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香港电影是粤语的,现在都有很多配了国语的,但是这样就失去原来的味道了。好像香港喜剧很多粤语谐音那种,一旦配了国语就完全不同了。
『贰』 为什么有很多电影是说广东话的,外省人听不懂,那广东话电影怎么传播啊为什么不使用国语啊
满意答案Jahr6级2009-08-27我是广东人,觉得粤语的电影之所以能够广泛的流传是和香港电影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而且广东人口比较多,即使在潮汕地区也基本能够听懂粤语。广东话是一种地域文化,有些电影只有通过广东话这种很本土的语言才能表现它的意蕴,比如说前阵子上映的《麦兜响当当》,像我还有很多人从一开始都是期待粤语版的,因为麦兜就是香港的,香港就是讲粤语的。要让麦兜讲国语在我们看来似乎就逊色了。而且电影也是有字幕的,所以个人觉得传播倒不是个问题。至于什么时候会出潮汕话货客家话为主的电影,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只能看有没有优秀的题材这些。其实汕头最近几年也有推出潮汕话的情景短剧《瘄边头尾》,但我一般都不看的觉得实在是不敢恭维。如果单单以潮汕话为噱头而本身没有好的剧情好的演绎的话我觉得那还是不要做了。 追问: 广东潮汕人口占大多数,潮汕话也是广东三大语言之一,(三大语言,潮汕话,客家话,广东话)。说潮汕的人占大多数,潮汕话也能表现它的意蕴,也可以表现得很好,不管潮汕推出现情景剧其它地区有没有人看,也总算有一个好的开始,在电影里多渗入潮汕话,就像台湾电影那样。 回答: 潮汕话是一种挺古老的语言,有时候也觉得它的一些表达是很有趣的。但其实我个人觉得如果在电影里渗入潮汕话的话,其实出来的效果跟台湾电影中的台语闽南语是一样的,潮汕话也是闽南语系的所以觉得一般人也不会分得那么清楚。至于客家话我就没听过了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觉得现在广东地区基本上已经普及粤语了,潮汕人虽然以说潮汕话为主但还是能够听懂并且说粤语的。你应该知道汕头的《今日视线》栏目吧。据说这个讲潮汕话节目在全国都是很受欢迎,是不是我不知道,觉得即使在其他地方播出的话,语言版本会不会更改也说不定。欢迎继续讨论。 追问: 原来你那么有研究的啊?请问你是哪里人啊? 回答: 没研究啦,我本身就是潮汕人哈哈。
『叁』 国语版的香港电影丢失了什么,为什么很多人呼吁一定要看粤语版
周星驰《九品芝麻官》里,吴启华演的方唐镜在恶搞周星驰的包龙星。举一张小的契约,一张大的契约。国语版台词:方唐镜:一张湿的,一张干的。大人要哪张啊?包龙星:干的!方唐镜:对嘛,大人还是经常叫人干爹嘛!我小时候看,怎么都不懂。那明明是大小之分,怎么能论干湿呢?后来看原版:包龙星:这么小的“契崽”怎么看?方唐镜:小的“契崽”不好,还有张大的“契爷”(干爹),大人想看那一张呢?包龙星:契爷呀方唐镜:乖哦,大人未必不叫人“契爷”(干爹)的嘛!所以对粤语观众群来说,这个包袱就流畅多了。
当然这不只是语言,还有对香港风土的理解。所以像麦兜系列、周星驰、黄秋生、吴镇宇、吴君如(比如《江湖告急》)的的许多根植香港本土味道的电影,粤语版多少会差了些味道,很细微,但就是味道本身;《老港正传》这种则更考验对香港历史的在意,那就不只是语言的问题了。
『肆』 为什么有的港片在电影院放的是粤语对白国语字幕比如说《无双》,有的对白和字幕对不上,看过的都知道
电影或者电视剧都有不同的版本 在不同语言地区当然要按照不同的语言和文字习惯来匹配 内地习惯普通话和简体字 香gang习惯粤语和繁体字 既然是要观众能够听懂看懂 自然要放相对应的版本
『伍』 香港人拍电影时对白是用粤语还是普通话
粤语,后期再配音。早期港地演员的普通话多有问题,所以港片传入大陆时都有所谓的御用配音,如周星驰之石班瑜、吴孟达之胡立成、张卫健之于正昌等。不过也有一些为多名艺人配音的情况发生,如王凯、张艺都曾为梁朝伟饰演的角色配音。可张艺却也曾在《功夫》中为斧头帮帮主琛哥(陈国坤)配音,所以声线会让人十分熟悉。
但是在有大陆或台湾演员时,拍摄中会用普通话或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对白,可见如《少林足球》被删减的酱爆跳舞一段中,周星驰用粤语与赵薇普通话对白。另外就是如《功夫》中,同样是酱爆(何文辉)却是自己给自己配音,因为他会说普通话。
具体的可以参看片尾字幕部分,有配音导演或注明配音演员的都有配音部分。另外,电影配音需要的时间我并不太清楚,但电视剧一般配音时间是三到四天左右,加上后期至多七天。
『陆』 为什么香港还说粤语
那位说香港的粤语是“家乡话”的朋友并没有说错,香港本来就是曾经属于广东辖下的,“家乡话”也是很多原籍是广东的居民对粤语的亲切称呼。只不过清末的时候香港被无能的清政府割让出去了,所以在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下,当时的香港就把粤语和英语做为其官方语言,但毕竟粤语也是中文的一部分,与其它地方的方言如四川方言、河南方言等等一样也是属于方言的。只不过因为百年来的殖民地性质,香港的粤语还保持着很多古语,与广东其它地方的粤语有些不一样。而且因为几百年来的习惯使然,香港人仍然以粤语为日常交流、媒体文章、播音的语言。其实在七十年代以前,香港的电影等文艺作品还是用“国语”的,那是来自内地的“官话”(从明清时政府官员及商业交易使用的标准语言类似如今的普通话),比如有一部电影《三笑》就是“国语”版的,还有《屈原》等。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许冠杰等艺人的推动下,文艺创作者们采用粤语创作歌曲、编写电影剧本等等,由此也诞生了中文十大金曲等音乐排行榜,影响了更多的人。因为粤语本身就是香港百姓的日常语言,所以这些歌曲、影视剧深受欢迎,所以香港人至今仍然以粤语为主。而且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粤语歌曲、影视剧在内地的风靡,内地人也接受了粤语,并有不少人学习粤语、学唱粤语歌曲。不过随着香港回归祖国,很多香港人也开始学习普通话,以方便与内地开展各方面的交流。
『柒』 为什么电影里富人们都会说粤语
当然,80年代最先富起来的就是粤港澳地区,电影也是从那时开始辉煌起来,香港片家喻户晓,粤语和一下富豪自然用的就最多。
『捌』 香港人明明会普通话拍戏的过程中全部用粤语对白从一开始拍就用普通话不是很好吗还有些电影怎么找都是粤语
1,人家拍戏首先就是照顾本地观众需求,为什么要用普通话对白呢?
2,根本就没几个香港演员的普通话说得标准,就算他们肯用普通话说对白我看也没几个观众听了受得了.
3,如果这部片子是专供大陆或台湾市场的,他们自然会找人配上普通话的.
在50/60年代,香港电影是分为"国语片"和"粤语片"的,换言之"国语片"的演员就是说国语对白的,没有粤语版本,而"粤语片"就是说粤语对白的,没有国语版本.在整个50/60年代,"国语片"一直占据香港电影的主到导地位.
到了60年代末,"粤语片"已穷途末路,但"国语片"却并没有顺利完全占据香港电影市场,到了1973年,一部翻拍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使"粤语片"起死回生,而,"国语片"在八十年代初反而退出了香港市场,自此以后香港人在拍电影时演员只使用粤语对白,如果有需要,再找人配上"国语(普通话)"制成"国语版",提供给台湾和大陆市场.
『玖』 香港人为什么说广东话
香港原本是属于广东省,而广东省的主要语言是粤语,俗称广东话,当然是说广东话。
而读书用广东话是因为香港推行母语教学,因为有研究发现母语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能让学校学得更好,更容易让学生明白。
同时香港的语言政策是两文三语,中文和英文,三语是普通话、粤语、英语。
其实香港电影面对的受众都是说粤语的,电影、电视剧不弄粤语似乎不太合乎市场需要,而且香港还要很多老人家,说了大半辈子粤语,所以还是粤语比较适合当地情况。
『拾』 讨厌一些香港电影,总是用粤语,难听死了又听不懂,为什么不用普通话。
你不会听就看字幕,香港电影最不适合配国语,人家用粤语拍戏的,为什么要配音啊?我看电影最讨厌配音,电影用什么语言拍就用什么播放是最好有现场感觉,你懂个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