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危机
70年代初,新德国电影陷入危机。其直接原因在于联邦德国议会修改了电影资助法。新的资助法规定,凡申请资助者,必须先拿出一部资历证明影片,才能有资格申请资助新的拍片计划。等条款。这些新规定,严重地制约着新生力量。由于资金短缺,新的短片计划无法实现,已经拍成的影片又找不到买主,迫使影片数量大幅度减少。不少人只好迎合投资者的要求去拍庸俗的商业片。但是,也有一些导演在危机中苦斗,使运动逐渐摆脱危机,掀起新的高潮,其中尤以法斯宾德、赫尔措格和文德斯及施隆多夫四位导演最受西方电影界的注意,成为新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1975年至1979年,赫尔措格拍摄了《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法斯宾德拍摄了《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以及施隆多夫拍摄的《铁皮鼓》分别在戛纳和美国奥斯卡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新德国电影运动在1975年和1979年再次出现高潮,而从1979年开始的高潮一直延续至今,历久不衰,成为西方电影界最受注意的艺术运动。
『贰』 被称为新德国电影四杰的是哪些导演
施隆多夫和赫尔措格、法斯宾德、维姆-文德森
施隆多夫
真正被誉为新德国电影代表作的两部影片是《丧失了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和《铁皮鼓》,尤其是后者,获得了1979年法国戛纳电影节大奖和联邦德国最高电影奖———金碗奖,1980年又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维姆-文德森
“旅行三部曲”:1974年的《爱丽丝漫游城市》(AliceintheCities),1975年的《错误的举动》(TheWrongMove)和1976年的《公路之王》(KingsoftheRoad)。
法斯宾德
女性电影《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劳拉》和《薇罗尼卡·福斯的欲望》,完成了他女性立场和视角的德国50年代背景的女性三部曲。此外,与《劳拉》一样拍摄于81年的二战背景的《莉莉玛莲》,在背景年代上甚至也可以算是这三部曲的一个序幕,影片同样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赫尔措格
1972年执导著名作品《阿基尔,上帝的愤怒》(又名《天谴》)
1974年的名作《加斯·荷伯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