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八佰》观后感
《八佰》这部电影是2020年电影业复苏以来我第一次走进影院看的电影,非常震撼,也非常有感触。为什么说会选择去看这样一部电影呢,首先是它的演员阵容,确实是非常强大,演员演技实力也很优秀,张弛有度。
除了真实存在的由杜淳饰演的谢晋元将军,魏晨饰演的朱胜忠,俞灏明饰演的助手上官志标,最让我有感触的其实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型人物“端午”,欧豪饰演,在短短4天内从一个贪生怕死的杂牌军成长为真正的战士,最后壮烈牺牲,让人为之动容。
其次一大亮点是电影中第一个镜头出现的“老鼠”以及贯穿整部电影的“白马”,要知道管虎导演擅长用动物意象,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凑时长,“老鼠”本能就是求生,是躲藏,一开始仓库守军们收拢上来的“杂牌军”里有很多人根本不像打仗只想活着,显然对应的是他们。
而“白马”,它是希望,是未来,从始至终都围绕着剧中“小七月”和“小湖北”,代表的应该就是希望少年拥有的未来是属于少年的。
最后,作为一个观影者,虽然说不能和这些英雄前辈们在战场上感同身受,但是在这部电影里也算是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国人、战士,有多么顽强和爱国。就像电影中那句最经典的台词“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这是我们该记住的历史,庆幸自己生于和平年代,也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向军人战士们致敬,没有他们的挥头颅洒热血,哪来今天的美好中国。
(1)八百壮士电影经典图片扩展阅读:
《八佰》的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于淞沪会战后期,1937年10月,“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英勇抵抗日军整整4天后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四行仓库,一幢25米高的六层混凝土建筑,位于苏州河畔,属闸北区,在上海租界的边缘地带。坚守四行仓库表明蒋介石在国际视野面前展示中国的抗战决心。
这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中日发生的第一次重大战役中的一场特殊防御战。88师第524团第1营与日军精锐第3师殊死战斗,中国营只有四百多人,为什么后来会被称作四行仓库“八百壮士”?
第88师由孙元良将军指挥,孙元良向他的上级顾祝同提出抗议,这意味着88师会全军覆没,顾祝同最后经权衡,蒋介石同意第88师大部分人员撤退,只留524团第1营,谢晋元中校带领524团第1营坚守四行仓库。
一营官兵大多是来自湖北的新兵,当兵不到3个月,他们唯一的重型武器是4挺24式水冷马克沁机枪。414名官兵奋力加固防御工事,用沙袋堆起防弹墙,将邻近的建筑物烧毁,形成一个开放区域。
谢晋元当然知道自己兵力火力都严重不足,所以故意散布消息,将第1营标记为“第524团”,以迷惑日军。10月27日中午,双方发生交火,日军从仓库西侧发起进攻,守军打死日军7名,守军只有2名士兵牺牲。10月28日,上海所有的媒体头条,都报道四行仓库守军的英雄事迹。
第二天上午巡查防御工事时,发现一支日军部队在1000米外活动,谢晋元拿起枪击毙了一名日本士兵。下午,日军占领了仓库西侧的交通银行大楼,切断了仓库的水电线路。四行仓库守军的消息点燃了所有市民的爱国激情,上海商会和市民们送来了十几卡车的物资,谢晋元还借机请美国军队帮助转运出去了10名伤员。
当天晚上,上海商会派女童子军杨惠敏送来一面国旗,杨惠敏希望记录所有士兵的名字,谢晋元遂从524团的名单中列了800个名字给她。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Ⅱ 电影《八佰》第二日发生了什么
死守四行仓库,正是出于士兵素质太差的无奈之举。蒋介石原本命令第88师全师死守闸北,为全线撤退的40万大军断后,并向租界内的全球媒体展现中国抗战到底的牺牲意志。师长孙元良据理力争指出,第88师火线补充五次,全师都是新兵,“虽然一样忠勇爱国,但训练时间较短,缺乏各自为战的技能”。若按照委员长的命令,新兵可能会陷入混乱,在全球媒体镜头前“被敌军任意屠杀”,贻笑国际。
缩小死守规模,反而能达到宣传效果。孙元良选定外观坚固的四行仓库,配置一营兵力死守。这个“非典型阵地”,老兵看来不堪一击,新兵却会得到安全感,才能从容为国赴死,达到国际宣传的目的。于是,全师死守闸北计划缩小为一营死守四行仓库。唯一目的就是整营官兵慷慨战死,在全球媒体前展现中国抗战到底的意志。对军人而言,这是很憋屈的一个战斗,却创造了对日抗战永恒不朽的宣传奇作。
炮兵不开炮,攻坚一筹莫展,在全球媒体前开打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持续4天。苏州河南岸的观众亲眼见证第10大队伤亡狼藉,而杨惠敏送旗、陈树生舍身炸日兵以及谢晋元一枪击毙200米开外日兵等精彩画面,更燃起全球媒体同情中国的舆论热潮。孤军误打误撞,打赢了宣传战,也就不必非得战死在四行仓库了。
拖到第四天深夜11时,第10大队才以步兵炮与迫击炮猛烈射击四行仓库,“最激烈时,每秒钟发炮一响。轰轰之声,震破长夜的沉寂”。就在这个深夜,第1营接到撤退命令。
八百壮士成为抗日战争的精神碉堡。送旗女童军杨惠敏以参加世界青年和平大会为名,出洋宣传,引发旋风,受到罗斯福与希特勒的召见。四行孤军的英雄们则成为媒体焦点,无数的访问与演讲,产生巨大号召力。
最快捷的宣传法还是拍电影。1938年,香港片商火速拍成《八百壮士》,成为抗战年代最经典宣传片。1975年,国民党党营“中央电影公司”拍摄《八百壮士》,由林青霞主演,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战争巨片。重播40年,感召力至今不衰。2019年的《八佰》,已是第三代八百壮士电影了。
望采纳
Ⅲ 《八佰》这部电影主要是讲了什么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让无数观众泪奔的电影《八佰》,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Ⅳ 八佰壮士的真实结局
八佰壮士的真实结局
八百勇士在四行仓库孤军奋战4天4夜,大大的鼓舞了上海市民的抗战信心,中国军人也借此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决死卫国的无畏精神。不过无论是平时接触的史料,亦或是电影《八佰》中,都没有对“八百勇士”进入租界后的处境有过介绍,可能是因为这群英雄们死的实在是太憋屈了。
谢晋元所率领的八百孤军,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于1937年10月31日晚,接到命令退出四行仓库,撤入位于西藏路东侧的公共租界。此时的八百孤军,由原来的420人减员至377人,在撤退过程中又有部分伤亡,并且允许受伤士兵就医治疗,撤入公共租界的英雄共355人。
进入公共租界之前,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进入租界后“由租界当局准备车辆,通过公共租界至沪西归队”。但进入租界后,英军便违背了承诺,将谢晋元等关至中国银行仓库地下室,并于11月1日凌晨要求收缴孤军枪械,刚刚从战场出来的勇士们群情激奋,言武器乃军人第二生命,宁可重返四行仓库战斗至死也绝不缴枪。
租界的工作人员便谎称只是代为保管,当面点明数量并开具收据,待车队驶出租界后,如数奉还,绝非缴械。加之此时的四行仓库已经被日军占领,如果真的强攻回去必定伤亡惨重,谢晋元权衡再三之后决定相信租界当局,命令士兵缴械登车。
然而等待英雄们的并不是按照约定被送出租界归队,而是被关入了租界的“孤军营”。开始的孤军营只是一片空地,连一幢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只是被铁丝网和全副武装的士兵的圈了起来,直到一年后,租界才为他们修了四幢房子,作为他们的宿舍。在淞沪战场拼死浴血的勇士们,就在这里,度过了被囚禁的四年,直到四年后,手无寸铁的他们成为了日本的俘虏。
1940年3月,汪伪政府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便开始着手拉拢早已经被上海人民视为英雄的谢晋元和他手下的孤军勇士们。但谢晋元不为所动,屡次怒斥前来劝降的汪伪政府人员。汪伪政府见劝降谢晋元无望,便起了杀心。
1941年4月24日早,勇士们正在孤军营中进行早操,谢晋元也来到操场一同训练。这时被收买的叛徒郝精诚等四人向谢晋元跑来,不明情况的谢晋元以为他们有什么事情汇报,便走向他们。四人走到谢晋元近前,突然掏出准备好的匕首,猛击谢晋元头部,后虽被部下救出,但由于伤势过重,于当日下午六时去世。
民族英雄谢晋元,就这样死在了他深信不疑的部下手中,死在了汉奸走狗手中。4月25日,在孤军营大礼堂内,勇士们为谢晋元举行了哀悼仪式;5月8日,谢晋元被追赠为陆军步兵少将。
谢晋元遇刺不久后,日本便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进而占领上海租界,勇士们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被日军俘虏。汪伪政府看到了机会,便以到南京拜祭中山陵为借口,将幸存的333名孤军勇士接往南京,威逼他们投降。孤军英雄们不为所动,使汪伪政府恼羞成怒,将孤军全部关入由日军看守的老虎桥集中营。
在老虎桥集中营,孤军勇士们受到了日军的非人虐待,大量孤军勇士被虐待致死。不过随着战事吃紧,日军人力不足,不得不将孤军勇士们分批押送到不同地点做苦力,这给了孤军勇士们逃出魔窟的机会。
1942年8月,在南京东郊孝陵卫做苦工的万连卿等8人成功逃出,在新四军的帮助下被送往安全区;1943年2月,同样是孝陵卫,又有28人逃出,其中一部分参加了新四军游击队。
Ⅳ 管虎的《八佰》存在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前半部电影拍摄的确实不错,而其中不太还原历史的剧情应该是以血肉之躯护旗。护旗这段剧情出自于1975年台湾出品的电影《八佰壮士》,可以解释为管虎导演想要致敬经典,奈何导演的水平还算不够,让护旗这段在电影中显得格格不入。
毕竟是商业电影,又不是纪录片,管虎导演的《八佰》无论是好是坏,都引发了网友们关于四行仓库保卫战,甚至背景淞沪会战的讨论。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有很多人在《八佰》上映之前都不知道历史上关于这“八佰壮士”独守上海的故事,甚至对当年的淞沪会战都没有多少了解。
(5)八百壮士电影经典图片扩展阅读
《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Ⅵ 《八佰》破阻定档,七影帝三影后抬轿,管虎会得罪将军后人吗
对于许多影视作品而言,他们的拍摄已经不仅是简单的赚取利润,更多的电影是向一些经典的事件致敬,通过最大程度还原当时的真相,来向当下的社会传递一些正能量,往往红色电影最为能够传达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之情。而《八佰》作为一部抗战电影,却在定档时遇到了不小的问题,而管虎拍摄这部作品更是冒着会得罪历史人物后人的危险。对于这部分电影当中的一位主要人物而言,在历史的真实记录当中孙元良是存在许多缺点的,甚至还有在面临敌军时逃跑的情况,如若按真实的情况进行展示,势必会将这位将军的后人得罪,毕竟以往的影视作品当中都将这些情况进行美化。
但是这一切都已经不在管虎的顾虑范围之内,如此大制作拍摄的一部分作品,不会因为会得罪一个人就会直接取消,更何况这部电影主要记录的是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让后人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先烈们能够打下现如今的江山是何等不易。现在电影已经成功播出,相信观看者可以通过这部影片更好的了解到历史,对于先烈们的崇拜之情也会油然而生,至于许元良的事件相信不会给观众造成过多的影响,毕竟特殊年代人类会因为处境而做出一些选择也是不可避免的。
Ⅶ 八佰是红色经典电影吗
是的。
《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评
电影开篇用摇移的大全景方式勾勒了苏州河北岸的“静”,这是满目疮痍之地,没有居民,只有残破与荒凉。“静”是《八佰》一面,由“静”到“动”是更重要的一面,它既是战争的对抗与角力的“动态”,也是人物变化成长的弧光,更是主题精神的升腾的过程和姿态。
在枪火和刺刀带来的惨烈声响中,该片着力呈现了“八百壮士”阻击日本侵略者进攻的几个战争段落和侧面,战争的残酷性首先被传达出来,与之交织的是带有痛感的崇高性。
作为一部战争类型商业片,该片正视了战争的残酷,与此同时,也不再采取以往战争片凸显指挥军官个体的智慧与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谢晋元的领导,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