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大家推荐一些埃及气息的歌曲和纯音乐,电影配乐也行,谢谢
纯埃及风音乐。
专辑名--《不朽的埃及Immortal Egypt》
专辑曲目:
01.At the Gates of the Citadel 05:34
02.Cairo Blues 08:49
03.Last Words by the Temple 07:51
04.Morocoo Dance 06:21
05.Derwood Green 06:09
06.El Moulid 06:48
07.Praying for Rain 07:04
08.Emerald Minarets in a Sea of Stars 05:42
09.Sunrise Over Giza 06:14
10.Immortal Egypt 06:17
《埃及音乐之旅 迷幻埃及(Illusory Egypy) 》
专辑曲目:
01. ILLUSORY EGYPT 迷幻埃及
02. ABRACADABRA 千年魔咒
03. REGRET OF EGYPTIAN KINGS 法老王之憾
04. SAND FLYING UP IN THE DESERT 大漠飞沙
05. SMILING SPHINX 微笑的狮身人面像
06. THE REGINA OF EGYPT 神之女王
纯音乐 -《印度音乐之旅-印度之花》
专辑曲目:
01.印度之花
02.虔诚
03.主宰
04.来世迷梦
05.印度情人
06.月亮的女儿
07.恒河之畔
08.宿命
⑵ 谁知道电影《埃及艳后的任务》里的歌曲
《埃及艳后的任务》插曲《Ti Amo》(《我爱你》)
http://audiostore.ru/soundtrack.phtml?id=5585
偶找了N多天,原来在这里
http://audiostore.ru/artist.phtml?id=3749&album=5585#1
⑶ 埃及王子主题曲!!
埃及王子主题曲是《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该主题曲由艾尔顿·约翰演唱,是动画电影《埃及王子》中的一首插曲。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充满感染力,展现了埃及文化的神秘魅力。歌词中融入了埃及神话的元素,反映了影片的主题和情感。歌曲不仅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因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而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情感与文化的融合,展现了埃及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这首歌,人们可以感受到埃及王子所经历的爱情、冒险和冲突等情感纠葛。这首歌也成为了动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作为埃及王子主题曲的选择原因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之所以被选为《埃及王子》的主题曲,是因为它完美地契合了电影的情感氛围和主题。电影讲述了一位埃及王子为了自由与真实身份而展开的冒险旅程,而这首歌曲则传达了爱情、冒险、冲突等情感元素,为电影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歌曲的旋律与歌词所表达的情感相得益彰,使得电影更加引人入胜。
歌曲的音乐风格及表现方式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的音乐风格独特,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包括流行、摇滚等。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充满感染力。在歌曲的表达方式上,艾尔顿·约翰运用了其独特的嗓音和情感饱满的演唱方式,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歌曲的社会影响及评价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作为《埃及王子》的主题曲,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歌曲不仅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歌曲所展现的埃及文化的神秘魅力,让人们更加关注埃及文化,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社会各界,这首歌曲也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成为了动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⑷ 出埃及记是哪个电影的主题曲
是电影《出埃及记》主题曲,马克西姆演奏的。
网上找来的资料:
有些影音乐必需要依附催生它的电影而存在,有的电影音乐却恰恰相反,它是为某部电影而生,但最终它却脱离了电影而独立存在,不需要任何故事为它做诠释,也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注解使它显得更深刻一些,它自身的戏剧性已经使它得到完成,它所具有的完美程度大于一部电影可能给它的,于是,它获得自由,独立,以及长久的生命力,有时,它甚至比它最初所依附的电影拥有更久远的拥戴和记忆。《出埃及记》的电影主题曲就是为数不多的比电影更广为人知的电影音乐之一。
依据《圣经》中《出埃及记》故事改编的电影有三部,他们是1956年的《十诫》,由查尔顿.赫斯顿扮演摩西,1960年由保罗.纽曼主演的《出埃及记》,以及1998年由“梦工厂”制作的卡通巨片《埃及王子》,和其它两部相比,《出埃及记》几乎是最不为人知的一部。但《出埃及记》的主题音乐却是所有的电影音乐中最感人、最悲壮的,它已经摆脱了那部一闪而过、在很多辞典中都查不到资料的电影《出埃及记》,并获得某种永恒的生命力,足以用来诠释某种更为广博、更为深刻、更为苦痛但却更为深沉和坚韧的人与事。
《出埃及记》是《旧约》中的第二大章,一开始,残暴的埃及法老下令把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丢在河里,唯独摩西被法老的女儿收养,成年以后的摩西被耶和华所启示,决心拯救在埃及人重压下的他的同胞,耶和华先后降下水变血之灾、蛙灾、蝇灾和雹灾都未能使法老有所悔改,于是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法老派兵追杀,被获得耶和华帮助的摩西淹没在海中。以色列人到达西奈山后,耶和华在火中降临,并传下十诫。
这样的故事是适合电影来表现的,它几乎容纳了一部电影所需要的全部戏剧因素却又并不显得突兀,种族冲突、信仰的冲突、灾难、追杀,几乎每一小节都可以被用来大作文章。所以,《十诫》、《出埃及记》都长达近四个小时。
被改编成电影后,《出埃及记》的故事有了一些细节上的变动,但编导还是很谨慎的,这样的题材,一个不小心,就会招致人们的垢骂,除非你是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拍一部《基督最后的诱惑》那样的片子。所以,在《十诫》以及《出埃及记》中,编导们“既尊重历史又做了合理的想象”,为摩西配上了一位美丽的伴侣,以便使这个原本充满男性气质的故事增添些可看性,摩西被启示的年龄在原书中是80岁,在电影中也被含糊过去了,白发苍苍的老头有什么好看?诚如亦舒所说,她最不爱看马普尔小姐破案,因为她是老旦,白发萧萧挣扎着去办案,有什么意思?还是俊男美女更入眼。于是我们看到的摩西,是保罗.纽曼和查尔顿.赫斯顿,好莱坞男性神话的代言人。
《出埃及记》和《十诫》中的特技也是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的,无疑,在当时的条件下拍摄《出埃及记》故事,需要巨大的勇气,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使那些显示神迹的大场面看起来真实可信,那需要超乎前人的巨大想象力和冒险精神。从这点上来讲,《出埃及记》和《十诫》的创作者们比卢卡斯要伟大得多,因为他们没有先例可援,更没有数字技术的帮助。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制作方式,使得《出埃及记》至少充满了真诚,那种不单单是要讲述一个故事,更是要显示信仰的力量的真诚态度在片中处处可见,大概也正因为这样,这部电影才能培植出那样一首大气磅礴的主题音乐。
乐曲的开始,是沉重的叙述,这一段总让我想象出许多人前行的景象,随后,那种沉重到达它的极端,似乎就要到了转机出现的边缘,乐句在有可能变得昂扬的希望中努力振奋,但在一个简短的对延伸主题的重复之后,音乐又回到最初的悲郁、沉重主题之中,但隐隐地,在这一次的重复中增添了一种新的东西,那是一种被压抑的愤怒,一种觉醒后的期待,终于,它酿成了一种终于变得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断前行,最终到达它极盛的顶峰,并且显出一种浓郁的青春气息,但忽然,一把小提琴从乐队的背景中脱离出来,用一种凄婉的语调再一次重复了主题,象是回忆,象是提醒,并且几次就在差一点无法继续的哽咽中变弱,这一段倾诉导致了乐队对主题的再一次重复,只是这一次重复有了不同的意义,它变得沉着、坚定,并不断递进,最终在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最强音符上停止。
然后,是静默。对苦难的静默,对我们自身无法超越的事物的静默。我们自身的经历在这种音乐中变得渺小,我们的静默,也是我们致敬的方式,对可知的、不可知的力量,以及我们内心的空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