,颓靡的那样刺目。

Sway by Dean Martin

“抱着我,跟我跳舞,读我的摇摆,起来吧……”

这歌词挑逗吧,这首老歌的演唱者是60年代演歌具佳的狄恩马丁(Dean Martin)。他在没进入演艺圈曾做过拳手,赌场发牌员等。后面凭借英俊的外型和优美的嗓音出道,接着又踏入影视圈。狄恩在银幕上充满男性魅力,银幕下也是个纵情酒色的家伙。他低沉洒脱的歌声,像是述说一个不愿受爱情牵拌的男人,游戏人间。

The Christmas Song (Fast Version) by Shigeru Umebayashi

圣诞快乐!已经有太多太多的各种各样演译的版本了。而此曲在《2046》里出现的只是简单的音乐演奏,音乐本身是轻松,舒服,小幸福的,可在《2046》里梁每次圣诞节就是伴着他忆起生命里出现的女人。美好的永远是回忆,事过境迁,让人挥之不散,万家灯火的圣诞节一个男人的寂寞在蔓延......

Julien et Barbara by Delerue, Georges

如果说能“抄袭”别人音乐是王家卫的一大本领(当然也许他是在向谁致敬),那这次被他“盗窃”的是法国新浪潮导演楚浮(Fran-olstruffaut)《激烈的周日》。法国作曲家乔吉斯达勒鲁(Georges)为此曲的原创者,曲名就是片中的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名字,他也是多部楚浮电影的配乐师。在这部黑色的电影中,女主角爱上了有妇之夫的上司。乔吉斯达勒鲁曾获得三座法国恺撒奖,五度提名奥斯卡,在1980年凭《情定落日桥
》摘得奥斯卡桂冠。

Siboney by Connie Francis

添上歌词,女歌手康妮法兰西斯(connie francis)带着庸懒、怜悯、心有戚戚的声线却是干着挑逗、诱人的勾当。如果说在《花样年华》里梅林茂还是带着东方似的促使男女互相吸引,那么这回初识、窥视、互瞄就是一场西方似的的周旋;相同的是旗袍还是一套接着一套,那种女人天生具有的娇柔地气息在空气中张狂的宣泄着,你们是遇见的,眼波流转间,我们彼此都知道那会是一段新的故事。

Interlude I by Shigeru Umebayashi

大提琴,只有大提琴,只是大提琴在哭泣。沉寂,死亡一般,短短地三十几秒,游离在边缘的周围。无奈是我心情,往昔成了挥之不去的永远,失落吧,怎么不说话。她走了吗?为何还要对她伤心,你在抽离中远走,醒时的梦为何还痛彻心扉。

Polonaise by Shigeru Umebayashi

这是波兰舞曲里的一种,它叫波罗奈舞曲。是曲式庄重、节奏舒缓的三拍舞步,大
音乐家萧邦就曾经写过许多波罗奈舞曲。梅林茂借用这样的形式编写了这首配乐。在悠扬的小提琴声中,他和他生命中的女人轻盈、亲密、飞速的越过,只为跟上她们的脚步,这种距离没未停止过,严肃、冷峻。仿似刹那间那次的相爱就变成追忆。在电影中,每次的放手,它都会出现。

Casta Diva 选自歌剧《Norma》by Angela Gheorghiu

诺玛,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贝里尼的名作。描述古罗马帝国时期,女祭司诺玛违背神论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她的痴心换来对方的薄意,他竟然爱上另外一个更年轻的女祭司。这首《圣洁的女神》表现出一个女祭司对女神的虔诚又透露着她的心声:圣洁的女神啊,请赐于我们和平,亲爱的人啊,请回到我的身边……而《2046》里的王菲和日本人的恋情受到父亲强烈的反对,还逼女儿不准和他来往,她一个人在房间、有月光的楼顶徘徊着,反复念着日文,真挚的守望他们的爱情,一如诺玛对着女神倾述自己的心事。

Perfidia by Xavier Cugat

这又是一首由西班牙音乐家Xavier Cugat所写被王家卫放在《阿飞正传》里面的音乐。刘德华所扮的警察在电话亭走走停停,终于还是决定去跑船的夜晚;张国荣在火车上记起那一秒,眼睛闭上的瞬间。王家卫曾说非常喜欢这段音乐,本来想把它放在《花样年华》里,最后还是没用,结果回到《2046》,老毛病还是忍不住又犯了。

2046 Main Theme (Rumba Version) by Shigeru Umebayashi

不同版本的主题曲,少了强烈的节奏感,小提琴声中只添了类似于中速的“非洲鼓”,用缓慢的钢琴穿插改变成伦巴舞曲。音乐变得凄凉柔美,在2047房窥视2046的女人,世界其实不大,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世界又太辽阔,两间房,两个世界,明天会是怎样?

Lost by Shigeru Umebayashi

迷失。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放在我的手上,我无法把握……

有人说:如果你有秘密无法对人述说,就在山上找棵森,再挖个洞,把你掖着、藏着、痛苦的秘密埋葬在里面,盖上你就会忘记。如果女人变得无所谓,爱情变得毫无所谓,世界也变得更无所谓,那么就迷失吧,尽管你知道有一天麻木的酒醉后,你会在某个清晨醒来,又一次痛彻心扉。

Dark Chariot by Peer Raben

皮尔若班(Peer Raben)从1968年开始为德国电影人法斯宾达(Rainer Werner Fassbinder)创作电影音乐,法斯宾达的四十多部电影有二十五部是皮尔若班创作的。法斯宾达的电影始终透着一股颓糜的风格,这首(黑色战车)从钢琴的独奏开始,渐渐进入一种细腻的状态;而梅林茂的主题音乐狂势奔放,两种种音乐相得益彰,如果说接近霉菌内在,还是得点皮尔若班。

Sysiphos At Work by Peer Raben

西西佛斯(sysiphos)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神处罚他必须将一块巨石由山脚推到山顶才能把他自地狱释放,但他却又无法阻止石头不断的滑落,只能日复一日反复循环着。皮尔若班在法斯宾达的电影中用这样的音乐表达纠缠不清的爱情,既然已经是注定的无果的循环,又何必太过强求?《2046》如出一则,既知宿命又何苦强扯。

Decision 选自《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 by Zbigniew Preisner

这是已故波兰电影大师基斯洛夫斯基《十戒》中(杀人影片)的一段音乐,作曲家普列斯纳(zbigniew preisner)长期与基斯洛夫斯基合作,擅长编写交响乐章为其配乐,其他的代表作有《维若尼塔的双重生活》、《篮、白、红》等,为大师电影里复杂的道德命题,留下绝妙的音乐注解。

Long Journey by Shigeru Umebayashi

他和她萍水相逢,她是个神秘的“老千”,却会为这个偶遇的男子倾力相助;她的那身黑旗袍让他想起另外一个苏丽珍,只是他不确定她会不会和他一起走?在暗灯下,面馆里,他重复着和一个叫苏丽珍女子的相遇,他只记得她说这个世上只有他对她最好。于是他问:你会不我一起走吗?她把一付牌纸平摊在桌面上,回答:你赢了我,我就跟你走!

Adagio by Secret Garden

每当记忆的列车的自语开始,就会出现这首曲子,机器人在记忆的时空穿梭,情欲如流水般的幽幽涌出,每个人的脸上有种发霉的滋味。音乐出自挪威秘密花园乐队(secret garden),乐队由挪威作曲家兼钢琴家罗夫(roiilevland)和爱尔兰小提琴家菲欧纽奥拉(fionnuala sherry)组成,两人演奏曲带有一惯的北欧特有的居尔特风格,即使没有人声部分,也能用音符带来一种与大自然的空灵气质。

Interlude II by Shigeru Umebayashi

纯粹的管乐吹奏,只有惆怅;列车前行,思念倒退,心往美好的地方游走;在只有麻木的机器人的车厢里,语言失去了意义;一切都是枉然,女人象是一堆废铁;将进酒,麻醉的里面是个烈火的心;冰凉的未来世界,谁可以告诉我,我是否曾经爱过......

The Christmas Song by Nat King Cole

这支耶赞歌曲来自已故爵士天王纳京高(Nat King Cole)的版本,至于他有多经典,在《花样年华》里的三首歌已让我们见识了。王家卫曾说选音乐一定要音乐能配上那个时代,那种氛围。在我记忆里面好象王也提起过他母亲是非常喜欢纳京高的,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我们可以想象在随处可见的餐厅,烟雾缓缓上升的某个角落,那里面是躲藏着红着双眼的女人,还是传来一阵美妙的欢笑。

2046 Main Theme (with Percussion ~ Train Remix) by Shigeru Umebayashi

列车上的老板告诉你,但凡去过2046的人没有一个回来,你是不是还是不改初衷?列车在未知的隧道里呼啸而过,清脆的响铃已千钧一发之势敲亮,上车、下站、男人、女人、国语、粤语、日文、英语,两个或者一群,从什么地方开始,在什么地方停止,没有人给我们答案!(部分内容摘自《2046》OST·王家卫《音乐独白》)

Ⅹ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影评

这是一部看后会沉重的影片,也是一部看后会思索的影片。不少人观看它只是因为那绚丽的旗袍。的确,那26套婉约幽雅的旗袍紧紧包裹出张曼玉玲珑曼妙的曲线时,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可如果只是为了欣赏服装美而观看此片的话,那未免有点糟蹋一部好片子了。
好片子像是一杯清茶,乍品没什么滋味,可细尝之下,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便会不知不觉地飘溢在你的五脏六腑间。《花样年华》就是这样一部片子。无论是镜头中精致的特写,还是丝丝小雨中由昏黄路灯投下的柔和光线,或是整个画面色彩的鲜明层次,色调搭配技巧的夺人眼目,都是导演王家卫和摄影杜可风深厚功力的体现。还有不得不提的片中的声音艺术,就算是雨滴落地的声效都是那样富有感染力,就更别提片中那伴随着男女主人公在楼道里多次相遇时恰如其分地响起的影片的主旋律--抒情中带有丝许压抑的提琴曲了。影片的这些硬件设施做的完美无瑕,更可贵的是影片的灵魂--内容情节,王家卫一样描写的匠心独运。
像是片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场景:周慕云一个人在面摊落寞地吃着云吞面,此时的镜头长时间地定格在他的面部。他的眼神里充满苦闷和孤独--为了总不归家的妻子。这时苏丽珍提着精致的保温壶出现在潮湿的石板路上。镜头由她纤细的手拍起,逐渐上移到她的胸前,却始终看不到她的脸。这种开放性的构图可以引起观众无数的想象力。她来到面摊前,同样一份云吞面,脸上带着一种沉思的忧郁的神情--为了不归的丈夫。另一对在享受爱情,而这一对只是在各吃各的云吞面。不得不说,此刻导演用一种明暗线交织的手法既含蓄又内敛地表现了两种爱情的理念。而这种意境,只有在反复细细地品味后才能理解,可谓是该片的一个经典的情节。
还有一处让人记忆深刻的片段出现在该片的中下段。周慕云终于鼓起勇气向苏丽珍表达了心中压抑已久的感情。可苏却用无语沉默来回避。周看出了两人不可能在一起的结局。于是,他请苏丽珍帮他做件事--拒绝他,让他练习承受住那份痛苦,苏答应了。可当周说完“以后你自己好好保重”随即放开她的手头也不回地走开时,苏却开始心潮汹涌。此时运用了一段长镜头,特写出了苏的手在被松开瞬间的抽搐,跟着紧紧抓住另一只手臂,手上的青筋凸现,一种油然而生的痛苦陡然现于手部。接着镜头移到她的脸:不忍、难过、冲动、压抑......种种表情交汇在一处。紧接着,苏伏在周肩头痛哭的场面出现,周的手不断轻轻地拍打着她的肩,安慰地说“好了好了,只是演戏,只是演戏.......”一种压抑已久的情感的骤然爆发,导演却没有刻意煽情,只是用娴熟的镜头语言来婉约地表达,却得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成功效果。只这一点,就可以让许多动辄让演员虚情假意地喊出“我爱你!”的导演好好学习。
片尾,周慕云离开香港这个伤心地之后,苏丽珍来到他的房间,点燃一根雪茄,不抽,只是放在那里任它的烟雾缭绕、盘旋、四散。一种她曾经熟悉的香味。她呆坐在椅子上,眼泪开始滑落。一滴一滴,最后连成一片。此时,电影中的背景声全部消失,一阵寂寥后,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响在苏的心里,也回荡在观众的耳畔--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
无言......
也许一切都应了该片的英文译名:In the mood of love
只是那“情绪中的恋爱”,在那个消逝了的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经典。就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本身而言,古老而又普通,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一个讲述婚外恋的爱情故事;就影片的情节来说,既不曲折也不扣人心弦,可以说简单而又平淡。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部故事普通、情节简单的影片能被人们称之为经典?关键就在于导演王家卫在影片中所使用的巧妙而别致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艺术手法为这个普通的故事赋予了一个内蕴深广、新颖脱俗的主题,使这部电影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一、影片在主题表现上的含蓄美。
艺术贵在含蓄,电影艺术也同样具有这个艺术法则。含蓄的表达使得艺术作品的内蕴更加丰富、使得整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更具有韵味,令人回味无穷。《花样年华》中正是具有这样的艺术特色。导演王家卫用一种隐喻式和象征式的表现手法,为这部电影增加了内在韵味。犹如一首朦胧诗,每一个字包括每一个标点都有它代表的象征意义,也像是一幅写意画,每一个线条隐含喻意。颇具特色的隐喻和象征式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部作品在主题思想的表达上显得既含蓄又有深度。影片不仅仅是反映了周慕云和苏丽珍因为各自的爱人出轨的不幸,也不仅仅是反映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而是映射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人们的普遍的感情生活和道德观念等内容。
(一)隐喻式的表现手法对影片主题的含蓄表达。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它的主题并不是直接告诉观众的,而是隐含在每一个细节中,要靠观众去体会的。《花样年华》中王家卫用隐喻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技巧把影片的主题含蓄而又自然传达出来,在表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的同时也暗示了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的真实现状,赋予影片时代色彩和社会意义,提升了影片的艺术价值。例如,影片通过苏丽珍替何老板给何太太(何老板的妻子)和给余小姐(何老板的情人)打电话、买礼物的情节,说明了老板也是在情人和妻子之间来回周旋。结合整个剧情,我们无形中就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香港社会的小资们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现状。不只是苏丽珍的丈夫和周慕云的妻子“出墙”,很多人和他们一样都在外面有情人,而且都是偷偷摸摸的。《花样年华》中,导演正是运用一些系列隐喻式的表现手法,把影片中的人物情感、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等内容暗含在每一个细节中,在深化主题思想的同时,使其在表达上具有含蓄美。
隐喻蒙太奇是表现蒙太奇中的一种艺术技巧。隐喻蒙太奇是“把表现不同形象的镜头画面加以连接,从而在镜头的组接中产生比拟、象征、暗示等作用的蒙太奇”[1]能给人一种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的感觉。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多次运用隐喻蒙太奇这一手法对影片的细节上的处理,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增加了影片的含蓄美。如影片中 “昏暗的路灯”这一镜头的多次出现,这盏路灯似乎就是苏丽珍寂寞和孤独的内心。丈夫老是不在家,只有她独自一个人每天去小面摊吃饭。犹如街头道路等一样,孤苦伶仃。再如,影片中几次“挂钟”的空镜头的出现,很容易就使观众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很具有隐喻意义。还有周慕云离开香港去新加坡时出现在影片中的一棵树的镜头,这个镜头导演用仰视的角度去拍摄,由一片蓝色的天空和一棵细高的小树组成的画面,交待了场景由香港到新加坡的转换和时间上是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三年的转换。但是更重要的是,它暗示着周慕云和苏丽珍之间的感情已经越来越远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已经永远的不可能了。《花样年华》中这些隐喻蒙太奇技巧在细节处理上的应用,增加了影片主题的含蓄美,调动了观众的情感和思绪,使观众无形中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香港生活的两个已婚男女之间既相爱而不能爱的无奈、伤感的情绪。
此外,《花样年华》中反复出现主人公周慕云和苏丽珍各自走过狭窄的楼梯,从家到小面摊和从小面摊到家的画面。这一画面反复出现,表面上是对主人公生活的表述。而实际上王家卫使用的是 “把表现同一内容的镜头画面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以突出、强调这一内容象征意义的蒙太奇技巧”[2],也就是重复蒙太奇技巧。导演之所以要这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使用这一表现技巧,目的就是要,以他们不断地从楼梯上上上下下、进进出出画面来象征他们孤独、冷清的生活状况,为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之间发生婚外情埋下了伏笔,同时也隐喻了他们两个人之间会有故事发生。在这部影片中,另一处巧妙使用重复蒙太奇的地方是,周慕云为了写小说在宾馆里租了一间房子,苏丽珍知道后去宾馆看他时,苏匆匆走上宾馆的楼梯,然后又匆匆地走下宾馆的楼梯的镜头反复出现。苏丽珍上去又下来、下来又上去,上下楼的画面重复很容易就让观众感受到了女主人公激烈的心理斗争。此处暗喻着一种矛盾,实质上对周慕云产生了感情,想去看他,但又因为自己身为人妻,受道德的束缚而避免“跟他们一样”。这里的重复效果,巧妙而贴切的展现了人物的矛盾心理,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导演在向观众传达这些思想内容时,不是直白的告诉观众,而是把这一切都隐藏在画面的不断重复中,增加了电影的韵味。
(二)明暗和色彩对主题的暗示。
影片的明暗和色彩虽然不是表现主题思想的主要元素,但是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明暗和色彩在《花样年华》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昏暗的色调和女主人公身上不断变化的服装色彩对影片的主题表达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
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把绝大部分画面都拍得很暗淡,影片中采用这样的色调,暗示了故事中的时代气氛、生活真实和情感主题,造成一种阴暗、低沉、压抑、伤感的氛围。暗调在《花样年华》中的使用给人造成一种怀旧、伤感的思绪。影片中把人物放在昏暗的楼梯、走廊、阴暗的房间和黑暗的街道中……灰暗的画面效果为影片蒙上了一层时代的影子,很容易使人感受到六十年代香港的社会状况和影片中两个主人公的感情遗憾。暗示着周慕云和苏丽珍不可能击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们终究不可能越过内心中道德的束缚。而且整部影片基本上以灰暗的色调为背景,使主题显得厚重、深沉、压抑,把观众的思绪带入了一种“悲”的 状态,使人预感到了影片“悲”的结果,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发生在六十年代香港的爱情故事的真实。
在这部影片中,最具色彩表现力的就是主人公苏丽珍身上的旗袍。苏丽珍身上的旗袍的不断变化间接的映射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心情的变化。导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用旗袍色彩的变化表现出来。就整个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着的旗袍颜色,比如搬家时、在孙太太家里看丈夫打麻将时、和孙太太他们试电饭锅时、嘱咐丈夫给她老板带皮包时,或是去公司上班时,还是其他时候,一般都是以白色加黑色、白色加蓝色和淡黄色加白色搭配的旗袍。这几种颜色搭配的旗袍是苏丽珍贯穿的。这种几种素色的衣服于影片的灰暗色调、周围环境是相协调的。但是片中好几次出现苏丽珍提着饭盒去小面摊买饭时,她都是一身颜色很暗的旗袍,暗示了她的孤独和内心的寂寞;当他们确定自己的爱人发生婚外恋时苏丽珍去宾馆里见周慕云时,她一身红色的旗袍,这一反她穿衣的一贯风格,与她一向喜欢的衣服颜色形成鲜明反差。这里其实是隐喻了她们之间爱情的产生。苏丽珍趁着房东不在去周慕云家时,一袭黄色的旗袍,象征了他们在一起的愉快和温馨。而当苏丽珍决定要跟周慕云走时,她身上的衣服变成了绿色。绿色是富于生机、象征生命的。这就隐喻了苏丽珍下定决心要和周慕云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当它赶到宾馆时,周慕云已经走了,代表希望的绿色在红色的窗帘、红色的床、暗红色的墙壁映衬下,让人感到的是莫大的失落。代表了“色彩是影视画面的抒情符号,能传递感情,表达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绪”[3]。苏丽珍身上不断变化的旗袍色彩,不仅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而且增强了影片在主题表现上的抒情意味。
不断变化的旗袍颜色与暗淡的画面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灰暗色调的映衬下旗袍的色彩变化更加具有了表现力,隐喻作用更加明显。通过色彩的变化,暗喻了人物心理的变化、情感的变化,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深化了主题。暗淡的画面色调,映衬了主题。使得影片的主题表现更加含蓄朦胧。
(三)道具的象征意义。
在这部电影中,似乎没有多余的东西,每一个镜头、画面,每一段对白、音乐,包括每一件道具在影片中都具有不可代替的象征意味。王家卫没有放过每一个细节对主题的表现作用。影片中的旗袍、绣花拖鞋等道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象征意味。不但为影片增添了民族气息,也增加了主题的含蓄性。
旗袍是《花样年华》中最具象征意义的道具。苏丽珍身上更换了27次的漂亮的旗袍暗含着多层的象征意义。《花样年华》中导演把旗袍作为一种隐喻道具,无形中向观众传达了故事的信息、人物的情绪变化,起到了塑造艺术形象的作用。“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服装,象征着高贵、典雅”[4],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的服装样式都是旗袍。导演王家卫把这样一件代表高贵、典雅的服饰作为女主人公的唯一服装,可谓用心巧妙。在影片中旗袍象征着苏丽珍高贵的个性特点,她一直对自己、对周慕云说“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表现了她心中高贵的个性特点。而且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服饰,在一定意义上,旗袍在影片中也是传统思想的象征。正是由于苏丽珍的“高贵”个性,以及受到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使她无法克服自我、冲破道德的束缚去追求自己的真爱。这就是成就了他们“无言的爱情”的主要原因。
《花样年华》中出现了四次的苏丽珍的一双绣花拖鞋,在影片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房东的突然回来,苏丽珍被控在周慕云家里,为了避嫌,她穿着周妻的皮鞋假装成刚下班回家,于是就把他的绣花拖鞋留在了周慕云的家里。周慕云一直把这双绣花拖鞋珍藏,就连离开香港去到新加坡,他也带着这双鞋。这就为赋予这双绣花鞋特殊的寓意。它象征着周慕云对苏丽珍纯洁而真挚的爱,是二人之间美好爱情的象征。后来,苏丽珍去了一次周慕云在新加坡住所,她并没有见周慕云,在周的房间里默默地停留了片刻就走了,临走时她悄悄的带走了那双绣花拖鞋……刻画出了她对自己和周之间没有结果的爱情的无奈心理。周慕云在屋内到处乱翻,却再也没有找到这双绣花拖鞋,它永远的消失了。绣花拖鞋的消失,是他们之间爱情永远不会有结果的象征。
二、叙述形式上的简洁对主题的强化作用。
“电影天生是一个故事的叙述着,或者说电影就是因叙事而存在的”[5]。电影和小说一样,人物与情节是一部电影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一般情况下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最能吸引观众。而在《花样年华》中 ,王家卫却以高度简化的情节和高度省略的人物以及极其精炼的人物对白来叙述故事,风格有点像法国新浪潮电影中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性格等的叙述特点。这种叙述形式所带来的效果就是,整部影片简洁精练,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使人感到影片在叙述过程中没有一丝多余的成分,每一个细节都与主题有着紧密的关系。

阅读全文

与法国电影新浪潮王家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乔杉演的电影是音乐人 浏览:747
2021台湾电影上映时间表 浏览:192
薇娅直播间电影票如何兑换 浏览:402
想做电影导演选什么专业好 浏览:779
巧克力工厂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205
正古宅惊魂电影演员 浏览:59
齐步走的灯谜猜一电影名字 浏览:477
千王1991电影完整版梁朝伟 浏览:773
海鲜大餐电影中文版 浏览:531
看动漫电影的app大全 浏览:284
电影院音响系统是什么 浏览:11
沙漠电影十大巅峰之作 浏览:74
有关蟒蛇的电影泰国 浏览:780
平遥电影节什么时候 浏览:611
韩国喜剧电影泰国 浏览:239
电影院英文意思 浏览:945
电影赌王大骗局优酷 浏览:826
花样年华戛纳电影节 浏览:300
抖音南京南京电影中配的音乐 浏览:699
三少爷的剑电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浏览: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