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恐怖片里什么样的环境让你最害怕
我认为恐怖片中最让人感到害怕的环境,莫过于你以为安全的时候,突然间周围发出异响。比如说电影中的人正在自以为的安全区休息,结果冒出个僵尸或者鬼怪啥的。当然比这还要恐怖的莫过于你以为这个恐怖片结束了,结果从土里再伸出一只手,告诉你,未完待续。
为什么会说,在自以为安全的时候,周围出现异响,这样的环境会让我感到害怕吗?因为这样的环境会让人感到绝望。绝望比失望更可怕失望,失望,只是在心火上浇了一桶凉水,而绝望则是把烧火的木棍全部抽走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太爱看恐怖片。虽然我会好奇,但一个人绝对不会点进去看。如果人多的话可能不会那么恐怖,但我可能会变成比恐怖片更恐怖的因素,周围的人可能对里面的某些恐怖的画面不感冒,但我可能会因此吓到发出尖叫,以致吓到别人。我认为恐怖片之所以恐怖,大都来源于人性以及身边的人。
人在危险的情况下突然间找到一个安全的区域,那么砰砰乱跳的心会暂时平静下来。但呼吸还是急促的,这时候我们会时刻准备着逃跑,身体并没有完全的放松下来。也就是说,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跑开。当然了,如果鬼怪的速度太快的话,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屏幕中的演员按照剧本的走向,领盒饭了。有的人可能会被鬼怪吞食人类的场景,吓到,但这并非是最恐怖的。我觉得这画面最多是血腥,以及有一些令人反胃。这让人感到恐怖的不是一开始就领盒饭的场景,而是到中后期也就是中后期的时候,大家都具备了一定的自保措施,比如说找到了安全区什么的。至少这时候暂时安全了,也许大家紧绷的心会暂时放下来,结果鬼怪突然间冒了出来,然后又请几个人吃盒饭。这场景就比较吓人。
吓人的不是画面,而是随着恐怖电影的播放,我们不自觉把自己带进去了,成为了主角团中的一员,因此感到害怕。危险从来不会因为自己躲在了一个角落而找不到你,它只会迟到,却绝不会缺席。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恐怖片了,上一次可能还要追溯到好多年前,初中的时候。忘了看的是什么电影了?反正是全班同学在晚自修到来前一起用教室的电脑看的,电影情节实际上不是很恐怖,画面略微有些恶心。最后英雄降临,结束了,电影中看电影的那一群人的苦难。对不比较老的恐怖片吧,如果你是在电影院看的话,可能会更吓人一点,毕竟更有情景带入感呀。
在我心中最恐怖的环境来自一部恐怖定格动画电影叫《鬼妈妈》。虽然鬼妈妈被压在了井底,但是在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一片静谧的森林里,一只机器手从土里钻出来。鬼妈妈,并没有被封阴。故事也许将进入无限的循环,这样的场景不是很让人感到害怕吗?
B. 去影院看电影,总是有人拿脚踢我背后,我该不该在电影中途出声制止
个人的素质是在公共场合中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不在于是否好看,而是在行动中。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先进,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以前看电影就是一个投影仪,一块布,傍晚很多人坐在大街上一起看电影。现在已经不一样了,看电影可以去电影院,既方便又省事,什么时候有时间随时都可以去看。但是电影院也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素质的,没素质的。
像这种没素质的行为就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权利也是一样的,谁都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破坏他人享受的权利。对于看电影有人一直踢背后这件事情,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去制止,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并且尽量不要打扰到其他人观看。
C. 为什么看电影电视剧晃动的镜头会头晕
为什么看电影电视剧晃动的镜头会头晕?下面我来回答你。
并不是所有人看晃动的镜头都会头晕。
之所以会头晕,和人的各种感觉系统有关。我们都知道人是靠耳朵中的前庭来感觉位置变化,但人对位置的感知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大脑综合起来才做出判断。看3D电影,玩第一视角游戏等,会对人的视觉造成错觉,而其他和位置相关的感觉却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大脑就会比较混乱……
头晕的来源很多,我分成几个方面回答好了。
首先,有些人缺乏适应非自主视觉的能力,连看2D电影也会晕。
比方说你坐在一辆车中,由于车辆的颠簸,你的脑袋几乎不可避免的晃动起来,于是你的视野就会跟随摇晃。期间有视觉、触觉(身体受力)与平衡(摇摆晃动)等多种同步化的感知。
但换到电影中的飙车场景,画面模仿出驾驶员视野的剧烈晃动,但坐在观众席上的你却纹丝不动。相比日常生活的感官体验,触觉、平衡无法与视觉信号匹配,某些身体协调能力较差的人,就会犯“晕”。类似“晕车”,但成因却刚好相反。
好在现代人在各类屏幕源源不断的训练下,对这种非自主视觉的适应力已经非常的高。
其次,对于3D电影,画面虽然只是增加了“深度”这一维,却再一次导致了某种“失调”。
人类对观察立体事物有着丰富的日常经验,而人眼更对视觉焦点有着全权的控制:我们既可以细看自己的指纹,又能领略远处的风光,都仰赖大脑对双眼的主动调整,并且“远近不可兼得”。
回到3D电影中,我们看电影时的焦点实际上被牢牢锁定在屏幕上,当画面中的一颗子弹向我们飞来时,我们无需把焦点回拉——但很不幸,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这么做。一旦焦点离开屏幕,画面就变的模糊,我们又一次下意识的将视觉焦点推回屏幕。这么“一来二去”的拉锯状态下,人眼非常容易疲劳。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多重感知不同步(相比2D,我们对于3D画面的感知训练少的可怜),“晕电影”的比例自然就陡然升高。
还有就是3D画面的某些内容导致的神经紧张(比如前面提到的子弹飞来),也会一定程度上加剧“晕3D"的反应。
综上,看3D电影的要诀就是俩字“淡定”…让它们闹腾吧,你盯着屏幕,啥都别管……不过,这或许就不是看电影了……
D. DJI GOGGLES可以用来看电影打游戏吗
可以的,但是更好的体验是适配大疆的无人机进行飞行视觉体验。
DJI飞行眼镜(DJI Goggles)凭借其富有沉浸感的画面,让佩戴者拥有仿佛置身空中俯瞰广袤世界的非凡观感。专为头戴式设备优化的触控板和体感控制,带来了出色的操控效率以及心意合一的互动体验[1]。隔光设计让佩戴者可以更专注于拍摄画面,FPV第一人称主视角则帮助对焦更加清晰准确。加之双1920×1080高分辨率显示屏,OcuSync 1080p全高清图传以及多种智能飞行模式,DJI飞行眼镜将为你带来身临其境般的第一视角飞行体验。
远距离高清图传 全新OcuSync 无线图传技术让DJI飞行眼镜与Mavic Pro之间的连接拥有出色的稳定性。通过OcuSync,Mavic Pro最多可以同时连接两台飞行眼镜及两台遥控器。 1080p/720p[2]图传视频分辨率以及低至110ms[3]的延时,能够带来清晰稳定的飞行画面显示和精准实时的控制反馈。360°全向接收范围[4]让信号传输不留死角, 保障可靠飞行。在和同伴外出时,使用各自的飞行眼镜及遥控器,还能同时观看奇妙而刺激的高沉浸度飞行画面。
高分辨率双显示屏 DJI飞行眼镜配备了两块高分辨率显示屏, 单眼具有1920×1080分辨率, 而市面上的VR类产品通常只有一块屏幕,即使屏幕分辨率高达2K(2560x1440), 分屏后投射到单眼的像素也只剩下1280x1440, 若要适配影像作品通用的16:9比例,屏幕有效面积则会进一步缩减为整屏的1/4,有效像素进一步降低至1280x720, 与之相比, 飞行眼镜的单眼有效像素可以达到2K单屏方案的2.25倍。
体感控制 头部动作控制[1]为佩戴者带来了更直接、更简易的操作体验。在飞行眼镜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体感控制云台或飞行器后, 就能通过左右或上下移动头部来操控飞行器或相机云台的转动。例如用头部控制飞行器在水平方向进行360°转动,轻松观察四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