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庆档票房总共有多少
2020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8日)落下帷幕,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中国电影票房APP”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24时,2020年国庆档票房达39.2亿元,取得中国影史国庆档票房第二的成绩。
在今年国庆档超39亿票房中,《我和我的家乡》以18.5亿票房居首,《姜子牙》13.7亿票房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国庆档期间,《我和我的家乡》连续8日实现单日票房过亿。此外,该片在猫眼和淘票票评分均为9.3,实现了票房口碑双丰收。
(1)2020和2019电影票房同比扩展阅读
国庆档票房对比情况
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内地国庆档电影票房分别为15.8亿、26.29亿、19.04亿、43.86亿。另据国家电影资金办“中国电影票房APP”数据,截至10月8日24时,2020年国庆档票房39.2亿元。
从历年国庆档观影人次来看,2017-2019年国庆档期间观影人次分别为7720.36万、5395.46万、1.1亿,截至10月8日20时,今年国庆档观影人次超0.99亿。
从单日票房来看,2016-2019年国庆档首日票房分别为2.83亿、3.85亿、3.63亿、8.15亿。今年国庆档首日票房超7.4亿,创年内单日票房纪录。
② 2020年的电影行业前景将会如何
2020年的电影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打击,而且据目前形势看,还将会一直持续。据悉,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人民币,同比2019年下降88%。调研数据显示,2000座以上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7.7%,500-2000座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8%,500座以下规模影院同比下降91.3%,小规模影院受创程度最大。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从事与影视相关的公司中,已经有13170家公司注销或吊销,远远超过2019年全年注销影视公司数量。
(2)2020和2019电影票房同比扩展阅读:
暂别电影院的第145天
今天是暂别电影院的第145天。由于北京再度出现新冠疫情,这个等待的时间或许还将延长一段不短的时间。对近百万的电影行业从业者来说,这样的等待依然看不到终点。
在北京的疫情再次出现之前,我们无法得知在书店、KTV、酒吧、餐厅都已经开业的情况下,为何电影院迟迟无法开业。在6月15日北京因疫情“暂停开放文化娱乐场所”后,电影院的全国统一复工希望,再次变得遥远。我们无法揣测最终复映的时间会定在何时,但能够去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从业者和不同的公司,是如何度过这场还未结束的煎熬。
单单只通过倒闭公司数据的罗列,没有办法呈现从业者们的挣扎与抉择。在这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中,宣传营销公司开始布局网生营销内容,电影院线加盟投资者也在一遍遍准备复工的申请与防疫措施。减薪与裁员,都是度过这场疫情不得不做出的决定。活下去,成为每家公司的头等大事。
③ 2020年电影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2020年1月24日,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多家影院宣布暂停营业。所以2020年“互联网+”深度融合电影产业,催生丰富多样的新业态。
互联网大数据为创作赋能、为宣传发行升级,票务平台、社交平台、直播平台和各种新媒体平台,扩展电影市场的消费半径,延长院线电影的艺术生命。网络售票和在线选座服务全球领先,为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升级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3)2020和2019电影票房同比扩展阅读:
2019年的电影行业:
截至12月23日,2019年全国电影院总票房突破627亿元,国产电影占比超63%;年度新增银幕8843块,银幕总数达到68922块;全年票房过10亿元的影片共15部,其中国产电影有10部,全年票房前十位中,国产电影占八席。
在全球电影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指标再创新高,产业基础稳固坚实。国产电影不仅牢固占领国内电影市场,也不断扩大海外影响力。作为全球票房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电影潜力巨大,活力澎湃。
电影院一系列向好数据,标识产业深度、事业广度,也表明了作品温度、观众热度。2019年,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佳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折射中国电影聚焦讲好“中国故事”、着力创新创造的繁荣图景。
④ 中国电影行业国内现状
电影票房下跌近7成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电影市场下滑严重。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为204.17亿元,较2019年的642.66亿元的成绩,下跌了68%,总票房成绩整整倒退7年,回到了2013年的同期水平。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⑤ 现在中国电影行业发展如何呢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2021年中国观影人次、2021年中国观影人年龄分布
2021年,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基本完成以及新冠肺炎疫苗的普及,电影行业也逐渐从2020年的寒冬中恢复过来。全年累计实现票房470.3亿元,较2020
年同比上升231.6%,复苏迹象已逐渐浮现。但从观影人次的区域以及时间分布来看,后疫情时期,电影消费者的需求结构依旧因为疫情的原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电影观影人次大幅度回升
2016-2019年,国内观影人次不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2019年全国电影观影人次为17.3亿人,与2018年基本持平。2020年,中国观影人次出现断崖式下跌,仅为5.5亿人,较2019年下降近68.21%。而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信息,2021年全年,中国电影观影人次达到了11.67亿人次,同比上涨112.2%。
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三、四线城市在全国电影市场中的份额一直在稳步提升,与之相应的,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份额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在平均票价低于一、二线城市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显得难能可贵。可见,我国电影消费区域正在逐渐下沉。
男女比例分布较为平均
从性别方面看,根据往年经验来看,我国电影观影人群的性别分布较为平均,男女比例接近五五开。2020年全年国内观影人群中男女比例较为平衡,分别占比51%和49%。
注:截至2021年12月31日,灯塔专业版尚未发布2021年数据。
80、90后为我国电影消费主力军
从年龄方面看,2021年电影消费人群以95后和80后为主,分别占总购票人数的27%和29%。而90后的购片人数占比则为23%,排名第三。
假期档成为人们观影首选
纵观2021年全年,电影观众多倾向于在节假日选择观影,且比例大幅度上升。根据猫眼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假日档期票房的比例大幅度攀升至36%,较2019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
整体来说,受益于我国强有力的疫情管控,电影行业在2021年迎来“触底反弹”,各项指标均继续延疫情前趋势发展。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⑥ 2022年五一票房惨淡,影片人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