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国电影如何分级
美国电影分级如下:
1、G级: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例如:《玩具总动员3》、《海底总动员》、《狮子王》等。
2、PG级:普通级, 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
例如:《神偷奶爸》系列等。
3、PG-13级: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
例如:《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等。
4、R级: 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例如:《死侍》、《猛龙过江》、《死亡游戏》、《精武门》等。
5、NC-17级: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 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6、特殊分级
(1)USA:NR/OR、U:NR/OR:指未定级的电影,后者指1968年之前的。
(2)USA:M/X/P:不准在大院线放映的电影。
(1)好莱坞电影院分成扩展阅读: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是根据电影的主题、语言、暴力程度、裸体程度、性爱场面和毒品使用场面等,代表大部分家长可能给予的观点对电影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提前给家长提供电影的相关信息,帮助父母们判断哪些电影适合特定年龄阶段的孩子们观看。评级与电影内容的好坏并无关联。
美国电影分级并不是强制执行的制度,决定电影是否要被分级是电影制片方的独立选择。
Ⅱ 我想问问新话剧场卖那个15块钱的电影票是为了挣钱还是挣人气还想问一般电影电影院抽成多少的
应该就是挣人气,因为大部分人来电影院不仅仅是电影票的消费,也要买饮料爆米花和电影周边产品之类的,这些利润是很高的。
对于国产电影,票房按如下分成:
电影发展专项基金5%,交给国家电影管理部门
消费税3.3%,交给国税部门
剩下的部分42-48%给制片方和发行方
52-58%给院线和放映方
具体多少看合同,没有统一规定
进口片又分两种
一种是批片,就是有进口权的国内发行方(国内就中影和华夏两家有进口权)一次性付给国外制片方一定的费用(一般最多不超过100万美元),票房全部归发行方、院线和放映方所有,基本所有非好莱坞电影都属于批片,部分好莱坞B级制作的电影(投资额在8000万美元以下)也属于批片;
一种是分账大片,按国外制片方35%,国内发行方17%,放映方48%分配票房,基本都是好莱坞电影。
Ⅲ 影片的票房分账是怎么分的
票房分账就是需要在总票房中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剩下的钱当中,作为放映场所的影院拿走57%,制作方和发行方拿走43%。
综合票房:计算电商服务费后的票房收入。
分账票房:服务费部分不计入。
投资人的收益按分账票房算。
电影的票房是放拆芹映方,制作方,发行方三方分成,比例一般为4:4:2。
具体的分成数额一般之前都有合同。
成本和宣传的费用一般三方各算各的,因为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成本和宣传费用。
制片方会根据事先的约定支付发行方一笔费用。剩下的钱扣除成本了之后,制作方和投资方再按约定分成。
在好莱坞,有三种分账模式可以选择旅指毕。第一种是和中国一样的固定逗余比例分账。第二种是影院会支付一笔费用给制片方买断影片,然后这部影片的全部票房都归影院所有。第三种,是好莱坞最流行的分账模式,也就是阶梯式分账:
在好莱坞制片商的一些大片上映的第一周,制片商可以拿走80%的票房而影院只能拿走20%,这样制片方就能尽快趁着影片的热度收回成本。但随着影片上映时间变长,制片商分到的票房会越来越少,第二周、第三周在60%左右,到了第四周可能就只有20%。
Ⅳ 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演员多少,投资方多少,导演制片人分多少。
随着2017年3月正式推出《电影产业促进法》政策出台以及电影票房连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别是218亿、296亿、441亿、455亿,559亿)2018年票房突破600亿。源于政策导向和高收益,电影投资已经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资人的决策当中。投资的动力源于收益,电影投资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电影票房的高低。
那么电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线总票房需要扣除5%的专项事业发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税费,这个是国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线扣除50%—55%,宣发5%—8%,剩下40%左右,往期统计35%左右为片方可分账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资人)分账票房比例。
个人票房分红=总票房*35%左右*投资比例
最后,电影版权在电视台版权收益,网络版权收益和海外版权收益以及广告收益。
票房分红到账时间:
票房结算时间一般在院线下映后三个月内,由中影集团联合第三方会计事务所进行结算,然后分账到出品方对公账户,再由出品方结算给个人账户。
票房外的版权收益也会有合同内具体列出,结算时间一般是六个月结算一次。
演员、导演、制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资里,利润归投资方。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导演、演员、制片人也参与投资,那就按投资比例分成。
Ⅳ 好莱坞电影公司不愿意支付增值税是否合理
这是最近看到的新闻,今年好莱坞电影的国内票房分账被拖欠。原因是其不愿意交付国务院规定新增的2%的增值税。电影作为商品有其特殊性,况且所谓增值税应该由最终的消费者支付,为什么是由好莱坞公司支付呢?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另外,发米到现在是不是还没有涉及这个新闻的问题呀,我倒是觉得这件事儿有腊粗旅不少地方值得挖掘一下的。
据悉,在其他国家,增值税都是在电影制作公司和电影院分账之前,从总票房中扣除,并非由片方独摊的,所以好莱坞片商才会对2%如此抗拒。
Ⅵ 大家觉得投资电影是票房越高,收益就会越高吗
2002年,张艺谋指导的《英雄》横空出世,国内票房突破2.5亿人民币,全球票房突破1.77亿美金(约合14亿人民币)。
华语电影的大片时代来临,十亿,二十亿,五十亿,电影的票房收益越来越高,电影公司的收益越来愈高,市值一路高歌,电影市场也愈发繁荣。
但,高票房真的能带来高分账,高收益吗?
如此计算下来,成本较低却意外走红的黑马电影所取得分账收益往往会更高,高票房的超级大片有时也会入不敷出。
当然,电影收入还包括版权出售、衍生品售卖、广告赞助、海外版权费等其它收入,票房不过是其中的一项目,并不是投资电影的全部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