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金棕榈奖”从1957年开始颁发,前身为“金鸭奖”,即“电影节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
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故金制棕榈枝作为奖杯,因此称做“金棕榈奖”,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
金棕榈奖与金狮奖、金熊奖并称为电影节三大最高荣誉象征。
(1)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奖杯扩展阅读:
金棕榈的每一英寸都是高级珠宝创作匠心的具现。
叶柄末端呈小巧的心形,微风轻拂,轻柔的叶片随之曳动,仿若倏忽间经久定格。
棕榈叶由118克经“公平采矿”认证的18K黄金打造而成,置于祖母绿形切割的水晶底座之上。此臻美细节令每一个金棕榈奖座都变得独一无二,因为大自然母亲从未创造过两块完全一样的水晶。
五位工匠大师需花费不下40个小时的手工雕琢,方可打造出这座电影节最令人梦寐以求的臻宝杰作——金棕榈奖座。
⑵ 电影金棕榈奖是什么奖项
金棕榈奖
一、奖项简介
1、金棕榈奖(Golden Palm)
金棕榈奖,前身为“金鸭奖”。“金棕榈奖”乃是戛纳电影节至高无上的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
必须说明的是,短片单元还有一座金棕榈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约定俗成的“金棕榈大奖”,仅指主竞赛单元的那枚棕榈枝(长片)。
金棕榈难于攻陷的程度毫不亚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纵观其历史,“双金棕榈俱乐部”成员仅有五(六)位:弗朗西斯·福德·科波拉(美国)、比尔·奥古斯特(丹麦)、今村昌平(日本)、艾米尔·库斯图里卡(塞尔维亚,前南斯拉夫)、达内兄弟(比利时)。(这里计算的“双金棕榈”成员,不包括“金棕榈最佳短片奖”。)
大家耳熟能详的如:《德州巴黎》(维姆·门德斯)、《低俗小说》(昆汀·塔伦蒂诺)、《黑暗中的舞者》(拉斯·冯·特利尔)、《钢琴师》(罗曼·波兰斯基)、《华氏911》(迈克尔·摩尔)等,均为金棕榈大奖得主。亚洲首部获得金棕榈作品是1953年日本导演衣笠贞之助前辈的《地狱门》,华语电影唯一一部荣膺金棕榈奖的影片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1993年,与澳大利亚女导演简·坎皮尔执导的《钢琴课》并列)。
2、评委会(评审团)奖(又称“评委会[评审团]特别奖”)
不同于上述奖项,评委会奖(评委会特别奖)属于非常设奖项,地位类似“xx榜中榜”的传媒推荐奖,颁奖原因往往是个别评委因偏爱而为其争取的特殊表彰。近15年的获奖作品有:拉斯·冯·特利尔的《欧洲,欧洲》、大卫·柯南伯格的《欲望号快车》、科恩兄弟的《老妇杀手》、阿皮察朋·维尔拉瑟查库的《热带病》等。我国的获奖影片为:侯孝贤的《戏梦人生》和王小帅的《青红》——当然,其中不乏奖项平衡的作用。
“评委会大奖”系偶然诞生,只因为替一两部得不到金棕榈的佳作而倍感惋惜才临时设置,如今则演变为“最佳影片第二名”地位的常设奖项。与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如出一辙,旨在表彰仅次于金棕榈奖影片的“亚军”。
⑶ 三大艺术电影节以及它们的最高奖项是什么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注:这是我从“雅虎知识堂”里找的,回答者是snakegirl700。
⑷ 戛纳电影节的最高荣誉的奖项是什么呢
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是金狮奖。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是金熊奖。
戛纳电影节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同时因举办地拥有大海、美女和阳光(Sea,Sex,Sun)三大特色而被称为3S电影节。
这些是齐名的。
⑸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各国获奖次数记录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各国获奖次数记录:
美国:18次
意大利:12次
法国:10次
英国:8次
日本:5次
丹麦:4次
比利时、前苏联、瑞典、联邦德国、塞尔维亚、黑山:2次
阿尔及利亚、巴西、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伊朗、墨西哥、新西兰、波兰、西班牙、瑞士、土耳其、韩国:1次
金棕榈奖的奖项历史
戛纳国际电影节从1946年创立到1954年,最高奖项名为“国际电影节大奖”,获得大奖的导演一般会收到当代艺术家打造的一份艺术品作为奖品。
1954年,电影节组委会邀请几位珠宝设计师为电影节设计奖杯,要求主题要与戛纳的自然环境相匹配。设计师吕茜埃娜·拉宗(Lucienne Lazon)从戛纳海边随处可见的棕榈树获得灵感设计出金棕榈奖。同时棕榈是戛纳的象征,非常符合宗旨。
1955年,金棕榈奖首次成为电影节的奖杯。1964年至1974年期间,金棕榈奖又恢复“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名称。1975年开始,金棕榈奖固定。1998年,瑞士珠宝商萧邦(Chopard)对奖杯进行了现代化的修改,使之更加与时俱进,具有现代生气。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国际电影节
⑹ 影视界有名的奖项有哪些
1、奥斯卡金像奖(Oscars),又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中文简称学院奖),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的电影类奖项,创办于1929年。该奖项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电影类奖项,也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类奖项。
奥斯卡金像奖奖杯奖座
奖杯由美国导演、艺术指导塞德里克·吉本森(Austin Cedric Gibbons)设计,美国雕塑家乔治·斯坦利(George Maitland Stanley)进行雕塑。
学院官网表示在设计过程未使用参考模型;但亦有说法为奖杯模型参考墨西哥导演、编剧、演员埃米利奥·费尔南德斯(Emilio Fernández),他是由墨西哥演员朵乐丝·德里奥(Dolores del Rio)介绍给塞德里克·吉本森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金棕榈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奥斯卡金像奖
⑺ 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是什么奖
“一种关注”单元1978年在戛纳电影节正式启动,主要关注国际新影人作品。本单元素以影片独特的审美和新颖奇异的小众风格闻名,最佳影片也一般会颁给不知名的导演。
2011年,第69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芬兰导演尤霍·库奥斯马宁首部长片作品《奥利最开心的一天》当天获颁“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奖。
2016年日本导演深田晃司新作《临渊而立》(又名《小风琴》)获得“一种关注”单元评委会奖,美国导演马特·罗斯凭借《神奇队长》获得该单元最佳导演奖。
金棕榈奖的奖项历史
戛纳国际电影节从1946年创立到1954年,最高奖项名为“国际电影节大奖”,获得大奖的导演一般会收到当代艺术家打造的一份艺术品作为奖品。
1954年,电影节组委会邀请几位珠宝设计师为电影节设计奖杯,要求主题要与戛纳的自然环境相匹配。设计师吕茜埃娜·拉宗(Lucienne Lazon)从戛纳海边随处可见的棕榈树获得灵感设计出金棕榈奖。同时棕榈是戛纳的象征,非常符合宗旨。
1955年,金棕榈奖首次成为电影节的奖杯。1964年至1974年期间,金棕榈奖又恢复“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名称。1975年开始,金棕榈奖固定。1998年,瑞士珠宝商萧邦(Chopard)对奖杯进行了现代化的修改,使之更加与时俱进,具有现代生气。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金棕榈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一种关注
⑻ 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是什么奖
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又名评委会奖,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主要奖项,是仅次于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的三等奖,在世界影坛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是对世界杰出电影艺术家的表彰。
1951年至1966年,评审团特别奖是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二等奖。1967年,二等奖改为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取消。1969年,增设评审团奖。20世纪90年代,评审团特别奖曾出现两次。此外,1946年曾出现国际评审团奖。
评审团奖的华人获奖情况
1、1993年(第46届):侯孝贤《戏梦人生》
《戏梦人生》是一部记实性的电影,由侯孝贤执导,台湾布袋戏大师李天禄饰演本人。影片于1993年9月13日在加拿大上映。
影片以李天禄前半生的生活经历为叙事主线,李老本人的口述回忆与拍摄重塑的场面相互穿梭交织,以李天禄的个体经历呈现出台湾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间的历史风貌。
2、2005年(第58届):王小帅《青红》
《青红》是由星美传媒出品的一部剧情片,由王小帅执导,高圆圆、李滨、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该片于2005年5月17日在法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亲认定迁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于是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女儿,因此扼杀了青红人生中最可贵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