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部艺术纪录片《定军山》,具特色风范,是中国电影鼻祖吗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的胶片都遗失了,具体就不再考证了,中国的戏曲可以作为电影的一份子,的确是中国的第一部舞台艺术纪录片《定军山》。虽然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其真面目,但还是要向祖国的第一部电影致敬!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可真不多,电影讲述了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诞生的过程,那是一种从无到有的感动。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虽然已经看不了了,但它是中国第一部自己的片子,无声又如何?黑白又如何?那个年代的人为了这部电影也是付出极其大的牺牲的吧。这部电影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永远抵不过它的历史价值。《定军山》严格地讲这是一部舞台艺术纪录片,由当时照相馆最好的照相技师刘仲伦担当摄影。当时没有什么导演技巧,就是演员在摄像机前面做着动作,直到二百尺一盒的胶卷拍摄完成为止。镜头地位永不变动,永远是一个远景。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2. 你心目中的中国戏曲电影十佳分别是哪几部
越剧,不说了,红楼梦,传说中的徐玉兰与王文娟,徐已仙逝,川剧,有个川梅吐艳,似乎集合了传说中的四大名丑,双周一陈一刘,哦麦嘎,宝贵之极,京剧,忒多了,据说是电影祖宗的定军山,袁世海系列,梅兰芳系列,样板戏系列,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黄梅,天仙配,感觉都是老玩意儿。
3. 霸王别姬,对时代的固执与妥协—暨戏曲赏析
霸王别姬,对时代的固执与妥协——暨戏曲赏析
《霸王别姬》不仅是一段著名的戏曲,更是一部深刻反映时代变迁与人性挣扎的电影。它以不同的时代为线索,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穿插了多个时间点,细腻地描绘了京剧和京剧人的命运,展现了在时代洪流中,个体对于艺术的执着与妥协。
一、程蝶衣:对京剧的固执与痴狂
程蝶衣,一个将生命完全融入京剧的角色,他的故事是对京剧艺术深沉热爱的最好诠释。从被迫改口“我本是女娇娥,不是男儿郎”的那一刻起,他的身体与心灵都交给了虞姬,他渴望与师兄段小楼唱一辈子戏。在成名后,他与袁四爷含泪唱戏,展现了对戏路的痴狂和对虞姬形象的深刻入骨。他对于京剧的执着,不仅体现在舞台上,更渗透到了他的生活中。他无法接受段小楼因爱上菊仙而放弃与他的约定,这反映了他对京剧信念的坚守和对兄弟间承诺的重视。最终,他选择用段小楼手中的剑自杀,这不仅是对京剧的执着,也是对兄弟间承诺最后的坚守。
二、段小楼:对时代的妥协与无奈
与程蝶衣不同,段小楼在面对时代的变迁时,选择了妥协。他明白霸王和别姬只是戏中的两个角色,不应融入生活。因此,他向师傅的鞭打示弱,向现代戏示弱,向文革分子示弱。然而,这种妥协并非出于内心的自愿,而是对强大势力的无奈屈服。尽管如此,他对戏剧仍怀有深厚的感情。在袁四爷被杀时,他试图解救袁四爷;在文革前夕被审问时,他仍带着戏剧的扮相上街。这些行为都表明了他对戏曲的执着与热爱。
三、时代的变迁与京剧的兴衰
电影通过程蝶衣和段小楼的故事,展现了京剧在不同时代的兴衰变迁。在封建社会,京剧是贵族和富人的娱乐方式,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京剧面临着新的挑战。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后,戏院上交国家,各大戏子成为戏院的新人。在这个阶段,人们的民族审美有了极大的颠覆,高度推崇新事物、新思想,而旧思想、旧审美则被视为落后。京剧作为旧时代的产物,自然受到了冲击。然而,在文革后,中国对于以前的国粹认识有所改观,戏曲也作为一种文化逐渐恢复生机。
四、戏曲的坚守与传承
尽管京剧在时代变迁中经历了兴衰起伏,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霸王别姬》通过程蝶衣和段小楼的故事,传达了对戏曲艺术的坚守与传承。程蝶衣的固执与痴狂、段小楼的妥协与无奈,都是对戏曲艺术深沉热爱的体现。而电影最后提到的“纪念京剧徽班进京二百周年”的庆祝演出活动,则象征着戏曲在新时代的复兴与传承。
五、图片赏析
这张剧照展现了程蝶衣在舞台上的风采,他身着华丽的戏服,眼神中透露出对戏曲的深沉热爱。这张图片不仅捕捉了程蝶衣在舞台上的瞬间,更传达了他对京剧艺术的执着与坚守。
综上所述,《霸王别姬》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更是一部深刻反映时代变迁与人性挣扎的艺术作品。它通过对程蝶衣和段小楼两个角色的塑造,展现了京剧在不同时代的兴衰变迁以及个体对于艺术的执着与妥协。同时,它也传达了对戏曲艺术的坚守与传承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观众,我们应当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守护这份悠久文化与艺术,让戏曲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