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莫扎特传电影音乐鉴赏

莫扎特传电影音乐鉴赏

发布时间:2021-07-21 21:01:24

A. 电影莫扎特传的音乐评论论文怎么写

先给你强烈推荐09年国人不可错过最新大片南京!南京!
http://cine.tengwang.com/item_dz_5126.aspx
主演:刘烨
高圆圆
范伟怒火攻心2高压电
http://cine.tengwang.com/item_dz_6045.aspx
主演:杰森·斯坦森杰森·斯坦森的影片就是猛啊
超喜欢他的电影
动作很真实
推荐

B. 看完《莫扎特传》的观后感,或者是自己的看完这个电影,结合这部电影写人生哲理

伍尔夫.莫扎特,那样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天才,却遭人妒忌受人迫害,生活穷困潦倒。为了音乐他留在维也纳,而拒绝他有着显赫地位父亲的安排而回到家乡。他去求人给他工作,甚至求人施舍。他不懂人情世故,生活中放荡不羁(不是指风流,是喜笑怒骂完全一俗人),却对自己的音乐狂度自信,总认为那是由史以来最杰出的。也确是那么回事。由于那个维也纳皇室御用作曲家的排挤,他创作的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在内的一些著名歌剧也在当地也只演出了屈指可数的几场。他的父亲死后,他的生活开始有一些变化,思想上生活上的压力让他憔悴不堪。他开始大量饮酒。我不知道她的妻子-史坦丝,一个娇小漂亮的女人-这个期间是怎么过来的,一方面要照顾孩子和伍尔夫的生活,另一方面还要为丈夫的精神状况担心-他被生活压的也不成样子,喝酒,语无伦次,彻夜的写那些歌剧。最后他的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度假了,由于精力透支,他在一次指挥中昏倒,随后便卧床不起。直到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迫害他的人是谁-那个在他的最后时期用钱逼他写安魂曲的人。所有情节都是故事的反面主人翁在向神父忏悔中展开的,是他谋杀了莫扎特。整个过程可能有虚构的成份,但既然叫《莫扎特传》,那就是说大部分情节是基于实际之上的。

片中有两个地方是感触最深的,第一当然是莫扎特的音乐才能,用那个御用作曲家的话就是他创作歌剧的时候完全是写出他脑子中本来存在的东西,像在在听写!他的手稿没有一处更改,而且他从不写复稿。再就是他的爱情,他和史坦丝的恩爱几次让我感动,无论是在他得意时还是潦倒时,可以说他拥有完美的爱情。他的一生我找不出他的任何实质上的过错,只是一个妒忌他的人。所以对身边的人要有适当的提防。
我想上帝应该是不喜欢完美的东西,他给了你他才华给了他爱情,但却让他穷困潦倒,为生活所困。当那个妒忌他的人把直信仰的耶稣像放到炉火中时我是着实有些意外的,他是对的,不要对上帝或什么救世主抱有什么希望,生活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上帝给了他才华只是让他能理解莫扎特的音乐,他痛苦之后想要报复上帝,于是开始了对莫扎特的排挤迫害。但他却永远忘不了他是比他出色得多的音乐家,我想他的痛苦也不会因莫扎特的消失而小多少吧?!他最后还是向神父忏悔了。所以要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可有害人之心。
我还是想把现实和电影分离开来说一下。如果想了解莫扎特的生平,还是去找一本正正经经的传记来看吧,传记上也会告诉你他是个神童,是个天才,不过绝对没有电影里那么夸张。你会发现传记里基本上没怎么提到一个叫萨列里的宫廷音乐家。忌贤妒才到心理变态的人,估计也就在编剧的脑子里能形成。真实的萨列里是一个在音乐史上多多少少可以留点痕迹的音乐家。几年前,萨列里家乡的人民为了给萨列里正名,特地开了场音乐会。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的电影的影响力之大,足以使某个已入坟墓,与世无争的魂灵再次受到鞭挞,萨列里要是显灵,不知道要气晕过去多少次。电影里最后萨列里使得最狠的那招,就是打扮成莫扎特父亲的灵魂找莫扎特写安魂曲,也是合理想象合理发挥,找莫扎特写安魂曲确有其人,是一个公爵,这是正常的业务关系,全无不妥。
其次是莫扎特,说严重点,电影是对莫扎特形象的严重歪曲。不过是一种往更天才的方面歪曲。也有一些地方让会人看得很不舒服,比如那个夸张的笑声,初次看会让人觉得完全无法接受,真像一个马戏团的猴子。不果我在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那笑声的迷人。不要嘲笑那个笑声,那是对你、对我、对天下所有自命不凡的人的嘲笑。看到第三遍第四遍,就觉得那笑声没有不行了,那笑声是导演对莫扎特的注释。那时天才可爱且纯然天真的一面。当然,这个笑让很多只看一遍电影的观众对莫扎特这个神童和天才颇感失望,认为这很野蛮。
莫扎特的葬礼没有鲜花,没有挽联,没有送葬的队伍。如同一个平凡的贫苦人们一样,只有一个普通的墓,一块不大的现已长满杂草的地。

C. 教科书式音乐电影《莫扎特传》,是想把嫉妒展现的淋漓尽致吗

这部电影比我出生还要早几年,音乐电影《莫扎特传》 虽然基本上讲的是一个嫉妒的故事 ,但是84年能拍出这样的片子 ,真是叫人吃惊 ,莫扎特传的音乐真的是很震撼人心。教科书般的剧本,教科书般的剪辑,教科书般的表演,教科书般的音乐,一个天才的陨落。作为一个男人,莫扎特并不如何出色,但他确实是音乐上的天才,是人类历史的瑰宝无疑。故事非常精彩,作为一个平庸的音乐家,对莫扎特这样的天才,怀有浓烈而又深沉得仿佛爱情的嫉妒和恨意,萨列里让我等芸芸众生心生怜惜。

本片通过嘉列里完美的解释了什么叫羡慕嫉妒恨,角选的很特别,以一双嫉妒之眼窥视天才的一生,片中莫扎特的形成和原本想象的好不一样,不过想想天才都是疯子所以也可理解。无与伦比的震撼配乐和演技,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庸才和天才之间一场关于宽恕和嫉妒的斗争。或许真的是有了才就没了情商,电影末尾那个连墓碑都没有的莫扎特,让我们只能惋惜,为他,也为我们自己。

D. 电影《莫扎特传》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http://www.gangqinpu.com/html/3345.htm

E. 影片《莫扎特传》观后感

这篇不错 ,不会重复 伍尔夫.莫扎特,那样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天才,却遭人妒忌受人迫害,生活穷困潦倒。为了音乐他留在维也纳,而拒绝他有着显赫地位父亲的安排而回到家乡。他去求人给他工作,甚至求人施舍。他不懂人情世故,生活中放荡不羁(不是指风流,是喜笑怒骂完全一俗人),却对自己的音乐狂度自信,总认为那是由史以来最杰出的。也确是那么回事。由于那个维也纳皇室御用作曲家的排挤,他创作的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在内的一些著名歌剧也在当地也只演出了屈指可数的几场。他的父亲死后,他的生活开始有一些变化,思想上生活上的压力让他憔悴不堪。他开始大量饮酒。我不知道她的妻子-史坦丝,一个娇小漂亮的女人-这个期间是怎么过来的,一方面要照顾孩子和伍尔夫的生活,另一方面还要为丈夫的精神状况担心-他被生活压的也不成样子,喝酒,语无伦次,彻夜的写那些歌剧。最后他的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度假了,由于精力透支,他在一次指挥中昏倒,随后便卧床不起。直到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迫害他的人是谁-那个在他的最后时期用钱逼他写安魂曲的人。所有情节都是故事的反面主人翁在向神父忏悔中展开的,是他谋杀了莫扎特。整个过程可能有虚构的成份,但既然叫《莫扎特传》,那就是说大部分情节是基于实际之上的。 片中有两个地方是感触最深的,第一当然是莫扎特的音乐才能,用那个御用作曲家的话就是他创作歌剧的时候完全是写出他脑子中本来存在的东西,像在在听写!他的手稿没有一处更改,而且他从不写复稿。再就是他的爱情,他和史坦丝的恩爱几次让我感动,无论是在他得意时还是潦倒时,可以说他拥有完美的爱情。他的一生我找不出他的任何实质上的过错,只是一个妒忌他的人。所以对身边的人要有适当的提防。我想上帝应该是不喜欢完美的东西,他给了你他才华给了他爱情,但却让他穷困潦倒,为生活所困。当那个妒忌他的人把直信仰的耶稣像放到炉火中时我是着实有些意外的,他是对的,不要对上帝或什么救世主抱有什么希望,生活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上帝给了他才华只是让他能理解莫扎特的音乐,他痛苦之后想要报复上帝,于是开始了对莫扎特的排挤迫害。但他却永远忘不了他是比他出色得多的音乐家,我想他的痛苦也不会因莫扎特的消失而小多少吧?!他最后还是向神父忏悔了。所以要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可有害人之心。 我还是想把现实和电影分离开来说一下。如果想了解莫扎特的生平,还是去找一本正正经经的传记来看吧,传记上也会告诉你他是个神童,是个天才,不过绝对没有电影里那么夸张。你会发现传记里基本上没怎么提到一个叫萨列里的宫廷音乐家。忌贤妒才到心理变态的人,估计也就在编剧的脑子里能形成。真实的萨列里是一个在音乐史上多多少少可以留点痕迹的音乐家。几年前,萨列里家乡的人民为了给萨列里正名,特地开了场音乐会。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的电影的影响力之大,足以使某个已入坟墓,与世无争的魂灵再次受到鞭挞,萨列里要是显灵,不知道要气晕过去多少次。电影里最后萨列里使得最狠的那招,就是打扮成莫扎特父亲的灵魂找莫扎特写安魂曲,也是合理想象合理发挥,找莫扎特写安魂曲确有其人,是一个公爵,这是正常的业务关系,全无不妥。其次是莫扎特,说严重点,电影是对莫扎特形象的严重歪曲。不过是一种往更天才的方面歪曲。也有一些地方让会人看得很不舒服,比如那个夸张的笑声,初次看会让人觉得完全无法接受,真像一个马戏团的猴子。不果我在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那笑声的迷人。不要嘲笑那个笑声,那是对你、对我、对天下所有自命不凡的人的嘲笑。看到第三遍第四遍,就觉得那笑声没有不行了,那笑声是导演对莫扎特的注释。那时天才可爱且纯然天真的一面。当然,这个笑让很多只看一遍电影的观众对莫扎特这个神童和天才颇感失望,认为这很野蛮。 莫扎特的葬礼没有鲜花,没有挽联,没有送葬的队伍。如同一个平凡的贫苦人们一样,只有一个普通的墓,一块不大的现已长满杂草的地。

F. 莫扎特传的音乐

)
15、 D大调谐谑曲(K.251)
16、 降E大调谐谑曲(K.252)
17、 F大调谐谑曲(K.253)
18、 四首乡村舞曲(K.267)
19、 降B大调第六钢琴协奏曲(K.238)
20、 F大调第七十钢琴协奏曲(K.242)
21、 C大调第八钢琴协奏曲(K.246)
22、 小提琴协奏曲,快板(K.246)
23、 降B大调回旋曲(K.269)
24、 C大调管风琴、小提琴奏鸣曲(K.263)
25、 F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24)
26、 A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25)
27、 G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41)
28、 F大调 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44)
29、 D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74)
30、 降B大调弦乐三重奏(K.266)
31、 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K.254)
1777年(21岁)
1、 降B大调短小弥撒,四声部,弦乐和管风琴(K.275)
2、 Graale ad festum B.M.V.,F大调(K.273)
3、 咏叹调(K.272)
4、 降B大调谐谑曲(K.270)
5、 D大调,Notturno(K.286)
6、 降B大调谐谑曲(K.270)
7、 F大调谐谑曲(K.288)
8、 降E大调谐谑曲(K.289)
9、 降B大调第九钢琴协奏曲(K.271)
10、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71A)
11、C大调管风琴奏鸣曲(K.271)
12、G大调管风琴奏鸣曲(K.278)
13、D大调长笛和弦乐四重奏(K.285)
14、C大调钢琴奏鸣曲(K.309)
1778年(22岁)
1、 降E大调咏叹调,四声部,管风琴与乐队(K.322)
2、 咏叹调(K.294)
3、 咏叹调(K.295)
4、 咏叹调(K.316)
5、 小咏叹调(K.307)
6、 小咏叹调(K.308)
7、 D大调第三十一(巴黎)交响曲(K.297)
8、 降B大调加沃特舞曲(K.300)
9、 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9)
10、 G大调长笛协奏曲(K.313)
11、 D大调长笛协奏曲(K.314)
12、 C大调长笛协奏曲(K.315)
13、 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
14、 A大调长笛和弦乐四重奏(K.298)
15、 C大调长笛和弦乐四重奏(K.271)
16、 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96)
17、 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1)
18、 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2)
19、 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3)
20、 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K.304)
21、 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5)
22、 D 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6)
23、 九首变奏曲(钢琴)(K.164)
24、 十二首变奏曲(钢琴)(K.265)
25、 A小调钢琴奏鸣曲(K.310)
26、 D 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
27、 C大调钢琴奏鸣曲(K.330)
28、 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
29、 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
30、 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333)
31、 八首钢变奏曲(K.352)
32、 十二首钢琴变奏曲(K.353)
33、 C大调小幻想曲(K.395)
1779年(23岁)
1、 C大调《雷吉娜.柯立》四声部,管风琴与乐队(K.276)
2、 C大调弥撒(K.317)
3、 C大调《多米尼加的晚课经》(K.321)
4、 C大调慈悲经(K.323)
5、 G大调交响曲(K.318)
6、 降B大调交响曲(K.319)
7、 D大调小夜曲(K.320)
8、 D 大调谐谑曲(K.334)
9、 降E大调两架钢琴协奏曲(K.365)
10、 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364)
11、 C大调管风琴奏鸣曲(K.329)
12、 C大调管风琴奏鸣曲(K.328)
13、 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78)
14、 八首小步舞曲和三重奏(K.315A)
15、 两首进行曲(K.335)
1780年(24岁)
1、 埃及国王塔莫斯(K.345)
2、 C大调庄严弥撒(K.337)
3、 C大调慈悲经(K.340)
4、 四声部晚课经(K.339)
5、 两首德国宗教歌曲(K.343)
6、 心满意足(歌曲)(K.349)
7、 来吧,亲爱的吉特(K.351)
8、 C大调第三十四交响曲(K.338)
9、 降B大调小夜曲(K.361)
10、 进行曲(K.362)
11、 三首小步舞曲(K.363)
12、 降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68)
13、 C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336)
14、 六首变奏曲(K.360)
1781年(25岁)
1、 伊多美奥,瑞.蒂.克勒达(K.366)
2、 D小调慈悲经(K.341)
3、 咏叹调(K.368)
4、 咏叹调(K.369)
5、 咏叹调(K.374)
6、 芭蕾(K.367)
7、 降E大调小夜曲(K.375)
8、 C大调小提琴回旋曲(K.373)
9、 F大调大管和弦乐四重奏(K.370)
10、 G大调、小调小提琴奏鸣曲(K379)
11、 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80)
1782年(26岁)
1、 后宫诱逃(歌剧)(K.348)
2、 C小调弥撒(K.427)
3、 善良的恩人,请接受我的谢意(K.383)
4、 致希望(K.390)
5、 致孤独(K.391)
6、 该感谢格兰茨(K.392)
7、 卡农(K.229)
8、 卡农(K.230)
9、 卡农(K.231)
10、 卡农(K.233)
11、 吃,喝(卡农)(K.234)
12、 卡农(K.347)
13、 卡农(K.348)
14、 两重唱(K.389)
15、 歌曲(K.393)
16、 D大调第35哈夫纳交响曲(K.385)
17、 C小调小夜曲(K.388)
18、 三首进行曲(K.408)
19、 D大调协奏回旋曲(K.382)
20、 A大调协奏回旋曲(K.386)
21、 F大调(K.413)
22、 A大调(K.414)
23、 C大调(K.415)
24、 D大调圆号协奏曲(K.412)
25、 G大调弦乐四重奏海顿1号(K.387)
26、 五首赋格(K.405)
27、 巴赫赋格序曲(K.405)
28、 F 大调卡农快板(K.410)
29、 F 大调快板(二只单簧管和三只低音圆号)(K.411)
30、 A大调、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由Stadler完成
31、 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403),未完成
32、 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404),未完成
33、 C 大调幻想曲和赋格(K.394)
34、 C小调幻想曲(K.396)
35、 D小调幻想曲(K.397)
36、 序曲(按亨德尔的风格),未完成,(K.399)
37、 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K.400)
1783(27岁)
1、 谐歌剧,未完成(K.422)
2、 谐歌剧,未完成 (K.430)
3、 咏叹调(K.416)
4、 咏叹调(K.418)
5、 咏叹调(K.419)
6、 咏叹调(K.420)
7、 咏叹调(K.431)
8、 咏叹调(K.432)
9、 爷们总是找东西吃(K.433)
10、 咏叹调(K.435)
11、 咏叹调(K.486A)
12、 低层次的满足(K.151)
13、 咏叹调(K.178)
14、 献给你,宇宙之魂(K.429)
15、 三重唱(K.434)
16、 三重唱(K.436)
17、 三重唱(K.437)
18、 三重唱(K.438)
19、 三重唱(K.439)
20、 咏叹调(K.440)
21、 三重唱(K.441)
22、 C大调第36林茨(Linz)交响曲(K.425)
23、 G大调第37交响曲(K.444),未完稿,最后由海顿的弟弟完成
24、 为一哑剧作曲(K.446)
25、 F 大调大管协奏曲(K.293),只完成片断
26、 D 小调弦乐四重奏(海顿弦乐四重奏第2号)(K.421)
27、 降E 大调弦乐四重奏(海顿弦乐四重奏第3号)(K.482)
28、 D小调、大调钢琴三重奏(K.442),由Stadler最后完成
29、 降E大调五重奏(K.407)
30、 六首变奏曲(K.398)
31、 D 大调赋格(K.443)
1784年(28岁)
1、 六首乡村舞曲(K.461)
2、 五首小步舞曲(K.461)
3、 两首小步舞曲和两首乡村舞曲(K.463)
4、 降E大调第十四钢琴协奏曲(K.449)
5、 降B大调第十五钢琴协奏曲(K.450)
6、 D 大调第十六钢琴协奏曲(K.451)
7、 G大调第十七钢琴协奏曲(K.453)
8、 降B大调第十八钢琴协奏曲(K.456)
9、 F大调第十九钢琴协奏曲(K.459)
10、 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海顿弦乐四重奏第4号)(K.458)
11、 降E大调五重奏(K.452)
12、 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454)
13、 C小调小葬礼进行曲(K.453A)
14、 十首变奏曲(K.455)
15、 C小调小提琴奏鸣曲(K.457)
16、 八首变奏曲(K.460)
1785(29岁)
1、 小伙子漫游(K.486)
2、 魔术师(K.472)
3、 心满意足(K.473)
4、 被欺骗的世界(K.474)
5、 紫罗兰(歌德诗)(K.476)
6、 石匠之欢乐,康塔塔(K.471)
7、 四重奏(K.479)
8、 三重奏(K480)
9、 歌曲(K.483)
10、 合唱(K.484)
11、 共济会葬礼进行曲(K.477)
12、 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K.466)
13、 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K467)
14、 降E大调第二十二钢琴协奏曲(K.482)
15、 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慢板(K.470)
16、 A大调弦乐四重奏(海顿弦乐四重奏第5号)(K.464)
17、 C大调弦乐四重奏(海顿弦乐四重奏第6号)(K.465)
18、 G小调钢琴四重奏(K.478)

G. 莫扎特传的影片评价

《莫扎特传》是人物传记片的顶峰之作,轰动世界的第一流的视听享受音乐片,深刻洞悉人性的经典之作。(网易娱乐 评)
《莫扎特传》是一部罕见的电影,它近乎完美的剧本,优美的音乐,高雅的影像,非凡的演出,炫目的导演,和引人入胜的故事都证明了这一点。(《电影批评家》评)
影片《莫扎特传》以倒叙的手法表现了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坎坷一生,同时也给观众展示了一幕“因妒生恨”的人间悲剧。影片在萨利埃利的回忆中娓娓道来,他给观众展示了一个形骸放荡的莫扎特,一个不拘小节的莫扎特和一个才华横溢的莫扎特。(新浪娱乐 评)
《莫扎特传》反映了艺术上的创新与模仿、生活中的天真与世故、人生道路上的善与恶的冲突,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因无知和缺乏鉴赏力而扼杀天才这一可悲事实。影片透过宫廷乐师萨列里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萨列里兢兢业业,但资质平庸,莫扎特才气逼人,但不知天高地厚。妒火中烧的萨列里最终害死了莫扎特,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刚愎保守的维也纳音乐界中惟一能领悟到莫扎特作品精髓的人,是莫扎特绝无仅有的音乐知己。两人本可成为西方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却由于一方的嫉妒,最后双双以悲剧告终。嫉妒,这一人类最原始的阴暗心理,它毁灭掉了一段本应成为现实的人间佳话。(南海网 评)
该片一改把古典音乐家当成“完人”或“圣人”来描绘的传统,颠覆了从莫扎特去世后由他太太开始的“贴金运动”,还原了他不完美的人生和完美的音乐之间的矛盾。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第57届)的影片可视为两名音乐家的传记,除了莫扎特,还有他的同行萨列瑞。影片透过萨列瑞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 IMDB评)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影片,该片的独创性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说来,人物传记是最难由形式上突破的电影题材,一个人的一生再怎么精彩,无非也脱不了由生到死的述说法则。唯《莫扎特传》叙事结构与众不同,匠心颇具。(网易娱乐 评)

H. 通过电影《莫扎特传》,分析音乐创作者的个性,素质等因素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这个我并不太懂,不过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 莫扎特密码 这是06年CCTV音乐频道《经典》栏目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做的一期为期48(貌似是这个数)期的节目,里面就是通过这部电影介绍莫扎特和其生平,及其作品的,我也是通过那期节目才知道这部电影的。

I. 如何评价电影 《莫扎特传》


《莫扎特传》反映了艺术上的创新与模仿、生活中的天真与世故、人生道路上的善与恶的冲突,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因无知和缺乏鉴赏力而扼杀天才这一可悲事实。影片透过宫廷乐师萨列里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萨列里兢兢业业,但资质平庸,莫扎特才气逼人,但不知天高地厚。妒火中烧的萨列里最终害死了莫扎特,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刚愎保守的维也纳音乐界中惟一能领悟到莫扎特作品精髓的人,是莫扎特绝无仅有的音乐知己。两人本可成为西方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却由于一方的嫉妒,最后双双以悲剧告终。嫉妒,这一人类最原始的阴暗心理,它毁灭掉了一段本应成为现实的人间佳话。

J. 从《莫扎特传》中谈谈对莫扎特人物分析及作品风格特点,大概400字左右就好

《莫扎特传》是米洛斯·福尔曼执导的一部电影。影片以倒叙手法,既表现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现了追逐名利但却才能平庸的宫廷乐队指挥萨利埃里与才华横溢、但不谙世事的莫扎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影片中,萨利埃里运用手中的权力,剥夺了莫扎特的演出机会,断绝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使他陷于贫病交加的绝境,英年早逝,被葬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公墓里。曾经烜赫一时的萨利埃利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的作品却成为人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在世间永远传唱。
本片讲述了伟大的音乐天才沃尔夫岗.阿巴迪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一生。影片采用倒叙手法,由安东尼奥.萨利埃雷(Antonio Salieri)讲述。他是一位宫廷乐师、莫扎特的天才使他既羡慕又震惊,心理上发生了变态,决定除掉莫扎特。音乐在全片中具有叙述和点出主题的作用,将莫扎特的音乐和他的生平事件串连在一起,刻划了莫扎特与萨利埃雷在音乐上的冲突。
1782年,年仅26岁的莫扎特来到维也纳,其绝世才华立即倾倒了整个奥地利宫廷,同时也引起了宫廷首席乐师萨利埃利的嫉妒。萨利埃利为人自负,自诩为维也纳音乐界第一人。莫扎特的才华既令他惊叹,也使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心胸狭窄的萨利埃利由嫉转恨,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毁灭掉这个强大而可怕的“对手”。
莫扎特的音乐造诣超尘脱凡,在生活中却是个不修边幅,行为恣肆的人。在萨利埃利的挑唆之下,保守、刻板的维也纳主流音乐界视他为“异端”,处处为他设坎施绊。莫扎特的乐谱遭到大量删改,作品无法在剧院上演,生活日渐困窘。
莫扎特的父亲突然去世,这使莫扎特悲痛万分,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身体一落千丈。萨利埃利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戴上莫扎特父亲生前用过的假面道具,敲开莫扎特的家门,要他谱写一篇《安魂曲》。莫扎特在恐惧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夜以继日地工作。《安魂曲》写成了,他自己也终于油枯灯尽,气绝身亡,死时年仅35岁。
萨利埃利的阴谋得逞之后,自感莫扎特的冤魂日夜索命不休,最后精神失常,被送进疯人院。时光流逝,曾经烜赫一时的萨利埃利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的作品却成为人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在世间永远传唱

阅读全文

与莫扎特传电影音乐鉴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乔杉演的电影是音乐人 浏览:747
2021台湾电影上映时间表 浏览:192
薇娅直播间电影票如何兑换 浏览:402
想做电影导演选什么专业好 浏览:779
巧克力工厂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205
正古宅惊魂电影演员 浏览:59
齐步走的灯谜猜一电影名字 浏览:477
千王1991电影完整版梁朝伟 浏览:773
海鲜大餐电影中文版 浏览:531
看动漫电影的app大全 浏览:284
电影院音响系统是什么 浏览:11
沙漠电影十大巅峰之作 浏览:74
有关蟒蛇的电影泰国 浏览:780
平遥电影节什么时候 浏览:611
韩国喜剧电影泰国 浏览:239
电影院英文意思 浏览:945
电影赌王大骗局优酷 浏览:826
花样年华戛纳电影节 浏览:300
抖音南京南京电影中配的音乐 浏览:699
三少爷的剑电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浏览: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