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舞劇電影白毛女中的大春扮演者
舞劇電影白毛女中的大春扮演者叫凌桂明。凌桂明出生在上海的一個農村家庭,17歲時才開始學習舞蹈,21歲出演芭蕾舞劇《白毛女》中的男主角王大春,名譽海內外,成為中國最知名的芭蕾舞男演員之一。
芭蕾舞劇白毛女是1964年首先由上海舞蹈學校根據同名歌劇改編的故事片,後逐漸發展成大型舞劇。賀敬之、丁毅執筆,馬可等作曲。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結合的典範。是文化大革命中八個樣板戲之一。
(1)電影演員丁毅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本劇是依據著名歌劇《白毛女》改編、創作的,是在周恩來總理提出的「革命化、民族化、大眾化」的文藝改革的號召下編演成功的中國芭蕾舞劇。1965年在上海首演期間周總理、陳毅副總理觀看了演出,認為「基礎很好,方向對頭」。
繼而為緬甸和剛果等國國賓及各國使節演出,獲得好評。1966年「五一」節在北京,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陪同阿爾巴尼亞等國國賓觀看演出並與演員合影。
1965年7月19日,陪同外賓在上海的周恩來總理和外交部長陳毅,觀看了芭蕾舞劇《白毛女》。周恩來給予很高的評價:「這部舞劇基礎很好。原來是歌劇,現在在舞劇中加伴唱很好,群眾容易懂。」此後,周恩來先後16次觀看過芭蕾舞劇《白毛女》的演出,可見對其的偏愛。
⑵ 男高音丁毅與海莉美妙的和諧全球巡迴演唱會的演出亮點
1、世界歌王波切利欽點紐西蘭美女歌唱家「海莉·韋斯特娜」聲音清澈無瑕疵,將現場演唱中文歌曲。
3、「來自於上帝的旋律」、「現代帕格尼尼」、「琴弦上的詠嘆」之稱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李傳韻將現場與紐西蘭女高音歌唱家海莉共同演繹激情與純凈之音的美妙和諧。
4、李傳韻使用的小提琴,是於1784年製造的GB瓜達尼尼義大利名琴。
5、演奏樂團將由愛爾蘭指揮大師德里克·格里森執棒。
6、2012年第二屆國際電影節閉幕式上丁毅與海莉維斯塔拉共同演繹了一首《我和你》,同年在奧運會舉辦城市倫敦再次攜手演唱。兩人的第三次合作將迸發出新的火花。
7、這場演唱會是北京京演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獨立運營後,傾力打造的全新品牌演唱會。
8、來自義大利的視頻製作家將在音樂會上展示出國際尖端視頻製作技術,並用西方人的視角展現不同的北京。
⑶ 我的祖國的背景資料
丁毅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嘹亮清越的歌喉,爐火純青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浪漫熱情、正直勇敢的畫家卡瓦拉多西的生動形象。《托斯卡》在此次歌劇節共演了八場,場場滿座,每段精彩的詠嘆調
都掌聲如雷,謝幕時主要演員多次謝幕,觀眾卻欲罷不能,當丁毅個人謝幕時掌聲更加熱烈長久,場面感人。悉尼歌劇評論家說:「丁毅是歷年來唱得最好的卡瓦拉多西。」丁毅被譽為『英雄的義大利式男高音』。
丁毅的實力毋庸質疑,在雪梨,很多人都欣賞過他主演的多部歌劇。2004年1月,丁毅的藝術事業出現了更加光明的開端.他在澳大利亞新年音樂會亮相,他應邀參加世界著名歌劇女皇瓊.薩瑟蘭(Joan Sutherland)和她的丈夫--世界著名指揮大師理查.博寧(Richard Bonynge)的金婚50周年紀念日音樂會的演出(這兩位世界歌劇藝術大師培養了世界歌王帕瓦洛蒂等著名歌唱家)。這是有史以來首次有東方歌唱家在舉國矚目的音樂盛典上擔任獨唱和領唱。2004年6月他在悉尼歌劇院因主演歌劇《諾爾瑪》極為成功,更是奠定了丁毅在世界歌劇領域的巨星地位。得到該劇指揮--理查.博寧(Richard Bonynge)和歌劇女皇瓊.薩瑟蘭(Joan Sutherland)夫婦的高度贊賞。兩位大師分別為他題詞:「最好的歌劇演員」「輝煌的男高音」。這種評價對於很多歌唱家來說也許是一生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對於丁毅來說,也許只不過是又一次「重頭再來」的開始。
2003年12月31日他參加了悉尼歌劇院2004年《新年音樂會》的演出,這是澳大利亞有史以來第一次邀請亞洲歌唱家參加這一音樂會。
近年來在悉尼歌劇院已經主演了十餘世界著名部歌劇,主要有《茶花女》、《托斯卡》、《弄臣》、《浮士德》、《鄉村騎士》、《諾爾瑪》、《外套》等成為國際歌劇舞台上最受歡迎的歌劇藝術家之一。
丁毅對恩師沈湘和李晉瑋滿懷感激,兩位教授是他走進西方歌劇神聖殿堂的引路人。沈老師當年要求丁毅一定把<<茶花女>>和《弄臣》全劇背下來,熟能生巧,當時他並不理解這一片良苦用心。現在回想起來,自己是倚仗這兩部歌劇,在出國」創業』的起步階段高起點立穩腳跟,並未為經過在海外讀書求學的歷程,但一步跨越了許多同行奮斗多年才達到的目標。
歸國演出
2004年9月15日,對於上海喜歡音樂的人來說,是一個特別而又難忘的日子。這天晚上的上海大劇院里座無虛席,悉尼歌劇院首席男高音的丁毅先生在闊別中國舞台三年多之後,首次回國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
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先生及中國駐澳大利亞全權大使付瑩女士也特意為丁毅獨唱音樂會致辭。同時,澳大利亞著名女高音歌唱家Nicole Youle也專程趕到上海友情出演,為丁毅助陣。
霍華德總理在致辭中說:「在澳大利亞的觀眾已經非常幸運能在澳洲欣賞丁毅先生在澳大利亞歌劇院所進行的一系列西方歌劇的演出,澳大利亞與中國之間有著非常好的定期文化交流,正是這種交流有效地加強了兩國之間的關系。我希望這次演出圓滿成功,值得懷念。」付瑩大使說:「心至誠,聲至美,友誼使者頌。」
整場音樂會的曲目由丁毅親自精心編排。在貝里尼歌劇《諾爾瑪》的序曲聲中拉開了序幕。上半場的曲目主要以歌劇片段和詠嘆調為主,丁毅用他那寬廣的音域、抒情而柔和的音色充分表現了義大利富於浪漫色彩的歌劇角色。下半場的曲目較為寬泛,表現了丁毅藝術修養的另一面。最讓人難忘的是Nicole Youle與丁毅合作演唱了《我愛你,中國》--一首充滿了愛國深情的中國歌曲,兩人默契的配合和高雅的藝術處理、Nicole Youle純正的中文發音把音樂會推向了最高潮,三四分鍾的演唱,竟然響起了觀眾七八次由衷而熱烈的掌聲。
音樂會結束時,由於經久不衰的掌聲,丁毅不得不三次返場,為聽眾演唱了耳熟能詳的《我的太陽》、《今夜無人入睡》、《飲酒歌》三首歌曲。音樂會後有專家和同行們評說:丁毅演唱的曲目每首歌都有相當難度的技巧和高音,他的音區從最高音到最低音表現出高度的統一,高音相當有力度。無論從哪方面看,他的旗幟和修養表現出唯美主義者的風格和戲劇內涵。即使在唱最後一首歌時,也沒有能夠聽出來丁毅有絲毫的聲音上的瑕疵。
上海歌劇院是中國最好的歌劇院之一,經常與國內外聲樂大師同台演出,但與丁毅的合作尚屬首次。在演出前的排練時,一些演奏家就驚奇地發現,這位久聞其名的男高音竟然有著超乎他們想像力的聲音表現力和穿透力。而且即使是排練,丁毅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一絲不苟,經常會主動要求大家重新再來。
當晚,享有「北有沈湘、南有周曉燕」美稱的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周曉燕女士也到場觀看了丁毅的獨唱音樂會,她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丁毅的演唱令人激動和興奮,證明了他近年來在國際舞台上表現出的深厚的藝術功底和音樂表現力。他的語言純正、音樂流暢,同時也能夠很准確地把握作曲家的音樂風格,這是很多歌唱家所不能具備的。他是具有國際水平的歌唱家......」本場音樂會的指揮--上海歌劇院院長張國勇說:「丁毅是與我合作過的歌唱家中與樂隊溝通最默契的。這與丁毅多年積累的音樂修養和豐富的舞台經驗是分不開的,他是一個實力派的歌唱家。」
由於丁毅在澳洲及其他國家的影響力,印尼「雅加達群島藝術團」50餘人專程趕到上海欣賞此場音樂會。另外還有從新加坡、泰國、香港等地專程趕來的「丁迷」。
曲眾人散,丁毅在上海金茂大廈頂層,俯視著美麗的夜色,丁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說:作為音樂人,不論身在何處,都要把自己的事業放在首位,不斷進取、執著追求,才能取得好成績,靠一代又一代音樂人的努力,國家的音樂事業才能健康、穩固地發展。
此場音樂會也是丁毅報效祖國的計劃之一--他要把自己在澳洲這幾年的收獲及經驗帶到祖國來,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加強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促進國內音樂藝術走向世界。
是《白毛女》。
《白毛女》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 。
該片由同名歌劇改編而來,講述了喜兒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後,逃進深山叢林,頭發全變白,後來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劇情簡介:
解放前的華北農村,貧苦佃農楊白勞(張守維飾)早年喪妻,膝下一女名喜兒(田華飾),相依度日;鄰居王大嬸(胡朋飾)及其子王大春(李百萬飾)常給楊家父女多方照顧,兩家融洽和睦。喜兒和大春相處日久,情投意合,兩老商定秋後為他倆完婚。
惡霸地主黃世仁(陳強飾)欲霸佔年輕貌美的喜兒,遂與管家穆仁智(李壬林飾)設計,以重租厚利強迫楊白勞於年內歸還欠債。舊歷除夕,楊白勞終因無力償還重利,被黃世仁威逼在喜兒的賣身契上畫押。
⑸ 孫健丁毅是啥電影
《瘋狂的背後》是2008年中國大陸推出的一部警匪刑偵電視連續劇,為劉華強《征服》系列之三,全劇共24集。石磊導演,丁勇岱等主演。
該劇講述的是某市一個黑暗之夜,一輛高速行駛的摩托車穿街而過。突然一聲槍響,驚破黑夜的寂靜,被稱為「黑道一哥」呂煥暴屍街頭的故事。
中文名
征服Ⅲ瘋狂的背後
其它譯名
征服3
出品時間
2008年
出品公司
北京悠悠陽光影視廣告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拍攝地點
晉州
首播時間
2008年
導演
石磊
編劇
韓松
主演
丁勇岱,許亞軍,袁苑,劉琳,趙毅維,岳躍,何鐵紅,王寶德,馬小明,楊陽
集數
24集
每集長度
40分鍾
類型
警匪,刑偵
上映時間
2008年
在線播放平台
優酷
總 策 劃
王世英,丁嶸
出 品 人
關方方,田傑夫,李虹,族權
制 片 人
王品,田傑夫
攝 影
王健
⑹ 一個女的指揮 丁毅 在星光大道總決賽的時候擔任指揮,希望能有她的資料,圖片
好佩服她,丁毅,女指揮,太有個性了,特別愛看她的鏡頭。
⑺ 求星光大道2010年指揮丁毅的照片以及詳細資料
中國青年交響樂團的指揮
好像很難找更詳細的資料
⑻ 男高音丁毅與海莉美妙的和諧全球巡迴演唱會的演員介紹
旅澳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丁毅,曾任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首席男高音,現任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教授,研究生導師。
丁毅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李晉瑋教授。1999年步入國際樂壇,成為澳大利亞悉尼國家歌劇院首席男高音。丁毅的演唱功底深厚、表演精湛、音色優美、語音純正。是近年來國際歌劇舞台上最受歡迎的歌劇藝術家之一。丁毅的足跡已遍及世界各地,應邀多次與世界著名交響樂團合作,曾與小澤征爾、洛林·馬澤爾、理查·博寧吉等指揮大師合作演出歌劇和音樂會。經常演出的世界著名歌劇有《茶花女》、《托斯卡》、《弄臣》、《浮士德》、《鄉村騎士》、《諾爾瑪》、《卡門》、《外套》等,在西方歌劇界廣獲佳評。澳大利亞《太陽先鋒報》、《澳大利亞人報》評論說:「世界一流的聲音,典型的義大利式英雄男高音。」被世界歌劇女皇瓊·薩瑟蘭和世界著名指揮大師理查·博寧譽為「最好的歌劇演員,輝煌的男高音。」 並獲得歐洲藝術委員會和義大利羅馬市政府共同頒發的「藝術家成就大獎」是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藝術家。
國際聲樂比賽獲得獎項有:
日本首屆靜岡國際歌劇比賽,優勝獎
法國馬賽第六屆國際歌劇比賽,第二名
國內主要演出活動:
2006年兩張獨唱專輯《訴說》、《感恩》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中國金唱片獎」
2009、2011年 曾擔任第六、七屆金鍾獎聲樂比賽美聲組評委
2009年 文化部第七屆聲樂比賽評委
2010年 中央電視台第十四屆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評委
2010-2012年國家大劇院首演歌劇《茶花女》與指揮大師羅林·馬澤爾合作
2009年-2012年 國家大劇院首演中國歌劇《山村女教師》
2011年 國家大劇院新年音樂會與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合作
2011年 香港歌劇院世界首演歌劇《中山逸仙》中扮演孫中山
2012年 丁毅香港獨唱音樂會
2012年 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式——英國皇家愛樂交響樂團音樂會
2012年 「光榮綻放」十大男高音音樂會
2012年 倫敦奧運開幕式演出《北京祝福你》 海莉·維斯特拉來自紐西蘭國寶級天籟女歌手,世界著名唱片公司環球和迪卡的簽約歌手,常年在英國發展。先後為迪士尼電影錄制主題曲。
首次銀幕出演
海莉首次銀幕演出是在全國廣播公司(NBC)電視劇《American Dreams》
第46回里扮演一名酒吧里的歌手。劇中海莉手彈吉它唱著《Who
Painted the Moon Black》。
成名世界各地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的節目《Great Performances》也作過一次
她的特輯。這一特輯的題目是海莉·薇思特拉:紐西蘭現場(海莉
的第一次個唱:紐西蘭演唱會)。
2004 年沃達豐杯紐西蘭音樂獎之紐西蘭最高銷量唱片獎和國際
成就獎的得主。她還贏得過兩個日本格萊美獎(年度單曲《奇異恩
典》(Amazing Grace)和年度唱片《純》)。同樣在 2004 年,她開始
了她在紐西蘭、澳大利亞 、日本和英國的世界巡演。她在雪梨歌劇
院演出之時,全場座無虛席,場面極為罕見。
2005 年,海莉為電影威尼斯商人錄制演唱了歌曲《Bridal Ballad》。同年,海莉發行了一張全新的專輯《Odyssey》(《奇幻歷險》),寓意其成功的音樂之路,這張專輯熔合了古典、流行、凱爾特傳統和新世紀等流派。海莉又親自重寫和編排了其中的幾首歌,並於 10 月 18 日發行了美國版。12 月18日,海莉出現在全國廣播公司的 Kurt Browning 溜冰表演節目上,並與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出。
2006 年,海莉又在電影《新大陸》的原聲碟里演唱了《聽風》這首歌。這一年她將許多時間都花在了同流行歌劇四重唱美聲男伶(Il Divo) 組合一起的世界巡演上。同年8月,海莉加入了愛爾蘭民樂美聲女子組合——凱爾特女人(Celtic Woman),並出現在了她們的第二張主要 DVD/CD大碟 《Celtic Woman - A New Journey: Live at Slane Castle》里。9月5日,海莉被 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 評為年度全世界十佳年輕人獎項,成為紐西蘭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人。
2009年3月,海莉在日本推出另一張亞洲地區專輯《Hayley sings Japanese Songs 2》。5月23日,海莉在蘇格蘭格拉斯哥皇家大會堂成功舉行了演唱會。7月16日,海莉為台灣高雄世運會開幕獻唱,她用英語演唱了經典名曲《奇異恩典》,用英語與眾明星合唱了《We Are The Champions》,用義大利語合唱了《The Prayer》,用紐西蘭的毛利語合唱了《Pokarekare Ana》,用日語演唱了《Nada Sousou》,用中文合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全場約4萬5千觀眾被她美妙的歌聲所轟動。10月3日,海莉中秋節時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再次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淚光閃閃》等。海莉還在日本東京,神戶,名古屋,埼玉縣,橫濱成功舉行演唱會。2009年聖誕節節期,海莉在英國成功舉行魅力冬日演唱會。
2010年7月7日至8月2日,海莉做為英國的皇家軍隊的愛心大使參加了英國戰役70周年紀念活動和巡迴演出。10月27日、11月1日,海莉在台灣高雄,台灣台北舉辦演唱會,僅高雄演唱會就有近1.5萬觀眾參加,場面空前壯觀。10月30日,海莉在上海大劇院成功舉行演唱會,她演唱了海莉商標式的贊美歌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祈禱(Prayer),斯卡堡集市(Scarborough Fair) 等經典曲目,當她用標準的中文演唱完第二次謝幕的中國傳統民歌月亮代表我的心,全場觀眾起立喝彩。
2010年聖誕節,海莉還在曼徹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倫敦舉行聖誕節的祝願巡迴演唱會。同年,海莉在義大利羅馬與世界著名作曲家恩尼奧·莫里科內合作了一張新的國際專輯,恩尼奧·莫里科內不僅為此專輯譜寫新歌和他的成名作品,還安排他在羅馬的管弦樂隊為此專輯配樂,他高度評價海莉是當今世界樂壇罕見的人才,非常賞識她的歌唱天賦和語言天賦。
2011年10月23日,在紐西蘭奧克蘭舉行的2011年橄欖球世界盃決賽中為紐西蘭隊演唱國歌《天佑紐西蘭》。
2012年4月, 海莉、英國皇家愛樂交響樂團和眾多世界級藝術家被邀請參加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季電影音樂會及閉幕式音樂會的演出。5月27日,海莉在根西島和國家交響樂團以及當地藝術家同台演出來慶祝伊麗莎白二世登基鑽禧紀念。 德里克·格里森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曾在都柏林音樂學院(愛爾蘭皇家音樂研究院都柏林音樂學院)、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和維也納音樂學校主修鋼琴、打擊樂、作曲和指揮,並在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主修電影音樂作曲。
青年時期曾代表愛爾蘭獲選成為歐盟青年交響樂團團員,並有幸與許多指揮大師同台演出如赫伯特馮卡拉揚、克勞迪奧阿巴多、雷奧納多伯恩斯坦、喬治索爾蒂爵士、丹尼爾巴倫博伊姆等。早期的這些經歷奠定他日後專攻指揮的基礎。
格里森曾參與許多英國重要樂團演出,如倫敦交響樂團、BBC交響樂團、伯恩茅斯交響樂團、歐洲室內樂團以及歐洲爵士和流行樂隊。1989年起成為專職指揮。
格里森首張唱片是與倫敦愛樂樂團和合唱團合作的柴科夫斯基的清唱劇、《歡樂頌》和《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以及普羅科菲耶夫《向斯大林致敬》,由 MP Masters / Carlton Classics發行。
格里森熱愛當代音樂,並指揮了許多在世的當代作曲家作品的首演演出被歐洲和美國的電台轉播,包括2004年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首演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值得一提的是,格里森還指揮了許多知名樂團如倫敦愛樂樂團、RTE音樂會管弦樂團、愛爾蘭國家交響樂團、丹麥廣播音樂會管弦樂團等,並為許多歌劇執棒,如威爾第的《茶花女》、《游吟詩人》、《弄臣》、《化裝舞會》;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比才的《卡門》以及柴科夫斯基的《葉甫蓋尼奧涅金》。
2008年9月,格里森在都柏林安娜利維亞國際歌劇節上指揮了《弄臣》。他還錄制了首部用蓋爾語表演的普羅科菲耶夫的《彼得與狼》。
格里森曾為多部電影譜曲,如《小白馬》、《愛爾蘭威士忌》、《移動的靶子》、《門口》等。他還是愛爾蘭電影配樂演唱會放映培訓總監、Moonstone國際培訓的作曲家顧問、愛爾蘭電影和電視大獎的音樂評委會主席。
「年輕指揮家德里克·格里森才華橫溢,具有權威性,活力四射,正因此都柏林愛樂樂團實現了超越。」
──都柏林《愛爾蘭時報》
「在愛爾蘭指揮家格里森的執棒下,演出精湛、格調高雅,令人信服。」
──《In Tune》雜志
「德里克·格里森的指揮意氣風發……是俄羅斯音樂愛好者必去聆聽
的演出。」
──《古典CD》雜志
「我懷疑是否還有比格里森指揮的更棒的《弄臣》,愛爾蘭總統帶頭長時間鼓掌,演出名至實歸。」
──《周日商業郵報》 祖籍東莞,有「小提琴王國中的鬼才」之稱的李傳韻,是一位與郎朗、李雲迪在國際上齊名的年輕一代的中國演奏家,被譽為中國最年輕的小提琴國際大師。07年他登台東莞玉蘭大劇院,為東莞父老鄉親演奏。07年李傳韻來莞演出,是為完成外祖母的遺願,屆時東莞市民將可在東莞玉蘭大劇院聆聽「『春之聲』傑出小提琴家李傳韻獨奏音樂會」,聆聽小提琴家李傳韻的絕美旋律。
李傳韻1980年4月30日生於青島的一個音樂世家,父母都是專業小提琴演奏家。他三歲便隨父母學習小提琴並顯示出過人的天賦。2001年,李傳韻以香港最傑出小提琴家的身份同香港小交響樂團赴法國音樂節演出,被譽為2001年法國音樂節最吸引的音樂會,他被譽為最天才的青年音樂家,此後他活躍於世界各大舞台。
更值得關注的是,李傳韻現在使用的小提琴,是於1784年製造的GB瓜達尼尼義大利名琴,這把GB瓜達尼尼小提琴是瓜達尼尼系列名琴中最好的一種,被譽為全球十把義大利名琴之一,由世界名琴協會·斯特拉底瓦里協會主席傑里夫·富什先生提供並讓李傳韻免費使用。
被《紐約時報》稱為「一流小提琴家」及「有機會聽到李氏演奏小提琴已不枉這個晚上」的李傳韻,是香港人的驕傲。 他自六歲起成為香港居民,並獲得企業家蔡建中先生贊助,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的林耀基教授學藝超過10年,其後獲全額獎學金往茱莉亞音樂學院習琴,又在辛辛那堤大學音樂學院及紐約深造。李氏多次在國際比賽中奪魁,包括於11歲時獲20位評委一致選為第五屆維尼亞夫斯基國際青年小提琴大賽青年組冠軍,及於1998年在艾斯本音樂節贏得小提琴協奏曲比賽冠軍。
李氏經常在中國、日本及美國作巡迴演出,2007年在香港與天津民樂團、法國里爾國家交響樂團及中國愛樂樂團合作;2008年李氏將前往紐西蘭演出,亦會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及與香港管弦樂團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音樂會。
李氏獨奏會的曲目包括巴赫的《夏康舞曲》、法朗克的《小提琴奏鳴曲》、以及難得一聽的經典小提琴名曲,如塔替尼的《魔鬼的顫音》、陳剛的《苗嶺的早晨》、楊寶智改編的《十面埋伏》、威廉斯的《舒特拉的名單》、迪尼卡的《霍拉舞曲》及柴可夫斯基的《詼諧圓舞曲》等
⑼ 中國有什麼獲得國際大獎電影
1,《雙旗鎮刀客》所獲獎項:第三屆日本夕張國際探險與幻想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雙旗鎮刀客》是由何平執導,高偉、孫海英、王剛等主演的武俠片。影片講述了男孩「孩哥」按照父親遺囑去雙旗鎮娶與自己定過娃娃親的「好妹」時遭遇土匪,最終殺死土匪為民除害的故事。該片於199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2,《火焰山來的鼓手》所獲獎項: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火焰山來的鼓手》是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廣春蘭執導,庫爾班江、阿依努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火焰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藝術天賦很高的農家孩子被藝術團發現,並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鼓手的故事。
3,《大紅燈籠高高掛》所獲獎項: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4,《秋菊打官司》所獲獎項: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秋菊打官司》是張藝謀執導的農村題材劇情片,由劉恆編劇,鞏俐、雷恪生、劉佩琦等主演,於1992年8月31日上映。該片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了向踢傷丈夫的村長討說法,四處上訪,最終訴諸法律的故事。
5,《留守女士》所獲獎項: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節(1992年)最佳影片(金字塔金獎)。
《留守女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91年,主要劇情為:出國熱潮帶來了一大批「留守者「,女主人公乃青是一位丈夫在國外的「留守女士」。一次,她邂逅了一位妻子在國外的出租汽車司機嘉東,他們從相識到相互吸引,直至墜入愛河。
一度乃青從丈夫背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使她從情感封閉中解脫出來。然而,乃青和嘉東間的情愛和海誓山盟,並沒有徹底解決自身的孤獨、困惑、失落和危機。乃青在喪失依附之後,決定去尋找自我的價值。
⑽ 演員丁毅唱贊歌蒙語譯漢字
好?我是真的愛過一場夢?我的心都有自己獨特魅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