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第一部抗战影片
1937年,费穆导演的《北战场精忠录》是第一部直接表现抗日战争的故事片,影片在故事情节中还插入了一些战场上的激战镜头,令观众直接感受到战争的气氛。
❷ 求中国十大抗日电影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战打出第一枪,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影片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
《 南京大屠杀》
1937年 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城,我无辜同胞被屠杀总数达 30 万人以上。电影真实再现了这段惨无人道的屈辱历史。
《 西安事变》
影片反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 血战台儿庄》
中国大陆第一部描写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的影片。1938 年春,日军向徐州进犯。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在台儿庄一线率中国守军全线反击,将日军全歼于台儿庄外。
《 烈火金刚》
本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排长史更新等人和敌后武工队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抗日武装,在冀中平原与侵略者展开了神出鬼没的袭击战、对抗战,最终歼灭了敌人。
《 地道战》
革命战争题材作品中别具一格的佳作。生动展现了抗日军民的智慧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
《 铁道游击队》
抗战时期,山东临城枣庄一带的铁路线上,活跃着一支铁道游击队,他们专门在交通线上打击、牵制敌人,被老百姓称为飞虎队。
《 地雷战》
这是一部极具娱乐性的战争片。以1944年抗战时期胶东根据地为背景,描写赵家庄村民们如何利用地雷来打击日寇。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 小兵张嘎》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军事题材影片,再现了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投身抗战的故事。
❸ 中国抗日战争电影大全
郑重推荐 甲午大海战
❹ 中国拍过的抗日电影有哪些。
甲午风云》(反映清政府晚期抗日的电影,第一次中日战争)
我花了两个多小时整理了下抗日电影
第二次中日战争
几乎是在日本发动“9.18事变”开始入侵中国的同时,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就开始拍摄抗日题材的电影了。,无论是大陆还是香港
一、大陆拍的
《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鸡毛信》、《地道战》、《地雷战》、《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铁道游击队》、《回民支队》、《平原游击队》、《平原枪声》、《西安事变》、《破袭战》、《烈火金钢》、《血战台儿庄》、《血性山谷》、《七七事变》、《关东大侠》、《步入辉煌》、《剑吼长城东》、《燃烧的港湾》、《飞虎队》(以上是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将在8月“抗战史诗”影片展播月里展播的系列,都是老电影,大部分是黑白的)
继续补充:
《二个小八路》
《抗战狙击手/狩猎者》《黄河绝恋》 《太行山上》等 都是近现代拍的,彩色的
二、香港拍的:香港早期较多 现在不多了1937这一年,香港电影界一共出现了25部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爱国电影",约占当年出产的85部电影中的三成,可见当时香港电影界对祖国被日军侵略的关心和不满是如何的强烈。这批港产抗日电影包括:《肉搏》《焦土抗战》、《大义灭亲》、《儿女英雄》、《时代先锋》、《锦绣河山》、《铁血锄奸》、《女性之光》、《回祖国去》、《时代先锋》、《锦绣河山》、《铁血锄奸》《最后关头》,等等。1938年《游击进行曲》
三、台湾拍的
台湾拍的不好说,因为有许多是反映国民党军炕日的,当然,也有的是淡化政党 反映大背景的
《梅花》
《英烈千秋》
《八百壮士》
《觅桥英烈传〉
〈旗正飘飘〉等
❺ 中国电影第一部 戏曲影片、新闻纪录片,侦探影片, 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抗战影片,彩色故事影片的名字拜托各
中国第一部戏曲影片是《定军山》 中国第一部侦探长片电影《红粉骷髅》 中国第一部新闻纪录片是《毛主席莅平》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渔光曲》 中国第一部抗战影片《北战场精忠录》 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祝福》
麻烦采纳,谢谢!
❻ 中国电影史的史上第一
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清光绪22年)8月11日,在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
以中国为题材的第一部纪录片:1896年美国缪托斯柯甫公司拍摄的《李鸿章在格伦特墓前》。
中外合拍的第一部影片:1902年,美国文列文同邵醉翁合拍《慈禧太后》。第一部独立拍摄的影片:1905年在北京丰泰照像馆拍成的由京剧著名武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
第一个电影放映场:北京西单的“文明茶园”挂牌为“北京电影”。
第一部电影故事短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难夫难妻》。它首映是1913年9月底。
第一位女演员: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一向遵循着男扮女装的规则。即使是在甲午战争后诞生的 “文明戏”中,也没有打破男扮女装的传统。1905年问世的中国电影自然也难以摆脱这一文化习俗。直到1913年《难夫难妻》这部以婚姻关系为内容的影片中,所有的男女人物依然都是由男演员扮演的。中国银幕上的第一位女演员来自和《难夫难妻》同年拍摄的香港短故事片《庄子试妻》。影片取材于明清传奇,描述庄周诈死,以试其妻子是否忠贞的故事。也许是因为香港长期处在英国统治之下,得西方风气之先,故能够接受男女同台演出。结果,导演黎民伟的妻子严姗姗在片中扮演了庄周妻子的使女,虽然还不是主角,但这已足以使严姗姗获得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的殊荣。
摄制的第一部长故事片:1922年上映的《阎瑞生》,任彭年导演。该片以当时上海阎瑞生谋毙王莲英的轰动社会案件为依据,写的是真人真事,上映盛况空前。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问世于1925年,即电影在中国诞生后整整20年后。它是由洪深编写的历史题材剧《申屠氏》,发表于当年《东方杂志》22卷1-3月号上。
第一部动画片:动画片是美术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中国的美术片就是从动画电影开始的。1920年,上海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兄弟(人称“万氏兄弟”)在影院中看到了《大力水手》、《勃比小姐》等早期美国动画片后,对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开始研制中国的动画电影。1926年,万氏兄弟克服了资金、场地、资料等多方面的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它也是中国美术片的开始。
第一部出国的影片:新亚公司拍摄的《红粉骷髅》,管海峰导演,除在上海、天津、北京上映外,还到日本、越南等国放映。
第一个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
第一首电影插曲: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闲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为影片配制了一首由孙瑜作词、孙成壁作曲的电影歌曲《寻兄词》,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首电影插曲。
第一部蜡盘发音片:《歌女红牡丹》(1931年)。
第一部片上发声片:《雨过天晴》(1931年)。
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荣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第一部音乐喜剧片:袁牧之编导的《都市风光》,完成于1930年10月。
第一部采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影片:《都市风光》。
第一个由政府设立的电影奖:1932年,由当时中国教育界和电影界热心人士共同倡议,在南京建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于次年举行了第一次影片评选活动,《人道》和《自由之花》被评为优秀影片。此后又举行了几次评选。由于当时协会的领导者中有不少具有政府党政高层官员身份,因此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具有政府色彩的电影奖。
第一位电影皇后: 1933年,开办于上海的《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促成电影之发展”为宗旨,发起了一次评选“电影皇后”的活动。这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具有较大影响的电影明星评选。在参选的诸明星中,来自明星公司的胡蝶、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和来自天一公司的陈玉梅呼声最高,选票也比较接近。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评选,胡蝶得票21,334张,陈玉梅得票10,028张,阮玲玉得票7,290张。胡蝶由此登上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的“宝座”。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35年3月,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得了荣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遂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第一位国际三大影展最佳演员:1992年2月,张曼玉凭借电影《阮玲玉》获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成为中国影史上第一位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演员荣誉的影星。
第一部恐怖电影:1937年,新成立的新华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深受欢迎的影片《夜半歌声》,这是中国银幕上出现的第一部国产恐怖电影,它不但在当时制造了轰动效应,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其价值和魅力依然能够得到验证。
第一部抗战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完成的第一部表现抗战的故事片,史东山编导、吴蔚云摄影,完成于1938年1月。
第一部彩色电影: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主演梅兰芳,著名摄影师黄绍芬为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派出文化干部前往东北接管伪“满洲映画协会”(日本侵略中国后在东北建立的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在“满映”的原址上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东影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第一部译制片:1949年5月,由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的苏联电影《普通一兵》。
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
建国后第一部中外联合摄制的影片:中国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朗斯影片公司联合摄制的儿童片《风筝》,1958年6月上映。
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海燕厂)拍摄了中国第一部35毫米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这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宽银幕电影。
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1962年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
第一部彩色遮幅宽银幕故事片:《青春》,1976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第一部寓言样式的动画片:《夸口青蛙》
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最高奖的故事片:1988年,由张艺谋执导,巩俐和姜文主演的影片《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金熊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的中国电影。
第一部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影片: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第一部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也是惟一的一部。
中国第一个由专业影人评选的电影奖:在中国电影三大奖中,电影金鸡奖是由专业电影人员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金鸡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奖杯为一尊引颈高唱的金鸡,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亦包含着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奋发前进的意义。该奖每年评选一次。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担任评委。在这一类别的电影奖中它不仅是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它也是中国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 。
❼ 中国第一部抗日神剧是什么
我们伟大的中国经过多年抗战,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昌盛。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老一辈拿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维护国家形象。曾经,我看过战争纪录片,里面的日式武器,包括部队战斗力事实上比我们强的多。但是一些抗日神剧,过度的弱化日本军队,夸大的描述了一些功夫和技能,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吐槽,这些被叫停的抗日剧,多看一眼都是侮辱智商,全看过就算你厉害了。
第一部:2013年《一个鬼子都不留》,这部电视剧改编自佰川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不幸遭遇日军屠村的庄继宗和同样惨遭灭门的杂耍班班主李占魁,为了报复日本鬼子犯下的累累罪行,开展了一系列胆战心惊的复仇行动,最终双双成长为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观众就纷纷大喊不相信,大喊如果抗日这么容易,那么就不用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和精力了。
第二部《铁道游击队》这部剧在相信许多的人都看过,也有很多的人是十分的喜欢的,不过里面的一些剧情确实太过于夸张了。男主角飞檐走壁,骑着马就能够飞到火车上面,连火车票都不要买了,我们坐的是飞机,人家坐的是飞马,飞马懂吗?剧中对抗日英雄过度夸张化,不知道编剧怎么想的。
第三部《枪神传奇》这部剧厉害了,里面的剧情太过于夸张化了,子弹都能够拐着弯儿射向敌人,如果都这样厉害,日本人根本就不能够对我们国家进行侵略了,拍摄电视剧应该尊重现实,而不应该过于夸张。
❽ 抗日电影有哪些
《南征北战》,是国产战争片里程碑。
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几乎都对孟良崮战役有所耳闻,小说与影视作品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几部与孟良崮相关的作品相隔的时间刚好也是5年。孟良崮战役结束5年后,著名战争片《南征北战》(1952版)杀青上映; 5年后的1957年,吴强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红日》;又过了5年,《红日》改编为剧本,在导演过多部革命题材电影的汤晓丹执导下开拍并于次年被搬上荧幕。
从时间上来看,1952年由汤晓丹执导的《南征北战》算是第一部涉及孟良崮战役的电影。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中国战争电影的“老三战”,即《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其中以《南征北战》的场面最为宏大,堪称中国战争电影的里程碑。不过《南征北战》并非一部历史纪实类电影,里面也并未直接提及“孟良崮”地名,而是将1947年山东战场上发生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融合后再创作而成。
《南征北战》的片头注明时间是1947年,也提及苏中七战七捷等历史背景。影片前一段几乎都是军队在撤退,战士们心有不甘满腹牢骚的画面,对应历史,这显然是在莱芜战役之前,华东野战军在冰天雪地中向北机动,由于那次北撤的命令来得突然,很多华野战士的确是糊里糊涂的行军,自嘲“我们成了压路机”,充满埋怨。而画面切换到国民党一方时,国民党将领张军长和李军长登场,张军长样貌俊朗,年轻气盛,锋芒毕露,大有要与“共军”一决高下的气势,与人们印象中的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的形象相吻合。而李军长呢,年纪稍长,行事也较为稳重,会上还被张军长批评“保存实力”。有人说这李军长的原型是李天霞,但考虑到影片融合了莱芜与孟良崮两场大战,笔者认为李军长应该暗指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长官李仙洲。
❾ 中国第一部抗战电影叫什么名字!
保 卫 我 们 的 土 地(1938)
导演:史东山
编剧:史东山
主演:魏鹤龄/戴浩/舒绣文
类型: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国语
片长:40
❿ 中国最早的抗战电影是什么
1935年我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号召,促使抗日救亡民主浪潮进一步高涨。革命的进步电影与之相适应,也进入到了国防电影运动的新阶段。由于形势的促进和广大电影工作者的努力,1936~1937年的两年间,涌现了大批有着鲜明的社会倾向性的优秀影片。由夏衍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压岁钱》,由沈西芩编导的《十字街头》,袁牧之编导的《马路天使》,田汉编剧,史东山导演的《青年进行曲》等等,这些影片大都有着抗日反帝的主题,有的公开喊出了“团结一致,共同御侮”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总之,1932~1937年的这段时期,我国左翼电影运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