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音乐影片的历史
在1910年,亚历山大·史克里亚宾为了歌剧和一种叫做“Light Organ”的音乐器材,写了一首交响曲《普罗米修士-火焰之诗》。在1920年代,奥斯卡·费斯琴格(适当的定义了视觉音乐这个名词)的动画电影搭配了管弦乐团弹奏的配乐。费斯琴格也制作了短拼的动画影片,为了宣传Electrola唱片公司新发行的唱片,这些影片很有可能就是史上第一支音乐影片。
在1929年,俄罗斯电影的革命者狄齐卡·维托夫(Dziga Vertov)制作了一部片长40分钟的影片,叫做《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这部电影实验了拍摄真实事件的手法,有别于乔治·梅里斯(Georges Méliès)夸张的戏剧性表现方式。整部电影都使用了音乐作为背景(在放映的戏院由管弦乐团现场伴奏),而且完全没有对白。这部电影特别之处在于,它利用了快速剪接和快速画面的技巧,将整部电影的节奏和音乐结合,并让观众产生情绪。这部电影被认为设定了纪录片的拍摄原则,也对所有电影制作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B. 影形式音乐发展历程分为哪几个时期
影形式音乐发展历程分为从萌,芽到成长,繁荣。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影形式音乐发展历程一共分成了3个时期,这三个时期是从萌然后到芽到成长再到繁荣。
C. 影视音乐发展历史
影视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
1
、
默片(无声)时期
第一位在电影中使用音乐的人是卢米埃兄弟。
1895
年
12
月
28
日在
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厅,卢米埃兄弟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
当时卢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时还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所演奏曲
目均是通俗的小品音乐,因此这代表了电影与音乐第一次的交会。
(观看电影《雨中曲》中当时观众欣赏无声电影时的场景,因为没
有人物对白,剧情完全靠字幕的形式传达给观众。
)
喜剧大师卓别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明星。
2
、
起飞时期
对于电影史来说,
1927
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影像与声音结合
的技术终于成熟,使得有声电影正式崛起,观众终于能在看电影时听到
演员们的声音了。
由于故事情节已经能由说话声与对白交代清楚,从今
而后它就是情绪系统的重要领导者。
从有声电影问世到上世纪三十年代
中期,基本上电影音乐家的作曲方式是以纯音乐的形态来构思,因此,
电影音乐脱离不了古典音乐的气息。
3
、
专业化时期
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随着电影的发展以及一些音乐家对电影音乐
发生兴趣之后,开始为电影写作专门的乐曲,电影音乐才有了明显的特
性与进步。
这个时期的电影音乐家以史坦纳为代表,史坦纳可以说是电
影音乐家的鼻祖。
史坦纳首创米老鼠式的编曲方式,为早期的电影谱下
不少成功的作品,如《乱世佳人》、《北非谍影》等;此外,恐怖大师
希区柯克与柏纳赫曼的《惊魂记》(
1960
年),全片以小提琴的弦乐音
响制造出凄栗惊骇的场面,也成为电影音乐的典范。
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
1
、
视听统一的综合性
——
电影基本上是一种视觉艺术,
但听觉要素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部分。
2
、
片断与整体的矛盾统一性
——
电影音乐在影片中是分段陈述、
间
断出现的(早期的电影音乐例外)。
3
、
音乐长度的制约性
——
电影音乐受电影蒙太奇的限制,
随剧情发
展而变化,因而每个音乐片断的时间长度,均受到严格限制(误差通常
不能超过半秒钟)。
4
、
音乐与科学技术的不可分离性
——
电影音乐要通过录音
(包括混
合录音、光学录音)、洗印、放映等技术处理,因而深受科学技术的制
约。
电影音乐的主要功能
1
、
描绘作用
——
这是较为客观性的处理,
主要用音乐来渲染烘托画
面的情绪及气氛。
2
、抒情作用
——
主要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心理
变化,体现内心潜台词等。
3
、
剧作作用
——
音乐参与影片的情节发展,
成为影片结构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
包括刻划人物的复杂内心矛盾,
表现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
4
、背景气氛作用
——
音乐以特定音调、乐器音色、风格在影片的局
部或整体中,作为表现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或强化特定的影
片基调与气氛的手段。
5
、结构贯串作用
——
同样的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反复(或变化反复)
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既能使整部电影完整、统一,
又能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前后贯串的感受。
D. 音乐影片的时间线
1941年- 一个新发明震撼了美国的俱乐部和酒吧:“The Panoram Soundie”是一种点唱机,并可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播放一小段短片。1956年- 好莱坞开始出现以音乐为主的电影类型。摇滚电影的浪潮开始,猫王的电影也开始盛行。这些电影有的将音乐表演融入故事剧情中,有的只是单纯的讽刺电影。
1960年- 在法国出现一种可以播放影片的点唱机-“Scopitone”,但并未获得太大成功。
1962年- 英国电视频道创造了音乐影片节目的新样貌。一些例如Top Of The Pops、Ready! Steady! Go!和Oh, Boy等节目造成轰动。
1964年- 美国电视频道适应并出现了第一个以音乐为主的节目-Hullabaloo,之后许多同类电视节目陆续出现,例如Shindig!和American Bandstand。披头四也在节目A Hard Day's Night中演出。
1966年- 第一个有整体概念的音乐宣传影片开始播出,是披头四的《Paperback Writer》和《Rain》两首歌曲。在1967年初,有更多怀抱野心的宣传影片开始出现,包括Penny Lane和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的影片。
1970年- :唱片业界开始发现,电视节目是推销旗下歌手绝佳的管道。他们开始拍摄短篇的宣传影片,早期的音乐影片以歌手在电视节目舞台的表演取代了现场表演。
1975年- 皇后合唱团推出了突破性的影片《Bohemian Rhapsody》,这支影片被认为是音乐影片时代开始的象征,也设定了当代音乐影片的视觉语言。
1980年- 大卫·鲍伊的音乐影片《Ashes to Ashes推出。
1981年- MTV音乐电视网,一个24小时播出的卫星音乐电视频道开播。一开始只有少数的有线电视系统业者愿意配合播出这个频道,但很快的MTV开始引起流行并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1984年- 麦可杰克逊的音乐影片《Thriller(战栗)》推出,是史上第一支有故事性的音乐影片, 此对往后音乐影片的内容带来永久的影响。《The Making of Thriller(战栗幕后制作过程)》的影片也在1984年发行。这也是第一部关于音乐影片幕后制作的影片。* 1986年- Peter Gabriel推出划时代的《Sledgehammer》音乐影片。
1989年- MTV音乐电视网将他们的“音乐影片先锋大奖”改名为“麦可杰克逊先锋大奖”,以向麦可杰克逊在音乐影片领域的艺术成就致敬。
1989年- 麦当娜推出音乐影片《Like a Prayer》,其中的种族和宗教表现造成争议。
1991年- 涅槃乐队(Nirvana)推出《Smells Like Teen Spirit》音乐影片,让嘈杂音乐(Grunge)和科特·柯本(Kurt Con)成为美国和全世界的主流音乐。
1992年- MTV音乐电视网开始标示音乐影片导演的姓名。
1992年- 枪与玫瑰推出单曲《November Rain》的音乐影片,并成为有史以来成本最高的音乐影片之一。
1995年- 10月21日MTV音乐电视网频道在台湾正式开播。
1995年- 米高积逊与珍妮杰克逊的单曲音乐影片Scream(呐喊),成为史上最贵的音乐影片,该影片总共花费了700万美元,成为史上制作费用最为昂贵的音乐录影。
1996年- Pop-up Video在VH1频道开播。
1996年- 由于MTV音乐电视网逐渐以其他节目类型取代原本的音乐影片播放。因此M2频道开播,也是一个24小时播放音乐影片的电视频道。
1997年- 米高积逊的Ghost音乐影片成了史上最长的音乐影片(共39分钟),另外据说《Ghosts》才是史上最贵的音乐录影,其成本超过了“Scream”(呐喊),但由于具体资料保密,所以现在《吉尼斯世界记录》还是认证“Scream”为最贵的音乐录影。
1999年- M2频道改名为MTV2。
2002年- 由于MTV2播放的音乐影片越来越少,MTV Hits开播。
2006年- Rekto乐团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支可以游玩的音乐影片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