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一部科幻电影名里有废墟两个字

一部科幻电影名里有废墟两个字

发布时间:2021-07-27 09:46:28

❶ 求一部科幻电影名

警察与外星人

剧情介绍 :
奎绍和鲍比是圣·特罗佩警署的两个警官。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奎绍和鲍比遇到了一帮外星人。听完外星人的介绍,奎绍和鲍比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一支被外星人派出的考察组,到地球来与当地居民混杂在一起来进行人种取样。外星人来到地球后,时而化妆成平民,时而又冒充警察来了解地球上人类的生活,这就让负责搜捕任务的当地警察非常为难。为此,奎绍还因误伤自己的所长而被关了禁闭。
不久,奎绍就在修女的掩护下逃出了警察局。从禁闭室逃出来后,奎绍就发誓要找到这些变化多端而神秘莫测的外星人。在经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误会后,奎绍在一次警察与外星人的交锋中发现这些外星人最怕的原来是水。于是奎绍巧施妙计,带领其他的同伴采用水攻来对付这帮神秘的天外来客,最终将他们驱逐出了地球。

❷ 急求一部科幻电影的名字

片 名: Doom

译 名: 毁灭战士

导 演: ( 安德列·巴柯维亚 Andrzej Bartkowiak )

主 演: (卡尔·厄本 Karl Urban) (罗莎蒙德·派克 Rosamund Pike) (本·丹尼尔斯 Ben Daniels) ( Razaaq Adoti) (理查德·布雷克 Richard Brake) ( Al Weaver)

上 映: 2005年10月21日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公元2145年,地点是在火星一处荒凉偏远地方的科学探测站。火星舰队总部接到从该地区传来的微弱求救信号,而在那里科学探测站正在进行着遗传密码破解的重要实验,一旦该地区失去控制,无疑将会造成整个人类的一场大劫难。
火星舰队派出一只由勇猛中士沙加(巨石强森 饰)率领的特种部队——紧急应变策略小组(Rapid Response Tactical Squad,简称RRTS)前往该地营救,该小组还包括绰号分别为山羊、小子、风雷手、破坏王和收割机等几位身手过人的特种队员。
当RRTS到达科学探测站时,这里已经变成人间炼狱,大量来历不明的可怕生物来袭,将这里的人类全部杀光,RRTS惟一可以做的是把通往地球的通道用免疫隔离系统封锁,再背水一战,用尽身上每一件终极武器,将这班魔怪一一歼灭……

就是这部电影了!!

❸ 求一部科幻电影

《异次元骇客》????
片 名:The Thirteenth Floor (1999)
别 名:13th Floor, The(1999) (USA) (alternative spelling)
Abw?rts in die Zukunft(1999) (Germany) (TV title)
译 名:异次元骇客 / 第十三度凶间 / 异次元黑客 / 十三度凶兆 / 十三阶梯
导 演:约瑟夫·鲁斯纳克 Josef Rusnak
主 演:阿明·缪勒-斯塔尔 Armin Mueller-Stahl .... Hannon Fuller/Grierson
文森特·诺费奥 Vincent D'Onofrio .... Jason Whitney/Jerry Ashton
格雷琴·莫尔 Gretchen Mol .... Jane Fuller/Natasha Molinaro
Bob Clendenin .... Bank Manager
Will Wallace .... Other Ashton (uncredited)
蒂雅·泰克萨达 Tia Texada .... Natasha's Roomate
斯蒂文·沙博 Steven Schub .... Zev Bernstein
安德鲁·埃尔登 Andrew Alden .... Doorman
Brooks Almy .... Bridget's Mom
西瑞·阿普莱比 Shiri Appleby .... Bridget Manilla
克雷戈·比克 Craig Bierko .... Douglas Hall/John Ferguson/David
Jeff Blumenkrantz .... Choreographer
Ron Boussom .... Maitre'd
Hadda Brooks .... Lounge Piano Player
Ernie Brown .... 30's Cop
上 映:1999年04月16日 ( 丹麦 )
地 区:美国 德国 ( 拍摄地 )
对 白:英语
颜 色:彩色
时 长:100 分钟
类 型:科幻 惊秫 神秘
分 级:瑞典:15 英国:15 西班牙:13 阿根廷:13 德国:12 澳大利亚:M 法国:U 智利:14 挪威:15 美国:R
剧 情:
2000年以前,柏拉图提出设想说:真正的世界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当今的社会证实了这一观点,每一样东西,从“灵巧炸弹”到核试验都能够在计算机中模拟。这种模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减少了对现实世界可能产生的破坏。
假如这个世界原来就是虚假的,假如这个理论被发展,现实和虚幻的界限被模糊,假如一切早就存在了,会怎样?
《异次元骇客》预示了这种诱人但可怕的可能性。在一栋公共大楼的十三楼,想象力丰富的道格拉斯霍尔(克莱格比科)和汉农富勒(阿明穆勒斯太尔)将虚拟现实发挥到了极限,他们在计算机上模拟了1937年的洛杉矶。霍尔在迷惘中醒来,发现富勒被谋杀,而他的房子里有一件带血的衬衫。霍尔成为了头号嫌疑犯。他做了吗?为什么他记不起什么东西?还有什么能够连接这虚拟世界呢?
成龙主演的电影《我是谁》当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现在回想起来意味深长:被失忆困扰、弄不清自己身份的成龙冲上高处,面对天空大声呼喊“我—是—谁!”镜头高速旋转,呼声回荡四周。成龙的呼声带有一种象征的意义,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许多电影中反映出的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思索与追问。
《异次元骇客》(本名《第十三层》)是部构思有趣的电影,虽然也许是限于财力物力,导演没有能把这种构思展现得更完美。就象许多国内导演声称的那样,给我多少多少钱,我也能拍出一部《泰坦尼克》来。影片的情节大体如下: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批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科学家们可以完美地在网络中再现30年代的洛杉矶。无数人生活在这个虚幻的城市中,不知道自己其实只是网络制造出来的一个幻影。然而有一天,一位科学家发现,这个虚幻城市中的某个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科学家便自己进入虚幻的洛杉矶,调查这件事情。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原来他自己、他周围的一切,也只不过是被制作出来的幻境……
这部电影体现出了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由来以久的怀疑,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存在呢?我们所认为的现实,会不会只是一个幻影呢?……
《异次元骇客》所表现的主题与博尔赫斯的小说《环形废墟》非常相似,基本情节也如出一辙,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网络时代电影版。当然影片还是强调惊险和动作的元素,没有《环形废墟》那么空灵与意蕴深厚。博尔赫斯的小说六七十年代在美国非常流行,也许《异次元骇客》的编导受到他的影响。只不过《环形废墟》中的主角是拜火教的魔法师,而《异次元骇客》是科学家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科学家和古代的魔法师属于同一范畴。在普通民众看来,他们身上都带有神秘色彩,具备常人难以拥有的能力。
无论《异次元骇客》,还是《环形废墟》,当其中的角色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幻影时,都表现得十分惶恐、不安、困惑……让我们想象那一刻,如果换了是我们自己,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在另一部更为有名的“骇客”电影——《骇客帝国》中,酷哥基努李维斯也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这是由一个超级计算机系统所控制的虚幻世界,而真正的“现实”则是战争后的一片废墟。当他经过奇妙的旅程,最终睁开眼睛,那位气度不凡的黑人抵抗领袖带着讥讽的微笑说:“欢迎来到现实的废墟”。生活是一场幻影,现实是一片废墟,这的确是可怕的梦魇。
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也为我们提供了类似的梦魇。冷酷仙境是主人公生活的现实世界,而所谓的世界尽头则存在于主人公的潜意识之中。当主人公在现实世界中遭遇种种厄运,满身伤痕,最后意识也即将消失,进入永远黑暗的潜意识世界中时,世界尽头中的他却正在努力从虚幻世界重返现实。如同一缕孤魂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他将会作出什么选择,又能作出什么选择呢?
真真假假的转换,虚虚实实的混淆,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常用情节配备,当我们被那些奇诡的故事壮观的场面所吸引时,很容易忘记这些情节背后所隐藏的对于人类自身存在的追问与思考。
这种思考当然是由来以久的,让我们把时间上溯到十七世纪的一个寒冷冬日,怕冷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像往常一样,躲到暖和的壁炉里去思考他的那些哲学问题。切莫小觑这看似寻常的一天,后来一位大主教认为,这一天是欧洲历史上最倒霉的一天。那么,笛卡儿老兄在壁炉里思考了些什么呢?笛卡儿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可能只是一场梦境,因为我们在做梦时,并不知道在梦中见到的一切是虚假的,只是醒来后才了解到这不过是梦。那么,我们怎么能确定,我们所感受到的真实的一切,不过是另外一场梦呢?笛卡儿还假设,有一个无比强大的恶魔(比如一个超级计算机系统?),出于邪恶的目的,制造了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切,包括人类的全部历史,我们的全部记忆……笛卡儿对这种种可能进行了周密的思考,众所周知,他的结论是: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只有思考本身才是确定无疑的,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自身的存在。
笛卡儿式的怀疑并不缺少后继者,比如休谟认为,除了知觉以外,一切都是不可知的,人只能停留在感觉经验的此岸,无法到达能产生感觉经验的彼岸。就是说,人无法把握世界的本质,感觉经验就象一道屏障,把意识的对象隔离开来,人们永远无法知道这道屏障后面是什么。康德把世界分成两个部分:现象界与本体界。人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现象界,对于本体界,人们则一无所知……
从“骇客”扯到康德,我想我已经离题太远了,如何反驳不可知论是哲学家们的事情,我们可以不去管它,还是让我们回到自己的“现实”中来吧。好在我们的现实既不是一片废墟,也不象村上春树笔下的冷酷仙境那么诡异,虽然恐怖事件阴影笼罩,战争烽烟此起彼伏,大部分人仍然可以安居乐业,享受人生。既然我们不可能离开我们所在的现实(或者虚幻),那么又何必去多想呢,就让我们看着《骇客帝国》式的大片,读着村上春树的畅销小说,为了生计来往奔波,感叹汽车房子看来很遥远,太美的女孩总是高不可攀……
所以,别问我是谁,别问我来自何方去向何处,因为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也许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面对不可言说之事,我们只有保持沉默。

❹ 关于一部科幻电影的名字

《外太空杀人小丑》(Killer Klowns from Outer Space)

IMDB编号:0095444
类型:恐怖 / 科幻 / 喜剧
发行年代:1988
导演:Stephen Chiodo
编剧:Stephen Chiodo / Charles Chiodo / 更多...
演员表: John Vernon .... Curtis Mooney
Royal Dano .... Farmer Gene Green
Johnny Martin .... Joe Lombardo (uncredited)
Grant Cramer .... Mike Tobacco
John Allen Nelson .... Dave Hanson

片长:88 分钟
国家/地区: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混音:Dolby
级别:Australia:M / Canada:14A / France:-12 / UK:15 / USA:PG-13
上映日期:美国:1988-05-27
宣传语:In Space No One Can Eat Ice Cream

内容:拍摄外星人入侵题材的电影无外乎从两方面入手:要么笔调轻快,要么手法沉重。其中并无捷径可寻,也不可能草草绕过了事。但遗憾的是《外太空杀人小丑》仍然试图寻找一条中庸之道,于是他们选中了“马戏团”这个中介。想象一下所谓的惊天大阴谋就是一群穿着小丑服的外星侏儒在地球上大肆破坏,用激光射线枪把人类变成喷喷香闪闪亮的棉花糖——除了让人眼花缭乱一番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进入情节并真正理解。

❺ 求一部一部科幻电影的名字。 内容是,一些普通人因为陨石的降落拥有了异能。主角拥有的异能是透视,故

应该是美剧《超人前传》吧,值得一看。

全剧已于2011年剧终,共有10季。

19xx年10月Smallville发生的一场流星雨,彻底改变了这个平凡小镇的命运。超人降落在这里并由肯特夫妇收养。10多年后,年青的超人克拉克肯特,在成长过程中,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宿命。你在看这部剧集的时候,可以当它是克拉克和拉娜的爱情马拉松,就象一个校园青春剧,使得超人在我们心里只是一个普通人一样,他不再是无坚不摧,而只是一个情窦初开的高中生。

http://ke..com/view/595453.htm

❻ 找一部欧美科幻电影的名字

不是,你要找的是
异次元骇客 片 名:The Thirteenth Floor (1999)
别 名:13th Floor, The(1999) (USA) (alternative spelling)
Abw?rts in die Zukunft(1999) (Germany) (TV title)
译 名:异次元骇客 / 第十三度凶间 / 异次元黑客 / 十三度凶兆 / 十三阶梯
导 演:约瑟夫·鲁斯纳克 Josef Rusnak
主 演:阿明·缪勒-斯塔尔 Armin Mueller-Stahl .... Hannon Fuller/Grierson
文森特·诺费奥 Vincent D'Onofrio .... Jason Whitney/Jerry Ashton
格雷琴·莫尔 Gretchen Mol .... Jane Fuller/Natasha Molinaro
Bob Clendenin .... Bank Manager
Will Wallace .... Other Ashton (uncredited)
蒂雅·泰克萨达 Tia Texada .... Natasha's Roomate
斯蒂文·沙博 Steven Schub .... Zev Bernstein
安德鲁·埃尔登 Andrew Alden .... Doorman
Brooks Almy .... Bridget's Mom
西瑞·阿普莱比 Shiri Appleby .... Bridget Manilla
克雷戈·比克 Craig Bierko .... Douglas Hall/John Ferguson/David
Jeff Blumenkrantz .... Choreographer
Ron Boussom .... Maitre'd
Hadda Brooks .... Lounge Piano Player
Ernie Brown .... 30's Cop
上 映:1999年04月16日 ( 丹麦 )
地 区:美国 德国 ( 拍摄地 )
对 白:英语
颜 色:彩色
时 长:100 分钟
类 型:科幻 惊秫 神秘
分 级:瑞典:15 英国:15 西班牙:13 阿根廷:13 德国:12 澳大利亚:M 法国:U 智利:14 挪威:15 美国:R
剧 情:
2000年以前,柏拉图提出设想说:真正的世界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当今的社会证实了这一观点,每一样东西,从“灵巧炸弹”到核试验都能够在计算机中模拟。这种模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减少了对现实世界可能产生的破坏。
假如这个世界原来就是虚假的,假如这个理论被发展,现实和虚幻的界限被模糊,假如一切早就存在了,会怎样?
《异次元骇客》预示了这种诱人但可怕的可能性。在一栋公共大楼的十三楼,想象力丰富的道格拉斯霍尔(克莱格比科)和汉农富勒(阿明穆勒斯太尔)将虚拟现实发挥到了极限,他们在计算机上模拟了1937年的洛杉矶。霍尔在迷惘中醒来,发现富勒被谋杀,而他的房子里有一件带血的衬衫。霍尔成为了头号嫌疑犯。他做了吗?为什么他记不起什么东西?还有什么能够连接这虚拟世界呢?
成龙主演的电影《我是谁》当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现在回想起来意味深长:被失忆困扰、弄不清自己身份的成龙冲上高处,面对天空大声呼喊“我—是—谁!”镜头高速旋转,呼声回荡四周。成龙的呼声带有一种象征的意义,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许多电影中反映出的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思索与追问。
《异次元骇客》(本名《第十三层》)是部构思有趣的电影,虽然也许是限于财力物力,导演没有能把这种构思展现得更完美。就象许多国内导演声称的那样,给我多少多少钱,我也能拍出一部《泰坦尼克》来。影片的情节大体如下: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批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科学家们可以完美地在网络中再现30年代的洛杉矶。无数人生活在这个虚幻的城市中,不知道自己其实只是网络制造出来的一个幻影。然而有一天,一位科学家发现,这个虚幻城市中的某个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科学家便自己进入虚幻的洛杉矶,调查这件事情。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原来他自己、他周围的一切,也只不过是被制作出来的幻境……
这部电影体现出了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由来以久的怀疑,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存在呢?我们所认为的现实,会不会只是一个幻影呢?……
《异次元骇客》所表现的主题与博尔赫斯的小说《环形废墟》非常相似,基本情节也如出一辙,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网络时代电影版。当然影片还是强调惊险和动作的元素,没有《环形废墟》那么空灵与意蕴深厚。博尔赫斯的小说六七十年代在美国非常流行,也许《异次元骇客》的编导受到他的影响。只不过《环形废墟》中的主角是拜火教的魔法师,而《异次元骇客》是科学家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科学家和古代的魔法师属于同一范畴。在普通民众看来,他们身上都带有神秘色彩,具备常人难以拥有的能力。
无论《异次元骇客》,还是《环形废墟》,当其中的角色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幻影时,都表现得十分惶恐、不安、困惑……让我们想象那一刻,如果换了是我们自己,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在另一部更为有名的“骇客”电影——《骇客帝国》中,酷哥基努李维斯也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这是由一个超级计算机系统所控制的虚幻世界,而真正的“现实”则是战争后的一片废墟。当他经过奇妙的旅程,最终睁开眼睛,那位气度不凡的黑人抵抗领袖带着讥讽的微笑说:“欢迎来到现实的废墟”。生活是一场幻影,现实是一片废墟,这的确是可怕的梦魇。

❼ 一部科幻电影,想不起名字来了

异次元骇客
片 名:The Thirteenth Floor (1999)

别 名:13th Floor, The(1999) (USA) (alternative spelling)
Abw?rts in die Zukunft(1999) (Germany) (TV title)
译 名:异次元骇客 / 第十三度凶间 / 异次元黑客 / 十三度凶兆 / 十三阶梯

导 演:约瑟夫·鲁斯纳克 Josef Rusnak

主 演:阿明·缪勒-斯塔尔 Armin Mueller-Stahl .... Hannon Fuller/Grierson
文森特·诺费奥 Vincent D'Onofrio .... Jason Whitney/Jerry Ashton
格雷琴·莫尔 Gretchen Mol .... Jane Fuller/Natasha Molinaro
Bob Clendenin .... Bank Manager
Will Wallace .... Other Ashton (uncredited)
蒂雅·泰克萨达 Tia Texada .... Natasha's Roomate
斯蒂文·沙博 Steven Schub .... Zev Bernstein
安德鲁·埃尔登 Andrew Alden .... Doorman
Brooks Almy .... Bridget's Mom
西瑞·阿普莱比 Shiri Appleby .... Bridget Manilla
克雷戈·比克 Craig Bierko .... Douglas Hall/John Ferguson/David
Jeff Blumenkrantz .... Choreographer
Ron Boussom .... Maitre'd
Hadda Brooks .... Lounge Piano Player
Ernie Brown .... 30's Cop

上 映:1999年04月16日 ( 丹麦 )

地 区:美国 德国 ( 拍摄地 )

对 白:英语

颜 色:彩色

时 长:100 分钟

类 型:科幻 惊秫 神秘

分 级:瑞典:15 英国:15 西班牙:13 阿根廷:13 德国:12 澳大利亚:M 法国:U 智利:14 挪威:15 美国:R

剧 情:

2000年以前,柏拉图提出设想说:真正的世界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当今的社会证实了这一观点,每一样东西,从“灵巧炸弹”到核试验都能够在计算机中模拟。这种模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减少了对现实世界可能产生的破坏。

假如这个世界原来就是虚假的,假如这个理论被发展,现实和虚幻的界限被模糊,假如一切早就存在了,会怎样?

《异次元骇客》预示了这种诱人但可怕的可能性。在一栋公共大楼的十三楼,想象力丰富的道格拉斯霍尔(克莱格比科)和汉农富勒(阿明穆勒斯太尔)将虚拟现实发挥到了极限,他们在计算机上模拟了1937年的洛杉矶。霍尔在迷惘中醒来,发现富勒被谋杀,而他的房子里有一件带血的衬衫。霍尔成为了头号嫌疑犯。他做了吗?为什么他记不起什么东西?还有什么能够连接这虚拟世界呢?

骇客帝国 村上春树 别问我是谁

作者:画眉鸟

成龙主演的电影《我是谁》当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现在回想起来意味深长:被失忆困扰、弄不清自己身份的成龙冲上高处,面对天空大声呼喊“我—是—谁!”镜头高速旋转,呼声回荡四周。成龙的呼声带有一种象征的意义,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许多电影中反映出的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思索与追问。

《异次元骇客》(本名《第十三层》)是部构思有趣的电影,虽然也许是限于财力物力,导演没有能把这种构思展现得更完美。就象许多国内导演声称的那样,给我多少多少钱,我也能拍出一部《泰坦尼克》来。影片的情节大体如下: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批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科学家们可以完美地在网络中再现30年代的洛杉矶。无数人生活在这个虚幻的城市中,不知道自己其实只是网络制造出来的一个幻影。然而有一天,一位科学家发现,这个虚幻城市中的某个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科学家便自己进入虚幻的洛杉矶,调查这件事情。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原来他自己、他周围的一切,也只不过是被制作出来的幻境……

这部电影体现出了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由来以久的怀疑,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存在呢?我们所认为的现实,会不会只是一个幻影呢?……

《异次元骇客》所表现的主题与博尔赫斯的小说《环形废墟》非常相似,基本情节也如出一辙,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网络时代电影版。当然影片还是强调惊险和动作的元素,没有《环形废墟》那么空灵与意蕴深厚。博尔赫斯的小说六七十年代在美国非常流行,也许《异次元骇客》的编导受到他的影响。只不过《环形废墟》中的主角是拜火教的魔法师,而《异次元骇客》是科学家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科学家和古代的魔法师属于同一范畴。在普通民众看来,他们身上都带有神秘色彩,具备常人难以拥有的能力。

无论《异次元骇客》,还是《环形废墟》,当其中的角色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幻影时,都表现得十分惶恐、不安、困惑……让我们想象那一刻,如果换了是我们自己,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在另一部更为有名的“骇客”电影——《骇客帝国》中,酷哥基努李维斯也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这是由一个超级计算机系统所控制的虚幻世界,而真正的“现实”则是战争后的一片废墟。当他经过奇妙的旅程,最终睁开眼睛,那位气度不凡的黑人抵抗领袖带着讥讽的微笑说:“欢迎来到现实的废墟”。生活是一场幻影,现实是一片废墟,这的确是可怕的梦魇。

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也为我们提供了类似的梦魇。冷酷仙境是主人公生活的现实世界,而所谓的世界尽头则存在于主人公的潜意识之中。当主人公在现实世界中遭遇种种厄运,满身伤痕,最后意识也即将消失,进入永远黑暗的潜意识世界中时,世界尽头中的他却正在努力从虚幻世界重返现实。如同一缕孤魂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他将会作出什么选择,又能作出什么选择呢?

真真假假的转换,虚虚实实的混淆,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常用情节配备,当我们被那些奇诡的故事壮观的场面所吸引时,很容易忘记这些情节背后所隐藏的对于人类自身存在的追问与思考。

这种思考当然是由来以久的,让我们把时间上溯到十七世纪的一个寒冷冬日,怕冷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像往常一样,躲到暖和的壁炉里去思考他的那些哲学问题。切莫小觑这看似寻常的一天,后来一位大主教认为,这一天是欧洲历史上最倒霉的一天。那么,笛卡儿老兄在壁炉里思考了些什么呢?笛卡儿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可能只是一场梦境,因为我们在做梦时,并不知道在梦中见到的一切是虚假的,只是醒来后才了解到这不过是梦。那么,我们怎么能确定,我们所感受到的真实的一切,不过是另外一场梦呢?笛卡儿还假设,有一个无比强大的恶魔(比如一个超级计算机系统?),出于邪恶的目的,制造了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切,包括人类的全部历史,我们的全部记忆……笛卡儿对这种种可能进行了周密的思考,众所周知,他的结论是:我思故我在——只有思考本身才是确定无疑的,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自身的存在。

笛卡儿式的怀疑并不缺少后继者,比如休谟认为,除了知觉以外,一切都是不可知的,人只能停留在感觉经验的此岸,无法到达能产生感觉经验的彼岸。就是说,人无法把握世界的本质,感觉经验就象一道屏障,把意识的对象隔离开来,人们永远无法知道这道屏障后面是什么。康德把世界分成两个部分:现象界与本体界。人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现象界,对于本体界,人们则一无所知……

从“骇客”扯到康德,我想我已经离题太远了,如何反驳不可知论是哲学家们的事情,我们可以不去管它,还是让我们回到自己的“现实”中来吧。好在我们的现实既不是一片废墟,也不象村上春树笔下的冷酷仙境那么诡异,虽然恐怖事件阴影笼罩,战争烽烟此起彼伏,大部分人仍然可以安居乐业,享受人生。既然我们不可能离开我们所在的现实(或者虚幻),那么又何必去多想呢,就让我们看着《骇客帝国》式的大片,读着村上春树的畅销小说,为了生计来往奔波,感叹汽车房子看来很遥远,太美的女孩总是高不可攀……

所以,别问我是谁,别问我来自何方去向何处,因为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也许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面对不可言说之事,我们只有保持沉默。

❽ 找一部科幻片电影的名称

《生存游戏》是一部惊悚影片,影片讲述游戏玩家卢梅斯•克隆利弄到了一款新近的3D热门游戏《生存》,该游戏以令人毛骨悚然的中世纪巫术和历史人物“嗜血女伯爵”作为主题和卖点,不幸的是,痴迷于游戏攻关的卢梅斯突然离奇死亡,他的一乾好友在哈奇(强•福斯特 饰)的带领下,决定通宵完成攻关,以纪念死去的好友。该片的制作班底可谓青春活力十足,包括编、导、演在内的所有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都不足四十岁。同时也有同名漫画《生存游戏》。

中文片名
生存游戏
原片名
Stay Alive
影片类型
惊悚 / 恐怖
片长
USA:85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评级
Rated PG-13 for horror violence, disturbing images, language, brief sexual and drug content.
级别
USA:PG-13
拍摄日期
2005年5月6日 - 2005年6月10日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威廉·布莱恩特·贝尔 William Brent Bell
编剧
威廉·布莱恩特·贝尔 William Brent Bell .....(written by)
马修·彼得曼 Matthew Peterman .....(written by)
演员
约翰·福斯特 Jon Foster .....Hutch MacNeil
萨梅瑞·阿姆斯特朗 Samaire Armstrong .....Abigail
弗朗基·穆尼兹 Frankie Muniz .....Swink Sylvania
索菲亚·布什 Sophia Bush .....October Bantum
Jimmi Simpson .....Phineus Bantum
亚当·戈德堡 Adam Goldberg .....Miller
米洛·文堤米利亚 Milo Ventimiglia .....Loomis Crowley
Jim Bishop .....Mr. Crowley
James Haven .....Jonathan Malkus
Maria Kalinina .....Countess
Cynthia LeBlanc .....Lady in the park
Elton LeBlanc .....Man in the park
Billy Louviere .....Fidget
J. Richey Nash .....Young
Billy Slaughter .....Rex
制作人
Gary Barber .....procer
Roger Birnbaum .....procer
Becki Cross Trujillo .....executive procer
Adam Del Deo .....executive procer
Jonathan Glickman .....executive procer
Douglas Hansen .....executive procer
David Manpearl .....co-procer
Anna Mastro .....associate procer
McG .....procer
Matthew Peterman .....procer
Stephanie Savage .....co-procer
Peter Schlessel .....procer
Erin Stam .....co-procer
James D. Stern .....procer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洗印格式
35 mm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制作公司
Spyglass Entertainment [美国]
Endgame Entertainment [美国]
Wonderlens [美国]
Wonderland Pictures
试金石影片公司 Touchstone Pictures [美国]
Wonderland Sound and Vision [美国]
发行公司
博伟电影公司 Buena Vista Pictures [美国] ..... (2006) (USA) (theatrical)
Paradise Group [俄罗斯] ..... (2006) (Russia) (all media)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荷兰] ..... (2006) (Netherlands) (theatrical)
上映日期
美国
USA
2006年3月24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6年8月24日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先来段老生常谈——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等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令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就像如今的很多年轻人,非常喜欢电脑电视中的各种游戏,胜过很多非常有意义的体育运动。有些甚至是对这样的游戏着了魔,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不能自拔。就像本片中讲述的这伙年轻人,最终为一时的痛快甚至丢掉了大好的前途和宝贵的性命。
本片讲述一群年轻人陷入恐怖网络游戏之中。当他们玩的角色死了时,现实中的玩家竟也难逃一死。
一个资深游戏测试玩家偶然得到一套地下发行的神秘电脑游戏。不久,他被发现莫名惨死在紧锁的房中。一群好友前来参加葬礼,无意找到这套以15世纪欧洲一位臭名昭著的贵族杀人狂:“血腥贵妇”为题材的死亡生存游戏。这群超级游戏迷自然迫不及待地展开游戏。
游戏一开始,便回溯“血腥贵妇”残杀成百名少女并用她们的血沐浴以求青春常驻的邪恶典故。兴奋于以假乱真的游戏环境中的夜猫子们没想到,他们每一步操作都在把生命引导至不归路,更没想到噩梦从他们按下START键的一击,将湮没生存的光。
随着游戏无法中止地进行,所操纵角色在游戏中死去的玩家一个接一个在现实中以对应的方式被杀,传说中的“血腥贵妇”似乎跨过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大开杀戒。剩下的玩家只有尽快得到攻略,对抗恐怖的“血腥贵妇”,在这场布满血与诅咒的游戏里胜出,得以生存。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You Die In The Game - You Die For Real
Play It To Death.
the only thing you'll lose in this game is YOUR LIFE
也许视频游戏真能腐蚀心智。
——《洛杉矶周刊》
按常理来讲,《生存游戏》不算是一部佳片,但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没少在游戏上下功夫。
——《旧金山纪事》
[1][2]在虚拟与现实混为一谈的游戏世界中,一群俊男靓女与中世纪“嗜血女伯爵”进行绝命PK,影片的创意听起来着实新鲜。与《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等片不同,《生存游戏》并非是在响应游戏改编电影的热潮,而是通过电影孕育了一部颇具开发潜质的游戏新品,片中的游戏足够成人级,邪恶而血腥,编导威廉 布伦特 贝尔最初打算让此款游戏和影片同时配套上市,但因为游戏的制作周期要比影片长出1倍、影片公映前无人愿意投资等原因而不得不搁浅了内心的冲动想法。
除了片中精良的游戏细节外,威廉在角色名字的设置上也别具匠心,其中最先毙命的游戏玩家鲁梅特 克隆利的名(Loomis)、姓(Crowley)最有说头,还记得《月光光心慌慌》中的山姆 鲁梅特医生这个角色吗?没错,威廉通过“鲁梅特”这个名字对于心中的经典小小致敬了一下,而“克隆利”则来自于Aleister Crowley(1875~1947),此君为西方社会中最著名的撒旦崇拜者之一,是将魔法理论付诸于实践的仪式魔法师,在1920年代被认为是世上最邪恶的男人,就连他的母亲也指控他就是启示录中所预言那只带有666印记的“兽”。除此之外,作为全片惊悚戏眼所在的“嗜血女伯爵”,史料中的她更是令人发指,虽出生于高贵的匈牙利贵族家庭,为了满足嗜血美容的变态心理,虐杀了600多名少女。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制作班底:银幕青年军】
该片的制作班底可谓青春活力十足,包括编、导、演在内的所有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都不足四十岁。先说影片的一把手,导演威廉·布兰特·贝尔,虽说这位在影视圈已经“混迹”了超过十年,但多是给一些不知名的电影剧组做副导演或导演助理等二等工作。不过这样超过五六年的经历,却给他大量学习进步的机会。于是,从1997年,威廉·布兰特·贝尔也开始尝试着自编自导自己的电影作品。那次颇为轻松的喜剧风格的尝试,显然没有给这位电影界的新人带来任何甜头。不过,时隔长达九年,坚持不懈的威廉·布兰特·贝尔则带着全新的题材和作品卷土重来。而此次,明显贝尔走对了路子,选择了成本低廉的恐怖作品,而且,影片颇有新意的故事绝对会带给他不大不小的惊喜。尽管,和他合作的编剧马修·彼得曼是个毫无经验的“菜鸟”。
再说演员,同样都是些“满嘴黄毛”的嫩手。主演的两位李·布兰科氏虽有几年电视剧演员和鲜见的电影经历,但绝大多数都是龙套角色,无论从表演时间和角色的重要性上都不足挂齿,有的甚至只是在银幕上一闪而过的“超级龙套”。此次,能在新导的新片中大过主角隐,可算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不过,这些大多数刚刚度过二十岁“大关”的年轻人对影片中故事的现代气息,尤其是那些沉迷于电脑电视游戏的大孩子们的心理倒是得心应手,完全就像是在现实生活中展示自己一般。而且,整个超年轻化的剧组也带给他们更多的活力,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当中去。
【嗜血女伯爵】
作为影片游戏中嗜血如命的女魔头,女伯爵的人物原型曾经真实存在。女伯爵名为伊丽莎白·巴瑟,于1560年出生于匈牙利的贵族家庭,从小便被娇生惯养。她不仅具有优越的家庭背景,还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美貌动人,据说最出众的是乌黑的秀发和白皙晶莹的皮肤。15岁时,出于政治目的,她被嫁给号称“匈牙利黑色英雄”的Fernencz Nadasdy伯爵,婚后的伊丽莎白开始显现出骇人的变态天赋,她以折磨仆人为乐,她用烧红的钳子将少女撕裂,把她们放在火上烘烤,总之极尽残忍之能事。
在丈夫死后,日渐衰老的伊丽莎白开始尝试不顾一切的挽留青春。一次偶然,她无意间发现新鲜的血液能使肌肤白皙光滑,在身边女巫的怂恿下,相信处女的鲜血能够让自己找回青春的伊丽莎白开始丧心病狂的大开杀戒,将女仆们的鲜血放进大桶中,在尚留余温的血液中沐浴。上百名少女被绑架,她们被带进城堡抽干血液,不断寻求血源的伊丽莎白还开设了伪装的学校,让求学的少女落入魔爪。
后来,终于有一位神父向匈牙利的马提亚王告发此事,后者开始责令调查,除了在女伯爵城堡中尸横遍野的惨象之外,他们还发现了写有650名少女名字的花名册。1610年,伊丽莎白和几位助纣为虐的女巫接受了审判,女巫被纷纷处死,而伊丽莎白则因为高贵的出身而逃脱了罪责,只是被严禁跨出城堡半步。几年后,54岁的她死在被关押的小屋里。
【游戏AND恐怖】
将游戏同恐怖片融合在一起可谓本片的亮眼创新,这种新颖的构思在于导演威廉·布伦特·贝尔和编剧马修·彼得曼对当今世界流行元素的独特感知力。视频游戏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娱乐产业,每年100亿的收益已经超越了好莱坞票房,并且足以给现代文化带来冲击,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游戏文化”,本片的最大卖点就是将游戏和恐怖合而为一。
对于威廉和马修来说,虽然各种各样的游戏也玩过不少,可为了让影片能够迎合当今青少年的口味,他们特意到游戏玩家的群体中切身体验,领会他们的特殊用语、游戏风格和紧张氛围,观察他们的言谈和穿着。两人请来Epic Games的首席游戏设计师克里夫o布列辛斯基担任影片的游戏顾问,《虚幻竞技场》和《战争机器》都是克里夫的杰作。创作剧本期间,从游戏术语到各种攻略都要由克里夫进行指导。而影片中所呈现的游戏,则凝聚了游戏设计师们对下一代视频游戏的预期和设想,展现出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对于影坛新人威廉·布伦特·贝尔来说,一些经典恐怖片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其中包括《闪灵》、《凶兆》和《罗丝玛丽的婴儿》等,他真正想做的,是将恐怖片的传统元素同时下流行的喜剧与音乐电视风格融合在一起。而就游戏改编的电影来说,本片是第一部完全从游戏玩家角度出发的作品。
精彩花絮
·影片中的游戏画面出自PLF(Pixel Liberation Front)公司之手,由31人组成的创作团队耗时7个月才制作完成。
·阿比盖尔在影片中用的老式摄影机源于热门游戏《零》(Fatal Frame),影片的创意也部分借鉴了这款游戏。
·本片是在卡特里娜飓风到达新奥尔良之前最后一部在当地完成的电影。
·最初扮演米勒的人选是史蒂夫·茨恩。
·主创人员希望影片能被定为R级,但制片公司执意要剪成PG-13。
·导演在角色名字的设计上也别具匠心,其中最先毙命的游戏玩家鲁梅特·克隆利的名(Loomis)、姓(Crowley)最有说头,还记得《月光光心慌慌》中的山姆·鲁梅特医生吗?导演通过“鲁梅特”这个名字对心中的经典小小致敬了一下,而“克隆利”则来自于Aleister Crowley(1875~1947),此人为西方社会中最著名的撒旦崇拜者之一,是将魔法理论付诸于实践的仪式魔法师,在1920年代被认为是世上最邪恶的男人,就连他的母亲也指控他就是启示录中所预言那只带有666印记的“兽”。
[编辑本段]穿帮镜头
·班坦的车不在犯罪现场范围内,所以没有必要作为证据。
·斯温克的游戏手套在镜头的切换间在左右手变换。
·当芬被马车托拽出20英尺时,可以清晰看到他被马踩踏,车轮也从他身上轧过,而停下后,他身上的衣服却依然整洁完好。
[编辑本段]漫画 生存游戏
原作:高见广春
作画:田口雅之 共15卷
日本秋田书店正式授权台湾中文版
长鸿出版社出版
译者:陈少怡
全书共15卷,长鸿出版社出版10卷后遭到禁售,从此后5卷再无中文官方版本,所有网络上出现的后5卷均为私人译本。
这部作品的台湾中文版曾经在台湾地区造成了著名的出版禁止事件,中文版单行本被迫停止出版。
原著构思原型:古代的一种蛊术(金蚕蛊),先人会将多种至毒之虫放入一容器,任其互相残杀吞噬,而最后剩下的那个,便成为最毒的蛊,致命的毒物。

剧情梗概

「大东亚共和国」每年都会自全国各所国民中学的三年级学生中抽出一个班来参加一场生死游戏。在这场「游戏」之中,只有一个人能生存,其馀的人都必须死。这场游戏被称作一种「国防战斗实验」;在该国政府中,称作「第六十八项计画」,简称「计画」(漫画版译为「程式」,英文是「Program」)。
游戏的优胜者(也就是唯一的存活者)可以获得总统陛下(在那个独裁的国家中,总统被塑造成神一般的存在)的亲笔签名纸板,并保证未来的生活不虞匮乏。回到现实生活后,优胜者被强迫转学到另一个中学,要求对游戏的一切保持缄默。
而游戏的场地(当届为濑户内海中的一座虚构小岛,名为「冲木岛」)戒备森严,四周围绕著巡逻艇,避免游戏者经由海上逃亡。每个人的颈上也都套著项圈,随时可以引爆,使行动受到限制。逃亡的机率,几乎趋近於零。除了优胜者以外的人,就算幸运逃出,也将遭到终生被通缉的命运。
故事的主角是42位就读於香川县城岩中学3年B班的学生。他们靠著政府配给的指南针、基本食粮与饮水,还有随机配给的武器,与自己的同学互相残杀。在毫无人性的游戏规则之下,前一刻还是同班同学,下一刻便变成了敌人。面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恐惧,几乎没有人能保持理性。没有人能够被相信,也没有人愿意去相信别人。在这里,世俗的道德观念不再存在,一切就像回归到原始生物一般,只剩下生存竞争。

❾ 求一部科幻电影的名字

是不是动画短片集《爱,死亡和机器人》的《裂缝以外》

阅读全文

与一部科幻电影名里有废墟两个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把导演吓死的恐怖电影 浏览:650
有个电影主角是仔仔 浏览:757
他们经常骑自行车去电影院的英文 浏览:470
电影云水谣图片大全 浏览:868
美女变成干尸的粤语电影 浏览:737
香港2002年电影票房 浏览:639
这样制作英语微电影 浏览:909
年轻的母亲电影在线完整版观看中文字幕 浏览:262
关于叫水月的男主角电影 浏览:761
搜武则天电影大全 浏览:95
八十年代惊悚电影大全 浏览:948
十部顶级国产盗墓电影完整版 浏览:404
时尚芭莎2016爱情平面电影 浏览:686
和周星驰搭档的那个电影 浏览:797
这部电影非常震撼人心英语怎么说 浏览:720
北京电影节颁奖2016 浏览:640
音乐电影追梦者的音乐 浏览:360
电影小人物里的背景音乐 浏览:456
新僵尸叔叔电影国语 浏览:140
电影新上任的公安局长电视裾 浏览: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