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最偉大的20位導演排行榜
美國權威電影網站THEY SHOOT PICTURES, DON'T TNEY(簡稱TSPDT)評選出20名最偉大的亞洲導演,來自日本的黑澤明、小津安二郎和溝口健二包攬前三名。不過中國導演總計10人全部上榜,占總量的一半
黑澤明被譽為「電影天皇」,尤其四五十年代在世界影壇中大放異彩,他執導的作品如《羅生門》、《七武士》、《用心棒》、《亂》等不僅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中榮獲獎項,還向全球觀眾輸送了三船敏郎、志村喬這樣的表演大師。
來自中國香港的王家衛排名第四,位居中國導演之首。拍戲緩慢,台詞意識流的王家衛無論拍攝任何題材都能讓觀眾一眼辨認出這是他的作品。與杜可風的搭檔也讓王家衛的影片總是充滿一種後現代的迷離氣質。他的風格不僅在亞洲范圍內獨樹一幟,也深刻影響了西方文化體系下的導演。2016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的導演巴里·詹金斯就不止一次表示自己是王家衛的鐵粉。
榜單中除了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大導演張藝謀、李安、陳凱歌之外,還有一個出生於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導演悄然入榜,他就是費穆。出生在上海的費穆自幼博覽群書,精通多國外語。由他拍攝,梅蘭芳主演的《生死恨》被譽為「中國現代電影的先驅」。生不逢時,費穆的一些其他作品在當時並沒有獲得很多肯定,其中《小城之春》就是一部被低估的傳世之作。戰火和操勞讓費穆的生命停留在45歲,但他留下的藝術遺產是永遠不會被磨滅的。
附完整榜單:
1.黑澤明
2.小津安二郎
3.溝口健二
4.王家衛
5.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6.薩蒂亞吉特·雷伊
7.侯孝賢
8.楊德昌
9.宮崎駿
10.阿彼察邦
11.成瀨巳喜男
12.張藝謀
13.李安
14.賈樟柯
15.大島渚
16.蔡明亮
17.費穆
18.今村昌平
19.陳凱歌
20.胡金銓
㈡ 中國有哪些著名導演
先說內地吧。
張藝謀
中國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早期執導的作品,藝術成就很高,並在國際上影響深遠。電影《紅高粱》斬獲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入圍48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且斬獲了銀獅獎最佳影片、費比西獎,《秋菊打官司》斬獲49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活著》斬獲47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並獲得天主教人道精神獎,《一個都不能少》斬獲5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魔法時刻獎,《我的父親母親》斬獲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英雄》斬獲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阿弗雷鮑爾獎,此外還有《菊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作品入圍各類國際電影節。
張藝謀國師之名,當之無愧,據我統計,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他累計提名20次,獲獎12次,捧走了一座金熊獎、兩座座金獅獎,可以說是中國內地當前在國際上最具有知名度的導演。
此外特別提及一下蔡明亮導演,因為不是中國國籍,所以未列入其中。他本人也是囊括歐洲三大電影節獎項,累計獲獎9次,捧走了一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三座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文/星夜行)
㈢ 如何評價電影《二十二》
近日,以歷史題材為主題的記錄片《二十二》上映,一開始這影片並不看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部影片的票房高漲了、大家的評論都是偏好的。
我們應如何評價《二十二》?
網路平台助力推廣,題材本身吸引觀眾
作為一部題材特殊的紀錄片,《二十二》上映之初並不被看好,首日排片僅有1.5%。
8月13日,《二十二》上映的前一天,馮小剛在微博上轉發了《二十二》資助人張韻藝給他的一封信,呼籲大家多多關注這部關於倖存「慰安婦」的紀錄片,隨後何炅、舒淇、李晨、吳京等多位明星轉發了這條微博,加上多位微博大V和「自來水」的助力,這部電影漸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受訪的不少觀眾表示看完《二十二》後心情很沉重很壓抑,一位拄拐來看片的男觀眾坦言「沒心情吃飯了」。作為我國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二十二》在上映之初曾被質疑「販賣傷痛」,上映之後也有觀眾表示會害怕題材過於沉重。
但也有觀眾坦言看完電影後「很平靜」,因為電影的敘述是平淡而剋制的,但是「當一切恢復到平靜之中的時候,這種力量是很強大的」。
㈣ 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之外,還有哪些演員讓你難以忘懷呢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崔嵬,就是一個標準的山東漢子,他身形魁梧,體格健壯,性情豪爽,為人大氣,正因為這樣,不管做演員,還是做導演,塑造的人物大多都離不開那股正直、豪爽、粗獷勁兒。對此,趙丹就比較認可,他說:“崔嵬的氣質厚實,熱情奔放,豪邁、粗獷,真可謂氣勢磅礴又不乏細膩,是不可多得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然而,給崔嵬夫婦以沉重打擊的,則是他們26歲的兒子崔智的不幸身亡。1973年1月1日,本是個辭舊迎新的日子,崔智和幾個朋友相約去爬長城,崔智不小心從長城跌下山,1.91米大個頭的他當場沒了性命。崔敏說:“爸爸從此幾乎變成了一塊石頭,話更少了。”
曾經的批鬥、過度的勞累,再加上老年喪子,崔嵬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他患上了肝癌,後卧床不起,1979年2月7日,著名表演藝術家、導演崔嵬因病在北京去世,終年僅僅67歲。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活動中,他被授予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
㈤ 電影導演
近幾年呀 我有所有奧斯卡獲獎名單 要嗎?
第八十一屆奧斯卡
最佳導演 丹尼-保爾Danny Boyle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
第八十屆奧斯卡獲獎名單(2007-2008年度)
最佳導演 科恩兄弟Joel Coen &Ethan Coen《老無所依》
第七十九屆 (2005-2006)
馬丁 斯科塞斯<無間道風雲>
第七十八屆(2004-2005)
李安--《斷背山》
第七十七屆(2003-2004)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百萬寶貝》
2003——彼得·傑克遜,《指環王3:王者無敵》
2002——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鋼琴師》
2001——朗.霍華德 (Ron Howard),《美麗心靈》
2000——斯蒂芬·索德伯格,《角鬥士》(《Gladiator》)
㈥ 25位大導演,看看你知道多少個
張藝謀:陝西西安人。中國著名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和領軍人物,其拍攝的電影多次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是目前中國大陸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導演。其電影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同時在國際上也享有聲譽。
他的電影集民族文化、社會思考、文化尋根和電影創新於一體,執著挖掘電影語言的潛力、追求構圖的力度、意想的豐富和色彩的飽滿,通過反常規的銀幕造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達到獨特的藝術境界。
張藝謀導演是中國迄今為止在國內外獲獎次數最多的一位導演。曾被美國《娛樂周刊》評為當代世界20大導演之一、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界10大風雲人物」、新中國60年文藝界十大影響力人物,獲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終生成就獎、法國文學藝術榮譽勛章、第51屆德國曼海姆電影節頒發「電影大師」等榮譽。
主要電影成就:
兩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銀熊獎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2008年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收起回復
2樓
2015-09-06 18:07
輪回約遺戀
銀牌差使
8
第23 李安
李安,出生於台灣,是一位享譽世界影壇的著名導演。1995年憑借《理智與情感》轟動國際影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確立了其在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的地位。2009年被美國《娛樂周刊》評為堅持拍電影的「最偉大導演」之一。其屢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金獅獎、金熊獎、英國學院獎等國際頂級電影獎項,是華人迄今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導演,更是亞洲迄今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導演。
李安的電影手法質朴自然,對白風趣幽默,情節細膩別致,劇情圓融流暢。其導演的華語片致力於探討傳統與現代的倫理矛盾、東方與西方的文化沖突,為台灣電影開辟了新的表現領域;執導英語片亦同樣能深入、准確地把握歐美文化心理,成為當今國際影壇聲名最盛的華人導演.代表作品:《理智與情感》《卧虎藏龍》《斷臂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
主要電影成就:
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兩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兩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㈦ 電影《二十二》適合多大孩子看
孩子都可以看,可以沒有血腥鏡頭
不仇於過往 不忘於歷史
文/夢里詩書
作為一部紀錄片來說,《二十二》的意義遠遠超過了電影的技藝,雖然從成片看導演本身的水平實難讓人恭維,但能有人願意去將這段關於中國慰安婦屈辱的歷史,忠誠的記錄下來,讓觀眾在一群如今已是年過耄耋的老奶奶的身上回望被塵封的往事,不得不說那源於真實的力量給人了以觸及心靈的感動。
何為二十二?其所指的並非是青春年少的崢嶸歲月,而是電影《二十二》在完成時僅存的慰安婦人數,相信這個數字也在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少,導演郭柯所選取的視角其實非常巧妙,它並沒有去過多的引領觀眾走進那段沉痛的歷史,而是用這如今二十二個看似普通,卻尤為特殊僅存的慰安婦老人,她們現在的境遇為展開,透過她們如今平靜安詳的晚年,在生活中回溯著那段沉痛的過往。
當往事重提,鏡頭前的老人要麼無聲,要麼就會說道「不講了」,這段慘痛的經歷給她們留下的是一生都無法抹平的痛楚,電影在著點於這個核心話題的時候,並沒有何般煽情,也沒有過多的去糾結於過往,於此中你會慢慢的發現這並不是一部要去宣講何般主旋律的作品,它所更為專注的是讓我們看到一種新生,一種在如此傷痛的經歷過往後,仍舊有著「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也要留出這條命看。」的新生。
作為導演,在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後,郭柯並沒有讓一種源於生活的平靜,真正在鏡頭下變的生動起來,很多時候,只是在為觀眾羅列著碎片化的種種,對慰安婦這個特定群體的一展仍舊停留於了表現,空鏡頭的運用用好了自然會是電影的加分項,但卻並不應該成為電影唯一的技藝,這種鬆散的記錄方式,其實自覺是與這個題材不想匹配的,不管是深刻也好,平靜也罷,電影都欠缺一種力道可言。
雖然《二十二》並非一部完美的紀錄片,但它所承載展現的一切卻又是那麼的厚重,還記得電影中那「希望中國和日本一直友好,不要打仗,不然又會死很多人「直白的話語,不仇於過往,不忘於歷史,便是一群歷經國難身痛的老人在這部電影中給出的答案。
㈧ 電影《二十二》的導演是誰
郭柯,導演,代表作紀錄片《二十二》。
1998年以演職員身份參與42集電視劇《浪卷紅塵》的全程拍攝與後期製作。2008年,拍攝劇情短片《二靈八》。2012年,拍攝紀錄短片《三十二》,該片獲得了2014年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英國萬象國際華語電影節、濱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2017年,執導紀錄片《二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