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视剧为什么要配音不用原声
因为有些演员的普通话不标准!电影用配音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演员的普通话不标准,需要消除噪音,以及这样更严谨!
第一个原因,普通话不标准!
虽然现在大部分的演员都会讲普通话,但还是有一部分演员不会讲普通话。或者普通话说得不是特别好。
如果这个时候不进行二次配音,而用原来的声音的话,那么将会令观众无法接受。再加上有些演员属于其他的地区,像是有广东,香港或者台湾的演员可能会有一些粤语的口音。
可他们又说不了普通话,这个时候,就需要二次配音来来掩盖这个不足的情况!
第二个原因,那就是消除噪音!
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都会听不到任何的噪音。听到的,都是舒舒服服的演员的声音和背景音乐。
但实际上,在电影拍摄的时候,是会把很多噪音录进去的。想要进行噪音消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消除原来的声音,直接用二次配音。
这样一来,演员原来的声音和一些群众演员的声音就会消失不见。就需要重新对他们进行配音了!
所以这是第二个原因,为了消除噪音!
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更严谨!
使用二次配音,其实也是为了更严谨!因为在二次配音的时候,使用的配音演员都是专业的配音演员!他们都是经过配音的训练之后才得以去配音。
如果不进行二次配音,那么有些台词或者有些地方就会出现不严谨的情况!或者是听起来感觉怪怪的。
B. 为什么大陆电视剧还要配音
原因有以下几点:
1、演员台词功底差,这在中国很普遍,尤其是电视剧,大部分演员到了现场才背台词,背不出来,有的演员就胡说一气,混过去,到时候,配音。
2、演员有口音,或是非母语的表演,每个演员的语言天赋不一样,天分好的,如鱼得水;稍差一些的,后天努力,比如好几位国内女演员;但第三种还是很多的。
3、拍摄现场情况复杂,很多时候收到很多外界的干扰,加上录音设备等限制,实际过程录音不能保证清晰完整,甚至压根听不到。不进行后期配音,基本没办法看。
分类
配音演员分为职业配音演员和非职业配音演员两种。
职业配音员又称专业配音演员,指曾受过配音训练并以配音作为职业,专门为电影、电视、动画、外语节目、幕后旁白配音的人。
非专业配音演员是指并非以配音作为主要职业的人,香港的非专业配音演员多数是演员或歌星,但配音水平经常受到批评,通常认为用明星配音,主要是为明星作宣传,而非为影片作宣传。也有独立创作人为自己的作品配音,但多数观众较多注重其作品水准,而很少在乎其配音质量。
C. 电视剧配音怎么配
我国电视剧中对演员对白的录制分为两种:
同期收音(又叫现场收音),和后期录音。
同期收音,顾名思义,同期收音就是在演员表演的同时,通过专业的录音设备将演员表演现场所说的台词音录制,再根据摄像机时间码对照已经录好音轨,后期制作,消除杂音。之后混音,出成品。
这种收音方式最终出来的效果就是演员自己的本声,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当时演员本身的角色流露。
同期收音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让观众感到真实感。因为无论现场音频环境如何优越,演员表演的时候一定会出现细微的杂音,这更符合人的生活常识。而同期录音的空间感也会更强,这种空间感虽然靠后期混响也可以调,但是我国的那些靠后期配音的剧很少有调,因为工期更长。
如果你想学习配音可以加裙开始是七七八,中间是六零零,末尾是三九六,每天直播分享配音干货,也有资料可以下载,免费送自学资料100多G网盘。
同期声的劣势,就在于,成本更高,现场环境制约因素太多。尤其是国内的拍摄环境,你取景的地方很可能旁边就是嘈杂的人流,而我们确实没有向国外那些巨制一样动不动就封路封桥的预算;再或者,你在影视城里取景,十几个剧组同时开拍,你这边杏花微雨隔壁就飞机大炮,用同期声这能听?所以用后期录音也是成本及环境所迫。拍摄的时候,如果现场出现什么异常,比如NG、异响,甚至是飞机飞过,这段表演就得废了重拍,有几个国内剧敢这么玩?
咱们现在国内电视剧敢用同期声录音的不多了,爱情公寓系列是全程的同期声录音,但他们都是在棚里拍摄的,所以在录音方面就可以放肆一点。
下面说说后期配音。
后期配音在咱们国内可以说是相当常见……十个剧得有八个是后期配音。
后期配音的优势有很多,首先成本可控。因为后期配音的台词录制都是在专业的录音棚里进行,不用担心有什么异常情况,需要的人员也比现场收音少太多(现场收音光扛杆子的就得好几个,更不用说在现场随时待命的录音师,将录音和影像编号的场记)。如果不算配音演员,基本上只需要录音师、配音导演以及一些助理的就够了,几个人就能搞定。
还有很多时候,是演员本身的台词功底不足(湖南台那一票剧……比如古剑奇谭,我就是当广播剧听的),或者是非大陆演员说中文台词没法听,又或是仅仅是因为配音演员的声音比演员本音更贴脸。
拿《甄嬛传》举例,这个片就是配音的一个典型例子。
《甄嬛传》是在横店的明清宫苑景区取的景,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横店影视城。所以这个片也就顺理成章地使用了后期配音。
有用演员自己配的:陈建斌、蒋欣均参加了自己角色的后期配音。
而蔡少芬则是因为来自香港,普通话比较弱,所以用的后期配音。
孙俪是因为怀孕,导演不想增加她的负担,所以最终选择了季冠霖作为孙俪的配音,
效果都非常不错。
而许多时候,剧本需要修改,这些修改的台词,往往需要配音完成。另外,因为我国国情,有些电视剧拍成样片送审后,需要根据广电总局的意见进行修改。这类修改,小则只有几处,大则伤筋动骨,人名、剧情都要重新改过。此时再想找演员回炉重拍,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配音重新制作。
至于不能配出当时的心境,这点完全不用担心,因为配音演员的台词功底一定是过硬的,而优秀的配音员在配音时的投入程度和那些在镜头前的演员是完全一样的。
当然,以上并非完全绝对的,一部戏无论是选择同期配音还是后期配音都是经过导演综合斟酌后的结果。成本,时间,人员都会影响其最终选择。
先说这些。
D. TVB的全部配音演员
TVB的配音演员不计其数,比较出名的有潘宁、叶清、杜燕歌、于小华、苏柏丽等。
1、潘宁
潘宁是香港著名电影、电视剧国语配音员,也是TVB 配音组第一个为全部六大花旦配过音的人。
潘宁1978年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开始只是配一些群杂角色;1981年在《射雕英雄传第三集》一片中已经担正,声演黄蓉一角;1978-1988这一期间偶尔也帮TVB配音,如82年的《天龙八部》中王语嫣,83《射雕英雄传》中穆念慈;1988年正式签约TVB。
E.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配音演员他们都配过哪些影片的声音
李梓 (1930.12.23-) 女配音演员。
原籍河北栾城,生于石家庄。中学时 代在北平求学。1948年赴山东解放区 、入华东大学。1952年 肄业于山东大 学艺术系。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1954年任译制片配音演员,是中国 影协第四届理 事。曾为《音乐之声》 、《白夜》、《阴谋与爱情》、《被 侮辱与被迫害的人》、《红与黑》、 《红 菱艳》、《红色宣传员》、《简 爱》、《巴黎圣母院》、《望乡》、 《叶塞尼娅》、《英俊少年》、《 啊 ,野麦岭》等三百余部译制片配音。 还曾为《居里夫人》、《安娜·卡列 尼娜》等外国电视连续剧 配音。
丁建华 (1953-) 女配音演员。
山东诸城人。高中毕业。1971年参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文工团 任演员。1976年任上海 电影译制厂配 音演员。先后为《追捕》、《远山的 呼唤》、《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 《卡桑德拉大 桥》、《情暖童心》、 《昏迷》、《细雨梦回》、《莫斯科 之恋》、《无头骑士》、《茜茜公主 》等 百余部外国影片配音。
刘广宁 (1939.1.27-) 女配音演员。
原籍福州,生于香港。1959年上海第 四女子中学高中毕业,次年入上海电 影译制厂任配音演员,是中国影协第 三、四届理事。曾为《叶塞尼娅》、 《绝唱》、《吟公主》、《生死恋》 、《白衣少女》、《大篷车》、《望 乡》、《苔丝》、 《尼罗河上的惨 案》等近三百部译制片配音。还曾为 《天云山传奇》、《沙鸥》、《胭脂 》、《夜上海》等国产片、电视剧配 音,并参加广播剧演播
乔榛 (1942.11.17-) 配音演员、译制片导演。
上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表演系,同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 员。 1975年任上海电影译制厂演员 、导演。1984至1986年任该厂厂长。 曾担任《魂断蓝桥》、《叶塞尼娅》 、《美人计》、《生死恋》、《红衣 主教》、《寅次郎的故事》、《安娜 ·卡列尼娜》等二百余部译制片的主 要配音演员,并任《坎贝尔王国》、 《罗宾汉》、《湖畔奏鸣曲》、《三 十九级台阶》等十余部译制片导演。 其中《追捕》、《苔丝》、《国家利 益》分别获1979、1982、1983年文化 部优秀外国译制片奖。1980年后曾主 演《珊瑚岛上的死光》、《R4之谜》 等故事片。
陈汝斌
1932年生于北京市。1950年调入东影演员科任配音演员。40多年来曾为《复活》、《被开垦的处女地》、《静静的顿河》、《蝴蝶梦》、《舞台生涯》、《神秘的黄玫瑰》等近500部外国影片配音。还曾在国产故事片《地下尖兵》、《兵临城下》、《寂静的山林》、《黄英姑》等多部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并曾担任译制片导演、演员剧团团长、译制片分厂厂长等职。
尚华
1922年,一个啼声嘹亮的男婴出生在山东省黄县的一户普通人家中。从商的父亲尚勉臣欣喜异常,为 了将来男孩能子承父业,他前思后想为儿子取名“尚乃忠”。固执的父亲当然没能料到,成年后的乃忠并 没有成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反倒在另一个艺术领域中叱咤了大半个世纪。 尚乃忠的青年时期,正逢国内战乱不断,但丝毫没有影响他对于京剧艺术的痴迷。即便随着父母颠沛 流离到哈尔滨当了一家五金店的学徒,仍然经常独自一人偷闲跑到戏院里过把瘾。“一定要当个演员”这 样的梦想,就这样悄悄地在一个少年人的心中萌动着…… 19岁跟随全家来到上海落户后,尚乃忠第一次违拗了父亲的意愿,弃商从文偷偷报名考进了当时的上 海现代电影话剧演员专校。他在这所私立学校中潜心攻读,刻苦学习语言、表演等一系列课程,像一块干 渴的海绵汲取着艺术的养料。 毕业后,尚乃忠如愿开始了自己的话剧表演生涯。从1942年到解放初期,这一干便是八年。在这青春 放飞又略显艰辛的艺术旅途中,他辗转于京津沪各剧社之间,参加了《雷雨》、《原野》、《林则徐》等 诸多著名剧目的演出。很快他便成了剧社的主要演员。但是,固执的父亲对于家里出来这样一个“戏子” ,感到颜面无光,每每回到家中,尚乃忠最不忍见到的就是父亲痛惋的目光。考虑良久,乃忠遂给自己取 了一个艺名“小臣”。最终,为了避免大家误解他为“陈先生”,又给自己正式取了一个名字——尚华。
向隽殊 (1925.4.7-) 女配音演员。
原名徐佩华。原籍四川巫山,生于北 京。1943年就读于北平京华美术学院 音乐系。1949年入华北大学文艺部戏 剧科学习,结业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 译制片配音演员。是中国影协第五届 理事、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参 加近三百部影片的配音。其中有影片 《复活》、《静静的顿河》、《战争 与和平》、《舞台生涯》、《人证》 、《蝴蝶梦》等,以及外国电视连续 剧《女奴》、《石人圈》等。此外, 还曾为《冰山上的来客》、《杜十娘 》等许多国产影片的女主角配音。19 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 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1981年获金鸡 奖配音演员特别奖。
曹雷 (1940-) 女演员,译制片导演、演员。
浙江浦江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 学院表演系。1965年入上海电影演员 剧团任演员,先后在《金沙江畔》、 《年青的一代》等影片中扮演主要角 色。1982年起任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 演员兼译制导演,先后为《非凡的艾 玛》、《爱德华大夫》、《国家利益 》、《最后一班地铁》、《蒲田进行 曲》、《姊妹坡》等外国故事影片的 女主角配音,并担任《斯巴达克斯》 、《战争与和平》、《靡菲斯特》、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柏林之恋 》等外国故事片的译制导演。其中《 国家利益》、《斯巴达克斯》、《靡 菲斯特》等影片曾获广播电影电视部 优秀译制片奖。还曾为《鹰冠庄园》 、《画家的女儿》等外国电视连续剧 的女主角配音。
孙敖 男 (1932--)
长春电影制片厂一级配音、演员。1932年出生在北京。1951年到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学习,1956年调到长影厂当演员。当演员期间,他曾在影片《三进山城》(饰王翻译官)等十余部影片中扮演不同个性的人物;从事配声工作以来,为400多部外国片、200多部国产片配音。如《永恒的爱情》中的哈迈德、《蝴蝶梦》中的德温特先生、《两个人的车站》中的普拉米·谢尔盖维奇、《斯特凡大公》中的大公、《疯狂的贵族》中的萨吕斯特、《独立与死亡》中的佩德罗皇帝、《诱拐报道》中的古屋数男、《杀人狂》中的夏邱、《警告》中的季米特洛夫等男主角,均由他配音。其中,《永恒的爱情》、《蝴蝶梦》、《两个人的车站》均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李真 女 (1935--)
长春电影制片厂配音演员兼译制导演。1935年生于北京市。1958年考入长影厂,参加了第一期演员培 训班学习毕业后到长影演员剧团从事译制片配音工作参与创作的作品至今已超过300部集。其代表作有《 两个人的车站》(苏),为女主角薇拉配音,该片获文化部优秀配音而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参加 配音的还有:《岸》(苏)、《爱情与女王》(美)、《邦斯舅舅》(英)等。此外,还担任了《寅次朗 的故事》(日)、《稻草人》(苏、又译“丑八怪”)、100集电视剧《卞卡》(墨西哥)的译制导演。 1988年被文化部评为“尖子”演员。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沈晓谦
沈晓谦是80年代中期加入上译的,也可以说他赶上了上译最后的辉煌时期,曾经有人说沈晓谦的音色比较像已故的邱岳峰老师,感觉在一些词句上也许有些类似,但整体感觉不是很像。沈晓谦的音色也是哑哑的那种,比较适合配坏人的角色。
赵慎之
有谁会忘记《望乡》里阿崎婆那充满孤独和辛酸的声音呢?为阿崎婆配音的就是赵慎之。赵慎之与苏秀是70年代以后公认的专门为老太太角色配音的高手
杨成纯
杨成纯曾担任过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厂长,他的声音冷峻潇洒,与邱岳峰的风格相似。代表作品有《追捕》中的矢村、《野鹅敢死队》中的“军师”、《海狼》、《逃往雅典娜》中大卫·尼文扮演的角色以及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中的卡西诺等等。杨成纯80年代末举家前往美国定居,现在在美国一家华人电台工作。
童自荣
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生于1944年,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话剧表演系,1973年开 始从事电影配音工作,为中外影视作品千余部配音,其中担任主要角色的约三百部。
邱岳峰
(1922—1980)原籍福建福州,生于黑龙江呼伦贝尔。早年就读于福建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北京 外国语专科学校。1942年后相继在天津大亚剧团、艺风剧团、上海影人联合剧团、天旅剧团、国艺剧团、北京紫竹林剧团任演员。1950年后任上海电影制厂译制片组、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演员。善于以具有丰 富表情的不同声音再现银幕形象。曾为《伟大的公民 》、《安娜·卡列尼娜》、《警察与小偷》、《科伦上尉》、《白夜》、《第四十一》、《红菱艳》、《 悲惨世界》、《简爱》、《凡尔杜先生》、《大独裁者》等二百余部外国影片配音。
毕克 (1931.7.21-) 配音演员、译制片导演。
原名毕德泉,又名德全。山东济南人 。1948年蚌埠崇正中学肄业。1950年 后在上海金鸡旅行剧团 、广西宜山地 委文工团话剧队任演员。1952年后在 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 译制厂任配音 演员、导演、艺委会副 主任。先后为《海之歌》、《白痴》 、《仅次于上帝的人》、《阴谋与爱 情》 、《警察局长的自白》、《苦海 余生》、《卡桑德拉大桥》、《尼罗 河惨案》、《阳光下的罪恶》、《 拿 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老枪》 、《追捕》等约五百部译制片配音。 还为多部国产美术片、科 教片配音。 后兼任译制片导演,执导了《兆治酒 馆》、《铁面人》、《老枪》、《罪 行始末》、《总 统轶事》、《威尼斯 面包师的儿子》、《远山的呼唤》等 译制影片,其中《远山的呼唤》获文 化部 1981年优秀外国译制片奖。
F. 电影电视剧中的配音是什么意思
配音是为影片或多媒体加入声音的过程。
配音 (英语:Dubbing),广义指影片加入声音的过程,狭义指配音员替角色配制声音、为影视作品或电视动画等加入负责内容说明的旁白。另外,戏剧演员的话音或歌声转由别人配制的替代、现场收音出现错漏或者难以进行,由原演员重新为片段补回对白的过程,还有演员配上不需要露面的对白或者所演角色表达的自身想法,皆属于此类,即时外语传译则除外。
现今,除了默剧动画,所有电视动画都会有配音。代替原本语言的配音最常见在电影、动画或剧集。外语作品经过本地语言配音后,接受度可以提高;但也有部分作品配音水平被部分观众认为不如原音或剧情遭删改,而使之受到恶评。
(6)电影电视剧音乐配音扩展阅读:
意义——
配音虽也属话筒前的语言艺术范畴,但它不同于演播,挖掘书面含义后,可以自己根据理解去设计语调、节奏;亦不同于新闻、科教片的解说,可以根据画面平叙直述、娓娓道来。影视配音要求配音演员绝对忠实于原片,在原片演员已经创作完成的人物形象基础上,为人物进行语言上的再创造。
它使配音演员受到原片人物形象、年龄、性格、社会地位、生活遭遇、嗓音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允许演员超越原片自由发挥,另立形象。同时又要求配音演员根据片中人物所提供的所有特征,去深刻地理解、体验人物感情,然后调动演员本身的声音、语言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去贴近所配人物,使经过配音的片中人物变得更丰满、更富有立体感。
G. 为什么很多电视剧和电影要用配音,而不是原声
因为有些演员的普通话不标准!电影用配音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演员的普通话不标准,需要消除噪音,以及这样更严谨!
第一个原因,普通话不标准!虽然现在大部分的演员都会讲普通话,但还是有一部分演员不会讲普通话。或者普通话说得不是特别好。
可是二次配音之后,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所以,这是最后一个原因,为了更加的严谨!
那么对于电影不使用原来的演员的声音这件事,你又是有什么看法呢,我的老伙计?
H. 为什么很多影视剧不用演员的原声而是要配音演员后期配音
首先,环境条件不允许。大家都知道在拍戏的时候,周围的环境是非常嘈杂混乱的,什么声音都存在。要是直接当场进行收音的话,效果肯定不是最佳的,甚至都听不太清楚。就算是剧组有特定的收音设备,但肯定还是抵不过后期配音的。
最后,追求完美效果。毕竟也是要播出的影视剧,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声画结合的。我们不仅仅是看画面,声音台词也是另外一方面,有时候情绪要靠演员声音和背景音乐带动的。就好比看惊悚片的时候,声音才是更加重要的,当它辅助画面出现时,能够达到更加恐怖的效果。所以为了最后的效果,也肯定会选择配音演员来配置的。
配音演员也是很厉害的,虽然他们是在幕后,可他们可以同时配好几个演员的音,很是佩服他们。
I. 为什么电视剧电影有些都要配音
很多的时候现场收录的声音会掺杂很多的杂音,导致后期的配音根本没有办法用,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后期的配音了。有的时候是演员本身的原声就不符合角色的设定,比如霸道总裁偶像剧里的男主如果操着一口纯正的粗嗓子,就会造成观众们出戏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也要用到后期的配音。至于有的配音是因为演员的台词功底太弱,或者普通话不标准,这种当然要使用配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