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波斯语课》真实事件原型是什么
二战时期,一个被抓的犹太人急中生智,谎称自己是波斯人,又恰逢集中营中有个德国上尉在找人教他说波斯语,从而让这个犹太人,也就是本片男主捡回了一条命。
于是,男主用两千多个集中营犹太人的名字,创造了一门新的语言蒙混过关,上尉则学习热情高涨,从每天学四个单词,到每天学四十个单词,还自己制作了单词卡用来背诵,却没有意识到他拼命学习的根本是一门不存在的语言。
(1)什么语的外国电影二战时期的扩展阅读:
电影《波斯语课》由真实事件改编,影片自去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后,便收获了一大波海外媒体的好评,《好莱坞报道》盛赞两位男主的演出为:“大于生命的表演”,《卫报》称影片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场难以置信的生存戏。
2020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影片创下开票5秒售罄的电影节奇观,国内头一批抢先观看过本片的观众也献上了近乎完美的评价,就连谢飞导演也称赞道:“又一部好看的二战集中营题材电影!”影片的深刻立意也引来网友的深刻评价:“用犹太囚犯的名字创造一种新的语言,纳粹军官用它写出一首关于和平的诗。”
『贰』 二战时期的电影当一些游击队爬上了雪山,却又遇见了德军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
中文名称:雪地英雄
英文名称:The Heroes of Telemark
别名:泰利马克的英雄
资源类型:DVDRip
版本:国英双语
发行时间:1965年
电影导演:Anthony Mann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英语
中英文字幕
导 演: Anthony Mann
上 映: 1966年01月31日 ( 瑞典 )
地 区: 英国 ( 拍摄地 )
对 白: 英语
字 幕: 英文/中繁/中简(中文字幕在上译厂对白的基础上,根据英文字幕经过精心修订,使之更符合原文意思)
评 分: 6.0/10( 480票 )
颜 色: 彩色
声 音: Mono
时 长: 108 分钟
类 型: 剧情 战争
分 级: 英国:U 芬兰:K-16 挪威:16 瑞典:11 澳大利亚:G 西德:12
剧情简介:
本片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拍摄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制订“海缘”计划,破坏德国纳粹在挪威设立生产重水的工厂,使纳粹无法制造原子弹。影片描绘了这个斗智斗勇的战斗过程。由于故事发生在以滑雪闻名于世的挪威泰利马克省,所以片名就译作《雪地英雄》。
这场斗争发生在挪威这个省的威莫克城的瑙尔斯克氢气工厂,它是当时世界上生产重水最多的工厂。重水是制造原子弹的重要原料,纳粹占领该厂以后,加紧生产重水,准备制造原子弹。
当时,美国也已准备制造原子弹。为了破坏德国制造的计划,和英国联合组成特别情报小组,对瑙尔斯克氢气工厂作了周密调查,花了十一个月时间制定了详细的破坏计划。为执行这个行动计划,成立了代号叫“燕子”和“海缘”的两个行动队。
一九四三年二月廿七日,“海缘”队六名队员执行爆炸行动,破坏了这个工厂三千磅重水。同年十一月挪威情报员又向伦敦报告,这个工厂很快恢复了生产。由于破坏队不可能再进行偷袭,十一月十六日美国第八轰炸队出动强大轰炸机轰炸这个工厂,但只破坏了一百三十磅重水。德国人决定把工厂和大批重水运往汉堡。一九四四年二月七日,伦敦获得情报,德国人将于二月二十日用蒂恩约湖的“海德若”轮渡将工厂全部搬走。
在这个关键时刻,由“海缘”队的克诺特率领的四名爆破队员,于二月二十日凌晨一时潜上轮渡,在仓底安放了定时炸弹,炸弹威力足以在五分钟内使“海德若”号沉没。克诺特用一具旧闹钟改制的定时器拨到十时四十五分。计划周密,执行也很顺利,瑙尔斯克工厂的无法估价的机器和三千六百加仑重水在爆炸声中沉入湖中。克诺特等四人也在当天傍晚乘汽车到达挪威首都奥斯陆销声匿迹而去。从此挪威停止了重水的生产,德国纳粹也因此失去了重水的来源。
『叁』 一个外国电影,以二战犹太人被迫害为背景。
辛德勒的名单, 全片为全黑白色,只有那个犹太小女孩和那朵花是彩色的. 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拍这个片子的时候,自己的精神状态也曾面临了数度的崩溃, 片子拍摄的过程中,他都不能直视演出的德国军官. 非常推荐,IMDB上前十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