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这幅图片是哪部电影的
黑洞表面 Event Horizon (1997)
导演: 保罗·安德森
编剧: Philip Eisner
主演: 劳伦斯·菲什伯恩 / 山姆·尼尔 / 凯瑟琳·奎南
类型: 科幻 / 悬疑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 拉丁语
上映日期: 1997-08-15(美国)
片长: 96 分钟
又名: 撕裂地平线 / 异煞 / 地平线事件 / 黑洞吸入线号飞船
未来几十年内,人类探索利用太空的程度不断加深。2040年,利用空间扭曲技术深入宇宙的“新领域号”消失于海王星附近。
2047年,新领域号突然在海王星发回讯号,内容似乎为求救,于是当年设计新领域号的威尔博士(Sam Neill 饰)受命乘坐营救船“路易与克拉克”号前去施救。船长米勒(Laurence Fishburnes 饰)不甚友好,所幸路易与克拉克号很快按计划与新领域号对接。虽然生命扫描显示新领域号充满生命迹象,但搜寻之后营救队发现所有船员均死亡或消失,新领域号内制造黑洞的核心动力部分产生的震荡破坏了路易与克拉克号的外壳,营救队被迫暂时停留。
⑵ 找一部2004年以前的动画电影,太空背景,飞船,像大海里的船的造型.
《星银岛》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50F1VTfHxGHUhkIBHfq5Ew
《星银岛》是一部冒险动画电影,该片由罗恩·克莱蒙兹、约翰·马斯克执导,由约塞夫·高登·卢维特、布赖恩·莫瑞等人参与配音演出。该片讲述了15岁的吉姆·霍金斯偶然得到了一张宇宙间最伟大海盗的藏宝图。于是,他作为侍者乘上一艘闪烁着光芒的航天飞船穿越广阔宇宙,开始了他的奇妙历险记。该片于2002年11月27日在美国上映。
⑶ 盘点不同科幻电影中的外星飞船
科幻电影中,外星飞船的想象丰富且独特,从毁灭性的庞然巨物到带来和平的智慧之舰,展示了人类对未知的向往与探索。
《独立日》中,外星飞船以其巨大的尺度成为地球城市的毁灭者。直径15公里的巨大飞船,令人仿佛感受到泰山压顶的震撼。而母舰更是有月球的1/4大小,高达500公里,隐匿于月球背面,监视和指挥着子舰的行动。这样的设定,无疑激起了人们对宇宙力量的敬畏之情。
《降临》则揭示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外星交流方式。当外星飞船降临时,人类最初恐惧与猜测,但随着路易与外星人的深入交流,真相逐渐浮现。外星人并非敌意,而是提供武器,旨在帮助人类对抗潜在的危险。这一转折,展现了科幻电影对人类情感与理解能力的深刻探讨。
《2001太空漫游》则将人类的航天梦想与科幻元素巧妙结合。流线型的运输船、中国航天标志的出现,不仅体现了电影对技术进步的预见,也致敬了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贡献。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电影的历史深度,也激发了观众对航天探索的无限想象。
《星际穿越》中的永恒号,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宇宙航行器。由12个隔舱组成,转速为每分钟5次的自转人工重力系统,赋予了永恒号独特的生命力。四个发动机隔舱、四个永久性隔舱、生活区、驾驶舱、低温室与医学实验室,以及四个登陆舱,共同构成了永恒号的多功能架构。在穿越宇宙的漫长旅程中,永恒号不仅承载着人类的希望与探索,也展现了科幻电影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探索。
综上所述,不同科幻电影中的外星飞船,不仅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也反映了对科技、文明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这些飞船成为了连接现实与幻想的桥梁,激发了观众对宇宙探索的热情与好奇心。
⑷ 在历代科幻电影中,星际飞船的种类有哪些
我来盘点一下个人认为科幻史上最为标志性的14大飞船。
14 《星际迷航》中的克林贡人猎鸟战舰
我知道这是一个电影榜单,但木星号最经典的版本确实就是在1965到68年的经典同名电视剧,代号就是小标题里的木星二号,造型如同50年代有关外星人阴谋论中杜撰出来的外星人飞碟。在1998年版电影里也或多或少出场了,土星一号,二号的母体,将土星二号发射到空中。而奈飞日前据报道也在准备重启《迷失太空》该电视剧。所以我们肯定会有土星二号的另一个版本?叫土星2.5?谁知道,期待更多消息放出吧。
而相较电视剧版,《迷失太空》电影版中的飞船构造更精巧,造型更椭圆,更有流水线生产的感觉,虽然说还是保持飞碟的形状。不过电影版不太好看,不仅榨干了原电视剧中的烂俗段子,还对题材的处理太严肃了,不过最起码进行了对原电视剧的致敬。
12.来自《冲出宁静号》中的宁静号
1999年的独立日充斥着各种巨型太空飞船,他们大部分都是身形较小的"城市破坏者",身形较小是因为他们大概才有15公里,比起母舰来说。因为母舰大概得有月球的1/4那么大,差不多500公里,那真是很大哦。
但是就《独立日》的剧情设定来说,母舰的大小很合情。毕竟正好能够隐藏月球背面,监视着那些"城市破坏者"小飞船破坏各个国家大都市的进展。母舰的上半部分还是跟传统飞碟一样,半球形、穹顶,但是下半部分却悬挂着两个类似鸭脚板的东西。尽管看起来恐怖,但是还是被人类的聪明才智和人类科技克了。续集《独立日2:卷土重来》也并没有改善此状况。
10.来自《星球大战》的tie战斗机
在一个熟悉飞碟作为科幻飞船,和庞大的火箭作为现实飞船的世界中,探索一号有趣的结合了两者。既有像现实火箭一样一个狭长的中间部分(也让我想起太空漫游中的神秘墓碑),也有飞碟那样的球体。除了形状外,探索一号的另一特征,助推器部分也后来启发了《星球大战:新希望》里的运输飞船模样,并且每次看到死星,跟探索一号的球体部分也挺像的。
探索一号内,船内颜色很洁白而且环境很干净,有些依稀红色的点缀。它一开始是一个很和谐的飞船,然而当船上的标志性ai 哈尔9000开始发疯,杀死船上所有人时,探索一号就成了一个诡异,孤独的地方。
8.来自《海底两万里》的鹦鹉螺号
在1966年的影片《神奇旅程》当中,科学家想出如何缩小人类和物体到一个蚂蚁大小,但只是缩小一段时间。不久后另一个科学家发现一种方式去永久性缩小东西,然而他被刺杀没成功,陷入昏迷中。所以为了救他命,就想出一招把一个由医生,科学家和中情局特工组成的团队放进一个潜水艇当中,把他们缩小,并且注射进入科学家体内,他们有一个小时去救他的命。在那一个小时后,潜水艇就变回原形,而这对于要救的科学家不是什么好事。
普罗提尔斯就是这个潜水艇。它看起来一部分像汽艇,一部分像飞船和一部分像三叶虫。整体的大小,42乘23米,是由哈珀戈夫设计,他也设计了《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他们拍摄了潜艇的内部,而三个更小的模型用于外景拍摄。奇怪的是,最小的模型居然后来被乌鸦偷走了。而且最终,在诸位英雄逃脱后,普罗提尔斯被白细胞毁掉了,但是在科学家体内还剩一些它的碎片,他们应该在这个小时后变成正常个体,然而他们不这么做。
6.来自《异形》的遗失战舰
谁能忘记《星球大战:新希望》开场那个镜头?那是很典型的“大鱼吞小鱼”的情形,我们一开始看到的是大型反叛军飞船,坦特维四号。但是它被什么飞船攻击呢?哦,原来是你有史以来见过的最大飞船之一,那个巨型飞翔箭头就是传说中的歼星舰,这里特指帝国I级别歼星舰。
尽管超级歼星舰(《绝地归来》所见)比这个更大,I级别仍然很长,5250米,而且身上有源源不断的超级能量武器。歼星舰它的强大,c3po也打趣地吐槽过,“先生,跟帝国歼星舰直接攻击幸存的几率是……”,结果被蕾娅公主打断让他闭嘴。
4.来自《第三类接触》的母舰
影史上最为经典的场景之一,大家都知道,就是《新希望》结局。当卢克天行者驾着他的x翼战机穿梭防守森严的死星“战壕”,然后他禁闭眼睛,集中精力,冲着死星的弱点,一个排气口,发射了一发质子鱼雷,激发了一个连锁反应,毁掉整个可怕的太空站。然后我们看到死星爆炸前x翼飞走。
x翼战机它的剪刀动作式机翼毋庸置疑是最为标志性的特性,因为这些“翅膀”能够伸展自如,从飞机机翼的水平到一个x的队形,促进战斗范围最大化。x机翼战机飞起来特别的快,机动性强,而且能够灵活运动。战机上还有一个宇航技工机器人辅助的机位,让r2d2这样的机器人能够辅助导航和多维空间运算。他们是被星战的反叛军如此喜爱以至于在《原力觉醒》中波达美隆和他的好基友还在用一个升级版本的x翼战机。
2.来自《星际迷航》的企业号
这是为什么小编我认为《星球大战》当中的千年鹰号是科幻电影历史上最为经典的船只:它只用12秒差距跑完卡塞克线。这就足矣了吧?企业号都没能做到,而且企业号还坠毁了好几次。这个被蕾伊认为是“垃圾”的老古董就不坠毁,逃脱了巨大的蛇怪,穿梭小行星带,逃脱和战胜非常凶猛的敌人,并且得益于韩索罗和兰多 卡瑞辛这种牛逼驾驶员的惊艳驾驶,能够协助炸毁两个死星。
甚至到了《原力觉醒》,我们了解到千年鹰号居然能够存活《绝地归来》后的数十年,带着一些新的升级,在贾库的一个帆布下待了隐蔽了那么长时间居然能够被蕾伊和芬恩用于逃脱第一军团的追捕。虽说它有一个几乎看起来很传统的飞碟形状,它仍然在前方带着一个奇特的剪纸形状和一个侧面驾驶舱,而不是一个更为传统的中心或者顶部驾驶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