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对于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破9亿一事,你怎么看
看法:大众对感官刺激这种东西果然是没有抵抗力的,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网络视听用户的主要群体是短视频群体,换句话说,那些近年才新增的网络用户基本上都是奔着短视频才上网的,而至今才上网的人基本上不存在年轻人,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老一辈的人,再换句话说,那就是老一辈的曾经唾弃“网瘾”的人如今正是网瘾份子。
现在随处可见那些被流水线式批量生产出来的短视频控制的人,他们在马路上、在家中、在公交车上、在地铁上、在公司、在餐厅等等随处都播放着、都看着自己喜欢的视频类型,他们的大脑被这种信息充斥,被这种信息背后的思维模式影响,然后就被洗脑了。
综合而言,网络视听用户的增长虽然代表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越来越强大,但同时这背后也是我国人民思想在逐渐被那些网络垃圾信息影响,不得不让人忧虑。
② 近40部网络电影分账破千万,网大的春天来了吗
客观地讲,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会因为它的播出形式而发生质的改变,而网络电影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整个行业抱有了更多的期待。网大的春天来了吗?确切地讲,网大的春天一直都在,只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程度不同罢了。
2021年的院线电影市场持续低迷,但与此同时,网络电影的发展势头正猛以往的网络电影常常与“劣质”“low”这样的贬义词相关联,流水线产品一般的网大不仅剧情毫无新意,演员的演技也是一言难尽,甚至大部分电影会用性感惹眼的宣传海报做噱头,这种低端的营销方式使人反感。
虽说目前的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仍存有一定的差距,毕竟在家观影与在影院观影的观感是不同的,影院的巨幕与收音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与听觉上的体验是网大无法取代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制作质量越来越精良,网大的发展正在更新换代,属于网络电影的春天,相信在不远之后就会到来了。
③ 电影行业的现状以及就业前景是怎样的
首先回答影视行业前景如何,结论是这个行业属于朝阳行业,市场远没达到饱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院线电影市场近10年一直保持较高速率的增长,到2019年全年票房达到641.47亿,全球排名第二;到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全年票房将达到260亿左右,很有可能上升至全球第一。目前中国每年平均观影人次为1人1.3次左右(即平均每年1人观看1.3次电影),按照北美市场平均观影3.66人次来计算(2017年数据),中国电影总票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在网络付费点播市场,优爱腾三大平台各自的付费会员已经突破1亿,总营收之和超过1000亿人民币,再加上中国其他网络平台,在线影视市场的规模也是千亿级别的,且仍然在高速发展。
除了影视剧行业,还有更广泛的视频新媒体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大显身手的舞台。
从宏观经济层面和商业逻辑上来讲,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的工业生产和国家投资的基础建设上的,这种模式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房子总会修完的,路总会修完的,我们也不可能一辈子给全世界做衣服袜子去换别人的芯片飞机,整个国家的产业模式一定需要换代升级,未来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定是国家重点投入和扶持的方向。其实这两个产业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知识产权(IP,价值的产生来源于人的创作、头脑而不是地球上的资源),都边际成本几乎为0(也就是增加一个单位的营收而成本不会增加,比如一个电影拍好了,多一个观众看并不会增加电影的制作成本)、市场规模近乎无限大(一个人一辈子可能只住一套房子,可影视剧跟吃饭一样可以不停看,是精神层面的刚需),而且非常环保(符合现在世界低碳发展潮流),可持续性发展非常强。
从历史上来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是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强力输出的结果,而影视是文化输出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国的中宣部好莱坞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把美国的普世价值向全球传播。同样,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一定也需要影视文化产品的助力,这也是国家会在政策层面支持影视行业的原因。
再来回答关于这个行业的收入问题。先看下图,2017年这个行业人员的平均薪资为17万人民币左右:
然后这里有一份2020年的调查数据:
按照上面的两个数据计算,这个行业薪资增长率在年20%左右。在统计的影视类上市公司里面,光线增长幅度超过100%,其他公司诸如北京文化、唐德影视、慈文传媒等涨幅都超过了30%。这些是大数据统计,具体到每个人个体肯定会有很大差异的。
非科班出身从业者进入这个行业造成人员激增,其他从业人员是否会逐步沦为出卖劳动力的廉价劳动者?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待:科班,或者非科班,从来不是一个行业区分薪资的标准。任何一个行业,高端人才都是非常紧缺,只要你有能力,你做的事情别人做不了,那你永远不用担心就业工作的问题,不管你是科班出身或者非科班出身,关键是看你能创造出多少价值。相反,如果你能力平平,你做的事情有一大堆可替代者,你科班出身,做出来的东西还不如其他更便宜的非科班出身的从业者,那你确实只能成为一个廉价劳动力。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大背景下,作为个人的你如何在其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从业者,完全靠你自己去掌握。加油!
④ 中国的网剧、网络大电影的市场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成本低廉,很大程度是由于未采用现阶段成熟的电视电影明星制度,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正是缺乏了明星,导致了网络大电影失去了宣发最大的吸睛点。
⑤ 网络大电影的简介
“怎样的片子符合市场热点,能更容易吸引观众或投资?”对此网络大电影负责人于泳洋和淘梦CEO阴超分别作了回答。于泳洋表示:没有一款题材是稳赚不赔的,网络大电影最重要的成功属性有两项,一是作品具备互联网调性,即网感;二是作品制作扎实,无论导演或者编剧都下得了苦功夫。”而淘梦网阴超则在另一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一部作品的成功元素主要有三项——“片名、海报、前6分钟”,如何在一堆大片中脱颖而出并让观众愿意付费,这三项是将是最大的驱动力。
李岩松在国际电影产业发展研讨会上阐述了他对网络大电影 的定义标准:“投资五十万到三、四百万之间,时长超过60分钟,没有特别大的造景,制作、拍摄、周期相对也短,核心是故事,”他并不认为网络就代表品质山寨,“以前微电影和网络影片的导演大多是草根出身,现在90%的导演和作者都是院系里面出来的,有的甚至是从纽约大学、南加州等顶级国际电影院校学成回国的同学做的。这一类相对成本很低的片子理论上没有任何机会进院线,但是我们在互联网的平台给它提供了非常好的展示机会。”
网络大电影一般指中小成本,拍摄周期段,在互联网渠道发行的电影。目前,国内的网络院线规模也日趋庞大起来,截止2015年6月,爱奇艺拥有的网络大电影数量超过500部,获得了1.5亿至2亿的票房,其中票房分账5000万元。超过30%的网络大电影仅通过网络发行即可收回成本。随着网络电影的必然形成以及其发展趋势的必要性,网络电影从元素单一性转向元素多元化性,拍摄器材也逐渐提升此片首部4K超清MP4,MOV格式.2015年底由北京格林记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最新代表作《特殊逃犯》将公路喜剧与公益教育融为一体,精准的诠释了网络大电影从青涩到成熟的转变,标志着网络电影发展的一个新坐标!
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与大众观影消费模式的日渐成熟,网络大电影将越来越受到众多品牌企业的青睐。作为多年国内众多一线消费品牌的影视服务商厦门相信影视负责人表示:因其优势化的盈利模式;更高的艺术规格及更为丰富的剧情演绎空间,网络大电影将成为微电影之后,各大品牌拓展新媒体内容营销的又一利刃!趋于这一潮流相信影视正与众多资深影视投资人一起推动网络大电影发展,为广大观众及品牌商出品更多优秀网络大电影作品。 网络大电影不同于院线电影的巨资制作,一般而言网络电影的制作成本50万到200万,这无疑大力促进了网络电影的发展,同时也掀起了一股网络电影制作的高潮,在这个大浪淘沙的网络新媒体时代,究竟网络电影才是良心之作,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2015年可以说院线电影是一个特工题材的时代,上映了各种各样的特工题材电影,例如《碟中谍》系列的延续,《007》这个老品牌,还有一日爆红的《王牌特工》,这些特工题材电影深入民心,得到了影民的一致认可,伴随着院线电影的脚步网络大电影,也在11月上映了《我的哥哥是特工》这部特工题材的动作电影。
网络大电影动作类而言,《我的哥哥是特工》可以说是“打出了网络大电影动作片的奇迹”让人有种这是网络大电影的疑问,一部网络大电影制作出了院线电影打斗级别效果。 没有特效,拳拳到肉,真刀实弹的干,真实感不言而喻,和韩国的动作影片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却比韩国的动作更加流畅自然,就像我们院线动作影片《战狼》,《杀破狼2》,《天将雄狮》这些国产大片都是巨资制作,豪华的明星阵容,炫酷的特效,除此之外,作为一部动作电影,影迷更加关注的是整体打斗是否“过瘾”是否“爽”是否“真实”,对于动作的场面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于其他类型影片,动作类影片取得的票房,也是相当可观。
网络大电影动作片的标杆《我的哥哥是特工》把动作类网络电影的档次提高了不止一个台阶,也引起了影迷的兴趣,同时该电影在全网上映两天就取得了500万以上的点击观看,仅爱奇艺就有过万影迷点赞,千余条好评,影片的评分也是创出了网络大电影的新高,爱奇艺评分7.6,优酷评分9.0,土豆评分9.0,搜狐评分9.0,乐视评分8.7,这样的评分还是得到了影迷的认可,他们更加明白自己想看的网络动作电影是什么样子的。
动作类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一个主要类型,网络电影的发展是必然的,更多的观众愿意花60分钟看一场“全民电影”,而网络大电影中优秀动作类电影还是屈指可数的,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我的哥哥是特工》这种类型的佳作上映,期待中国电影发展越来越好。 基于互联网发展的网络大电影在未来会有美好的未来和庞大的市场,淘梦网将会建立一个汇集新媒体、影视创作者、创作机构、影视投资人、影视基金、广告主、粉丝的新媒体影视平台,利用平台已取得优势在孵化与扶持两个层面帮助互联网影视创作团队。这不仅彰显了淘梦网的品牌形象,也建立了一套独特的互联网影视生态系统。
以IP为基础的生成模式用于《道士出山》,使其在网络上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同时基于IP多元产品共生的打造,形成以创新为主题的营销模式,以较小的成本投入换取更高的知名度,降低了网络电影的投资风险。互联网电影《道士出山》其压力轻、定位精、传播快、转换高的特点就为超级IP的产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超级IP的开发,不是单一的对产品的复制与延续,而是在资产重组与模式的创新中产生新的价值,打造新兴的网络运营品牌。
2014年3月19日,爱奇艺在“网络大电影成就梦想”高峰论坛上正式启动 “网络大电影”计划,目的是打造网络院线,同时建立网络播放平台、投融资平台、青年导演成长平台等三大平台。
12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文博会国际电影产业发展研讨会上,爱奇艺影业总裁李岩松在谈及互联网对电影市场转化率的作用时提前对“网络大电影” 计划进行了第一次年终总结:“直到目前为止,一部百万级左右投资的网络大电影,在这里基本能收回成本。”
这个数目还不够画面感?
11月1日小光棍节,由《催眠大师》导演陈正道监制,快乐男声白举纲、于朦胧主演的轻喜剧网络大电影《成人记2》在爱奇艺独家上映,不到两周便刷新了同行业各项记录:付费期在线点击破280万,产生的网络票房已超150万,在线弹幕数高达1万条,平均每分钟弹幕170条。
根据爱奇艺提供的数据, 2014年网络大电影 总量已超400部,比一年能进影院的片子还多;全年票房已达5000万元,仅通过网络发行分账收回成本的作品占总量25%以上;预估2015年将会达到1.5-2亿元,60%的片方有望通过网络发行实现成本回收。视频平台的巨大容量也预示着在不久的未来,不仅百万级的小成本电影,千万投资量级的作品也有望以网络发行起步,以更短的回收周期、性价比更高的宣发服务实现盈利。
一个数字:25%的网络电影只靠分账就保本和中国电影票房同步增长的除了电影银幕数,还有每年的影片制作总量,2013年中国故事片生产总数达到638部,其中能上映的只有326部,。六成新片无法进入院线,即便获得上映许可和排期的,也有人难逃票房恶战落败,甚至遭遇“院线一日游”。
2014年全年全国电影总投资约在800亿,总票房约300亿,这意味着能靠院线票房分账回收的成本只占总投资的10%。
与此同时,伴随多屏时代到来,移动、在线成为电影在院线外播放的成熟渠道,影视作品在线点播订阅服务盈利点迅速增长,在线发行已然是影视业产业链里利益交关的一环。这是爱奇艺致力打造国内首家网络院线的客观铺垫,而“网络大电影”则是基于内容和市场需求细分上形成的。
公布“网络大电影” 计划不到一年,爱奇艺在 2014年继续将300多部电影纳入收成分账平台,这些作品在爱奇艺产生的网络票房已达5000万元,在线400余部电影里,有25%能靠网络发行的分账回收成本,预估到2015年,“网络大电影”总票房有望能达到1.5-2亿,帮助60%的片方保本、甚至盈利。
⑥ 网络电影的盈利方式!及前景怎么样
一、市场规模及其发展
近年来,我国电影行业也是飞速发展,2013 年全国电影产业总收入达到 276.8 亿元,同比增长 31.6%,远远高于全球电影市场 4-5%的增速,其中,票房收入 217.7 亿元,同比增长 27.5%;非票房收入 45 亿元,同比增长 55.2%;海外销售收入 14.1 亿元,同比增长 33.0%。2013 年,我国电影市场规模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产业信息网(http://www.chyxx.com/)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电影行业运营及投资预测报告》指出:2013 年,我国观影人次为 6.12 亿,虽然同比增长 32.5%,但人均年观影次数仅为 0.45 次,远远低于美国的5 次、日韩的 2 次,所以我国电影行业还有很大市场空间,预计未来电影行业在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下,仍能保持 30%左右增速。
全国电影产业总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二、平面媒体发展电影产业可以发挥内容优势
中国电影行业蓬勃发展,从需求端看,我国城镇家庭收入持续增长,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对于电影的观影需求不断增长;从供给端看,影院和银幕数量等硬件设施快速增长,推动票房收入连创新高,2013 年我国总影院数达 4583 家,新增 903 家,同比增长 24.5%,总银幕数 1.8 万块,新增 5280 块,同比增长 40.3%。
在政策端,取消一般题材剧本审查,对电影技术扶持力度加大,2014 年又在资金、税收优惠及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将继续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
电影产业的广阔发展空间,使得传统媒体业务转型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传统媒体拥有的内容、品牌、客户资源也可以用于电影的拍摄、制作和发行中,发挥业务协调优势,提升资源使用价值,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三、电影行业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电影行业收入主要来自票房收入、非票房收入和海外销售收入,2013 年,电影票房收入为 217.7亿元,占比 78.6%;非票房收入为 45 亿元,占比 16.3%;海外收入 14.1 亿元,占比 5.1%。
电影行业收入构成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其中,非票房收入又分为广告收入、版权收入和衍生品收入,2013 年,广告收入 26.4 亿元,占比 9.6%;版权收入 15.3 亿元,占比 5.5%;衍生品收入 3.3 亿元,占比 1.2%。
电影广告收入近年来增速迅猛,主要包括植入广告收入、贴片广告收入和映前广告收入三部分,2013 年占比分别为 37.9%,23.5%,38.6%。
电影广告收入构成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电影版权收入主要集中于电视和网络等新媒体版权收入两部分,2013 年电视版权收入为 7.9 亿元,网络等新媒体版权收入为 7.4 亿元,近几年大家版权意识不断提升,版权收入增长较快,但由于中国影视行业受盗版影响,版权收入在整体电影行业中占比仍较低;电影衍生品收入是电影产业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在这个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占比仍较小,未来具有巨大的开发空间。
⑦ 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已超过5亿人了吗
据报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网络视频用户近5.79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22亿。
专家表示,进行网络直播、发布网络短视频的人群,一部分是以此为职业,如网络主播等,以出位内容博得眼球进而赚取收入,另一部分则是出于新奇、炫耀等心理,折射出当下青少年生活方式单一、心理健康教育缺失、法律意识淡漠等问题。
今年以来,主管部门频出重拳,给一路狂飚的网络视频行业踩下了急刹车,约谈、整改、下架,低俗恶搞打色情擦边球,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希望更多的不良视频可以早日被整治!
⑧ 网络电影兼容高端点播付费,市场将会再变大多少倍
公司各大平台竞相布局,年轻创作者是职业道路的首选。在一点一点的演变中,网络电影完成了从草根宝贝到英姿楚月少年的转变。2021年初,网络电影呈现出明显的权力积累趋势。一方面,爱奇艺等孵化平台改变了平台的主打策略,大大倾向于火车头内容。另一方面,来自于C端细分市场头部内容强大的支付转化实力。
这种相对单一的发行和盈利模式也给网络电影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从近年来的票房表现来看,网络电影最高票房为5600万,这也是目前网络电影的票房上限。在这样的上限下,投资超过5000万的电影将不会在互联网上映。而由于没有高质量的电影,所以网络发行一直无法突破天花板。这就造成了一种局面——大电影不敢参与,而高质量的小电影却稀缺。此次《陈翔的民间专家6点30》等网络电影,首先采用PVOD单芯片支付模式,再经过单芯片支付周期后进入SVOD模式,这无疑给高质量电影带来了更具吸引力的商业空间。
⑨ 九成都赔本,为何网剧和网络大电影还是出现井喷模式
网络大电影重要的不是电影,是赚钱!是赚钱!是赚钱!
网络大电影自2014年起,就备受资本市场和影视媒体的热捧,在2015年发展势头强劲。2015年,网络电影上线的就有622部。网络大电影的发展离不开网络院线的支持,截止2015年6月,爱奇艺拥有的网络大电影数量超过500部,获得了1.5亿至2亿的票房,其中票房分账5000万元。超过30%的网络大电影仅通过网络发行即可收回成本。每部网大的成本仅在几十万到三四百万之间,相比实体院线,这样的成本可以说很小。
由淘梦网、七娱乐出品得《道士出山》,影片在爱奇艺等网站上以付费的方式播出,上线两天票房达到28万。13日全网票房超300万,2015年6月,网络票房超过700万。8月,票房达到了2600万元。这部72分钟的电影成本是28万!这部电影创造了一个以小博大的奇迹。
除了制作方,网络平台的发行方也是网大泛滥的推手。
比如我们熟知的网大发行平台就有:爱奇艺、优酷、搜狐、土豆、腾讯、乐视、芒果TV。爱奇艺是最早进入网大的一批平台,目前仍然是网大市场最大的买家,其他各大平台虽然起步晚,但都在奋力赶超。爱奇艺作为网大最大的播放平台,还特意成立了网大创作部门。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20年,网络大电影市场规模将达到32亿元。所以啊,有钱不赚,就是傻蛋!也有人说拍网大是为了情怀,情怀是什么?能吃吗?以后再有人说拍网大为了情怀,你可以直接啐他一脸狗屎。
可以说这些有资本有人脉的平台介入,直接让网大数量上了一个台阶。因为网大赚的是快钱,很少能够出现一个有影响力的IP,还是拿《道士出山》来说,至今已经出了四五部作品了,评分确实越来越低。不过随着资本的介入,说不定能挖掘出几位有才华的创作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