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導演謝爾蓋巴德洛夫

電影導演謝爾蓋巴德洛夫

發布時間:2021-07-17 22:23:11

1. 請問這是哪部電影 求名字

《童年過後一百天》

導演:謝爾蓋·索洛維約夫

編劇:Aleksandr Aleksandrov/謝爾蓋·索洛維約夫
主演:鮑·托卡列夫/塔雅娜·德魯比奇/Irina Malysheva/Yuri Agilin
類型: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蘇聯
語言:俄語
上映日期:1975-12-22
片長:94 分鍾

2. 關於電影導演的..

謝爾蓋'愛森斯坦

代表作:《游戲的規則》
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Eisenstein(前蘇聯,1898-1948)
一個宣傳者,號召者,同時也是一位猛烈的改革者。他擁有的力量遠遠超過同時代的導演。他的電影也許不能算是絕對的藝術,然而他的理念卻被運用至今。他的影片是那麼的強烈有力,真如一頭神牛,即便只是那些形式上的形勢,也同樣讓你無法忘懷。藝術的原本功能之一就是宣傳,雖然現代藝術哲學已經不是這么定義,然而在一門藝術開始的時候,這也許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至少在那時,他曾經影響了一代人,並且那些最基本的技巧,也沿用到了現在。相信今天的你看到那些著名的片段時,同樣會深受震撼!

英格瑪·伯格曼
英格瑪·伯格曼,自50年代登上影壇以來,以簡約的影像風格、沉鬱的理性精神和對生與死、靈與肉、精神與存在等一系列問題的探索,成為世界影壇上為數不多的將電影納入嚴肅哲學話題的人物之一。伯格曼所奠定的瑞典電影的理性精神和60年代瑞典新電影的寫實風格殊途同歸,並且極大影響了法國新浪潮電影。
伯格曼,這位可以自由地和作家一樣直接拍攝電影,並一直保持瑞典首席舞台劇導演地位的大導演,拍出了《野草莓》、《處女泉》、《吶喊與低語》等眾多經典,1981年拍完《芬妮和亞歷山大》後告別影壇,投入了自己醉心的戲劇舞台。這位已經85歲的老人以他以他驚人而勃發的精神成為電影藝術最神秘而終極的「第七封印」。
http://ke..com/view/256260.htm

費里尼
1920年1月20日,費里尼出生於義大利的Rimini,1993年10月31日,由於心臟病、中風死於羅馬。由於年輕時的經歷,他集導演、演員、作家於一身。

作為五次獲得奧斯卡金獎的電影藝術家,費里尼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塔爾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是60年代以來歐洲藝術電影難以逾越的最高峰。費里尼更是以他強烈的個人標記——「費里尼風格」,引導了戰後義大利的精神進程。

黑澤明AkiraKurosawa(日本,1910-1998)
猛士,武士。黑澤明的攝影機傳出的感情也是猛烈的,猛烈得足以讓人不相信這個人性的世界。通過他的鏡頭,戲劇被電影化,然而最後影像本身卻產生獨立的戲劇性。如此強烈的人性表現,揭示的卻是人性的不可測。這是多麼偉大的技巧!也許在他的眼中,這個世界最大的悲哀就在於不可信道義的悖反。所以每每在那雄渾的調度和畫面之中,才會透出極度的悲愴和無奈。
●代表作:《羅生門》、《七武士》、《亂》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生於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一位電機工程師,母親過去曾是一位鋼琴演奏家;這位科幻特效賣座電影大師稍後在其作品中巧妙地結合兩極化的科技知識與藝術野心,正是各來自其父關於科技方面的教導,及其母對其美學觀的耳濡目染。他終生對說故事的喜好,則是受到他父親從小對他講述二次大戰期間他在緬甸與日軍纏斗時神勇卻難免不盡真實的經歷之影響。這也讓斯皮爾伯格對40年代留下純真年代的浪漫印象,並常在他的電影中出現—將不如意的現實人生對比於那樣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年代。由於父親職務關系,斯皮爾伯格童年時不停搬家、換學校(他們最後從紐澤西搬到亞利桑那的鳳凰城),造成他在人際關繫上相當的不安定感;加上父母因性格不合而經年的爭吵,及他不如人的體力,使斯皮爾伯格的童年生活總在高度的失序和挫折感中度過。也因而從母親那兒學到了一種必然的處世觀-總是期待著什麼好事來臨的樂觀看法,而這也反映在他的電影中成為他電影的基調。
作品:《火光》《大白鯊》、《侏羅紀公園》《辛德勒名單》《失落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ET外星人》《石頭族樂園》《決斗》

阿爾弗萊德 希區柯克AlfredHitchcock(英國/美國,1899-1980)
對於這個內心陰暗然而又和藹可親的傢伙,我已不想再說太多。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和極端藝術家形成一種反差,然而卻達到了某種共同的效果。在他的表達中,那些本來平凡的物質會變得不極其平凡,甚至致命。我這里要提的,並不是被重復無數次的「懸念」,而是「浪漫」,有誰想得到這么一個胖子居然是這個世界上最細膩浪漫的人?看希區柯克的電影,你若是察覺不到那種細膩的浪漫和幽默,那至少說明你還沒有入門。這種浪漫不僅僅指人物間的內心微妙的聯系,更是那些細致的鏡頭,無論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他們的本身就形成了一種浪漫。甚至浪漫得可以致死!希區柯克是唯一的一個可以把接吻鏡頭處理的像謀殺那樣緊張憂郁和不安,同時又能把謀殺處理的像接吻那般柔和寧靜的電影大師。他怎能做到這一點?是不是因為性和死亡總是微妙的聯系在一起?不要去多想,你一想,他就在天堂偷偷的笑了。
●代表作:《眩暈》、《美人計》

斯坦利庫布里克1928年7月26日生於美國紐約市的布朗克斯區,祖上是來自奧匈帝國的猶太移民,父親是醫生。1941庫布里克13歲,父親送給他一架照相機,他從此對攝影產生興趣。

1946進入《展望》雜志社擔任新聞攝影記者,使他有機會走遍美國,庫布里克工作十分出色。1950以3800美元的個人積蓄,自編自導並擔任攝影拍攝了一部短紀錄片【拳賽之日】,記錄了拳擊手沃爾特卡蒂埃參加比賽的經過,完成後以4000美元賣給了雷電華電影公司。同年辭去《展望》雜志社的工作,在哥倫比亞大學旁聽,潛心研究文學著作,並在現代藝術博物館細心觀摩經典影片,努力提高電影藝術素養。

庫布里克的事業巔峰,則是1968年自編自導的科幻片經典【2001年太空之旅】,以目眩神迷的視覺效果和音樂的原創性,締造一場電影革命。1971年的【發條橘子】描述暴戾幫派份子,令人印象深刻,卻被英國視為贊揚暴力而遭禁。

經典劇作還包括,描述奴隸造反的【萬夫莫敵】、驚世駭俗的小說改編的【一樹梨花壓海棠】,以及敘述冷戰可能導致核子戰爭爆發的【奇愛博士】,1987年的戰爭片【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的電影主題多為犯罪和暴力,而且有反當權派的傾向,每每受到爭議,影評亦呈現兩極化;他一生共入圍十四項奧斯卡獎,贏得八項,但是卻從未抱走最佳導演獎,令影壇人士為這位戰後最傑出的導演感到惋惜。

他蟄伏多年才於1996年開拍情色驚悚片【大開眼界】,無奈1月才殺青,正著手電筒影後制工作時,突然壯志未酬撒手西歸,1999年3月7日庫布里克在英國去世,享年71歲。讓影迷們極為錯愕與惋惜。影迷憑吊大師身影,只能從其告別遺作【大開眼界】中去回味了...

卓別林
在電影史上靠拍悲劇成為大師的人數不勝數,但靠喜劇片成為大師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這足以證明喜劇是一門多麼難的藝術,喜劇要讓人發笑的同時還要給人強烈的震撼,這比悲劇要難上一百倍。但卓別林做到了,百年來只此一人。腳登大皮鞋、手拿細手杖,邁著企鵝步的流浪漢形象,給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帶來了無盡的歡笑。這歡笑背後隱藏著人生的孤獨與凄涼。這套DVD收錄了卓別林10部長片,加上兩張短片集錦,代表了卓別林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最令人高興的是,其中最重要的電影如《城市之光》《淘金記》《摩登時代》等都是數碼修復版,畫質比原來清晰了不少,作為收藏是上佳的選擇。
頭戴一頂大禮帽,腳登一雙尖頭鞋,鼻子下留著一撮烏黑的小鬍子,緊綳的上衣與肥大的褲子別扭地穿在身上,手裡舞著一隻手杖,鴨子般地出現銀幕上——這就是卓別林為我們創造的紳士流浪漢形象。查理·卓別林是好萊塢默片時代的巨星,他和他所創造的夏爾洛形象一起被人們永遠銘記。無論是流浪漢夏爾洛的善良、風趣、不幸,還是大獨裁者的剛愎自用、自高自大,這些都成了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造型。
http://ke..com/view/10988.htm

戴維·利恩
戴維·利恩1908年出生於英格蘭,1928年開始從影,早期以拍文學戲劇電影著稱。1942年,他導演了令人難以忘懷的浪漫之作《相見恨晚》。1946-1948年,他將狄更斯的《孤星血淚》和《霧都孤兒》搬上銀幕,製作的影片有濃郁的英國民族特色。從50年代中期開始,里恩的風格為之一變,走上了國際化的道路 ,專拍「跨洋電影」(即兼顧大西洋兩岸英美觀眾雙方口味的電影),《桂河大橋》即是五十年代英國最著名的「跨洋電影」。里恩以雄厚的美國資本為後盾,將影片拍得壯觀宏偉。由此,他獲得了第一個最佳導演獎。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歷史巨片《阿拉伯的勞倫斯》,並獲得了第二尊金像。 1965年執導「日瓦戈醫生」 1984年執導「印度之行」 從影四十多年,大衛·里恩只拍攝了16部影片,但獲得奧斯卡提名 竟達56次之多,共獲得27項金獎,他本人七次得到最佳導演獎提名, 兩次獲獎,被稱為英國電影屆的泰斗。

作品年表:

Discovery系列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2001)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雷恩的女兒 Ryan's Daughter (1970)

萬世流芳 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 (1965)

日瓦戈醫生 Doctor Zhivago (1965)

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艷陽天 Summertime (1955)

女大不中留 Hobson's Choice (1954)

一飛沖天 Sound Barrier, The (1952)

梅特林 Madeleine (1950)

歡樂的精靈 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雛 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天倫之樂 This Happy Breed (1944)

與祖國同在 In Which We Serve (1942)

編劇作品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歡樂的精靈 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雛 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天倫之樂 This Happy Breed (1944)

讓-呂克 戈達爾
法國裔瑞士籍導演,法國新浪潮運動的代表人物,打破傳統的電影規則,如敘事、連續性等。早年在瑞士與巴黎受教育,並在北美與南美游歷三年。
1950年,他進入法國《電影手冊》編輯部,開始從事專職影評。隨後的十年間里,他整天泡在電影資料館,研究和觀看了大量各種類型的影片,打下了深厚的電影素養的底子。1954年到1958年,他嘗試導演了五部短片。在特呂弗幫助下拍攝第一部劇情片《斷了氣》,贏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獎。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戈達爾創作的高峰期,1967年後所有作品均為政治片,離間了大批熱愛他的觀眾。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後,戈達爾與當時法國學生運動領導人讓—比埃·高蘭組織了「維爾托夫小組」,信奉蘇聯早期「電影眼睛派」創始人吉加·維爾托夫的理論,「為了攝製革命電影,首先應該對電影進行革命」。該小組拍了一系列「政治影片」,如《真理》、《東風》、《義大利的斗爭》、《直至勝利》、《一切順利》等。70年代因車禍中斷拍片,移居瑞士。1980年重返法國拍片,主要有《芳名卡門》、《新浪潮》等。

3. 美國那一部電影男主角名字叫謝爾蓋

電影《狼》講述的是一個年輕人在家人都逝去時候探尋自己身世的秘密,16歲的謝爾蓋是鮑里斯的兒子,他是巴塔克族馴鹿飼養員的頭。由於飼養著部落里最大的牧群,他被尊稱為牧人。在鄂溫克族跨越西伯利亞山脈開始他們的夏季放養的時候,謝爾蓋第一次加入了這個部落。作為整個部落唯一的收入來源,這些馴鹿成了鄂溫克人的驕傲與喜悅之源,他們將不遺餘力地保護馴鹿免受其最可怕的天敵——狼群的危害。

4. 謝爾蓋·愛森斯坦在電影上的成就是什麼

他用豐富的感覺、大膽的創造,在實踐中建立了電影蒙太奇理論。

1926年1月1日,《戰艦波將金號》在莫斯科金碧輝煌的大劇院首映,立即引起了轟動,此後幾乎映遍了全世界的銀幕。這樣,當人們提到蒙太奇理論時,總會把它同愛森斯坦的名字以及他的影片《戰艦波將金號》聯系在一起。因為誰也不能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盡管蒙太奇在電影藝術形成初期就產生了,許多導演也在實踐中採用這一手段;但他們都還是實踐家,沒有像射爾蓋·愛森斯坦那樣,把蒙太奇表現手段系統總結為理論。

5. 俄羅斯/前蘇聯有大師級的導演嗎有哪些名垂影史的作品

1、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年4月4日出生於俄羅斯伊萬諾沃札弗洛塞鎮,俄羅斯電影導演、編劇、演員,畢業於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

1961年,執導劇情片《壓路機與小提琴》,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名垂影史的作品:《伊萬的童年》、《鄉愁》、《索拉里斯》。

2、謝爾蓋·愛森斯坦

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1898年1月23日—1948年2月11日),出生於俄羅斯里加,俄羅斯導演、編劇、製作人、演員、作家、剪輯師,畢業於聖彼得堡土木工程學院建築系。

1923年,執導個人第一部短片《格魯莫夫的日記》。1924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罷工》。

名垂影史的作品:《戰艦波將金號》、《十月》、《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3、庫里肖夫

庫里肖夫,蘇聯電影導演、電影理論家。1899年 1月13日生於坦波夫,1970年3月29日卒於莫斯科。曾就學於莫斯科美術學校。1916年入電影界,在漢榮科夫電影製片廠任美工師。1918年開始導演影片。

第一部影片是《工程師普賴特的方案》。蘇聯國內戰爭期間領導過新聞片的拍攝工作。1919年在蘇聯國立電影學校建立了被稱為「庫里肖夫集體」的教學工作室。

名垂影史的作品:《死光》、《遵守法律》、《鐵木兒的誓言》、《我們從烏拉爾來》。

4、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1945年10月21日出生於前蘇聯首都莫斯科,他是俄羅斯電影的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畢業於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

名垂影史的作品:《一首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蒙古精神》、《烈日灼人》、《十二怒漢》。

5、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1913年出生,前蘇聯導演、編劇。

他是蘇聯第一代著名電影藝術家,50年代詩電影的倡導者,講究運用「情緒攝影」的理論,用強烈的情緒色彩來感染觀眾,在影片總體風格上追求詩意的境界,以及散文式的「形散神不散」的敘事結構。作品有《紅帳篷》等。

名垂影史的作品:《紅帳篷》、《未寄出的信》。

6. 誰知道這個電影叫什麼

第七子:降魔之戰 (2014)

導演: 謝爾蓋·波德羅夫
編劇: 查爾斯·里維特 / 斯蒂文·奈特 / 麥特‧格林伯格 / 約瑟夫·德拉尼
主演: 傑夫·布里吉斯 / 本·巴恩斯 / 朱麗安·摩爾 /基特·哈靈頓 / 艾麗西亞·維坎德

7. 囧媽片尾彩蛋,為什麼謝爾蓋說聽說暖霸可以讓他們那溫暖起來,徐崢和郭貼雙雙暈倒在地

《囧媽》片尾有兩個彩蛋,一個是黃渤的友情客串,另一個如題圖所示……面對這樣一幅面孔出現在電影中,咱也不能瞎說,咱也不敢瞎說,只能滿臉差異的上網詢問:《囧媽》片尾彩蛋真的是普京大帝本尊嗎?

彩蛋的情節是這樣的: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准備領取暖霸傑出貢獻獎,郭京飛飾演的助理郭貼緊急跑來說有一位名叫謝爾蓋的俄羅的大客戶指定要見他。徐伊萬一邊打量著謝爾蓋的背影一邊想之前和囧媽在俄羅斯也遇到過一位名叫謝爾蓋的人。思索間,謝爾蓋已經轉過身來,用不太流暢的普通話說:「你好,聽說你能讓俄羅斯變暖和起來?」看到謝爾蓋的真容,徐伊萬和郭貼雙雙暈倒。

從謝爾蓋說話的內容,徐伊萬、郭貼的反應以及整個電影以乘坐K3國際列車從北京去往莫斯科的背景可以確定,至少在電影的設定中此人確實是普京本尊。

K3國際列車一列神奇的綠皮小火車,可以從北京直接開往莫斯科,全程將近八千公里,運行時間接近130個小時,最便宜的票價也得3500塊,沿途會穿越一望無垠的大草原,風景非常秀美。我第一次聽說這趟列車,還是因為去年在抖音上看到一位小哥哥拍攝的旅行vlog,他詳細的介紹了從北京坐火車去莫斯科途徑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所見所聞。之後沒多久,阿球向我透露了他未來最重要的一次旅行計劃就是去感受這趟穿越亞歐大陸的綠皮小火車。

近些年,我發現身邊喜歡旅行的小夥伴越來越多了,而且常常會選擇與眾不同的地點,比如阿球跑去蘭州租了輛車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湖兜風、菩提心到喀什、喬治亞體驗西域風情、阿竇到越南不去芽庄而選擇胡志明市等等。

這些路線往往沒有大眾旅行那麼舒坦,甚至沒有太多的名勝古跡,但是在我看來,這將成為未來旅行的一個趨勢,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體驗不那麼舒坦的旅行過程以及沒有那麼商業化的風土人情。

《囧媽》的播出,無疑會讓更多的人看到有這樣一種體驗過程的莫斯科旅行方式,應該說可以為俄羅斯的旅遊業貢獻一份綿薄之力。如此一來,讓最能為俄羅斯代言的普京大帝客串一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導演徐崢在電影中幫助了俄羅斯人,又在現實里給中國人民帶來一些福利。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唐人街探案3》導演陳思成提醒觀眾帶上口罩到電影院看電影。之後,疫情愈加嚴重,本應該在春節上映的幾部電影集體撤檔。此時《囧媽》卻出乎意料的宣布繞開院線,在線上上映,而且免費。此事一出,先是引來線下院線的抵制,又招致一些自以為是的人深扒幕後交易,強調老百姓應該感謝位元組跳動公司而不是徐崢本人。

我覺得這些人也真是夠閑的,人家位元組跳動和歡喜傳媒一個願意花錢買,一個願意收錢賣,活生生一幕周瑜打黃蓋的兩廂情願的情節,硬生生被你們講述成鷸蚌相爭的故事,還一定要強調花錢的才應該被尊重。對於這種想人,我就想說一個字:吃飽了撐的。

我們作為吃瓜群眾,本來就是最大的收益者,不用遺憾無法到電影院觀看,也不用絞盡腦汁的上網找資源,就正大光明的在位元組跳動旗下的APP中觀賞,覺得好看給導演點個贊,覺得不好看去某瓣打個低分。這樣說來,製作方還將面臨口碑五五開的風險,而位元組跳動平台不論電影口碑好壞都收獲了巨大的流量。

在這次事件中,唯一百分百受損的肯定是那些線下院線了,但特殊時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會有損失甚至犧牲。就像是這場疫情中,身在武漢的醫護人員犧牲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身在武漢的普通民眾一定也受到了流言蜚語的傷害,還有那些從武漢回家卻被拒之村外的人肯定都承受著巨大的委屈。

中國有一條古老的智慧,叫做:兩害相權取其輕。在這種非常時刻,一定是做出那個總體傷害最小的選擇才能夠快速的度過難關。如果像陳思成那樣又想要口碑,又想要票房,還要維護和院線的關系,最終註定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8. 誰有導演:謝爾蓋·波德羅夫 的詳細資料及他的電影作品

謝爾蓋·波德羅夫

俄羅斯

哈巴羅夫斯克(即伯力,蘇聯城市)前蘇聯

1948年6月28日

謝爾蓋·波德羅夫(Сергей
Бодрóв),生於1948年6月28日,俄國著名的電影拍攝者,作家,製片人,導演。

他有個兒子叫Sergei Bodrov
Jr,在2002年9月20日的北高加索山的雪崩中不行遇難身亡。謝爾蓋·波德羅夫與一名叫卡羅琳Carolyn
Cavallaro的美國電影顧問結婚,他現在居住與美國洛杉磯的公寓中,他在亞利桑那州擁有一所大牧場。
個人作品 編輯

法國男人 Frantsuz (1988)

自由是天堂Freedom Is Paradise
(1989)

危險男女 Somebody to Love
(1994)

高加索俘虜Prisoners of the
Caucasus Mountains (1996) 最佳畫面與導演,最佳外語片

東方/西方 East-West (1999)

黑道小狂花 Syostry (2001)

速飲 The Quickie 2001

熊之吻 Bear's Kiss(2002)

斯佐的愛 Shiza(2004)

游牧部落The Nomad (2004)

酒醉的海員Drunken Sailor
(2007)

蒙古王Mongol (2007)
最佳畫面與導演,最佳外語片

當地舞者 Baksy (2008)

第七子:降魔之戰(2015)

9. 囧媽最後出現謝爾蓋是誰

囧媽最後出現謝爾蓋是製作人、導演、編劇。
謝爾蓋·塞亞諾夫,
俄羅斯人,
著名電影製作人、導演、編劇。

閱讀全文

與電影導演謝爾蓋巴德洛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朋友泰國電影 瀏覽:290
電影寶貝兒完整版免費版 瀏覽:227
中文字幕影音先鋒電影網在線電影 瀏覽:187
二戰中國日本空戰視頻大全電影 瀏覽:788
好小子電影三個小孩的名字 瀏覽:106
迪士尼公主真版電影大全 瀏覽:379
雲播投屏成龍電影 瀏覽:38
怎麼在手機上定電影票 瀏覽:169
摯愛梵高電影網站 瀏覽:749
啞女拐賣深山中什麼電影 瀏覽:909
台灣打真軍電影撞夠本在線 瀏覽:703
於家堡電影院今日電影表 瀏覽:919
寡姐所有愛情電影 瀏覽:669
電影下載網站小程序 瀏覽:793
在電影院下車英語怎麼說 瀏覽:415
宇宙天魔電影完整版在線下載 瀏覽:500
女主角李老師電影 瀏覽:13
電影反貪風暴演員表和歌曲 瀏覽:658
電影你好李煥英結局什麼意思 瀏覽:67
豹妹完整國產電影 瀏覽:616