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的导演、制片人、监制、编剧、策划、出品人等都是干什么的大小顺序是什么
导演: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
制片人:制片人一般指影视剧制片生产制作人。 全权负责剧本统筹、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摄制资金成本核算、财务审核;执行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协助投资方国内、外发行和国内、外申报参奖等工作。
监制:监制是电影工业中不为人知的核心角色,他们负责电影的日常运作与策划。
编剧:编剧是剧本的作者。编剧以文字的形式表述节目或影视的整体设计,作品就叫剧本
策划 :影视策划,就是策划影视剧作,包括制片前中后期及过程中的对内制片工作和对外宣传,广告等等方面的工作
出品人:出品人负责影片前期的市场调查,看类似的影片的电影市场是否有前景(比如说票房情况、受欢迎程度、续集的可能性等),通过调查来决定是否值得出品该影片。
接下来我们来排一下顺序:出品人>制片人>监制>导演
可以兼职的有导演,策划,监制,编剧,制片人。但是出品人是无法兼职的。
(1)看电影的艺术作者导演扩展阅读
电影制作
一般商业电影的制作,大致可分三个步骤:
一、拍摄前的工作,包括提构想、写故事、分场大纲、签导演、列预算、编剧本、看外景、找演员,以及决定制作小组的成员。
二、拍摄中的工作,即在导演的指挥下采密集作业方式进行,并由执行制片监督经费开销、拍片进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摄后的工作,包括剪接、配音、配乐、设计字幕、制作预告片,以及展开上片前宣传等。
在摄制过程中,导演应有详尽的分镜计划,并拟定拍摄顺序,以便在灯光变动、演员支配的压力下,求得快速之推展。对于摄影机、镜头的选择,灯光的陈置,剪接、配乐的安排,则须工作人员与导演密切配合,以达到所需之效果,故一部电影是群体的创作,也是导演在各种张力下暗藏个人视野的艺术品。
私人独资拍片限制少,只须根据片型(实验电影、剧情片或记录片)决定拍片方法。或是列出精细之分镜表,完全按照事前意图拍摄,达到尽量节省胶片之目的;或是无止尽的猎取满意镜头,再由事后的剪辑阶段理出清晰的脉络。这种影片,最符合个人创作欲求,更具陶冶心性、提升感情的作用。
参考资料电影制作 网络
❷ 什么是制片人制片人、导演、演员、编剧等都是干什么的
1、制片人
制片人,是管理整个电影、电视电影或电视连续剧拍片的专案管理工作。有认为中文中使用的监制一词起于香港电影业。
工作性质好比商人一样,包括如资金筹措,寻找或购买电影剧本,演员、合作厂商与工作人员的寻找、聘顾、任用与调度,预算的控制,拍摄时间进度控管等,让电影能在合理的时间与预算下完成。在拍片过程中,制片人的一举一动都容易影响到整部影片的品质,是不可缺失的职位。
在商业电影发达的地区,许多经验老到的成功制片人可以要求拍摄何种走向及风格的电影,甚至乎凌驾导演成为电影内容的主导者,成为电影制作过程中权力最大的人,佼佼者包括向华胜与向华强、杰瑞·布洛克海默、乔·西佛和乔治·卢卡斯等。
2、演员
演员,是指专职演出或在表演艺术作品扮演某个角色的人物或动物,广义上分为演技、杂技、特技、歌唱、舞蹈、戏曲、乐器几大流派;
狭义上在电影、电视、剧场、广播等大众媒体当中专指演技演员。有时也用在街头艺人的身上。通常演员可借由所有才艺表现方式塑造角色,或只是在广播中做声音演出戏剧角色。
3、编剧
编剧是剧本的作者。主要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完成节目的整体设计,既可原创故事,也可对已有的故事进行改编(个别须获得授权),一般创作好剧本后;
编剧会将剧本交付导演审核,若未通过审核,则可与导演一同进行二次创作(剧本的修改权归编剧所有)。因为各种编剧所从事的职业领域不同,编剧一般分为:电影编剧、电视编剧、话剧编剧等。
4、导演
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的任务是: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融为一体。
导演就好比军队的最高指挥者,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也往往体现导演的艺术风格和性格,更能体现出导演看待事物的价值观。
(2)看电影的艺术作者导演扩展阅读:
通俗地讲,“制片人”有三种——
1、是指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策划人,负责摄制生产,以及资金融资人;
2、是专业技术上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项目制作人;
3、是指影片或电视剧投资者本人(一般仅只是署名,非专业制作人。);
在香港和台湾通常将制片人的名称称做为监制。他们是电影或电视剧的最高管理者,全权负责“挑本子、找款子、组班子、卖片子”等全盘工作。
制片人是整个剧组的主宰,摄制组的最高权力者,既有权决定聘用优秀成员,也有权开除在剧组违纪行为的成员。从片子的行成到片子的上映,是全片贯穿的核心人物。
❸ 编剧、导演、制片人有什么区别
1、导演:制作戏剧或影视片的过程中,指导演出工作者的人。
导演更多的时候可能会是和编剧讨论剧本,和演员讲戏,和摄影灯光讨论光影,
有时甚至是去检查道具的制作过程,导演关心所有和影片相关的工作是否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2、监制:提供概念设想和大的建设性意见,会参与剧组重要决策,但不负责具体的剧本创作和导演拍摄。
3、制片人要拉赞助、找编剧写剧本,物色导演,连同摄影 灯光 美术 道具 服装 场务 后期合成 3D特效都是制片的负责范围。
从前期的发现剧本,寻觅适合的拍摄地点,到拍摄中负责财务开支,监督影片的拍摄制作过程,和拍摄后的剪辑,后期宣传直到上映。
(3)看电影的艺术作者导演扩展阅读:
1、制片人分类:
(1)是指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策划人,负责摄制生产,以及资金融资人;
(2)是专业技术上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项目制作人;
(3)是指影片或电视剧投资者本人(一般仅只是署名,非专业制作人。);
2、导演分类:
(1)影视导演
(2)舞台导演
3、编剧的能力:
(1)影视、戏剧、广告及专题片剧本的前期内容策划:题材选择,表现手法及方式创意。
(2)编写剧本,即创作出故事、台词,主戏以及过场戏,突出故事中心,塑造人物性格。
(3)把一定内容以剧本或稿本形式表现出来,掌握电视特性及创作规律,善于运用视听造型来表达事情。和导演一起研究剧本,做出修改,使其更加适合电视表现。
❹ 谈谈你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都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1918年7月14日,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这就是日后闪耀于世界影坛,用摄影机窥探人类灵魂,编导出无数部大师杰作,几乎把世界各大主要电影节的大奖都拿了个遍的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在超过60年的职业生涯中,伯格曼导演过62部电影,且大多都是自己编剧。这些作品以精简、沉郁的风格,探讨生命与死亡、灵魂与肉体、存在与虚无等重要命题,将电影纳入哲学的范畴,为世界电影乃至人类文明贡献了灿烂的篇章。
他一生共有3部作品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全世界只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大师维多里奥·德·西卡与费德里克·费里尼能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上与他比肩,这二位分别有4部作品获奖)。而在其他世界一流的电影节中,他更是获奖无数:法国戛纳电影节获奖7次,德国柏林电影节获奖2次,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获奖4次,法国凯撒奖获奖1次,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获奖1次,欧洲电影奖获奖1次,日本电影旬报奖获奖3次,美国导演工会奖获奖1次,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获奖7次,纽约影评人协会奖获奖4次……
他的电影里满是童年的影子
有人说,1999年电影界大知识分子罗伯特.布列松的逝世,冻结了全世界电影爱好者的心。那么2007年则更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7月30日,两位世界一流的电影巨星意大利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与瑞典大师英格玛·伯格曼于同一天逝世。
伯格曼逝于法罗岛,葬于法罗岛。他被誉为电影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意大利国宝级导演费德里克·费里尼说:“把我跟伯格曼比,是在恭维我。”
而伍迪·艾伦对伯格曼的赞美则更是高到无以复加:“他可能是自电影被发明以来,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创作者。看了他的电影之后,我只觉得沮丧——他已经把电影拍到那种高度了,后来的电影还有什么拍头?”
❺ 导演、编剧、制片,三者是什么关系啊
导演:
拍片时的老大,是电影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把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总负责人。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作为电影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组织和团结摄制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摄制组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
导演的再创作以电影文学剧本为基础,运用蒙太奇思维进行艺术构思,编写分镜头剧本和“导演阐述”,包括对未来影片主题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写,场面的调度,以及时空结构、声画造型和艺术样式的确定等。
然后物色和确定演员,并根据总体构思,对摄影、演员、美术设计、录音、作曲等创作部门提出要求,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有关资料,分析剧本,集中和统一创作意图,确定影片总的创作计划。导演还要按照制片部门安排的摄制计划,领导现场拍摄和各项后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摄制完成为止。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片的风格,也往往体现了导演的艺术风格。
编剧:
是剧本的作者,以文字的形式表述节目或影视的整体设计,既可原创故事,也可对已有的故事进行改编(个别须获得授权),一般创作好剧本后,编剧会将剧本交付导演审核,若未通过审核,则可与导演一同进行二次创作(剧本的修改权归编剧所有)。编剧为整部电影或电视剧的核心与灵魂。不仅故事要靠他,剧本要靠他,演员对白都要靠他。
制片人:
投资方的直接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决定影片生产的制片方案、主创人员组成及影片销售方式。并监督影片全部制作过程,而且参与到组织撰写剧本或文学版权的购买。同时,要筹集资金,决定此资金的预算及最后的利润分配,同主创人员谈判并签订合同,批准制作开支,一直到影片完成销售。,是一部影片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制片人一般指电影公司的老板或资方代理人。负责统筹指挥影片的筹备和投产,有权改动剧本情节,决定导演和主要演员的人选等。
制片人大多懂得电影艺术创作,了解观众心理和市场信息,善于筹集资金,熟悉经营管理。电影生产中有时把制片人称为监制。 通俗讲“制片人”就是投资者或者能够拉来赞助的人。制片人要擅长市场推广,收回投资。 制片人最怕的是亏本和超出预算,所以要精打细算。
(5)看电影的艺术作者导演扩展阅读:
张纪中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了“制片人”是怎么一回事。他说,制片人是剧组的第一负责人,就像一个工厂,制片人是厂长,导演是总工程师,他只对艺术负责,制片人对一切负责。制片人的素质、心态直接影响到一部电视剧的品格。做制片人不需要你是专业的精英,最重要的是眼光,能够发现优秀的题材、本子、演员。
❻ 著名电影作家有哪些人
说到电影,如今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娱乐的一种日常的休闲方式,有人天天看电影,有人已经离不开电影,比如我!那么这十个世界著名电影导演你究竟认识几个?
蒂姆·波顿
1958年8月25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国男导演、编剧、制片人。这位好莱坞的另类天才,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怪诞的视觉风格,充满令人着迷的魔力,尤其是华丽而颓废的哥特元素,随处可见的象征和隐喻手法,构成了独特的奇幻影像世界。2007年,年仅49岁的她获得威尼斯终生成就奖。对此,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表示:“蒂姆·波顿是美国最勇敢、最有想象力和最具创新精神的电影人之一。”
代表作《蝙蝠侠》、《剪刀手爱德华》 、《爱丽丝梦游仙境2》、《小飞象》。
2.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出生于1899年8月13日,于1980年4月29日逝世,原籍英国。他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电影导演,人送“恐怖大师”。在他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她共拍摄了超过50部电影,尤其擅长拍摄惊悚悬疑片,正式她创造并完善了制造悬念的艺术。其中,由他指导的惊悚片《惊魂记》(1960)标志着心理惊悚片成为恐怖电影的一个亚类型。时至今日,“希区柯克”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种电影手法,成为悬疑惊悚的代名词。
代表作:《西北偏北》、《惊魂记》、《鸟》、《捉贼记》、《狂凶记》
3. 霍华德·霍克斯
1896年5月30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戈申城,1977年12月26日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棕榈泉城。美国电影导演,他几乎能在所有的类型片领域内游刃有余。这位“类型片大师”在他的几十年导演生涯中精品迭出,涉猎过几乎所有的电影类型(神经喜剧、黑色电影、传记片、冒险片、西部片、科幻片、歌舞片等),并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中《疤面人》(1932)被认为是最好的黑帮题材影片之一,可谓是黑帮犯罪题材电影的开山之作,影响了此后几乎所有该类影片。霍克斯也是法国新浪潮电影人热烈推崇的“电影作者”之一。
代表作:《星期五女郎》、《育婴奇谭》 、《红河》
4. 肯·洛奇
1936年6月17日生于英国,英国独立电影与电视导演编剧。这位“新现实主义大师”敏锐地捕捉社会现实,并对底层民众报以深切关注。在第64届柏林电影节获颁终身成就奖时,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称:“肯·洛奇是欧洲当代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在他长达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保持着非凡的持续性,并且能够始终坚持创新。他对人类命运有着深切的关注,一直坚持只拍底层人的故事。我们尊重他的导演身份,并对其影片中对社会不公的揭露与幽默感表示赞赏。”
代表作:《风吹麦浪》、《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没有过去的人》、《29棵棕榈》、《儿子的房间》、《爱情是狗娘》、《迷失东京》
5.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1941年6月27日生于波兰,逝世于1996年3月13日。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波兰电影导演、剧作家。因他的作品《三色》和《十诫》闻名世界。这位波兰伟大的“作家式”导演,他的影片被认为“既有伯格曼影片的诗情,又有希区柯克的叙事技巧”。在他的镜头里,当代波兰和欧洲的现实生活如画般展开,并通过富于哲思和诗意的电影语言,来探讨任性及生命的终极意义。
代表作:《三色:蓝色白色红色》、《十诫》 、《初恋》 、《生命的烙印》 、《杀人短片》
6. 费德里科·费里尼
1920年01月20日出生于意大利,逝世于 1993年10月31日。这位意大利国宝级导演,既是新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又以他个性强烈的“费里尼风格”成为无数后世导演的灵感启迪。童年时期对马戏团和小丑的情有独钟也贯穿了他的电影生涯,并投射在他的电影作品里。从新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到意识流式的奇幻世界,这位电影大师敢于推翻并重塑自我,却始终饱含深邃的人文关怀。
代表作:《卡比利亚之夜》 、《大路》 、《甜蜜的生活》、《阿玛柯德》、《费里尼自画像》
7. 让·吕克·戈达尔
1930年12月3日出生于法国巴黎。别名高达,法国著名电影导演、影评人,毕业于索邦大学。曾是《电影手册》的影评人。这位思想激进且多产的法国新浪潮导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她的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电影作品都有其鲜明的主观立场,并把自己的政治思想注入作品之中,比如常见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子。
代表作:《随心所欲》、《阿尔法城》、《狂人皮埃罗》、《芳名卡门》、《精疲力尽》
8. 宫崎骏
1941年1月5日出生于东京,日本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这位受全球影迷喜爱的动画大师,用动画拷问着良知。他是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半个世纪以来,他始终用丰富的想象和温暖的画风,传递着和平、环保、博爱的信念。回顾创作生涯,他曾说:“创作一部动画也就是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慰藉着那些失去勇气的、与残忍现实搏斗的灵魂”
代表作:《天空之城》 、《龙猫》 、《萤火虫之墓》 、《魔女宅急便》 、《红猪》、《千与千寻》
8. 英格玛·伯格曼
1918年7月14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逝世于2007年7月30日。他是宫廷牧师之子。先在业余剧团,后在哥特堡、赫尔辛堡以及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的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作为瑞典国宝级导演,伯格曼是是20世纪电影大师之一,他对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乃至整个欧洲的艺术电影都有着巨大影响。他是一位“哲学的电影家”,在他的电影中充满随处可见的奇艺构思和对人生意义的个性化沉思,是“作者电影”的典范代表。
代表作:《第七封印》、《女人的期待》 、《野草莓》 、《魔术师》
9. 李安
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屏东县潮州镇,编剧、导演。在华人导演中,李安无疑是一个标杆性人物。东西两种文明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视野和气质。他的电影含蓄细腻却又欲语还休,通过传统与现代、伦理与情欲、东方和西方等矛盾冲突,诉说着人性的普世价值。在题材上他也勇于探索,不拘一格,并取得了斐然的艺术成就。2001年,小行星64291以李安的名字命名。2009年,入选美国《娱乐周刊》评选的“当代最伟大的50位电影导演”。2016年,被授予“大不列颠奖”杰出导演奖。2017年,李安出任下届金马奖主席。
代表作:《卧虎藏龙》 、《断背山》 、《色戒》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喜宴》
10. 王家卫
1958年7月17日出生于上海,香港电影导演、监制及编剧。1988年,首次执导电影《旺角卡门》 。他的电影不多,但几乎每一部都耐人寻味。这位以“文艺”著称的风格化导演,通过斑驳陆离的光影奇景、随心所至的散漫情节和呓语般的特色独白,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别样情调,并塑造了一个令人见之难忘的角色。不惊天动地,却纠缠人心。1997年,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4年,拍摄电影《2046》。2006年,成为首位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代表作:《花样年华》、《春光乍泄》、《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
❼ 导演、监制、制片、编剧、出品人都是做什么的
导演: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
制片人:制片人一般指影视剧制片生产制作人。 全权负责剧本统筹、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摄制资金成本核算、财务审核;执行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协助投资方国内、外发行和国内、外申报参奖等工作。
监制:监制是电影工业中不为人知的核心角色,他们负责电影的日常运作与策划。
编剧:编剧是剧本的作者。编剧以文字的形式表述节目或影视的整体设计,作品就叫剧本
策划 :影视策划,就是策划影视剧作,包括制片前中后期及过程中的对内制片工作和对外宣传,广告等等方面的工作
出品人:出品人负责影片前期的市场调查,看类似的影片的电影市场是否有前景(比如说票房情况、受欢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