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好導演對電影叫什麼

好導演對電影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5-05-19 18:29:42

㈠ 電影的導演、製片人、監制、編劇、策劃、出品人等都是干什麼的大小順序是什麼

一般製作人許可權最大,導演其次。其它沒有大小順序,只是分工不同。

1.導演:主要負責電影中的演出部份,以及管理電影中的創意部份。如張藝謀、馮小剛。

2.製片人: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公司。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組建攝制組(包括演職人員以及攝制器材的合同簽訂)、攝制資金成本核算、財務審核;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協助投資方國內、外發行和國內、外申報參獎等工作。如華誼兄弟、王中軍。

3.監制:可能和製片人是同一個人,也可能另有其人。管理整個電視或電影拍片流程相關環節的一切工作,如工作人員的尋找與協調,預算的控制,拍攝時間的進度等,讓電影能在合理的時間與預算下完成。

4.編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作品就叫劇本,是影視劇、話劇中的表演藍本,成就突出的職業編劇被稱為劇作家。如電視劇《母儀天下》的王伊。

5.策劃:製片前中後期及過程中的對內製片工作和對外宣傳,廣告等等方面的工作,從而使電影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6.出品人: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

拓展資料

電影製作流程: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但是在21世紀的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劇本改編權利的,如果他在開拍前希望改變劇本就必須經過公司上層董事會的批准。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_途之泰_》(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 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 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就拿<強戰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參加電影節

㈡ 電影開拍時喊的一句英語是什麼

ACTION,導演專用語。在拍片現場,導演用來命令演員開始表演的口頭用語。

ACTION的真正含義:

導演開拍的時候不用act,start,begin等動詞,原因是因為在表演的時候,演員僅僅是在表達導演已經構思好的電影,導演在拍攝的時候會對比演員表演的action是否與自己的構思、感覺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的話就繼續下一個鏡頭,如果感覺不對,沒有達到導演要的效果就會再來一遍了。

所以action真正的含義表示導演准備看演員表演的action(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會選這個名詞動用,而不直接用act。

(2)好導演對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導演叫action的時候就叫場記「打板」,那個黑白相間的板子在圈裡叫做「場記板」,這時攝像機已經開了,錄下了場記板上寫上的:本次鏡頭的機位,景別,場次,拍攝鏡頭號等等內容,以便於後期剪輯師很快的找到需要的素材.當咔的一聲合住後,場記迅速撤離機器後,演員開始表演,開拍。

㈢ 劇情是電影的靈魂,那為什麼導演的地位比編劇高呢

大家都知道,一部好的電影都離不開好編劇。畢竟編劇把劇本編爛了,拍出的電影再好也到底是一部爛影片。這也讓人疑惑,導演的地位比編劇高的原因。其實這是因為編劇只是將原著或者自己的構思編製成劇本,而導演則負責將這些劇本拍攝出來。

他需要考慮的東西更多,演員的選角、剪輯、配樂和鏡頭的運轉等都是比較重要的。甚至可以說,即使有一部好的劇本。導演爛了,這部劇也不好看。可以打個比方說,編劇只是將設計圖畫出來,而導演只是將圖建造出來。

編劇從一開始編了一部爛劇,演員演的再好,這部劇到底還是部爛劇。而且編劇劇本來很好,演員演繹反而出了問題,這部劇還是爛劇。並且編劇劇本好,演員演技也沒有問題,但導演卻出了岔子,可能是配樂不合適或者剪輯剪的亂七八糟,這部劇還是爛劇。所以一部好影片需要多方面的打磨,並不是一方的責任。

㈣ 請問有個電影,一個美女愛上紫色T恤的滑板男孩,電影叫什麼名字

《瓜達盧佩的玫瑰》

這是一部墨西哥的電影,電影中的女子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媳婦,也是一個從國外留學歸來的女子,但是她開放的言行與這個類似中國封建家庭的大家庭格格不入,她的內心一直有著一種壓抑的感覺。

有一天她發現窗外有一個紫色上衣的青年男孩在偷看她家,於是出門制止,但是她並沒有責備這個男孩,而是細心的和他說教,這也讓這個男孩對她有了好感,之後的幾次交往後,她發現自己竟然愛上了這個男孩。

(4)好導演對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影片拒蠢友絕煽情,拒絕給人物貼標簽,而是讓觀眾親歷片中的場景,導演將鏡頭轉向充滿污垢罪惡的現代都市,將關注寄予在那些被遺忘的青少年身上,同時將這個「毀人的少年與被毀的少年」的故事作了深度探究,對現實社會的冰冷殘酷及其製造的殺戮和死亡有相當直白地描繪,但帶有濃厚的悲觀色調。

在好萊塢影片中,青少年若犯罪,總有很多客觀理由為他們開脫,本片中的墨西哥少年卻沒有這樣的好運,他們掙扎在貧困的網中無法解脫。影片的主角是兩個少年:缺畝哈伊伯剛從監獄釋放出來,馬上控制了街頭的少年黑幫,到處行凶;年紀小一點的佩德羅很崇拜哈伊伯,但他眼中仍然殘留著一絲善良。後來佩德羅為哈伊伯所殺,而哈伊伯自己也在被追捕時陳屍街帶扮槐頭。

㈤ 導演常在開拍電影前說的一句英文是什麼

導演在電影開拍前常說的一句英文是"action"。為什麼導演選擇用這個名詞,而不是act、start或begin等動詞呢?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演員在表演時,實際上是在呈現導演已經構思好的電影場景。在拍攝過程中,導演會觀察演員表演的"action"(效果),並與自己的構思和感覺進行對比。如果演員的表現符合導演的預期,那麼就繼續拍攝下一個鏡頭;如果導演覺得效果不理想,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會要求重新來一遍。

這里,"action"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指示詞,它更是一種導演對演員表演效果的期待和衡量標准。使用"action"作為開拍指令,有助於明確表達導演對演員表演的具體要求,同時也便於劇組成員之間進行溝通和協作。這種使用方式,既體現了導演對表演細節的關注,也強調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在電影製作中,導演通常會提前與演員進行充分的溝通,確保他們理解並能夠准確地傳達出影片所期望的情感和氛圍。而"action"這個詞,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導演與演員之間的信號,也是整個拍攝團隊默契配合的象徵。

使用"action"作為開拍指令,還能夠營造出一種緊張而又充滿期待的氛圍。演員們知道,導演的"action"不僅是對表演的肯定,更是對他們專業能力的信任。這種信任感,能夠激發演員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鏡頭前更加投入,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演技。

因此,導演在電影開拍前常說"action",這不僅是一種行業習慣,更是一種藝術表達方式。它體現了導演對表演效果的嚴格要求,同時也強調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方式,導演能夠更好地控制拍攝過程,確保每一幕都能夠完美呈現。

㈥ 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的評定標准有什麼不同

最佳導演是評定個人的一個獎項,而最佳影片評定是整個電影這跟好多都是有很大關系的。

比如當年李安憑借《斷背山》拿了最佳導演,《斷背山》卻沒有拿到最佳影片,這里其實是有文章的。

《斷背山》是電影,好萊塢可是大眾傳播關注的公眾事件,這就是它們兩者間的區別。

㈦ 拍完電影導演喊什麼

開拍是 Action!拍完喊 Cut!
NG 是 No Good 的簡稱,就是不好,不成功,重來一次。
但即使導演是NG,導演也會先喊 Cut,再重新准備拍一遍。

㈧ 導演對電影的創作有多大影響

導演對電影的創作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是把握整個全局的角色。

影視製作中,導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文案到腳本、客戶溝通、拍片的所有準備,甚至是後期製作,導演都需要貫穿其中。

客戶溝通

導演都希望可以拍出有創意的廣告,但在與客戶討論時,客戶是不會給你這樣的機會的,除非你是個非常成功的廣告導演,你的名氣足以讓你有更大的權力。這就要求導演站在專業的角度上,耐心的勸解客戶。

導演即使不親自攝影、剪輯,也會最大程度的介入。布景的搭建、演員的選擇和調教,體現的都是導演的意志(你非要說製片方我也沒辦法)。 在電影語言面前,電影劇本就比較尷尬了。電影劇本本身就為轉化成電影的中介語言,在文學價值和可讀性上又不如文學小說或戲劇劇本。對一部電影的貢獻來說,編劇是和演員、攝影師、剪輯師一個層面的,導演是另一個層面。

閱讀全文

與好導演對電影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演員美食家 瀏覽:750
無界電影音樂 瀏覽:614
俠盜高飛電影的圖片 瀏覽:902
李學生電影觀後感400字 瀏覽:890
印度電影雄獅觀後感700字 瀏覽:553
迅雷電影網站有哪些好的 瀏覽:139
活著韓國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99
經典英語電影情景對話 瀏覽:293
厚街萬達電影院購票 瀏覽:295
周星馳經典電影生活 瀏覽:676
乞丐娶了美女老婆電影名字 瀏覽:781
電影中的十大巨人 瀏覽:559
浮世繪藝術家電影中文 瀏覽:246
電影大全免費觀看奇屋 瀏覽:862
電影平安中國之守護觀後感 瀏覽:475
泰國2017R級別電影 瀏覽:513
在近年來的電影節評比 瀏覽:74
恐怖電影香港和泰國合拍 瀏覽:896
驚悚喜劇電影大全 瀏覽:685
開心超人聯盟動畫大電影全集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