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张之洞》首映当天仅 2 人观看,票房共 90 元,导演发声称「排片少,求关注」,哪些原因导致的
因影片商业价值不够,导致影片上映、排片上面遇到困境,深表遗憾。最后,三丑导演呼吁大家一起来关注影片。
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在工、农、商、教育等方面均有卓越的贡献,他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张之洞》因为历史原型人物的原因,才能获得一些话题度。然而电影行业,有大量影片面临着与《张之洞》相似的命运,直到下映都“无人问津”,甚至压根进不了院线。
灯塔专业版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共上映697部影片,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有近100部影片票房在10万元之下,有73部影片票房甚至不到万元。
“一些挺好的矿藏,不能随意开发。《张之洞》有点可惜,他是中国近现代史有贡献的人,又是个悲情英雄,这样的票房太可惜了。”资深电影发行人高军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Ⅱ 《人潮汹涌》导演发声求排片,为什么影院对这部电影的排片量这么少
人潮汹涌,为何如此惨淡?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可谓是十分精彩,在2021年牛年春节大年初一这一天,一共有7部春节档电影同时上映,每一部电影都有各自的风采和特色。而且根据现如今的票房数据来看,今年的春节档可谓是十分火热。
Ⅲ 《人潮汹涌》宣传少排片少,这对它的口碑有影响吗
春节档电影激战正酣,今年创了很多个票房纪录,但胜利只属于《唐人街探案3》,因为它的排片太强大了,观众不得不看它。而刘德华主演的《人潮汹涌》,尽管口碑很好,但没有排片。
第二是因为《人潮汹涌》一开始的排片就很少;即使有排片,也是凌晨场,上午场,这个时候都在睡觉呢,哪有时间看电影?所以,预售票房非常低,是这7部电影中最低的。那为什么《人潮汹涌》被忽视呢?因为没有资本做依托。
春节档这7部电影中,只有《人潮汹涌》是没有被猫眼和淘票票投资的;而《唐人街探案3》还被万达院线投资了,所以,线上售票平台和电影院一起打压《人潮汹涌》,所以造成了《人潮影响》没有排片。即使是刘德华这样的天王,也不敢得罪他们,只能含泪唱歌求排片。
Ⅳ 为什么国家不让成龙拍电影了
国家没有不让成龙拍电影。近年来成龙不是不拍电影了,而是拍片少了。
1、首先是没遇到好剧本。
成龙在《filmelier》采访中提到,自己并没有离开北美市场,只是没遇到好剧本。我们知道《警察故事》系列是成龙的代表作之一,在爆红的电影《尖峰时刻》中他依旧饰演警察。本来海外市场对中国演员就有打星的固有印象,像成龙这种标杆式的人物,自然更要全方位利用价值。
成龙坦言,拍完《功夫梦》后7年没接北美电影,因为找他的剧本角色都是警察。成龙一直考虑转型,希望自己是一个能拍动作戏的演员,而不仅仅是个动作明星。
他的电影中不只是打斗和喜剧,也可以演剧情片。这也是成龙接演《英伦对决》的主要原因。在片中他饰演一名为女儿讨回公道的父亲,角色性质有点像连姆.尼森的营救系列。但是,电影工业十分发达的好莱坞有自己的一套运营准则,他们有适合成龙的职位,但成龙忙着转型,未必有兴趣参与。
2、其次是年龄和体力的局限性。
成龙已经66岁了,这几年的电影中不难发现他在让路给年轻人,早不在C位。他也坦言不知道自己还能拍几年,所以也在尽量减少接拍动作戏强度非常大的作品。
成龙对吴京说过,希望有动作片演员传承他的风格,将中国功夫结合喜剧元素。这样观众看得轻松愉快,还将文化部分发扬光大了。深入浅出的功夫哲学也更容易打入西方市场,一举多得。
既然受年龄限制,体力下降,成龙主观上会推掉一些动作片。结合上一条,成龙与好莱坞之间的互相选择空间则变得更小了一些。
3、那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再来看看2020年内地票房总排行榜,第一名是《战狼2》,第二名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三名是《流浪地球》。前十名中仅有一部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这部加映后荣登全球票房冠军的漫威电影,仅在我国排行第4。
这就使得好莱坞电影不再有特殊光环和优待,即便成龙去北美拍片,来个出口转内销,意义也不大。人们看待好莱坞的态度越发平等,不再是章子怡闯荡北美的年代,回来有种“国际章”的衣锦还乡。
人物简介:
成龙,原名陈港生,出生于中国香港,毕业于中国戏剧研究学院,中国香港男演员、歌手、导演、监制、动作指导、制作人、编剧,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1971年,进入电影圈。1978年,以电影《蛇形刁手》《醉拳》确立功夫喜剧的动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