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篇电影《勇敢的心》的鉴赏,600字左右,重点介绍一下配乐
《勇敢的心》这部影片是梅尔.吉布森的杰作,一部值得收藏的经典。影片的音乐出自大师詹姆斯.霍纳之手,他巧妙地运用了苏格兰的民族乐器-风笛,赋予音乐独特的韵味,给人深刻的印象。
片中有多段音乐是以华莱士为主旋律,轻缓而不失从容,平和而不乏刚劲,让人想起影片中那句著名的台词:“英雄之后!”华莱士与女友美伦私订终身的一段,旋律主要以美伦主题为主,两个主题也交替出现,象征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这一段情节镜头简洁,几乎没有对白,音乐与画面相得益彰,充满温馨。在美伦死后,这段温馨的旋律成为留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回忆。而在华莱士就义时,美伦的主题再次响起,与画面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当刽子手逼迫华莱士开口求饶时,背景音乐以低缓的旋律反复出现,给人异常压抑的感觉,整体气氛十分沉闷。同时,又好似华莱士在承受巨大痛苦的同时正孕育着全身的力量。渐渐地,音乐呈现爆发前的低沉,随着华莱士喊出“Freedom!”的那一刻,音乐也达到了高潮,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随后,荡气回肠的弦乐组合在空中回响,英雄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使人肃然起敬。突然,旋律一转,一组温暖的女声合唱悄然出现,仿佛来自天堂的声音,这是美伦的主题,画面上,刽子手的斧头正在落下,而华莱士似乎看到了美伦妻子的出现,这使得观者无不为之动容。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天衣无缝,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情感。
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巨作。配乐悲壮凄凉优美,堪称经典之作。同时影片也成就了一件物事,那就是爱尔兰风笛,它在影片中的运用让人们重新认识和欣赏了这种民族乐器。
Ⅱ 勇敢的心主题曲是什么
勇敢的心的音乐是由美国王牌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精
心制作完成的,专辑中,霍纳一人担当制作、编曲、指挥等多种角色。他与
伦敦交响乐团数位演奏家全力完成的一首首磅礴雄伟、荡气回肠的华美乐曲
时刻令人浮想联翩。丝丝入扣的情节,通过不断变化的主旋律和快慢交错的
节奏大大丰富了影片直线进行的叙事构架,尤其是作曲家在民族乐器上的娴
熟运用,仅将非凡的单色带入听者的耳际,同时将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情
节妆点得极为传神;另外,从该专辑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霍纳在其音乐视
野上寻求的开拓。整个音乐当中,每个句段之间,都有节奏落差的缓疾,颇
具张力的表现方法的确令人折服。这是一张堪称无可挑剔的天碟,让人听不
释手。
James Horner(詹姆斯.霍纳),1953年8月14日生于美国洛杉矶。
早年曾就读与赫赫有名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南加州
大学。从踏入影视创作领域至今,素以其唯美华丽、充满诗意的配乐风格在
乐坛独树一帜。
1989年,Horner因<光荣>一片荣获葛莱美大奖,而先前为动画片《美国鼠
谭》谱写的歌曲“Somewhere Out There”不仅使他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
名,更是勇获该年度葛莱美“最佳歌曲”和“最佳电影插曲”双料大奖。
从1995年起,Horner以《燃情岁月>,<勇者之心>,《阿波罗十三号》等一系
列风格迥异的电影配乐建立其创作领域的霸主地位。两年之后,他为史诗巨片
《铁达尼号》创作的音乐不仅使他在奥斯卡奖上满载而归,更为该片夺得
“年度最佳”立下汗马功劳,由此,James Horner已理所当然成为当今乐坛最
炙手可热的王牌电影配乐大师.!
《勇敢的心》电影原声音乐:wallace courts murron
苏格兰的朋友们
我向你们举杯致敬
因为你们记录下了英雄的事迹
在经过重重的黑暗之后
还可以让后人瞻仰英雄的风采
传述这个故事的朋友们
我向你们举杯致敬
因为是我们所传述的故事
无论或远或近
说明了我们是怎样的人
让我们举杯向苏格兰的美致敬吧
还有她的哀伤
还有她的孤寂
还有她所孕育的英雄
威廉·华勒斯
还有华勒斯的全家部族
我的弟兄姊妹们
我宁愿在你们的眼中是一个男子汉
也不愿意在别人的眼里是一个国王
Ⅲ 勇敢的心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任何艺术的特征,均与其本质密切相关。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则为本质的外在表现。将特征独立出来加以讨论,仅仅是为了论述的方便而已。音乐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些都决定了音乐艺术所独具的特点,即:创造模仿性、语言表情性、象征暗示性及表象流动性。 一、创造模仿性 康德曾经说过:“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音乐创作也是如此。音乐家进行创作的素材不仅来自生活实践,而且来自自然界。一些音乐作品再现了自然界中存在的某些声音,如风雨声、雷鸣声、鸟叫声、流水声、海涛声,等等。这就是对自然中存在的声音现象的模仿。 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认为,“在许多重要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鸳等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j‘。”音乐中的模仿是借助声音来表现声音,即用音乐的音响模仿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其他声音。
说起《Brave Heart》的原声音乐,就不得不说说曲作者James Horner这位大名鼎鼎的好莱坞电影配乐家。国人熟悉Horner可能是从《Titanic》开始,那一首《My heart will go on》和一支悠扬的苏格兰风笛不知迷倒过多少人。其实在这之前,Horner就为多部优秀电影写了出色的配乐,其中有《Apollo 13》、《Glory》、《Legends of the Fall》、《The Mask of Zorro》。值得一提的是,当年《Brave Heart》和《Apollo 13 》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的提名,虽然显示了Horner非凡的实力,但是造成了评委会选票的分流,留下了遗憾。
影片《Brave Heart》描述了苏格兰的民族英雄Wallace反抗英格兰的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全篇气势恢宏,情感真挚缠绵,跌宕起伏。作为这样一部影片的配乐师,Horner正确的选择了苏格兰的民族乐器——风笛加世界顶级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的配器组合。
影片开头,Main Title中悠扬的风笛声将观众带入了苏格兰高高的山岭之上,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生活着朴实的苏格兰人民。然而忧郁的小提琴在没有低音衬托的空灵中,奏出了他们受到统治者压迫的不幸。四支圆号不祥的和声,暗示了统治力量的邪恶与黑暗。经过弦乐的过渡,独奏圆号忽然吹出带有升腾力量的旋律,这似乎是一种期盼,期盼英雄的诞生,来拯救他的民族;然而大提琴冷冷的对答,为这位英雄铺设了艰难的道路。整首Main Title无疑是影片的序曲,Wallace一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已经预告在了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即使把此曲作为纯音乐来欣赏,它的艺术价值也会闪现光芒。
Wallace的父亲因为抗击英国的统治而牺牲了。在父亲的葬礼上,村里的小女孩Murron摘了一朵紫蓟花送给了小Wallace。这时风笛第一次响起了象征Wallace和Murron爱情的主题,它是那样的优美而哀怨。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不会阻挡住人们对爱情的渴望。这个旋律冥冥中蕴涵着对自由的向往。
在Wallace Courts Murron的开头,是一个乡间的婚礼舞会场面,这是整部影片中最欢快的音乐了。在风笛吹奏的洋溢着民族风情的舞曲中,人们暂时忘却了苦难,尽情的欢乐。我记得托尔斯泰说过,无论生活的环境多么艰苦,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欢乐与自由的追求。从这首曲子中,我们可以听出来,之所以Wallace率领的民族起义会在百姓中造成如此壮大的声势,对英统治造成空前的打击,其原动力是来自于苏格兰这个民族的伟大。就在这样一个舞会上,长大成人的Wallace,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村庄,见到了儿时的好友和已经长成为一个婷婷玉立端庄少女的Murron。这时,两人的爱情主题又重现了,只是这一次它不再那么缓慢且伤感,却显出些许愉悦的色彩。Wallace取出幼时Murron 送的紫蓟花,虽然花朵已经干瘪,但是色彩依旧明亮。爱情的种子在两人的心生根发芽生,此时终于长出了美丽的花朵。这时的画面:幽静的夜晚,山岗上一对恋人促膝而坐,配上如此优美的风笛,真是让人为之感动不已。
随后的Secret Wedding,弦乐与长笛的合奏同风笛交相呼应,似乎代表了两位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在这六分多种的时间里,画面中没有任何语言,只有音乐在流淌。整个苏格兰连绵的群山似乎都沉浸在这缠绵的爱情中了。
然而好景不长,Murron受到统治者的迫害而被杀死了。Attack on Murron中,固定节奏的定音鼓制造出了危急的气氛。Murron被绑在木杆上,眼里流露出无助的泪水,哀怨的女声似乎是她的挽歌。而这一切终被邪恶的独奏圆号所吞没——明晃晃的匕首指向Murron的喉颈——不和谐的交响终于将乐曲送至定音鼓那夺人心魄的致命一击!紧接着的Revenge把Wallace复仇场面刻画的栩栩如生。定音鼓在晃动音型的衬底下充满了悬念与紧张,空气似乎凝结住了。当Wallace从背后抽出木棍的同时,音乐急剧加速,风笛越来越显出不安与凄凉。这一段音乐充分展现出了情节的张力。在Murron’s Burial中,风笛又一次重现了爱情主题,而这次它却是如此的悲凉,让人不禁要落下眼泪……
接下来,Making Plans第一次展现出英雄的风采。风笛,一下变成了号角,召集人们起来反抗。苏格兰的人民觉醒了,在Sons of Scotland中,铜管占据了主角,表现出了人民的英勇气概。随着定音鼓坚定有力的鼓点,起义军在风笛的领导下,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战斗。这一段战争音乐是全篇中最有特色的一段:描写苏格兰人的只有一支风笛,看来似乎势单力薄,但是它却顽强的抗争着;乐曲间,弦乐队时不时闯入进来一条极不和谐的旋律,表现出英军肆虐的反扑。随着节奏的不断加快,几条主线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一段音乐,重现了六百多年前发生在苏格兰中部城镇Stirling的著名的战役,可谓精彩至极。
英王为了争取集结部队的时间,假派王妃去和义军和谈。岂料王妃却被Wallace的勇敢、正气和魅力所吸引,深爱上了这个“叛贼”的头目。在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中,作曲家表现了她矛盾的内心和深沉的爱。在义军获得了Falkirk的胜利之后,眼看形势极为有利,Wallace却受到了贵族的出卖。在Betrayal and Desolation中,大提琴表现出Wallace的悲愤。随之呼应的独奏圆号奏出无奈的叹息;弦乐零星几点,展现出一派悲凉的景象。最后,风笛又缓缓的登场,伴随着如同天籁传来的人声给失败的义军于无尽的抚慰。
Mornar’s Dream是一首短小的曲子,节奏局促。在这里,作曲家第一次使用了嘹亮的小号,使曲子带有无限动力。曲中透出Wallace不畏失败,越挫越奋的坚强毅力。而他已经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The Legends Spreads中,风笛居然以更快的速度,更激进高昂的旋律,旋风般的把英雄的事迹继续传遍苏格兰大地。
在Wallace再次受到出卖之后,终于被英王捉住。王妃向冷酷的英王祈求绕过他的性命。这一段音乐表现出她对Wallace的爱、对英王的仇恨、对自己的无助……其中笛子颤抖幽怨的旋律似乎是王妃的哭泣。
终曲Freedom,影片中结构最完整的一首乐曲。首先由独奏圆号反复吹奏相同的三音级进的旋律,整个乐队以不断丰富的配器与推波助澜的和声来衬托这个表现苏格兰宽广、雄伟的景色的主题;随后风笛以高亢的基调拉出了英雄的主题。这个主题其实就是爱情主题的再现,然而在这里,它挥去了所有的阴霾,显得无比辉煌,在这里,它已经成为了自由的赞歌。我们一定记得,影片中Wallace躺在绞刑台上,用尽全身力气发出的最后的呐喊:“Freedom!”不禁要为这一颗勇敢的心而敬佩。然后乐曲回到A段,在英雄主题再现的时候,两个主题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全片配乐中最振奋人心的高潮。这一段表露出Horner高超的作曲技巧。随后合唱加入进来旋律变的舒缓优美,这是最高贵的爱情的赞颂。这首长达七分半钟的终曲,含概了全篇的剧情,给了片子一个有力的结尾。
最后要提一下为配乐担任演奏的伦敦交响乐团和维斯明斯特教堂合唱团。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这两个乐团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交响和合唱团。他们所发出的音响不是一般的合声器能够相比的。所以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定要去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你一定会被影片配乐中史诗般的恢宏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